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英语老师。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我们或多或少会在某些时候有些深刻的故事,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的精髓在于客观的查错改错。大家晓得总结范文怎么写好吗?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英语老师”,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一、实践目的
为了锻炼自己的讲课能力,提前适应,以至于将来成为正式老师的时候不紧张,并且可以提前积累些经验。
二、实践内容
从XX.xx.xx日放假起,我就开始带点石成金辅导班的七年级英语,刚开始接触那几天,我感到特别紧张,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教他们,可后来我一想,我来都来了,现在回去岂不是很难看?有句话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我脑袋无数次告诉自己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
慢慢的,开始与我的学生们熟悉起来,开始整理我的教学笔记以及总结教学方法,有的学生基础实在是太差,单词都不会读,而且最简单的你我他、i,you,she,he都分不清,更别提做题和其他的语法了,什么主谓一致以及第三人称单数对他们来说更是云里雾里,所以,我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想出来个招:让他们从最基本的单词入手,每天背20个本单元的单词,背不会不许下课休息,呵呵,还别说,这招真的挺管用,原来连单词都不会写和读的学
生,现在竟然进步了!单词不仅会读,而且倒背如流啊!原来成绩很差的学生现在能考及格了,这是我很高兴,不管怎么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啊。
再来说说成绩特别好的同学,他们成绩本来就不错,再让他们听我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课文和语法,不睡着才怪呢!所以我使出了我的最有效的一招:让他们提问题,然后讲课。作为一名优等生,再会你也没有老师会吧?这下可难住了他们,从来没讲过课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咋讲,于是我就告诉他们哪里是重要内容,哪里的词组和语法重要,这样一来,不仅他们自己把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而且他们会在快乐中成长,娱乐其中,多好的事,根本就是一举多得嘛!
哎,有个最最重要的事情忘说了,就是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老师,把课堂纪律搞好很是关键,说实话,我还开始带辅导班的时候,根本就没问过他们纪律,而且他们也不听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之前有个六年级的英语班,我带了他们一段时间,那几个学生是整天调皮捣蛋,这事那事,整天上课打架,今个学生甲哭了,明天学生乙家长来了,整天是人心惶惶,别说提高成绩了,成绩只要不退步,我就谢天谢地了,那日子过得,简直不是积累经验去了,而是整天看热闹去了!所以说搞好课堂纪律真的很关键,后来我实在受不了了,便想出来一招,说:你们谁再不听老师的话,我就给你们家长打电话了!一个电话打过去,家长立马把孩子领走!别在这辅导班上了,上个啥啊,你们又不是来学习的!根本就是来玩的!我说完这话,没有人再吭声了,只是相互看看对方,全部静静的学习。其实只要抓住小孩子的弱点就行,小孩子最怕的就是他们的父母,如果课堂很乱的话,都学不成,反而对老师,学生都不利。所以课堂纪律真的很重要。
还有就是我的教学方法,我发现现在的小孩们都不太喜欢老师填鸭式教学,老师滔滔不绝的自己讲了一堂,下面人干啥的都有,说话的,做小动作的,听歌的,睡觉的,无所不有,也就是说你该讲讲,他们听不听你根本不管,试问,这样做有效率没有?答案是否定的,这样还不如不讲呢,所以一定要跟同学们之间有互动,互动的越多,课堂气氛越活跃,效率也越高,同学们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提上去了,他们往后的每一天都盼望你给他们讲课还来不及呢!对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说甲同学单词不认识,他最想要的肯定是认单词,把单词写会背会,所以你讲再多的课文,再多的语法根本没用,对他来说也就是浪费时间而已,所以老师一定要给同学们想要的东西。倘若不这样做的话,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连学生都会很烦,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厌学的习惯。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还体会到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一定要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上课是师生,课下是朋友。对待学生不能太死板,稍微幽默些是当代教师应当学会的,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该幽默的时候要学会幽默,不能啥事都按原来自己的风格处理,灵活变通是处理万事的法宝。
三、实践结果
在点石成金辅导中心收获了很多经验,也使自己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并且教的学生英语成绩进步了好多。
四、实践总结和体会
在这次实践中,我的总结有三点,一是不能怕困难,当遇到困难要灵活变通,想办法去处理,而不是知难而退。二是要学会处理师生矛盾,遇到什么难题要考虑全面。三是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多多看书,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补习老师
今年寒假放假时间有一个多月,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也为了体验生活,我在放假初找了一份补习老师的工作,作为我的寒假社会实践。在这大约一个月的实践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新同事,在他们以及老师的帮助下,我学会了许多,成长了许多,同时也认识到了很多问题。
一、自信展示自己
以前觉得自己很开朗,上讲台也无所畏惧的,可是真正到我要登上讲台,传播文化知识的时候,开始畏惧了。工作的第一天,内心十分忐忑,望着台下十几个正襟危坐的小学生,自己原本想好的开场白登时忘到九霄云外了,只得自己草草地做了一个自我介绍,然后按照预想让学生们走上讲台自我介绍,之后教室里紧张的氛围终于有所缓和,我的心绪也慢慢平静下来。因为是第一天,并没有安排太多内容,上午对他们的数学做了一下简单的回顾,下午则是教了一些关于英语音标的内容。第二天,虽然还是有些紧张,但是感觉比第一天自如多了。每天下班后,我都会认真看一遍他们的教材,想一下第二天怎么讲授这些内容。越往后,越有老师的感觉,并且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根据自己以往的体验,不断探寻较轻松但不失效果的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比较轻松地汲取新知识。所谓天道酬勤,我觉得以后步入社会也会这样吧,想到的和实际能做到的总会有很多偏差,最主要的是我们要有勇气去面对,去展示自己,要相信自己。我们还要做足够充分的准备,毕竟不是谁都可以很好的临场发挥,随机应变,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充分的准备加上足够的勇气与自信,是进入社会的必要条件。所谓做充分的准备,就是把握在学校的时间,多多学习文化知识,把自己应该学会的文化知识都学会,多理解多体会;还要学会运用,不能纸上谈兵,多做一些社会实践,增加社会经验。当然失败是总会有的,我们要勇敢面对,不弃不馁,愈挫愈勇。中途我也想过放弃,因为感觉管不住那些学生,但是还是想坚持到底,没有过不去的坎。所以这个工作让我学会了勇敢的面对,也给了我很多勇气,而这些将会成为我未来人生不断坚持前进的巨大动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进步是有很大助益的。回想我过去在这一方面做的就不够好,有时候只顾着自己的心情顶撞老师,现在当了老师以后,才发现作为一个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同学,要关心到每一个人,要耐心对待每一个人,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问题,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且老师和学生还要建立好关系,要不学生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对好学生要鼓励加批评,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要让他们胜不骄,败不馁。对学习不好的学生,要多多鼓励,给他们自信,发觉他们的潜力。这需要和他们沟通,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对你心服口服,让他们肯听你的话。老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支点,能够正确的对待学习。但由于时间有限,我没办法对学生逐一的引导,刚开始对他们有一些了解,工作就结束了。我觉得最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亦师亦友型的,作为老师,既要有老师的威严,又要有朋友的关怀,让学生们尊重你又愿意向你倾诉。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所以对待学生的态度要正确,不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对他们要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三、讲课善用新方法
现在的小学生,往往注意力不能全部集中在学习上,都不太爱听课,只喜欢听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老师,就必须以各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带到课堂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到所讲的课上。这就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平时的观察,了解现在的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这样才容易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另外自己的思想要跟上学生的脚步,也需要和学生交流。也可以讲一些启发学生的故事,激励他们学习。当然,也要适当的给他们一些压力,让适度的压力转化成动力,促进学习。总之,老师要学会用新的方法,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兴趣。经常下课后我就会观察他们最常玩的游戏,在课堂上我有时就会以游戏的形式让大家运用新知识,或者以比较幽默的语言给他们传送新知识等,这些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对现在学子的担忧
时代进步了,新生事物也层出不穷,但我却觉得这些新生物对学生的素质却没有太多提高。我所带的是小升初的学生,许多人每天嘴上说着一些从网络上学来的所谓的潮流词汇,甚至有的人已经出口成脏;现在的学生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个性,把耍酷当个性,把独立特行当做个性,把不学习、不尊重老师当做个性。在我看来,真正的个性是敢于张扬自己的优点,敢做敢当,会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奋斗,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念。他们的年纪,本该是最纯洁美好的时候,然而,却被这些负能量因素影响,着实令人担忧。我最大的担忧是现在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状况,他们态度都不太认真,浮躁,懒散。成绩也很令我担忧,有一个学生居然连英文字母都背不完,拼音也很不过关,这让我很担心。其实我觉得还是他们的责任感不够。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各自承担着自己的责任。老师有责任把学生教会,学生有责任学习文化知识。老师应该关心到每一个学生,而不应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不闻不问。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也不能自暴自弃,要学会吃苦,努力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要学会承担,而不应该逃避。
五、感恩父母亲人
通过这一段的工作,深深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我每天工作6小时,一共工作36天,最后得了2200元工资。而且教室里安装有空调,环境可谓是很优越的了,可是我开始却还有些不乐意,抱怨工作辛苦。可想想父母,这样炎热夏天,还要在那没有一丝风的田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知承受了多少艰难辛苦,可他们从没吐过一句怨言。现在实践结束,终于明白了父母的不易,也越加知道要珍惜现在的一切,好好关爱家人。于是,我用自己的工资给妈妈买了一套衣服,给爸爸买了茶叶。
我在这个补习班工作的日子,见到太多家长,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知道,他们有的是企业高管,有的是农民工人,但是,不管他们的身份如何、家境如何,他们都对自己的孩子灌注了满满的关怀与殷切的期盼。再想想我们自身,何尝不是在父母亲人的万般关爱与期待下长大,无论他们的表达方式是严苛还是温柔,他们的本质都是爱。我们应该理解亲人,爱护亲人,不辜负他们寄予在我们身上的期望!
总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责任,我们需要勇敢的面对生活。要有愈挫愈勇的精神,敢于向生活挑战。我们更要多多汲取文化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人。另外我们也要学会关心他人,自己的父母和同学,还有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早晚要走出校门,面对社会,我们要有勇气与决心,让自己的生活更精彩!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敬老院
在中国传统节春节的第六天,我来到了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新村金秋托老所。这个托老所坐落在一个单元楼里,整个的占地面积200平米住着10多个人。在我没来这里以前一直认为养老院,托老所这一类的地方是用来收留那些膝下无女的老人,而当我了解这个的地方后才发现,这个托老所收留的还有一些被社会抛弃的有各种各样疾病的中年人和孩子。
本来我们考虑的是在吃饭的时间,帮助所长给老人们做饭,但是由于他们的吃饭时间比较早,错过了,所以我们只能跟那些老人聊聊天解解闷。(在后来与所长的谈话中得知,与老人们沟通是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他们需要与外界的交流)一进门,我们就感受到了与室外节日气氛完全不吻合的寂静与阴冷。待我们与所长说明了来意后,所长便热情地配合我的工作。所内整体的环境较其他敬老院来说,很不错 ,至少没有什么异味。
我第一个见到的是一个八十六岁高龄的老奶奶,走进她的屋子,第一感觉只有两个词,简洁,冷清。她自己在床上摆着扑克,看到我们后。她表现的特别热情,一问缘由,才知道,自从入冬以来,她除了到过客厅外,没有去过任何地方。她慈祥地说:人岁数大了,身子骨弱,容易得病,也不能磕碰,我就不出去了。到现在有一个冬天都没看到过生人了,真高兴。起初,老奶奶还有些拘束,不一会儿,老奶奶便放开了。我们不停地谈论着她的事,说到她自己,嘴就没停过。她耳朵背,我说话都要大声并且慢慢的,她有三个儿子,她跟着大儿子来到大庆,但是因为婆媳之间的不和。大儿媳对她很不好,她也不愿意受气,就来到了敬老院,独自度过晚年。经过交谈,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叫胡凤兰,是这个托老所年龄最大的老人。这一生经过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到了晚年,却因为小脑萎缩,回忆的只能是一个个颠倒错乱的记忆碎片。我们问她的老家在哪里她说在铁岭,一会又说在通河,最后才确认是沈阳。虽然耳背健忘,但是我瞧她的身子骨较同龄人已经很强了。从一开始见到我们就从床上起来给我们让座,到后来滔滔不绝的连说带比划的倾诉。聊了很久,无论是她的暖水瓶在倒水时突然炸裂,脾气怪异的她怀疑是室友安装定时炸弹害她,还是假牙掉进厕所让她欲生欲死;无论是用捡来的彩纸做纸花装饰植物,还是一到新年就将钱全部花光等待着死亡而在新年过后继续攒钱,在我们看来莫名其妙的事情,在她看来都攸关生死。而且脾气怪异的她,不能和城市里的人拥有同样的话题去交谈,她更喜欢回到农村乡下和邻居们聊天。但由于子女的原因,不能住在乡下。
在我们离开她要去看望下一个人的时候,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几个小时了。她非常热情的送我们到另一个房间,并且请求我们有时间多来看看她,她很孤独。
第二个见到的是一个因为三岁那年打针,由于护士的失误对大脑造成了永久性的创伤的仅有20岁的花季少女李雪娇。当我见到她的第一面,我一下就被震惊了 ,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活动的我,完全没有想到会看到一个跟我同龄的孩子,躺在敬老院的床上,被离婚的父母所抛弃,尽管这样,她依然面对镜头展开了笑颜。一次活动让我明白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小雪(李雪娇)全身类似痉挛,手指蜷缩,紧紧地夹在一起,分不开。而双臂肘部外拐,且双手无法相握,表达自己的表情时,无法控制面部肌肉,导致面部扭曲。她没有一天上过学,但是通过每天不停地看电视,自己学会了很多字。小雪口齿不清晰,不能表达得很准确,有明显的交流障碍,以至于我们在对于小雪的了解反而比胡凤兰老人要少,只能通过所长的介绍来了解。
带着一种用言语无法表达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了这间屋子。回到了大厅,所长给我们介绍了托老所的其他情况。他告诉我们,这些年老的人,收费大约为每个人1000元左右,而年轻些的人大约在600~700之间,而这些钱事实上只够她们的伙食费。所长说,他最初开这家托老所是为了做生意赚钱,没想到刚开这家店的第二周,就有一位老人去世了。那天早上只有20多岁的所长夫妇叫老人起床时,发现他已经去世了。小夫妻没有慌张,关好老人的房门,不声张的与其他老人开早饭,另一方面迅速联系他的家人。而碰巧赶上他们家搬家了,留的手机号又是错的, 只好一个一个号码的试,经过一番忙碌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家人终于找到了。但是他的家人来了之后却嫌弃,不给老人穿寿衣,最后是所长给老人穿上的。 老板说现在挣的钱除去房租几乎入不敷出,从最初的盈利目的渐渐地转变成不愿抛弃这些已经被社会抛弃的可怜人, 他们是一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他们的一生都将在这里度过。
离开这的时候,我的内心很沉重,如果我们对生活不满意的时候, 想想他们, 你会觉得面前的苦难不值一提。我曾经很多次在电视上看到中央领导慰问这些敬老院的老人,和那些低保人群,留给自己的印象仅仅是握手聊天的镜头。今天看到的这一幕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印象,将永远烙印在我记忆中。
寒假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刚放寒假的那几天,青岛一直笼罩在大雪里。出行很不便,想要找份实践工作也是相当的困难。鉴于很难找到实践工作和父母的催促,我去东营我爸妈那儿呆了二十多天。在那里,父母打工所干的重活我是干不了的,我只能料理一下家务。叠被子,扫地,洗碗,给上学的弟弟做饭,这些就是我每天的分内工作。
回到老家,我联系到镇上的几位大学生,打算去做一个志愿者,到乡里的敬老院做实践工作,看望并帮助那里的老人。
乡里的敬老院就坐落在我们村附近。由于缺少资金,敬老院的建筑和设施都很简陋,院里的工作人员,包括院长在内,也只有四位。为了节省资金和工作方便,乡里任命的院长就是我们村的村长,以至于最后实践活动开展地鉴定的签章都是我们村居委会的签章。
2月1号是我们去敬老院的第一天。老人们看到特地赶来看望他们的学生,立刻关心起来,询问我们各方面的情况。院里的工作人员也很热情,很欢迎我们的到来,毕竟院里确实是需要人帮忙的。
我们也详细询问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与老人们聊起了家常,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床铺。我们从村长那里了解到,敬老院里共有40位老人,其中近1/3的老人身体不好,分别患有不同的疾病。一般3至4名老人共住一间20平方米的平房。政府每月的补贴只有190元/每人。平时,身体好的老人会帮忙打扫卫生,夏天的时候会帮忙修剪花草,其他老人一般只呆在房里,看看电视,聊聊天。大部分老人是孤寡老人,只有少数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没人陪他们。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快乐。
去跟呆在房间里的老人聊天的时候,我们六个人通常分为三组,分别去不同的房间慰问老人。起初,我们还显得有些拘谨,倒是老人们的热情带动了我们。有时遇到耳聋耳背的老人,不得不一遍遍大声的重复回话,我们仍然很耐心地跟他们聊天。一方面讲述我们自己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倾听老人们的故事和经历。老人们精彩的故事是如此令人着迷,老人们艰辛的经历又是如此令人心酸。
跟老人们聊完天我们就去帮工作人员整理备案。令我想象不到的是,整理备案居然异常的繁琐。我们要帮忙记录40 位老人的基本信息和生活情况。由于有限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忙于照顾老人,这项工作一直被搁置。我们到处翻找资料,寻找老人们的信息进行备案。有些老人根本没有旧资料可寻,我们只能像做社会调查一样,去访问那些老人,记录信息。
第三天我们做了清洁工作,帮老人们打扫房间。扫地,擦玻璃,擦拭家具,我们忙得不亦乐乎。最后的难关是院里的积雪。院里的工作人员每天照顾老人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根本没有空去清除积雪。厚厚的积雪已经结成了冰。老人们本就腿脚不方便,如果走在这样的路面上,是很容易滑倒的。我们一下下地铲雪,一次次地推车倒雪,每一次的穿梭间,都看到映在夕阳余晖里的老人们幸福的微笑。于是我们觉得很满足,很充实,干得更加起劲了。
敬老院的工作并不是很累,但却很繁琐,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哪一个老人都要照顾到。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照样帮工作人员做些繁琐的工作,如洗衣服,买菜,甚至喂饭。每一样都挺有挑战性的。洗40 位老人的衣服,每次都是一大堆,那台旧旧的洗衣机都要轰隆好几个小时;平时从不过问柴米油盐的我们,买菜的时候,就也要像家庭主妇一样跟菜贩讨价还价,争得面红耳赤;有几个老人患有中风、瘫痪,吃饭的时候需要别人喂,虽然肚子饿得咕咕叫,我们也只得先给老人喂饭。
从2月1号到2月5号的五天里,我们每天都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帮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们看到我们来也特别的高兴。邻村的一位赵大爷,特别喜欢下象棋,在院里是难逢其手。他让我们陪他下棋,我高调应战。看到我自信满满的下棋,却接二连三的输棋,他很是高兴。我不知道他是因为依然没遇上对手,还是觉得我故意谦让,总之,能让他高兴就行了。
2月6号是我们在敬老院的最后一天。想到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我们提议给老人们包饺子。有了我们的帮忙,工作人员也就答应了这麻烦的活计。平时连饭都不怎么会做的我们,包出来的饺子都是不成样子的。可是老人们也吃得很开心,因为他们理解,那是我们的心意。
临走的时候,我们还跟老人们合影留念。看着镜头前夕阳下的老人们,绽开的微笑里依然掩饰不住岁月的沧桑。毕竟,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是根本无法体会和理解他们的孤独和悲凉的,我们只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老人们做点实事。
去敬老院进行社会实践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教育。走进社会,锻炼自己的同时,我们也体会到,老人,是一个需要我们关怀的弱势群体。以后,只要有机会,我还会再去敬老院的。让我们大家一起用实际行动为关爱老人这一公益事业做出一些努力吧,从身边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