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修心得体会1500字集锦

工作总结之家推荐更多专题:“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篇1

通过学习我认为:课例研修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给踢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修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会怎么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修成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修起到了教育轮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了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

我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可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出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是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这种培训的活动形式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的解决为指向,因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师创设教学情景能力训练的方式。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篇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决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自主选择,勇于负责。

知识目标:

懂得怎样避免盲目从众,知道克服消极从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自主选择,勇于负责。

教学难点:克服消极从众,做到自主选择,勇于负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任何事情都有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也不例外,我们要真正做到自主,就必须知道从众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了解导致从众的因素

教师:最后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举起了手。这反映出他的一种什么心理?

学生:从众心理。

教师:你认为导致故事中最后一位学生从众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原因可能有:①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可靠,不自觉地以他人的意见和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依据;②知识较少,智力水平较低,自信心比较低,自尊心也不太强;③性格上优柔寡断、缺乏主见,易受暗示;④其他群体的压力和印象……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性格、知识结构、智力水平等都会导致从众。不同类型的人,从众行为的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多于男性;性格内向、有自卑感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和经历吗?请你举出一个具体的从众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学生举例(略)。

教师过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导致从众的原因很多,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是导致从众的两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采取什么办法去克服盲目从众心理,是自己走向自主呢?

三、采取措施,克服消极从众心理

1、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明辨是非

教师:想一想,故事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落得如此的下场?

学生:因为他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完全根据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做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8页“交流”中的故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教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做作业的同学,你应该怎么办?

学生:不为所动,坚持学习。

学生:对于中学生不应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教师:故事中的学生应如何克服这种从众行为?

学生:学会明辨是非,独立思考。

教师: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情形,你会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积极引导。

教师:以上两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无论是故事中的农夫还是教材中的同学,他们都面临消极从众心理的影响,而要克服这些消极影响,就要求他们凡事有自己的主见,能明辨是非,不盲从别人。以上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分辨是非,决定自己的行动,而不能盲目地随波逐流。对于自己确信的目标要敢于去实现、去争取,不要怕别人议论。总之,要学会明辨是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自主选择,勇于负责

教师:要避免盲目从众,我们还必须自主选择,同时勇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教师: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生:要有责任心。

……

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消极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抵制和抗拒压力与诱惑的能力,而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全面培养、发展个性和能力,尤其是自主地作出合理负责任的选择和行动能力,并愿意为这种选择和决定的后果承担责任。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叶面临很多的选择,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自主选择并勇于负责的?

学生发言,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正面引导。

教师:非常好,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要克服消极从众,我们要自主地作出合理负责任的选择和行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又种种的外在压力影响着我们。所以即使舰队其他外部的压力也不能消极从众。可是在生活中,一些同学困惑,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抵制外部不良影响,作出正确选择?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反思“——《梨无主,我心有主》中的内容。

教师:心中有规则,我们就能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意愿行动,而不是轻信他人。其实抵制外部不良诱惑的方法有很多,用心中的规则时常约束自己,自觉抵制来自多数人的不合理的意见,自主做出并坚持正确的选择,那么,盲目从众的现象就会从我们身上消失。

四、自主独立我来测

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都认识到了自主的重要性。那么,大家的独立性如何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自测。(教师出题,学生总结自测情况并进行“自我剖析”,想想解决的办法。)

教师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自我剖析,尤其是较好的完善自我的方法。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并归纳总结独立性的培养方法。

教师:独立性对中学生至关重要。独立性强的人能在社会生活中摆脱不良的从众行为,避免参加违法犯罪行为。而独立性太差则会出现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甚至随波逐流危害社会和他人。希望同学们努力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摆脱消极从众,最终走向自主。

五、课堂总结及教学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导致从众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要克服消极从众,避免盲目从众,走向自主,就应当:第一,学会明辨是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二,要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当然,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有决心、有毅力,就一定能让消极从众现象从我们身上消失!

六、布置课后任务!

课例研修心得

这学期,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参加了XX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培训期间,我们既要抓教学,又要重培训,时间紧,任务重,但我自始至终积极参与,认真听课,踊跃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自己的疑惑向同行们求教,特别是最后一阶段的“课例研修”,可以说受益匪浅,现谈谈我学习后的收获。

一、认真听课学习,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我积极参与“国培”学习,不断地钻研理论,内化实质,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运用。此次国培,专家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有理有据、操作性强,让我茅塞顿开。学习之后,头脑中的理论认识清晰、具体、活跃起来,并变得有血有肉,更有骨感。运用到实践中更,觉得轻松自然,游刃有余,课堂也变得活泼、生动、趣味盎然,学生也比从前更愿意学习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加认真努力地学习理论知识,领会其实质精神,结合教学实际,建设性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

二、理论指导教学,丰富课堂教学。

通过国培和课例研修,反思自己之前的教学活动,今后我一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生活经验,采取灵活多样、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进行因材施教,运用理论指导的方向和策略,有的放矢地探索、思考、实施、改进我的每一次教学活动,让我的教学活动更生动,更有趣味、更有生活气息、更具实效性,更能促进学生进步和成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三、坚持课例研究,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工作者。

一堂课应该是真实的、扎实的、有效果的,也是有缺陷的课。通过例研究,让我们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过程是否扎实,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学生是否懂了、学生学到什么。也许一节课有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可以从主要问题抓起,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研究,如创设情景,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等,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可以对一个问题设计出一个更为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教学过程,带班亲自操作实验,课后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并诚心诚意听取和采纳同行们的见解或意见,写出反思总结,找出成功之处或不足,乃至再次设计、上课、反思、总结,直到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为止再研究下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教师能做到经常反复实验教学,并形成具体的文字材料,这个老师不成功都不行。

四、注重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通过“课例研修”我和各地同行的交流增多了,视野扩大了,知识也随之丰富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评价这根杠杆,有力地支撑教学实践。评价只是手段,我们要注重评价的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易操作性,即有利于学生的学业的进步,更有利学生德智体等的全面发展;即有力于学生现实能力的施展,更有利于学生长远潜能的开发。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坚持师生平等互动教学,我们就能为新的课改增添新的力量,就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安全地成长。

真的很高兴能有国培这样全面系统的培训,更希望以后这样的学习进步的机会还会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坚持学习下去,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我们的新课改就有质的飞跃。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篇3

课例研修是教师研修团队的共同行为,教师们在关注对真实教学问题的发现、研究与解决的同时,将理论学习与备课、说课、授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实践结合起来的。课例研修具有教学性、研究性、实践性,通过观看视频,阅读相关资料,参与讨论等,获益匪浅。特别是“知行”在岗实践的学习,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师团队围绕一个主题,围绕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的研修过程。更坚定了我在教学实践中成长和问题研究意识,去不断地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改进教学。在培训中我聆听了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也与其他的教师一起进行了交流,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和本班的教师一起进行了课例研究。

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通过学习“课例研究”,我知道课例研究“三步曲”课例分析面向全体教师。课例分析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课题分析主要通过教学观摩、评议提升、形成新案等步骤来帮助学科教师群体转变课堂教学行为,走出经验型教学的低水平状态。课例比较是课例分析的延伸和拓展。最初的课例分析是基于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情景下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方式。但是,随着课例分析和比较的不断积累,课例比较开始从同课异构走向同课异教、同课异校。因此,这一阶段的课例比较涉及不同教学环境的研究。同时,为了研究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方式和习惯与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性,此阶段还开展了同班异课的比较研究。课例研究是基于课例分析和课例比较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深化。它是在课例分析、课例比较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提升。

通过课例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得以形成,并运用于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课例研究,教师个人得以从理论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实际,促进个人教学特色的形成,从而提炼自己的教学观点乃至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在本次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她)们对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我觉得通过课例研讨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核心教学能力:一是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高解决问题与研究课堂的能力,二是可以就关键教学事件展开教学研讨,分析教学行为所体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三是可以就教学问题研究并制订整改措施,改进教学策略、方法和组织形式,提高创新思维与完善实践的能力;四是通过观课、议课,既反思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的差距,又可以吸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提高判断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

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此次培训我觉得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课例研究活动,课例研修是一种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培训是短暂的,影响是深远的,让我们架起小学语文课例研究的风帆改革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更有效而努力吧!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篇4

作为一名师范类的学生,下学期就面临着顶岗实习,在这个暑假,我自学了关于课例研修,以下是我对课例研修的学习心得。

首先课例研修是指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展开的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修活动。在教师教研和培训中,提出一种以课例为教师学习和反思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究和培训提高活动,这便是所谓的课例研修。

课例研修的基本框架应包括:一、研修背景:学校、执教教师及备课组、研究学科与课题、研究主要问题。二、研究过程:主要研究过程及方法;“试教学设计”与“改进教学设计”的主要变化差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和教学效果。三、问题讨论:在课例研修中遇到的实践的讨论与分析,发现捕捉的关键教学实践的讨论与分析。四、研修结果:课例研修的主要结论和评论,课例研修中主要体会和感悟。五、鸣谢与文献:鸣谢研修过程中所有参与者,指导者,注明参考文献:作者’题目、出处、时间。

我觉得通过课例研讨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核心教学能力:一是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高解决问题与研究课堂的能力,二是可以就关键教学事件展开教学研讨,分析教学行为所体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三是可以就教学问题研究并制订整改措施,改进教学策略、方法和组织形式,提高创新思维与完善实践的能力;四是通过观课、议课,既反思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的差距,又可以吸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提高判断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所以说,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课例研讨是一种新的专业成长渠道。加强课例研修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捷径。

课例研修的过程既是教师对课题的研究也是教师的自我的反思,在课例研修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课例研修更注重的是团队协作,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学习“课例研究”,我知道课例研究“三步曲”

第一步:课例分析

课例分析面向全体教师。课例分析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课题分析主要通过教学观摩、评议提升、形成新案等步骤来帮助学科教师群体转变课堂教学行为,走出经验型教学的低水平状态。

第二步:课例比较

课例比较是课例分析的延伸和拓展。最初的课例分析是基于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情景下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方式。但是,随着课例分析和比较的不断积累,课例比较开始从同课异构走向同课异教、同课异校。因此,这一阶段的课例比较涉及不同教学环境的研究。同时,为了研究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方式和习惯与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性,此阶段还开展了同班异课的比较研究。

第三步: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基于课例分析和课例比较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深化。它是在课例分析、课例比较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提升。

课例研修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以深刻的反思带动有效的行为跟进,每一个教师个体都能在群体互助中增长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获得群体研究中的快乐和成长中的喜悦。课例研修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优势,借助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从而提高研修技能和实践智慧。

作为一名实习的老师,及时的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虚心请教,处理好师生关系,及对学生负责,也对自己负责,顺利的完成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工作。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篇5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我们作为实习老师能够更好地教学,当时少不了前辈的经验和教育。

在写课例研修之前,最需要了解的就是什么是课例研修。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由于条件限制,关于课例研修,我只能通过查看课本,资料,视频来对人教版化学进行学习。

一次次的课例跟进学习,都有极大的收获。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结成智慧的结晶。在学习研修过程中,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付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收获颇丰。在对教材认识和处理方面,通过此次学习我发现化学新课程与原有老课程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以积极地心态面对新课程,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及时补充新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更需要调整自己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节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新课程在教材的屈才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体系也随之改变。

已经对教材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那么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化学教学工作。在学习过程中,我把自身对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让自己更透彻的领悟其中的奥秘。同时也坚定了搞好新课改的信心和决心,对如何进行新课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于提高我的教学能力、增强对新课改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如果我是草丛中的一株草,那么我就要做其中最顽强的一株;如果我是一个木梯上的一颗钉,那么我要做其中最结实的那一颗。相信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为自己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