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国际扫盲日宣传活动总结。
时光如水,一去不复返,我们的工作也随之告一段落了,我们不能忘记还有工作总结要写,做好工作总结,能让以后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那么工作总结需要怎么去写?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9.8国际扫盲日宣传活动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9.8国际扫盲日宣传活动总结_9.8国际扫盲日活动小结
20xx年9月8日星期四,是第xx个国际扫盲日。在我国,即便已经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依然还存在着不识字的人群。就此,永和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永岗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一次轻松识字,社工与你同行国际扫盲日社区宣传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社区人员,主要通过传单宣传、摊位讲解、现场协助居民运用字典识字、派发识字卡片等形式展开活动。
识字是认识文化的基础。今天,社区志愿者们经过社工的培训后,就深入到社区的大街小巷中派发我们这次活动的宣传单,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讲解及派发手工制作的识字小卡片,即场指引社区居民学习识字。本次活动共派发200余份宣传单,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活动过程中,定点摊位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前来,有的居民阅读我们的推荐书籍,有的居民与我们的工作人员交流关于识字的及以前读书的心得,活动场面十分热闹,营造了良好的读书识字(20xx年民警工作总结)的文化氛围。
每年的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为了纪念这个节日,让大家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9月6日,新城桥街道濠景园社区与辖区共建学校南通市易家桥中学联合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社区干部走进初二(5)班,开展汉字成语互动游戏。
首先,社区干部向同学们简要简绍了国际扫盲日由来,全球以及中国如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扫盲活动。接着,社区干部请四名同学展示了含有错别字的成语,同学们进行了纠正,将正确的成语写在黑板上,其中,墨守成规这一成语中的成字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为了确认是成还是陈,社区干部与老师现场查阅了字典,确定了成字,并解释了成语的意思。
第二个环节是四名学生代表到黑板前,进行汉字接力比赛,写出扌提手旁的字,选手们绞尽脑汁,共写出了60多个字。
第三个环节是大家一起写生僻字,纨绔、魍魉、猥亵等,同学们大多眉头紧锁,会写的同学将词写在黑板上后,大家一片感叹声。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社区与**中学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国际扫盲日,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延伸阅读:
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
今年,东湾社区在扫盲工作中首先核清底数,健全档案。根据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核清文盲底数完善了扫盲工作档案。建立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为制订扫盲工作规划奠定了基础。
另外广泛开展了杜绝新生文盲和扫盲后的巩固提高工作。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辍学,杜绝新生文盲。我们知道要使脱盲人员普遍接受继续教育,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和成人学校的作用,切实巩固、扩大了扫盲工作成果。现在就东湾社区扫盲工作的情况做一总结如下:
一、根据年初计划我们还做了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1、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扫盲教育,方便了更多的文盲参加学习。、集中学与分散学、包教包脱盲等方法。;根据外来人员居住分散的特点,,方便农民子女入学,极大地提高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大量减少了新生文盲。
(超市开学季促销方案_超市开学季营销方案)2、本年举办了4期文盲扫盲班,让文盲来参加学习。吸收脱盲人员参加学习,这样一来对巩固扫盲成果起了更积极的作用。
3、加强管理。今年制订了扫盲学习通知制度, 使扫盲对象、扫盲时间、扫盲地点。
二、成果:
全乡扫除青壮年文盲1人, 其中扫除妇女文盲1 人,文盲率下降到 100 % ,这样一来就圆满地完成了本年度的扫盲任务。
经过一年的努力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就可以改变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为促进东湾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迈步走向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阅读拓展:
国际扫盲日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为国际扫盲日,其目的是动员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并希望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使各国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辍学、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机会。联合国还决定,从xx年1月开始的十年为国际扫盲十年,以促进全球范围内扫除文盲的工作。
据统计,目前全球成人文盲约为8.6亿,约占全球成人人口的20%。全世界有1.13亿学龄儿童不能上学,其中三分之二是女童,大部分文盲都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拉美地区的贫穷国家。在发达国家中也存在大量的文盲,仅美国就有4000万成年人无法给孩子读书读报,并无法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
造成发展中国家高文盲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口发展角度说,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率高,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教育投入难以与人口的增长成正比。从语言文化角度讲,多语种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这在非洲尤为严重。拥有1亿多人口的尼日利亚共有410种语言,仅有660万人口的贝宁也有近60种语言。从社会生产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程度不高,一些工作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不大,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不十分强烈,文盲与否对社会生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着科技、人才和资金困难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国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许多适合本国国情的扫盲办法。例如,巴西宣布,从xx年起,将实施为期4年的全国扫盲计划,争取在xx年之前消除国内文盲。
50多年来,中国的成人文盲率大幅下降,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降到xx年的8.72%。中国政府在2000年底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xx年全国青壮年文盲已降到5%以下。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公布的全球过去十年扫盲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所统计的40个国家中,中国在扫盲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最大。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
每年的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
20xx年9月8日星期四,是第50个国际扫盲日。在我国,即便已经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依然还存在着不识字的人群。就此,永和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永岗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一次轻松识字,社工与你同行国际扫盲日社区宣传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社区人员,主要通过传单宣传、摊位讲解、现场协助居民运用字典识字、派发识字卡片等形式展开活动。
识字是认识文化的基础。今天,社区志愿者们经过社工的培训后,就深入到社区的大街小巷中派发我们这次活动的宣传单,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讲解及派发手工制作的识字小卡片,即场指引社区居民学习识字。本次活动共派发200余份宣传单,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活动过程中,定点摊位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前来,有的居民阅读我们的推荐书籍,有的居民与我们的工作人员交流关于识字的及以前读书的心得,活动场面十分热闹,营造了良好的读书识字(20xx年民警)的文化氛围。
每年的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为了纪念这个节日,让大家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9月6日,新城桥街道濠景园社区与辖区共建学校南通市易家桥中学联合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社区干部走进初二(5)班,开展汉字成语互动游戏。
首先,社区干部向同学们简要简绍了国际扫盲日由来,全球以及中国如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扫盲活动。接着,社区干部请四名同学展示了含有错别字的成语,同学们进行了纠正,将正确的成语写在黑板上,其中,墨守成规这一成语中的成字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为了确认是成还是陈,社区干部与老师现场查阅了字典,确定了成字,并解释了成语的意思。
第二个环节是四名学生代表到黑板前,进行汉字接力比赛,写出扌提手旁的字,选手们绞尽脑汁,共写出了60多个字。
第三个环节是大家一起写生僻字,纨绔、魍魉、猥亵等,同学们大多眉头紧锁,会写的同学将词写在黑板上后,大家一片感叹声。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濠景园社区与易家桥中学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国际扫盲日,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篇二: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
天水市以农业为主,338.49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294.54万人。境内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区域性文化也各不相同,文盲呈现三多三大的特点。三多:一是偏僻山区文盲多,占全市文盲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妇女文盲多,占全市文盲的一半以上;三是少数民族文盲多,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文盲在全市比率最高。三大:一是文盲数量大;二是文盲年龄偏大;三是分布面大。面对扫盲工作的严峻形势,天水市政府在充分摸底调查、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作用,统筹规划,逐层落实,责任到位,逐步形成独特有效的扫盲工作思路和方法,展开了一场全民扫盲活动。
天水市扫盲工作从两条线展开。政府系统包动员、包入学、包巩固、包筹措扫盲经费;教育系统包教、包学、包扫盲、包杜绝复盲。两线贯通,双管齐下,扫盲任务落实到村、户、人,工作扎扎实实,效果十分明显。
―― 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营造良好的扫盲氛围。结合广大农民群众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对知识渴盼的,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使他们真正到 治穷先治愚的道理,在全市上下营造出了要摘文盲帽,赶快上夜校、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浓厚扫盲氛围。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重点抓好妇女扫盲工作。天水市42万青壮年文盲中,妇女文盲有24.43万人,占文盲总数的58%,市政府把扫除妇女文盲作为全市扫盲工作的重点,针对妇女实际,开展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比自立活动,并筹措资金,创办春蕾女童班20个,成立妇女脱盲班25个。在教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通过学文化、学技术,改善经济状况,提高家庭、社会地位。文盲妇女杜秀珍曾交了一个月的学费学习服装裁剪,但只学了16天,就因不识字终止了学习。通过妇女脱盲班学习,她认识了字,一些实用技术书籍能读懂了,再去学裁剪,两期下来,就熟练掌握了服装裁剪和加工技术。她用学到的技术开了个服装加工部,使家庭步入了小康。
――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突破少数民族扫盲难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回族聚居区,开展扫盲时,动员文盲入学很难,动员妇女入学更难。当地教育部门与统战部门协作,请有名望的阿訇出面,先动员自己的亲属参加扫盲班,再召开大会,号召党员、干部家中凡是有文盲的,都要带头把文盲家属送入学习班。由于尊重民族感情,工作到位,扫盲班呼啦啦来了许多学员,少数民族聚居区扫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按需施教,不断改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近年来,天水市使用了适应新时期扫盲特点的教材《读、写、算》,北道区教育局印发了《劝世良言五字歌》一万余册。一些扫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不同扫盲对象的特点,编写了乡土教材。有的乡村还组织有技术特长的脱盲者,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脱盲经验贯穿于教学中,教者和学者相互沟通,大幅度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果。
篇三: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水市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村15―40周岁青壮年人口,有文盲、半文盲42万人,占农村青壮年人口的40.5%,严重制约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5个县都是国家扶贫县,两个区是省扶贫区。
人们年年盼丰收,而干旱年连年绝收,外出打工成了许多农民无奈的选择。而外面的门是怎样向他们打开的呢?在天水采访时,记者听到了这样的几则故事:
几个农村青年妇女,迷迷糊糊跟着别人到新疆摘棉花,苦干了两个多月,在回家途中却被人骗得高价买了假车票,车上又让列车员罚了两倍票钱,回到家几乎是两手空空;几个不识字的农村青年到小煤窑去挖煤,在一次塌方事故中险些丢了命,但由于缺少相关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没有得到一分钱的伤残赔偿
像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一系列活生生的事例让天水人深深感到:没有文化,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发展。
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总结
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宣传档案工作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调动全镇参与档案建设的积极。根据上级关于展开“6? 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的安排,结合**档案工作实际,我镇积极响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了一系列宣传活动。现就活动展开情况总结以下: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为展开好这次“6? 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我镇高度重视,抓思想,及时安排部署。在收到通知后,我镇立即召开了党政联席会,就“6? 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展开的方式方法进行讨论,并根据讨论情况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都行动起来,将活动落到实处。
二、深入宣传,营建氛围
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将宣传工作做到最基层。首先利用乡镇集市赶集时间人流较为集中的特点,在集镇、集贸市场、等场所,通过宣传车播放档案口号,进行广泛宣传。其次,组织政府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档案法》,宣传普及档案工作常识。三是利用多种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在宣传活动刚开始的阶段,就通过短信平台,向全镇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共发送档案宣传短信;随后利用政务大厅电子显示屏播放档案宣传标语;同时还利用微观**微信平台发布国际档案日普及知识短文。
三、宣传与工作相结合,增进档案工作展开
为突出档案日宣传活动,进一步增进我镇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在宣传活动期间,一是加强了对全镇各个村(社区)档案业务的指导,增强档案工作的影响力;二是全力做好档案室建设,保证每个村(社区)都有固定的档案柜、档案室,悬挂好档案工作条例;三是继续坚持以会代训的档案业务培训和研讨模式,强化档案员的业务素质;四是将档案宣传活动与档案平常工作结合起来,边工作边宣传,边宣传边工作,使档案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实现长效化、常态化。
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的举行对于母语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让人们认识到母语对于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国际母语日宣传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第一篇: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在刚刚于中国昆明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xx届国际母语日中国庆祝活动上,当云南师范大学校长杨林用纯正的昆明方言问候大家时,会场顿时安静,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昆明方言属于汉语,是杨林的母语。杨林解释说,之所以在如此重要的活动中使用方言开场,就是要提请大家关注母语问题,关注文化的多元问题,关注人类的教育与发展问题。
在全球化与工业化冲击下,母语消失的速度令人不安。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世界上有7000余种语言,其中超过一半的语言处于濒危状态;在教育领域和网络空间,人们使用的语言仅占全世界语言的1/4。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母语对于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确定,自2000年2月起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母语日庆祝活动。
今年是中国连续第六年举行国际母语日庆祝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共同主办, 主题为多元文化,和谐中华。近百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师生共同参加了庆祝活动。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认为,和而不同的和谐世界强调多样化,人类语言多样化其实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这是人类创新的不尽源泉。他说,关注、热爱、保护母语需要世界各族人民的参与,让我们携手建设一个和谐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教育处主任毕斯塔说,历史表明,只有实现了语言多样化,我们才能确保地方语言、国家官方语言和国际通用语言的和谐共处,从而为相互尊重、跨文化对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强势语言的影响下,众多的语言面临着逐步衰亡甚至消亡的危险。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认为,如果我们片面地强调语言的工具属性,人们就会把多样化的语言看成是影响社会交流和沟通的障碍,人们便会单一地致力于语言的统一。如果我们转换观念,把语言看成是一种资源,看成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甚至是经济资源,人们便会积极地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
她说,目前亟需提高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母语保护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调动政府和民间多方面力量来保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篇: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xx届国际母语日活动13日上午九点在云南昆明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多元文化,和谐中华,旨在宣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普及保护语言和文化多样性。
此次国际母语日研讨活动是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云南省副省长顾朝曦和孟加拉国驻华大使等近200名中外人士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将通过研讨、展览及调研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国在语言文化保护和民族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普及保护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理念。
第三篇: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2月20日,为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展示自治区保护母语方面的成就,促进文化多样性,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国蒙古学学会、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的纪念活动。
活动分为专题报告、交流发言、文艺演出3种形式。各位专家学者身着民族服饰,作了有关少数民族语言发展方面的专题报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苏远方作了《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繁荣》报告。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作了《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积极促进蒙古语文事业繁荣发展》报告,其他专家也多有交流发言。
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般性大会宣布: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
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举行的目的是为了展示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向社会提倡使用母语。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第一篇: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日前,世界母语日活动在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底层大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主办,得到驻毛里求斯外国文化、教育机构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毛里求斯国家图书馆、印度文化中心、法语联盟协会以及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等12家单位现场摆设展台,展示本国的文化产品。中午12时,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常秘主持开幕式。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长丘尼,教育、文化与人力资源部长班瓦里,路易市长豪斯纳里,毛里求斯自然历史博物馆主席皮皮琼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丘尼部长致辞称,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2月21日定为世界母语日至今,毛里求斯政府始终积极提倡使用母语,以保存语言和文化多样性。同时,毛里求斯也积极倡导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宗旨。他希望通过世界母语日活动,使毛里求斯这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能够学习、吸纳和发扬更多的世界语言文化精髓。
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利用毛方提供的平台,精选了10多种有代表性的图书参展。由文化中心提供的春节里的中国图片展也在现场摆放,同时展示的还有代表春节特征的挂物摆件,受到欢迎。
第二篇: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机构在此间举办国际母语日活动,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接受多语种教育议题受到各方关注。中国目前已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文字、面向600万学生进行双语教学。
当天开展的国际母语日活动源于50多年前孟加拉民众捍卫语言权利的一场运动,199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每年举办活动、促进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
5年前,中国首次举办这一活动,与世界同步推广母语保护的知识和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阿比曼纽辛格17日在此间指出,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保持、传承人类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最有力手段。但根据该组织世界濒危语言图集统计,世界6000余种现存语言中,超过200种已在过去百年间消失,只有10%的语言属于安全级别。
辛格说,该组织鼓励人们掌握母语、国家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这3个层次的语言,而目前少数民族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会面临巨大阻碍。中国为母语教育做出的贡献值得称赞,同时也有144种语言被列为濒危语言;该组织期待与中国合作,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实现多语种化发展,为儿童提供以其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为基础的课程,使得他们能够了解、欣赏、传承本民族文化。
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约有6000万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以上,约有3000万人使用本民族文字。
中国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官员沙玛加甲坦陈,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处于急速变化中,有些甚至处于萎缩和衰亡过程中。
沙玛加甲表示,中国正加强扶持民族语言教育及教师培训,建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以整理、保存少数民族语言。面向少数民族幼儿、青少年学生,中国持续倡导、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学,目前已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文字、面向600万学生进行教学。
内蒙古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达斡尔族学者毅松说,在经济社会环境巨变和外来文化深刻影响下,达斡尔语保护、发展面临的一个新困难,即青少年掌握这种单纯口语的程度有所下降。
语言需要相应环境才能得到使用和保留。毅松指出,保护人口较少民族使用的语言,应通过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教育,传承民族语言、文化。
来自孟加拉、蒙古、尼泊尔、也门等国多位使馆官员与数十位中国语言学者参与了此间多项国际母语日学术活动,并将在呼伦贝尔就语言、民俗保存进行实地调研。
第三篇: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二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这也是云南首次举办该项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多元文化和谐中华,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多样性。
2月21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国际母语日,从2000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围绕语言多样性和多语教育等主题举办过多次庆祝活动。
13、14日,来自全国各地院校、高等科研机构的数名中方代表及孟加拉、尼泊尔、巴林、马耳他、老挝、俄罗斯、越南、柬埔寨等国家驻华使馆的中外专家、学者将在两天内对发展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构建多语和谐的社会生活等专题进行交流研讨。
省政府副省长顾朝曦、省政协副主席曾华出席开幕式。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6个民族,其中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所独有。目前,云南省已对世居云南的26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先后帮助哈尼(2种)、傈僳、纳西、景颇(载瓦)、苗(2种)、壮、白、瑶、独龙等10个民族新创12种民族文字或拼音方案;帮助彝、傣、拉祜、苗、景颇等5个民族改进、规范了7种民族文字。现在德宏傣文、景颇文、载瓦文、哈尼文、拉祜文、川黔滇苗文、佤文7种民族文字方案,已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审批成为正式文字。出版了傣文、景颇文、载瓦文、傈僳文、彝文、佤文、哈尼文、苗文等词典。
值得一提的是,20xx年以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伍雄武为首席专家,集合全国近40个民族70位学者申报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获得的第一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它的立项和研究对增进我国各民族的对话和理解,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和团结有着积极作用。
曾华表示,云南省将以实施国家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充分利用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深入探索少数民族母语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利用的新途径,以本次研讨会为舞台,把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给世界。
语言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打开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语言多样化是文化多样化的基础,要保持语言多样化,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教育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说到。
另悉,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正积极筹划,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在云南开展。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2.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3.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4.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5.学校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6.国际母语日系列活动总结
7.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范文
8.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9.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
10.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