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收藏(13篇)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收藏(13篇)。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张九龄的古诗词,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形式。那么您知道诗人张九龄有哪些有名的古诗词吗?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精选的“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一】

张九龄《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原文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沉。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

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嶔。多惭入火术,常惕履冰心。

一跌不自保,万全焉可寻。行行念归路,眇眇惜光阴。

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

力衰在所养,时谢良不任。但忆旧栖息,愿言遂窥临。

云间日孤秀,山下面清深。萝茑自为幄,风泉何必琴。

归此老吾老,还当日千金。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二】

《感遇(其一)》张九龄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感遇十二首》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

【原文】

感遇十二首1

其一

兰叶春葳蕤2,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3,闻风坐相悦4。

草木有本心5,何求美人折6。

【注释】

1。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

2。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3。林栖者:指隐士。

4。坐:因而。

5。本心:天性。

6。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白话译文】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谪居荆州时所作,含蓄蕴藉,寄托遥深,对扭转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起过积极的作用。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重视。高在《唐诗品汇》里指出:“张曲江公《感遇》等作,雅正冲淡,体合《风》《骚》,骎骎乎盛唐矣。”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二句,互文见意:兰在春天,桂在秋季,它们的叶子多么繁茂,它们的花儿多么皎洁。这种互文,实际上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括全株而言。春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之意。而“葳蕤”二字又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觉有皎洁明净的感觉。而“皎洁”二字,又十分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正因为写兰、桂都兼及花叶,所以第三句便以“欣欣此生意”加以总括,第四句又以“自尔为佳节”加以赞颂。这就巧妙地回应了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一般选注本将三四两句解释为:“春兰秋桂欣欣向荣,因而使春秋成为美好的季节。”认为写兰只写叶,写桂只写花。这样的解释未必符合诗意。这大概是将“自尔为佳节”一句中的“自”理解为介词“从”,又转变为“因”,把“尔”理解为代词“你”或“你们”,用以指兰、桂。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首先,前二句尽管有“春”“秋”二字,但其主语分明是“兰叶”和“桂花”,怎能将“春”“秋”看成主语,说“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好的季节”呢?其次,如果这样解释,便与下面的“谁知林栖者”二句无法贯通。再次,统观全诗,诗人着重强调的是一种不求人知的情趣,怎么会把兰、桂抬到“使春秋成为美好季节”的地步呢?根据诗人的创作意图,结合上下文意来看,“自尔为佳节”的“自”,与杜甫诗句“卧柳自生枝”中的“自”为同一意义。至于“尔”,应该是副词而不是代词。与“卓尔”、“率尔”中的“尔”词性相同。“佳节”在这里也不能解释为“美好的季节”,而应该理解为“美好的节操”。诗人写了兰叶桂花的葳蕤、皎洁,接着说,兰叶桂花如此这般的生意盎然,欣欣向荣,自身就形成一种美好的节操。用“自尔”作“为”的状语,意在说明那“佳节”出于本然,出于自我修养,既不假外求,亦不求人知。这就自然而然地转入下文“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诗的前四句写兰桂而不及人,“谁知林栖者”一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感。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芳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便运用这一典故,使诗意更为含蓄委婉、情意深厚。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又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意却另辟蹊径,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其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实际上,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当然,不求人知,并不等于拒绝人家赏识;不求人折,更不等于反对人家采择。从“何求美人折”的语气来看,从作者遭谗被贬的身世看,这正是针对不被人知、不被人折的情况而发的。“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乃是全诗的命意之所在。全诗句句写兰桂,都没有写人,但从诗歌的完整意象里,读者便不难看见人,看到封建社会里某些自励名节、洁身自好之士的品德。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三】

张九龄《临泛东湖(时任洪州)》原文

郡庭日休暇,湖曲邀胜践。乐职在中和,灵心挹上善。

乘流坐清旷,举目眺悠缅。林与西山重,云因北风卷。

晶明画不逮,阴影镜无辨。晚秀复芬敷,秋光更遥衍。

万族纷可佳,一游岂能展。羁孤忝邦牧,顾己非时选。

梁公世不容,长孺心亦褊。永念出笼絷,常思退疲蹇。

岁徂风露严,日恐兰苕剪。佳辰不可得,良会何其鲜。

罢兴还江城,闭关聊自遣。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四】

张九龄《将发还乡示诸弟》原文

岁阳亦颓止,林意日萧摵。云胡当此时,缅迈复为客。

至爱孰能舍,名义来相迫。负德良不赀,输诚靡所惜。

一木逢厦构,纤尘愿山益。无力主君恩,宁利客卿璧。

去去荣归养,怃然叹行役。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五】

张九龄《奉和圣制瑞雪篇》原文

万年春,三朝日,上御明台旅庭实。初瑞雪兮霏微,

俄同云兮蒙密。此时骚切阴风生,先过金殿有馀清。

信宿婵娟飞雪度,能使玉人俱掩嫭。皓皓楼前月初白,

纷纷陌上尘皆素。昨讶骄阳积数旬,始知和气待迎新。

匪惟在人利,曾是扶天意。天意岂云遥,雪下不崇朝。

皇情玩无斁,雪委方盈尺。草树纷早荣,京坻宛先积。

君恩诚谓何,岁稔复人和。预数斯箱庆,应如此雪多。

朝冕旒兮载悦,想笞笠兮农节。倚瑶琴兮或歌,

续薰风兮瑞雪。福浸昌,应尤盛,瑞雪年年常感圣。

愿以柏梁作,长为柳花咏。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六】

张九龄《酬通事舍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陆舍人景献》原文

轩掖殊清秘,才华固在斯。兴因膏泽洒,情与惠风吹。

所美应人誉,何私亦我仪。同声感乔木,比翼谢长离。

价以陆生减,贤惭鲍叔知。薄游尝独愧,芳讯乃兼施。

此夜金闺籍,伊人琼树枝。飞鸣复何远,相顾幸媞媞.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七】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原文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全文赏析

诗一开始就以孤鸿与大海对比。沧海浩大,鸿雁孤小,足已衬托出人在宇宙之间的渺小,何况这是一只离群索居的孤雁,海愈见其大,雁愈见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可见“孤鸿海上来”这五个字,并非平淡写来,其中渗透了诗人孤寂不遇的情感。第二句“池潢不敢顾”,笔势陡转,为下文开出局面。这只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为什么见到城墙外的护城河水,竟不敢回顾一下呢?这里是象征诗人在人海中因为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警惕,同时也反衬出下文的双翠鸟,恍如燕巢幕上自以为安乐,而不知烈火就将焚烧到它们。

这一只孤鸿连双翠鸟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侧见”两字暗示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他们窃据高位,就如同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可是,“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意思是说:不要太得意了!你们闪光的羽毛这样显眼,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这两句,诗人假托孤鸿的口吻,对他的政敌提出了诚恳的劝告。不愤怒,也不幸灾乐祸,这是正统儒家的修养,也就是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然后很自然地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这两句,点明了全诗的题旨,忠告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外露,只怕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只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这里“高明”两字是暗用《左传》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忠告双翠鸟的话,一共四句,前两句代它们担忧,后两句正面提出他那个时代的处世真谛。那么,孤鸿自己将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连池潢,它将没入于苍茫无际的太空之中,猎人们虽然妄想猎取它,可是不知到何处去猎取它。“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纯以鸿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诗就在苍茫幽渺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开始四句叙事,简洁利落,第五句“矫矫珍木巅”句中的“矫矫”两字,上承“翠鸟”,下启“美服”;“珍木巅”三字,上承“三珠树”,下启“高明”。足见诗人行文的缜密。后六句都是孤鸿的独白,其中四句对翠鸟说,二句专说鸿雁自己。“今我游冥冥”句,以“冥冥”两字来应衬上文的“矫矫”两字,迭字的对比呼应,又一次显出了诗人的细针密缕。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八】

张九龄《咏史》原文

大德始无颇,中智是所是。居然已不一,况乃务相诡。

小道致泥难,巧言因萋毁。穰侯或见迟,苏生得阴揣。

轻既长沙傅,重亦边郡徙。势倾不幸然,迹在胡宁尔。

沧溟所为大,江汉日来委。沣水虽复清,鱼鳖岂游此。

贤哉有小白,仇中有管氏。若人不世生,悠悠多如彼。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九】

张九龄《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原文

宅生惟海县,素业守郊园。中览霸王说,上徼明主恩。

一行罢兰径,数载历金门。既负潘生拙,俄从周任言。

逶迤恋轩陛,萧散反丘樊。旧径稀人迹,前池耗水痕。

并看芳树老,唯觉敝庐存。自我栖幽谷,逢君翳覆盆。

孟轲应有命,贾谊得无冤。江上行伤远,林间偶避喧。

地偏人事绝,时霁鸟声繁。独善心俱闭,穷居道共尊。

乐因南涧藻,忧岂北堂萱。幽意加投漆,新诗重赠轩。

平生徇知己,穷达与君论。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十】

张九龄《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原文

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每劳苍生念,不以黄屋尊。

兴化俟群辟,择贤守列藩。得人此为盛,咨岳今复存。

降鉴引君道,殷勤启政门。容光无不照,有象必为言。

成宪知所奉,致理归其根。肃肃禀玄猷,煌煌戒朱轩。

岂徒任遇重,兼尔宴锡繁。载闻励臣节,持答明主恩。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十一】

张九龄《和裴侍中承恩拜扫旋辔途中有怀…官僚乡国亲故(后缺)》原文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气雄。生才作霖雨,继代有清通。

天下称贤相,朝端挹至公。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

霜露多前感,丘园想旧风。扈巡过晋北,问俗到河东。

便道恩华降,还乡礼教崇。野尊延故老,朝服见儿童。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十二】

张九龄《题画山水障》原文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

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

张九龄的唯美古诗词【篇十三】

张九龄《入庐山仰望瀑布水》原文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gz85.COM精选阅读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收藏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许多杰出的诗人,为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张九龄的古诗词,它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那么您知道诗人张九龄有哪些有名的古诗词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陆续整理的“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一)

张九龄《杂诗五首》原文

孤桐亦胡为,百尺傍无枝。疏阴不自覆,修干欲何施。

高冈地复迥,弱植风屡吹。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

萝茑必有托,风霜不能落。酷在兰将蕙,甘从葵与藿。

运命虽为宰,寒暑自回薄。悠悠天地间,委顺无不乐。

良辰不可遇,心赏更蹉跎。终日块然坐,有时劳者歌。

庭前揽芳蕙,江上托微波。路远无能达,忧情空复多。

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情绪。汉水访游女,解佩欲谁与。

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浦上青枫林,津傍白沙渚。

行吟至落日,坐望只愁予。神物亦岂孤,佳期竟何许。

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何言为用薄,而与火膏同。

物类有固然,谁能取径通。纤纤良田草,靡靡唯从风。

日夜沐甘泽,春秋等芳丛。生性苟不夭,香臭谁为中。

道家贵至柔,儒生何固穷。终始行一意,无乃过愚公。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二)

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原文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明德尝为礼,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永叹常山宝,沉埋京兆阡。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三)

张九龄《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遂赋二章》原文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

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

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

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四)

张九龄《在郡秋怀二首》原文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庭芜生白露,岁候感遐心。策蹇惭远途,巢枝思故林。

小人恐致寇,终日如临深。鱼鸟好自逸,池笼安所钦。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议道诚愧昔,览分还惬今。

怃然忧成老,空尔白头吟。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五)

张九龄《当涂界寄裴宣州》原文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与间山川。

章绶胡为者,形骸非自然。含情津渡阔,倚望脰空延。

远近闻佳政,平生仰大贤。推心徒有属,会面良无缘。

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烟。念行祗意默,怀远岂言宣。

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六)

张九龄《荆州作二首》原文

先达志其大,求意不约文。士伸在知己,已况仕于君。

微诚夙所尚,细故不足云。时来忽易失,事往良难分。

顾念凡近姿,焉欲殊常勋。亦以行则是,岂必素有闻。

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进士苟非党,免相安得群。

众口金可铄,孤心丝共棼。意忠仗朋信,语勇同败军。

古剑徒有气,幽兰只自薰。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

千载一遭遇,往贤所至难。问余奚为者,无阶忽上抟。

明圣不世出,翼亮非苟安。崇高自有配,孤陋何足干。

遇恩一时来,窃位三岁寒。谁谓诚不尽,知穷力亦殚。

虽至负乘寇,初无挟术钻。浩荡出江湖,翻覆如波澜。

心伤不材树,自念独飞翰。徇义在匹夫,报恩犹一餐。

况乃山海泽,效无毫发端。内讼已惭沮,积毁今摧残。

胡为复惕息,伤鸟畏虚弹。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七)

张九龄《南阳道中作》原文

登郢属岁阴,及宛懵所适。复闻东汉主,遗此南都迹。

佳气蔼厥初,霸图纷在昔。兹邦称贵近,与世尝薰赫。

遭遇感风云,变衰空草泽。不识邓公树,犹传阴后石。

驱马历闉闍,荆榛翳阡陌。事去物无象,感来心不怿。

怀古对穷秋,兴言伤远客。眇默遵岐路,辛勤弊行役。

云雁号相呼,林麇走自索。顾忆徇书剑,未尝安枕席。

岂暇墨突黔,空持辽豕白。迷复期非远,归欤赏农隙。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八)

张九龄《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原文

宅生惟海县,素业守郊园。中览霸王说,上徼明主恩。

一行罢兰径,数载历金门。既负潘生拙,俄从周任言。

逶迤恋轩陛,萧散反丘樊。旧径稀人迹,前池耗水痕。

并看芳树老,唯觉敝庐存。自我栖幽谷,逢君翳覆盆。

孟轲应有命,贾谊得无冤。江上行伤远,林间偶避喧。

地偏人事绝,时霁鸟声繁。独善心俱闭,穷居道共尊。

乐因南涧藻,忧岂北堂萱。幽意加投漆,新诗重赠轩。

平生徇知己,穷达与君论。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九)

张九龄《春江晚景》原文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全文赏析

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五六句述其中不可言传之佳趣。中间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尾联复写春江景色。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九龄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写作背景

张九龄喜欢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他的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味某种超然的情怀。此诗即为作者观景之作,其作年难考。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十)

张九龄《和裴侍中承恩拜扫旋辔途中有怀…官僚乡国亲故(后缺)》原文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气雄。生才作霖雨,继代有清通。

天下称贤相,朝端挹至公。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

霜露多前感,丘园想旧风。扈巡过晋北,问俗到河东。

便道恩华降,还乡礼教崇。野尊延故老,朝服见儿童。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十一)

张九龄《彭蠡湖上》原文

沿涉经大湖,湖流多行泆.决晨趋北渚,逗浦已西日。

所适虽淹旷,中流且闲逸。瑰诡良复多,感见乃非一。

庐山直阳浒,孤石当阴术。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

象类何交纠,形言岂深悉。且知皆自然,高下无相恤。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十二)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原文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全文赏析

湖口即鄱阳湖口,唐为江州戌镇,归洪州大都督府统辖。这诗约为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前后所作。

张九龄在此之前,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张说为宰相,张九龄深受器重,引为本家,擢任中书舍人。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张说被劾罢相,他也贬为太常少卿。不久,出为冀州刺史。他上疏固请改授江南一州,以便照顾家乡年老的母亲。唐玄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使”(《旧唐书。张九龄传》)。这是一段使他对朝廷深为感戴的曲折遭遇。骤失宰相的依靠,却获皇帝的恩遇,说明他的才德经受了考验。为此,他踌躇满志,在诗中微妙地表达了这种情怀。

这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与天相映,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而寓比寄兴,景中有人,象外有音,节奏舒展,情调悠扬,赏风景而自怜,写山水以抒怀,又处处显示着诗人为自己写照。

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风姿、神采和境界。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万丈”指山高,“迢迢”谓天远,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颔联写瀑布的风姿: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但诗人以其神写其貌,形容瀑布是奔腾流过杂树,潇洒脱出云气,其风姿多么豪放有力,泰然自如,颈联写瀑布的神采声威。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高瞻;天气晴朗,又似闻其响若风雨,声威远播。尾联赞叹瀑布的境界:庐山本属仙境,原多秀丽景色,而以瀑布最为凸出。它与天空连成一气,真是天地和谐化成的精醇,境界何等恢宏阔大。《易·系辞》:“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此用其词,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境界和政治抱负。

但总起来看,诗中所写瀑布水,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不愧为秀中之杰。这正是诗人遭遇和情怀的绝妙的形象比喻。所以他在摄取瀑布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选择什么语言,表现什么特点,实则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怀来取舍的。这也是此诗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诗人自我化身,则比喻与被比者一体,其比兴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凿痕迹。

作为一首山水诗,它的艺术是独特而成功的。乍一读,它好像只是在描写、赞美瀑布景象,有一种欣赏风景、吟咏山水的名士气度。稍加吟味,则可感觉其中蕴激情,怀壮志,显出诗人胸襟开阔,风度豪放,豪情满怀,其艺术效果是奇妙有味的。“诗言志”,山水即人,这首山水诗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中学生必背张九龄古诗词(篇十三)

张九龄《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原文

君子体清尚,归处有兼资。虽然经济日,无忘幽栖时。

卜居旧何所,休浣尝来兹。岑寂罕人至,幽深获我思。

松涧聆遗风,兰林览馀滋。往事诚已矣,道存犹可追。

遗子后黄金,作歌先紫芝。明德有自来,奕世皆秉彝。

岂与磻溪老,崛起周太师。我心希硕人,逮此问元龟。

怊怅既怀远,沉吟亦省私。已云宠禄过,况在华发衰。

轩盖有迷复,丘壑无磷缁。感物重所怀,何但止足斯。

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词(5篇)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张九龄的古诗词,它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那么诗人张九龄有哪些古诗词值得一读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意准备了“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词”,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词(篇一)

张九龄《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原文

兹山镇何所,乃在澄湖阴。下有蛟螭伏,上与虹蜺寻。

灵仙未始旷,窟宅何其深。双阙出云峙,三宫入烟沉。

攀崖犹昔境,种杏非旧林。想像终古迹,惆怅独往心。

纷吾婴世网,数载忝朝簪。孤根自靡托,量力况不任。

多谢周身防,常恐横议侵。岂匪鹓鸿列,惕如泉壑临。

迨兹刺江郡,来此涤尘襟。有趣逢樵客,忘怀狎野禽。

栖闲义未果,用拙欢在今。愿言答休命,归事丘中琴。

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词(篇二)

张九龄《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原文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词(篇三)

张九龄《和崔尚书喜雨》原文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词(篇四)

张九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原文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词(篇五)

张九龄《登城楼望西山作》原文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初中关于张九龄的优秀古诗词收藏(8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多次出现过诗歌盛行的时期,为了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张九龄的古诗词,它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穿越千年的情感。诗人张九龄有哪些古诗词值得一读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关于张九龄的优秀古诗词”,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关于张九龄的优秀古诗词【篇一】

张九龄《叙怀二首》原文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晚节从卑秩,岐路良非一。既闻持两端,复见挟三术。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

去去勿重陈,归来茹芝朮.

初中关于张九龄的优秀古诗词【篇二】

张九龄《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原文

为郡久无补,越乡空复深。苟能秉素节,安用叨华簪。

却步园畦里,追吾野逸心。形骸拘俗吏,光景赖闲林。

内讼诚知止,外言犹匪忱。成蹊谢李径,卫足感葵阴。

荣达岂不伟,孤生非所任。江城何寂历,秋树亦萧森。

下有北流水,上有南飞禽。我愿从归翼,无然坐自沉。

初中关于张九龄的优秀古诗词【篇三】

《感遇(其一)》张九龄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感遇十二首》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

【原文】

感遇十二首1

其一

兰叶春葳蕤2,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3,闻风坐相悦4。

草木有本心5,何求美人折6。

【注释】

1。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

2。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3。林栖者:指隐士。

4。坐:因而。

5。本心:天性。

6。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白话译文】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谪居荆州时所作,含蓄蕴藉,寄托遥深,对扭转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起过积极的作用。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重视。高在《唐诗品汇》里指出:“张曲江公《感遇》等作,雅正冲淡,体合《风》《骚》,骎骎乎盛唐矣。”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二句,互文见意:兰在春天,桂在秋季,它们的叶子多么繁茂,它们的花儿多么皎洁。这种互文,实际上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括全株而言。春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之意。而“葳蕤”二字又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觉有皎洁明净的感觉。而“皎洁”二字,又十分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正因为写兰、桂都兼及花叶,所以第三句便以“欣欣此生意”加以总括,第四句又以“自尔为佳节”加以赞颂。这就巧妙地回应了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一般选注本将三四两句解释为:“春兰秋桂欣欣向荣,因而使春秋成为美好的季节。”认为写兰只写叶,写桂只写花。这样的解释未必符合诗意。这大概是将“自尔为佳节”一句中的“自”理解为介词“从”,又转变为“因”,把“尔”理解为代词“你”或“你们”,用以指兰、桂。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首先,前二句尽管有“春”“秋”二字,但其主语分明是“兰叶”和“桂花”,怎能将“春”“秋”看成主语,说“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好的季节”呢?其次,如果这样解释,便与下面的“谁知林栖者”二句无法贯通。再次,统观全诗,诗人着重强调的是一种不求人知的情趣,怎么会把兰、桂抬到“使春秋成为美好季节”的地步呢?根据诗人的创作意图,结合上下文意来看,“自尔为佳节”的“自”,与杜甫诗句“卧柳自生枝”中的“自”为同一意义。至于“尔”,应该是副词而不是代词。与“卓尔”、“率尔”中的“尔”词性相同。“佳节”在这里也不能解释为“美好的季节”,而应该理解为“美好的节操”。诗人写了兰叶桂花的葳蕤、皎洁,接着说,兰叶桂花如此这般的生意盎然,欣欣向荣,自身就形成一种美好的节操。用“自尔”作“为”的状语,意在说明那“佳节”出于本然,出于自我修养,既不假外求,亦不求人知。这就自然而然地转入下文“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诗的前四句写兰桂而不及人,“谁知林栖者”一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感。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芳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便运用这一典故,使诗意更为含蓄委婉、情意深厚。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又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意却另辟蹊径,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其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实际上,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当然,不求人知,并不等于拒绝人家赏识;不求人折,更不等于反对人家采择。从“何求美人折”的语气来看,从作者遭谗被贬的身世看,这正是针对不被人知、不被人折的情况而发的。“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乃是全诗的命意之所在。全诗句句写兰桂,都没有写人,但从诗歌的完整意象里,读者便不难看见人,看到封建社会里某些自励名节、洁身自好之士的品德。

初中关于张九龄的优秀古诗词【篇四】

张九龄《春江晚景》原文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全文赏析

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五六句述其中不可言传之佳趣。中间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尾联复写春江景色。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九龄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写作背景

张九龄喜欢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他的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味某种超然的情怀。此诗即为作者观景之作,其作年难考。

初中关于张九龄的优秀古诗词【篇五】

《归燕诗》张九龄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归燕诗》是唐代宰相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咏物诗借物喻人,表面上写燕子,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厌恶权贵佞臣,忠心报效朝廷的心迹。语言虽然朴素,而又不失艺术效果。

【原文】

归燕诗

海燕⑴虽微渺⑵,乘春亦⑶暂来。

岂知泥滓贱⑷,只见玉堂⑸开。

绣户⑹时⑺双⑻入,华堂⑼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⑽,鹰隼⑾莫相猜⑿。

【注释】

⑴海燕:在中国古代,把比较宽阔的水域均成为海。“海燕”即指燕子。

⑵虽微渺:虽然卑下低贱。

⑶亦:也。

⑷泥滓(nízǐ):泥渣。贱:卑贱。

⑸玉堂:玉饰的殿堂,宫殿的美称,这里暗指朝廷。

⑹绣户:华丽的居室,隐喻朝廷。

⑺时:时而。

⑻双:成双。

⑼华堂:与上文“绣户”同义。

⑽竞:竞争,争夺。

⑾鹰隼(sǔn):鹰和雕,泛指猛禽。

⑿莫相猜:不要猜忌。相,一方对另一方(发出动作)。

【白话译文】

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创作背景】

作者是唐玄宗开元(713-741)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张九龄屡次顶撞唐玄宗,再加上李林甫从中作梗,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觉察到皇帝对自己心生不满,终于向李林甫低头,写下这首诗赠与李林甫。然而李林甫并不心慈手软,很快借严挺之事件毁谤张九龄,导致其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

【赏析】

《归燕诗》是一首咏物诗,所咏的是将要归去的燕子,但诗人并没有工细地描绘燕子的体态和风神,而是叙述与议论多于精工细雕的刻画,是一首妙用比兴、寓意深长的诗。

首联“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从海燕“微眇”写起。诗人作为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是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因而遭到李林甫等毁谤,从此以后,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在开元二十四年那年被罢相。诗人在此借“海燕”之“微眇”来隐喻自己微贱之身,暗含着自己不像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对句“乘春亦暂来”,这一句承上“海燕”而来,表面是说,海燕乘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来,即使时间不长但也来了。诗人借燕子的春来秋去来暗示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一个“暂”字,不仅说燕子也已经来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来朝为官时间不长。这一联,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为民做事,忠于朝廷的情怀。

颔联“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这一联承上联想“燕子”而来。出句“岂知泥滓贱”中,“泥滓贱”喻指李林甫之类的小人。燕子衔泥筑巢,而不知“泥滓”之贱。这里,诗人借此暗示自己对李林甫这样的小人还认识是不太清楚。一个“贱”字,不但写出了李林甫这样的卑微,也表现出诗人对李林甫之流的厌恶。出句“只见玉堂开”,这里,诗人以燕子出入“玉堂”之中,衔泥作窠的辛苦,比喻自己在朝廷为相而日夜辛劳之状。诗人以物喻人,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含蓄蕴藉,不但引起读者的思考,而且也给读者以审美想象的空间。

颈联“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这一联紧承颔联中的“玉堂开”而来。在对偶中,具体表现出自己为朝廷效忠和大度的胸襟。诗句中的“绣户”、“华堂”和前面的“玉堂”都是隐喻朝廷。“双”即指诗人和李林甫两人。“时双入”即每天双双(指诗人和李林甫)进入朝廷。这里,诗人表现了自己没有把李林甫当成有敌意的人,从而表现出诗人为了朝廷而忘记个人的私事,也表现出诗人为朝廷、为国家而所具有的开阔心胸。出句“华堂日几回”中的“日几回”即每天进出几次。这里,诗人通过数量词表明了工作的繁忙景象——来去匆匆,更表现出对朝廷忠心耿耿。

尾联“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这一联集中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忠诚而忘却自己之情。出句“无心与物竞”,意思是说,我没有心思和精力与外物竞争,实际上表明了诗人尽心工作,为朝廷效力。末句“鹰隼莫相猜”,这里,诗人表面写的“猛禽”,实则是诗人在告诫李林甫之流,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不必猜忌,更不必中伤(也许哪天我要退隐了)。那时候,朝廷大权已经落在李林甫手中,张九龄自知不可能有所作为,不得不退让,但心中不无牢骚和感慨。这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吊张曲江序》中称张九龄被贬之后说:“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郁然与骚人同风。”可见,诗人张九龄在面对强敌对手时,清醒与明智,也看出张九龄在文学创作中的巧妙——以物喻人,含蓄蕴藉。

这首律诗对仗工整,语言朴素,风格清淡,如“轻缣素练”(张说评张九龄语)一般。它名为咏物,实乃抒怀,既写燕,又写人,句句不离燕子,却又是张九龄的自我写照。作者的艺术匠心,主要就表现在他选择了最能模写自己的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诗不离燕子,但又不黏于燕子,达到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

初中关于张九龄的优秀古诗词【篇六】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原文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全文赏析

诗一开始就以孤鸿与大海对比。沧海浩大,鸿雁孤小,足已衬托出人在宇宙之间的渺小,何况这是一只离群索居的孤雁,海愈见其大,雁愈见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可见“孤鸿海上来”这五个字,并非平淡写来,其中渗透了诗人孤寂不遇的情感。第二句“池潢不敢顾”,笔势陡转,为下文开出局面。这只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为什么见到城墙外的护城河水,竟不敢回顾一下呢?这里是象征诗人在人海中因为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警惕,同时也反衬出下文的双翠鸟,恍如燕巢幕上自以为安乐,而不知烈火就将焚烧到它们。

这一只孤鸿连双翠鸟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侧见”两字暗示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他们窃据高位,就如同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可是,“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意思是说:不要太得意了!你们闪光的羽毛这样显眼,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这两句,诗人假托孤鸿的口吻,对他的政敌提出了诚恳的劝告。不愤怒,也不幸灾乐祸,这是正统儒家的修养,也就是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然后很自然地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这两句,点明了全诗的题旨,忠告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外露,只怕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只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这里“高明”两字是暗用《左传》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忠告双翠鸟的话,一共四句,前两句代它们担忧,后两句正面提出他那个时代的处世真谛。那么,孤鸿自己将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连池潢,它将没入于苍茫无际的太空之中,猎人们虽然妄想猎取它,可是不知到何处去猎取它。“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纯以鸿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诗就在苍茫幽渺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开始四句叙事,简洁利落,第五句“矫矫珍木巅”句中的“矫矫”两字,上承“翠鸟”,下启“美服”;“珍木巅”三字,上承“三珠树”,下启“高明”。足见诗人行文的缜密。后六句都是孤鸿的独白,其中四句对翠鸟说,二句专说鸿雁自己。“今我游冥冥”句,以“冥冥”两字来应衬上文的“矫矫”两字,迭字的对比呼应,又一次显出了诗人的细针密缕。

初中关于张九龄的优秀古诗词【篇七】

张九龄《登荆州城楼》原文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初中关于张九龄的优秀古诗词【篇八】

张九龄《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原文

秦帝始求仙,骊山何遽卜。中年既无效,兹地所宜复。

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黔首无寄命,赭衣相追逐。

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土崩失天下,龙斗入函谷。

国为项籍屠,君同华元戮。始掘既由楚,终焚乃因牧。

上宰议扬贤,中阿感桓速。一闻过秦论,载怀空杼轴。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感悟家长篇分享七篇
2022.07.27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 家长教育心得分享 家长家庭教育心得
街道小区中秋晚会社区领导开幕式讲话稿汇编十三篇
2022.07.27 中秋节晚会开幕式致辞 中秋节晚会开幕式演讲稿 中秋节晚会开幕式活动发言稿
大学中秋节晚会开幕式上的领导致辞十篇
2022.07.27 中秋节晚会开幕式致辞 中秋节晚会开幕式演讲稿 中秋节晚会开幕式活动发言稿
幼儿园教师节详细主题活动总结大全
2022.07.27 教师节活动总结 教师节感恩活动总结 教师节主题活动总结 教师节活动个人总结 教师节活动总结范文
感遇 [唐] 张九龄
2022.01.07 九月你好 九寨沟美景 九峰公园导游词
家长参与亲子共读的收获和感悟
2022.07.27 亲子共读家长心得体会 亲子共读家长心得怎么写 亲子共读家长个人心得
2024乡镇街道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总结通用七篇
2022.07.27 乡镇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乡镇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 乡镇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总结
教师节学校表彰大会活动总结精选八篇
2022.07.27 教师节活动总结 教师节感恩活动总结 教师节主题活动总结 教师节活动个人总结 教师节活动总结范文
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实习报告精选
2022.07.27 物流实习报告 大学生物流公司实习报告 物流公司个人实习报告
网点客服月度工作简短总结汇总
2022.07.27 客服月度工作总结 客服人员月度工作总结 客服个人月工作总结
文艺气息浓厚的浪漫唯美的古诗词收藏四十句
2022.06.22 浪漫诗词 文艺诗词 优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