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与工作中,在一些情况下会需要我们写总结报告。总结是对过去的事情的简单概括,也是提升自己的关键因素之一。每写一次总结,就让我们多一份思考的机会:每多做一份事,就可以在这件事上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那么我们在写总结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内容概要:

一 倪美英老师教学二十余年来的教学经验,酸甜苦辣情形的点点滴滴透过戴晨志先生的妙笔生花,写成一篇篇精采感人,动人的故事,文末更以他专业的知识,为故事提供许多学理和启示. 

二 文中分成五篇加以介绍

(一)用爱,点燃孩子心中的灯

(二)打他,骂他,不如先了解他

(三)爱的温馨,是用脑也用心

(四)用今天,点亮孩子的明天

(五)让管教在创意里「轻松化」

三 倪美英老师在序文中提到: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虚荣,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许多"虚伪的荣誉".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颤抖,惭愧不已.

四 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最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没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困思勉型的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现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满希望与理想.

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1,系统思考2,自我增进3,改善心智模式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靠进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须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学习《纲要》的教育心得体会


教育的心得体会

 

       教育无论在那个时候永远是最重要的,看看我们当代人对教育的看法!

 

近期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纲要》的学习使我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纲要》指明了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最使我有感触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他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的支持,就会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规划制定以来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编制过程中集思广益成、凝聚共识,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教育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创新发展。”

同时,也指出:“要以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培养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我觉得《纲要》比较有价值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育的重要性再一次被强调。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尽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再一次被强调”,稍显教育“优先发展”的尴尬。二是2012年要努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再一次被时间化。三是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再一次被强调。

尽管如此,这是国家出台的纲领性教育文件,但是我也有很多疑问:

1.中小学的校规基本要求差不多,为什么学生在小学阶段比较遵守校规,到中学反而不时违反甚至对抗校规?学生在退步吗?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2.德育教育能否摆脱说教性?我们能否多一些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活动?

3.《纲要》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可为什么在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形势下,还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老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4.和以往国家出台的一些教育文件相比,《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表述欠妥。素质教育从宣传、试点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经历了20年之久,怎么现在才“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难道以前我们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都不是建立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的?难道我们没有经过试点课程改革就全面铺开了?“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命题的纰漏,将引起教育潜意识的严重问题和混乱:我们时下的新课改对不对?还搞不搞了?难道要缩回去等待所谓“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成功了再搞?很怀疑《规划纲要》的制定者对我国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现状是否了解,老黄历看新问题,难免要贻笑大方。

6.关于“2012年要实现4﹪。”“采取积极措施尽最大努力实现4﹪的目标。”而不是完全有把握实现4﹪的目标,总给人以不踏实的感觉。如果“尽最大努力”仍实现不了呢?有什么问责没有?谁问责?问谁责?早在199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曾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没有实现,有什么理由相信这次就一定能实现?

7.“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对这个口号,教师早都听腻了。但愿这次是真的!对此,有一个实现的时间表没有?有责任追究制没有?“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中国人文化发达,词汇丰富,“不低于或高于”,中庸平和,极富弹性,太极推手,伸缩自如,难以把握,这种恩泽,这种甘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淋到教师头上。可话又说回来,既然国家如此重视教师,教育如此重要,教育“优先发展”,何必如此羞羞答答,何如干脆将教师划为公务员系列,岂不更为实在?或让公务员“不低于或高于”教师岂不亦好?

8.《规划纲要》缺少总体实施问责。纲要各条各款,具体什么时间完成,何人负责,何人验收,何人监督,问责条款,奖惩办法等没有提及。如此,《规划纲要》的达成度势必要大打折扣,势必要重蹈以往被口头重要化,墙上重要化,档案重要化文件的覆辙,终归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轮回

《学习《纲要》的教育心得体会》出自:工作总结之家
链接地址:http://fan

【教师继续教育心得体会】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教师继续教育心得体会】继续教育心得体会》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继续心得体会

2013—2014年度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中寨中学 安林宇

今年我参加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使我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需要高素质的。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现把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我们创造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二、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通过学习,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

三、更新教育观念,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炼总结。通过继续教育使我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教师的品质可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

四、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除了

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在现实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

我想我们虽然学到是理论,而最主要的是我们如何将这些理论付诸欲实践,也就是说作为教师还是要将落实进行到底。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最后,教师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自然,教师的工作也是异常辛苦的。但是,当我们走进课堂,面对着一双双对知识的渴求的目光时,我们就要做到心无杂念,将一切烦恼与忧愁抛却脑后,精神抖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课堂中去。我觉得学习不能是暂时的,也不能使强迫的,只有不间断的进行业务学习,才能提高我们的授课水平。

2014—2015年度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中寨中学 安林宇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本学期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业务能力等方面受益颇多。我深切地认识到为了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现代教育观念的树立,正是教师的立教之本,确立现代教育观。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学习,更新了观念。

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

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转载于: 在点 网)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

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1.通过师德的课程培训,使我认识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容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注重细节,充满师爱,从细微处入手,充分了解、关爱每一个学生。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后,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教育行业的信心和决心。

2.听取了我校及专家的新课改培训,树立了课改意识,贯彻到了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观念改变是关键,首先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即改变以前“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3.学习了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使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今后我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个人工作总结,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在教学中学习、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反思中进步。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继续教育为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离不开继续教育。在今后的继续教育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

以上是《【教师继续教育心得体会】继续教育心得体会》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涉及到教师、学习、学生、自己、教育、教学、研究、通过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读书活动总结 2012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张思明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则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因为,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

用心做教育,就要竖立一颗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工作,也许作为我们来说,体会到的只是重复:上课、作业、辅导……,然而,正是在这单调的重复中,学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年龄在渐渐长大,知识在逐步增多,思想越来越成熟,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这些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得到。这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过多次思想工作,顽固不化的调皮学生爱上了学习;经过耐心辅导,成绩落后的学生迎头 赶上……这些都是我们长期教育的结果。

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做好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