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怎样确立数学作业价值观

时间是不等人的,经过这一阶段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了很多新的的领悟和认识。本阶段的工作总结需要开始制定了。只有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总结既清晰又有条理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怎样确立数学作业价值观”,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怎样确立数学作业价值观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怎样确立数学作业价值观
作业的价值问题,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准确实现,影响着课堂信息、考试信息以及教材资料的科学利用,事关应试教育思想向素质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
目前,对作业价值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于是产生了违背教育规律的有害做法。例如: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就依借超量的课外作业来补充;为了取得应试中的高分数,频繁地“练兵”、“模拟”考试……这些做法既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怎样认识数学作业的价值呢?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通过作业教学,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自然产生新的学习欲望。
因此,作业的设置要符合相应阶段的教育目标要求,要适应教材的逻辑结构,要为学生提供一种顺利提取脑中的相关知识和有利于巩固、内化学得知识的良好情境。
例1快车、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快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相遇后慢车继续行驶1小时,正好行到中点处。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成都市锦江区1995年毕业试题)。
若就小学的方程知识给出如下解答,那就既不符合小学数学教育目标要求,也不能适应小学数学教材的逻辑结构。
解设慢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
列方程得(60×4+4x)÷2=5x
解方程得x=40
甲、乙两地的距离为(60+40)×4=4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
若在三类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中出示该题,即使借助成人的帮助也不能得出如下解法,这就超出了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
解(1)慢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
11
─÷(4+1)=─
210
(2)快车行到相遇点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13
1-─×4=─
105
(3)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
60×4÷─=400(千米)
5
1
或60×4÷〔1-─÷(4+1)×4〕=400(千米)
2
但是,若将上面的解法放在分数应用题的加深复习之后,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思考题,则既符合阶段教学目标要求,也与教材的逻辑结构相适应。
例2如图(单位:厘米)长方形面积比阴影部分面积多8平方厘米,求图中x的长度(上海市卢湾区1995年小学毕业升学试题)。
(附图{图}
题中的“长方形”一词,道明了整个图形的特征,使该题的叙述简单明了,避免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种种猜疑。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回忆运用面积计算公式、相差关系、线段的和差关系,并得出下列解答的良好情境。
解(1)阴影三角形的面积
4×6-8=16(平方厘米)
(2)与阴影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6×2=32(平方厘米)
(3)图中x=32÷(6-2)=8
答:图中x的长度为8厘米。
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析,达到评价教学过程、检查教学效果的目的。并为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提供信息。数学教师要以正确的作业价值观支配作业教学,我认为,应把握以下思想观点:
第一,选择的作业题目要难易适度,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论述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中,创立了“最近发展区”的新概念。明确指出:“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要使学生具有适度的作业动机,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动力。但是,与学生知识水平相平行的题目,产生不了不断的心理需要,过难的题目会挫伤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例3选择题。一件工作,如果甲做5小时后,由乙来做,3小时完成;如果乙做9小时后,由甲来做,也是3小时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的比是()(成都市锦江区1995小学毕业试题)。
(1)3∶5(2)3∶1(3)1∶3
该题的难度超过了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产生不了应有的认知冲突。因为,在小学知识范围内,即使借助教师的帮助,一般的学生也难以得出下面的转化解法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解法(一):转化成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的反比例关系。由题意知,甲、乙都做3小时后所剩的工作量,若由甲完成要2小时完成,若由乙完成要6小时。按照工作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的关系知:甲和乙工作效率的比是6∶2=3∶1。
解法(二):转化成特殊工程问题。由题意知,甲在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与乙在3小时完成的工作量相等。那么,甲乙单独完成这件工作所需的时间分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怎样确立数学作业价值观第2页gz85.coM

别是6小时、18小时。设这件工作的总工作量为整体“
11
1”。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1。
618
单调、枯燥的作业,启动不了学生的思维,改变不了不良的思维定势,会滋生厌倦数学的情绪。在作业教学中,基本题、综合题和开放性题建议按6∶3∶1的比例来配置。对综合题以分析出由基本题所构成的逻辑链为主要目的,对开放性题应立足找准起核心作用的知识点。
第二,努力克服“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提高学科教学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这既是义务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考试前后,不要用超量作业以备“应试”,不要以某些试题叫学生反复演练以求高分。否则,得到的是难以挽回的损失。
1例4甲、乙两个粮仓,原来乙仓存粮数量比甲仓少─,现在把甲
51仓存粮的─放进乙仓后,再从乙仓运出30吨,这时两个粮仓存粮数
4量相同。求甲仓原来存粮多少吨?(北京市海淀区1995年小学毕业试题)。
该题的结构比较复杂,教师无法穷尽所有的类似题型。当学生具有分析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素质,能够抓住寻找“相比量和对应分数”这个关键,就能顺利得出如下解法:
分析甲仓原来存粮数量是单位“1”的量。甲仓现在存粮数量的
13
对应分数是(1-─=)─;乙仓得到放进的粮后的对应的分数是(1-
44
111133
─+─=)1─;30吨的对应分数是1─-─=─。因此,单位“1”的
542020410
量可求。
113
解30÷(1-─+─-─)=100(吨)
544
答:甲仓原来存粮100吨。
在设计作业练习时,应精心选配习题。要深刻认识到,会机械性地解一百个题,不如有创建性地独立解答一个陌生题;认真设置举一反三的习题序列,比刻意拼排过去的考题更重要。通过学生的独立作业,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认真周密的思考习惯,积极进取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形成乐观向上、适应能力强,自我教育意识强的良好心态。
第三,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作业的浓厚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业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作业活动、按时按释瓿勺饕档淖钪苯幼罨钤镜耐贫?力。为此,要交替采用书面作业、课堂口述、集体讨论、习题归类编辑等多种作业方式,要重视能通晓若干传统题目的典型习题。评析学生的作业时,要民主地评判正误,以利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对待作业中的错误,要善于发现不成熟的解答或解法试探中所蕴含的思维火花,并给予及时鼓励和支持。正确运用例题或作业题目的变式练习,以利突出“双基”的本质。
例5农业专业组计划在2400公亩地里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公亩数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亩?(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2册56页例1)
为了突出按比例分配中的总数量、各部分的比和各部分量之间的关系,为了突出解答该类题目的步骤,可编拟下列变式题目:
(1)农业专业组播种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公亩数的比是3∶2。已知经济作物播了960公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共有多少公亩?
3(2)有一块3000公亩的地,农业专业组将这块地的─播种粮食作
5物,其余的按3∶2播种棉花和蔬菜。棉花和蔬菜各播了多少公亩?
对于学习信心不强的学生,可针对其弱点、设计出带有启发性或具有专门目的的作业。通过该类作业的完成,使他们走出困境,得到惊喜的情感体验,建立起浓厚的数学兴趣。
第四,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业对新旧知识的整合作用。
按照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法,应把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而学生作业正是新旧知识的交融点。因此,在评改书面作业时,应重视对“双基”的运用过程的评价。在质疑出题时,要把“双基”的产生过程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作为出题的重要源泉,要捕捉思路灵活、解法多样的数学题目。通过作业教学,最终达到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


Gz85.com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复习课还不像新授课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因为有了这个课堂教学结构,就等于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学程序。大家知道,结构的优劣决定功能的大小,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结构就像阶梯一样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拾阶而上,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经过实验研究,目前我们采用如下的复习课结构。
一、出示复习目标(以下简称亮标)(2分左右)
上课开始,教师直接出示复习课题,接着把预先写在小黑板上的复习目标挂出来。出示的复习目标应注意如下三点:
1.目标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指按照数学教学大纲上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提出复习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识方面的复习要求,把能力与思想品德丢在一边。例如,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复习,除了应当掌握的知识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要得到发展,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学生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追求美观整洁的爱美情操和习惯等。
2.目标要准确。即针对性要强。一是目标中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二是三者之间不能混淆。如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复习,复习的目的是:将学过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强化和分化,防止相关或相似知识的互串。学生易混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单位长度?(共性)为什么折线统计图中横标目的间隔要按实际年份留空?(个性)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是:制图后忘掉写数据,或把标题与图表分开等等。在复习课上制定复习目标时,应注意和这些新授课后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3.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诸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粗一听很具体,细一想太空泛,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不得而知。其实一堂课只能按实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素质,太多会适得其反。
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提出的,也是对教师提出的。复习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文章不能“跑题”一样,复习课也不能“离标”,而应有的放矢。
二、回忆(8分左右)
回忆,就是要求学生将学过的旧知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这是学生独立联想的有利时机,应尽最大可能让他们独立完成。如果是低年级,可让他们先看书本再回忆并说出来;中高年级也可让学生提前一天预习,这样课上会节省一些时间。当然,回忆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辅助。我们常采用如下策略:
1.独立地默写。
2.同桌相互说。
3.启发得结果。
如要求学生用“组词”或“造句”等方式回忆出学过哪些“数”?哪些“形”?哪些“式”?哪些“量”?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联想”式回忆的办法。
回忆过程中一般只要求学生写出或讲出“是什么”,不追问“为什么”或“怎么样”,以便一气呵成地将所有旧知“拉出来”,提高回忆的效率。因此,学生回忆时,教师不要过多地“插手”或“插嘴”,而是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龙飞凤舞地写,这时只有一个目的:把有关旧知回忆出来。例如,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角”?只要学生讲出锐角、直角、平角……所有的角的名称,不必追问其意义和区别,也不用管这些角的序列。
回忆既是提取旧知的过程,同时也是进一步强化记忆的过程,还是互相启发获得联想结果的过程。
如果学生的回忆不完整,这时可让其他学生或由教师补充,也可暂时放一放,之后在“梳理”中完善。
三、梳理(10分左右)
梳理,就是将旧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因此,梳理是复习中的重点。梳理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知识点联接起来(求同),二是把各知识点分化开来(求异)。这些工作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准备好,否则上课时会造成混乱。梳理往往同板书联系起来,使视听融为一体,增强复习效果。根据复习内容的异同,通常采用:
1.边梳理边板书。即梳理与板书同步进行。
2.先梳理再板书。即师生先一起将旧知的异同点输出,然后出示板书。
3.先板书后梳理。这在低年级比较适用。运用时也可在挂出板书的同时,边看板书边梳理。
梳理过程,实质上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考过程,其间应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类”,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知识分化。如四边形,根据对边关系可分成两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在小学里,一般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及所达到的思维程度来教学,不必拘泥于完全科学性原则而把小学数学知识太宏观化,这就是作为“学科数学”与作为“科学数学”的区别之一。像四边形,严格地讲,应把两组对边都不平行(不规则四边形)作为一类,小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第2页

学数学不研究它,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多此一举”。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分类,是将已学过的知识分类,而不是将学生还没有学过的知识分类。其实,分类标准本来就是人为的,更何况对有些分类目前专家们也争论不休,如三角形按边分类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大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把等边三角形作为等腰三角形的特例;二是分成三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就要看给“等腰三角形”怎么下定义了。到底是分得细一些好,还是粗一些好,可看复习内容的多少来定,复习的内容多要粗分,反之则细分为宜。
四、沟通(10分左右)
沟通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因为新授课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点分化,把握单个知识的本质属性,一般很少也不可能同后继知识发生关联。复习课中,正好就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沟通起来,这就是所谓知识点的泛化。
沟通不同于知识之间的简单联结,而是知识本质上的融合。因此,沟通不仅要在异中求同,而且也要在同中求异,这是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这就是前面谈到的,回忆阶段只求“是什么”,而这里“沟通”时还要追求“为什么”问题。如约分与通分,它们的意义不同,但本质和操作却是同一个理论根据,即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化。操作过程也有差别,约分一律运用“同时缩小相同倍数”,而通分则一般运用“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沟通时,既可让学生提出疑问,也可由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还可采用板书填空的形式,这要看具体运作情况而定。
沟通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求同与求异,更重要的是为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练习(10分左右)
复习课中的练习与新授课或练习课中的练习都有明显不同。新授课中的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刚学过的新知,因此其练习成分是基本习题占70%左右,侧重于知识方面;练习课中的练习则是为了技能向能力转化,侧重于数学能力的形成;复习课上的练习侧重于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因此应出示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让学生练习。
值得一提的是,复习课上的练习应集中在一起(划定一段时间),而不宜分散进行。这样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又能节省复习时间。
附两份复习课设计。(见本期《〈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设计》、《〈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复习课设计》两文。)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摘要: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二、不良的学习状态: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2、思想松懈;3、学不得法;4、不重视基础;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三、科学地进行学习: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缕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上节所述,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形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知识结构网络。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
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思想松懈。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在北京市可以说是普及了高中教育,因此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拨性,同学们都很容易考得高分。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拨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拨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你会后悔莫及的。同学们不妨打听打听现在的高三,有多少同学就是因为高一、二不努力学习,现在临近高考了,发现自己缺漏了很多知识而而焦急得到处请家教。
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第2页

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三、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7)课外学习包括参加学科竞赛,与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同学们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为什么高中要学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熟练程度。
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三个环节(上课、作业、复习)和一个步骤(归纳总结)是少不了的。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要求结合小学生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画图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内容,而且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更加丰富,调动起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
一、运用图画,空破重点和难点
图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它活生生地摆在学生面前,会主剖在脑际里展开联想的翅膀。这不仅使学生较快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知道理的积极性。如教“美丽的公鸡”一课,可能过公鸡由昂头到低头的动用变化,把大公鸡原来趾高气扬,骄傲自大的样子变为低头思过,虚心接比评的态度跃然于黑板,形象地展示大公鸡由高傲到谦虚的心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小养成谦虚上进的品质。是可贵的这样,一下子就解决了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很好地启动了学生的“由鸡到人”的联想。
二、利用多画面,培养观察能力
在看图作文时,学生面对多幅画或多景点,往往无从下手。遇到这种情形时,老师就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认识画面上的各种景物和观察整个画面的着眼点。如此,再让他们动眼观察、动脑分析。如讲授看图作文《公园一角》时,光用彩笔画出一个引人注目的喷水池,让学生写出喷水池的样子。然后再画出小亭、长廊、树木、花草、游人等,让学生抓住每个景物的特点仔细观察,进而分析展开联想。
末了,让学生们把观察到的各个景物的不同特点分别写出来。这样看图作文,即训练了学生的有序写景的作文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三、使用图样,掌握字形、字义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感性形象去认识事物,在讲授归类识字“潜”字前,用薄纸壳画上“潜水艇”和“潜水员”,涂上颜色分别剪下来,在上课时以蓝色的大海为背景把他们挂在黑板上。对于“潜”字,学生感到笔画多不容易掌握,看到图样就会兴奋活跃起来。这时,老师结合图样讲“潜”字,即有“水”旁,而潜水艇和潜水员都是在水里活动,进一步理解“潜”,即隐藏的意思,组词为:潜藏、潜伏、潜能、潜移默化,等等。通过图样,学生即能认识和掌握“潜”字,又有达到正确运用“潜”字的目的。
四、应用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初终》一课时,教师可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红色的座座房屋、青色的缕缕炊烟、黄绿色的树木、晾晒的金色玉米棒子垛,黑中有黄的广阔的收割完的田野,再添上几朵雪花。一幅北言初终的农村风光,既创设了具有特色的意境,又丰富了学生飞驰的想象。再如,教授唐诗《山行》时,讲到“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光画一辆车,然后在车周围画上红色的枫树,问学生“在这美丽的枫林中,是论的车停下来呢?”答道:“杜牧”。继而又问:“他为什么要停下来呢?”答:“要观赏这迷人的枫林晚景”。再问:“谁来用因果关系讲一讲以是对话的内容?”学生们就会异口同声地讲:“因为傍晚枫林景色十分美丽,所以使杜牧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观赏美景”,从而讲解了“坐”字,也培养了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英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英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英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论文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满一大本,成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制约了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及发展,这些已很不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亟需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合作学习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标,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为了完成共同任务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技能。
三、解决的问题
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重点是听、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2.运用形成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激励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人共事的意识和能力。
四、研究内容设计
笔者在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探讨了高中英语在角色表演—信息处理—语义重建中进行“合作学习”的一些做法。现分述如下:
1.角色表演活动:每单元课的对话练习时,我指导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结合学习内容,发挥想象,通过创设情景、自编对话,进行角色表演。例如,学习1,moduleileon6historymakers,时,在学生做完ex2听力练习后,结合expreingopinio话题要求小组对话来巩固functionfile所学句型,“whichpersondoyouadmiremost?pleasegivethereaso.”学生就听力信息展开交流:
a:lihua,canihaveatalkaboutthefourfamouspeopleinthepictures?
b:sure.
a:whichpersondoyouadmiremost?
b:well,ithinkdrsunyat-senisimportant,becauseheledthe1911revolutionagaittheqingdynastyandfoundedthefirstrepublicinchina.
c:inmyopinion,edisonisveryimportant.heisagreatthinkerandscientist.
d:yes,youareright,butpersonallyithinkmotherteresaisalsoquiteimportant,forsheentherwholelifeworkingwithpoorandhomelepeople.
a:iagree.
教师创设具体、丰富、自然、真切的情景,鼓励学生将喜怒哀乐等情感和动作融于会话中。让学生先小组讨论角色的分配,然后自编自演,尽量把所学的词语用到对话中去,最后,在全班同学前进行表演。再如,在教leon5modernheroes这课时,让学生在小组中排练这么一个小品:“suoseoneisyangliwei,theotherisanewsreporter.thereporterisinterviewingyangliweiaftertheaceshiphaslanded.afterhisbeinginterviewed,alltheaudiencecanquestionyangliwei.”
2.信息处理
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task-basedactivities)及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各小组根据具体任务或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自由发表意见,记录员记录整理后,向全班汇报。此环节是“合作学习”的重头戏,占据课堂时间较多。小组讨论可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对课文标题、插图等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对课文段落、细节、佳句、体裁、写作特点等进行讨论以拓宽学生视野及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概括能力。
对课文难句、长句、某些词语展开讨论,以提高

英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论文第2页

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对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评价人、事和物的能力。
“讨论”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听读理解过程中作出正确的推论和合理的推断能力以及在真实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讨论话题(topics)应力求具有开放性。对于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理解,如果小组讨论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好现象。例如,在教leon5modernheroes这课时,笔者根据课文内容的线索向各合作学习小组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whatopiniodopeoplehavetowardsyangliwei?whatdoyouthinkoftheresultofthestory?通过讨论,各小组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想象丰富且言之有理。
新高中英语教材中许多文章层次清楚、脉络鲜明,教师要充分挖掘文章中的信息,布置科学和合理的任务,让学生展开讨论。以leon7ortsstars为例,笔者提出层次清楚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整个语篇分层次阅读,然后分步骤进行讨论:
第一层次问题
readandmatchtheparagraghwiththeseheadings.
a.thelatestnews.
b.backgroundandearlylife.
c.training,educationandinterest.
d.roadtosucce.
第二层次问题
a.whywerethesistersunusual?
b.whatkindofbackgroundweretheyfrom?
c.whohelpedthemtosucceed?
d.howdidthetwosistersgetonathome?
e.whatweretheyinterestedin?
第三层次问题
a.whatachievementsdidtheygetintheirlives?
b.whataretheadvantagesofbeingortsstars?
本语篇分层次阅读,每个层次又可分为若干问题。每个层次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语义重建
语义重建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从口头表达开始,逐渐上升到书面表达形式。书面表达离不开听、说、读的训练,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开始时教师就向学生讲明主题,然后开展小组讨论,使全体学生能积极参与同该主题有关的讨论活动,感知大量的语言信息材料,学生就有了较清晰的表象。在此基础上,从单纯的再现到大幅度的扩展,再到脱离原语篇的自由表达,构成了一个有梯度连续的系列过程。如:学习unit3communicationworkshop中的writing:describinganevent时,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了beforeyoustart后,刚好我们级周六到各镇进行义卖活动,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学生以lifeexperence为题描述事情过程。discuthediagrambelowingrouptohelpyouthinkofideas.
(1)introductiontothesituation:what?where?when?who?
(2)thebegiing:whatpreparatio?whattimedidyoustart?
(3)development:whathaenedduringtheactivity?
(4)conclusion:whathaenedintheend?wasitgood?
然后要求学生参照大家讨论得出的笔记和writinghelp3,onpage91,描述周六义卖的情况,结果大部分学生情绪高昂,写出了很多好文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运用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语言点处理时的合作活动;作业时的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合作活动;学习策略的合作活动等等。笔者在不断的探索中,学生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英语的兴趣也浓厚了。
五、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伴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也暴露了一些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如学生难以在公众面前发言,小组成员有时不能和睦相处,小组讨论噪音较大,讨论时活动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不到位,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讨论任务,而某些成员无所事事,出现“搭车”现象等等。因此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师师、师生、生生间的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而且包括学生间面对面的促进性作用,还有各自的个人责任、社会技能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笔者认为将合作学习有效地应用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合理分组
就近组合: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调整座次,分出层次,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异质分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这就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这种组合实施一学期后,为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组。每一组内培训一个善于协调并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负责分配本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和责任,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关系,使得小组成员间能很好地交流,检查和评价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以保证小组活动卓有成效,同时向教师反馈本组完成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关心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
2.教师的作用
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首先,教师必须明白什么是合作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与竞争性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关系是什么,必须相信合作性学习是最有效的。因为多年来国外几百个案例说明合作性学习比竞争性和个体性学习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也能使学生的关系更加良好,使学生们的心理更加健康。其次,教师必须意识到简单地把学生置于讨论小组中是不会奇迹般地产生效果的,不仅要明白构成合作性学习的要素,同时要知道课堂中存在着许多运用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不同方法。再次设计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要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还要考虑学生语言输出过程会出现那些问题及活动估计所需的时间,最后必须明白合作性学习最基础的方面是学生间有着相互依靠以及适用于学生和教师的合作性思想,明白课堂的组织结构必须从竞争的、个人化的转变为合作的。
3.学生的责任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能力。学生在团队里所学习和形成的能力在自己以后的独立工作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养成高度的责任感。全组的成功要依靠于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责任感的关键在于组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确保每个人都能独立地通过学习评价。在合作学习中,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让每个人感到他个人对小组的成功负有责任,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但要对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尽心尽力,还要负起帮助、鼓励、支持队友的责任,要知道在整个活动中自己并不是一个免费乘客。
4.评价
教师要把握好对小组讨论的评价标准,在不忽视对个人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基础上,更应侧重于集体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本人采取了“具体要求,小组评价,及时指导”的做法,着重对小组讨论的行为作集体评价。只要发言精彩,小组纪律好,就能得“好”的评价,汇报交流有亮点,成员团结又合作,就能得“很好”,小组评价,提高了小组讨论的执行效果。当然,对于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本人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对于一些羞于开口的学生我建议他们事先作好准备,报告前先写在纸上,准备充分了,自信心也就增强了,发言中遇到问题,可以容许本组同学给予必要的提示和示意。
对于小组合作不佳的情况,我通过小组的评价来调控,当学生得到小组集体评价的分数时,就会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小组,一个“整体”,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对于个别经常行为异常的学生,我不断提醒,及时告诫,对于优胜的小组长要给予额外的奖励,促进小组成员的进一步合作。如个别学生不能有效与人合作,则进行适当的人员调整。当我发现个别成绩好的学生认为自己完成任务就行而不帮助组内其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时,我不是批评而是鼓励他们积极帮助困难学生,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加分。对于合作学习的课堂喧哗,我首先让所有小组活动停下来,小声告诉和提醒学生要小声说话,然后再重新活动,有时用手势、眼神提醒,有时对活动优秀且把噪声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的小组提供附加分。对于小组个别学生“搭车”现象,本人要求小组长给每个成员承担一部分责任,并为之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对每个成员的合作进行评价。这样,可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取得小组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即个人目标的真正达成取决于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合理评价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也可以使学生避免灰心丧气,走入误区。因此,教师要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原则,“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经过这一系列补充措施,学生的“小组合作”的意识加强了,学生在互相帮助和互相探究中学习成绩、兴趣和语言交际水平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