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时间飞逝,分秒必争,繁忙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了,要开始对这一阶段的工作做总结了。工作总结有利于发现工作规律。我们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的举行对于母语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让人们认识到母语对于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国际母语日宣传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第一篇: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在刚刚于中国昆明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xx届国际母语日中国庆祝活动上,当云南师范大学校长杨林用纯正的昆明方言问候大家时,会场顿时安静,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昆明方言属于汉语,是杨林的母语。杨林解释说,之所以在如此重要的活动中使用方言开场,就是要提请大家关注母语问题,关注文化的多元问题,关注人类的教育与发展问题。
在全球化与工业化冲击下,母语消失的速度令人不安。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世界上有7000余种语言,其中超过一半的语言处于濒危状态;在教育领域和网络空间,人们使用的语言仅占全世界语言的1/4。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母语对于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确定,自2000年2月起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母语日庆祝活动。
今年是中国连续第六年举行国际母语日庆祝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共同主办, 主题为多元文化,和谐中华。近百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师生共同参加了庆祝活动。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认为,和而不同的和谐世界强调多样化,人类语言多样化其实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这是人类创新的不尽源泉。他说,关注、热爱、保护母语需要世界各族人民的参与,让我们携手建设一个和谐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教育处主任毕斯塔说,历史表明,只有实现了语言多样化,我们才能确保地方语言、国家官方语言和国际通用语言的和谐共处,从而为相互尊重、跨文化对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强势语言的影响下,众多的语言面临着逐步衰亡甚至消亡的危险。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认为,如果我们片面地强调语言的工具属性,人们就会把多样化的语言看成是影响社会交流和沟通的障碍,人们便会单一地致力于语言的统一。如果我们转换观念,把语言看成是一种资源,看成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甚至是经济资源,人们便会积极地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
她说,目前亟需提高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母语保护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调动政府和民间多方面力量来保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篇: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xx届国际母语日活动13日上午九点在云南昆明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多元文化,和谐中华,旨在宣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普及保护语言和文化多样性。
此次国际母语日研讨活动是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云南省副省长顾朝曦和孟加拉国驻华大使等近200名中外人士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将通过研讨、展览及调研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国在语言文化保护和民族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普及保护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理念。
第三篇: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2月20日,为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展示自治区保护母语方面的成就,促进文化多样性,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国蒙古学学会、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的纪念活动。
活动分为专题报告、交流发言、文艺演出3种形式。各位专家学者身着民族服饰,作了有关少数民族语言发展方面的专题报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苏远方作了《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繁荣》报告。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作了《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积极促进蒙古语文事业繁荣发展》报告,其他专家也多有交流发言。
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般性大会宣布: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国际母语日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国际母语日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1】今年9月6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在通辽市举行了活动纪念第xx个国际母语日。本次活动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承办。今年我区纪念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母语:我们的态度与行动。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讲话,内蒙古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博彦、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王顶柱、内蒙古民族大学书记刘志彧、校长陈永生、副校长巴根那、通辽市人大副主任希日巴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金海出席纪念活动,我委派相关处室人员参加了活动。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及热爱母语的人群200余参加了本次活动。
专家学者及各语种代表围绕纪念国际母语日的意义,母语的使用、保护、传承取得的成效、经验作了演讲和交流。活动中,对我区在保护传承母语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内蒙古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课题组、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宗教局、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尼尔基第二小学3个先进集体,通辽市少数民族农牧业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塔木扎布,内蒙古蒙古语言文字博物馆创始人格日勒图、鄂温克自治旗民族少年馆副主任其木格3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内蒙古民族大学师生演出了精彩的节目。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为了把母语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我区各地每年举办各种纪念活动,20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吴团英担任,副组长由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担任,成员有自治区宣传部、教育厅、文化厅、社科联、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大、广播电视台、出版集团、中国蒙古学学会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担任,并制定每年9月6日开展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
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2】为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展示我区保护母语方面的成就,促进文化多样性,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2月20日,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办了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纪念第十五届国际母语日活动。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了保护和发展自治区内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自治区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在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教育条例》等的颁布,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
活动中,来自自治区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自治区民委、内蒙古社科院的有关专家、学者围绕做好民族语文工作、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做了精彩发言。来自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的艺术家用各自母语演唱了《母语之歌》等民歌。
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3】2月22日,希腊雅典举行庆祝国际母语日活动,雅典中文学校代表中国团体,与来自泰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菲律宾等近十所当地国际学校学生一起参加了当晚的活动。
掌声响起,中国小演员们手拉手鱼贯而出,在他们稚气的脸上略带着紧张的笑容。接过指导老师递上的话筒,年纪最小的女生首先鼓起勇气向全场观众用中文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在当晚的演出中,雅典中文学校共派出9名学生,他们穿上自己最喜欢的服饰在舞台上合唱了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可爱又动听的歌声让众多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国孩子的现场观众赞口不绝,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雅典中文学校负责人李芳表示,这是在希腊的中文学校第一次与其他国际学校及团体进行联谊。她说,在希腊的国际学校之间交流活动非常多,但由于缺乏渠道和经验,中国学校一直鲜有参与。她希望通过本次母语节活动能开拓中国学生视野,开启希腊中文学校与国际同行间沟通和交流的大门。
成功完成演出的孩子们非常兴奋。11岁的依婷说,为了表演顺利,他们在此前已经排练多次,但第一次站在大舞台上唱歌,还是很紧张。学生们还纷纷向记者表示,能和其他国家的小朋友们同台表演,感觉十分新鲜有趣,希望明年能再度参加此项活动。
当晚,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装扮颇具心思,众多表演团队穿着狂欢节或者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载歌载舞,为现场观众带来具浓郁异国风情的精彩演出。
主办机构负责人苏菲亚女士在活动结束后表示,承传和保持自己的母语,跟融合当地的语言和文化同等重要。能够让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们聚首一堂,用自己的母语诠释本国的独特文化,共同体验和感受希腊的风土人情,非常有意义。
国际母语日定为每年的2月2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提出倡议,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目标是向全球宣传保护语言的重要,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避免地球上大部分的语言消失。
国际母语日的活动总结
今年9月6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在通辽市举行了活动纪念第xx个“国际母语日”。本次活动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承办。今年我区纪念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母语:我们的态度与行动”。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讲话,内蒙古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博彦、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王顶柱、内蒙古民族大学书记刘志彧 、校长陈永生、 副校长巴根那、通辽市人大副主任希日巴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金海出席纪念活动,我委派相关处室人员参加了活动。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及热爱母语的人群200余参加了本次活动。
专家学者及各语种代表围绕纪念“国际母语日”的意义,母语的使用、保护、传承取得的成效、经验作了演讲和交流。活动中,对我区在保护传承母语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内蒙古“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课题组、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宗教局、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尼尔基第二小学3个先进集体,通辽市少数民族农牧业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塔木扎布,内蒙古蒙古语言文字博物馆创始人格日勒图、鄂温克自治旗民族少年馆副主任其木格3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内蒙古民族大学师生演出了精彩的节目。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为了把母语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我区各地每年举办各种纪念活动,20xx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吴团英担任,副组长由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担任,成员有自治区宣传部、教育厅、文化厅、社科联、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大、广播电视台、出版集团、中国蒙古学学会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担任,并制定每年9月6日开展“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
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总结
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宣传档案工作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调动全镇参与档案建设的积极。根据上级关于展开“6? 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的安排,结合**档案工作实际,我镇积极响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了一系列宣传活动。现就活动展开情况总结以下: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为展开好这次“6? 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我镇高度重视,抓思想,及时安排部署。在收到通知后,我镇立即召开了党政联席会,就“6? 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展开的方式方法进行讨论,并根据讨论情况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都行动起来,将活动落到实处。
二、深入宣传,营建氛围
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将宣传工作做到最基层。首先利用乡镇集市赶集时间人流较为集中的特点,在集镇、集贸市场、等场所,通过宣传车播放档案口号,进行广泛宣传。其次,组织政府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档案法》,宣传普及档案工作常识。三是利用多种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在宣传活动刚开始的阶段,就通过短信平台,向全镇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共发送档案宣传短信;随后利用政务大厅电子显示屏播放档案宣传标语;同时还利用微观**微信平台发布国际档案日普及知识短文。
三、宣传与工作相结合,增进档案工作展开
为突出档案日宣传活动,进一步增进我镇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在宣传活动期间,一是加强了对全镇各个村(社区)档案业务的指导,增强档案工作的影响力;二是全力做好档案室建设,保证每个村(社区)都有固定的档案柜、档案室,悬挂好档案工作条例;三是继续坚持以会代训的档案业务培训和研讨模式,强化档案员的业务素质;四是将档案宣传活动与档案平常工作结合起来,边工作边宣传,边宣传边工作,使档案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实现长效化、常态化。
2021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国际母语日活动的开展能让人们认识到我们对母语的保护仍需加大力度。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20xx国际母语日,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1】
昨天是第17个国际母语日,记者调查发现,在岛城语言专家和文艺工作者对于青岛方言进行系统整理、收录、保护的同时,也有市民对是否教孩子说青岛方言而感到纠结。对此,语言专家建议,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习方言,从中了解城市历史,传承青岛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
方言测试微信圈热传
他们两个人真是对撇子了,这是指哪两个人昨天是国际母语日,一则青岛方言8级测试的王贴也在微信朋友圈中热传,许多得分高的市民在公布成绩时,还配以自豪的表情。这个测试除了娱乐性外,还能勾起我很多美好的回忆!70后市民宋先生感慨地向记者介绍说。说起一些青岛话特有的词汇,他都能说出一段特殊的经历。宋先生告诉记者,三十多年以前上街里是件很时髦的事,吃一顿蒸饺、喝一碗啤酒都会和小伙伴们炫耀半天,所以他对于青岛话特别有感情。
记者随机采访了参与测试的100名市民发现,成绩测试出现了两级分化,35岁以上的中老年市民测试成绩普遍较高,许多人接近满分。而年龄在20岁以下的年轻人虽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成绩多在70分上下,对于一些老词很多人表示听都没听过。送汤米我妈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最后打电话问我姥姥才明白。别说这个词,这种习俗我都没听过。12岁的小尹介绍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年轻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普通话,在家中很少与孩子用青岛话交流。
青岛话带来自豪感
虽然平时生活中青岛话的使用频率减少,但是岛城人对于青岛话的文艺作品还是有很高的认可度,不少文艺工作者也开始专注于青岛话文艺作品的创作。《挖蛤蜊》《逛栈桥》《真惊了》等青岛话说唱歌曲火遍青岛的大街小巷后,音乐人沙洲创立了用青岛话嘻哈的音乐风格,拥有庞大的听众群。
青岛人敢于在其他地区人面前说青岛话,这也是自信的表现。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邢军说。邢军认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在外工作、学习的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青岛人让他们感到很自豪。所以在一些轻松环境中,许多青岛人会说两句经典方言、唱两句青岛方言的歌,正是这样的需求,相关文艺作品才会有市场。
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2】
20xx年2月20日,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内蒙古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厅、社科院、文联、出版集团、广播电视台、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干部、学者、教师、文艺工作者共80多人参加纪念活动。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苏远方在《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繁荣发展》的发言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范围呈日趋缩小之势,必须加快完善立法制度,推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保护、传承工作。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在《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积极促进蒙古语文事业繁荣发展》的发言中说,内蒙古自治区已经颁布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教育条例》,以及即将出台的《内蒙古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实施细则》、《鄂伦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研究员作了题为《三少民族母语教学状况及思考》的发言。他说,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三个自治旗在民族中小学开设了每周一次的母语教学课,编印了教材,安排专职教师,在三少民族母语教学中取得了成绩。他提出对于实施母语教学要有高层设计,增强政策法规支持,将母语教学纳入必修课程。还应当加强对于母语教学的研究,提高人们学习、使用母语的文化自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巴特尔研究员在《关于蒙古语大辞典编篡工作》发言中,认为《蒙古语大辞典》的编撰一定要扎实、严谨,要立足于活的语言,力求做忠实的记录者;要基于文献资料,保障编纂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时俱进,借鉴国内外编纂学科的经典,遵循辞典编纂规律。提出辞典等工具书,是保护和传承有文字语言、没有文字语言的重要载体,是记录民族文化的独特方式。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包斯钦研究员以《坚守母语,让生活更多彩,让世界更精彩》为题作了发言,他说,语言是文化的主要部分,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人们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把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等所有的智慧结晶代代相传的。即使在今天这样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发达的背景下,民族语言仍然是民族文化最具个性和感召力的表达。就文学界而言,作家们的少数民族母语写作和汉语写作共同创造了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意义和中国形象,然而,我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处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公共话语空间中,有些少数民族作家放弃了母语写作。不要忘了,我们的语言,是人民的语言,是有生命的语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苏雅拉图研究员作了题为《关于蒙古语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发言,他认为,保护语言,首先要保护语言的生存环境,包括使用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其次是语言的传承问题,应该从幼儿抓起,建设好民族幼儿园;再有就是在创新上章。尤其是蒙古语,这是有文字语言,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化、网络化方面,加大投入。另外,内蒙古政府应尽快建立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奖励制度和特殊人才培养制度。青年学者包立志发言说,母语是存在一定的人类生物学基础上的传承,语言和文字是在一个民族共同体当中不断传承的,人的思维、意识形态建构在民族共同的语音表象上。
吴团英在讲话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于20xx年开始举办纪念国际母语日活动,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个举办这项活动的地方,经历了政府组织倡导,学界高校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发展历程。现在,纪念国际母语日活动正在走向制度化、规模化。语言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社会交往的工具,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语言是在使用中得到再生、丰富和发展的,使用是保护语言的根本途径。我们举办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就是要提高民众对母语重要性的认识,要拓展纪念活动的方式和范围,拓宽活动内容;协调政府、文艺界、出版界、企业界、旅游界等部门多方参与,把活动区域向盟市、旗县推广,把母语纪念活动融入到各民族的中。纪念活动要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语言政策的平台,成为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平台,成为展示母语工作成就的平台,成为学术研究的平台。我们要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保护母语和抢救濒危的民族语言,这样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研究员主持了本次纪念活动。
交流发言结束后,举行了不同民族母语的文艺演出。内蒙古歌舞剧院的乌日希拉图、萨茹拉演唱的《母语之歌》拉开了母语纪念活动文艺表演的序幕,国家一级演员、安达组合的其其格玛用鄂温克语演唱了鄂温克族民歌《冬泉》,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的关颖用鄂伦春语演唱了鄂伦春族民歌《姐夫打渔》和《鄂伦春姑娘》,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师南玎用达斡尔语演唱了达斡尔族民歌《心上人》、《映山红花满山坡》,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领小、亮月、乌兰格日勒、乌日吉木斯用蒙古语演唱了蒙古族民歌联唱,包红梅用蒙古语朗诵了蒙古国诗人的诗歌《母语》。与会人员对饱含情感、用母语的演唱、朗诵给予了阵阵掌声。在本次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上,还成立了以吴团英为组长,自治区民委、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负责人为副组长,以各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内蒙古纪念国际母语日领导小组。决定20xx年由内蒙古出版集团承办第十六届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
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3】
刘女士前几天在自己的微信上发了一条朋友圈最近有很多外地朋友问我biangbiang面的那个biang字怎么写,还问这个面到底有多好吃。刘女士说,自打习近平总书记用陕西菜宴请了连战,她周围的外地朋友都对陕西特别感兴趣,她自己也觉得颇为自豪。昨天,是第xx个国际母语日,记者走上街头,和许多市民聊起了作为本土文化之一的陕西方言。
陕西方言渐成时尚元素
昨天,记者在北院门找到了一家经营旅游纪念品的小店,店里销售的,是一些融合了陕西本土元素的明信片、徽章、冰箱贴等小物件,而本土方言成为了这些本土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类似额滴神呀、谝闲传、咥这样的特色方言被改成生动活泼的字体,印到了纪念品上,这样的特色元素,吸引了不少路过的游人。
从贵州来西安玩的小马就被这家小店吸引了,老板,这个疙瘩马西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个麻迷儿又是什么意思?她不断地向经营小店的李老板询问。最后,小马买了两个写有陕西方言的冰箱贴带走了,觉得这种纪念品挺有地方特色文化的,不是千篇一律,而且特别能代表我来过陕西临走小马对记者说。
小店店主李老板说,虽然生意并不算是红火,但是开在这里还是挺吸引人的,我就是地道的陕西人,之前在广州打工,去年决定回来,当我回到家脚踩黄土地,耳边响起乡党的口音时,才一下子觉得是回到了家。他说,我觉得方言有一种亲切感,虽然我们应该推广普通话,但是该有的还是不能丢,你看广州,地铁报站的时候除了用普通话和英语各说一遍外,还会用粤语再播一遍。
方言和普通话都是母语
西安人小惠现在在山东大学读书,最近几天他就要结束寒假回学校上课去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寝室的同学来自山西、广西等很多地方,他已经教会了寝室的同学好多简单的西安方言,我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总用西安话说,同学听到了就缠着让我教他们说几句,他们觉得西安话特别大气,说起来很爽快。
在外面说话我一般都用普通话,但是和家里打电话或者回来和以前的同学吃饭,就都会谝方言了,觉得很亲切,是属于自己的语言。小惠说。
虽然同样是西安人,市民邹女士却不大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说方言,他在学校听别的孩子说方言,有时候回来给我学,我都会让他纠正过来。邹女士说,现在都推广普通话,你看电视上的汉字听写大会,也是让孩子说话写字更规范,而且以后孩子如果去外地发展,总不希望他只会讲一口方言的。
方言和普通话,都是属于咱们的母语,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应该热爱自己的母语,现在电脑手机这么普及,很多人都是提笔忘字,书写的能力都退化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善待自己的母语,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退休教师周老师说。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2.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3.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4.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5.学校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6.国际母语日系列活动总结
7.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范文
8.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9.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
10.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