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读后感

逍遥游读后感 共48份

逍遥游读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逍遥游读后感、逍遥游读后感和逍遥游读后感范文等内容,帮助大家更好的做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最新逍遥游读后感精选

工作总结之家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最新逍遥游读后感”。在我们看完一本书后,总会有所感悟,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还希望您能从本网页有所收获!

最新逍遥游读后感【篇1】

初见“逍遥游”三个字,很自然的联想到这样一幅悠然惬意的风景:一个学者立于竹筏之上,没有船桨,竹筏顺着水流漂游,两岸青山徐徐向身后远去。若问我庄子的自由该如何形容,很自然的想到那句“向诗人一样自由”。但读完并深入学习《逍遥游》一文后,才发现上面的两个“很自然”的反应与庄子以及他所崇尚的“逍遥”真是差里百万里。庄子逍遥,是近乎忘却凡世间的一切复杂,纤尘不染的精神与灵魂上得到自由。那些诗人学者,要么触景生情,要么因势感怀,都是为外在客观和内在主观所限,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逍遥游》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时不与我,则无法成功。

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之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作品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而返的心理经历。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借鲲鹏和蜩鸠的对比,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破除一般人见小不见大的观念,并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遥游。

庄子所讲的“逍遥”是一种绝对的自由,而不是相对的自由。庄子把人生之最高境界描绘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是一种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没有功利目之、心中无我之崇高境界。只要如此,才能潜心学习,为人生之腾飞打下厚实之基础,才能不畏险阻,翱翔于九万里之蓝天,做才能战胜自我,不被荣誉所累,才能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以热爱作为奋斗之动力。

最新逍遥游读后感【篇2】

他负手而立,已是知天命之年,容貌虽有些衰老,却并非一派衰败。颌下蓄两三长须,长发作髻,已见稀疏银丝。双目炯炯,依稀见得眉目舒朗,似是远望天边。一身灰黄长衫,清风盈袖,袍子猎猎作响。宛若无拘无束之游龙,逍遥洒脱于天地之间。

远方像是有一只极大的鱼儿,迷迷瞪瞪看不清晰,在湖海里翻腾上下,吞吐山河;忽而幻化作同等巨大的鸟儿,翅膀巨大,好像一挥舞就可使天地

查看更多>>
逍遥游读后感
逍遥游读后感(精品13篇)

经过阅读我们对于“逍遥游读后感”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只供参考的阅读材料。书,是前人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闲暇时刻拜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心中满是感动。 在读完书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总结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思想。

逍遥游读后感(篇1)

“前段如烟雨迷离,龙变虎跃。后段如清风月朗,梧竹潇疏。善读者要须拨开枝叶,方见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饭也。”

生于战乱年代,不与名利所羁,逍遥荡然于天地。

以“鲲”“鹏”“鸠”“朝菌”“蟪蛄”的时空范围限制描绘出了战国时期各类人物的心理限制。“天地”之大不在于金钱之多抑或官位之高,而在于人对于外界诱惑的抵御能力之强。开篇以“鲲”“鹏”作喻,气势恢宏,“鹏之大”并非是庄子眼见的实景描述,而是庄子对于自我灵魂的向往。而后又写无论是“芥”或是“杯”,在水面漂浮都有其条件,而“鹏”之所以能“绝云气,负青天”也需要“风之积”以“负大翼”。后又以人远行距离作比,行愈远,则备之多。蜩与学鸠的对话来衬托二虫的“小知”和鹏的“大知”,“朝菌蟪蛄”的小年与“冥灵大椿”的大年对比,突出了一种差距,这种差距并非是简单的时间长短差距,而是庄子的心与现实世界的差距。庄子不理解现实,现实也不理解庄子。在战乱中,庄子不仅经受着生活之苦,还经受着外界诱惑的心灵之苦。庄子一生所秉持的“清静无为”看似平淡,但其中对于人心的考验就如同佛教的苦修一般。自由一词被庄子描绘的淋漓尽致。看似洞穿荣辱的宋荣子也“尤有未树也”,看似逍遥可“御风而行”的列子也“有所待者”。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逍

遥自由,庄子给出的解释是“无己”“无功”“无名”。对于物质世界

中的名利是阻止人们自由的枷锁。顺其自然不强求才是真正的逍遥之“道”。

逍遥游读后感(篇2)

“逍遥游”——人在天地自然中的精神漫游人教版第四册所讯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

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庄子》一书中,多次使用到“逍遥”一词,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彷徨”一词对举使用,但词义始终不变。

如“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

大宗师》):“逍遥乎

查看更多>>
逍遥游读后感
逍遥游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

读的书越多,个人的魅力也会越大。作品这本书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收获,读后感就是将我们在阅读时产生的共鸣记录下来,结合文章去理解它。那么读了作品后,您有什么新的见解呢?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特别为你收集的“逍遥游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逍遥游读后感范文 篇1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遥游作为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而返的心理经历。

作者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一由的难得,借鲲鹏和蜩鸠的对比,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破除一般人见小不见大的观念,并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遥游。接着塑造了一个神人的形象,使逍遥游的“至人”具体化。庄子赋予了这个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质,她是庄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然后则极为生动幽默地写了庄子与惠论辩有用与无用、小用与大用的情况。庄子认为小用不如大用,无用就是大用,只有“无所可用”,才能“物无害(之)者”,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永作逍遥游。

读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遥游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一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质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来越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在享受它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个小时看一本好书,更乐意做的是去泡网吧,或是去麻将桌前搓一小时。

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社会的进步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文明来支持和推进。所以,当我们有闲暇时,不妨捧起一本好书,全身心投入地去读它,理解它,做一个现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

逍遥游读后感范文 篇2

初读《逍遥游》,感受到鹏的“肆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它磅礴大气,体积大、目标也远,翱翔在天空之中。在飞翔的过程中其他鸟儿碰到的困难,像闪电、强风,对它来说不足一提;当它俯视大地时,地面的一切多么渺小,目之所及,或许就是地球另一端的“天池”。每每看到这些文字,我的脑海总想勾勒鹏的画面,鹏有多大才能“翼若垂天之云”?这样的庞然大物,它内心

查看更多>>
逍遥游读后感
[热门]逍遥游读后感(系列6篇)
[热门]逍遥游读后感(系列6篇)
逍遥游读后感范文精选
逍遥游读后感范文精选
逍遥游读后感1000字
逍遥游读后感1000字
读《逍遥游》学生个人心得
读《逍遥游》心得学生个人感想
读《逍遥游》心得作文600字
读《逍遥游》心得个人心得 初中生 (精选4篇)
读《逍遥游》中学生个人心得
读《逍遥游》最新心得 (集锦3篇)
读《逍遥游》最新心得 (集锦3篇)
小学生读《逍遥游》个人心得
读《逍遥游》心得作文范文 (3篇)
读《逍遥游》个人心得
读《逍遥游》个人心得
小学生读《逍遥游》心得最新范文
读《逍遥游》个人心得感想
中学生读《逍遥游》心得600字
《逍遥游》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逍遥游》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路遥作品读后感
路遥人生读后感12篇
路遥人生读后感12篇
路遥《人生》读后感9篇
路遥《人生》读后感9篇
路遥《人生》的读后感合集
路遥《人生》的读后感合集
路遥《人生》的读后感精选
路遥《人生》的读后感精选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
《平凡的世界》路遥读后感通用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最新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
遥远的向日葵地读后感(锦集11篇)
2023遥远的向日葵地读后感(优选六篇)
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读西游记读后感7篇
读西游记读后感7篇
地心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100
旅游读后感范文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分享900字精选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分享900字精选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700字(精选9篇)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700字(精选9篇)
[参考]遥远的救世主个人读后感模板
《游子吟》读后感(11篇)
《游子吟》读后感(11篇)
弗格列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八篇
西游记读后感实用
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西游游记读后感精选6篇
西游游记读后感精选6篇
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
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