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人名言汇集16条。
工作总结之家专题“孔子名人名言”推荐内容。
1、有钱而贵,是一个人的欲望也不随它的方式,不得到的地方。贫穷和卑微,也是一种罪恶。
2、劝善惩恶,奸邪乃正。吁嗟麟兮,克昭符命。圣与时合,代行位尊。苟或乖 戾,身穷道存。於昭鲁邑,栖迟孔门。吁嗟麟兮,孰知其仁。
3、此句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4、隐隐的乌鸦做,小站恨因为谁?突然雪过香亭落了,微风吹来了花瓶里的梅花,心已成灰。
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月亮多情该笑我了,现在就笑我吧。辜负了春天的心,独自闲独自唱。
7、在尊重中修炼自己,在平静中修炼自己。
8、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的。"松柏比喻了那些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人。告诉我们危难之际,才能见真英雄。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
9、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10、我是人间惆怅的客,一生记忆的断肠声。
11、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忠恕之道
12、一个绅士有九种思想:看、听、想、想。外表和思想,言语和思想忠诚,事情想尊重,怀疑和要求,怨恨和困难,想公正。
13、谁也不穷,旧的旅游季节好日子。心碎的人到老。
14、一个人准备成功,一个人准备成功。
15、在没接触这句话的时候我是个自作聪明的女孩,在家里不复习,只靠课堂上的40分钟来学习课文。每到测验的时候我总是靠运气,希望测验的题目我都会。有一次,恰巧碰上了一道不会的题目,老师上课时讲过,课后自己没有再复习,现在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这题是10分啊,可我全都不会。我恨不得马上回到那一课,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回家后复习。时间到了,我只好带着满腹遗憾交上了试卷。等到公布成绩那天,我真是心乱如麻,忐忑不安,“75分”。Oh,no.霎那间,仿佛有一万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我真是无地自容啊,恨不得地上有个缝能钻进去躲起来,脸也羞得通红。因为我平时的考试成绩一向名列前茅,可这一下子跌入深谷,我难过极了。
16、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蚩蚩尽商,此物谁能珍。
GZ85.Com扩展阅读
孔子名人名言43句
工作总结之家专题“孔子名人名言”推荐内容。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行与言而与之言,讲错。知者不失人,亦不讲错。”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应该都有接触过名人格言吧,优秀名人格言可以指引我们找寻人生的正确方向,有哪些语句优美的名人格言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孔子名人名言, 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孔子名人名言【篇1】
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hefirsse
3、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4、【翻译】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答: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6、扬起科学的风帆,让心灵去遨游。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8、【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9、【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0、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11、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12、【翻译】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最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5、以精神脂肪形式储存起来的知识,在成为精神肌肉之前是没有用的。
16、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17、除了知识和学问,世上再没有别的能力,能在头脑中,在头脑中,在想象中,在异象中,在信心中,建立统治和权柄。
18、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索,那他是最好放弃科学。柳比歇夫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19、意思是: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0、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1、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孔子名人名言【篇2】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朽木不可雕也。
2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行与言而与之言,讲错。知者不失人,亦不讲错。
2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26、如果要算知识的总量,我相信今天在座的人,你们的知识总量都超过孔子。比如说,我可以出计算机物理英语数学之类的题目,孔子肯定答不过你们。
27、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28、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30、【翻译】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3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答: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32、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33、提倡科学,反对邪教,促进和谐。
3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35、“仁义礼智”被孟子当作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宣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端也,犹其有体也。”人有体,是人之为人的外在表征,人之有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无此心,不仅不是君子,甚至是不是人都值得讨论。所以孟子进一步强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汉代之后,“仁义礼智”以外,又加上了“信”。《说文》解释,“信,诚也。”指待人处事诚实不欺,言行一致。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可取得他人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3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答: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37、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8、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1]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2]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9、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40、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41、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
4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关于孔子的经典名人名言57条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可以参考?我们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关于孔子的经典名人名言57条,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1、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3、天才就是这样,一辈子的努力就会成为天才。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朽木不可雕也。
5、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6、孔子认为怎样方是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7、知耻近乎勇。 ——孔子
8、不仅为一时之需,更要靠武力。
9、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1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hefirsse
12、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
13、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14、当不被教育成一条泥泞的虫子时,就会长成一条懒惰的龙。
15、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6、用它行,给它藏,只有我和你是丈夫。
17、【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18、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19、骄傲自满只会使自已摔跟头,唯有低调处世,才可能受益匪浅,体味百味人生。
2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2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2、【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2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24、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1]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2]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5、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26、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7、首先,颜回是个聪明而勤奋的.学生。聪明人一般都会受到老师喜欢,自古皆然。孔子曾经赞扬子贡,说他是“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聪明人。但孔子问子贡他和颜回谁更强十,子贡自称不如,说颜回是闻一以知十,而自己不过闻一以知二。孔子听了也说,我赞成你说比不上他。侧面反映了颜回的聪明。颜回的聪明不仅是天资问题,而且因为他非常勤奋。在颜回英年早逝之后,孔子谈论他时,还惋惜的说,可惜他死太早了,我只看到他不断的进步,没有见过他停滞不前。在和季康子等人谈论时,孔子也屡屡说起颜回的好学。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mdsh孔子
29、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孔子曾说人而无言,不知其可也。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资产。
30、君子不器。——孔子《论语》
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32、【翻译】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最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33、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3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3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3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37、"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38、人不知道他儿子的恶,也不知道他枝条的大。
39、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40、勤奋是你人生的密码,可以翻译成你壮丽的史诗。
41、“仁义礼智”被孟子当作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宣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端也,犹其有体也。”人有体,是人之为人的外在表征,人之有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无此心,不仅不是君子,甚至是不是人都值得讨论。所以孟子进一步强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汉代之后,“仁义礼智”以外,又加上了“信”。《说文》解释,“信,诚也。”指待人处事诚实不欺,言行一致。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可取得他人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42、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和颜回从德行上给我们做出了师生的最好榜样。如今,我们惟有心向往之……
43、【翻译】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44、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5、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46、大海深不可测,精卫却敢填海。山在地上起伏,愚公却能移山;天空变幻莫测,但女娲可以修补它。
47、颜回之所以受到孔子喜欢,其中可能含有孔子爱怜的成分。颜回一生学问虽高,但并无政治成就。孔子说颜回贤德,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其中显示出的不仅仅是颜回的贤德,而且有他的穷困。孔子因此愤愤不平的说,颜回的道德和学问都差不多了吧,可他却那么贫穷!颜回也曾经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家(问为邦),表现了他有意在政治领域一展才华的抱负。谁知天不予人,竟让他英年早逝!孔子回忆起来,自然充满了悲痛和爱怜之意。
48、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49、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50、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1、关于孔子的名言警句有哪些孔子名言大全
5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答: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53、【翻译】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54、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
55、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56、魔鬼是一英尺高,路是十英尺高,科学是保护邪教的防火墙。
57、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名言
送贈有方,他人不容轻视;正气高显,乡亲们不得视而不见;诚实守信,公众无法割舍。名人的箴言能让人产生思考,积极影响我们的生活。经过精心研究我为你推荐的是孔子名言,我们热情期待您的光临,希望您在这里享受愉快的阅读时刻!
1、用法语,你能不讲道理吗?改成贵的。
2、“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3、注释:你自己不希望遇到的事情,你也不要把这件事情弄到别人身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提醒我们,学习后要思考,思考后要学习,只有将知识与思考相结合,才能获取真正的收获。
5、为了礼貌,和睦最贵。
6、不同的方式,不求对方。
7、若为恶,必查颜;如果你好,你必须检查严。
8、所谓真诚的人,不要欺骗自己,如臭味,如情欲。这是自我谦卑,所以君子必须谨慎自己的独立。
9、道治于政,民无耻;道以德为本,人人无耻。
10、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学习他的优点,反省自身有没他的缺点,并加以改之。
11、送礼好,人家不敢不敬;有正气,百姓不敢拒绝;有诚信,百姓就不敢无情。
12、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我最喜欢的。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告诫我们,与朋友相聚是一种快乐与享受,不论距离有多远,都应该倍感欢喜。
14、知仁不能留。虽然你得到了它,你也会失去它。
15、人已满,谁不足,谁不足?人若不足,王者何足?
16、吃饭喝水,弯腰抱枕,音乐也在其中。
17、住处恭敬,执事恭敬,忠于他人。
18、多听多听,选好听的;了解更多并了解它。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教导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时刻学习他人的优点与长处,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知识水平。
20、君子之名须言之,言必行之。绅士与他的话无关。
21、学者必是弘毅,任重而道远。仁慈是自己的责任,不也重要吗?追着自己死是不是太远了?
22、恭而无礼是艰苦的工作,谨慎而无礼是笨拙的,勇敢而无礼是混乱的,正直无礼是扭曲的。
23、生气忘记吃饭,高兴忘记悲伤,不知道老会不会来云儿。
2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持续学习不仅能带来快乐,也能获得成长与进步。
25、礼貌是小事,谨慎是小事,勇敢是小事,正直是小事。
26、六艺之外,礼乐为首。这句话告诉我们,除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学习外,礼仪与音乐是最重要的基石与指导原则。
2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孔子教导我们,要有礼貌与尊重,不要去看或听那些不合适的言行,以保护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28、有教无类。这句名言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普及给每个人,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需求。
孔子名言集锦
“孔子说过:“当我们全力以赴、沉醉于快乐中并忘却忧愁时,我们并不意识到老去即将来临!”名人的箴言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和哲思,其中一些名人格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并激发人们追求梦想的激情。工作总结之家为你精心整理了以下的孔子名言,欢迎您阅读并收藏本文句子!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来。
3、“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4、拥有一颗豁达开朗的文明之心,可以使平凡平淡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
5、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6、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 《论语》73、 不贰过。(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 ——孔子 《论语·雍也》
8、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9、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 《论语》
10、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作者:孔子
12、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容易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很危险。
13、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问孝,孔子说:“儿子在父母面前经有高兴的神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菜佳肴,年长的人吃喝。 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
14、释义:几个人在一起行事,其中必然有人在某些方面可以当我老师的。应该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于他们的的缺点要加以改正。
1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6、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8、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
19、孔子学无止境的名言: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2、富之,俊气也;气是身体的充盈。
23、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24、关于乐观的名言警句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关于成败的名言警句
25、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2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用这句话来形容君子的豁达心胸和小人的狭隘心态。
27、孔子这些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在世界思想文化中,也有一席之地。孔子是我们值得纪念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让他从神恢复到人,或从妖魔化的鬼恢复到人,对于正确认识孔子及其思想及其重要,一味歌颂和一味全盘否定都不是科学态度。
28、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以"仁义礼智信"为传统文化标志特点的核心内涵亟待发扬光大。
29、不耻下问:提倡人人好学虚心求教。
30、大德必得其寿。—— 《礼记·中庸》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的重视,提醒人们只有同时思考和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32、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3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为之者。这句名言层层深入,说明了只有真正投入行动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果。
3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识只是第一步,真正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兴趣与乐趣,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35、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句话传达了孔子对于真正的智慧、仁爱和勇气的理解。
37、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
38、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40、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
41、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4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3、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7、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4、孔子强调学无止境的语句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5、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出处:论语
4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见得思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7、“因材施教”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这是孔子在教育上的主张之一。“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48、忠信,本笃崇拜,是清秀的国粹,是国家的行规。道不信,本笃不修,虽州,何来。
49、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