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抗日主题手抄报文字内容素材。
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在珍惜的同时也要向革命烈士学习,深入了解抗日战争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抗日主题手抄报文字内容素材”,供您参考。
抗日战争纪念日的由来(一)
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这个日子,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更不会忘记。
有关这个纪念日的历史由来是这样的: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广播诏书;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当时的国民政府于第二天下令举国纪念三天,并从1946年起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了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其全文如下:“本院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八月十五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九月三日。
每年九月三日,全国人民应对我国军民经过伟大的八年抗日战争和苏军出兵解放东北的援助而取得对日胜利的光荣历史举行纪念。九月三日不放假。”政务院重新将“抗战胜利纪念日”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说明中国政府对“9·3抗战胜利纪念日”的重视。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牢记9月3日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它是为国捐躯的人民英雄、3500~骨肉同胞、支援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这个日子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誓死抗战的勇气,这个日子是中华民族的血铸之魂。
抗日英雄的故事(二)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指出:“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缅怀革命先辈的句子(四)
1.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去开拓美好幸福的未来,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好本领,弘扬革命精神,争取今后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谱写祖国的繁荣发展的篇章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也许英烈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所遗忘,也许英烈的容貌早已随岁月淡去,也许石碑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但是那些记忆一直镌刻在人们心里、脑海里,永不会磨灭,还有那民族魂、中国梦,正一点一点清晰起来。
3.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 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多少英雄的事迹,有多少人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们走了,但他们的事迹会幻化成永不磨灭的丰碑高高矗立在我们后人的心中。
4.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好好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5. 让我们走近英烈,让波澜壮阔的历史涵养我们的民族精神,让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滋润国家文化软实力,让我们学习先烈的献身精神,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建设国家。清明拜祭,我们低头,用悲壮的情怀,默默为先烈们祈祷。
6.所有革命的战士,你们不惜一切的代价,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你们是我的榜样,我要向你们学习爱祖国,爱人民,不放弃的精神。我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的希望。都是你们让祖国有了今天的样子,都是你们让祖国如此美丽,都是你们让我们如此幸福,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希望!
7.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却冲不淡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当年他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已鲜花朵朵,绿树成荫,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更要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GZ85.com扩展阅读
2021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手抄报文字素材
2021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76年前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这14年间,多少革命英烈牺牲,多少爱国人士的奋斗才换了最后的胜利,对于今天的我们也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手抄报文字素材”,供您参考。
抗日战争介绍(一)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 ,共14年抗战。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当局的不抵抗 ,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军队第一次全面对抗和较量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介绍(二)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015年8月,中国推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币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邮票。
有关抗日战争的诗歌(三)
跋扈倭奴犯我邦,中华儿女保家乡。
国因积弱遭凌辱,人以蒙羞受毁伤。
赤胆忠肝驱虎豹,出生入死打强梁。
狼烟扫尽红旗艳,警惕东洋再发狂。
2024白露手抄文字内容素材
白露到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就可以写一些手抄报在告诉周围的人今天是白露外还能给他们科普这方面的知识,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白露手抄文字内容素材了,那么白露手抄文字内容素材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白露手抄文字内容素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白露各地习俗盘点【一】
白露是24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补,有吃了就是补,所以福州人也习惯了这一传统习俗。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喝米酒的习俗【二】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程酒,古为贡酒,盛名入远。《水经注》记载:“郴县有渌水,出县东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馆酝于山下,名曰‘程酒’,献 同也。” 、渌酒均系传世美酒。《晋书、武帝纪》:“荐 、渌于太庙”,可见程酒当与、渌媲美。 《九域志》亦云:“程水在今郴州兴宁县,其源自程乡来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与 酒别。”程乡即今三都、蓼江一带。资兴从南宋到民国初年称兴宁,故有郴州兴宁县之说。 白露米酒的酿制除取水、选定节气颇有讲究外,方法也相当独特。先酿制白酒(俗称“土烧”)与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将白酒倒入糟酒里, 装坛待喝。如制程酒,须掺入适量糁子水(糁子加水熬制) ,然后入坛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鲜牛栏淤中的,待数年乃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埋藏几十 年的程酒色呈褐红,斟之现丝,易于入口,清香扑鼻,且后劲极强。清光绪元年(1875)纂修的《兴宁县志》云:“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酿可千日,至家而 醉”。
《水经注》还记载,南朝梁文学家任与友刘 杳闲谈,“任谓刘杳曰:‘酒有千里,当是虚言?’杳曰:‘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时,兴宁隶属于桂阳郡。在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白露是什么意思呢【三】
白露是指天气转凉温度降低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形成的水珠,例如草木早晨会披上露水。白露节气是凉爽季节的开始,白露也是全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俗语说,“白露夜寒白天热”、“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度。白露节气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成白色的露珠,由此得名“白露”。白露节气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气温度下降的程度。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这说明白露时白天与夜间的温差很大。
露是由于气温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白露节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明显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
秋季清心降火防秋燥的饮食【四】
1、梨:清心降火解秋燥
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过多。脾胃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炖梨水,亦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方法。
2、大枣:宁心安神抗过敏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3、菊花:祛燥润喉防感
冒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老年人秋季可适当饮用菊花茶,达到祛火润肺的保养目的。
4、红薯:预防癌症助排毒
红薯被评价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预防癌症、防止便秘、减肥的功效,常吃红薯可以延年益寿。
植树节手抄报内容素材分享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为您搜集了一些有用的内容《植树节手抄报内容素材》,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我们在学习生涯中总会遇到制定手抄报的情况,手抄报是绘画形式的一种。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制定手抄报要求有标题,有刊头刊尾。
植树节手抄报内容素材(篇1)
导读:植树节要到了,你的老师有没有给你布置做植树节的海报呢,如果没有也不妨做一张,贴在家里装饰一下自己的房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漂亮的植树节手抄报范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植树节小作文(一)
今天是植树节,天空碧蓝,春风送暖,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骏马在空中奔跑,有的像小船在空中漂浮,还有的像狮子在捕猎。看着如今的天空,我也感到无比的开心。
我们各自拿着植树工具一同前往公园,到了公园,我们明确分工进行,我提水,明明挖坑,小红扶树,忙得不亦乐乎,累得满头大汗,我们坚持不懈,齐心协力。终于小树挺直了腰,太阳露出了笑脸,小鸟在树上欢快的歌唱,好像在说:“小朋友你们真能干”,我们心里乐滋滋的,唱着悦耳的童歌欢蹦乱跳地回家去。
希望我们一起种的这棵小树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植树节小作文(二)
3月12日植树节,我校六年级全体师生来到了公园参加植树活动。
一路上,微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脸庞,让我顿时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路边的鲜花也争相开放,小草随风摇摆,小鸟高站在枝头,愉快地唱着美妙的歌曲,小树也招着稚嫩的绿手快乐地迎接我们.大家手拿着各种工具,谈笑风生,不一会便到达了目的地。
老师先帮我们分好小组并发给我们桂花小树苗,然后告诉大家种植地点。只见同学们还未等老师说开始,便一呼百应,迫不及待地登上了一处小山坡,准备植树。寂静的大地顿时热闹起来,耳边响起了乒乒乓乓的'“交响奏”:有的拿着沉甸甸的铁锹,鼓足气准备开挖,可用力过猛,差点仰面而倒;有的小组为使小树能茁壮成长,竞与别组为地盘争得面红耳赤;还有的为了给小树浇水,不知跑了多少弯路,浑身上下汗流浃背……
我们组也不示弱,很快作好了挖坑的准备。只见游阳手提铁锹,大步流星地走到挖坑地点前,那样子好像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把树坑挖好。我们一个负责去打水,另两个则负责扶树苗。别看扶树很简单,其实要很小心的。我先小心翼翼地树苗轻轻地放在地上,然后慢慢用手靠着树干,生怕碰掉了半片叶子,让小树受伤。
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时近中午,树差不多都植好了,我们望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树苗在微风中摇曳,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之情。大家不禁畅谈起来:“几十年后它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要每个星期都来看它。”……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树苗长大时的样子,仿佛闻到了一阵阵清新淡雅的桂花香,仿佛看到了一簇簇洁白的桂花,繁星点点,如一座喷花的飞泉,仿佛感受到它那蓬勃向上的旺盛生命力。
这次有意义的活动不仅放松了我们的心情,还使我们亲近了大自然,更让我们为家乡增添了一份绿意。这次活动真让我快乐!
植树节手抄报内容素材(篇2)
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与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植树节手抄报内容素材(篇3)
保护绿色植被是我们的责任,植树节就要到来,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手抄报来提高我们的绿色环保的意识。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植树节手抄报最简单的,欢迎大家阅读!
植树节手抄报
植树节手抄报
植树节手抄报
1、植树节的由来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此此之外,他还在许多着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之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2、《植树节的诗歌》
从三月潮湿的手中
我们接过一个日子
接过锄头、铁锹和成捆成捆的树苗
然后,走向田野、荒坡
栽种着一年一度的形式
黄土不再流失
让风沙止住流浪的翅膀
让裸露的岩石回归久远的风貌
我们逐水而居,佳木苍苍
背靠大树,谈情说爱
度过一生中最美的时光
3、《植树节的诗歌》
种下一棵树苗,
在那山水佳地。
越长越高越大,
但愿越长越美。
那一个星期天,
急急跑来看树。
眼泪哗哗不停,
小树被人折断。
我准备埋了它,
但总那么不舍。
我轻轻抚摸它,
它是我的朋友。
植树节手抄报内容素材(篇4)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画植树节手抄报,欢迎阅读!
一年级画植树节手抄报1
一年级画植树节手抄报2
一年级画植树节手抄报3
各国植树节的日期
中国: 每一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
朝鲜: 每一年3月2日为植树节;
印度: 每一年7月第一周开展全国植树节活动;
斯里兰卡:9月17日为植树节;
泰国:国庆节定为植树节;
菲律宾: 每一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
约旦:1月15日是植树节;
巴勒斯坦:1月6日是植树节;
埃及: 每一年的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巴西: 每年的9月21日为植树节;
墨西哥: 每一年的6至9月的雨季里开展植树节活动;
哥伦比亚: 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
萨尔瓦多: 每一年的6月21日举行;
法国: 每一年的3月为法定的绿化月,3月31日为植树日;
英国: 每一年的11月6日至12日为全国植树周;
意大利: 每一年的1月21日为植树节;
瑞典: 每年的3月举行森林周活动;
芬兰: 6月24日是植树。
植树节手抄报内容素材(篇5)
植树节节日起源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据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五十二记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
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韦孝宽的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陕西作为历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树的地方,曾经是全国道路绿化的表率,而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陕西人对这种槐树更是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并且广为种植,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西安市的象征,被确定为市树。
2植树节生态价值植树节是为了保护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3外国植树文化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朝鲜每年4月6日为植树节;泰国把国庆节定为植树节;菲律宾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意大利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举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植树节手抄报内容素材(篇6)
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今年植树节,我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学校大队组织我们参加郊区的植树活动,从小提高学生爱护自然和环境的意识。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大地。我们在郊区的一个空田地下车后,我和同学一起拿着铲子、水桶、树苗。来到空田地,开始植树。我是第一组。我们的任务是给小树浇水。施若琪是第二组。他们的任务是给小树施肥。于东力是第三组。他们的任务是为小树挖坑,松土种植小树。每个人都在忙着做自己该做的事,如火如荼的做着。他们兴高采烈。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他们种完树后,轮到我们组给树苗浇水。我们去河边提了满满一桶水来浇树苗。这就像看着闪闪发光的水倒进树苗的嘴里。他们大口地喝着,玩得很开心。他们还说:“谢谢同学们,辛苦了。在您的精心呵护下,我们将来会成长为有用的人才。”我想,多年以后,我和同学在这里种下的树苗,会长大,变成一大片浓荫遮蔽的森林。我们再次来到这里将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是因为有像我们一样热爱和爱护自然的人。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绿色。
这次植树节活动真的增长了我的知识,知道只有爱护自然,花草树木,与它们和平相处,我们的世界才能更加美好和丰富。
植树节手抄报内容素材(篇7)
植树节节徽的画面上包含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中国植树节标识植树节节徽是寓意概括的标志。
1.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植树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植树节手抄报: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又是一年植树节,今天我们青岛晚报小记者团组织了非常有意义的植树活动。早上8:00,我们准时从学校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目的地——天籁大峡谷。进了天籁大峡谷之后,我们一边说说笑笑,一边欣赏着周围美丽的景色。巨大的石龟、葱绿的树木、寓意吉祥的金蟾等奇特的景观令我们目不暇接。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佛了,这尊大佛全身金黄色,眼睛半张,面带微笑,两个耳垂十分巨大,两只手放在腿上,神态安详,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