一周工作总结范文:办好县级广播电视台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一周工作总结范文:办好县级广播电视台,供大家阅读参考。
局台合一体制的县级广播电视台采编播人员短缺,设备简陋老化,经费不足。又面临上级大台的挤压,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办好节目,吸引受众,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几年来,我们迎难而上,不断改革创新,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整合人力资源
原先电台、电视台各自为政,各有各的采编播系统,分线作战,互不沟通。造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的浪费。加之县级台站人才紧缺,人员捉襟见肘。我们发挥县级局台合一的优势,整合采编播人力资源,改变广播电视分线作战的局面。
1.将两台记者整合为一体,统称为广播电视记者。把电台、电视台记者统一整合为区广播电视局编辑记者,集中办公,集中调配,打造人力资源整体优势,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对发生在全区内的新闻统一安排资料使用和采访报道,消除信息分散、资源浪费的弊病,把握正确新闻宣传导向。在本台内一稿两用,对上一稿多投。这样本台的稿源充足,解决了“稿荒”问题;对上增加了供稿量,壮大了对上报道的力量。 将基层骨干通讯员邀为特约记者。为了改善本局专职记者不足的局面,有效发挥社会各界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作用,我们从部分区直部门和镇街择优聘任了7名新闻报道骨干为特约记者,发挥他们身处基层的优势,指导他们在报道好身边新闻的同时开展跨区域采访,为区两台提供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其稿件在本区宣传和对上报道工作方面约占30%。 将编播人员科学组合,形成两台互动的格局。我们将电台、电视台采编播人员科学有机组合,相互调配,合理利用,互为补充。改变编播人员单纯局限于本台业务范围的现状,形成两台互动的格局,根据需要随时调配。指导两台编播人员提高业务能力,适应并胜任拓展的业务。
创新宣传形式
1.改革会议报道,做精新闻。广播电视新闻长期以来会海泛滥,领导活动频繁。改革会议报道关键是得到各级党委主要领导的认可。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起草了《关于改革会议报道和规范领导人活动报道的意见》,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认可,并以区委文件的形式发布实施。我们根据文件要求,及时调整节目结构,完善一些配套措施,将镜头、话筒更多地对准基层。 拓宽宣传领域,办深专题。去年以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三大战略、五大重点,在做好《新农村建设》、《国策在我心中》、《城建之窗》等专题节目的基础上,拓宽宣传领域,新增“建设新农村”、“彩虹时空”、“卫生新干线”、“教育园地”等四个专题节目,新推出访谈节目《热点关注》,该栏目以全新的视角、互动的形式,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建设管理年、中层干部职位轮换、村村通自来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老百姓关心关注的话题进行现场交流探讨。在办好电视专题的同时,倾力打造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百姓之窗》,开设电视热线直播节目《服务经济面对面》。 突出地方特色,办活文艺。在办精新闻、办深专题的同时,注重在办活文艺上实现新突破,成立了文艺部,开设《艺苑广角》和《运河颂歌》栏目,栏目内容以地方文艺为主,突出地方特色,旨在挖掘我区民间文艺,培养文艺新人;改变单一播放电视剧的做法,围绕重大节日组织大型演出活动,积极开展各类文艺大赛,挖掘了地方传统文化,推出了文艺新人,丰富了全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完善奖惩机制
1.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考核制度。有效的运行机制,是确保各项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基础。为了确保新闻宣传和对上报道工作的落实,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任务目标的岗位责任制;将绩效挂钩,强化考核措施,并形成《对上报道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基本要求和任务目标,明确考核主体,明确岗位要求、考核办法和奖惩标准。在此基础上,将目标考核制度贯彻到全局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规范全员目标考核制,促进了全面工作的开展。 不折不扣地兑现奖惩政策。根据《对上报道工作指导意见》,从本台宣传、对上报道等方面对记者给予考核奖惩兑现,有的同志一个季度获奖5660元,有的受处罚达到3170元。 强化培训,打造一流队伍。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保障,近年来,全局以活动固队伍,以培训促建设:邀请党校教授给全局干部职工上党课;请上级新闻、技术专家讲授新闻宣传、对上报道、采编播技术等专业知识;同时,借上级培训之机,选派编辑制作、广电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省局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能手比赛,提高了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办好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经验总结范文与交流材料


局台合一体制的县级广播电视台采编播人员短缺,设备简陋老化,经费不足。又面临上级大台的挤压,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办好节目,吸引受众,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几年来,我们迎难而上,不断改革创新,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整合人力资源
原先电台、电视台各自为政,各有各的采编播系统,分线作战,互不沟通。造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的浪费。加之县级台站人才紧缺,人员捉襟见肘。我们发挥县级局台合一的优势,整合采编播人力资源,改变广播电视分线作战的局面。
1.将两台整合为一体,统称为广播电视。把电台、电视台统一整合为区广播电视局编辑,集中办公,集中调配,打造人力资源整体优势,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对发生在全区内的新闻统一安排资料使用和采访报道,消除信息分散、资源浪费的弊病,把握正确新闻宣传导向。在本台内一稿两用,对上一稿多投。这样本台的稿源充足,解决了“稿荒”问题;对上增加了量,壮大了对上报道的力量。 将基层骨干通讯员邀为特约。为了改善本局专职不足的局面,有效发挥社会各界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作用,我们从部分区直部门和镇街择优聘任了7名新闻报道骨干为特约,发挥他们身处基层的优势,指导他们在报道好身边新闻的同时开展跨区域采访,为区两台提供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其稿件在本区宣传和对上报道工作方面约占30%。 将编播人员科学组合,形成两台互动的格局。我们将电台、电视台采编播人员科学有机组合,相互调配,合理利用,互为补充。改变编播人员单纯局限于本台业务范围的现状,形成两台互动的格局,根据需要随时调配。指导两台编播人员提高业务能力,适应并胜任拓展的业务。
创新宣传形式
1.改革会议报道,做精新闻。广播电视新闻长期以来会海泛滥,领导活动频繁。改革会议报道关键是得到各级党委主要领导的认可。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起草了《关于改革会议报道和规范领导人活动报道的意见》,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认可,并以区委文件的形式发布实施。我们根据文件要求,及时调整节目结构,完善一些配套措施,将镜头、话筒地对准基层。 拓宽宣传领域,办深专题。去年以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三大战略、五大重点,在做好《新农村建设》、《国策在我心中》、《城建之窗》等专题节目的基础上,拓宽宣传领域,新增“建设新农村”、“彩虹时空”、“卫生新干线”、“教育园地”等四个专题节目,新推出访谈节目《热点关注》,该栏目以全新的视角、互动的形式,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建设管理年、中层干部职位轮换、村村通自来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老百姓关心关注的话题进行现场交流探讨。在办好电视专题的同时,倾力打造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百姓之窗》,开设电视热线直播节目《服务经济面对面》。 突出地方特色,办活文艺。在办精新闻、办深专题的同时,注重在办活文艺上实现新突破,成立了文艺部,开设《艺苑广角》和《运河颂歌》栏目,栏目内容以地方文艺为主,突出地方特色,旨在挖掘我区民间文艺,培养文艺新人;改变单一播放电视剧的做法,围绕重大节日组织大型演出活动,积极开展各类文艺大赛,挖掘了地方传统文化,推出了文艺新人,丰富了全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完善奖惩机制
1.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考核制度。有效的运行机制,是确保各项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基础。为了确保新闻宣传和对上报道工作的落实,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任务目标的岗位责任制;将绩效挂钩,强化考核措施,并形成《对上报道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基本要求和任务目标,明确考核主体,明确岗位要求、考核办法和奖惩标准。在此基础上,将目标考核制度贯彻到全局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规范全员目标考核制,促进了全面工作的开展。 不折不扣地兑现奖惩政策。根据《对上报道工作指导意见》,从本台宣传、对上报道等方面对给予考核奖惩兑现,有的同志一个季度最高获奖5660元,有的受处罚达到3170元。 强化培训,打造一流队伍。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保障,近年来,全局以活动固队伍,以培训促建设:邀请党校教授给全局干部职工上党课;请上级新闻、技术专家讲授新闻宣传、对上报道、采编播技术等专业知识;同时,借上级培训之机,选派编辑制作、广电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省局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能手比赛,提高了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办好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经验总结与交流材料



办好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经验总结与交流材料

局台合一体制的县级广播电视台采编播人员短缺,设备简陋老化,经费不足。又面临上级大台的挤压,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办好节目,吸引受众,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几年来,我们迎难而上,不断改革创新,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整合人力资源
原先电台、电视台各自为政,各有各的采编播系统,分线作战,互不沟通。造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的浪费。加之县级台站人才紧缺,人员捉襟见肘。我们发挥县级局台合一的优势,整合采编播人力资源,改变广播电视分线作战的局面。
1.将两台记者整合为一体,统称为广播电视记者。把电台、电视台记者统一整合为区广播电视局编辑记者,集中办公,集中调配,打造人力资源整体优势,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对发生在全区内的新闻统一安排资料使用和采访报道,消除信息分散、资源浪费的弊病,把握正确新闻宣传导向。在本台内一稿两用,对上一稿多投。这样本台的稿源充足,解决了“稿荒”问题;对上增加了供稿量,壮大了对上报道的力量。 将基层骨干通讯员邀为特约记者。为了改善本局专职记者不足的局面,有效发挥社会各界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作用,我们从部分区直部门和镇街择优聘任了7名新闻报道骨干为特约记者,发挥他们身处基层的优势,指导他们在报道好身边新闻的同时开展跨区域采访,为区两台提供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其稿件在本区宣传和对上报道工作方面约占30%。 将编播人员科学组合,形成两台互动的格局。我们将电台、电视台采编播人员科学有机组合,相互调配,合理利用,互为补充。改变编播人员单纯局限于本台业务范围的现状,形成两台互动的格局,根据需要随时调配。指导两台编播人员提高业务能力,适应并胜任拓展的业务。
创新宣传形式
1.改革会议报道,做精新闻。广播电视新闻长期以来会海泛滥,领导活动频繁。改革会议报道关键是得到各级党委主要领导的认可。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起草了《关于改革会议报道和规范领导人活动报道的意见》,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认可,并以区委文件的形式发布实施。我们根据文件要求,及时调整节目结构,完善一些配套措施,将镜头、话筒更多地对准基层。 拓宽宣传领域,办深专题。去年以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三大战略、五大重点,在做好《新农村建设》、《国策在我心中》、《城建之窗》等专题节目的基础上,拓宽宣传领域,新增“建设新农村”、“彩虹时空”、“卫生新干线”、“教育园地”等四个专题节目,新推出访谈节目《热点关注》,该栏目以全新的视角、互动的形式,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建设管理年、中层干部职位轮换、村村通自来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老百姓关心关注的话题进行现场交流探讨。在办好电视专题的同时,倾力打造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百姓之窗》,开设电视热线直播节目《服务经济面对面》。 突出地方特色,办活文艺。在办精新闻、办深专题的同时,注重在办活文艺上实现新突破,成立了文艺部,开设《艺苑广角》和《运河颂歌》栏目,栏目内容以地方文艺为主,突出地方特色,旨在挖掘我区民间文艺,培养文艺新人;改变单一播放电视剧的做法,围绕重大节日组织大型演出活动,积极开展各类文艺大赛,挖掘了地方传统文化,推出了文艺新人,丰富了全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完善奖惩机制
1.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考核制度。有效的运行机制,是确保各项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基础。为了确保新闻宣传和对上报道工作的落实,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任务目标的岗位责任制;将绩效挂钩,强化考核措施,并形成《对上报道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基本要求和任务目标,明确考核主体,明确岗位要求、考核办法和奖惩标准。在此基础上,将目标考核制度贯彻到全局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规范全员目标考核制,促进了全面工作的开展。 不折不扣地兑现奖惩政策。根据《对上报道工作指导意见》,从本台宣传、对上报道等方面对记者给予考核奖惩兑现,有的同志一个季度最高获奖5660元,有的受处罚达到3170元。 强化培训,打造一流队伍。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保障,近年来,全局以活动固队伍,以培训促建设:邀请党校教授给全局干部职工上党课;请上级新闻、技术专家讲授新闻宣传、对上报道、采编播技术等专业知识;同时,借上级培训之机,选派编辑制作、广电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省局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能手比赛,提高了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广播电视台实习总结


xx是xx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的一档发生在每天十二点到十二点半的,融娱乐与社教与一体以网络社会新闻专题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比较时尚年轻,可听性很强。xx由news茶座。音乐听吧,网罗天下,易娱乐,雷闻天下,博文选读等环节构成。其中news茶座每期都有,是节目的主题,其它从余下的当中选取,每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news茶座,一般从最新发生的网络社会新闻中的热点话题选取,有事件回顾,背景叙述,网友观点撞击,冲泡过滤,一锤定音构成。

在广播台实习,带我的老师叫小雪(当然这是她的艺名,不错吧,听起来就是一个温婉的女子),她曾经来烟大给08级的新闻系做过一个座谈会,因此觉得还是很有缘分滴。小雪姐是一个资深的微博用户,她会把每天的节目的话题发在微博里,供大家讨论然后在节目里把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播出来。我以“青椒小女子”之名申请了微博(我们的主任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玩微博的)并开始写我那荒废了很久很久的博客(用了我好多脑细胞才想起来申请密码滴),随后我便以“青椒小女子”之名在微博和博客上发表自己对新闻话题的观点,除了小雪姐没有人知道“青椒小女子”为何许人也,没想到第一次发表观点竟然就得到了小雪姐和主任的认可,有评论曰“此青椒小女子不可小觑也”。这给我的实习开了一个好头儿,我备受鼓励,让我有信心坚持写下去。每当整理话题之后,我就开始在博客上写观点。因为写的比较随意有点麻辣讽刺,我想在传统报纸是不可能发表的,我问小雪姐“我是不是改一下风格,变得稳重和中庸一些呢”她说,你应该坚持自己的风格,有风格就是好的。我觉得是对的。微博是个好东西,给人一个平等的发言机会,促进了我与小雪姐的沟通,因为我不是一个擅长用嘴巴讲话的人,但用文字就不一样。

小雪姐,从事广播事业近二十年的资历,经验丰富,xx是她独立栏目,集,采编播于一体,曾主持《乐色撩人》等栏目。我实习前阶段的工作主要是从网上热点新闻中选取话题并整理成news茶座,每周一到周六,发给老师。老师再进行修改,播出。我会每天中午听老师的节目,看老师作了那些改动,怎样进行的观点提炼,总结等。在整理话题的时候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因此会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在自己的博客和微波当中发表观点和短评。小雪姐会提前把每天的话题发在自己的微波上,有网友进行讨论。我的短评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这是一件让我感到特别高兴的一件事,也让我有自信坚持写下去。

从五月份的开始,小雪姐休假后来嗓子哑了,我跟代班的主持媛媛姐继续做这个节目。从这时起开始参与节目的录音和制作。因为媛媛姐有自己的节目比较忙,因此xx节目的大部分内容都我来编排包括茶座之外的其他环节。这让我感觉我对这个节目负有责任,因此也更加认真,这个过程让我收获很多。媛媛姐比我大不了多少也更加的接近,也了解更多广播台工作环境的内部消息。

广播台一直是我的一个向往之地,总是在迷恋那些或磁性或甜美的声音。直到进入广播台实习才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美好的声音背后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一个什么样的灵魂呢,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她的声音那么美妙吧。

有些人是真的热爱广播事业,可以为之付出青春不计报酬,这固然很好,但我也在想。广播是一个已经没落的媒体像一个过气的明星,像一个蹒跚的老人,或者更年轻一点的一个更年期的妇女,问题颇多。除了广播圈的人之外,还有多少人在听广播呢。(更可恨的是大部分做广播的人都不听广播)为这样的事业付出自己的青春值得吗?可能自己费时费力精心准备的节目,听众寥寥无几甚至没有。有些人可能会说只要一个人在听那就值得。可连自己都觉得这话都有点自欺欺人。在我狭小的视野里,我觉得可能还有那些人在听广播,出租车司机,(音乐台的广播到底是音乐里插播广告还是广告里插播的音乐呢,因此也更多的人倾向于播放自己喜欢的唱片吧)老年人(不喜欢上网又有点情趣追求的,他们可能喜欢那些养生医药保健的节目)民工(这是因为有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主要兴趣可能是娱乐放松)

家庭主妇(喜欢一些美食的美容的家居的教育的)儿童(应该益智类睡前故事等)另外民生的节目应该还是农民朋友及普通市民的关注吧。

广播台唯一的优势就是相对其他媒体不是那么严肃,更加的亲民,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可以发表一些稍微犀利和麻辣的观点。经常的举办一些活动可以很好的提高广播台的知名度但是广播台往往人手不足,大型活动肯定忙不过来。

更重要的信息是,在广播台工作的人他们的工资都不高,很资深的加奖金也不过三千块左右,而且门槛很高不是一般人可以进的。其中一个老师就明确的告诉我,“留下来是没有可能的,这种单位都是有关系的人才能进的,比我们有才的人多了去了。即使进去了也没有编制。”像我这样平民子弟中的贫民子弟,这种门槛确实是个坎,而且我是需要钱来生存的,不是可以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

还有广播台这种地方的上升空间很小很漫长,一般都是论资历的,并不是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地方啊。但在广播台工作可能名誉比较好,比较体面,也会有些外快,比如主持个婚礼啊什么的。长久工作起来也是比较枯燥的,为了这些虚头吧脑的东西工作不值。

综上所述,除了喜欢别无理由选择广播。

我觉得我还欠缺的锻炼,作为一个新闻的人至今没有很正式的采访过别人,这是一个短板。尽管未来的方向不是记者但是“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与人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无论做主持,网站,宣传,广播电视等都是必须的。

播音是我特别喜欢的和想培养自己的,也跟老师做了交流,老师说“与其学播音不如学播报”。我是非常的认同的,现在播报类的节目正流行,播报比播音更加有深度有难度,幽默亲近,麻辣点评一针见血,这种风格是我想要的,也是可以通过锻炼修炼达到的,是我的一个发展方向。

通过这学期的实习对广播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广播节目的制作初步的掌握,每天都阅读大量的新闻,写写自己看法评论,对各大网站都比较熟悉,学会了做专题了,如何全面的辩证的有深度的看待的问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我想有些东西何须说,时间自会把一些印象刻在脑海里。无所谓严格的教亦无所谓严格学,人在哪里,一个人的所做所为,自然就是一个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