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总结

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总结。

时间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留着的只有记忆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有过不同的经历,自律的人一般会在事情过后,为自己做一份总结,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对于总结范文你有什么心得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总结,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社区计生协会小组在区计生委、街道计生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现将社区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为了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始终坚持以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核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使社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顺利进展并在2012年年终考核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加大以《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宣传力度,始终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开展了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题的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辖区28名产后哺乳期育龄妇女进行家访,做到了“三上门”,即:送《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早教资料上门、送生殖健康知识上门、送避孕药具上门,营造全社会人人都关心、支持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六、社区为辖区73名流动人口办理了临时婚育证明、为 26户居民办理了独生子女证、为28 户居民办理了准生证、为 73户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办理了生育联系卡

七、为了提高计生宣传员的业务素质,更好地为育龄群众服务,社区计生员多次参加街办组织的业务培训。

九、为了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实行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摸清育龄妇女底数,建立了流动人口信息台帐,每季度还对辖区的流动人口开展一次清理清查工作。并在《原籍婚育证明》上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对无《原籍婚育证明》的限期补办,对本新村的流入、流出人员随时登记做到心中有数,并将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中属于三种重点管理人员的信息录入微机向户籍地反馈,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服务。

通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协会将吸取好的经验,发挥自己的特色,把社区的计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镇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总结


我镇共有41个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4.76万人,已婚育龄妇女9202人,现有计划生育协会组织47个,协会会员3600多人。近年来,镇村计生协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和发动广大理事、会员积极带头,主动参与,为全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出了贡献。现将镇计生协会开展活动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一、争取党委政府对计生协会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协会要开展活动,履行职能,干出成绩,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领导对协会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对协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按照上级计生协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镇计生协提出了“健全组织、落实经费、加大宣传、强化服务”的工作思路,把协会活动定位于协助党委政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党委政府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镇计生协会一直由退线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常务副会长,充分利用常务副会长的威望,不断扩大协会的社会影响。并明确计生协活动经费由2004年占计划生育事业费的6%,逐步提高到2006年的10%,镇计生协理事按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标准享受60元/月的岗位津贴,村计生协常务副会长享受20元/月的定额补贴。这样,就为计生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2005年是“协会组织建设年”,党委中心组认真学习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召开了镇计生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并分责任区成立了五个计生协分会,由责任区主任兼任分会会长。与此同时,我们还对部分村计生协的班子进行本资料权属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了调整,在各村民小组成立了协会小组,选举了组长,确定了职责。通过换届和调整,镇村协会的组织结构更加优化,全镇47个常务副会长中,有正处级干部1人,副处级干部1人,正科级干部8人,其它37名均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担任。组织网络健全。二、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不断提高协会的工作水平实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21世纪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由之路。镇村协会充分发挥来自群众,回归群众的优势,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村民自治为核心,自觉担负起我镇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重任。在这项工作中,镇计生协重点落实了“四抓”。1、抓认识,准确定位。镇计生协组织广大理事、会员认真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组织理事赴蛇形山、梓门桥等计生协工作起步早的地方参观学习,实地观摩他们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的工作情况,不断深化广大理事、会员对参与村民自治工作的认识。通过学习、参观、讨论,我们认识到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程,计生协作为计生战线上的群众组织,会员众多,分布面广,有着广泛的社会优势,广大计生协会会员必将成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力军。2、抓试点,积累经验。2003年初,镇党委政府在确立争创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目标时,将着眼点放在了如何发挥计生协的作用,抓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上,并确定了新檀村为村民自治试点村。镇村计生协通力合作,推选热心协会工作、有奉献精神老支书王君贤同志任村计生协常务副会长;选举了有代表性、有较好议事决策能力的理事会;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能发挥作用的会员队伍,使之形成网络,建立联系户制度,即理事联系小组、小组联系会员、会员联系育龄群众。“管自己、教子女、帮亲友、带四邻”,实现“协会建在村上,活动搞在组上,责任落实到理事会员身上,作用体现在群众的行为上”的村民自治格局。并对不能发挥作用的会员进行劝退,优化了会员结构。村上还1800多元购置了办公桌椅桌椅,装修了会员之家,为会员群众开展活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的制定中,村协会积极参与,多次召开理事会和会员代表大会,协会一班人逐家逐户登门征求意见,对村民自治章程中的条款进行了认真修改,最终制定出台了适合本村实际的《自治章程》。广大会员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和监督节育措施的落实、奖惩和优先优惠政策的兑现,村计生协会的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会员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会员们说:“过去是要我入会,现在是我要入会”。通过在新檀村抓试点,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证明了协会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唱主角的定位是正确的,经验是值得推广的。3、抓整体,全面推进。新檀村计生协在村民自治工作中初见成效,镇计生协及时总结了其经验和做法,并于2005年3月份,在新檀村召开了全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现场会。会上,新檀村协会会长详细介绍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与会人员参观了村协会活动室、村服务室及各种资料等。镇计生协充分肯定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取得的经验,要求在全镇逐步推广。会后,各责任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了自己工作基础比较好,群众觉悟比较高,村“两委”班子和协会组织比较健全的村进行试点,继续扩大村民自治试点村的比重。2005年末,我们对全镇试点村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进一步总结经验,并召开了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专题会议,

要求责任区整体推进,全面铺开。4、抓管理,增强活力。在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进程中,镇计生协坚持以人为本,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协会的联系户制度,重点推介了计划生育合同管理模式,即按照《章程》的规定,由村民委员会与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协议书》,变原来的为合同管理。在协议书文本的制订上,理事、会员积极参与,明确了育龄夫妇的权利和义务;在协议书的签订上,理事、会员积极带头,消除了群众的抵触情绪;在协议书的签订过程中,广大理事、会员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据统计,全镇41个村已有37个与农户签订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协议书》,签订率在80%以上。自治协议的签订和履行,使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与监督权,对政府产生了信任感,计生协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三、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职能作用,不断扩大协会的社会影响计划生育协会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其主要职能是宣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发动会员开展互帮互助,为育龄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协助党委政府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我镇计生协充分发挥人多,面广,线宽的优势,在计划生育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启动“关爱女孩行动”。2004年,镇计生协组织对农村两女户发放《计划生育优待证》,持证家庭可享受200元养老补助,在其小孩考取大学以后,由镇财政发放1000-5000元的“女孩成才奖学金”,到目前为止,已发放《优待证》386本,镇财政解决养老保险费6.88万元,发放“成才奖学金”2份。2004年,“关爱女孩行动”在前塘村、柞子村试点,两个村对持证家庭再补助保险费200元,并对其小孩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入学。2005年,“关爱女孩行动”扩大到35个村,其中有高桥村等35个村对女孩户补助养老保险,永忠村等13个村对女孩户入学进行学费补助。2、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计划生育模范户”评比活动2005年初,镇计生协向全镇发出公开评选“好婆婆、好媳妇、计划生育模范户”的倡议,各村计生协积极响应,共推荐了30多名候选人(家庭)。镇协会组织专门班子,逐村逐户进行筛选,最后评选出公益村王冬英、永忠村曾国华、双桥村熊满娥(家庭)上报县计生协,并对熊满娥一家模范落实基本国策的典型事迹摄制了专题片,在县电视台和镇差转台滚动播放。3、协调各部门对计生困难家庭进行重点扶助计生协不仅仅关心群众的生育问题,更多的是要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通过“三生”服务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镇计生协积极与各部门联系,协调各部门在资金扶持和社会救济时,尽量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2005年,我镇各部门共救济和扶助1654户,其中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有1263户,占76.4%。镇计生协会也自筹资金对困难家庭进行帮助,2005年9月,镇计生协会组织会员募集资金7500元,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为37个村的50个计生困难家庭解决了小孩上学的燃眉之急。4、督促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的法定社会经济政策镇计生协为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的法定社会经济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开展了许多深入群众、深得人心的活动。2005年7月,镇协会牵头,邀请县计生技术专家进村入户开展妇科病查治,共接诊育龄妇女551人,查出妇科病患者216人,其中子宫肌瘤3人,内分泌紊乱21人,各种妇科炎症患者192人,使这些对象及时得到合理治疗,有效地改善了生活质量。2004开始,镇财政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农村家庭,每月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10元。2005年,各村协会积极建议,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中增本资料权属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加了对独生子女户的优待措施。据统计,在已经制订《村民自治章程》的39个村中,有松木村等20个村规定了对独生子女家庭的优待措施,其中新边村对持证家庭每年发放保健费60元;另有梓木村等23个村对自愿放弃再生育的家庭给予奖励,龟灵村等9个村对及时落实孕检和节育措施的夫妇进行补助。5、广泛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几年来,镇计生协围绕计划生育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印发各种宣传资料2万余份,书写红纸8000多条,举办知识讲座200多场,更新板报墙报150多期。2005年,镇协会发动广大理事、会员宣传奖励扶助政策,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逐户进行核实,全镇上报奖励扶助对象37人,准确率为100%。7月29日,镇里举行隆重的奖励扶助金首发仪式,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的宣传活动推向高潮。在集中整治“两非”联合执法行动中,广大会员积极提供线索,领导小组根据线索进行排查,查实洪山实业公司职工医院有非法鉴定胎儿性别行为,目前,此案已报市计生委和市卫生局进行处理。通过协会会员的积极工作,基本国策进一步深入人心,群众的生育观念进一步好转,2005年,全镇计划生育率达到96.14%,性别比为109.5,基本趋于正常,1-9月,共有69对夫妇主动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构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稳定低生育水平,要求计划生育协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开创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稳定、

健康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总结



2005年,市各级计生协会认真实践“”的重要思想,大力宣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管理办法》,围绕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开展“双为双争”活动,组织和引导会员参与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和预防艾滋病/性病等工作,在宣传教育、优质服务、村民自治以及帮扶群众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协会“三个自我”和协会的组织作用以及会员的带头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计生协会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加强组织整顿,壮大协会队伍
今年以来,市各级计生协会仍继续着重抓好组织整顿提高工作。一县三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计生协会各项制度,完善各项工作,计生协领导经常深入基层听取各镇的计生协,认真检查和了解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基层计生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目前,全市已整顿村级计生协会398个,占436个村级协会的90%,计生协会的整顿,制度更加完善,群众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入会积极性大大提高。
目前,全市建立健全协会组织机构730个,专职工作人员编制57人,会员发展到226756人,占人口总数的15.93%。
以整顿建设城乡基层协会组织和发展流动人口协会、新兴大型企业人口协会为重点,基层协会组织建设要有新的较大进展;以“学先进、创一流”和“我为协会尽责本资料权属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任,我为国策做贡献”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协会工作的激励机制;以加强能力建设为主线,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要上新水平;以层层为主要方法,协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二、开展服务活动,增强协会凝聚力。
1、认真宣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今年1—4月,全市各级计生协会采取各种形式,组织会员开展宣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活动,出动计生宣传车68辆次,设立咨询服务点32个,出版板报108期,文艺演出6场次,印发宣传资料80000份,举办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更年期知识培训班和科技致富知识培训班86期。
1、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学习文件、领导讲课、参观、研讨,认清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自觉进行“三改变三树立”,即改变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的旧观念,树立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改变单纯依赖的旧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多方面功能,树立综合治理的新观念;改变群众是计生工作“受控对象”的旧观念,树立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观念。市计生协会将以“相互交流”的形势,及时总结交流各县区基层协会组织建设的新成果。
2、各县区计生协会,要积极参预和利用自治区计生协主办的《协会信息》,及时的把我市各基层协会组织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协会工作的新经验和新做法总结推广。
(二)加强基层协会组织建设。
1、各县区要大力推广近两年来加强城市社区协会建设、农村基层协会建设和以流动人口为主的企业协会建设的经验,力争年底不起作用的基层协会比例降至15%以下,大型企业建立协会率达到40%以上。
2、大力开展预防“非典”和艾滋病宣传教育。2003年5月29日是中国计生协会成立23周纪念日,也是全国计生协会会员第五个集中活动日,北海市根据自治区计生协会有关通知的要求,5月份,全市各级计生协会开展预防“非典”和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为了有效落实中国计生协《关于各级计划生育协会进一步积极参与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计生协网络的优势,打好战胜“非典”的人民战争,保证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市各级计生协会把预防“非典” 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学习贯彻中央

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当前做好农村“非典”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医务、科技志愿者的作用,动员广大理事,会员树立科学态度,严格落实预防措施,增强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的决心和信心。各级计生协会通过广播、电视的宣传,动员会员群众积极参与预防工作,为困难群众,流动人口家庭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协助村(居)委会做好预防措施的落实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抗洪救灾。8月25日,北海市遭受近50年来最大的一次台风“科罗旺”正面袭击,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超过12级,呼啸的狂风伴着暴雨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在整个北海市肆虐,尤其涠洲岛海水潮位漫过岛上南湾街,整个海岛被猛烈的狂风包围着,成了台风魔爪的玩物……全部农作物被摧毁,海水养殖的珍珠、扇贝、石斑鱼、鲍鱼一扫而光,水电全部中断,岛上唯一的街道——南湾街沿海堤底部被海浪掏空……长达10多个小时的台风给人民的健康及生活、渔农业生产带来危害,造成损失惨重,据统计,直接经济损失约9.2亿元,其中计生系统损失约397万元。
灾情发生后,为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北海市计生协会立即组织各级计生协会具有医疗技术、思想作风好的协会会员300多人组成的计生协会救灾服务队,火速分赴灾区抢险救灾。服务队的同志们怀着“救民济世”的诚心,对灾区人民寄以了深切的同情,有的丢下娇儿在家夫妻双双投入一线救灾,有的年过半百老当益壮走在救灾一线最前面的行列。8月26日早上6点多钟,风力一减弱,计生协会救灾服务队的同志与灾区的干部群众一起分赴决口的海堤,全力投入决口海堤的抢修。女同志负责铲土装沙,男同志扛沙包、打木桩,不少同志光着脚下到塌方的堤下搬石头,脚板被划出了道道血痕,也毫不在乎。协会的老党员、老干部也不甘示弱和年轻人展开一场装沙包比赛,顿时呐喊声、挖掘机轰鸣声汇成一曲抢修海堤的交响乐,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抢修海堤紧张劳动的场面。
近10天,救灾服务队的同志冒风雨,顶烈日足迹遍及灾区的村屯渔港,无偿为灾区群众检查身体3800多人次,诊病治病800多人次,组织群众清理环境卫生16800多平方米,同时,开展灾后防病治病的卫生知识、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宣传,发送宣传资料10万份,有效地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计生协会救灾服务队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灾区群众,许多群众说:“今天,我们在这些会员的身上真正看见了党的优良传统,看见了计生协会的作用。
4、积极开展“双为双争”活动。配合计生部门“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认真抓好计生协会工作的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双为双争”活动,把“双为双争”活动与实践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深入进行党的宗旨教育本资料权属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活动结合起来,按照“双为双争”活动的要求,全市各级计生协会继续深入开展计生“三结合”活动,充分发挥计生联系户的作用,为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服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有效地促进“双为双争”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发挥协会作用,参与村(居)民自治。
我市各级计生部门和计生协会组织根据国家计生委提出的计生工作“两个转变”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积极开展生殖保健工作,树立了计生协会的新形象,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受到了广大育龄群众的称赞。我们的做法是:1、配合计生部门加强计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和提高服务功能;2、大力宣传普及生殖保健知识,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宣传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知识,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生殖保健水平;3、配合计生部门加强对计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4、积极参与开展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的科研工作。5、配合计生部门做好国际计划生育结合项目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
2003年,全市计生协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计生协会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基层计生协会网络建设差,基础工作薄弱,有些工作制度不健全,工作开展不正常,发展不平衡。
下一步工作,根据自治区计划生育协会的工作要点,认真抓好计生协会的带头、宣传、技术服务和工作交流的工作,继续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条例》的宣传贯彻活动。抓好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工作,配合计生部门认真抓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
1、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拓宽协会的工作领域和服务内容,认真开展计生优质服务。
2、加强对计生协工作的领导,结合实际,重点解决协会组织保证的问题。
3、大力开展计生个性化宣传,增强协会的吸引力,激发群众入会的积极性。
4、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发挥协会生力军的作用,积极参与社区计生居民自治工作,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
5、以帮助群众勤劳致富为目标,开展生产服务。以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为目标,开展生活服务。以少生、优生、优育为目标,开展生育服务。 6、抓活动和服务,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帮扶活动,拓宽服务领域,

积极参与“三结合”工作,加快了群众少生快富奔小康的步伐。

计划生育工作总结:计生协会工作总结


这篇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总结:计生协会工作总结,是工作总结之家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划生育工作总结:计生协会工作总结

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协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促进工作抓早抓紧抓实。为了保证协会工作的开展,乡计生协会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并把发现的一些重难点问题及时向党政领导汇报,在各方面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一年来,乡党委、乡政府领导多次在全乡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对协会活动等各项工作都作了安排部署,强调各级要把协会工作列入计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评。要求各级协会要努力开拓创新,提高工作水平。如今年5、6月计生宣传服务月活动期间,乡党委常委召开专题会研究,并召开全乡计生工作动员大会,并把协会工作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来进行部署,要求层层发动抓落实。各村、居领导都普遍重视,加强对协会工作的领导,按照乡协会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理清思路,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措施,从而做到计划早制定,任务早安排,措施早落实。全部成立了计生协会,会长、专职副会长和理事的人选,都经过认真研究,严格把关。
二、深入开展协会活动,推动基层协会建设。全乡7xxxx村、居协会。合格村、居协会的增加,标志着基层协会的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计生工作主力军逐步形成。各村、居也总结了自己的典型,通过组织交流,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全面发动,整体推进。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来,各村、社加强领导,进行全面发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不同类型,进一步制定规划,指导村(居)认真对照标准,按照目标、现状、差距、措施、完成期限和责任人等内容,进行逐条量化细化,并作为有关人员年终考评奖惩的依据,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促进协会活动的顺利进行。三是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在协会活动中,各村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做到四个坚持和五个结合:即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认真部署安排,确保目标、任务、措施、责任落实到位;坚持以加强组织建设为重点,建好队伍,规范制度,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把协会活动与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和计生各项工作结合,与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结合,与推进计生“三结合”、搞好优质服务结合,与开展创优活动结合,使协会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三、大力宣传计生法律法规,弘扬新型生育文化。今年来,各级协会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张旗豉地进行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传播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知识,让计生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婚育新风尚深入千家万户。在宣传形式上不断创新,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中宣传。向群众分发宣传品320xxxx份,赠送避孕药具50xxxx份、为群众义诊咨询15xxxx次,解答法律疑问7xxxx次。二是发挥协会人多面广优势进行经常性宣传。各级协会人员经常深入基层走家窜户对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村、居协会还通过组织会员与群众开展“一帮一”等活动,不仅帮助困难户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而且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说悄悄话,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同时,通过协会理事、小组长、骨干会员、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宣传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