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

任何时间皆可读书,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约定时间地点。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我对里面的剧情充满了兴趣,读后感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您是否对写好作品的读后感感到一头雾水呢?我们的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1

很多人喜欢阅读,又焦虑于自己读书速度慢。每每看到有人一天可以读完一本书,就羡慕不已。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而《快速阅读术》这本书可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改变执念。

读书的人都有一个执念,就是希望可以通读全书,恨不得完全吸收整本书的信息。其实,成年人的阅读并不是这样一回事,我们读书更多是为了汲取需要的养料。所以详略得当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吸收需要的知识就可以了。

然后就是怎样读。作者介绍了呼吸式阅读的方法,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三个一”。第一个“一”,一行摘抄。读书的过程中采集最具魅力,自己最有感触的部分。这时候最好是用笔写。因为用笔写的话费时费力,所以,写下来地往往都是斟酌后更有感触的内容。第二个“一”,一行精华。读完整本书后,从摘抄下来的文字中选取其中最精彩的一句。第三个“一”,一行评论。回味整本书,通过这一句精华,写下自己的评论感受。这样一来,一本书中对于当下的你来说,最明确的感受变跃然纸上了。你也成就感满满。

另外作者还介绍了流水式阅读的方式。首先是概览全书,包括书籍的标题,封皮,目录部分,这样一来书籍大致有哪些内容就了然于胸了。而且在此时也会快速确定读这本书的关键词。

然后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做好标记开始略读。一般来讲重点看选取的小节的前5行和最后五行。一般来讲,中间部分很多都是具体事例论述部分。通过开始和结尾部分的叙述,很容易就知道这一小部分具体讲述的是什么。

最后就是根据关键词,在读的过程中适时地调节速度。关键部分,慢下来细细品读,其他部分略读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就会详略得当的快速读完这本书了,读书的速度也会自然而然的提升了。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2

以下书摘为个人觉得精华的部分,可能会稍显枯燥,慎入,首先附上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共勉!

拥有大量的知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非常了不起。这与全身穿着名牌的人觉得自己优雅高贵是同样的道理。醉心于收集知识的人,往往会误以为自己非常优秀。

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在选择阅读书目的时候,注意“9∶1”原则。(可快速阅读的书占九成,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占一成)呼吸式阅读步骤:(两个笔记本)

一行采集:(准备A4纸,读到佳处随时摘录。开头标明页码,之后是文章内容。摘录的内容要短小精悍,控制在几行字之内。)

先:日期书名作者

后:摘抄一行精华

后:写一行评论

自我评定:哪一类书籍比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赏的?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今后还想要阅读的?

多读的方法

①选择书籍篇:制订一周阅读计划,一日一本视同,等闲一周6本…

②选择书籍篇:打破兴趣壁垒,增加喜欢的书籍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3

读过渡边康弘的《高效阅读》之后再来读印南墩史的《快速阅读术》

用了1个小时08分钟吸收了这本书的理论,这个时间,从我以往的读书状态和吸收结果对比来看,是十分有效的:

两书对比,渡边康弘的更加具有实操性,印南墩史的可作为补充。

两位作者的速读观点领悟如下:

不可按部就班的慢慢阅读,那样最后一般你都记不住。书应该怎么读呢:

1.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有目的就能激发人的信息检索能力,你读这本书的目的始终对准那个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即泛读,通常你也什么都记不住,这么做是高明的。怎么样确立目的?就想:假如作者就在你面前,你要问他什么你想要得到的东西?

2.有了目的之后。要通篇快速的去看,了解大概每个部分讲什么(渡边康弘把他简化为三部分,我以为这种划分比按每章去划更高明),然后画一条曲线,曲线上标记出这本书对你有用或有兴趣的部分,给每个部分提取出一个关键词(即概括这部分讲什么的关键词)

3.把这些部分按优先级分类,按先后级阅读(即从你最想了解的部分开始)。不重要的部分和段落果断舍弃,只瞄准目标。

4.应用实践,人的呼吸只吸不呼很难受,读书也一样,要读进来,再输出去(给别人讲,并且实践应用起来),才会化为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知识。

印南墩史的《快速阅读术》总结:

1.人们阅读慢的原因:

是因为始终保持一个速度精细阅读,快速高效的阅读应该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取舍阅读,对自己无用部分或者作者啰嗦部分果断跳过。因为作者想要告诉你的未必是读者认为必要的知识。以自我为中心的阅读才是高效的阅读。

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如果不以自我为中心,从头到尾按部就班的细细阅读,最后也一定不记得什么东西,因为内容太多,目标分散,大部普通人老说,没有人做到一次阅读就能记住全部。大部分人看过书之后,只记得这是“一本好书”,快速高效阅读的意义是为了收获1%对你有用的内容。

看过一本书相当于没看,不能有所收获,那么这个时间有什么意义呢。

2看书之后记不住?

不要为记而读书,为写而读书。

刻意的告诉自己去记住,反而一本书读下来记不住。有用的部分要写下来,更有效。

3.如何快读高效阅读?

以自我为中心,找自己需要的部分去阅读。

哪些部分要跳过:

1.作者描述自我经历和举事例的部分

2.渲染期待让你读过本书后能如何如何的吹牛字眼

开局结尾:对无法判断有无阅读意义的章节,只读开局和结尾,因为中间部分通常是举例论述,开头结尾是高度结论

要有明确目的的阅读,人的检索系统就能发挥自动搜索想要的信息的能力,发掘出书中真正对你有用的内容

不建议读书时划线,因为划了线你日后也不会去看,不如用笔写下。

其他建议:

一本书的阅读时间不要超过10天,因为我们无法避免厌倦,新鲜感短暂,最好的状态是一天读完一本书。

读书能在固定时间养成更好

我们往往认为晚上头脑清醒,适合阅读,其实清晨阅读更加高效。

渡边康弘的《高效阅读》总结

快速高效阅读步骤:

0.先画好三栏线,标好总页码,将书分为三部分,前部、中部、后部。写好书名和作者;

重要:看着书名,明确读这本书的目的,如果作者在你面前,你要问他什么你想知道的东西。把这个问题写在顶端。

1.快速翻阅书,了解大概每章讲的什么。

2.由左上至右下画曲线下来,对自己有强烈兴趣的部分做箭头标记,和大概的页码位置。并提取箭头标记位置那页的关键词(精缩这里大概讲什么的关键词)。

3.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并为他们设置高低级别(1.2.3….)然后从最高级1去依次阅读。总用时8分钟时间

4.查遗补漏:调整呼吸,再看一下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有什么是自己需要了解的再去看一下。用时5分钟

5.学到的东西用起来:按一周内,三个月内,一年内制定可行的计划。吸收的东西再输出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才能记住。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4

本书署名“阅读术”,特别是“术”这个字看起来好像是投机的法子,其实根本就不是这回事。

本书作者因为工作的原因每月为近60本书撰写书评。因此,一个月的书籍阅读量实际上在60本以上,平均每天一本,我们不可能像作者这样一个月60本,但本书中针对当前社会信息的实效性和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等新情况下,提出了新式阅读,以区别于过去的传统式阅读。毕竟现在已不是过去知识缺乏或仅留存于某一阶层之间的时候了。

针对这种情况作者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所有的书都一定需要“精读、审读、深读”吗?显然不是的,但我们又太具有“深读、精读”的惯性了,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每个人不自然的总会情不自禁的代入到作者或者是书中角色的环境中,可一旦代入,又代入太多,可能就会“想入非非”跑题太多,长此以往,又觉得看书“毫无进展”,况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不允许我们持之以恒的就干看书这一件事,慢慢的就将其束之高阁,难以为继了。所以作者把书本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深读,如小说、随笔、漫画、绘本以及个人喜欢的等,另一类就是可以快速阅读类的,她有一个特点在于: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相对独立的章节较多,无论从哪里开始阅读,都能有所收获。

但快速阅读或者是流水式阅读并不等于对书不求甚解,只是把能理解、有共鸣的、有缘邂逅的那“百分之一”的片段知识,积累起来,而达到“汇溪成河”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的,书中又介绍了:流水式阅读的方法、步骤、规则等,又分析了为什么阅读容易忘记、如何养成阅读习惯等,总之本书对于目前的我们这些“一般人”,看一看还是有些“好处”的。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5

这本书的作者印南敦史从一位慢速阅读者变成一位快速阅读者,从乐评人到专业书评人,本书分享的是他的读书技巧,读书习惯与读书环境。

一天2本,一年700本的阅读量,靠的就是他的流水式阅读法,自创一种快速阅读方法,与之对应的存储式阅读法则是较为慢速的方法,一字一句,我就是这种阅读法的典型用户。

如何实现快速阅读作者提炼几个技巧,一是每天固定时间阅读,形成阅读习惯,二是选择可以快速阅读的书,三是快速结束一本书,不要把周期拖得太长,四是要有快速阅读的信心,作者结合自己幼时大脑受伤的亲身经历告诉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

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加上着重前言,序以及目录的重点阅读,选择性跳读从而达到流水式阅读的效果,注重读与写的结合,一行采集,一行精华,一行评论,手记优美句子,6天一次回顾,以此加深印象。

“读一本书,只为遇到一段文字”,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很喜欢书中的这段话,by the way本书就是一本非常适合流水式阅读的素材,似乎找到一点点感觉,goon!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6

周五看完由印南敦史所写的《快速阅读术》,写了个读书笔记发表在某平台,其中提到了作者一年读了700本书。

有些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一年读700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在哗众取宠。另外一些人觉得这是在玩形式主义,重阅读数量不重阅读质量,700本书,这样的读书有啥收获。

我趁周六时间比较充裕,手头上又有一本读了很久的方法类书籍。我想着要不然就实践一下吧。光说不练假把式,是骡是马拉出来溜溜,自己试了才有说服力。

我用《快速阅读术》中教授的方法,活学活用读了本257页的书,用时1小时15分钟,随后又用3个小时写了接近4千字的书评。

对于我来讲,这个尝试是颠覆性的,这样的读书速度,在以前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我还是个对使用这些方法比较生疏的人,如果光读不写书评,1天读2本书是完全可以的。而作者印南敦史是职业书评人、网络撰稿人,每周至少要提供6个书评,对于他这样常年阅读的人,1天读完2本书,状态应该是很轻松的。

实验的结果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方法是可行的。二,速度快并没有让我的阅读效果打折,否则我无法输出4千字的书评。

事实上,读书人普遍会碰到的三个痛点问题是:读得慢、没时间、记不住。《快速阅读术》教授的方法,不仅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对于如何提高阅读速度,也给出了非常有效的方法。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7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3000字!

从读一页书要5分钟到一年读700本,他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人却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如果听说有人一年看了100本书,不少人内心会有那么点崇拜之情。然而,如果听说有人一年看了300本书,就会有相当部分人开始怀疑他是翻书党。如果听说有人一年看了700本书,绝大部分人会说他肯定是一个翻书党——这样看书能记住什么?

据说巴菲特每天都看500页的书;而孙正义两年看了四千多本书,我想他修养的那两年看的书是许多人一辈子也看不完的吧。从这一点可见一斑:成功人士都在大量阅读。

一页书要读五分钟的人又怎么能够体会读了四千本书的感觉呢?

认为速读无法记住的人,其实只是没有体会过大量阅读的快乐的酸葡萄心理罢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想体验大量阅读带来的快乐,就得学习一些速读的方法,将这些方法实际运用起来。

日本的专业书评人印南敦史,为“生活骇客”(LifeHacker,日语版)、“新闻周刊”(日语版)等多家网站撰稿,每月为近60本书撰写书评,年阅读量达700本。他在《快速阅读术》一书里从阅读技巧、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的打造等方面来讲解流水式阅读的具体方法。

在我看来,许多人无法速读和大量阅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无非是认为读书就该读完并记住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内容,加上没有明确的阅读计划以及固定的阅读时间。

如果解决了上述三种问题,基本上就能够实现速读和大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