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经济局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总结

区经济局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总结。

秒针不停转,就像时间,永远没有终止的那一天,相信你能从这个阶段的工作中学到很多,我们要用心完成工作总结了。总结是对实际工作再认识的过程,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回顾。那么我怎么才能写好一篇工作总结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区经济局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情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换句话说,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来获取最大的发展,自“十一.五”开展工业循环经济经以来,**区的工业经济快速持续增长,连续三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5%以上,工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至XX年6月,全区累计工业总产值完成74.6亿元,增长25%以上;财政收入完成12.28亿元,增长2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亿元,增长30%以上。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加工、建材(钢铁、水泥、砖瓦)、有色金属采选、制糖、金属硅、烟草(香料烟)、酒类(啤酒)、木材加工、大理石板材等支柱产业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十一.五”以来全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已经达到了9户,增加了2户。其中4户废旧金属回收公司,2户废啤酒瓶回收公司,1户废耐火材料回收公司,利用废砖瓦、废石渣、废炉渣等多种工业废弃物水泥生产企业2户。累计回收利用各类废弃物39.5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0180.5万元。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扩展阅读

关于“环北京经济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汇报


xx县城距离北京240公里,是“环北京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县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取得的成就为“环北京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部门关乎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现将我局近几年来在支持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强农惠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汇报如下。

(一)生产救灾。我县地处坝上,十年九灾。20xx年以来,我县遭遇三次特大旱灾,每年还伴有雹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历来县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生产救灾工作。我局不负众望,做到了防灾有效、查灾准确、报灾及时、减灾有法、救灾有力。20xx年以来,累计发放救灾款1928.71万元,受灾群众的口粮、煤炭、衣物、牲畜饲草等基本物资得到了保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城乡低保。我县从1997年开始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xx年开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国务院有关政策精神先后制定出台了《xx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和《xx县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城乡低保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日趋规范,保障水平逐年提高,较好地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应退尽退。尤其是农村低保范围逐年扩大,低保标准逐年提高。20xx年,全县共救助农村低保对象1540户、2386人,发放低保金28万元;20xx年,全县农村低保人数由20xx年的10449人增加到16756人,占农村总人口的的5.58%,人均月保障标准也由32元提高到52元;20xx年,全县农村低保范围扩大到26253户 ,人口达到27989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24%,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87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从20xx年到20xx年3月,共发放农村低保金2519.06万元,发放城镇低保金额3782.65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力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构建和谐张北和“环北京经济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城乡医疗救助。从20xx年六月份我们制定出台《xx县农村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开始,对患大病的五保户、低保户和特困农民家庭进行了医疗救助。几年来,救助程序逐步规范、救助依据逐步完善、救助范围不断扩大、救助比例不断提高,累计发放农村医疗救助资金809.76万元,城镇医疗救助资金172.71万元,使近3万名城乡患病群众受益。今后争取实现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患重大病家庭医疗救助全覆盖。

(四)农村五保供养。始终认真贯彻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保证了“应保必保”和“按标施保”。20xx年,全县18所敬老院已全部被省厅命名为“甲级敬老院”,人均供养标准逐年提高,供养资金按时发放,供养服务不断改善。目前我县共有4所中心养老机构、14所敬老院,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达790人以上,集中供养率达到34%。20xx年以来,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344.50万元。

(五)优抚工作。我们及时足额兑现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金,着力为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住房难、看病难、生活难),努力推进退伍安置改革。20xx年以来累计发放优抚资金2167.26万元。今年,启动了《xx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对规范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20xx年以来累计发放各项社会救助资金36.49万元。

除了以上五大重点工作外,我局还在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管理、慈善事业发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城乡社区与民主政治建设、新民居建设与难点村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民政工作的本质是民生,涉及社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会再接再厉,争取为“活力、实力、魅力新张北”和“环北京经济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再做新贡献。

2020年关于“环北京经济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汇报


xx县城距离北京240公里,是“环北京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县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取得的成就为“环北京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部门关乎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现将我局近几年来在支持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强农惠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汇报如下。

(一)生产救灾。我县地处坝上,十年九灾。20xx年以来,我县遭遇三次特大旱灾,每年还伴有雹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历来县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生产救灾工作。我局不负众望,做到了防灾有效、查灾准确、报灾及时、减灾有法、救灾有力。20xx年以来,累计发放救灾款1928.71万元,受灾群众的口粮、煤炭、衣物、牲畜饲草等基本物资得到了保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城乡低保。我县从1997年开始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xx年开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国务院有关政策精神先后制定出台了《xx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和《xx县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城乡低保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日趋规范,保障水平逐年提高,较好地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应退尽退。尤其是农村低保范围逐年扩大,低保标准逐年提高。20xx年,全县共救助农村低保对象1540户、2386人,发放低保金28万元;20xx年,全县农村低保人数由20xx年的10449人增加到16756人,占农村总人口的的5.58%,人均月保障标准也由32元提高到52元;20xx年,全县农村低保范围扩大到26253户 ,人口达到27989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24%,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87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从20xx年到20xx年3月,共发放农村低保金2519.06万元,发放城镇低保金额3782.65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力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构建和谐张北和“环北京经济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城乡医疗救助。从20xx年六月份我们制定出台《xx县农村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开始,对患大病的五保户、低保户和特困农民家庭进行了医疗救助。几年来,救助程序逐步规范、救助依据逐步完善、救助范围不断扩大、救助比例不断提高,累计发放农村医疗救助资金809.76万元,城镇医疗救助资金172.71万元,使近3万名城乡患病群众受益。今后争取实现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患重大病家庭医疗救助全覆盖。

(四)农村五保供养。始终认真贯彻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保证了“应保必保”和“按标施保”。20xx年,全县18所敬老院已全部被省厅命名为“甲级敬老院”,人均供养标准逐年提高,供养资金按时发放,供养服务不断改善。目前我县共有4所中心养老机构、14所敬老院,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达790人以上,集中供养率达到34%。20xx年以来,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344.50万元。

(五)优抚工作。我们及时足额兑现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金,着力为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住房难、看病难、生活难),努力推进退伍安置改革。20xx年以来累计发放优抚资金2167.26万元。今年,启动了《xx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对规范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20xx年以来累计发放各项社会救助资金36.49万元。

除了以上五大重点工作外,我局还在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管理、慈善事业发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城乡社区与民主政治建设、新民居建设与难点村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民政工作的本质是民生,涉及社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会再接再厉,争取为“活力、实力、魅力新张北”和“环北京经济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再做新贡献。

转贴于

企业循环经济审计工作总结材料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要求,区环保局把工业园区的东龙拉链厂确定为循环经济的试点之一。8月初,单位正式启动了对东龙拉链厂厂内循环经济的审计,成立了专门的审计小组。审计小组通过宣传使得企业领导层和员工对循环经济审计工作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取得了企业领导层的认可和支持,在企业领导层和员工的积极配合和协助下完成的对东龙拉链厂厂内循环经济的审计工作,提出和筛选了多项循环经济方案,并且对各个已筛选出的方案的可行性做出了完整的分析。

(1)企业排污评价

东龙拉链厂的主要污染物有工艺废水(主要来源于漂染车间)、生活污水、锅炉产生的污染气体和废渣以及经压滤机压滤含重金属的污泥。年排放污水量约13万t,二氧化硫排放量4t,污泥480t,炉渣方。企业非常重视环保设施的建设,已有比较完善的环保设施。公司在废水治理方面

较为突出,排放废水达到国家综合废水排放一级标准。监测结果表明,公司排放污水水质较好,回用潜力大。能耗分析显示,公司在节能降耗方面亦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2)已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成果

东龙公司拥有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ycc”牌尼龙、塑钢、金属等高品质拉链系列产品,拥有英国ukas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ycc品牌拉链,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大大超出规定标准,并处于稳定状态,是同行业中首家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和英国ukas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了东龙产品的信誉,由此,公司获得了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上海市计量合格确认证书(—),现在正全面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以公司发展为契机,该厂在循环经济方面已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成果简述如下:

l原料煤分区集中贮存,管理有序,基本无流失和混杂现象;

l厂房布局整齐合理,机器设备运转率有所提高,维修保养及时,基本做到无生产设备事故发生;

l污染治理设施较齐全,运行良好,废气和废渣均可达标排放;

l车间各工序操作规章制度齐全,员工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规准进行生产操作;

l全厂实行“无泄漏岗位”管理和工艺指标考核制度,同时进行清洁生产评比活动;

l实行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大大超出规定标准;

l公司积极开展节能工作,充分利用漂染废水的余热加热漂染工艺用水,在降低工艺用水加热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废水的降温,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在节能降耗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利于循环经济的深入开展;

l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铁屑用于漂染废水的处理,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在开展以废治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持续开展循环经济

公司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开展循环经济的潜力非常巨大。循环经济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取得极大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企业一直将节能降耗作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头等大事考虑,目前正酝酿锅炉的改造与污水回用方案的制定。本次审计工作的实施,为企业在该方面的努力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极大地推动了企业在节能降耗工作方面的开展进程,利于企业持续开展循环经济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污水回用方案已基本成形,深度处理工艺已确立;

l锅炉改造方案已经经过论证,筛选出了最佳改造方案;

l企业计划开展排放污水回用工艺用水的研究,实现生产废水的零排放。

l企业计划开展应用炉渣进行烟气脱硫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炉渣的利用效率;

总之,东龙公司已节能降耗方面已经做了相关的努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在巩固己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公司以本次审计工作为契机,保证按计划继续实施本轮审计提出的方案;以节能降耗为核心,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为手段,开展污水的回用与锅炉的改造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而努力。

(4)开展本次审计工作的意义

本次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立了东龙公司作为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模范作用。节能降耗减污的核心思想决定了开展循环经济审计工作的重点应集中在能源消耗与污水排放两方面。东龙公司是一家既燃煤又排放污水的大企业,这使得本次审计工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利于向其它企事业推广,利于循环经济从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层次向工业园区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中循环”以及工业园区之间的大循环层次的渐进式开展。

2020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6月13日,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建委作为牵头单位,党委高度重视,组织全委各单位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市优化办《关于分解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点工作任务的意见》精神,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细化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在全委深入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大力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的开展

市委、市政府召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动员大会后,我委立即召开党委会,学习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部署工作。为加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的领导,成立了市建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领导小组,建委主任xxxx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委属二级机构主要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委纪委监察室,具体负责全委优化经济发展活动的日常工作。同时开通了举报电话(xxxxxx),在建委六楼设置了举报箱。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建委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市建委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意见》和《市建委关于分解落实XX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点工作任务的意见》,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6月20日,我委在六楼会议室召开大会,传达了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会议精神,对全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进行了动员。会后,建委机关及委属单位均按照委党委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开通了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箱,并结合各自情况制定了活动方案,保证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加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的宣传力度,我委按照市优化办的部署,在市区主要路段着手设立大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广告牌,我们及时联系新闻部门,在xxxx日报、电视台等媒体上对建委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为拓宽人民群众对建委和建设行政执法的监督渠道,我委根据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设立咨询台和投诉台,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二、建立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是实行首查先行整改制度。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合理行政的精神,按照市政府法制办《关于制定行政处罚首查先行整改制度的通知》要求,市建委对法律法规赋予建设行政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可以实施首查先行整改的行政处罚项目、标准、依据进行了清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xxxx市建设委员会行政处罚首查先行整改制度》,对随地吐痰、便溺和乱泼污水、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的等10项行政处罚实行首查先行整改制度。

二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阶次制度。我委对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十分重视,召开专题会议,从适用规则制定、罚款基准确立,到阶次制度的公布,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布置,在第一批常用的5项阶次制度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人员对建委执行的剩余227项行政处罚进行了认真的规范,目前,我委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阶次制度已全部完成。所有的行政处罚均按照自由裁量阶次制度执行。今年6月至10月共对55项单体工程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

三是完善了同城一家执法检查制度和重大行政处罚审查备案制度。由于建委各职能部门较多,为统一执法,我们以委托执法的形式,授权委托有执法职能的部门,对外统一以同一个执法主体市建委的名义进行行政执法,有效地规范了行政执法主体。同时制定了市建委重大行政处罚审查备案制度,对公民做出1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处以10万元以上罚款或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均需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四是进一步清理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市民政局、市优化办《关于印发规范行业协会行为实施办法的通知》下发后,我委很重视,认真按照市优化办规范行业协会行为实施办法的要求,对挂靠在建委系统的13家行业协会、学会的单位、部门在人员、财务、职能、名称、办公场所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清理、脱钩,现除2家协会理事出差在外地,未完成脱钩外,已基本上实行与挂靠单位的五脱钩。

五是对收费项目、罚没项目进行专项清理。今年七月,按照我市对市直执罚单位罚没项目进行清理检查的要求,我们对委属14个单位和委机关职能科室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检查,经清理检查,我委在XX年、XX年的罚没项目上:有未办理施工许可证、擅自修改工程设计、未进行招投标项目共三项,罚没金额两年共计141.645万元,已上缴市财政。执罚均依据有关标准、依据开展。通过检查,没有发现存在下达罚没收入任务指标或将罚没收入完成情况与单位或职工经济利益挂钩等违纪违规现象。

三、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行政审批窗口的建设和管理。委党委十分重视行政审批窗口建设,指定班子成员专人分管,并任命法规科xx科科长为派驻xxxx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委窗口的首席代表,行使行政许可、行政服务、行政事业收费等职权,加强对窗口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为提升行政服务中心建委窗口办事效率,强化承诺时限的规范化管理,市建委制订了超时默认制和缺席默认制。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委窗口办理的许可、审批事项已经受理,未在承诺时限内办结的事项,视为超时默认,按照超时默认原则,一律视为同意,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本单位承担;对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事项,未参与执行审批程序,或应出席联审会议、审批例会而无故未出席的,视为缺席默认,一律视为同意,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本单位承担。

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和办事条件,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使建设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效走在全市前列。

二是深化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前置条件一律取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一律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建委行政审批中心窗口集中办理。进一步整合审批职能,实行两集中,两到位。按照行政审批项目凡批必进要求,我们对全委所有行政许可项目、审批服务项目、行政收费项目等进行了清理。目前,建委进厅项目共50项,其中,行政许可项目26项,审批服务项目10项,行政收费项目14项。

三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委属各单位通过公示栏、公示墙、告知单、触摸屏、网站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全面公开行政许可、审批、收费、处罚、行政服务等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服务承诺、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确保透明运行,接受群众监督。

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