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烤烟红大品种示范工作总结。
在工作中忙碌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已经是经验十足的职场人了,你也该写工作总结了,通过总结工作,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避免已经犯过的错误。写工作总结的时候什么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呢?你也许需要"2020年烤烟红大品种示范工作总结"这样的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公文易温馨提示:本文中含有“公文易文秘资源网-govyi.com”防盗标识,请使用本范文时注意检查。**县烤烟红大品种示范种植总结
20xx年,为满足**卷烟配方需要及开发具有**的优质烟叶要求,根据市烤烟种植计划安排,在我县**乡恢复种植“红花大金元”2600亩。县委、政府、烟办、烟司将恢复种植红大作为发展我县烤烟产业的一次历史性机遇,在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正确引导、利益兼顾的思想指导下,生产上主攻薄弱环节,狠抓科技措施到位率,收购中全面推行入户预检,正确把握收购级别,通过各级各部门团结合作、齐心协力、踏实努力的工作,顺利完成了20xx年“红大”种植、收购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 组织管理
良好的组织管理是工作成败的关键,在市《烤烟“红花大金元”开发工作管理考核办法》《“红花大金元”开发生产技术实施方案》的规范指导下,结合**烤烟种植实际,县、乡分别成立了“红大”种植领导组,制定了《20xx年**乡种植烤烟红花大金元品种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高起点、高标准,树窗口形象,建精品工程,生产独具**特色的优质烟叶”的“红大”种植目标,层层签订生产考核责任书,将任务责任明确到人、生产指导、管理考核到户。加强小组建设,全乡共聘请烤烟生产小组长21名,加强了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力量。育苗检查、移栽检查、大田管理检查,层层检查入户,项项考核到人,县、乡、村级级配合,整个烤烟种植管理措施得当,管理力度加强,在全年的生产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生产措施
1、适时育苗 确保苗齐苗壮
**乡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年积温高,光热条件好,雨量少,烟苗生育区短。今年“红大”品种育苗采用常规拱架育苗和漂浮育相结合并以集中商品化供苗的方式进行。按照县“红大”种植实施方案,在**烟站生产人员的具体指导下,**乡于20xx年1月选好育苗地块,用斯美地作了土壤熏蒸处理,2月20日—2月25日集中拱架育苗全部播种结束,育苗面积为8.4 亩,漂浮育苗3月5日—3月12日育苗播种结束,育苗面积为0.5 亩,在育苗管理中重点推广剪叶炼苗技术,漂浮育苗平均剪苗5次以上,拱架育苗平均剪苗4次以上,由于苗期管理措施得当,技术指导全面,苗床管理精细,出苗率高,全乡烟苗生长健壮清秀,长势整齐,提供假植用苗324万株 。并于4月1日—4月10日全部装袋假植完毕,确保了全乡移栽用苗。
2、狠抓提墒起垄规格 提高移栽质量
行距110—120厘米,株距50—55厘米,垄高25—30厘米,三个标准缺一不可。整地理墒绳子加尺子,结合土壤肥力状况施放了农家肥,生产技术员严格把关,发现错误及时督促整改,4月25日前,全乡提墒起垄工作全部结束。
移栽是烤烟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施肥是烟株健壮生长的基础,针对“红大”品种生长特性,今年选用的施肥方案是:每亩施用复合肥40公斤,钾肥15公斤,磷肥40公斤,菜籽饼20公斤,结合**烟区烤烟移栽时期高温干旱的实际,磷肥、菜籽饼作底肥一次全部施完,复合肥2/3作底肥,1/3作追肥,钾肥全部作追肥使用,并采用了双层定位施肥法。施肥、栽烟、浇水一条龙操作,整个**乡“红大”移栽工作在高规格、严标准要求下于5月5日—5月10日集中5天时间全部移栽完毕,移栽面积为2632亩。
3、以防病虫害为龙头 加强“红大”田间管理
感病性强,低抗两核病、花叶病是“红大”品种较为显著的弱点,今年“红大”品种种植中采用了统防统治结合重点防治的方法进行,全乡烤烟用増效波尔多液、病毒必克、三唑酮分别在苗期、大田期进行统防统治累计达四次以上,由于今年6月持续高温、阴雨、寡照造成烤烟种植大村大洼、煤炭花叶病大流行,发病田块达300亩以上,烟站在指导烟农加强田间卫生治理病原物的同时及时用毒消、菌克毒克、病毒必克进行了对症救治,用功夫、铁沙掌等对烟蚜进行了治理,通过各种方法的认真实施,使病毒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大降低了其为害程度。屋漏偏逢阴雨,病毒病防治刚见成效,黑茎病又席卷整个“红大”种植区,其中大洼、煤炭、梨树发病较为严重,虽经及时采用钾霜灵锰锌灌根的方法防治,但由于黑茎病造成缺塘的面积达200亩以上,直接影响到烤烟产量。
4、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 烤好分好每一炉烟
**小组建设工作抓得紧,管理考核机制建全,在烟叶田间管理中小组长分片进行指导,由于“红大”在往年种植中烟农普遍反映烘烤较困难,今年在推广“间断式采叶,三段式烘烤”模式及“四大目标”新式烘烤法的基础上加大了烘烤指导力度,要求烤烟小组长每一炉烟都要亲临现场作烘烤指导,并对出炉的每一炉烟进行分级扎把指导,今年7月底全乡烤烟全部进入成熟期,为确保烘烤质量,烟站另外聘请烘烤能手作为指导人员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巡回指导,烟农普遍反映较好,全乡烟叶纯度有了教大提高,为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确保烟叶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5、技术培训工作层层深入 全面提升种烟科技含量
为将“红大”种植方案落到实处,**今年大大加强了技术培训力度,培训工作做得早、做得广、做得细、作得深入,从今年2月开始,育苗培训、假植培训、提墒起垄培训、移栽培训、烘烤培训等每一次培训都做在生产之前,会议培训讲技术,现场培训讲操作,乡级培训抓村社小组,小组培训到农户,受训人员从生产技术员、烤烟辅导员、小组长一直到烟农,全乡共计进行烤烟大小培训100次以上,培训人员达5200人次。随着培训工作公文易文秘资源网-govyi.com的层层深入,在烟农中逐步形成了听科学、学方法、用技术的良好风气,不仅学懂新的技术,而积极使用新的方法,全面提升了科学种烟水平。通过努力,经县检查考核,**各项种植措施到位率平均达到93.2 %,在全县各乡镇中名列前茅。
三、“红大”种植绩效情况
1、收购结果及对比(见表)
2、绩效分析
(1)、产量:今年种植红大品种亩产量低于全县平均水平10.64公斤,低于**去年40.4公斤,亩产量差距极为明显,因此收购总量明显降低。
(2)、烟叶等级比例:今年红大品种收购中上等烟比例低于全县5.5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13.54个百分点,烟叶总体质量明显降低。
(3)、均价、产值:由于烟叶总体质量差,今年**烤烟均价低于全县0.36元,(考虑今年收购价格上调因素,与去年缺乏可比性),低均价、低产量决定了**今年亩产值、总产值的明显降低。
(4)、小等级比例:从小等级比例看,红大品种在正组烟叶比例与其它品种基本持平,但副组烟叶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具体表现在微青烟高于全县9.28个百分点,杂色烟高于全县6.38个百分点。
(5)、同等级外观质量:与今年同等级云烟85、云烟87相比,红大烟叶叶片较厚,叶面皱缩,颜色鲜艳柔和,香味纯正,烟叶柔软不僵硬。从外观质量来看,红大品种明显优于云烟85、云烟87。
四、存在问题
1、红大品种在**种植节距稀,叶片数少,在经过清扫底脚叶,封定抹杈等生产措施后,有效叶只有14—15片,严重影响产量。
2、红大品种抗病性差,这是该品种的固有特性,一个在种植前就已预见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公司、烟站提前做好了防治准备工作并督促烟农逐步实施,统防统治工作是最早最扎实的一年,但在6月高温持续阴雨的情况下烟草花叶病、黑茎病还是大流行,虽经治疗得到了控制,但严重影响了烟株的正常生长发育,杂色烟明显增加,烟叶内在质量下降。
3、红大品种烘烤难度大,这是由于红大品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所造成,今年在狠抓成熟採烤的同时大力推行“间断式采叶,三段式烘烤”“四大目标”新式烘烤方法,但收效甚微,与其它主栽品种相比,红大品种微青烟比例高出近10个百分点,大大影响了烟叶质量降低收购产值,烘烤煤耗大,投入增加。
4、由于以上原因,烟农种植红大品种在种植中投入物力、劳力、精力相对较多,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得好,但最终收效不佳,严重挫伤了烟农种烟积极性。
红大品种恢复种植工作通过一年的艰苦努力顺利完成了,在整个种植过程中,种植方案针对性强、切实可行,工作管理丝丝入扣、严密有力,生产措施到位率较高、层层落实,同级别对比烟叶质量明显优于其它主栽品种,但总体质量、效益明显较差。优质高效是烤烟种植的共同目标,总结经验、改革方案、踏实工作让我们为达到这一目标继续努力!
Gz85.com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阅读
2020年村2020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我们村是全乡最大的一个村,全村共有13个自然屯,858户3912人,耕地面积4428亩,其中水田2484亩,旱地1944亩。近几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我村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烤烟生产,并不断总结历年来的经验教训,种植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由原来的插花面积多、管理不规范、科技含量低等向良种化、规范化、区域化、土壤风化、肥料腐化转变,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上等烟比例一年上一个台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全乡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今年全村共有13个自然屯307户种烟,种烟面积2510亩(含地烟58亩),虽然碰到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有收面积仅为2058亩,但总交售干烟达5984.23担,比去年增加1090担,总产值332.5万,比去年增加112.3万元,创特产税59.2万,平均价为5.55元/斤,比去年每斤增1.39元,亩产量达2.9担,亩产值达1616.2元,比去年增加449元,上等烟比例占52%,比去年提高23.1个百分点,中上等烟占98.6%,种烟户户均收入10834.6元,比去年增加3928.4元,人均收入2391.2元,比去年增加1007.2元;其中收入5000元到10000元的有107户,比去年增加4户,收入10000元到15000元的有84户,比去年增34户,收入15000元到20000元的有30户,比去年增20户,收入2万元以上的有33户,比去年增24户。收入50万元到70万元的有4个屯,10万元到30万元的有5个屯。
我村的烤烟生产之所以取得这样高的效益,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面积的落实
我们抓住去年的烤烟生产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许多烟农种烟得到了实惠这个契机积极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了不论在哪里都听到他们谈烟论烟的氛围,使广大群众对烤烟生产有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情。针对县、乡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召开支部、屯干、组干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村干包片包屯,屯干、组干包到户的责任制,并配合好党委政府逐屯召开群众大会,认真总结烤烟生产的成功经验,介绍典型,宣传典型。由于认识提高,宣传到位,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不仅低洼田、秧苗田都种上了烤烟,还扩大地烟58亩,是历年来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
二、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向质量要效益
在种出优质烤烟,提高上等烟比例方面,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抓“三早”——早计划、早备耕、早沤肥。
我村一直按“三化”标准种植,这两年更加认识到土壤风化和肥料腐化的重要性。烟田提前翻土过冬,让土壤充分风化,为烟苗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去年11月底全村基本上完成一犁,改变以往临近移栽才犁耙的现象;同时备足农家肥、磷肥、麸肥提前沤制一个月以上,让其充分沤熟腐化,保证烟株不受肥害。
2、选择最佳播种期和移栽期,种植密度合理化。
培育壮苗是烟叶生产的基础,所以要培育出壮苗好苗,就要选择最佳播种期和育苗方式,我村在去年12月下旬播种,全部采用斯美地消毒和漂浮育苗,所以能够保证成活率。移栽大田后,抗逆性强,无病虫害,返苗时间短。同时做到烟田合理密度,保证每亩1100到1200株,这样能够促使烟株个体发育好,群体结构合理,促进烟叶正常发育。
3、科学配方,平衡施肥。
按配套肥料施肥,是生产优质烟的关键,所以我村全部按1:2:3比例使用氮、磷、钾,麸肥每亩用15——20公斤,硝酸钾每亩按5——10公斤追施,还增加一定的微量元素,根据烟田地块不同肥力等因素进行条施、深施、液施。
4、抓好大田管理。
按大田管理前促、中稳、后控的原则,我们在大田管理方面,一是采取还苗后追施提苗肥的方法;二是做到中耕小培土,揭膜高培土,保证上中部位烟叶充分开吉开片;三是做好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四是做到彻底打顶抹芽,根据长势和施肥水平,每株烟留有效叶18——20张,并做到顶无花,腰无芽,收后一根桩;五是旺长期间灌足旺长水,做到每块田地灌水三次以上,保证田间水分达80%。
5、坚持成熟采收和科学烘烤。
成熟采收是提高烟叶质量的核心环节。坚持成熟一片采收一片,由户籍管理员发放采收证,按烤完下部烟后停烤7——10天,烤完中部烟后停烤10——15天,上部叶5——6片叶一次性采收的原则。并按“三段式”烘烤方式,坚持做到低温变黄,稳升温定色,控制干筋期温度,提高黄烟率。
6、做好烟叶分级和存放。
分级扎把是烟叶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干烟脱杆后即进行分级扎把,另炉存放,以免部位混放,并配合好技术员到各屯做好分级现场培训,力求做到部位清楚,等级分明。
我村今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能满足于现状。明年,我们将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取烤烟生产再创佳绩,为全乡小康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xx村委
20xx年11月2日
2020年县烟草公司烤烟植保工作总结
20xx年烤烟植保工作总结
我县的烤烟生产,由于烟区土壤内病菌、虫卵数量随着种烟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积累,烤烟品种抗病性也因种植时间的延长而逐年衰退,使烤烟病虫害的发生率近年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预防病虫害的成本不断增加、难度不断增大,这一恶性循环已日益成为我县烤烟产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对烤烟病虫害的发生,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农业综合防治,而一味的只注重治标不治本的单一的化学防治的话,必将对烟草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然而,烤烟病害的综合防治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的矛盾和困难。就我县而言,由于烟农素质的参差不齐和“宜烟”面积的局限,导致烟农“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难以转变,田间卫生“屡抓不净”,轮作“轮而无作”(无多余的土地可“轮”)。
针对这一实际,今年我县的烤烟植保工作,以有利于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继续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探索适宜我县土壤、气候特征的烤烟新品种,增强烤烟产业的发展后劲
品种是烤烟生产的基础,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烤烟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品种的单一化、长期化必将影响烤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一些顽固的病害,在农业防治或化学防治均无效的情况下,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实践证明,新品种推广工作若能与育种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找到一种适宜本地种植的产质量高、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必将推动当地的烤烟产业发生根本性转变。
近年来,我县积极按照上级公司的有关要求,坚持开展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前几年推广v2品种,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因市场需求的改变,此品种去年已被淘汰。今年,我县认真开展了云烟20xx、云烟20xx两个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年初专门拟定下发了《烤烟新品种云烟20xx、云烟20xx大田示范实施方案》,在全县6个烟站开展试验示范工作,示范面积各180亩。现在看来,这两个品种与常规品种云烟85相比,株形较为高大,长势较好、抗病性较强,特别是对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有较好的抗病性,其它叶斑类病害的发病情况也非常轻,烟株总体外观较为清秀,烟叶质量和理化指标尚待进一步探索。
二、加强育苗管理,提高“无病壮苗”使用率
由于漂浮育苗具有能够实现无毒育苗、移栽后发病率较低的特点,因此我县今年继续扩大漂浮育苗面积,大田移栽面积由去年的6000亩扩展为今年的8000亩,使漂浮育苗移栽面积达到了移栽总面积的33%左右。
在育苗过程中,我县在总结上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苗池和剪叶器的消毒工作,苗池消毒由站点技术员亲自进行,育苗户剪叶工作也在站点技术员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方法是剪叶前先将手和剪刀用肥皂水洗净,然后每剪完一盘后,再将剪子放到肥皂水中浸泡一次,最后将剪过叶的烟苗用菌克毒克进行喷雾。全县针对漂浮育苗共调进毒消128公斤、菌克毒克250公斤、铁沙掌88公斤、甲霜灵锰锌125公斤,这批农药分发到各育苗点后,作为专用农药全部用到了漂浮育苗上。
常规育苗我县今年继续采取集中拱架方式,杜绝了分户育苗。播种前一月,全县共使用适美地4000公斤,对所有苗床地进行薰蒸消毒,方法是把握三个“10天”,即先对苗床地洒水后盖膜10天,喷洒农药后盖膜薰蒸10天,最后揭膜散毒10天。
由于注重了育苗工作中的消毒工作,使得今年的烟苗总体表现较为清秀,苗期病害非常轻,病苗率明显下降,为减少后期大田病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规范化移栽科技推广力度,减轻大田烟株发病率
今年我县对于烤烟规范化移栽工作着重加强的是施肥方法、提墒起垄和株行距调整三个方面。其中提墒起垄和株行距调整工作不仅是提高烟叶产质量的需要,也是烤烟病害综合防治的需要。为切实将这几项措施落到实处,县人民政府将其写进了年初的烤烟生产文件,明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种乡镇进行考核。县公司同时也将这几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列为对烟站点的考核内容。移栽期间,县里抽调了60多人组成烤烟移栽督查组对烤烟移栽进度和规范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今年的烤烟移栽规范化程度,在起垄高度、合理密植等方面较上年有了明显进步,起垄率达100%,起垄高度普遍达到25公分以上,尤其是株行距的调整效果明显,宽行窄株的栽培方法推广率达到95%以上,全县普遍采用110厘米×55厘米种植规格。烤烟移栽规范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使得烟株的个体优势与群体优势得到合理兼顾,烟株生长整齐、健壮,自身抗病能力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起垄高度的增加和行距的加大,能够降低土壤和田间小气候的相对湿度,而烤烟病害的发生多数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才会出现,因此这对于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的发生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去年,我县烤烟白粉病发生非常严重,一方面是由于持续阴雨所致,另一方面也跟株距缩小后行距没有相应的增大有关。今年,我县仍然出现了严重的持续阴雨天气,并且株距较上年进一步缩小,但白粉病的发病率却明显下降,几乎很少发生,这无疑是采取综合防治的结果。
四、加强化学农药的统防工作
近年来,我县烤烟病害防治工作受烟农的投入能力和科技意识的制约,对于“预防为主”这一植保工作方针总是难以很好地落到实处, “重治轻防”的现象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烟农的投入问题。因此,我县今年改变了农药配供方法,将烤烟生产用药与其它烟用物资配套销售,在移栽前以“以物代金”的方式,将农药与专用肥一并销售给烟农,使烟用农药及时、足量地配供到每户烟农手中。全县配供粉锈灵5000公斤、病毒必克1000公斤、增效波尔多液7500公斤、一遍净4250包。
移栽前,公司生技科及时拟定统防统治实施方案印发到各站点,规范了农药的使用时间和方法,烟站点根据实施方案,认真开展了统防工作,以乡为单位组织实施,根据各地具体实际,实施时间一般从还苗后开始至现蕾前结束。由于方法得当,措施有力,使烟农“重治轻防”的落后观念从根本上得到转变,“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真正落到了实处,为来年工作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同时也为我县烤烟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揭膜除草工作
我县从开始试种地膜烟发展到现在的90%以上的地膜烟,其间已有近10年时间。近10年来,变化的内容是地膜烟面积逐年增多和盖膜质量逐年提高,没有变化的是“以膜代管”的管理方式。今年,我县正式开始推广应用揭膜除草提沟培土这项科技措施,目的是充分发挥地膜在烤烟生产中的作用,扬长避短,既要充分利用其保温保水作用,又消除其在烤烟生产中后期的负面影响。
实践证明,推广地膜烟,一方面在客观上会造成后期的除草和培土工作难以进行,助长了烟农“以膜代管”的惰性思想,这对于预防烤烟病害的发生必将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若遇干旱天气或因施肥不当还会造成肥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一些地块内的烟株揭膜后会返青,就是因为揭膜后烟株根系周围的肥料(主要是上层肥料)受雨水溶解而被烟株吸收的缘故。揭膜虽是一项简单的农事操作,却不是一项简单的科技措施,必须根据施肥方法、气候条件、烟株营养状况、海拔高度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决定要不要揭膜和什么时间揭膜。比如对于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情况下,一部分肥料难以溶解,烟株无法吸收利用,烟株已表现脱肥现象,及时进行揭膜,就相当于给烟株施了一次肥,相反若烟株已经表现营养过剩,便不宜揭膜。从植保的角度来说,揭膜培土是预防病害的一项有效措施,但因揭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科技措施,所以我县今年出于慎重,尚未全面推广此项技术,只要求海拔1700米以下地区进行揭膜除草工作,同时要求每个生产技术员搞200亩的揭膜除草试验。为切实将此项措施落到实处,公司将此项工作纳入对站点的考核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考核。
各站点根据公司的要求,积极开展此项工作,全县共揭膜8000亩,揭膜时间因实际情况不一致,一般在现蕾前进行。在各站点生产技术员的悉心指导下,揭除地膜后的烟田,90%以上均进行了培土、除草工作。对比观察结果显示,开展揭膜除草工作,对于增强烟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减轻病虫危害,的确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县今年的烤烟植保工作,虽然在综合防治方面较上年有了明显进步,烤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较为明显,烤烟病虫害损失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田间卫生管理工作尚未很好地落到实处。烟株病残体是来年烤烟病原物的主要来源,加强烤烟病害的综合防治,烤烟田间卫生管理无疑应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近几年我们对于此项工作,只停留于口头重视,尚未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此项工作,使得我县的烤烟生产在烟株残体的清理方面做得不够好,封顶、打杈后随意丢弃的现象仍有出现,采烤完毕后的烟株拔除不够及时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统防统治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今年我县的烤烟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发展不尽平衡,个别站点在统防工作上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在用药时间和农药剂量的操作上随意性较大,药效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三是宜烟面积与地方的具体实际存在矛盾,烤烟轮作比例不太高,择优布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明年,我县将继续发扬今年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继续以“开展综合防治,促进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将烤烟植保工作与科技措施很好地结合起来,切实抓好烤烟生产各环节的植保工作。
二是继续采用今年的农药配供模式,积极开展统防工作,进一步规范农药的使用方法,提高统防效果。
三是努力搞好择优布局,进一步提高轮作比例,稳步推进我县烤烟产业向前发展。
四是将烤烟封顶打杈与烟株残体清理工作纳入对烟站点和烟农的考核项目,利用经济杠杆及时改变我县烤烟封顶过低、乱丢烟杈和烟株残体清理不及时的现状。
巧家县烟草公司
二00四年九月十八日
乡2020年度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是发展烤烟生产的关键年,也是特殊的一年,期间历经干旱、洪涝和高温的考验,但我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县烟草部门和县烟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科技兴烟、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自我加压,乘势而上,实现了烤烟生产新突破。
——种植面积有新的突破。今年全乡有6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653户种植烤烟,面积达5160亩,比去年增加810亩。
——总产量、总产值有新的突破。今年全乡有收面积4338亩,烟叶收购量达11302.15担,比去年增加2628担,总产值606.58万元,比去年增262.2万元,创特产税108.11万元,比去年增40万元,平均价为10.7元/公斤,比去年增1.82元/公斤。亩均产量2.6担,比去年增0.4担,亩均产值1396.82元,比去年增448元。
——上等烟比例有新的突破。今年我乡中上等烟比例达 98%,其中,上等烟比例达47.1%,比去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有新的突破。在种烟户中,收入5000元至10000元的有291户,比去年增73户,10000元至15000元的有141户,比去年增78户,15000元至20000元的有47户,比去年增37户,20000元以上的有39户,比去年增30户,全乡种烟户均收入9274.5元,比去年增3446.8元,人均收入2141.12元,比去年增977元。
一、 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干部作风的转变是烤烟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烤烟生产作为一把手项目来抓,采取强有力措施,组建挂点联系单位工作队和返乡团深入村屯开展工作,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我乡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各挂点联系单位,尽管各自的业务工作很繁忙,但仍坚持和我们一道进驻村屯宣传发动,返乡团成员还从自己有限的工资里面拿出资金扶持困难烟农。同时,县主要领导和县挂点领导以及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地头田间指导工作,这些都给予了我们极大的精神鼓舞。乡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把烤烟生产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为群众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使今年的烤烟生产得以稳步发展。
(二)“早”字着手是我乡烤烟生产取得新突破的前提
今年我乡烤烟生产从“早”字着手。一是早计划。在20xx年烤烟收购一结束便做好20xx年计划,将任务目标分配到各村屯。二是早宣传。抓住20xx年烤烟生产取得良好效益的机会,在烤烟收购期间组织未种烟群众到收购站召开现场会进行宣传发动,让老烟农言传身教。利用各种宣传阵地,以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种烟积极性,掀起了一场“我要种烟”的高潮。三是早行动。在20xx年的10月份就组织群众做好烟区水利的维修。今年我乡共拨出两万元的物资作为烟区水利的投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与驻军一道,共出动3200人次对12.6公里的烟区水利各主干道进行了清淤和维修,进一步完善了烟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早落实。及早落实种烟农户和面积,在落实种烟户时,坚持做到“三不”,即思想不通不种烟,不参加培训不种烟,不建烤房不种烟。
(三)加强培训,强化科技意识是提高烤烟质量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烤烟生产是一项科技含量极高的项目,为此,我们抓住我县被列为全国烤烟生产标准管理示范县的机遇,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培训,强化科技意识,提高经济效益。一是把技术培训作为烤烟生产的重点工作来抓。针对不同时期的各个环节,均组织烟农进行培训,全乡年内先后举办各级培训122期次,受训人数达5600人次。二是做到“六化”即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管理规范化、土壤风化、肥料腐化、追肥液体化;三是把握“三个最佳”,即选择最佳播种日期,为烟株的正常生长选择最好的气候环境;掌握最佳移栽方法,缩短还苗期;把握最佳配方施肥,把好用肥关。四是严格实行“三先三后”。即先消毒后播种、先起畦后移栽、先喷药后盖膜。五是供足旺长水,重点抓好旺长期抗旱保苗促开片,在烟叶旺长期,指导和组织群众抽灌跑马水,并及时追肥,以防脱肥。六是合理留叶和打顶抹芽,做到顶无花、株无杈、叶无虫、地无草。七是科学使用叶面肥,保证上部烟叶开片降碱,提高烟叶质量。八是坚持成熟采收和严格把好烘烤关。为了确保烟叶采收的成熟采收,我们采用发放“准采证”的同时,乡干部和户籍管理员到田间地头指导把关,以保证烟叶的成熟度。九是切实做好烟叶的贮存保管和初分级的指导工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烟叶的质量,上等烟比例比上年翻了一番。
(四)烟农协会的成立是促进烤烟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今年初,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乡烟农自发成立了烟农协会,是我区第一家烟农协会,该协会有65名会员。协会成立以后,会员们经常出面协调烤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在烤烟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将研究成果指导各农户。乡烟农协会的成立和参与,助了我乡烤烟生产一臂之力,有力地推动全乡烤烟生产的快速发展。
(五)制定激励政策是调动群众种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了激发全乡广大群众种烟的积极性,我乡出台了烤烟生产优惠政策。一是烟农每交售一担上等烟均奖30元;二是农户每交售干烟奖1元/担,比上年多交奖2元/担,三是提高烤房补助;四是到乡划片特区种植的农户每亩补助租金50元及提供生产启动资金等等。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种烟和创上等烟的积极性,种烟面积进一步扩大,烟叶质量明显提高。
二、存在问题
今年,我乡烤烟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培育壮苗方面,间苗、炼苗还没达到要求。
2、初分级不细致,混级现象时有发生,分级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提高。
3、旧式烤房比例相当大,需要加大队旧烤房改建的投入。
4、烟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三、20xx年的工作打算
今年是我乡种烟历史上效益最好的一年,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明年,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早计划、早布置、早安排,坚决完成县下达的烤烟生产任务。
1、及时进行宣传动员,注意抓好“新老结合”即新烟农与老烟农结合,以老带新;“大小结合”即大户与小户结合,以大户促小户。努力扩大种植规模,确保全乡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2、加强技术指导,继续主攻质量,进一步注重解决上部烟开片降碱,把好两次打顶,提高效益。
3、继续加强对烟农初分级的指导和培训,提高群众的分级技术水平。
4、进一步发挥烟农协会的作用,促进烤烟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5、不断挖掘潜力,扩大种植面积,加大新烟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全乡烤烟生产的全面发展。
XX乡人民政府
20xx年11月3日
转贴于2020年乡2020年度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是发展烤烟生产的关键年,也是特殊的一年,期间历经干旱、洪涝和高温的考验,但我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县烟草部门和县烟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科技兴烟、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自我加压,乘势而上,实现了烤烟生产新突破。
——种植面积有新的突破。今年全乡有6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653户种植烤烟,面积达5160亩,比去年增加810亩。
——总产量、总产值有新的突破。今年全乡有收面积4338亩,烟叶收购量达11302.15担,比去年增加2628担,总产值606.58万元,比去年增262.2万元,创特产税108.11万元,比去年增40万元,平均价为10.7元/公斤,比去年增1.82元/公斤。亩均产量2.6担,比去年增0.4担,亩均产值1396.82元,比去年增448元。
——上等烟比例有新的突破。今年我乡中上等烟比例达 98%,其中,上等烟比例达47.1%,比去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有新的突破。在种烟户中,收入5000元至10000元的有291户,比去年增73户,10000元至15000元的有141户,比去年增78户,15000元至20000元的有47户,比去年增37户,20000元以上的有39户,比去年增30户,全乡种烟户均收入9274.5元,比去年增3446.8元,人均收入2141.12元,比去年增977元。
一、 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干部作风的转变是烤烟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烤烟生产作为一把手项目来抓,采取强有力措施,组建挂点联系单位工作队和返乡团深入村屯开展工作,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我乡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各挂点联系单位,尽管各自的业务工作很繁忙,但仍坚持和我们一道进驻村屯宣传发动,返乡团成员还从自己有限的工资里面拿出资金扶持困难烟农。同时,县主要领导和县挂点领导以及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地头田间指导工作,这些都给予了我们极大的精神鼓舞。乡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把烤烟生产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为群众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使今年的烤烟生产得以稳步发展。
(二)“早”字着手是我乡烤烟生产取得新突破的前提
今年我乡烤烟生产从“早”字着手。一是早计划。在20xx年烤烟收购一结束便做好20xx年计划,将任务目标分配到各村屯。二是早宣传。抓住20xx年烤烟生产取得良好效益的机会,在烤烟收购期间组织未种烟群众到收购站召开现场会进行宣传发动,让老烟农言传身教。利用各种宣传阵地,以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种烟积极性,掀起了一场“我要种烟”的高潮。三是早行动。在20xx年的10月份就组织群众做好烟区水利的维修。今年我乡共拨出两万元的物资作为烟区水利的投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与驻军一道,共出动3200人次对12.6公里的烟区水利各主干道进行了清淤和维修,进一步完善了烟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早落实。及早落实种烟农户和面积,在落实种烟户时,坚持做到“三不”,即思想不通不种烟,不参加培训不种烟,不建烤房不种烟。
(三)加强培训,强化科技意识是提高烤烟质量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烤烟生产是一项科技含量极高的项目,为此,我们抓住我县被列为全国烤烟生产标准管理示范县的机遇,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培训,强化科技意识,提高经济效益。一是把技术培训作为烤烟生产的重点工作来抓。针对不同时期的各个环节,均组织烟农进行培训,全乡年内先后举办各级培训122期次,受训人数达5600人次。二是做到“六化”即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管理规范化、土壤风化、肥料腐化、追肥液体化;三是把握“三个最佳”,即选择最佳播种日期,为烟株的正常生长选择最好的气候环境;掌握最佳移栽方法,缩短还苗期;把握最佳配方施肥,把好用肥关。四是严格实行“三先三后”。即先消毒后播种、先起畦后移栽、先喷药后盖膜。五是供足旺长水,重点抓好旺长期抗旱保苗促开片,在烟叶旺长期,指导和组织群众抽灌跑马水,并及时追肥,以防脱肥。六是合理留叶和打顶抹芽,做到顶无花、株无杈、叶无虫、地无草。七是科学使用叶面肥,保证上部烟叶开片降碱,提高烟叶质量。八是坚持成熟采收和严格把好烘烤关。为了确保烟叶采收的成熟采收,我们采用发放“准采证”的同时,乡干部和户籍管理员到田间地头指导把关,以保证烟叶的成熟度。九是切实做好烟叶的贮存保管和初分级的指导工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烟叶的质量,上等烟比例比上年翻了一番。
(四)烟农协会的成立是促进烤烟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今年初,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乡烟农自发成立了烟农协会,是我区第一家烟农协会,该协会有65名会员。协会成立以后,会员们经常出面协调烤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在烤烟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将研究成果指导各农户。乡烟农协会的成立和参与,助了我乡烤烟生产一臂之力,有力地推动全乡烤烟生产的快速发展。
(五)制定激励政策是调动群众种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了激发全乡广大群众种烟的积极性,我乡出台了烤烟生产优惠政策。一是烟农每交售一担上等烟均奖30元;二是农户每交售干烟奖1元/担,比上年多交奖2元/担,三是提高烤房补助;四是到乡划片特区种植的农户每亩补助租金50元及提供生产启动资金等等。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种烟和创上等烟的积极性,种烟面积进一步扩大,烟叶质量明显提高。
二、存在问题
今年,我乡烤烟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培育壮苗方面,间苗、炼苗还没达到要求。
2、初分级不细致,混级现象时有发生,分级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提高。
3、旧式烤房比例相当大,需要加大队旧烤房改建的投入。
4、烟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三、20xx年的工作打算
今年是我乡种烟历史上效益最好的一年,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明年,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早计划、早布置、早安排,坚决完成县下达的烤烟生产任务。
1、及时进行宣传动员,注意抓好“新老结合”即新烟农与老烟农结合,以老带新;“大小结合”即大户与小户结合,以大户促小户。努力扩大种植规模,确保全乡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2、加强技术指导,继续主攻质量,进一步注重解决上部烟开片降碱,把好两次打顶,提高效益。
3、继续加强对烟农初分级的指导和培训,提高群众的分级技术水平。
4、进一步发挥烟农协会的作用,促进烤烟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5、不断挖掘潜力,扩大种植面积,加大新烟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全乡烤烟生产的全面发展。
xx乡人民政府
20xx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