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中华文化熠熠生辉,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提升我们的心灵品质,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绮丽瑰宝,华夏文明的核心。那么有哪些白居易的古诗词值得一读呢?一起来看看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篇1

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云涛烟浪最深处,

人传中有三神山。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

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蓬莱今古但闻名,

烟水茫茫无觅处。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徐福文成多诳诞,

上元太一虚祈祷。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

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篇2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全文赏析

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据序文可知,这是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当年六月,诗人因上疏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诗题“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组诗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作者的己见,宣泄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和对作者自身遭遇的忿忿不平。此诗为第一首,放言政治上的辨伪——略同于近世所谓识别“两面派”的问题。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底事,何事,指的是朝真暮伪的事。首联单刀直入地发问:“早晨还装得俨乎其然,到晚上却揭穿了是假的,古往今来,什么样的怪事没出现过?可有谁预先识破呢?”开头两句以反问的句式概括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颔联两句都是用典。臧生,即春秋时的臧武仲,当时的人称他为圣人,孔子却一针见血地斥之为凭实力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宁子,即宁武子,孔子十分称道他在乱世中大智若愚的韬晦本领。臧生奸而诈圣,宁子智而佯愚,表面上的作伪差不多,但性质不同。然而可悲的是,世人只爱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却不晓得世间还有宁武子那样的高贤。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颈联两句都是比喻,意思是:“草丛间的萤虫,虽有光亮,可它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呈球状,难道那就是珍珠吗?”然而,它们偏能以闪光、晶莹的外观炫人,人们又往往为假象所蒙蔽。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尾联紧承颈联萤火露珠的比喻,明示辨伪的方法。燔柴,语出《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这里用作名词,意为大火。照乘,指明珠。这两句是说:“倘不取燔柴大火和照乘明珠来作比较,又何从判定草萤非火,荷露非珠呢?”这就相当于谚语所说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诗人提出对比是辨伪的重要方法。当然,如果昏暗到连燔柴之火、照乘之珠都茫然不识,比照也就失掉了依据。所以,最后诗人才有“不取”、“可怜”的感叹。

这首诗,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使读者感到乏味。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阐明哲理,把抽象的议论,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了。而且八句四联之中,五次出现反问句,似疑实断,以问为答,不仅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且充满咄咄怪事的感叹。从头至尾,“何人”、“底事”、“但爱”、 “可知”、 “终非”、 “岂是”、 “不取”、 “何殊”,连珠式的运用疑问、反诘、限制、否定等字眼,起伏跌宕,通篇跳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给读者以骨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诗人的冤案是由于直言取祸,他的辨伪之说并非泛泛而发的宏论,而是对当时黑暗政治的针砭,是为抒发内心忧愤而做的《离骚》式的呐喊。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篇3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全文赏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

前两句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这个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不知如何是好。第二句,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后两句运用想象,正面写“思家”。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具体“说”了什么,作者并没有指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显露。这首诗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写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岁末,作者时年三十三岁,任秘书省校书郎。冬至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间也很热闹,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白居易当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有感而作此诗。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篇4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只自取辛勤。

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

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

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

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

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

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

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

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篇5

乐天乐天,来与汝言。汝宜拳拳,终身行焉。物有万类,

锢人如锁。事有万感,爇人如火。万类递来,锁汝形骸。

使汝未老,形枯如柴。万感递至,火汝心怀。使汝未死,

心化为灰。乐天乐天,可不大哀,汝胡不惩往而念来。

人生百岁七十稀,设使与汝七十期。汝今年已四十四,

却后二十六年能几时。汝不思二十五六年来事,

疾速倏忽如一寐。往日来日皆瞥然,胡为自苦于其间。

乐天乐天,可不大哀。而今而后,汝宜饥而食,渴而饮;

昼而兴,夜而寝;无浪喜,无妄忧;病则卧,死则休。

此中是汝家,此中是汝乡,汝何舍此而去,自取其遑遑。

遑遑兮欲安往哉,乐天乐天归去来。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篇6

今朝览明镜,须鬓尽成丝。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

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而我独微笑,此意何人知。

笑罢仍命酒,掩镜捋白髭。尔辈且安坐,从容听我词。

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生若苟可恋,老即生多时。

不老即须夭,不夭即须衰。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

古人亦有言,浮生七十稀。我今欠六岁,多幸或庶几。

倘得及此限,何羡荣启期。当喜不当叹,更倾酒一卮。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篇7

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南北东西不失家,

风水为乡船作宅。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

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前呼苍头后叱婢,

问尔因何得如此。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

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

盐铁尚书远不知。何况江头鱼米贱,红脍黄橙香稻饭。

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盐商妇,有幸嫁盐商。

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好衣美食来何处,

亦须惭愧桑弘羊。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篇8

人生一百岁,通计三万日。何况百岁人,人间百无一。

贤愚共零落,贵贱同埋没。东岱前后魂,北邙新旧骨。

复闻药误者,为爱延年术。又有忧死者,为贪政事笔。

药误不得老,忧死非因疾。谁言人最灵,知得不知失。

何如会亲友,饮此杯中物。能沃烦虑消,能陶真性出。

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篇9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

彼皆非吾土,栽种尚忘疲。况兹是我宅,葺艺固其宜。

平旦领仆使,乘春亲指挥。移花夹暖室,徙竹覆寒池。

池水变绿色,池芳动清辉。寻芳弄水坐,尽日心熙熙。

一物苟可适,万缘都若遗。设如宅门外,有事吾不知。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篇10

东道常为主,南亭别待宾。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

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绿筠。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

置醴宁三爵,加笾过八珍。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

辉赫车舆闹,珍奇鸟兽驯。猕猴看枥马,鹦鹉唤家人。

锦额帘高卷,银花醆慢巡。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敛翠凝歌黛,流香动舞巾。裙翻绣鸂鶒,梳陷钿麒麟。

笛怨音含楚,筝娇语带秦。侍儿催画烛,醉客吐文茵。

投辖多连夜,鸣珂便达晨。入朝纡紫绶,待漏拥朱轮。

贵介交三事,光荣照四邻。甘浓将奉客,稳暖不缘身。

十载歌钟地,三朝节钺臣。爱才心倜傥,敦旧礼殷勤。

门以招贤盛,家因好事贫。始知豪杰意,富贵为交亲。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集节选 篇11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全文赏析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划一。首句鸟瞰西湖春日景色,谓其“似画图”。作者以具有如此浓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儿入诗,并非偶然。在孩童时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为之欣喜,其对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见一斑。此诗不仅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构,亦是历代描写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

“乱峰”以下三句,具体描绘如画之景∶群山环绕,参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多么诱人的美景呵!然而诗的旨趣并没有凝滞在范山模水的层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笔舌转到对农作物的体察上。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弄不好会雅俗相悖,很不协调,而白居易却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早稻犹碧毯上抽出的线头、新蒲象青罗裙上的飘带。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仅体现出作者对湖区人民的关怀,使读者由此可以联想到正是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体恤民瘼,浚井供饮,把杭州变成了人间天堂,从而铭戢其德惠。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格、一种可贵的出新,它比作者描绘西湖的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颖,语言益见精妙。

这首诗的结构曲折委婉,别有情致,特别是最后两句“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唐宋诗醇》)那么其“言外余情”是什么呢?这得联系作者的有关行迹和创作来探寻。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是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即所谓“□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这话是出自《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一诗,在其他篇目中 尚有不少类似的说法,这既是作者的心里话,也是此诗的“言外余情”。

因为“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抱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西湖,这种情绪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早已是驰名中外的湖山形胜之地,此诗亦不胫而走,值得玩味的是如今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的命名,有的很可能是从这首《春题湖上》中的相应诗句衍化而来的。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者于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公元822)七月,出任杭州刺史,十月到任,至长庆四年五月底离杭赴洛阳任所。此诗即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大约是唐代长庆四年(公元824)春,作者在杭州住期将满,就要离开之前所作。白居易为了逃避当时朝廷激烈党争的政治漩涡,自求出守杭州。其后的诗作不免流露出离开了是非之地的轻松愉快心情。这首诗则因届满将归,而滋生怅惘的依依惜别情。

GZ85.com扩展阅读

唐朝白居易写的古诗名著(5篇)


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化典籍中的至关重要的部分。那么您知道有哪些有名的白居易的古诗词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唐朝白居易写的古诗名著”,敬请阅读,希望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唐朝白居易写的古诗名著【篇一】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唐朝白居易写的古诗名著【篇二】

有木名弱柳,结根近清池。风烟借颜色,雨露助华滋。

峨峨白雪花,袅袅青丝枝。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

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折条用樊圃,柔脆非其宜。

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可惜金堤地,栽之徒尔为。

有木名樱桃,得地早滋茂。叶密独承日,花繁偏受露。

迎风闇摇动,引鸟潜来去。鸟啄子难成,风来枝莫住。

低软易攀玩,佳人屡回顾。色求桃李饶,心向松筠妒。

好是映墙花,本非当轩树。所以姓萧人,曾为伐樱赋。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上受顾盼恩,下勤浇溉力。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

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美人默无言,对之长叹息。

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

有木名杜梨,阴森覆丘壑。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盘薄。

狐媚言语巧,鸟妖声音恶。凭此为巢穴,往来互栖托。

四傍五六本,叶枝相交错。借问因何生,秋风吹子落。

为长社坛下,无人敢芟斫。几度野火来,风回烧不著。

有木香苒苒,山头生一蕟。主人不知名,移种近轩闼。

爱其有芳味,因以调麹糵.前后曾饮者,十人无一活。

岂徒悔封植,兼亦误采掇。试问识药人,始知名野葛。

年深已滋蔓,刀斧不可伐。何时猛风来,为我连根拔。

有木名水柽,远望青童童。根株非劲挺,柯叶多蒙笼。

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为同松柏类,得列嘉树中。

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

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惟有一堪赏,中心无蠹虫。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

唐朝白居易写的古诗名著【篇三】

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

何如此庭内,水竹交左右。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泓澄动阶砌,澹泞映户牖。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主人过桥来,双童扶一叟。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

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酒开舟不系,去去随所偶。

或绕蒲浦前,或泊桃岛后。未拨落杯花,低冲拂面柳。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不知此何处,复是人寰否。

谁知始疏凿,几主相传受。杨家去云远,田氏将非久。

天与爱水人,终焉落吾手。

唐朝白居易写的古诗名著【篇四】

巨镇为邦屏,全材作国桢。韬钤汉上将,文墨鲁诸生。

豹虎关西卒,金汤渭北城。宠深初受棨,威重正扬兵。

阵占山河布,军谙水草行。夏苗侵虎落,宵遁失蕃营。

云队攒戈戟,风行卷旆旌。堠空烽火灭,气胜鼓鼙鸣。

胡马辞南牧,周师罢北征。回头问天下,何处有欃枪。

唐朝白居易写的古诗名著【篇五】

西溪风生竹森森,南潭萍开水沈沈。丛翠万竿湘岸色,

空碧一泊松江心。浦派萦回误远近,桥岛向背迷窥临。

澄澜方丈若万顷,倒影咫尺如千寻。泛然独游邈然坐,

坐念行心思古今。菟裘不闻有泉沼,西河亦恐无云林。

岂如白翁退老地,树高竹密池塘深。华亭双鹤白矫矫,

太湖四石青岑岑。眼前尽日更无客,膝上此时唯有琴。

洛阳冠盖自相索,谁肯来此同抽簪。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推荐(15篇)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加强我们的人文修养,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它承载的古时候的人们的思想情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有哪些白居易的古诗词值得一读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一】

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心安不移转,身泰无牵率。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傍观愚亦见,当己贤多失。不敢论他人,狂言示诸侄。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二】

以道治心气,终岁得晏然。何乃戚戚意,忽来风雨天。

既非慕荣显,又不恤饥寒。胡为悄不乐,抱膝残灯前。

形影暗相问,心默对以言。骨肉能几人,各在天一端。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南北五千里,吾身在中间。

欲去病未能,欲住心不安。有如波上舟,此缚而彼牵。

自我向道来,于今六七年。炼成不二性,消尽千万缘。

唯有恩爱火,往往犹熬煎。岂是药无效,病多难尽蠲。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三】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全文赏析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

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

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对白居易一向颇有好感,虽然当初《琵琶行》《长恨歌》曾经让我背得痛不欲生,但是长大以后细细回味,其名句却处处可用得,选他这首,是因为意境的清朗,和颜色对比的鲜明却不刺眼,诗人在夜里听乐看花,怡然自得,但绕着回廊行而复歇,却含蓄点出了此闲适后的诗人的真正心意。

写作背景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开心。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四】

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

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

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

早岁从旅游,颇谙时俗意。中年忝班列,备见朝廷事。

作客诚已难,为臣尤不易。况余方且介,举动多忤累。

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

自从返田亩,顿觉无忧愧。蟠木用难施,浮云心易遂。

悠悠身与世,从此两相弃。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五】

薤叶有朝露,槿枝无宿花。君今亦如此,促促生有涯。

既不逐禅僧,林下学楞伽。又不随道士,山中炼丹砂。

百年夜分半,一岁春无多。何不饮美酒,胡然自悲嗟。

俗号销愁药,神速无以加。一杯驱世虑,两杯反天和。

三杯即酩酊,或笑任狂歌。陶陶复兀兀,吾孰知其他。

况在名利途,平生有风波。深心藏陷阱,巧言织网罗。

举目非不见,不醉欲如何。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六】

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

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自言重不幸,家破身未亡。

人各有一死,此死职所当。忍将先人体,与主为疣疮。

妾死主意快,从此两无妨。愿信赤心语,速即白刃光。

南郡忽感激,却立舍锋铓。抚背称阿姉,归我如归乡。

竟以恩信待,岂止猜妒忘。由来几上肉,不足挥干将。

南郡死已久,骨枯墓苍苍。愿于墓上头,立石镌此章。

劝诫天下妇,不令阴胜阳。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七】

鬻骆马兮放杨柳枝,掩翠黛兮顿金羁。

马不能言兮长鸣而却顾,杨柳枝再拜长跪而致辞。

辞曰:主乘此骆五年,凡千有八百日。衔橛之下,

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巾栉之间,

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

又无虺隤.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

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

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

岂主君独无情哉?予俯而叹,仰而咍,且曰:骆,骆,

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反厩,素反闺。吾疾虽作,

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

弃骓兮而别虞兮。乃目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

我姑酌彼金罍,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八】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

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落月西窗惊起,好个匆匆些子。鬒鬓亸轻松,

凝了一双秋水。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

频日雅欢幽会,打得来来越z4.说著暂分飞,

蹙损一双眉黛。无奈,无奈,两个心儿总待。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九】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

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

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十】

彤云散不雨,赫日吁可畏。端坐犹挥汗,出门岂容易。

忽思公府内,青衫折腰吏。复想驿路中,红尘走马使。

征夫更辛苦,逐客弥憔悴。日入尚趋程,宵分不遑寐。

安知北窗叟,偃卧风飒至。簟拂碧龙鳞,扇摇白鹤翅。

岂唯身所得,兼示心无事。谁言苦热天,元有清凉地。

勃勃旱尘气,炎炎赤日光。飞禽飐将坠,行人渴欲狂。

壮者不耐饥,饥火烧其肠。肥者不禁热,喘急汗如浆。

此时方自悟,老瘦亦何妨。肉轻足健逸,发少头清凉。

薄食不饥渴,端居省衣裳。数匙粱饭冷,一领绡衫香。

持此聊过日,焉知畏景长。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十一】

烟渚云帆处处通,飘然舟似入虚空。玉杯浅酌巡初匝,

金管徐吹曲未终。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

避旗飞鹭翩翻白,惊鼓跳鱼拨剌红。涧雪压多松偃蹇,

岩泉滴久石玲珑。书为故事留湖上,吟作新诗寄浙东。

军府威容从道盛,江山气色定知同。报君一事君应羡,

五宿澄波皓月中。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十二】

冒宠已三迁,归期始二年。囊中贮馀俸,园外买闲田。

狐兔同三径,蒿莱共一廛。新园聊刬秽,旧屋且扶颠。

檐漏移倾瓦,梁欹换蠹椽。平治绕台路,整顿近阶砖。

巷狭开容驾,墙低垒过肩。门闾堪驻盖,堂室可铺筵。

丹凤楼当后,青龙寺在前。市街尘不到,宫树影相连。

省史嫌坊远,豪家笑地偏。敢劳宾客访,或望子孙传。

不觅他人爱,唯将自性便。等闲栽树木,随分占风烟。

逸致因心得,幽期遇境牵。松声疑涧底,草色胜河边。

虚润冰销地,晴和日出天。苔行滑如簟,莎坐软于绵。

帘每当山卷,帷多带月褰。篱东花掩映,窗北竹婵娟。

迹慕青门隐,名惭紫禁仙。假归思晚沐,朝去恋春眠。

拙薄才无取,疏慵职不专。题墙书命笔,沽酒率分钱。

柏杵舂灵药,铜瓶漱暖泉。炉香穿盖散,笼烛隔纱然。

陈室何曾扫,陶琴不要弦。屏除俗事尽,养活道情全。

尚有妻孥累,犹为组绶缠。终须抛爵禄,渐拟断腥膻。

大抵宗庄叟,私心事竺乾。浮荣水划字,真谛火生莲。

梵部经十二,玄书字五千。是非都付梦,语默不妨禅。

博士官犹冷,郎中病已痊。多同僻处住,久结静中缘。

缓步携筇杖,徐吟展蜀笺。老宜闲语话,闷忆好诗篇。

蛮榼来方泻,蒙茶到始煎。无辞数相见,鬓发各苍然。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十三】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全文赏析

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十四】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全文赏析

联系下文来看,两个意思兼而有之。次句“山势川形阔复长”即是对“茫茫”二字的具体化描绘。杭州浙江,即钱塘江的入海处,有龛、赭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每至涨潮时节,江水由山门涌出,水势凶猛,犹如万马奔腾,是古今中外闻名的胜景。这两句是诗人登楼远眺看到的远景,意境阔大高远。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是近景描写。自中唐以后,东南一带城市经济繁荣,杭州城外,人烟稠密,傍晚时分呈现万家灯火的繁华,加之钱塘江内过往船只众多,灯火闪烁,场面蔚为奇观。这些都是诗人在江楼上俯瞰到的,是紧扣题目中的“望”字所言。

诗的颈联则使人产生凉爽之感。风吹古树,月照平沙,意境何等清新,而诗人用“晴天雨”、“夏夜霜”加以修饰,更可谓别致、新颖。风吹古木之声音可比雨声,古木落叶状如雨点。虽然实际并无风雨,而身临其境,已然有暑气顿消之感。同样,铺洒在大地上的月光,皎洁晶莹,宛如霜雪,更增添了夏夜的凉爽。因此诗人在诗歌的末句自问自答,请他的朋友来江楼消暑。

诗的颔联和颈联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又对仗工整、自然,为全诗增添了不少光彩。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这首诗是当时招朋友夜饮的即兴之作。这是一首格律工稳的七律,以描写景色和赏景的感受为中心。描写景色的层次极为分明,犹如讲究透视法的水粉画一般。首二句突出了登高夕望的气势,重点写山水,山连水,水接天,延绵雄阔。颔联从俯瞰的角度,写夜色中的光和亮;万家灯火与一道星河交相辉映,装点了钱塘的景色。星河一句,诗人画出了水中倒影,更增添了几分澄澈清新的感觉。颈联两句开始夹杂感官的错觉,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写风月:风吹树叶之声颇似沙沙秋雨,月照平沙疑是洁白如霜。同时,诗人又在字面上提醒读者,此时正值暑“夏”“晴”夜,强调秋凉的感觉不过是一种消暑的手段,于是,很自然地引出末二句主宾夜饮的对话,扣住了“招客”的题意。

如果把此诗比作一幅江楼夕望的画图,那么,诗的构思则是作画的顺序。诗人从远眺起笔,粗线条地勾勒余杭的山水,进而环顾杭城的灯光并由与灯影相辉的星河,自然收到江楼所在的湖水之上,从而慢慢将笔从旷远的天际转向楼阁四围的描写,再从风声月色见出消暑的人物形象,景色由远而近,而感觉则愈来愈细,真可谓“坐驰可以役万景”,既有眼力,又有笔力。

此诗的两联中,“灯火万家”一联对得极美,散落的万家灯火,与一道银河映入水中,恰好是前面“海天”与“山势”从傍晚到夜间的变化,给人一种神奇的梦幻之感,颇得后人的赞赏。宋人黄庭坚《登快阁》诗中的名句“澄江一道月分明”,似乎亦受到白氏此诗的影响。

诗中描写了杭州东面山川的形势和杭州美丽的夜景,气势雄伟,境界开阔。在炎热的夏天的黄昏,诗人登上望海楼向东远望,天海一片苍茫的景象;钱塘江和江两岸的山势“阔复长”。诗人写夜景是从光和声两个角度写的:灯火、银河、月光从光,夏风从声,因此绘声绘色、灿烂夺目,末句以“招客”作结,紧扣题目。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传世之作【篇十五】

东道常为主,南亭别待宾。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

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绿筠。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

置醴宁三爵,加笾过八珍。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

辉赫车舆闹,珍奇鸟兽驯。猕猴看枥马,鹦鹉唤家人。

锦额帘高卷,银花醆慢巡。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敛翠凝歌黛,流香动舞巾。裙翻绣鸂鶒,梳陷钿麒麟。

笛怨音含楚,筝娇语带秦。侍儿催画烛,醉客吐文茵。

投辖多连夜,鸣珂便达晨。入朝纡紫绶,待漏拥朱轮。

贵介交三事,光荣照四邻。甘浓将奉客,稳暖不缘身。

十载歌钟地,三朝节钺臣。爱才心倜傥,敦旧礼殷勤。

门以招贤盛,家因好事贫。始知豪杰意,富贵为交亲。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集锦15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它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有哪些白居易的古诗词让人不容错过呢?面对这些问题,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大家收集了“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1)

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不如无能者,饱食但遨游。

平生爱慕道,今日近此流。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

不分物黑白,但与时沉浮。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

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2)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

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

坐有湖山趣,行无风浪忧。食宁妨解缆,寝不废乘流。

泉石谙天竺,烟霞识虎丘。馀芳认兰泽,遗咏思蘋洲。

菡萏红涂粉,菰蒲绿泼油。鳞差渔户舍,绮错稻田沟。

紫洞藏仙窟,玄泉贮怪湫。精神昂老鹤,姿彩媚潜虬。

静阅天工妙,闲窥物状幽。投竿出比目,掷果下猕猴。

味苦莲心小,浆甜蔗节稠。橘苞从自结,藕孔是谁锼。

逐日移潮信,随风变棹讴。递夫交烈火,候吏次鸣驺。

梵塔形疑踊,阊门势欲浮。客迎携酒榼,僧待置茶瓯。

小宴闲谈笑,初筵雅献酬。稍催朱蜡炬,徐动碧牙筹。

圆醆飞莲子,长裾曳石榴。柘枝随画鼓,调笑从香球。

幕飏云飘槛,帘褰月露钩。舞繁红袖凝,歌切翠眉愁。

弦管宁容歇,杯盘未许收。良辰宜酩酊,卒岁好优游。

鲙缕鲜仍细,莼丝滑且柔。饱餐为日计,稳睡是身谋。

名愧空虚得,官知止足休。自嫌犹屑屑,众笑大悠悠。

物表疏形役,人寰足悔尤。蛾须远灯烛,兔勿近罝罘。

幻世春来梦,浮生水上沤。百忧中莫入,一醉外何求。

未死痴王湛,无儿老邓攸。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

去去无程客,行行不系舟。劳君频问讯,劝我少淹留。

云雨多分散,关山苦阻修。一吟江月别,七见日星周。

珠玉传新什,鹓鸾念故俦。悬旌心宛转,束楚意绸缪。

驿舫妆青雀,官槽秣紫骝。镜湖期远泛,禹穴约冥搜。

预扫题诗壁,先开望海楼。饮思亲履舄,宿忆并衾裯.

志气吾衰也,风情子在不。应须相见后,别作一家游。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3)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全文赏析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这两句,虽然仅是对“西湖晚归”的一个交代,但在写法上却很见技巧。试以现代的电影摄影手法作比,先是全景:波光漪涟的柳湖。然后镜头向前推近:映出松岛、莲花寺。最后是两个分镜头:湖上,天近傍晚,撑船人正摇动“归桡”,准备接客归去;寺中,诗人正和“诸客”走出道场,准备“晚归”。这种写法,层次分明,主从有序,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其次,这两句五处用了富有特征性的修饰词语和“借代”之法,从而增加了景物的质感和特征,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喜悦之情。试想,如果直说“西湖孤山山上寺,晚动归舟出庙堂”,这就索然无味,不能写出孤山寺的特色及诗人的喜悦之情。诗贵别趣,意忌直出,没有诗人的这种精心安排和恰当修饰,就不会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的。

上二句,从大处写起,由景到人;下二句,是从小处着笔,由人观景。“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就是写诗人归路所见。卢橘即批杷,栟榈即棕榈。批杷硕果累累,金实翠叶,本来就多么令人喜爱,山雨过后,清香四溢,连果枝都被压得低垂下来;一个“重”字,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多少喜悦之情!棕榈树高叶大,俨若凉扇遮径,雨后清风,阔叶颤动,似乎它也感到了水风的清爽。一个“凉”字,透出诗人多少快感!好的画境,首先要看它能否表现出典型的物象;好的诗情,首先要看它能否把作者的精神融于画境。这两句,可以说是美景爽情的融冶,诗情画意的结合,似情似景,难解难分。

诗人移步登舟,船行湖上,这时的情景是:在宽阔的湖面上,轻轻的寒烟似有似无,蓝蓝的湖波共长天一色,所以说“烟波澹荡摇空碧。”“澹荡”二字,使人如泛仙槎,如升青冥,写出了清爽闲适之情。回望孤山寺:“楼殿参差倚夕阳”,“参差”二字,写出了随山势高下而建筑的宇观楼殿的特有景色,从而使人想到檐牙错落、各抱地势的瑰丽情景;加之夕阳晚照,红砖绿瓦,金光明灭,真是佛地宛如仙境,因而诗人发出由衷的感慨:“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落笔到“回望孤山赠诸客”的题旨,作品便戛然而止。孤山寺中有蓬莱阁,两者浑然一体,不着痕迹,更增加了韵外味,弦外音,使孤山寺的诗情画境久久萦绕于读者的脑际。

这首诗,短短八句,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读后如随诗人游踪,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画图。它宛如一篇优美的游记,更配有铿锵的韵致,荡起喜悦的心声,如画卷在目,如乐章在耳,给人以情景水乳交融的快感。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长庆二年(822年)秋至四年夏,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闲暇之余,他常喜欢到寺里听听高僧讲经,故而创作这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孤山寺周围的景象,同时也记录了他与“诸客”听讲归来的感受。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4)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

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

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

娱宾犒士宴监军,狮子胡儿长在目。有一征夫年七十,

见弄凉州低面泣。泣罢敛手白将军,主忧臣辱昔所闻。

自从天宝兵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来四十年,

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

将卒相看无意收。天子每思长痛惜,将军欲说合惭羞。

奈何仍看西凉伎,取笑资欢无所愧。纵无智力未能收,

忍取西凉弄为戏。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5)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全文赏析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是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于是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离人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离人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安心的去,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有亲身体会,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长生强烈的共鸣,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6)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全文赏析

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这也是作者在江州时留下的作品。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大雨刚过,地面和湖上经过雨水的冲洗,妩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时节,尚有冷气袭人,而阳光返照,不仅景色秀丽,复有温暖明快之感;山杏发,水苹生,欣欣向荣,红绿相映,色彩对比鲜明,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毫无秩序可言,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之态,故用“乱”字点出;而湖面之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地铺在水面上的绿色草坪,故说“平铺”。“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苹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四句之中,云、雨、阳光、山杏、水苹几个意象的描写都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早春征候。然而若尽乎此,又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原来还缺少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五、六句“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因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的白雁不得不低空飞行;同样由于雨水的淋浇,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之感。然而,它们一个不顾身上雨水未干,仍然翩翩起舞,一个虽然舌涩但也禁不住歌唱呜叫,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刚刚到来的春天太美妙,太富有魅力了。它们的飞舞和鸣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

前人云“刻画早春,有色泽,腹联尤警”(《唐宋诗醇》卷二十三)正是指出第三联的关键作用。有了这一联,一幅完整的《南湖早春》图才宣告完成。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消沉的心情。面对如此美妙的春天,诗人尚且缺乏兴致,无心情可言,则其内心必有巨大的隐痛。此时国家内忧外患,国势日益衰微,而诗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计可施,对于一个被贬在外的下层小吏来说,即使有贤才良策也徒然无用。忧国忧民、衰病不堪的诗人,怎么会有兴致欣赏美妙的春色呢?同时,春色愈美,国家河山愈可爱,就愈让人担心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可怕后果。所以“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正是忧国忧民的诗人,在爽心悦目的早春景色面前,思前瞻后所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叹息。

时值初春,景象不同于其它季节,也有别于仲春、暮春。诗人选取了傍晚时分雨住天晴、返照映湖这一特定角度,着重描绘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鹏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景物,惟妙惟肖地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时令尚早,大地刚刚苏醒,山杏初发,花开得不多,点缀在湖光山色中,故谓“碎红”,“乱点”则一下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乱峰围绕水平铺”(《春题湖上》),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的矫揉。水苹新生,叶子平铺水面,“平”与“乱”相互映照,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惟在水乡;才见此景致,也让人觉得随着季节的推移,春色转浓,它们也会在湖面上不断伸展、扩大。写了看似静止的景物,诗人又转而接笔描绘了湖上的雁影莺声,静与动、景与声相映成趣。严冬刚过,大雁尚未从冬天的慵懒状态中恢复过来,还不善高飞,在湖上飞得低而缓慢,诗人以一“重”字活现出了它此时慵懒、笨拙的神态。经历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禁锢,黄鹂在初展歌喉时也难免舌涩口拙,不能婉转高歌。白雁翅低、黄鹏舌涩,莫不带有早春时节它们自身的特征,也别具情趣。它们不惟使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有了动感,且有了声音,也让人感到它们不久即会振翅高飞,舒喉长鸣。一幅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早春画图呈现在读者眼前。

白居易倡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诗文的艰深晦涩,他的诗家弦户诵,流传中外,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与他诗歌的通俗易懂分不开。若以此以为白居易不注重诗歌的推敲锻炼,则与他的创作实际大相径庭,有时他的作品太自然了,反让人不易觉察他创作的苦心。这首《南湖早春》,适可见出他诗歌创作的功力与匠心。

诗人切人诗题选取了雨后初晴这一独特角度,简洁明快,起笔便向人描绘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尤可喜的是太阳的返光回射湖边,一切显得温暖而又明亮,诗人的心情也隐含其中。首联两句十四字,包含了多少事物,刻画它们的特征可谓一语传神。轻捷地将诗境展开之后,诗人便妙笔点染湖上景物。山杏初发,诗人以“乱点”见其自然情致,苹叶新生,诗人用“平铺”示其生长情景,各极其趣,“乱点”、“平铺”亦都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感,让人仿佛看到春天不断生长的力量。说黄鹏“语未成”尚属常见,谓白雁“飞仍重”则是诗人的创造,一“重”字活画出了早春白雁难以奋翅高飞的情态,不知诗人斟酌了多少次,才最终选定了这足以让人折服,让白雁俯首的“重”字。白雁“飞仍重”尚可意会,黄鹏“语未成”则简直无法在画中表现,惟可于诗中传出。春光明媚,诗人绘影图形,也不忘着色。山杏与水苹的“碎红”、“新绿”交相辉映,白雁、黄鹏为春光增了色彩,亦使得画面添了动感,传出声音。诗人所描绘的鄱阳早春,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视觉、有听觉,还有触觉,给人以全方位的整体感受,让人看到多姿多彩、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这实也离不开诗人对诗歌语言的锻炼,对谋篇布局的推敲。

景致的选择,语言的运用,毕竟属于外在、表面的东西,深入品味不难发现,这首《南湖早春》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精神、情感实灌注在笔下的景物中。风回云断,雨住天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合人心意,那风似也可吹去人心头的阴翳,让人心境亦如夕照下的湖面,立时明朗起来。湖上安详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山杏、水苹也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值此早春时节,诗人当也感受到春天的希望与温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在此之前不久,诗人刚经历过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大痛苦与挫折。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现在冬去春回,创伤渐复,江南春色让他感到惊喜、欣慰。可心头的阴云毕竟还未散尽,不能奋飞的白雁,学语未成的黄鹏,莫不带有他自身的影子,他在它们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在远离京城的谪居之地见到春归,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欣喜有所憧憬,又难以将原先心头积存的愁苦完全摆脱。总观全诗,诗人对江南春色是由衷喜爱,掩饰不住的,他虽自叹“年年衰病减心情”,可随着春光转浓加深,心情想也会日益开朗起来。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因而诗中在写出美好春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贬官远方的抑郁心情。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7)

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俯仰。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怳怳.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

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归去思自嗟,低头入蚁壤。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8)

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

三株两株汴河口。老枝病叶愁杀人,曾经大业年中春。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

绿阴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紫髯郎将护锦缆,

青娥御史直迷楼。海内财力此时竭,舟中歌笑何日休。

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炀天子,

自言福祚长无穷,岂知皇子封酅公。龙舟未过彭城阁,

义旗已入长安宫。萧墙祸生人事变,晏驾不得归秦中。

土坟数尺何处葬,吴公台下多悲风。二百年来汴河路,

沙草和烟朝复暮。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9)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全文赏析

联系下文来看,两个意思兼而有之。次句“山势川形阔复长”即是对“茫茫”二字的具体化描绘。杭州浙江,即钱塘江的入海处,有龛、赭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每至涨潮时节,江水由山门涌出,水势凶猛,犹如万马奔腾,是古今中外闻名的胜景。这两句是诗人登楼远眺看到的远景,意境阔大高远。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是近景描写。自中唐以后,东南一带城市经济繁荣,杭州城外,人烟稠密,傍晚时分呈现万家灯火的繁华,加之钱塘江内过往船只众多,灯火闪烁,场面蔚为奇观。这些都是诗人在江楼上俯瞰到的,是紧扣题目中的“望”字所言。

诗的颈联则使人产生凉爽之感。风吹古树,月照平沙,意境何等清新,而诗人用“晴天雨”、“夏夜霜”加以修饰,更可谓别致、新颖。风吹古木之声音可比雨声,古木落叶状如雨点。虽然实际并无风雨,而身临其境,已然有暑气顿消之感。同样,铺洒在大地上的月光,皎洁晶莹,宛如霜雪,更增添了夏夜的凉爽。因此诗人在诗歌的末句自问自答,请他的朋友来江楼消暑。

诗的颔联和颈联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又对仗工整、自然,为全诗增添了不少光彩。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这首诗是当时招朋友夜饮的即兴之作。这是一首格律工稳的七律,以描写景色和赏景的感受为中心。描写景色的层次极为分明,犹如讲究透视法的水粉画一般。首二句突出了登高夕望的气势,重点写山水,山连水,水接天,延绵雄阔。颔联从俯瞰的角度,写夜色中的光和亮;万家灯火与一道星河交相辉映,装点了钱塘的景色。星河一句,诗人画出了水中倒影,更增添了几分澄澈清新的感觉。颈联两句开始夹杂感官的错觉,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写风月:风吹树叶之声颇似沙沙秋雨,月照平沙疑是洁白如霜。同时,诗人又在字面上提醒读者,此时正值暑“夏”“晴”夜,强调秋凉的感觉不过是一种消暑的手段,于是,很自然地引出末二句主宾夜饮的对话,扣住了“招客”的题意。

如果把此诗比作一幅江楼夕望的画图,那么,诗的构思则是作画的顺序。诗人从远眺起笔,粗线条地勾勒余杭的山水,进而环顾杭城的灯光并由与灯影相辉的星河,自然收到江楼所在的湖水之上,从而慢慢将笔从旷远的天际转向楼阁四围的描写,再从风声月色见出消暑的人物形象,景色由远而近,而感觉则愈来愈细,真可谓“坐驰可以役万景”,既有眼力,又有笔力。

此诗的两联中,“灯火万家”一联对得极美,散落的万家灯火,与一道银河映入水中,恰好是前面“海天”与“山势”从傍晚到夜间的变化,给人一种神奇的梦幻之感,颇得后人的赞赏。宋人黄庭坚《登快阁》诗中的名句“澄江一道月分明”,似乎亦受到白氏此诗的影响。

诗中描写了杭州东面山川的形势和杭州美丽的夜景,气势雄伟,境界开阔。在炎热的夏天的黄昏,诗人登上望海楼向东远望,天海一片苍茫的景象;钱塘江和江两岸的山势“阔复长”。诗人写夜景是从光和声两个角度写的:灯火、银河、月光从光,夏风从声,因此绘声绘色、灿烂夺目,末句以“招客”作结,紧扣题目。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10)

乐天乐天,来与汝言。汝宜拳拳,终身行焉。物有万类,

锢人如锁。事有万感,爇人如火。万类递来,锁汝形骸。

使汝未老,形枯如柴。万感递至,火汝心怀。使汝未死,

心化为灰。乐天乐天,可不大哀,汝胡不惩往而念来。

人生百岁七十稀,设使与汝七十期。汝今年已四十四,

却后二十六年能几时。汝不思二十五六年来事,

疾速倏忽如一寐。往日来日皆瞥然,胡为自苦于其间。

乐天乐天,可不大哀。而今而后,汝宜饥而食,渴而饮;

昼而兴,夜而寝;无浪喜,无妄忧;病则卧,死则休。

此中是汝家,此中是汝乡,汝何舍此而去,自取其遑遑。

遑遑兮欲安往哉,乐天乐天归去来。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11)

朱藤朱藤,温如红玉,直如朱绳。自我得尔以为杖,

大有裨于股肱。前年左选,东南万里。交游别我于国门,

亲友送我于浐水。登高山兮车倒轮摧,渡汉水兮马跙蹄开。

中途不进,部曲多回。唯此朱藤,实随我来。瘴疠之乡,

无人之地。扶卫衰病,驱诃魑魅。吾独一身,赖尔为二。

或水或陆,自北徂南。泥黏雪滑,足力不堪。吾本两足,

得尔为三。紫霄峰头,黄石岩下。松门石磴,不通舆马。

吾与尔披云拨水,环山绕野。二年蹋遍匡庐间,

未尝一步而相舍。虽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

不如朱藤。嗟乎,穷既若是,通复何如,吾不以常杖待尔,

尔勿以常人望吾。朱藤朱藤,吾虽青云之上、黄泥之下,

誓不弃尔于斯须。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12)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满叶珠漼漼。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咍。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13)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全文赏析

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三首《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忆江南·江南忆》的前一首是突出描绘杭州这个被人喻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来验证“江南好”。古神话中有月中桂树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想像,读者眼前仿佛现出怒放的丹桂,闻到桂子浓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描绘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仅用两句话就足以使人想见杭州之多彩多姿。

后一首词是描绘苏州之美。苏州有当年吴王夫差为美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等风景名胜古迹,有名叫“竹叶春”的美酒佳酿,苏州的女子也更美丽多姿,能歌善舞,她们的舞姿,令人联想到那在风中沉醉的荷花。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

两首《忆江南·江南忆》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杭州与苏州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忆”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使人读其词而直欲奔向江南实地观览一番。这两首词与《忆江南·江南好》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整体。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14)

外事牵我形,外物诱我情。李君别来久,褊吝从中生。

忆昨访君时,立马扣柴荆。有时君未起,稚子喜先迎。

连步笑出门,衣翻冠或倾。扫阶苔纹绿,拂榻藤阴清。

家酝及春熟,园葵乘露烹。看山东亭坐,待月南原行。

门静唯鸟语,坊远少鼓声。相对尽日言,不及利与名。

分手来几时,明月三四盈。别时残花落,及此新蝉鸣。

芳岁忽已晚,离抱怅未平。岂不思命驾,吏职坐相萦。

前时君有期,访我来山城。心赏久云阻,言约无自轻。

相去幸非远,走马一日程。

中唐诗人白居易古诗节选(篇15)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全文赏析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冗杂,觉得很不自由。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对照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自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故而创作这首诗来抒发自己情怀。
刚入职会计师个人年度工作计划分享(6篇)
2022.10.04 会计个人工作计划 会计年度工作计划 企业会计工作计划
著名诗人笔下描写分离的诗句通用(55条)
2022.09.24 表达分别之情的诗句 分别的千古绝句 离别的诗句
关于鲁迅伤逝优质范文读后感六篇
2022.10.04 伤逝读后感 鲁迅伤逝读后感 伤逝课文读后感
朋友圈自嘲自己心太软的说说文案52句
2022.10.04 心软的句子 适合心软的人发的句子 心太软的文案
最新发言稿:经典领导新年致辞
2022.10.04 经典领导新年致辞 新年晚会领导致辞 领导致辞新年经典范文
唐代著名诗人“七绝圣手”王昌龄名人名言
2019.09.11 正能量英文短句名人名言 正能量名人名言短句 生日名人名言经典名句
六年级数学老师的升学工作计划范例六篇
2022.10.04 小学数学老师下半年工作计划 数学老师下半年工作计划
最新精选:内勤简历优秀模板(7篇)
2022.10.04 内勤简历 内勤个人简历 内勤个人简历范文
考研每天学习打卡的正能量句子收藏(40句)
2022.10.04 坚持运动自律句子 坚持运动自律文案 坚持健身运动励志短句
知乎上点赞最多的千与千寻观后感范文大全四篇
2022.10.04 电影《千与千寻》观后感 《千与千寻》动漫观后感 宫崎骏《千与千寻》观后感
公交车温暖可感的优质作文集锦六篇
2022.10.04 关于公交车的作文 有关公交车的作文 关于公交车的校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