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事迹总结 共50份
实习生事迹总结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实习生事迹总结、实习生事迹总结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实习生事迹总结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敬爱的党组织:
20xx年4月7号晚上,我们第二十二期预备党员培训班一起观看了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的专题纪录片。之前看过《第一书记》,早已感动于他的无私奉献和兢兢业业。而这次,又是通过不同的侧面感受到了沈浩敢为天下先和锐意改革的党员先进品质。
沈浩同志生前是曾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他本是安徽省财政厅下派干部,只需在小岗村任职三年,然而,这一干就是六年,这六年,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六年,是小岗人民受益最大的六年,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全心全意、无私奉献,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xx员的神圣职责,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村发展的新路,改变了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跨过富裕坎”的困难局面,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300元增加到6600元,村道修好了,家家户户改善了住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称他是“我们离不开的干部”。沈浩同志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xx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人生谱写了一曲“热爱农村、扎根基层为民谋利”的感人篇章,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
他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优秀xx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是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当之无愧的优秀典型。
那么,身为师范生身为预备党员的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些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沈浩扎根基层群众,竭诚为民服务,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不愧是先进党员的典范。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因此,我们具有春蚕和蜡炬的精神,日后,要用实际行动在教师岗位上践行沈浩精神,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应该学习他锐意进取、务实求真的创新精神。
沈浩被选派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用科学而专业的方法帮助小岗村群众修公路、办企业,带领小岗村农民种田、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了小岗村振兴和发展。那么,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课程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争取日后在管理上、教学上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最后,我认为应该学习沈浩同志艰苦创业、勤政廉政的奋斗精神。
面对省城的安逸舒适和村民的深情挽留,他毅然选
查看更多>>虽说现在大部分都奔入小康家庭了,但是都是一些城镇地区,在哪远在山区的家庭,她们连读书都是个问题,没有几个能像张桂梅一样的人,无条件帮助她们。下面是由编为大家整理的“实习教师学习张桂梅老师事迹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习教师学习张桂梅老师事迹观后感(一)步履艰难的家访路
头几年,张桂梅自己走山路家访,曾因过度劳累昏睡在路旁。她尝试过自己租车,也骑过马和摩托,肋骨断了两次。后来县里派车帮助她家访,可几乎每一个学生家里都还有一段要步行的小路。“过去张老师能风风火火地走路,后来病越来越重,有些难走的路段需要搀扶。今年需要搀扶的时候就更多了。”一直跟随张桂梅家访的华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秀丽说。
今年10月2日至7日,张桂梅在6天里走遍华坪县荣将镇、石龙坝镇、兴泉镇、船房乡的37个村小组,走访了39个农村学生家庭,平均每天走访六七个学生家庭。最远的家访路是去高三学生罗青青(化名)的家。乘车40多公里到达船房乡华荣村后,张桂梅还要走半个多小时的上山小路到罗青青家。在同事和罗青青的搀扶下,张桂梅一步一步地爬山坡,走几分钟就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路过一条浅浅的小溪时,她已无法抬腿跨过,只能拖曳着双脚划过水面。
自2008年创办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始,12年来,每届高三、每个农村学生,张桂梅都要利用假期尽量家访一遍。她不是丽江人,却已走遍丽江各地山山水水。她的足迹覆盖约1552名学生的家庭,行程11万余公里。
张桂梅把1804个贫困山区女孩送出大山,送进大学。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历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100%,今年高考又创最好成绩,159个考生中70人上一本。然而,张桂梅仍不甘心,还没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她仍旧拖着病体去家访,她要去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情况,去解除每个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再加把劲,明年高考打个漂亮仗。
实习教师学习张桂梅老师事迹观后感(二)女高校长张桂梅:大山女孩的明灯
许多年前,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让张桂梅至今无法忘怀。
一个女孩坐在山坡上,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箩筐和镰刀。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
张桂梅暗自发愿:要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让她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2008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来,已有1800多名大山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
她像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