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粮食生产年度工作总结。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回想起来,我们或多或少会在某些时候有些深刻的故事,自律的人一般会在事情过后,为自己做一份总结,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那么,大家有写过关于总结的范文吗?也许"县粮食生产年度工作总结"就是你要找的,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工作总结之家粮食生产事关全局,**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县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一、基本县情
**县地处重庆市东部边缘,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辖30个乡镇,386个村、居委会,4598个社,24.62万农业户,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65万人,46.14万个农村劳动力。全县幅员面积409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35万亩(习惯面积),其中水田18.3万亩。
二、粮食生产落实情况及效果
(一)粮食产量和面积
2004年,全县实现粮食总产量429552吨,比重庆市下达计划385400吨,增加产量44200吨,增产11.5%;比2003年增产24352吨,增6.0%。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9.68万亩,比市计划147.90万亩,增加1.78万亩,增1.2%。其中小春播种面积51.08万亩,产量95510吨;小麦15.83万亩、23675吨,胡豌豆7.25万亩、8554吨,洋芋28万亩、63281吨。大春播种面积80.60万亩,产量30292吨;水稻18.09万亩、73021吨,玉米32.74万亩、128623吨,红苕22.40万亩、102401吨,豆类5.66万亩、3961吨,其他杂粮1.71万亩、1286吨。晚秋播种面积20.10万亩、24750吨,比市计划18万亩,增11.7%。再生稻2.10万亩、3600吨,秋洋芋10.5万亩、12600吨,秋红苕5.40万亩、7500吨,秋荞2.10万亩、1030吨。撂荒地5.56万亩已全部复耕,以村为单位经两次公示。目前正在兑现农民直补资金;
(二)技术推广
**县制定了扶耕助粮和狠抓粮食生产的意见。5月上旬,县委、县府、人大、政协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到朱衣镇帮助贫困户搞“双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扶农促耕”活动开展。
在**龙桥乡建立10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实现单产485.9公斤,比该乡平均产量增17.9%;在公平镇、红土乡建立稻草覆盖秋洋芋示范片2000亩,得到了市农业局检查的充分肯定。各乡镇分别建立300-500亩的高产示范片,有力地推动了实用新技术的推广。
(三)实施百万工程
**县按照重庆市农业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实施了“优质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在3个乡镇实施。完成基地建设示范面积1.08万亩,平均亩产192.5公斤,实现总产2079吨,比对照平均亩产102.8公斤,增产89.7公斤,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6.1%,并建立种子繁育基地28亩,为生产提供优良种子。
为了推进产业化实施进程,**县农业局联系了“彭氏加工厂”、“红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万胜粮食加工厂”三家龙头企业,并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龙头企业与农户落实了订单1.65万亩,农产品数量4950吨,目前已收购产品3890吨,订单兑现率已达78.6%。
(四)信息反馈
**县按照《重庆市调度月历》要求,按时规范上报了相关数据及资料,未出现一项未报情况。并积极主动上传粮食生产动态,增产增收,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产业化开发,抗灾、救灾及民情的民意等信息今年共上报农情统计39次、中国种植业网采用**县农情材料29篇、在《**农业》上报道生产动态155篇。
三、增产原因分析
今年,**县粮食呈现恢复性增长,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种植面积、生产投入等方面有较大的增长。
(二)播种面积扩大。过去,部分地方片面理解结构调整,认为结构调整就是减粮扩经,没有理解结构调整的真正内涵,缩减了粮食种植面积。通过认真宣传结构调整的真正含义,恢复性的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特别是重庆市出台的撂荒地复耕优惠政策,仅此一项就扩大了5万多亩面积,确保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三)粮价上扬,市场看好。从去年10月份以来,粮食价格呈上扬趋势,使种粮效益逐步提高,增强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使部分撂荒多年的土地种上了粮食。
(四)技术落实到位。由于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广泛开展了技术入村到户,多次印发技术资料、科技赶尝召开各种培训会等种形式,将技术落实到田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四、主要措施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面对全县粮食生产的实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对粮食生产进行专题研究。并召开了全县粮食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粮食目标责任书,制发了《**县关于抓好2004年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了2004年粮食生产的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用以指导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的全面实施。
基本思路:切实保护和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突出标准化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确保全县粮食恢复性增长,实现农民增收。
总体目标是: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计划达到145万亩,总产达到42万吨,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达到1.2万吨,粮食总产比上年增长4%以上。
工作重点是:深挖复种潜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狠抓晚秋生产,开发利用秋冬资源;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科技水平。
(二)、深挖复种潜力,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恢复发展粮食的难点是恢复粮食播种面积,由于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调整,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播种面积一度呈下滑趋势,给恢复粮食播种面积带来了较大难度。**县通过撂荒地复耕,采取间套种,增加复种指数,特别是开发晚秋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县粮食粮食工作总结
xxxx年,全县粮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粮食购销和粮食安全为抓手,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强粮食市场监督检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体现在:
㈠、严格执行政策,保护农民利益,切实抓好粮食安全工作
1、搞好粮食收购,保护农民利益。xxxx年是国家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的第二年,我县共有44个受托库点参与收购工作。为把这一惠农政策执行到位、不走样,我们采取了扎实有效措施,强化宣传,加强监管,创新服务,精心组织,规范收购,圆满完成了托市收购任务,共收购托市粮4.8亿斤,农民从托市收购中增加收益4000万元。秋粮收购面临仓容缺口大,收购资金筹措难,农民售粮期望高,市场主体入市稳等新情况,通过边购边销、代购代储、与加工企业合作等措施,坚持市场定价、优质优价、公平作价,积极收购,累计收购稻谷0.8亿斤。xxxx年,粮食购销企业共收购粮食5.6亿斤,销售粮食4.2亿斤,实现利润230万元,全面完成了年度经济指标和工作目标。
2、强化管理措施,确保储粮安全。一是严抓组织管理。县局和各储粮单位专门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有效预防措施,落实安全储粮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制度到位。二是狠抓药剂管理 。各储粮单位所需储粮药剂均由局中心药库统一购置保管,企业领购药剂严格按规定手续程序办理。三是实抓安全检查。按照四无要求,对全县所有购销企业及站点开展了仓储大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目前,我县仓储三防设施有了很大改观,防治保管工作扎实有效,仓储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3、积极筹措资金,实施仓库维修。我县购销企业80%以上的仓储设施破旧、老化,与承担的购储任务很不相适应。xxxx年,我们又筹措了300万元,对重点库点的仓房、地坪、场面等进行了维修,确保了托市收购顺利进行和存粮保管安全。
㈡、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市场监管,切实抓好放心粮油建设
1、重视制度建设,加强宣传培训。一是县局成立了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和阳光工程规范事权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了行政执法组织网络,做到了专门机构、专人分管、专业人员三落实。二是举办了全县粮食经营者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班及专题业务辅导班,印发制度汇编、《预案》以及相关文件2000份,真正做到了每一个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心中有政策,手中有文件。三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设立咨询台、在镇村张贴宣传材料等方式宣传粮食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收购政策,受到了广泛好评。四是在加强三级统计、二级监管统计网络、粮食质量监管网络、农村义务监督员网络等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粮食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执行方案和紧急预案,从组织上、制度上、行动上促进了我县粮食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工作步入正常化、规范化轨道。
2、实施放心粮油,服务城乡居民。从xxxx年开始,我们实施了以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进超市为抓手的放心粮油工程,按照质量第一,常年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挂牌一个的原则,打造精品工程。对放心粮油店实行店面标识、管理制度、管理台帐三统一要求。xxxx年建立了5家放心粮油店(区),放心粮油工程首次进入了城区苏果、时代超市。目前,我县已建立放心粮油店(区)10家,城区8家,乡镇2家。此项民心工程,得到了政府和消费者的普遍好评。
3、强化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秩序。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依法受理《粮食收购许可证》行政审批项目,全年受理申请16件,行政许可16件。严格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要求,实施依法管粮,服务粮食市场,建立并完善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以政府领导挂帅,粮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了粮食市场质量、食品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全年组织开展了粮食库存、粮食流通统计、收购资格及收购行为、粮食质量、行业食品安全等重点检查20余次,立案查处18起,责令改正21起,有力地维护了我县粮食市场秩序。
㈢、主攻招商引资,培植龙头企业,切实抓好粮食物流中心建设
1、抓好工业生产,培植龙头企业。xxxx年完成社会粮油工业产值82205万元,同比上升16.2%;完成销售收入83852万元,同比上升24.4%;实现利税4769万元,利润3084万元,同比上升210.9%和263.3%,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提速增效。永顺泰(宝应)麦芽有限公司、扬州宝泰米业有限公司、名佳面粉有限公司三家龙头企业的业绩占全社会粮油工业企业的60%,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强化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7509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我局招商引资引进的浙江乐银合金有限公司、江苏海润传媒印刷有限公司、扬州永丰利时装有限公司三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注册资金2630万人民币和640万港币,并正按计划实施项目建设。
3、坚持一流标准,推进物流建设。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项目为《江苏省粮食现代物流规划(xxxx-2015)》的重点项目,项目总用地面积500亩,总投资8亿元,分二期建设。xxxx年3月6日率先动工兴建10万吨粮食储备库和附属设施用房,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经过近一年的建设,20幢现代化粮食储备库及3幢附属设施用房均已竣工,配套设施道路、水电、消防、排涝等已建设到位,投入资金达8000万元。工程建设速度、建设质量得到了省、市、县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四)、加强学习教育,强化内部管理,切实抓好行风作风建设
1、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年初,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地制定了机关学习制度,明确规定每月组织一次机关集中学习活动。在学习内容上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党章》为重点,同时,开展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教育。采取领导主讲学,职能科室轮流主持学等方式方法,丰富学习内容,注重学习效果,机关风清气正,作风建设得到了新提升。
2、健全完善工作责任制。xxxx年,我们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和完善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费用管理制度、机关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责任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系统重大事项做到民主决策,公开透明,行业风貌发生了新变化。
3、切实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从促进和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落实有效措施,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和特殊群体的稳定工作,对职工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有接待、有落实、有处理结果,积极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了全系统社会政治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全县大部分粮食仓储设施破旧、老化,功能弱化;二是粮食收购市场仍存在监管难度。无证无照、不按政策要求收购现象仍很普遍,特别是一证多点和年经营量50吨以下的收购行为难以监控;三是粮食精深加工水平不高,规模企业数量不多,自主品牌不突出;四是企业老人负担依然沉重。
县粮食局年度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县粮食局年度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县食品安全委员会:
为认真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云南省<粮食流通管理>实施办法》,确保我县粮油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发展、质量良好和卫生安全。一年来,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并根据昭通市粮食局《关于采取措施确保春节期间市场供应物价稳定和节日安全的通知》(昭市粮[2009]2号)、《关于开展“五一”节期间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昭市粮[2009]11号、《关于开展2009年粮食收购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昭市粮[2009]14号)、《关于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通知》(昭市粮[2009]42号)、《关于印发(昭通市<奥运期间粮食质量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昭市粮[2009]64号)和永善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永善县奥运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永食安委办[2009]4号)、《关于加强“五一”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永食安委[2009]1号)、《关于印发2009年永善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永食安委办[2009]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对全县有代表性的和吞吐量比较多的重点乡镇的粮油市场和个体经营户作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对其他购销量比较少的乡镇,适时地在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进行了全面认真的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确保全县人民的生活需要和“节假”日期间粮油食品的安全,从创建“平安永善、和谐永善”和支援溪洛渡电站建设的高度出发,县粮食局领导把搞好粮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与粮食行政执法相结合,积极主动,多次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工商、质监、卫生等)。由县粮局牵头,成立“粮油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组,分别对溪洛渡、团结、桧溪、细沙、青胜、黄华、莲峰、茂林、大兴、墨翰等乡镇的市场粮油和个体粮油经营户经营的原粮、成品粮和食用植物油进行监督检查。
1、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责严格执法,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服务大局,维护和完善粮油市场秩序。今年以来,县粮局先后召开7次会议,研究行政执法和粮油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和措施,特别是在奥运会和节假日期间,我县把粮油市场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重点对溪洛渡、团结、细沙、桧溪、莲峰、茂林、大兴等乡镇的粮油市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粮油质量安全和价格稳定。
2、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把搞好“米袋子”工程和创建“放心粮油”服务体系结合起来,努力构筑城乡居民购买“放心粮油”意识,让群众满意和政府放心,尽到我们力所能及的职责。
二、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规范粮油市场
粮油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关系到整个购销粮油市场是否健康有序发展,也是关系到粮油质量安全、良好、卫生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特别是粮食企业改制后,粮油购销市场更加市场化,粮油经营者的业务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所以,宣传工作很重要,根据省市粮食局的文件精神和县食安委的通知要求,我们在开展行政执法和粮油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在各乡镇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工商、质监、卫生)的关心、支持配合下,首先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流通统计制度》及其他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其次是粮油质量、标准、卫生、安全的宣传。
1、通过近年来的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由原来的粮食部门统一经营的模式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模式,粮油市场繁荣,对保障粮油市场基本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个体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从不懂得粮油食品的质量标准已逐步了解粮油食品的好坏,使广大的个体经营者和消费者提高了对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鉴别能力。
2、认真履职、严格执法,把行政执法和粮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贯穿于整个购销市场,做到一边检查、一边宣传讲解《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要求粮食企业和个体粮油经营户不管是平常或节假日期间都要经营高、精、细的绿色优质粮油,杜绝劣质粮油上市场。
3、我们在每次粮油食品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中,要求粮食企业和个体粮油经营户,在进货时,必须向对方索取(分品种、批次和生产日期) 粮油质量检验报告书,并妥善保存,接受检查。同时,建立相应的粮食经营出、入库台帐,并在每月20日前将本店所经营的粮油分品种、数量向县粮食局报送报表。
4、对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查处,同时,检查各粮油经营网点,所经营的粮油产品是否堆码整洁和受到污染,成品的包装和标识是否符合国家包装、标签标准和规定,有无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os”标志)等并要求粮油经营者不购进、不销售不合格粮油产品。
三、突出重点、集中检查
今年以来,由县粮局牵头(工商、质监、卫生配合)组织的粮油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组,经过周密部署安排,历时25天,先后8次,45人次参加的,对全县15个乡镇的市场粮油进行了分期、分批次的拉网式排查,特别是对溪洛渡、莲峰两镇的粮油市场作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包括价格监测),为确保全县粮油市场质量安全、价格稳定和健康有序的发展,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保证了每次粮油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1、检查粮油经营户104户,各种粮油939840公斤:
(1)原粮88000公斤,其中玉米76200公斤,大豆11800公斤
(2)成品 746090公斤,其中大米475350公斤,面粉246000公斤,面条16240公斤,糯米8500公斤
(3)食用植物油105750公斤。
2、检查粮食收购户4户,有收购资格许可的1户(粮
油购销储备有限公司)共计2025000公斤。
(1)玉米1025000公斤(粮油购销储备有限公司100万公斤)
(2)稻谷100万公斤(粮油购销储备有限公司100万公斤)
3、检查中发现溪洛渡镇有 3户经营的成品粮1625万公斤(有陈化现象不能食用),已作饲料处理,其中大米1275公斤,面粉350公斤。
4、经过全年的粮油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有90%以上的个体经营户门面小,储粮少,周转快,而且包装是(10—25公斤装)很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要,95%以上的粮油都有达到优质标准。
四、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粮食收购和粮油市场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在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粮食收购和粮油市场的监督检查工作,维护消费者利益和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粮食局安全生产工作年度总结
一年来,我局根据国务院和省、市及崇府办有关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系统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狠抓专项整治、法制宣传、基础建设三个重点,从源头上遏制了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全面完成xx市粮食局和市政府年初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确保了本系统“粮改”工作的发展、稳定。现就一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年初时,局党委就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局领导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10份,各单位又与各仓库、车间、班组以及重要工作岗位责任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全系统共成立以法人代表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1xxxx,小组成员2xxxx,制定出各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0份,做到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它领导协助抓,责任明确,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二、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根据xx市粮食局和xx市人民政府的安排布置,我系统xxxx粮站和xxxx挂靠企业在六月期间都分别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各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的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学习人数达51xxxx次,充分利用电视、录像、广播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农业法》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各站、厂还举办墙报、展板13期,悬挂横标、条幅15幅,张贴宣传标语100条,挂图10面,使全系统职工受安全教育的人数达9xxxx以上,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今年是我系统改制最关键的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党委一班人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了安全生产经费,配备了安全检查车辆。今年,各单位还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岗位“四级教育”制度。组织对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
三、勤检查,勤整改
按照“三结合,三为主”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办法(综合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以专业检查为主;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以重点检查为主;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结合本系统实际情况,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一年来局领导带队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对七个粮站、二个挂靠企业进行了1xxxx安全检查工作,配合市政府检查xxxx,详细检查各处有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有无领导责任制、岗位制,检查加工厂的机器传动部位有无安全保护装置,配电房、锅炉房、电线敷设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还检查了粮食仓储汛期防洪、冬季防火等安全设施情况。在每一次的检查中我们都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及时纠正“三违”现象,并做有详细记载,凡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我们都及时整改;若不能及时整改,也要限期整改,即查出一起,整改一起,不留隐患。
四、加强责任,再接再厉
由于各单位领导狠抓了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这个关键,坚持了宣传、教育、检查和整改的办法,配备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到“人员、装备、经费、职能”四到位。一年里,全系统七个收储加工企业、二个挂靠企业均未发生大小事故和重、特大伤亡事故,无机械责任事故,无大小火灾事故和重大交通事故,给粮食流通体制进一步改革创造了安全的环境。企业改制完后,我们更应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保改制后的安全生产。
一年来,我们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但是我们不能以此骄傲,放松警惕,要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改进不足,继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xx大”会议精神,增强责任感,扎扎实实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