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日记 共50份
驻村日记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驻村日记、驻村日记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驻村日记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好的学生作业周记是怎么写的呢?周记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的路,读书的时候班主任经常会每周布置一篇周记。我为了满足您的需要整理了以下信息:“驻村民情日记”,如果您能从本文中获得一些收获我将倍感欣慰!
驻村民情日记(篇1)三月份是敏感月、维稳月,为了“三月份敏感月”期间安全,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区、市、县、乡维稳工作的指示精神,维护我村社会局势稳定和治安秩序。今天我驻村工作队一行4人探讨了如何开展这月时间维稳工作。经探讨决定,主要抓以下几点内容: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三月份敏感期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特成立“3月份敏感月”期间维稳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明确维稳工作目标和任务。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卡如为目标。主要加强对所属提确林庙、刑满释放人员、重点人员的管控力度,要时刻了解其动向和思想状况为任务。
三是明确维稳工作责任。村级责任和驻村工作队责任,各自责任有哪些具体内容都要形成书面材料,确保有备无患。
驻村民情日记(篇2)早早起床,吃完早餐后,我和镇干部肖磊来到东丽村二组村民周秀琴、周艳红姊妹俩家。一到达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几名村民正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碌采摘一串串黑木耳。见到周秀琴、周艳红姊妹俩以后,我说:“你们姐妹俩地栽黑木耳产业做的很出色,我们是慕名而来学习取经地”。周秀琴却幽默地说:“这几天,正值三夏农忙,全村人整天忙碌在田间地头。我们全家人也不能闲着呀!不然我们吃啥、穿啥?饿着了、冻着了那还不要紧,要是让全村人说我们好逸恶劳那可就糟了呦”。我开玩笑说:“我们接到群众举报,指责你们不好好种粮食,却栽种袋料黑木耳,1亩地年收入达好几万元,让他们看着眼红。我们就为此事,专门来走访调查的”。一番幽默的简短对话,顿时让全场人开怀大笑。
我们和周家姐妹姊妹深入交流、攀谈,了解到她们姊妹俩于很早就外出学习地栽黑木耳技术。学业归来后,她们自己就开始做实验,学种植,完全掌握栽种技术之后,她们于去年种植了24000袋地栽黑木耳,纯利润达4万余元。于是,今年就扩大规模,栽种了6万袋,预计纯利润能达12万余元。介绍到这里,她们专门把我们带领到2楼的阳台上,指着不远处黑木耳栽种区域对我们说:“这几天,正逢下了几场大雨,6万黑木耳菌袋全部结出了菌耳,从这个角度看去,那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驻村民情日记(篇3)查看更多>>
我们为您介绍的这篇文章将带给您更多对驻村工作日记的认识。周记写作是我们向外界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形式,学习工作过程中写周记是很平常的。撰写周记有助于拓展我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认知能力。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驻村工作日记(篇1)今天,我们到学校实地调研,准备重新起草改扩建项目报告。
学校的主要校舍是个“工”字形建筑,还有一排教师办公室。学校有个标准篮球场和一个非标足球场,还有一些体育设施,图书室、音乐室也都有。但校舍因长期未修缮,顶棚多处已经烂了,取暖靠生炉子,上下课铃靠敲打一个废轮胎的钢圈。
到学校时,学生们正在上课。有的班在学习汉语,孩子们发言积极活跃,就像乌鲁木齐的小学生一样。六年级的尖子班共15人,通过考试后,可以去石河子市读初中,所有费用由国家承担。除学前班以外,学生们都穿着国家提供的校服,还有午间加餐,标准每人3元,费用由国家承担。今天的加餐是每人一包牛奶和一袋饼干。
下课了,学生们四处奔跑,有做游戏的,有玩器械的,校园里充满了欢笑声。看到我们拍照,孩子们立即拥过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学校的老师多是女老师,有的老师就毕业于这所学校。我们遇见一位刚从新疆教育学院毕业的维吾尔族帅哥音乐老师,他说,希望能把民族乐器冬不拉、午他尔等发扬光大。
下午,我们便起草好了项目报告,希望能早日让这些欢乐的学生在新教室里学习。
驻村工作日记(篇2)9月8日,我陪同桂源电力、贺州市公安局八步分局城北派出所的领导到八步街道三加村、拱桥村8户贫困户的家中送去了他们单位捐赠的电视机。按照工作安排,今天必须帮助8户贫困户安装上卫星接收器,让他们能够收看电视。
一大早,我联系好荣盛电子安装师傅,带好相关设备及工具,按照制定的安装顺序入户安装,第一户来到了拱桥邹敏家中。她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一个人带有两个小孩,因家中条件困难,一直不能收看电视,我和安装师傅爬上楼顶,选好安装位置。因其居住的房子被周边房子阻挡,电视信号一直不是很好,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终于选到了信号好的位置,接上信号接收器,电视有频道了。打开少儿频道,正在播放动画片,两个小孩很高兴,邹敏脸上也露出笑容。随后安装师傅教她使用方法,离开之际,邹敏一直说着感谢的话。虽然我身上衣服已被汗水打湿,但心里很欣慰。在顺利安装好第二户,我们开车30分钟到了贫困户蓝亚芬家中。因山区信号不好,经过半小时的寻找信号源,最后
查看更多>>笔者非常推荐“驻村民情日记”,希望您能从中受益。文档处理技能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当我们缺乏灵感时,可以借鉴相关范文。学习范文能够提升我们的写作表达能力。也许您对范文的写作要点不太了解,是吗?
驻村民情日记 篇1从乡上回村已四点多钟了,村委马主任夫妇二人下田挖洋芋去了。于是,我打算到村里转转,顺便了解点民情。
从村主任家出门不远,就走上了xx山梁。站在山梁上远远望去,xx庄乡及xx镇的许多村社尽收眼底。这里都是成片的玉米田,在夕阳的照耀下,黄澄澄的十分好看,不过大部分农田已收割。
这时我想起了我们人大秦主任经常给我讲xx山区推广双垄全膜玉米的事。他当时给我讲,以前的xx山区群众都是和海东的其他山区一样,大部分都种植小麦、豌豆等作物,对种植玉米想都不敢想。可是在前些年通过省上和地区的扶持,以及县上的大力推广,整个xx山区的大部分农村都大面积种植双垄全膜玉米,农民受益匪浅,是一场农业上的“*”。当时我还有点半信半疑,总认为海拔较高的干旱山区种植玉米不大可行。可是在今天看来,这不是神话,确有其事。就在前两天,我送财经城建委朱进成主任去中川乡时,就的的确确见识了。我们是从xx庄乡出发,又从xx乡翻越山岭抄近路,经巴州去中川的。所以看见了山上正在收购的成片成片的双垄玉米带状田。
正在边走边想时,迎面遇上了一位回族老乡。打了个招呼后,我们闲聊起来。我问他以前对种植玉米怎么看?他说以前根本没想过种植玉米,也想不到我们这样的干旱大山里能种植玉米。说到这里,他感叹:这些年党和政府确实好啊!就拿种植玉米这件事说吧,刚刚推广的时候,政府免费提供地膜、种子、化肥,乡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动员,但大家就是不种。现在呢?我们都尝到了甜头,大家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也每年都在增加,我们打心眼里感谢政府。我说今年玉米的收成咋样?他说一亩地的玉米少说也能收入一千元以上,种植小麦的话,再多也只能收入个四、五百块,根本不划算。
这时,我又想起了我们秦主任去年让我在“两化”(化隆、循化)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中写:在浅山山区推广种植双垄全膜玉米的事。当时我还有点想不通,现在想来真有点惭愧啊!当时我对秦主任说化隆的干部、群众都可能没有积极性。主任说那是县上的领导们没下决心,只要领导干部们下决心,出实招,肯定能行。今天,我对主任的话彻底地信了!期望再过几年,我的家乡化隆也能看到漫山遍野金灿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