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共50份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通用,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篇1】不知不觉,对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已三月有余。这三个月来,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对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助我成功实现了由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教学小白到能够顺顺当当完成课堂教学的教师的蜕变,不得不说,博学课堂是一个对老师十分友好的课堂,特别是对“新手”教师,它不仅便于老师对教学的全方位学习,且把课堂交予学生,老师充分扮演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仅可,这既避免了学生“满堂听”的倦怠感,也免除了老师“满堂灌”的疲惫感。同时,博学课堂更是一个对学生十分友好的课堂。在全面倡导减压减负的背景下,博学课堂提供了一个足够保证教学质量的课堂容量。且博学课堂倡导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去获得知识、解决困惑。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从身体参与到身心俱在成为可能。
博学课堂给师生带来的“红利”是巨大的,但由于目前对博学课堂的认识理解还比较浅显片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就小组讨论环节,博学班学生自律性不足,小组讨论时常进行着进行着就演变成了小组课外聊天,后面通过明确的任务分配进行驱动虽改善了很多,但明确的任务分配又导致学生只顾“自扫门前雪”,把不是自己小组任务的知识点扔在了一边。且小组讨论环节存在部分学生滥竽充数,单纯成了答案的“复制机”,缺乏思考,没有真正参与进去。后续就小组讨论环节的把控,我还需进一步的学习摸索。
其次,堂堂清目标的完成在学风稍差的班级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些班级学生普遍存在专注度不高、做题拖拉的习惯,虽通过限定习题时间,到点展示答案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随着课程内容难度的增加,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的题寥寥无几,这样即使进行习题讲解,效果也很不理想,只能给他们延长习题时间,导致堂堂清目标无法完成。接下来我会通过进一步减轻习题难度,挑选更适合这些学生的习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对习题进行分层,希望能改善这一问题。
博学课堂的摸索道阻且长,但在今后教学中,我会坚定践行博学课堂模式,不断学习,努力成长,力求把自己的课堂塑造成
查看更多>>我很高兴能够为您介绍有关“改革教育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希望我的分享能够为您提供帮助,并相信您在阅读后一定会有所收获。当我们在某个方面获得了一些感悟和体会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写一篇心得体会,从中思考和总结出更多的收获,提高自身水平。
改革教育心得体会 篇11、就我国而言,由于地域的差异,我国各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
不尽相同,无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部分农村学校而言,课堂依然是老师、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师专业素质也参差不齐。这就使新课改理念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难度,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一些农村学校多媒体设备和基本实验条件缺失,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基本是口述实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式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课本插图加大脑想象的层面上,不利于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更谈不上探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作为凸显学生主体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或进行自主实践探究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也是一大难题,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活动最后变成了少数人的任务。此外,住校因素和当下繁重的课业也会使该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2、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综合型人才,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会更倾向于效率更高的讲授法。对一些老教师而言,往往会拿着新教材,凭借以往的经验,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授课。在部分校方人士看来,新教材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旧教材更有利于学生参加高考,迫于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压力,有的学校也更加倾向于使用旧版教材。这就使新课程改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3、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情境创设阶段,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看似很活跃,课堂氛围很好,但由于教师创设的情境过于简单或不够丰富,通过情境并不能够引起学生真正的思考,致使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提出来的问题没有价值。或者老师在进行简单引入之后,又立即回归课本,引入部分的作用并不明显。实际上,并没有深入思考一些问题,一节合作探究课往往成了一节表演课。学生忙碌之余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很少,导致一节课结束后收效甚微,课堂效率不高,更谈不上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
查看更多>>篇一:课堂教学改革总结范文
我校从2008年9月开始,根据本校情况选择了《学案引领,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经过省教科所审批,于同年12月进入课题研究阶段。现就本学期的摸索实践小结如下: 一、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就没有方法上的科学,如何使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抓好学习教育理论工作,只有在理论指导下,才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实验。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邱学华的《尝试教学论》等理论,明确了研究方向,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认真开展研究活动 1、充分发挥教研组与备课组的作用。在上课前一周,同科目教师在备课中研究学案备写,组内成员要明确任务、统一要求,集体讨论、研究,分工协作,专人负责具体执笔。 2、在上课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预习、自学。 3、上课时,学生根据学案在老师和学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因此,必须把讲案、练案、学案三案合一。 4、注重当堂检测。练习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必须围绕目标,把练习设计活一点。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发现、选择、迁移、类比等过程来求得答案。练习还必须具有层次性,一般可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三类。 三、学案教学,成果可喜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在一次研讨课中李老师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口算497-199。不一会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生1:497-199=500-199-3;生2:497-199=500-200-2;生3:497-199=500-200-3+1;生4:497-199=499-199-2,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抢说理由,特别是生4,并不拘泥于前面的思维方式,而是根据题目本身想出既方便又快捷的巧妙算法。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学会学习。所以“学案引领,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方式,“学案引领,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加上自己的思维以及同学之间的讨论,得出初步结论。然后,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们真正地牢记所学的知识,接着,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先练后讲的目的。这样,既有打破“满堂灌”的常规教学,有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