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土局整改工作总结

2014年国土局整改工作总结。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在某一段时间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我们一般会在事情结束之后写一篇总结,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写总结范文的时候我们注意哪些地方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国土局整改工作总结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项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基础性工程。认为,两整治一改革”工作。这项工程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兄弟乡村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以深化市场建设为主体推进市“通过土地市场的完善和规范,带动队伍能力作风的提升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长江、淮河入江水道在这里交汇,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拥有400多万亩良田和146万亩水面湿地,土地品质好、土壤肥力高、资源负荷强,全国优质耕地集中区之一。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人文、生态、精致、宜居是乡村特色。

市迅速行动。市委、市政府专题听取并研究“两整治一改革”工作,全国“两整治一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结合实际,明确要求全市上下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市场建设作为我市“两整治一改革”工作的重点。全市国土系统召开了两整治一改革”工作动员部署会,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有关会议精神,建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从深化、细化土地管理的廉政风险点排查抓起,着力规范制度建设,将行政权力的监管贯穿到土地市场整治中。通过定责任、抓制度、强监管,努力在全系统建立权力运行监管机制和市场配置监督机制,着力以土地出让交易的阳光”工程,打造“民生国土”近一段时期以来,土地市场整治和改革上着重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以出让“净地化”彰显土地市场建设“民生化”

以规范的土地出让行为保证市场规范、民生”落实。一是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土地招拍挂全覆盖。严格土地招拍挂制度是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行为的关键,将“民生国土”理念贯穿于土地市场整治的始终。维护和保证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举措。大力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工业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出让全部纳入市场进行交易,防止呈现“人为干预”暗箱操作”等现象,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市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连续多年招拍挂比率达到100%实现了全覆盖。二是大力推行土地“净地上市”以土地“净地出让”作为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行为的突破口。地块上市过程中,要求必需先安排后拆迁,再进行出让。高度重视“净地上市”过程中的拆迁和安排这一核心问题。拆不拆迁、怎么拆迁等事项由居民选择,征得90%以上居民同意后再实施拆迁。杜绝出现强制拆迁、暴力拆迁等现象,将上市地块的矛盾协调解决在前。今年4月以来,市区所有地块上市都在群众事先充分知情和主动选择的前提下进行,每个地块出让都实现了净地”成交,群众对于地块上市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得到保证。三是加强房地产用地计划调控。以满足居民实际住房需求为导向,通过计划的方式适时调节房地产用地的规模结构,完善上市地块备选库,实行项目化管理,逐块落实出让计划条件,适时将条件成熟的地块推向市场。有针对性地实行高、中、低三档住房用地控制,关注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普通商品房开发,抑制高档商品房用地市场投放比重。市保障性、政策性住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用地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

二、以流程“阳光化”促进土地市场运作“透明化”

感到一项管理行为是否规范有序、市场行为是否群众满意,土地管理工作实践中。关键在于行为本身是否公开、公正、透明,核心在于是否充分“阳光”为此,着力完善土地出让公开、公正、透明等“阳光”机制。一是出让事项集体决策。对土地出让有关事项坚持实行共同会办、集体决策。提请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和土地估价委员会,分管市长及国土、规划、建设、房管、监察、财政、物价等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对地块上市有关事宜集体决定。特别是拍卖底价的确定上,采用投票方式,由委员会各参与部门分别投票提出拍卖参考底价,取平均值作为地块底价。二是异地拍卖师摇号主持。将市场机制延伸到拍卖主持人的选择上,率先实行了异地拍卖”创新模式。具体操作上,市与省国土资源厅合作,全省选择优秀拍卖师建立拍卖师库。拍卖会随机选择、抽签决定待选人,随机摇号确定拍卖会主持人。这种运作模式,不但以完善的机制公开竞争土地,而且以摇号的形式竞争土地拍卖主持,将一个市场孵化成“两个市场”由一个竞争派生出“两个竞争”使局部开放转到完全开放,防止了可能发生风险点,使拍卖各流程完全透明,竞价者公平竞争,观看者心中明朗。三是拍卖过程现场直播。土地拍卖会除按规定顺序进行现场公正外,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民代表全过程现场观摩,邀请媒体现场采访报道。邀请电视台、江苏土地市场网等媒体,对拍卖会全程进行现场同步直播,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拍卖会无论从现场竞价还是最终结果确认,每一个步骤都在公众目光和媒体聚焦下“阳光”进行。随着市场机制的深化,公开度、公正度、透明度、阳光度的提升,市场公信度、国土部门的社会公信力大幅提升,投资商对土地市场的信心明显增强,全市土地市场秩序始终坚持健康稳定,同时也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以管理“信息化”推进土地市场建设“现代化”

土地出让的阳光化”削了部门的权,从国土部门管理与服务层面来看。去了部门的利”国土部门的角色进一步转向监管与服务。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管理机制和服务措施也必需紧紧跟上。为此,以“两整治一改革”为契机,强化管理,高效服务。一是建立完善土地有形市场。投入600多万元对土地拍卖交易中心进行硬件改造和扩容升级,融入了集多媒体显示、信息交互、同步传输等多项技术措施。完善后的既保证土地出让网上交易、网络监管的顺利推进,又使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等内控体系更加系统化、全面化。二是构建网上监管平台。至今年6月份,局已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涉及的具体业务全部纳入“市网上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实时在线、实时操持。同时,建立“市土地市场交易平台”国土资源业务内控电子监察平台”实行全过程跟踪,全方位监督,实现阳光透明运行。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效果,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动态监察,借助国土资源利用“一张图”工程,完善“违法用地和涉土信访网上跟踪督办平台”组织技术力量建设土地“批、供、用、补、查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实现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网上监管。三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公布地块上市、土地供应、规划计划、登记发证和审批结果等各类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维护群众利益。借助网上平台,开通“国土资源网上咨询”全天候接受群众政策咨询、问题投诉、案件举报,有效增强了国土资源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四是强化制度建设。通过“两整治一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结合排查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今年我市先后研究制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暂行方法、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暂行方法、土地上市交易规则、重大事项集体会办制、土地价格评估会审制、土地招拍挂出让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等一批制度,以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将土地资产管理的每个顺序、每个环节都落实到制度上,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防腐败,以制度树形象。[page]

四、以信息“公开化”实现土地市场监管“社会化”

创新机制将全程跟踪监督权利与责任交予社会,高度重视土地供后开发和利用监管这一土地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真正使土地资源利用由“一家管大家用”转变为“大家管大家用”一是实行土地出让“用途管制”探索将“用途管制”这一基本政策运用到土地出让上,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下,进一步明确地块开发的规划、建设条件,引导资金足、实力强、条件好的投资商进行竞争,通过市场择优配置,保证土地开发品质与品位。近期,市确定了两个地块用于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小区,明确建设布局、建筑选材、能源利用、保温防噪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并面向境内外招募开发商进行公开拍卖,提高居住和生活品质,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二是推进企业用地“一无四超”大力建议企业发展节地文化,引导工业企业增强节地意识,自觉做到一无四超”一无”即无违法用地行为;四超”即:投资强度超标准、建筑系数超指标、项目产能超同行、利税产出超平均。依照“四超”规范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示范企业的评比,今年初市政府考核命名了10家节约集约用地示范企业,以此激励企业将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转变成自觉行动。三是查处闲置用地“动真碰硬”加强土地出让后的项目开竣工管理和出让合同管理。明确要求在土地出让后,经营性建设项目的容积率原则上不予调整。按乡村规划要求确需调整的必需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批准。借助“两整治一改革”工作契机,组织对市区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进行了全面调查清理。对地块不按规定时间开工,造成闲置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或征收闲置费。目前,已依法将市区12宗土地收回后重新挂牌,既维护土地市场秩序,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2016年国土局整改工作总结


一项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基础性工程。认为,两整治一改革”工作。这项工程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兄弟乡村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以深化市场建设为主体推进市“通过土地市场的完善和规范,带动队伍能力作风的提升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长江、淮河入江水道在这里交汇,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拥有400多万亩良田和146万亩水面湿地,土地品质好、土壤肥力高、资源负荷强,全国优质耕地集中区之一。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人文、生态、精致、宜居是乡村特色。

市迅速行动。市委、市政府专题听取并研究“两整治一改革”工作,全国“两整治一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结合实际,明确要求全市上下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市场建设作为我市“两整治一改革”工作的重点。全市国土系统召开了两整治一改革”工作动员部署会,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有关会议精神,建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从深化、细化土地管理的廉政风险点排查抓起,着力规范制度建设,将行政权力的监管贯穿到土地市场整治中。通过定责任、抓制度、强监管,努力在全系统建立权力运行监管机制和市场配置监督机制,着力以土地出让交易的阳光”工程,打造“民生国土”近一段时期以来,土地市场整治和改革上着重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以出让“净地化”彰显土地市场建设“民生化”

以规范的土地出让行为保证市场规范、民生”落实。一是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土地招拍挂全覆盖。严格土地招拍挂制度是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行为的关键,将“民生国土”理念贯穿于土地市场整治的始终。维护和保证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举措。大力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工业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出让全部纳入市场进行交易,防止呈现“人为干预”暗箱操作”等现象,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市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连续多年招拍挂比率达到100%实现了全覆盖。二是大力推行土地“净地上市”以土地“净地出让”作为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行为的突破口。地块上市过程中,要求必需先安排后拆迁,再进行出让。高度重视“净地上市”过程中的拆迁和安排这一核心问题。拆不拆迁、怎么拆迁等事项由居民选择,征得90%以上居民同意后再实施拆迁。杜绝出现强制拆迁、暴力拆迁等现象,将上市地块的矛盾协调解决在前。今年4月以来,市区所有地块上市都在群众事先充分知情和主动选择的前提下进行,每个地块出让都实现了净地”成交,群众对于地块上市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得到保证。三是加强房地产用地计划调控。以满足居民实际住房需求为导向,通过计划的方式适时调节房地产用地的规模结构,完善上市地块备选库,实行项目化管理,逐块落实出让计划条件,适时将条件成熟的地块推向市场。有针对性地实行高、中、低三档住房用地控制,关注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普通商品房开发,抑制高档商品房用地市场投放比重。市保障性、政策性住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用地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

二、以流程“阳光化”促进土地市场运作“透明化”

感到一项管理行为是否规范有序、市场行为是否群众满意,土地管理工作实践中。关键在于行为本身是否公开、公正、透明,核心在于是否充分“阳光”为此,着力完善土地出让公开、公正、透明等“阳光”机制。一是出让事项集体决策。对土地出让有关事项坚持实行共同会办、集体决策。提请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和土地估价委员会,分管市长及国土、规划、建设、房管、监察、财政、物价等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对地块上市有关事宜集体决定。特别是拍卖底价的确定上,采用投票方式,由委员会各参与部门分别投票提出拍卖参考底价,取平均值作为地块底价。二是异地拍卖师摇号主持。将市场机制延伸到拍卖主持人的选择上,率先实行了异地拍卖”创新模式。具体操作上,市与省国土资源厅合作,全省选择优秀拍卖师建立拍卖师库。拍卖会随机选择、抽签决定待选人,随机摇号确定拍卖会主持人。这种运作模式,不但以完善的机制公开竞争土地,而且以摇号的形式竞争土地拍卖主持,将一个市场孵化成“两个市场”由一个竞争派生出“两个竞争”使局部开放转到完全开放,防止了可能发生风险点,使拍卖各流程完全透明,竞价者公平竞争,观看者心中明朗。三是拍卖过程现场直播。土地拍卖会除按规定顺序进行现场公正外,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民代表全过程现场观摩,邀请媒体现场采访报道。邀请电视台、江苏土地市场网等媒体,对拍卖会全程进行现场同步直播,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拍卖会无论从现场竞价还是最终结果确认,每一个步骤都在公众目光和媒体聚焦下“阳光”进行。随着市场机制的深化,公开度、公正度、透明度、阳光度的提升,市场公信度、国土部门的社会公信力大幅提升,投资商对土地市场的信心明显增强,全市土地市场秩序始终坚持健康稳定,同时也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以管理“信息化”推进土地市场建设“现代化”

土地出让的阳光化”削了部门的权,从国土部门管理与服务层面来看。去了部门的利”国土部门的角色进一步转向监管与服务。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管理机制和服务措施也必需紧紧跟上。为此,以“两整治一改革”为契机,强化管理,高效服务。一是建立完善土地有形市场。投入600多万元对土地拍卖交易中心进行硬件改造和扩容升级,融入了集多媒体显示、信息交互、同步传输等多项技术措施。完善后的既保证土地出让网上交易、网络监管的顺利推进,又使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等内控体系更加系统化、全面化。二是构建网上监管平台。至今年6月份,局已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涉及的具体业务全部纳入“市网上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实时在线、实时操持。同时,建立“市土地市场交易平台”国土资源业务内控电子监察平台”实行全过程跟踪,全方位监督,实现阳光透明运行。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效果,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动态监察,借助国土资源利用“一张图”工程,完善“违法用地和涉土信访网上跟踪督办平台”组织技术力量建设土地“批、供、用、补、查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实现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网上监管。三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公布地块上市、土地供应、规划计划、登记发证和审批结果等各类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维护群众利益。借助网上平台,开通“国土资源网上咨询”全天候接受群众政策咨询、问题投诉、案件举报,有效增强了国土资源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四是强化制度建设。通过“两整治一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结合排查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今年我市先后研究制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暂行方法、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暂行方法、土地上市交易规则、重大事项集体会办制、土地价格评估会审制、土地招拍挂出让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等一批制度,以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将土地资产管理的每个顺序、每个环节都落实到制度上,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防腐败,以制度树形象。

四、以信息“公开化”实现土地市场监管“社会化”

创新机制将全程跟踪监督权利与责任交予社会,高度重视土地供后开发和利用监管这一土地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真正使土地资源利用由“一家管大家用”转变为“大家管大家用”一是实行土地出让“用途管制”探索将“用途管制”这一基本政策运用到土地出让上,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下,进一步明确地块开发的规划、建设条件,引导资金足、实力强、条件好的投资商进行竞争,通过市场择优配置,保证土地开发品质与品位。近期,市确定了两个地块用于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小区,明确建设布局、建筑选材、能源利用、保温防噪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并面向境内外招募开发商进行公开拍卖,提高居住和生活品质,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二是推进企业用地“一无四超”大力建议企业发展节地文化,引导工业企业增强节地意识,自觉做到一无四超”一无”即无违法用地行为;四超”即:投资强度超标准、建筑系数超指标、项目产能超同行、利税产出超平均。依照“四超”规范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示范企业的评比,今年初市政府考核命名了10家节约集约用地示范企业,以此激励企业将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转变成自觉行动。三是查处闲置用地“动真碰硬”加强土地出让后的项目开竣工管理和出让合同管理。明确要求在土地出让后,经营性建设项目的容积率原则上不予调整。按乡村规划要求确需调整的必需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批准。借助“两整治一改革”工作契机,组织对市区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进行了全面调查清理。对地块不按规定时间开工,造成闲置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或征收闲置费。目前,已依法将市区12宗土地收回后重新挂牌,既维护土地市场秩序,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

国土资源局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们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支持,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切实把每一项工程作为德政工程、富民工程来抓,先后申报并组织实施地方占补项目124个,建设规模840.846公顷;省级联合项目1个,建设规模13.268公顷;市级联合项目4个,建设规模36.87公顷;省级投资项目9个,建设规模3570.7466公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了实施一项工程、改变一片生态、培育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

一、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为把土地整治这一好事办好,我们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国土、财政、水利、农业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每个项目相应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县政府还与项目镇、镇与项目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特别是在项目动工前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将项目区面积、工程概况以及拆迁补偿标准等内容向群众公开,对土地权属调整依法、公正、公开操作,充分利用各类会议、简报、标语、宣传手册、新闻媒体和上门走访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有关政策,凝聚群众共识,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动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

2、科学规划,注重可行。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红安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土地整理区域规划。对荒地开发整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衡量田、水、路、林,确保合理布局;对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整理,以实现“三个集中”为重点,即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集镇集中、乡镇村办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重新界定村庄、居民点和乡村界限权属,科学修订镇村规划;对高产农田土地整理,通过移土回填、剥离回填等方式,改善耕作层,使“瘦田”变“肥田”,“低产田”变“高产田”;集中整理“荒、废、闲”项目,重点是挖掘土地的整治潜力。

3、创新模式,阳光操作。为保障招投标活动顺利推进,县政府成立了工程项目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并从纪委、招投标办、国土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招标专班。为减少项目招标中的情感因素和人为因素,我们严格执行招投标公告制度,由省国土资源厅摇号产生的具有招投标资质的代理机构全程代理,实行明标明投,并且请纪委、监察局、财政局采购办以及局纪检组(监察室)全程监督,开标后确立的中标单位在网上发布公告,确保每个项目招投标阳光操作。

4、落实资金,加强监管。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我们严格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建立专帐;坚持按照规定范围开支,绝不突破相应概定总额;坚持法人“一支笔”审批,严把资金管理关;坚持科目资金决算,严格资金审计。对项目建设资金,严格做到“五个到位”,即工程预算到位、施工合同到位、签字核实到位、正规发票到位、验收报账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请审计部门到现场“查、对、核、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开展土地整治集体廉政谈话,打好预防针,念好紧箍咒,有力地保护了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全县没有出现因资金问题停工事件及违纪违规的案件。

5、强化管理,保障质量。对每个建设项目,我们采取“一到、二查、三督”的方式,加强质量监管。“一到”即监理人员、技术人员、协管人员在每一个单元单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必须有专人到现场监督;“二查”即查施工前图、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查进场原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三督”即管理人员、聘请人员、当地群众交叉监督,对不符合规划的施工坚决停工,对各标段建设工程严格实行末位淘汰,对工程建设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建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工程。

二、主要成效

1、增加了耕地面积,保障了用地需求。红安版图面积较小,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而经济发展较快,用地需求较大。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电力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农民建房用地逐年增加,外加国家实行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政策等,使用地矛盾十分突出。通过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面积。弥补了红安建设用地指标的不足,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有余,有效保障了红安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用地需要。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加。通过土地整理,将分散零乱、高低不平的地块合并成形状规则、面积适度的标准农田;将淤塞、破损的沟渠、涵闸建成了排灌及时的灌溉系统;将弯曲无序、宽窄不一的田间小道建成了便捷的机耕路;搬迁建筑物,复垦废弃地,营造防护林,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整理后所有的水田、98%的旱地能机电灌溉,所有渠道硬化为“u”形槽,基本上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机械能下田,实现了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整理后的土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的效率和集约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据国土部门统计,整理后耕地利用程度提高了3%-10%),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加,为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农民得到了实惠。一是提高了耕地产出率。经过整理后的耕地,土壤肥力得到提高。据测算,项目区土地整理后,耕地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了10%-20%,生产成本降低了5%-15%,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收入。二是农民得到了用工收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专业技术人员外,所需的劳动力全部就地招工,农民通过参与施工,可以直接获得劳务收入。三是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通过乡村道路建设,使项目区的每个自然湾都通了水泥路,解决了村民出门难、行路难;通过防护林建设,村庄得到了绿化;通过清淤排渍,改善了村民的卫生环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项规划。土地整理是一项长期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搞好此项工作,必须有一个长期、全面、科学的规划作指导。

2、土地整理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导向效应发挥不够。当前,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财政、农业、水利、交通、建设、林业、文化等部门涉农资金很多,但这些涉农资金整合得还不够,使土地整理的资金导向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村庄整理尚待破题。长期以来,红安农村建设缺少规划,各种功能区没有区分,农民建房无序、零星、散乱,乡镇企业厂房用地布局不合理,废弃房随处可见,普遍存在“有建设、无规划;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许多农舍总体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实际利用率低下,而且多是占用最好的耕地,造成农村耕地浪费。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和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许多农户的房子“房间多、住人少;占地多、用处小”,村庄“空心化”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必须开展村庄整理。这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少建设占用耕地、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根本出路,也是土地整理开拓新领域、实现新突破的必然选择。

四、几点建议

1、编制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要在全面掌握红安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规划,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做到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到位,以指导和规范红安的土地整理工作。

2、充分发挥土地整理资金的导向效应。依托土地整理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系统工程,而决不仅仅是国土部门一家的事。要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思路,整合力量,齐抓共建。要采取“渠道不变、管理不乱、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办法,以土地整理项目为平台,国土、财政、农业、水利、林业、交通、建设、文化等部门密切配合,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按照规划集中投向项目区,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提高各类支农资金的综合经济社会效益。

3、切实把村庄整理作为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在做好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防护林工程四大板块的同时,要把村庄整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土地整理之中,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用地减少挂钩试点项目,把迁村腾地、零散居民点归并、废弃宅基地和工矿地整理、“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及村庄环境治理结合起来,以科学化、现代化、实用化的标准统一规划、集中盖建,配套建设水、电、气、路、通讯、文化、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引导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这样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又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乡村文明程度,还可以直接推动中心村和中心镇建设。但在开展村庄整理时要防止不切实际地大拆大建,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给工程实施带来阻力。

4、把土地整理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第一,与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相结合。要使土地整理实现增效增收,必须与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结合。在土地整理中,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确定整理后土地的用途,围绕优质稻、双低油菜、无公害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从规划论证、项目施工到竣工后的使用都注意科学布局、精心组织,建成一批设施配套、旱涝保收,环境优美的农业板块基地,使整理出的农用地能够适应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使土地整理成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第二,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要通过土地整理充分挖掘这一生产要素的市场属性,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把通过整理增加的耕地置换为建设用地,作为村集体财产,组建市场主体,发展非农产业。二是条件适宜的地方,在确定农民土地承包产权的基础上,引导农民淡化地权,强化股权,组建股份合作社,使农民成为土地股东,得到分红。三是大力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整理后的耕地由现代农业企业承包经营,农民收取地租,还可以成为企业聘用的农业工人,获得工资收入。

5、把土地整理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机结合。整理前后土地的质量、数量发生变化,利益格局也随之变化,土地整理不仅要完成各项工程措施,还要进行地籍调查、现状确认、权属变更、土地登记等工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红安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五项改革之一。要充分利用土地整理之后土地权属调整的机会,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原有产权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允许盘活土地使用权,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要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保证土地相对集中使用,实现农业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生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从小村落向中心村、从乡村向城镇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2014年国土局办公室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国土局办公室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今年以来,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紧紧围绕局党委的决策部署,强化领导,严格要求,规范管理,明确责任,切实履行“参与政务、处理事务、搞好服务”等职能,为全局工作的正常运转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XX年工作基本情况
一是切实做好综合文字和公文处理工作。针对国家土地宏观调控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能认真研究有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文字材料的政策理论水平。在材料起草过程中,一方面能虚心听取领导和部门的意见,广泛收集整理各方面资料,提高了文字材料的可塑性;另一方面,坚持在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数易文稿,力求精益求精。今年先后为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副主任、省政府办公厅、省国土资源厅等领导调研以及各类会议做好汇报、交流、调研材料的起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综合文字任务。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工作,一方面,积极运用综合事务系统和电子政务公文系统传输各类文件,网上办公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公文登记、阅办、传递、处理等工作流程,准确规范处理各类文电,没有发生一起积压、拖拉、误事现象,全年共处理各类公文5600余件,保证了政令畅通。
二是牵头做好目标管理工作。代市政府起草了XX年度各县(区)政府、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工作目标责任状。牵头起草了各县(分)局工作目标和市局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工作目标,分解了市局重点工作任务,并协助局领导组织实施了目标考核相关工作。市委、市政府“4221”工程目标文件下发后,我们又及时分解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并按市委、市政府要求及时做好有关材料的报送和总结工作。在目标实施过程中,我们于每月底及时汇总各县(分)局、处室、直属事业单位本月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下月主要工作安排,确保目标完成符合序时进度的要求。同时,我们还积极牵头做好政府工作创新项目的实施工作,及时向市政府报送创新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目前已顺利通过市政府督查验收。
三是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切实加强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举办了全系统文明创建工作业务培训会,提高了全系统文明创建业务工作水平。加强与省厅文明办、市文明办的协调沟通,积极做好创建省级文明行业先进行业的申报工作,去年6月份,办公室组织专门力量,抓紧时间,加班加点,进一步完善了XX-XX年度文明创建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建立了相关创建台帐,制作了文明行业创建专题宣传片,印制了以“十讲文明、共创和谐”为主题的邮政明信片,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创建主题活动。目前,全系统申报省级文明行业工作先进行业已通过省、市检查验收,拟于近期发文表彰。
四是加大新闻宣传和政务信息工作力度。为营造有利于国土资源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加强与市相关新闻媒体的联系,在日报开辟了“国土”专栏,每月出刊2期,遇有重大活动,都能及时邀请电视台、日报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不断加大对土地调控政策、破解用地难题、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向省厅、市委市政府报送政务信息稿件,及时维护市局门户网站相关内容。今年以来,被市委、市政府采用信息92条,名列近百家市直单位第8名;被市级报刊采用稿件256篇,被省级以上报刊采用稿件38篇,被市委办表彰为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在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中,能牵头做好方案制定、文字组稿、资料征订、展板制作、短信宣传、媒体宣传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外,我们还协助市土地学会筹办了内部期刊《国土资源》,目前已出版第一期,第二期将在12月下旬出版。五是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积极协调有关处室,汇总了市局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则和工作流程,并形成讨论稿,在此基础上,编印了《市国土资源局依法行政手册》和《市国土资源系统规章制度选编》,并印发到全系统每个工作人员。同时,牵头研究制订了《市国土资源局政务公开工作方案》,按规定修改了国土资源业务审批流程图并报市政府务公开办公室,督促有关部门将机构设置、职责范围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行政许可及其他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标准、办理时限和办理结果分类分步骤通过市局网站、综合事务系统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了政务公开水平。我局政务公开工作的做法得到了市政府督查室的充分肯定。
六是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对各县(分)局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为省、市档案复审工作奠定了基础。完成了XX年度的文书档案立卷工作,接收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移交的档案,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案卷,重新拆装。对文书类、业务类档案进行编目、计算机录入,共录入案卷及目录1600多条,文件级目录800多条,共形成文书档案816件,业务类档案682卷(册)。重新修订了档案工作制度、档案分类表和保管期限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了档案数据库建设。
七是认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在食宿安排、安全保障、氛围营造、材料准备、会场布置、后勤服务等诸多方面,都深思熟虑,周密安排,逐项落实,事事上心,件件做好,确保万无一失。对会务工作严格程序,认真实施,做到筹划缜密、安排细致、组织精心,并主动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确保各个方面都能协调一致,运转正常。强化内部责任,狠抓接待管理制度的落实,节省行政经费,杜绝浪费,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接待效果,做到既热情大方,又简朴节约。制定出台了《车辆管理办法》,车辆保险、用油、维修、调度使用等进一步规范。同时,我们还配合做好领导干部下访、扶贫、安全保卫、社区创卫、编印通讯录等工作。
二、XX年工作计划
XX年,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年初市局党委下达的目标任务,切实加强综合文字处理、政策调研、政务信息、新闻宣传和档案管理等工作,提高办文、办事、办会的水平。
一要进一步提高综合文字和公文处理能力。切实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吃透吃准国家土地调控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综合文字的写作水平,做好各类文稿的起草和有关文稿的审核把关工作。扎实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要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继续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多渠道宣传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破解用地难题、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的做法与成效,不断提高国土资源部门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抓好向省厅、市委市政府报送政务信息工作,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支持。协调土地学会做好《国土资源》期刊的办刊工作。
三要进一步做好文明创建工作。继续加大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进一步完善文明创建工作资料台帐,切实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按照省厅和市文明办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主题活动,树立国土资源部门的良好形象。四要进一步做好目标管理工作。牵头研究制定各县(区)政府、各县(分)局、机关处室、事业单位XX年国土资源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市委、市政府下达的“4221工程目标”、重点工作、政府创新项目等目标任务,并做好日常管理、有关材料报送、检查考核等工作。
五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日常立卷和部门立卷制度,建立加强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档案管理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六要进一步做好后勤服务工作。重点做好领导干部下访、挂钩扶贫、公务接待、会务安排、车辆管理、社区服务、安全创卫等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