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感悟收藏(7篇)

第七天感悟收藏(7篇)。

下面的“第七天感悟”是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收集整理供你借鉴的内容,作者写的第七天读后感,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 撰写读后感可以提升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欢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第七天感悟 篇1

余华的《活着》写满了人间的艰辛和无奈,余华的《第七天》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阅读《第七天》的时候,有一种很好的阅读感受:就是里面所有的人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没有虚伪,没有做作。这些人已经死了,它们是灵魂,这种没有做作的对话,让人阅读起来不累,不善言辞的我很向往这样来互相交流。有些话,则给人以想象,更让人看清虚无和浮夸。

比如李青说的一句话,我的朋友们在等我,他们给我准备了盛大的葬礼。,看到这句话时,心灵为之一振:都已经死了,盛大的葬礼能用来干什么?对于已经死去的李青的灵魂又有何用?

许多现实的画面:假意的微笑;须臾的奉承;同一桌酒但关系并不好的各种身躯;火急火燎地赶一个聚会;拿到一张奖状或一个头衔时的忘乎所以……

这些都是虚假的,如同李青说的“他们给我准备了盛大的葬礼”一样,对于一个灵魂来说,毫无意义。

《第七天》写的是一个人死去之后,所见所闻。是以一个死去的人看人间事物的角度,来描写现实生活。人间的人常说,生死事大。是的,生死事大,如果都已经死了,也就放下了所有的包袱,说一些真实的话了。

里面一个灵魂说,“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这么简单的文字,描述了真实的人间事情。及其丰富的语言,却在活人之间传递不了真实情感。说者有所掩盖地说,听者有过滤并猜测地听。丰富的语言又如何?在活人之间也不能完成真正的信息传递。如果彼此信任无我无他,几个字足矣传递。

比如,甲:你有骗我吗?乙:没有。很明确地传递了信息。但在人间,甲会信你个大头鬼。

里面有一句:“宽广的沉默里暗暗涌动着千言万语,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诉说”。很多时候的沉默,并不是我们很智慧。很智慧的沉默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沉默,大多数人选择的沉默,只是人微言轻或是没机会发声的沉默。

活着的时候,有太多的束缚,太多的放不下放不开,把人活的像个奴隶似的。“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和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分,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

里面的一段:“走过去吧,那里的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他问,那是什么地方,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第七天感悟 篇2

说到“七”这个数字?你会想到什么?排序?天数?还是其他?

初看这个本书的题目——《第七天》就不由得让我想起在佛教故事中,“七”这个数字代表圆满。而在《第七天》的正文前,作者引用了《旧约·创世纪》中的一段话,“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第七天》这本书的内容新颖,余华用荒诞的角度写了一个普通人(杨飞)死后七天由于他(杨飞)没有自己的墓地,无法得到安息。只能在生与死的边境游荡,不知不觉慢慢游荡到“死无葬生之地”这个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用一个死者的角度来描述现实的世界。在作者笔下,死者的世界(“死无葬身之地”)是温暖的、至善的、“人人平等”的,一系列对现实的描写与死者的世界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回味无穷。

书中内容都是日常见怪不怪的杂闻,比如说:陪酒公关、暴力执法、强制拆迁、食品安全、城市鼠族、卖肾换钱、等等。在这些杂闻中,我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现实的焦虑、无奈、绝望;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弱肉强食、不公平、欲望、权力等等现象的愤怒。

与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活着》相比,《第七天》没有那么让人觉得沉重。虽然在《第七天》这本书中通过杂闻对现实的描写让人觉得现实世界的残酷与冷酷,但其中又不乏生活中的小温暖与幸福。比如说:李青对杨飞的忏悔;伍超对刘梅的爱等等。

书中多次提到“雨雪”这个意象,对这个意象有许多的描写。或许作者是想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善良”一词的看法?又或是其他?通读全文,虽然有些情节看起来荒诞,但是放在死者的世界,这又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这也是作者的厉害之处。

文中的多重连环式描写让人不禁感叹。杨飞——李青——李青的后夫,杨飞——杨金彪——生父生母一家,杨飞——杨金彪——养父兄弟姊妹,杨飞——鼠妹与伍超——肖庆,杨飞——李月珍夫妇——杨金彪,杨飞——李月珍夫妇——二十七个婴儿等。每个人的故事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但细细品来却又有一定的联系。每个人的故事都由“杨飞”这个主环穿起来,环扣一环,让人回味无穷。

第七天感悟 篇3

阴阳两隔,逝者如何得知生者的境遇?以此为主题的小说并不多见。而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却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主人公杨飞穿梭于阴阳两界,叙述7天中那些不堪的死亡事件,用回忆将故事串联,追忆和思考爱恨情仇,将生者与逝者的种种不堪与悔恨传递给每个无家可归的游魂。一种宗教式的忏悔情愫充满着全书中每个逝者的灵魂,也让读者更深得懂得生命的价值。

诚然,荒诞与黑色幽默,空间与空间迅速变换,时间与时间颠倒更替,情节内容的怪诞离奇,一直是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余华早年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远门》便是代表之一,小说通过描述18岁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把看似不和情理、不符叙事逻辑的情节支撑故事的铺陈,摒弃传统小说里,注重时间的时序性与完整性的叙事脉络,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小说《十八岁出远门》中的18岁少年第一次出远门的种种遭遇,更像是梦境里的奇异旅行,如果把每个看似不和情理、不和逻辑的情节放诸于梦境中,瞬间荒诞的情节,都变得如此的合乎情理、符合叙事逻辑。而落在现实世界,故事便显得荒诞不经。

显然,小说《第七天》并没有摆脱余华一直以来的荒诞、黑色幽默的叙事风格。《第七天》以马尔克斯式的叙事开头,通过回忆讲述故事的原委,借助于类似但丁《神曲·地狱篇》式的表现手法,对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进行些许勾勒。不同的是,小说中布满了大量的描写死亡的情节,在这些不同的死亡故事中,既有作者刻意撷取的,又有作者随意而为的。比如,鼠妹为男友的假手机欺骗事件而死,伍超为爱情卖肾而死……凡此种种,无不勾勒着人性中残忍、黑暗、丑恶的一面。

不可否认,作者余华善于描写死亡情节,在他的小说中,充满着各式的死亡故事。如小说《世事如烟》中,算命先生深信自己的高寿建立在五个子女的死亡之上;《往事与刑罚》一文中,刑罚家对不同日期不同部位的绞杀;小说《四月三日事件》中,18岁得病而死的吹口琴少年。而这些,都与余华早年的经历不无关系,由于其父亲是医生,家就在太平间对面,见惯了死亡,死亡事件对余华的影响无不在小说中如影随形。

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是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宣传口号。而与宣传口号相对应的则是,在封面上虚实相生静坐在灰暗墙壁上的白色人影,或许这才是作者余华在有意无意阐述的小说主题:无处安放的灵魂。

第七天感悟 篇4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我说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余华在《第七天》一书中的最后收尾,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嘲讽与悲哀。

《第七天》是一篇比《活着》更艰难的文章,是一个比《兄弟》更绝望的故事,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像是在挑衅社会的底线,余华用他最锐利的武器——笔,再加上毫不掩饰的嘲讽,划开了当下那些看似光鲜实则腐烂的皮囊。

《第七天》是余华最新的长篇小说,他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暴力拆迁,灾祸后瞒报死亡人数,医院将死婴做垃圾处理,冤假错案,刑讯逼供等等,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与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浑身发冷,也许是被作者冷峻的笔触所感染,以至于合上书时,还是久久不能自己。我不知道余华在写这本书时是不是也怀着这种情感。大都人都说《第七天》太过黑暗,把社会剖析的太过透彻,但这正是小说的意义啊,用最简单的文字写出最深刻的文章。有人说余华给这本书取名为《第七天》参照的是中国人死后的头七,他的这本书和其它的几部经典长篇小说相比,不足之处显而易见,但我却认为,这本书里说发生的故事却最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大部分事件我们甚至见怪不怪。

生不所致,死所长思。这本书连接了生前和死后的世界,我们用生前的视角去写死后的世界,死后的世界里依然有金钱权力的划分,但从中也有喜悦的分享,为寻见亲人永聚而喜,为死后世界清明和善不再污浊而喜,为得知真相不再误解懵懂而喜。也许社会有种种不公,种种不如意,但生活中总会有阳光温暖我们。

文章用杨飞在人间最后七天的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加入了太多太多有政治暗喻的事件,但如果余华只是写这些事件就结束,那余华便不是余华了,除了这些事件以外,他还写出了这本书得到的提升的关键——人性。而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便是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荒诞不经,冷酷残忍世界里存在的希望——爱。“我”是父亲在铁路上捡到的弃婴,却让父亲为了“我”而抛弃婚姻和自己的后半辈子去扶养“我”长大,“我”的妻子在现实世界里弃“我”而去,却在死后只承认“我”是她的唯一的丈夫,洗发妹并不是真的想要跳楼,她的男友为了给她一个好的墓地而去卖了自己的肾,小餐馆的老板听说了“我”父亲的故事而每次点餐时都多送一个果盘。这一个个的故事,都写出了我们的良心,所以这社会并不是只有黑暗,还有温暖和爱。

《第七天》展示了一个弱肉强食不公平的七天,也写出了乌托邦式的向往生活的七天,余华用大半本书构造了一个人道和平欢乐美满的世界。书很容易看完,合上书,我们开始向往另一个世界,那里人人死而平等——那是死无葬身之地

第七天感悟 篇5

这是一个比《活着》更艰难的故事,一个比《兄弟》更绝望的故事。

一开始获悉余华新书的名字叫《第七天》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圣经里面的创世七天,看完整本书后,才发现这个名字企图在吻合中国传统的“头七”,虽然书的前面写着了《旧约创世纪》的句子。书的内容看似很荒诞:写的是一个死去的灵魂在七天里的见闻和回忆。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温馨又揪心的爱情,分等级的殡仪馆,养父子感人至深的亲情,刘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错案……杨飞的这些经历在就像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周围最常见的人或事,还有每天被新闻包裹的世界和那些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生活。余华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穿梭于生和死这两个极致的世界,批判审视着现实,给读者最残酷和最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活着》是八十年代父辈们的生活,那《第七天》就是这个年代正在奋斗着的一代人的世界。杨飞等人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的面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兢兢业业买房结婚然后相濡以沫努力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小说文风很紧凑,快速有力,不点缀不渲染,有一种死亡般的寒冷和压抑,把人逼到角落里,堵着喘不出气。活着的世界里充满了艰辛,死亡却只是绝望的开始。殡仪馆里,沙发坐的贵宾区穿的都是工艺极致的蚕丝寿衣,每个都在两万元以上;骨灰盒都是大叶紫檀,每个都在六万元以上,刻着富丽堂皇的图案。而塑料椅子的普通区,却会有人因为在同一家店买同样的寿衣比别人贵了50块而唉声叹气。当然,还有没有寿衣没有骨灰盒没有净身没有化妆的人……

然而作者意图并不在这里,余华喜欢在绝望中给人留着希望,这本书也是。死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死无葬生之地,在这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很……这里人人死而平等。

在冰冷的世界里构建出来的暖巢,于残酷现实里流露真实的人性温暖。“死无葬身之地”为现实中的卑微小人物建立了一个乌托邦,用荒诞的变形记演绎出一种底层世界的冷暖人生。

第七天感悟 篇6

余华是我颇为喜欢的一个作家,他的创作风格很独特,既有鲁迅似的深邃辛辣,又有钱钟书似的幽默。最早接触到他的作品是高中时看根据他的小说《活着》改编的电视剧《福贵》,后来上大学第一次买小说,就买了一本他的小说集,集中收入了他的代表作《十八岁出门旅行》《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小说。

距离他创作出长篇小说《兄弟》后的七年,他精心酝酿出了《第七天》这部在“在绝望的荒.唐中反升华,在死亡的永恒中得永生”震撼人心的小说。有人说:余华把七年的光阴浓缩为七天来度过,未免也太短暂了!但我个人觉得独具匠心的艺术家总能在短时间的表演中给读者和观众带来一生的思考和触动。

今天下午我大块朵颐的读完了《第七天》,觉得它与之前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以至于有些评论者认为它很荒.唐,并认为它 是余华出道以来最差小说。“更有”毒舌“称此为小说中的《富春山居图》 。别人怎么想,我不管,我个人理解是余华创作出了现实主义的巨作《活着》这部代表他人生高峰的小说后,他一直希望突破自己,找到另一种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而 《第七天》无疑就是一个新的尝试。它 借助《旧约创世记》开篇的方式,讲述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这个人没有墓地,无法安息,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游荡,然后来到一个名叫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方,那里聚集了很多没有墓地的死者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我的理解是人生是孤独的,死后也是孤独的,但死后当孤独与孤独相遇,大家围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而且人人平等时,那便是永生!

第七天感悟 篇7

用了一中午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不是读得快,而是太容易读下去了,书中的强拆、出租房、打工者、车祸……满满的热点话题让人觉得就像是一个年终社会新闻集锦,没有文学,没有铺垫,没有升华,只有现实带给人的窒息感。

先后看过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战栗》,每一本大概都是这种形式,以社会小人物的视角去讲述荒谬的、悲惨的的人生。这本书里更是如此,里面不加修饰地记录了那些因为强拆而被掩埋的生灵、因为大火被剥夺幸福的家庭,被遗弃在路旁的婴孩、如老鼠般默默生活的打工者……可是,为什么相比福贵、许三观、宋凡平的故事。

这本书并没有那么得让人唏嘘不已,大概是因为现实中的发生事情好像比这本书里写的更让人触目惊心,而我们在这个新闻爆炸的时代每天接受各种荒谬事实的冲击后,已然从震惊变得习惯,从习惯甚至变得麻木。可为什么会麻木,是那些现实不够鲜血淋淋吗,是我们没了同理心吗,我想更多的是因为面对悲剧的无力吧,所以我们选择性地遗忘掉。

这本书中没有好的文笔,没有环环相扣的铺垫,更没有什么艺术性,它更像是一种警醒,告诫我们那些不想正视、害怕正视的事情一直都在,不能一直用逃避来换取暂时安全的错觉;它也像是一种诅咒,将尘封许久的现实再次摆在每个人面前打破我们的思想上的安逸。

温暖是有的,美好也是有的,可这个社会也是依然寒气逼人的,人格与精神不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准绳,有人受伤就一定有人围观等着看笑话,事情出了差错也是一阶阶的推托责任直到底端,有人奋力谋生却依然是满身伤痕……是啊,现实就是这么悲凉,生活就是这么惨淡,总要有人是清醒的,知道这个时代需要改变;也总要有人去相信人心是向善的,一切只是暂时被时代掩埋。或许有一天真的会出现这样一个地方,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但是这是需要努力的,这本书大概就是余华所做的努力吧。

这本书可太丧了,谁都别看了。

gz85.COm小编推荐

《第七天》优秀读后感收藏


一篇简单实用的第七天读后感读后感怎样写?阅读第七天读后感后,我们可能会对作品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每本书都是一次素养的历练,读后感则让这次历练变得更加深刻,工作总结之家编辑给你提供了以下的《《第七天》优秀读后感》。

《第七天》优秀读后感(篇1)

当我们还在嘲笑中国现代文学的作者在制度的压制下残缺的灵魂只能写出肤浅的文字,当所谓的世界享誉的作家也只敢触碰文 革的题材点到即止时,余华的《第七天》对我们当下的社会显现出了更大的力量的抨击,这种批判的声音或许更有意义

很显然,余华专心的搜集了起码7年左右的社会黑暗面的新闻,比如强拆,比如移民,比如刑讯逼供,比如媒体的不公报道,比如官方的不作为和很不作为,比如上访等等,近些年发生过的能在网络上掀起批判的新闻基本在书里都能找到影子。魔法现实主义的手法让读者轻易的代入了角色,重新回顾了过去的社会进展,然后扪心自问,此时此刻,当下,社会进步了吗?

如果说余华的《活着》讲述的30年前的社会,那么《第七天》便是当今社会的没有灵魂的体制下的新版《活着》,《第七天》以死后灵魂的视角快速的扫描出这个世界,这个活着时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连幸福都显得可悲的世界,却在死后,有墓地的灵魂可以安息,没有墓地的灵魂也有一片青山流水的伊甸园,看完不得不感慨这真是绝佳的讽刺

但是,真正震撼的恐怖是,我们这些读者,我们都还活在和书中描述绝无出入的社会里,想到这,不禁让人颤栗。

如果可以,我会很高兴庆祝这个社会的头七,也很希望,创世纪的第七天从书里死人的世界里来到活着的人间。

尽管,余华还仅仅是点到即止,但是,很明显,能让人感觉到他尽力了,一个作家的尽力,这种尽力,是一种歇斯底里的,迫切的,要求社会进步的呐喊。

《第七天》优秀读后感(篇2)

《第七天》是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于2013年初出版的一部小说。小说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了主人公杨飞在七天内的所见所感,写出了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一些现象,有房屋强制拆迁,对官僚主义的批判等等,大多数还是发生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一些很细微的事情,并从这些末梢中提炼出了很多东西,有爱情,亲情,社会情,当然,还包括一些很暧昧的,我们都说不清的东西,比如我们这个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还有很多,下面请我一一道来。

以前我一直在寻找可以全面阐释21世纪社会的作品,现在,我找到了。 并且不负所望,这部小说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所以从我读完这部作品,到现在,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我都在思考,我在想,我们社会的这些变化,还有相对应的我们个人的变化。我个人认为,余华的这部小说,阐释了三大主题:亲情,爱情和社会情。

小说的开篇就是一个已经死去的人,面对一个雾气朦胧的世界。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人出了车祸,有商场发生火灾,还有人跳了楼然而,在这一片混沌之中,主人公杨飞回忆了他的养父杨金彪一个朴实善良的铁路维修工人。他的生母在火车上意外产下了他,并从厕所掉了下去,而单身汉杨金彪捡到了他,从此他就养着这个孩子。把这个孩子放在自己胸前的肚兜里,给他喂奶粉,喂水,甚至于织毛衣。让我最感动的是其养父为了他放弃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这个善良的人不忍心把杨飞丢在河畔街,所以当他看见这个小小的人儿用树叶把自己全身都盖住,用来保护自己的时候,他反悔了,自责了。这种对良心的检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禁受的了的,可以说,这种品质,是弥足珍贵的。这种爱,是大爱。是只有亲情的力量才可以创造出来的爱。

主人公还回忆了自己生前的爱情。李青是他的妻子,确切的说,是前妻。他们曾经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李青是他们公司最善良最有气质的女孩。杨飞靠着自己的诚实,善良,正直的品质博得了李青的芳心,二人在一居室的房子里度过了一段很美好的,如昙花一现的生活。但李青终于为了自己的梦想离开了这个家,也离开了她唯一的爱情,跟一个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结了婚,她开始创业,开始变得大红大紫,可最后的最后,她同样死于自己的梦想。在死后与杨飞见面的时候,她说,我一生结过两次婚,丈夫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可以说,李青代表了这样一种人,他们为梦想而生,为梦想而死。但我却反倒觉得李青一生最幸福的时候是拥有爱情的日子。你们觉得呢?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所谓的梦想,对我们和这个社会而言,到底有没有价值,或者狭窄的说,是不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它值不值得我们舍弃一切去追求?或许到最后我们才发现,不是生活太难,是我们太过贪婪,忽视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导致生活的不幸福。

小说还写了一种爱情,鼠妹(刘梅)和伍超的爱情。伍超在一家理发馆门口看见了刘梅,那种感觉,用小说的话就是我再也见不到比她更好看的人了,所以伍超也去了理发店做了一名洗头工。他们二人都是生活在社会特别底层的一些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福利和保险,每天为了生存拼搏。这样两个男女相爱了,一起带着他们对生活更美好的向往,努力工作着,生活着。他们也是有梦想的。伍超在洗头之余还学习理发,梦想成为技师,这样收入会更多一点,生活就会更好一点。可还没等到那一天,梦想就破灭了。他们一起带着生活的尊严开饭了一家餐馆打工,这时,他们有了新的梦想等伍超学会炒菜以后,他们就自己开一家小餐馆,幸福和睦的过日子。可之后的一件事,让他们的这个梦想也破碎了。顾客对鼠妹动手动脚,伍超出气不成反被打的满脸是血,这一次,是为了做人的尊严。就这样,梦想不断被打破,可他们没有屈服,即使要饭他们一样坚强的活着,这个时候感情是他们活下去唯一的支撑,当这个支撑破碎的时候,鼠妹就跳楼自杀了。原因是伍超骗了他,欺骗终于让他承受不了这样无望的生活。后来,伍超从老家回来后,为了给鼠妹买棺材,卖了肾,得病死了,去了什么地方呢,去了一个地方叫做死无葬身之地。

伍超说:她对我太好了,跟了我三年,过了三年苦日子,我们太穷,经常吵架,我经常发火,骂过她打过她,想起这些太难受了。我不该发火,不该骂她打她。再穷再苦她也不会说离开我,我骂她打她了,她才哭着说离开我,哭过之后她还是跟我在一起。这就是鼠妹和伍超的故事。

小说还提到了一种情社会情。小说在看似无望的社会里,给我们提炼了这样一种价值观。比如主人公的养父杨金飚,生前兢兢业业,勤奋,努力的工作在铁路一线上,不求更多的回报,朴实地做人,做事。并且,在他死后,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自觉地当起了侯烧厅的工作人员,这时候,他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所以,最后他是幸福的,是满意的。还有李月珍夫妇,也都是非常善良的人。李月珍奋力给二十七个婴儿寻找真相,她死后终于和这二十七个孩子生活到了一起。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

读完这部小说,我们会思考,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有梦想,杨金飚的朴实工作的梦想,鼠妹和伍超好好过日子的梦想,李青的梦想,谭家鑫夫妇的梦想,这些人的梦想在生前的社会都得不到实现,或者说,即使实现了,对他们个人而言也是不幸福的,是没有价值的。在他们死后,到了死无葬身之地的时候,他们的梦想全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我们通过这些内容,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为什么,看起来很容易实现的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就这么难?到底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过错,还是个人的追求有偏颇?

《第七天》优秀读后感(篇3)

说到“七”这个数字?你会想到什么?排序?天数?还是其他?

初看这个本书的题目——《第七天》就不由得让我想起在佛教故事中,“七”这个数字代表圆满。而在《第七天》的正文前,作者引用了《旧约·创世纪》中的一段话,“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第七天》这本书的内容新颖,余华用荒诞的角度写了一个普通人(杨飞)死后七天由于他(杨飞)没有自己的墓地,无法得到安息。只能在生与死的边境游荡,不知不觉慢慢游荡到“死无葬生之地”这个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用一个死者的角度来描述现实的世界。在作者笔下,死者的世界(“死无葬身之地”)是温暖的、至善的、“人人平等”的,一系列对现实的描写与死者的世界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回味无穷。

书中内容都是日常见怪不怪的杂闻,比如说:陪酒公关、暴力执法、强制拆迁、食品安全、城市鼠族、卖肾换钱、等等。在这些杂闻中,我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现实的焦虑、无奈、绝望;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弱肉强食、不公平、欲望、权力等等现象的愤怒。

与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活着》相比,《第七天》没有那么让人觉得沉重。虽然在《第七天》这本书中通过杂闻对现实的描写让人觉得现实世界的残酷与冷酷,但其中又不乏生活中的小温暖与幸福。比如说:李青对杨飞的忏悔;伍超对刘梅的爱等等。

书中多次提到“雨雪”这个意象,对这个意象有许多的描写。或许作者是想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善良”一词的看法?又或是其他?通读全文,虽然有些情节看起来荒诞,但是放在死者的世界,这又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这也是作者的厉害之处。

文中的多重连环式描写让人不禁感叹。杨飞——李青——李青的后夫,杨飞——杨金彪——生父生母一家,杨飞——杨金彪——养父兄弟姊妹,杨飞——鼠妹与伍超——肖庆,杨飞——李月珍夫妇——杨金彪,杨飞——李月珍夫妇——二十七个婴儿等。每个人的故事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但细细品来却又有一定的联系。每个人的故事都由“杨飞”这个主环穿起来,环扣一环,让人回味无穷。

《第七天》优秀读后感(篇4)

这是一个比《活着》更艰难的故事,一个比《兄弟》更绝望的故事。书的内容看似很荒诞:主人公是一个死去叫杨飞的灵魂在七天里的见闻和回忆。这本书讲述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温馨又揪心的爱情,分等级的殡仪馆,养父子感人至深的亲情,刘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错案杨飞的这些经历在就像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周围最常见的人或事,还有每天被新闻包裹的世界和那些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生活。余华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穿梭于生和死这两个极致的世界,批判审视着现实,给读者最残酷和最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活着》是八十年代父辈们的生活,那《第七天》就是这个年代正在奋斗着的一代人的世界。杨飞等人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的面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兢兢业业买房结婚然后相濡以沫努力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余华喜欢在绝望中给人留有希望,这本书也是。死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死无葬生之地,在这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很这里人人死而平等。

用一周的时间读完《第七天》,没有欣喜,也没有失望。余华是我很欣赏的作家,我对《活着》读了许多遍。在七天里,我看到余华对这个社会的愤怒和无奈,看到文字的张力,看到了余华的荒诞和绝望。一个幽灵告诉你他的的故事。一个幽灵和许多幽灵在游荡,因为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第七天》优秀读后感(篇5)

如果问我现代中国写小说的,我喜欢谁。在我18岁的时候,我会说我喜欢梁晓声,那时候我渴望长大,渴望了解那些我不曾经历的岁月。如今,我想起两个人的名字。拧巴的刘震云能让人笑,平和的余华能让人哭。不到两日,无需通宵落夜,用闲时看完了购于网络的余华新作《第七天》。

按我平日阅读的速度,13万字的文字一天就能读完。也许是出于好吃的糕点要放一放不舍得一口吃完的心态,我读得比较慢。尽管读得比较慢,两天也读完了。是的,对于识字的任何人而言,这都是一部读得进去的小说。甚至对于有点文字功底的人而言,会夸言说,这样的小说我也可以写得出来。他的自信可能来源于小说所涉及到的人物故事,你几乎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一对应的素材。比如孤儿千里寻亲,比如女朋友卖淫男朋友负责交易,等等不一而足。唯一体现小说家艺术技巧的可能就是,用“七天”的叙述结构,用死者的视角,描述了一个活着的世界。也许,你可以偷取作家的灵感,复制出比《第七天》更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但你无法复制出余华一贯而有的描述灰色现实天生具有的审慎情怀,只是这一次,异于先前的作品,也许是基于主角为死去的人的叙述需要,语言颇为冷静、情感相对克制。余华在一次文字采访中说,这是他最接近于现实的一次写作,以后再有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我很庆幸,作家找到了这样一种方式,去嵌入现实,让我们读到了这样的作品。在阅读刘震云描写的那个我不了解的农村生活时,我会发出是这样么的质疑,而对于《第七天》而言,我会自信的说,是哦,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你可以认为,小说应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但我想说,也许余华有这样的野心,这部小说是留给后世的人阅读的。在那个时候,包括弃婴行为、冤假错案、嫖娼卖淫、社会等级深严等小说涉及到的类似见闻,都会让当事人背上沉重的道德枷锁,他们可以通过小说了解前世现实,让人明白时间流过的痕迹。

诚如,谈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加勒比海沿岸一个家族七代人密集生活的场景。《第七天》会让我想起,也许,在我们未来故去而前往的地方,有鲜花、有温情,尽管它的名字叫死无葬身之地。作者将死后没有墓地、没有亲人关怀的死者归去地,命名为死无葬身之地。不得不说,是故意曲解了中国人一句骂人的话的字面意思,极具反讽意味。而事实是,难道它不是在以这样的方式写实现今么?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则亲身经历。70岁的老母去探望他病重中的教友。寥寥几语,病榻上已经不会说话的朋友已经眼角渗泪。医生宣布最后通牒,在医院靠注液多则7日,回家多则一日。据说,在第三人见证下清醒地分配了她几百万的财产之后,她的儿女们当日就将她接出医院,可她硬是不吃不喝熬过三日才身故。听后我不禁唏嘘,让老年人优雅的老去,难道不是儿女的一种责任么?她会在那个死无葬身之地得到属于她的温情么?似乎从这一点而言,好的小说能让人离死亡更近。

昨晚睡前,在一本散文集里读到这样的文字。我摘录如下: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就像父亲看着儿子长大。这个过程中儿子慢慢懂得老是怎么回事。父亲在前面瞠路。父亲离开后,儿子会知道自己四十岁时该做什么,五十岁、六十岁时要考虑什么。到了七八十岁,该放下什么,去着手操劳什么。也许,这是作为中年人的我,看完《第七天》后,留下的用别人的话描述的一个注脚。仅做结尾。一千余字,比起小说凝练的文字,读后感已显啰嗦.

《第七天》优秀读后感(篇6)

怀着好奇的心理,我阅读了一度销量排行第一的《第七天》。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作者余华所讲述的故事情节震撼到了,故事内容的荒诞和绝望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这些故事又都似曾相识,很多来自于曾引起媒体和网络广泛关注的新闻,只是作者通过以这样虚幻的手法集中编排出来,还是让我一下子感觉透不过气来。

《第七天》故事取材于一些当今荒诞的社会新闻,很多人在各种悲剧中受伤或死亡,而这些人在这些事件之后有怎样的经历和想法?余华的这部《第七天》就是来写这部分内容的,从鬼魂的角度、死后的世界来讲患难与救赎。和余华的《活着》相比较,从故事的取材上来说,《活着》写的是历史,《第七天》写的是现在,人对当下的绝望肯定要比已经过去的更深。《活着》里面死去的人都还有个地方安息,而《第七天》里面却是死无葬身之地。

看过这本书的人不会不熟悉,这些悲剧时时刻刻发生在网上和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猜忌、贪婪和欲望造就了社会的残酷。悲剧有的是纯突发自社会:被强拆致死的郑氏夫妇,车祸身亡的李月珍,有的是因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李青因为杨飞的贫穷出走但陷入骗局自杀,鼠妹的为情自杀,伍超为鼠妹的墓地卖肾筹钱而死,张李二人的凶杀以及张刚父母的挟儿子以令警察局等等。死后的世界同样是分等级的。在殡仪馆里,有钱有权者享受vip待遇,普通人只能耐心等待,让领导先烧。没有墓地的亡灵们只能去往死无葬身之地。来到死无葬身之地的亡灵们都带着悔恨或是遗憾,但在这里却抛开了这些,获得了真正的平和安宁,就连生前针锋相对的仇家也在这里结成了不离不弃的伙伴。这个地方让这部小说有了一些温暖的色彩。虽然是一部描写死亡的小说,我却觉得它是余华作品中最温暖的一部。作者似乎想借死无葬身之地告慰枉死者们的灵魂。

但如果只是讲这些,那就是社会新闻杂集了,咋能成著作呢?是的,余华让善良和真情在这些沉重丑陋的现实掩埋中伸出了一双手,杨金彪与杨飞的父子情是本书中最大的亮点:虽然杨飞是捡来的,但杨金彪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位养子。杨飞与李青的爱情,也因为一个是永远爱,一个是仍然爱,而被隔绝在美好的未来想象之外,当一个漂亮姑娘想要去看世界的时候,再好的男人也挡不住。即便如此,两人之间还是有爱有挂念,这也许就足够了。鼠妹的感情虽然幼稚,但余华还是给予了很大的怜悯和同情,让她在死后了解到真相,净身并第一个离开了死无葬身之地,也可以说是一个祝福。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一样。这是谭家鑫对女儿的宽慰,还有张李二人的吵闹作伴,以及鼠妹与婴儿们的歌唱通过这些,作者想要表述的可能就是,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去信任亲情、友情与美好,是我们生命仍然存在的依靠。

《第七天》优秀读后感(篇7)

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发现里面的故事都是似曾相识,比如强拆事件、弃婴事件、袭警事件等等。作者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成为一篇小说,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到作者对这些事件倾注的情感,作者几乎就像微博大V一样将这些事件进行转播和改编。

《第七天》和《活着》都是描写死亡的,《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是生不如死,但死后能够买到墓地安葬;而《第七天》中的人物都是各种惨死:有跳楼死的、有被车撞死的、有卖肾死的、有治不起病死的,还有被强拆死的。这些底层的死者死后因买不起墓地,都是死无葬身之地,不能够得到安息。《活着》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而《第七天》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心,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民打抱不平,同时表达了对各种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第七天》正如书名那样,讲述了主人公死后七天的遭遇,每一天都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这其中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人间的炼狱。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一路跌跌撞撞,见到一群和他一样死无葬身之地的亡魂,这其中有作者的亲人,邻居,也有陌生人。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遭遇到各种惨死。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天中杨飞回顾自己的身世,杨飞的母亲在火车快进站时上厕所生下杨飞,杨飞从厕所丢到铁路上被年仅21岁铁路工人杨金彪捡到,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父子情深的故事,读之无不为之动容。杨金彪对杨飞倾注了无限的爱,上工他将小杨飞绑在背上,冲好奶粉放在胸前给小杨飞吃。他能够根据小杨飞的声音判断他是否饿了、渴了,还是需要换尿布。因为杨飞的存在,他拒绝了所有的女孩,终身未娶。当杨飞要与亲生父母相见时,他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为杨飞置办行装。为了杨飞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支持杨飞到北方城市工作;当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为了不连累杨飞又离家出走。

我觉得这部小说的神来之笔就是塑造了杨金彪的形象,他一生善良勤劳,为曾经遗弃杨飞二十四小时而内疚一生,死于异乡后,为了能够与杨飞见一面,他自愿在殡仪馆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维护着公平正义。

《第七天》优秀读后感(篇8)

这是一个比《活着》更艰难的故事,一个比《兄弟》更绝望的故事。

一开始获悉余华新书的名字叫《第七天》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圣经里面的创世七天,看完整本书后,才发现这个名字企图在吻合中国传统的“头七”,虽然书的前面写着了《旧约创世纪》的句子。书的内容看似很荒诞:写的是一个死去的灵魂在七天里的见闻和回忆。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温馨又揪心的爱情,分等级的殡仪馆,养父子感人至深的亲情,刘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错案……杨飞的这些经历在就像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周围最常见的人或事,还有每天被新闻包裹的世界和那些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生活。余华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穿梭于生和死这两个极致的世界,批判审视着现实,给读者最残酷和最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活着》是八十年代父辈们的生活,那《第七天》就是这个年代正在奋斗着的一代人的世界。杨飞等人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的面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兢兢业业买房结婚然后相濡以沫努力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小说文风很紧凑,快速有力,不点缀不渲染,有一种死亡般的寒冷和压抑,把人逼到角落里,堵着喘不出气。活着的世界里充满了艰辛,死亡却只是绝望的开始。殡仪馆里,沙发坐的贵宾区穿的都是工艺极致的蚕丝寿衣,每个都在两万元以上;骨灰盒都是大叶紫檀,每个都在六万元以上,刻着富丽堂皇的图案。而塑料椅子的普通区,却会有人因为在同一家店买同样的寿衣比别人贵了50块而唉声叹气。当然,还有没有寿衣没有骨灰盒没有净身没有化妆的人……

然而作者意图并不在这里,余华喜欢在绝望中给人留着希望,这本书也是。死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死无葬生之地,在这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很……这里人人死而平等。

在冰冷的世界里构建出来的暖巢,于残酷现实里流露真实的人性温暖。“死无葬身之地”为现实中的卑微小人物建立了一个乌托邦,用荒诞的变形记演绎出一种底层世界的冷暖人生。

浅谈小说《第七天》个人感悟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多读书,当我们读完一本好书以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感想,我们把这些感悟记录下来,那么大家知道关于小说《第七天》个人感悟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说《第七天》个人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浅谈小说《第七天》个人感悟【一】

当我们还在嘲笑中国现代文学的作者在制度的压制下残缺的灵魂只能写出肤浅的文字,当所谓的世界享誉的作家也只敢触碰文革的题材点到即止时,余华的《第七天》对我们当下的社会显现出了更大的力量的抨击,这种批判的声音或许更有意义。

很显然,余华专心的搜集了起码7年左右的社会的黑暗面的新闻,比如强拆,比如移民,比如刑讯逼供,比如媒体的不公报道,比如官方的不作为和很不作为,比如上访……等等,近些年发生过的能在网络上掀起批判的新闻基本在书里都能找到影子。魔法现实主义的手法让读者轻易的代入了角色,重新回顾了过去的社会进展,然后扪心自问,此时此刻,当下,社会进步了吗?

如果说余华的《活着》讲述的XX年前的社会,那么《第七天》便是当今社会的没有灵魂的体制下的新版《活着》,《第七天》以死后灵魂的视角快速的扫描出这个世界,这个活着时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连幸福都显得可悲的世界,却在死后,有墓地的灵魂可以安息,没有墓地的灵魂也有一片青山流水的伊甸园,看完不得不感慨这真是绝佳的讽刺。

但是,真正震撼的恐怖是,我们这些读者,我们都还活在和书中描述绝无出入的社会里,想到这,不禁让人颤栗。

如果可以,我会很高兴庆祝这个社会的头七,也很希望,创世纪的第七天从书里死人的世界里来到活着的人间。

尽管,余华还仅仅是点到即止,但是,很明显,能让人感觉到他尽力了,一个作家的尽力,这种尽力,是一种歇斯底里的,迫切的,要求社会进步的呐喊。

浅谈小说《第七天》个人感悟【二】

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会被认定为愤青,没多少人愿意去听,可余华把他装饰成亡灵的交谈,俗套中别具魅力。

其实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不是人间辛酸,而是死人也有一个世界。活着对我们来说很好,辛酸也好,痛苦也罢,都有一份独特的味觉,和值得我们珍惜并拥有的幸福。可死人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身边逝去的亲人他们在冥界过着怎样的日子,这不得而知。当第七天到来,杨飞终于无话可说,他的见闻到此结束,最终向命运屈服。这预示着,即使死后,也不一定就是生命的解脱,没有哪个算命先生真的看过猪跑。

作品从亲近到疏远,从模糊到清晰的描述,环环相扣,详略搭配,在这个让你想丢下书本又好奇后面发展的故事里,时刻都用快要来临掩盖不会来临的真相,形成了弃之可惜的独特风味。写这本书就跟周星驰喜剧一样,给人铤而走险的感觉,但俗套中却将要表达的哲理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正是作者笔力的最好体现。当雕刻的世界凋零,死无葬身之地还是愤青的归宿,坚持原则的人似乎就该被潜规则破坏,而他们的子子孙孙似乎又随着坟墓,迎来正义的谴责。尽管作品只有乌云,却预示着一场暴风雨。

看完第四天,我就知道后面余华会讲什么,可我还是去看。因为他叙事和蓄势都很好,新奇带着些沉重的幽默,静悄悄的世界总为酝酿轰动埋下伏笔,看完第七天我才发现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迟早会走。至于我为何要深夜尝试写读后感,我想大概是怕明天会忘记。

作为一个不谙世故却整天幻想连篇的都市写手,我认为我写玄幻更好,在架空的世界总能有更悬念和入心的情节,如果我想告诉世人些悲剧不妨给他们讲个笑话,如果我想捅破些黑暗,不妨模仿水浒传。人内心都是内敛的,委婉的,说话做事都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残酷一面。不要说你开放我直接,开放和直接迟早有底线,而羞涩和避讳将会在那里对侵犯者体无完肤的否决。为了更好的做个问心无愧,而又始终如一的人,尽量不得罪大多数人,我们就要学会讲寓言故事,说另有深意的话,也要学会听寓言故事和深意的话。否则,行走世间不是踽踽独立就是臭名远扬。

浅谈小说《第七天》个人感悟【三】

余华的《活着》写满了人间的艰辛和无奈,余华的《第七天》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阅读《第七天》的时候,有一种很好的阅读感受:就是里面所有的人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没有虚伪,没有做作。这些人已经死了,它们是灵魂,这种没有做作的对话,让人阅读起来不累,不善言辞的我很向往这样来互相交流。有些话,则给人以想象,更让人看清虚无和浮夸。

比如李青说的一句话,"我的朋友们在等我,他们给我准备了盛大的葬礼。",看到这句话时,心灵为之一振:都已经死了,盛大的葬礼能用来干什么?对于已经死去的李青的灵魂又有何用?

许多现实的画面:假意的微笑;须臾的奉承;同一桌酒但关系并不好的各种身躯;火急火燎地赶一个聚会;拿到一张奖状或一个头衔时的忘乎所以……

这些都是虚假的,如同李青说的“他们给我准备了盛大的葬礼”一样,对于一个灵魂来说,毫无意义。

《第七天》写的是一个人死去之后,所见所闻。是以一个死去的人看人间事物的角度,来描写现实生活。人间的人常说,生死事大。是的,生死事大,如果都已经死了,也就放下了所有的包袱,说一些真实的话了。

里面一个灵魂说,“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这么简单的文字,描述了真实的人间事情。及其丰富的语言,却在活人之间传递不了真实情感。说者有所掩盖地说,听者有过滤并猜测地听。丰富的语言又如何?在活人之间也不能完成真正的信息传递。如果彼此信任无我无他,几个字足矣传递。

比如,甲:你有骗我吗?乙:没有。很明确地传递了信息。但在人间,甲会信你个大头鬼。

里面有一句:“宽广的沉默里暗暗涌动着千言万语,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诉说”。很多时候的沉默,并不是我们很智慧。很智慧的沉默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沉默,大多数人选择的沉默,只是人微言轻或是没机会发声的沉默。

活着的时候,有太多的束缚,太多的放不下放不开,把人活的像个奴隶似的。“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和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分,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

里面的一段:“走过去吧,那里的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他问,那是什么地方,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上面这一段话和释迦牟尼佛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一样: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三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所有的鸟,所有的树都会发出微妙的法音,连恶的名称都听不到,哪还有恶的行动。

古代文人陶渊明描绘了世外桃源,看起来没心没肺的李诞说了人间不值得,怎么看都像认真生活的余华讲了死无葬身之地。

这些人,有古有今。

只要不死就得活着,好过赖过都是要过,既然都过不好,那就好好过,像《第七天》里的灵魂,放下包袱,真实地过,不猜忌,不做作。

浅谈小说《第七天》个人感悟【四】

在《第七天》这部小说里,有亲情,有友情,还有爱情。每一段感情都可以感动到自己,觉得他们其实很幸福,过着平淡的日子。但在这幸福其实是一个苦涩的药,表面的只是一层薄薄的糖衣。

内心的苦楚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生活是不容易,可还是要继续微笑,把日子继续过下去。有时候会觉得比《活着》还累,更让人觉得无奈。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可以看见希望,这样的日子不是自己想要的。

不是有钱人才可以拥有爱情,可有钱人的爱情比穷人可能会多一点幸福。刘梅和伍超的爱情是令人感动的,至于羡慕应该是没有的。因为那样的日子太苦,那样的日子太难熬,那样的日子太无可奈何,似乎找不到可以回忆的东西。

这样讲有点不近人情,难到他们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都不可以,难道他们就不能对幸福美好的日子有一点向往,难到幸福真的离他们 那么遥远?所以说,会被他们的爱情感动到,但没有多少人会愿意经历他们经历过的。

可以和对方一起过苦日子,可以为了对方付出生命,可以一直陪着对方过似乎没有希望的日子。这样的爱情,在我们看来是很少的,是很少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或者说在自己身上是不会发生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是现实的,把经济放在首要位置。

也许我们会感动,就是觉得这样的爱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自己似乎也不会这样去爱一个人,可以不计较苦日子,可以一直陪对方过苦日子。在这一生能遇到一个人,是这样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是应该要好好珍惜对方的。

人生没有如果,结局不会轻易被改变。可能就是有遗憾,有不完美的结局,才会让我们留下眼泪。他们缺少的也许不是沟通,只是太在乎对方,只是结局早已写好,只是收尾让人流泪。我就是这样看待,刘梅和伍超的爱情。

杨飞和他父亲之间的亲情,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在看的时候挺感动的。可能最后的结局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或者最坏的结果也就这样。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评价,我想我已经没有语言来评价了。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通用(7篇)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余华第七天读后感。随着社会的发展,读书逐渐成为了我们的文艺项目之一,读完作者写的第七天读后感,很多知识我们都要吸收。我们需要保持着我们当下的感受,去写出一篇读后感。欢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篇1】

用了一中午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不是读得快,而是太容易读下去了,书中的强拆、出租房、打工者、车祸……满满的热点话题让人觉得就像是一个年终社会新闻集锦,没有文学,没有铺垫,没有升华,只有现实带给人的窒息感。

先后看过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战栗》,每一本大概都是这种形式,以社会小人物的视角去讲述荒谬的、悲惨的的人生。这本书里更是如此,里面不加修饰地记录了那些因为强拆而被掩埋的生灵、因为大火被剥夺幸福的家庭,被遗弃在路旁的婴孩、如老鼠般默默生活的打工者……可是,为什么相比福贵、许三观、宋凡平的故事。

这本书并没有那么得让人唏嘘不已,大概是因为现实中的发生事情好像比这本书里写的更让人触目惊心,而我们在这个新闻爆炸的时代每天接受各种荒谬事实的冲击后,已然从震惊变得习惯,从习惯甚至变得麻木。可为什么会麻木,是那些现实不够鲜血淋淋吗,是我们没了同理心吗,我想更多的是因为面对悲剧的无力吧,所以我们选择性地遗忘掉。

这本书中没有好的文笔,没有环环相扣的铺垫,更没有什么艺术性,它更像是一种警醒,告诫我们那些不想正视、害怕正视的事情一直都在,不能一直用逃避来换取暂时安全的错觉;它也像是一种诅咒,将尘封许久的现实再次摆在每个人面前打破我们的思想上的安逸。

温暖是有的,美好也是有的,可这个社会也是依然寒气逼人的,人格与精神不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准绳,有人受伤就一定有人围观等着看笑话,事情出了差错也是一阶阶的推托责任直到底端,有人奋力谋生却依然是满身伤痕……是啊,现实就是这么悲凉,生活就是这么惨淡,总要有人是清醒的,知道这个时代需要改变;也总要有人去相信人心是向善的,一切只是暂时被时代掩埋。或许有一天真的会出现这样一个地方,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但是这是需要努力的,这本书大概就是余华所做的努力吧。

这本书可太丧了,谁都别看了。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篇2】

怀着好奇的心理,我阅读了一度销量排行第一的《第七天》。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作者余华所讲述的故事情节震撼到了,故事内容的荒诞和绝望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这些故事又都似曾相识,很多来自于曾引起媒体和网络广泛关注的新闻,只是作者通过以这样虚幻的手法集中编排出来,还是让我一下子感觉透不过气来。

《第七天》故事取材于一些当今荒诞的社会新闻,很多人在各种悲剧中受伤或死亡,而这些人在这些事件之后有怎样的经历和想法?余华的这部《第七天》就是来写这部分内容的,从鬼魂的角度、死后的世界来讲患难与救赎。和余华的《活着》相比较,从故事的取材上来说,《活着》写的是历史,《第七天》写的是现在,人对当下的绝望肯定要比已经过去的更深。《活着》里面死去的人都还有个地方安息,而《第七天》里面却是“死无葬身之地“。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篇3】

如果问我现代中国写小说的,我喜欢谁。在我18岁的时候,我会说我喜欢梁晓声,那时候我渴望长大,渴望了解那些我不曾经历的岁月。如今,我想起两个人的名字。拧巴的刘震云能让人笑,平和的余华能让人哭。不到两日,无需通宵落夜,用闲时看完了购于网络的余华新作《第七天》。

按我平日阅读的速度,13万字的文字一天就能读完。也许是出于好吃的糕点要放一放不舍得一口吃完的心态,我读得比较慢。尽管读得比较慢,两天也读完了。是的,对于识字的任何人而言,这都是一部读得进去的小说。甚至对于有点文字功底的人而言,会夸言说,这样的小说我也可以写得出来。他的自信可能来源于小说所涉及到的人物故事,你几乎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一对应的素材。比如孤儿千里寻亲,比如女朋友卖淫男朋友负责交易,等等不一而足。唯一体现小说家艺术技巧的可能就是,用“七天”的叙述结构,用死者的视角,描述了一个活着的世界。也许,你可以偷取作家的灵感,复制出比《第七天》更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但你无法复制出余华一贯而有的描述灰色现实天生具有的审慎情怀,只是这一次,异于先前的作品,也许是基于主角为死去的人的叙述需要,语言颇为冷静、情感相对克制。余华在一次文字采访中说,这是他最接近于现实的一次写作,以后再有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我很庆幸,作家找到了这样一种方式,去嵌入现实,让我们读到了这样的作品。在阅读刘震云描写的那个我不了解的农村生活时,我会发出是这样么的质疑,而对于《第七天》而言,我会自信的说,是哦,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你可以认为,小说应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但我想说,也许余华有这样的野心,这部小说是留给后世的人阅读的。在那个时候,包括弃婴行为、冤假错案、嫖娼卖淫、社会等级深严等小说涉及到的类似见闻,都会让当事人背上沉重的道德枷锁,他们可以通过小说了解前世现实,让人明白时间流过的痕迹。

诚如,谈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加勒比海沿岸一个家族七代人密集生活的场景。《第七天》会让我想起,也许,在我们未来故去而前往的地方,有鲜花、有温情,尽管它的名字叫死无葬身之地。作者将死后没有墓地、没有亲人关怀的死者归去地,命名为死无葬身之地。不得不说,是故意曲解了中国人一句骂人的话的字面意思,极具反讽意味。而事实是,难道它不是在以这样的方式写实现今么?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则亲身经历。70岁的老母去探望他病重中的教友。寥寥几语,病榻上已经不会说话的朋友已经眼角渗泪。医生宣布最后通牒,在医院靠注液多则7日,回家多则一日。据说,在第三人见证下清醒地分配了她几百万的财产之后,她的儿女们当日就将她接出医院,可她硬是不吃不喝熬过三日才身故。听后我不禁唏嘘,让老年人优雅的老去,难道不是儿女的一种责任么?她会在那个死无葬身之地得到属于她的温情么?似乎从这一点而言,好的小说能让人离死亡更近。

昨晚睡前,在一本散文集里读到这样的文字。我摘录如下: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就像父亲看着儿子长大。这个过程中儿子慢慢懂得老是怎么回事。父亲在前面瞠路。父亲离开后,儿子会知道自己四十岁时该做什么,五十岁、六十岁时要考虑什么。到了七八十岁,该放下什么,去着手操劳什么。也许,这是作为中年人的我,看完《第七天》后,留下的用别人的话描述的一个注脚。仅做结尾。一千余字,比起小说凝练的文字,读后感已显啰嗦.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篇4】

怀着好奇的心理,我阅读了一度销量排行第一的《第七天》。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作者余华所讲述的故事情节震撼到了,故事内容的荒诞和绝望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这些故事又都似曾相识,很多来自于曾引起媒体和网络广泛关注的新闻,只是作者通过以这样虚幻的手法集中编排出来,还是让我一下子感觉透不过气来。

《第七天》故事取材于一些当今荒诞的社会新闻,很多人在各种悲剧中受伤或死亡,而这些人在这些事件之后有怎样的经历和想法?余华的这部《第七天》就是来写这部分内容的,从鬼魂的角度、死后的世界来讲患难与救赎。和余华的《活着》相比较,从故事的取材上来说,《活着》写的是历史,《第七天》写的是现在,人对当下的绝望肯定要比已经过去的更深。《活着》里面死去的人都还有个地方安息,而《第七天》里面却是死无葬身之地。

看过这本书的人不会不熟悉,这些悲剧时时刻刻发生在网上和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猜忌、贪婪和欲望造就了社会的残酷。悲剧有的是纯突发自社会:被强拆致死的郑氏夫妇,车祸身亡的李月珍,有的是因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李青因为杨飞的贫穷出走但陷入骗局自杀,鼠妹的为情自杀,伍超为鼠妹的墓地卖肾筹钱而死,张李二人的凶杀以及张刚父母的挟儿子以令警察局等等。死后的世界同样是分等级的。在殡仪馆里,有钱有权者享受vip待遇,普通人只能耐心等待,让领导先烧。没有墓地的亡灵们只能去往死无葬身之地。来到死无葬身之地的亡灵们都带着悔恨或是遗憾,但在这里却抛开了这些,获得了真正的平和安宁,就连生前针锋相对的仇家也在这里结成了不离不弃的伙伴。这个地方让这部小说有了一些温暖的色彩。虽然是一部描写死亡的小说,我却觉得它是余华作品中最温暖的一部。作者似乎想借死无葬身之地告慰枉死者们的灵魂。

但如果只是讲这些,那就是社会新闻杂集了,咋能成著作呢?是的,余华让善良和真情在这些沉重丑陋的现实掩埋中伸出了一双手,杨金彪与杨飞的父子情是本书中最大的亮点:虽然杨飞是捡来的,但杨金彪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位养子。杨飞与李青的爱情,也因为一个是永远爱,一个是仍然爱,而被隔绝在美好的未来想象之外,当一个漂亮姑娘想要去看世界的时候,再好的男人也挡不住。即便如此,两人之间还是有爱有挂念,这也许就足够了。鼠妹的感情虽然幼稚,但余华还是给予了很大的怜悯和同情,让她在死后了解到真相,净身并第一个离开了死无葬身之地,也可以说是一个祝福。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一样。这是谭家鑫对女儿的宽慰,还有张李二人的吵闹作伴,以及鼠妹与婴儿们的歌唱通过这些,作者想要表述的可能就是,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去信任亲情、友情与美好,是我们生命仍然存在的依靠。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篇5】

在生活中负重前行,让梦想翱翔

——读《第七天》有感

《第七天》是当代著名作家余华记录了主人公杨飞在七天内的所见所感。小说的开篇就是一个已经死去的人,面对一个雾气朦胧的世界。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人出了车祸,有商场发生火灾,还有人跳了楼……然而,在这一片混沌之中,主人公杨飞回忆了他的养父杨金彪——一个朴实善良的铁路维修工人。他的生母在火车上意外产下了他,并从厕所掉了下去,而单身汉杨金彪捡到了他,从此他就养着这个孩子。把这个孩子放在自己胸前的肚兜里,给他喂奶粉,喂水,甚至于织毛衣。

让我最感动的是其养父为了他放弃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这个善良的人不忍心把杨飞丢在河畔街,所以当他看见这个小小的人儿用树叶把自己全身都盖住,用来保护自己的时候,他反悔了,自责了。这种对良心的检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禁受的了的,可以说,这种品质,是弥足珍贵的。这种爱,是大爱。是只有亲情的力量才可以创造出来的爱。主人公还回忆了自己生前的爱情。李青是他的妻子,确切的说,是前妻。他们曾经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李青是他们公司最善良最有气质的女孩。杨飞靠着自己的诚实,善良,正直的品质博得了李青的芳心,二人在一居室的房子里度过了一段很美好的,如昙花一现的生活。但李青终于为了自己的梦想离开了这个家,也离开了她唯一的爱情,跟一个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结了婚,她开始创业,开始变得大红大紫,可最后的最后,她同样死于自己的梦想。在死后与杨飞见面的时候,她说,我一生结过两次婚,丈夫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但我却反倒觉得李青一生最幸福的时候是拥有爱情的日子,让人感受到几许温馨。伍超在一家理发馆门口看见了刘梅,那种感觉,用小说的话就是“我再也见不到比她更好看的人了”,所以伍超也去了理发店做了一名洗头工。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他们一起带着他们对生活更美好的向往,努力工作着,生活着。他们也是有梦想的。伍超在洗头之余还学习理发,梦想成为技师,这样收入会更多一点,生活就会更好一点。可还没等到那一天,梦想就破灭了。他们一起带着生活的尊严开饭了一家餐馆打工,这时,他们有了新的梦想——等伍超学会炒菜以后,他们就自己开一家小餐馆,幸福和睦的过日子。可之后的一件事,让他们的这个梦想也破碎了。顾客对鼠妹动手动脚,伍超出气不成反被打的满脸是血,这一次,是为了做人的尊严。

就这样,梦想不断被打破,可他们没有屈服,即使要饭他们一样坚强的活着,这个时候感情是他们活下去唯一的支撑,当这个支撑破碎的时候,鼠妹就跳楼自杀了。原因是伍超骗了他,欺骗终于让他承受不了这样无望的生活。后来,伍超从老家回来后,为了给鼠妹买棺材,卖了肾,得病死了,去了什么地方呢,去了一个地方叫做死无葬身之地。伍超说:“她对我太好了,跟了我三年,过了三年苦日子,我们太穷,经常吵架,我经常发火,骂过她打过她,想起这些太难受了。我不该发火,不该骂她打她。再穷再苦她也不会说离开我,我骂她打她了,她才哭着说离开我,哭过之后她还是跟我在一起。”这就是鼠妹和伍超的故事。

小说还提到了一种情——社会情。小说在看似无望的社会里,给我们提炼了这样一种价值观。比如主人公的养父杨金飚,生前兢兢业业,勤奋,努力的工作在铁路一线上,不求更多的回报,朴实地做人,做事。并且,在他死后,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自觉地当起了侯烧厅的工作人员,这时候,他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所以,最后他是幸福的,是满意的。还有李月珍夫妇,也都是非常善良的人。李月珍奋力给二十七个婴儿寻找真相,她死后终于和这二十七个孩子生活到了一起。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

读完这部小说,我们会思考,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有梦想,杨金飚的朴实工作的梦想,鼠妹和伍超好好过日子的梦想,李青的梦想,谭家鑫夫妇的梦想,这些人的梦想在艰难中潜滋暗长。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篇6】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我说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余华在《第七天》一书中的最后收尾,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嘲讽与悲哀。

《第七天》是一篇比《活着》更艰难的文章,是一个比《兄弟》更绝望的故事,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像是在挑衅社会的底线,余华用他最锐利的武器——笔,再加上毫不掩饰的嘲讽,划开了当下那些看似光鲜实则腐烂的皮囊。

《第七天》是余华最新的长篇小说,他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暴力拆迁,灾祸后瞒报死亡人数,医院将死婴做垃圾处理,冤假错案,刑讯逼供等等,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与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浑身发冷,也许是被作者冷峻的笔触所感染,以至于合上书时,还是久久不能自己。我不知道余华在写这本书时是不是也怀着这种情感。大都人都说《第七天》太过黑暗,把社会剖析的太过透彻,但这正是小说的意义啊,用最简单的文字写出最深刻的文章。有人说余华给这本书取名为《第七天》参照的是中国人死后的头七,他的这本书和其它的几部经典长篇小说相比,不足之处显而易见,但我却认为,这本书里说发生的故事却最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大部分事件我们甚至见怪不怪。

生不所致,死所长思。这本书连接了生前和死后的世界,我们用生前的视角去写死后的世界,死后的世界里依然有金钱权力的划分,但从中也有喜悦的分享,为寻见亲人永聚而喜,为死后世界清明和善不再污浊而喜,为得知真相不再误解懵懂而喜。也许社会有种种不公,种种不如意,但生活中总会有阳光温暖我们。

文章用杨飞在人间最后七天的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加入了太多太多有政治暗喻的事件,但如果余华只是写这些事件就结束,那余华便不是余华了,除了这些事件以外,他还写出了这本书得到的提升的关键——人性。而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便是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荒诞不经,冷酷残忍世界里存在的希望——爱。“我”是父亲在铁路上捡到的弃婴,却让父亲为了“我”而抛弃婚姻和自己的后半辈子去扶养“我”长大,“我”的妻子在现实世界里弃“我”而去,却在死后只承认“我”是她的唯一的丈夫,洗发妹并不是真的想要跳楼,她的男友为了给她一个好的墓地而去卖了自己的肾,小餐馆的老板听说了“我”父亲的故事而每次点餐时都多送一个果盘。这一个个的故事,都写出了我们的良心,所以这社会并不是只有黑暗,还有温暖和爱。

《第七天》展示了一个弱肉强食不公平的七天,也写出了乌托邦式的向往生活的七天,余华用大半本书构造了一个人道和平欢乐美满的世界。书很容易看完,合上书,我们开始向往另一个世界,那里人人死而平等——那是死无葬身之地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篇7】

当我们还在嘲笑中国现代文学的作者在制度的压制下残缺的灵魂只能写出肤浅的文字,当所谓的世界享誉的作家也只敢触碰文 革的题材点到即止时,余华的《第七天》对我们当下的社会显现出了更大的力量的抨击,这种批判的声音或许更有意义

很显然,余华专心的搜集了起码7年左右的社会黑暗面的新闻,比如强拆,比如移民,比如刑讯逼供,比如媒体的不公报道,比如官方的不作为和很不作为,比如上访等等,近些年发生过的能在网络上掀起批判的新闻基本在书里都能找到影子。魔法现实主义的手法让读者轻易的代入了角色,重新回顾了过去的社会进展,然后扪心自问,此时此刻,当下,社会进步了吗?

如果说余华的《活着》讲述的30年前的社会,那么《第七天》便是当今社会的没有灵魂的体制下的新版《活着》,《第七天》以死后灵魂的视角快速的扫描出这个世界,这个活着时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连幸福都显得可悲的世界,却在死后,有墓地的灵魂可以安息,没有墓地的灵魂也有一片青山流水的伊甸园,看完不得不感慨这真是绝佳的讽刺

但是,真正震撼的恐怖是,我们这些读者,我们都还活在和书中描述绝无出入的社会里,想到这,不禁让人颤栗。

如果可以,我会很高兴庆祝这个社会的头七,也很希望,创世纪的第七天从书里死人的世界里来到活着的人间。

尽管,余华还仅仅是点到即止,但是,很明显,能让人感觉到他尽力了,一个作家的尽力,这种尽力,是一种歇斯底里的,迫切的,要求社会进步的呐喊。

第七天读后感范文分享(7篇)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写下来读后感呢?一个人重新阅读作者写的第七天读后感后,不免产生了新的见解。读后感通过分析文章的内容让人感觉内心的感受是有依据的,以下是我们为您整理的《第七天读后感范文》。

第七天读后感范文 篇1

《第七天》讲的是一个人死后的事,描述了一个死后世界的世外桃源:死无葬身之地。讽刺的是,“死无葬身之地”这个现实中用于诅咒人的一个词,在书中变成了一个人死后的庇佑所。这个地方是死后没有墓碑、孤苦无依的人的唯一去处。它芳草鲜美,鲜花盛开,树木茂盛,溪流潺潺,是一块理想之地。这儿的人相亲相爱,不分亲疏,哪怕是生前的死对头,来到这儿也相处地其乐融融。与冷冰冰的现实相比,生前困顿窘迫的人在这儿找到了家人,找到了栖身之所。

虽然书里讲的是死后的事,但实际上还是用浓重的笔墨讲述了主人公杨飞活着时的事,以及对于他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些人。这里面有他的前妻,他的养父,以及他的“妈妈”,还有他死前与他有过交集的人。看的时候我感动于书中出现的各种情感。首先是杨飞与自己前妻李青之间的感情。虽然两个人分开了,却还爱着彼此。因为两个人的追求不同,所以在相处了一段短暂的时间后,两个人还是离婚了。妻子因为遇到了一个有着好的创业想法并很欣赏她的留学归来的博士,离开了自己爱着的另一半。但是他们死后相遇时,她说,我结了两次婚,但是我只有一个丈夫(指杨飞)。其次是杨飞与自己的养父杨金彪之间的深厚感情。二十一岁的杨金彪在铁轨上见到刚出生脐带还没掉的杨飞,从此以后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养,并因此一辈子没有结婚。杨飞的“妈妈”李月珍(杨金彪的邻居)对于杨飞的照顾和关爱,也让人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情感。杨飞生前在出租屋的邻居,鼠妹李梅和她的男朋友伍超之间的爱情,也令人唏嘘不已。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如此真挚的感情却在现实的重压下而以悲剧结尾。书中有两对深深相爱着的情侣:杨飞与李青,鼠妹与伍超。在现实的诱惑下,杨飞与李青的感情走向了终结。而另一对,鼠妹与伍超虽然争吵不断,却并没有分开。然而,无论是选择分开的,还是坚持在一起的.,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悲剧的。杨飞踏实真诚,但在现实中却缺乏一点上进的勇气,李青觉得自己和他在一起只会庸庸碌碌过完一生,所以当一个更闪亮的人出现时,她选择了离开。但是再婚后她发现,那个看起来才华横溢的留学生,并不像她想的那样。她最终沦为一个官员的情人,在这名官员东窗事发后选择了在浴缸自杀。而杨飞为了给养父治病,卖掉了房子,辞掉了工作,最终在饭店吃饭的时候因为饭店起火爆炸而身亡。而鼠妹与伍超,更是因为现实的蝇营狗苟争吵不断。在繁华的城市里,他们做着最低贱的工作,虽然想要改变,却总被现实拖住手脚。最终因为一个买来的山寨手机,鼠妹选择了自杀。她在意的不是山寨手机,而是伍超骗了她。而伍超,在得知鼠妹的死讯后,悲痛不已,选择卖掉一个肾来给鼠妹买一块墓地。这也使得鼠妹成了死无葬身之地唯一的一个选择安息的人。而伍超,也因为卖身后的感染身亡。这些悲剧的结尾是对现实的沉默控诉,它把这个世界的遮羞面纱一把扯下,把它的残酷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就像余华说的一样,“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第七天》揭露了赤裸裸的现实:强拆、物欲、贫富差距、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冷漠、官僚主义等等。同时,它也褒扬了一些东西: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人的善良,人的坚守。当然,揭露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希望书中描述的理想之地,有一天不再只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第七天读后感范文 篇2

《第七天》读后感600字:

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这是余华所著小说《第七天》的书推标签。

余华,这位作家的名字我只是有所耳闻。因为我看过葛优和巩俐演的电影《活着》,这部电影就改编自余华的小说《活着》,所以我只是知道他的名字,并没有看过原著。但是电影已经足够让我充满同情和绝望,心底压抑且忧伤,几次都流下眼泪。那,《第七天》又会是怎样程度的,或者另一番绝望呢?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同样地,我也没读过《兄弟》,但是小说开篇的这段话就足够让人感到荒诞至极。

这本书被我搁置在抽屉里已将近半年,近日读来,前后只用了大约四个小时就读完了。印象最深刻的只有短短两句话:

《我问她:“这是什么地方?”》

《她说:“这里叫死无葬身之地。”》

第一次出现在“第四天”。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第二次出现在“第七天”,也是小说的结尾。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事的,“我”死之后,由于没有墓地,不能安息并转世轮回,所以只能停留在“生”与“死”之间的边境线上游荡,即“死无葬身之地”。在这样一个地方,如同上帝创世纪般地,通过“我”死之后在七天里对生前之事的追忆,余华勾勒出了一个绝对平等的人道世界,描绘了一个充满创世纪般地祥和世界。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旧约·创世纪》》

第七天读后感范文 篇3

怀着好奇的心理,我阅读了一度销量排行第一的《第七天》。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作者余华所讲述的故事情节震撼到了,故事内容的荒诞和绝望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这些故事又都似曾相识,很多来自于曾引起媒体和网络广泛关注的新闻,只是作者通过以这样虚幻的手法集中编排出来,还是让我一下子感觉透不过气来。

《第七天》故事取材于一些当今荒诞的社会新闻,很多人在各种悲剧中受伤或死亡,而这些人在这些事件之后有怎样的经历和想法?余华的这部《第七天》就是来写这部分内容的,从鬼魂的角度、死后的世界来讲患难与救赎。和余华的《活着》相比较,从故事的取材上来说,《活着》写的是历史,《第七天》写的是现在,人对当下的绝望肯定要比已经过去的更深。《活着》里面死去的人都还有个地方安息,而《第七天》里面却是“死无葬身之地“。

第七天读后感范文 篇4

用最平淡的语调,去讲诉最残忍的故事。养子卖房替养父治病,养父身患癌症,不忍拖累儿子离家出走,这就像昨天在看到的帖子:“老人身患癌症,要不要倾家荡产去治疗”

评论下有一个高赞的回复说,就算救了,老人终究是要死的,没用的。

可是你小时候生重病,你爸妈也是会倾家荡产给你治病的,那个时候你怎么没想过你以后也是要死的,把你救下来有什么用?替他们自己送终吗?

不是的,中国式家长一辈子为了孩子,自然不舍得小孩的命从自己手中溜走。

人是复杂的,也是残忍的。见识过《维多利亚一号》里拿下父亲呼吸机的女儿,也见识过琼瑶笔下各种卖身葬父的孩子。如果是我,就算明知父母会离开我,我也会倾家荡产去救他们。

不为别的,既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我还在等什么?等人真的死了,再假惺惺的去后悔吗?当然,作文最残忍的还是那二十七具漂浮在河里的,医护人员口中的“医疗垃圾”——婴儿的尸体,六个月被强制引产已成型的胎儿,计划生育的牺牲品。

他们就像七八十年代女人身上强制安装的避孕环一样,用最惨烈的死相,替“国家的富强繁荣”铺路。当官的,认为是“医疗垃圾”,不必大惊小怪;寻仇者带着大包小包走进警察局,被警察认为是来上交“贡品”,最终导致九名警察被砍伤,一名被砍死。

所谓的“贡品”,是拿人命的刀刃。砍死的警察的父母,为了儿子“烈士”的名头不断上访,掐着国务院检查暗访的时间,威胁上层人员。上面的人为了息事宁人,花了一百多万请“烈士”的父母公款旅游吃喝玩乐。烈不烈士已经不重要的,儿子的死,足够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了。

整篇小说读下来,感觉有一把很钝的到在刺着我的食指,一下子扎下去不是很痛,可是一下又一下的,慢慢的,十指连心的痛楚就上来了。

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第七天读后感范文 篇5

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发现里面的故事都是似曾相识,比如强拆事件、弃婴事件、袭警事件等等。作者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成为一篇小说,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到作者对这些事件倾注的情感,作者几乎就像微博大V一样将这些事件进行转播和改编。

《第七天》和《活着》都是描写死亡的,《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是生不如死,但死后能够买到墓地安葬;而《第七天》中的人物都是各种惨死:有跳楼死的、有被车撞死的、有卖肾死的、有治不起病死的,还有被强拆死的。这些底层的死者死后因买不起墓地,都是死无葬身之地,不能够得到安息。《活着》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而《第七天》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心,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民打抱不平,同时表达了对各种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第七天》正如书名那样,讲述了主人公死后七天的遭遇,每一天都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这其中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人间的炼狱。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一路跌跌撞撞,见到一群和他一样死无葬身之地的亡魂,这其中有作者的亲人,邻居,也有陌生人。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遭遇到各种惨死。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天中杨飞回顾自己的身世,杨飞的母亲在火车快进站时上厕所生下杨飞,杨飞从厕所丢到铁路上被年仅21岁铁路工人杨金彪捡到,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父子情深的故事,读之无不为之动容。杨金彪对杨飞倾注了无限的爱,上工他将小杨飞绑在背上,冲好奶粉放在胸前给小杨飞吃。他能够根据小杨飞的声音判断他是否饿了、渴了,还是需要换尿布。因为杨飞的存在,他拒绝了所有的女孩,终身未娶。当杨飞要与亲生父母相见时,他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为杨飞置办行装。为了杨飞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支持杨飞到北方城市工作;当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为了不连累杨飞又离家出走。

我觉得这部小说的神来之笔就是塑造了杨金彪的形象,他一生善良勤劳,为曾经遗弃杨飞二十四小时而内疚一生,死于异乡后,为了能够与杨飞见一面,他自愿在殡仪馆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维护着公平正义。

第七天读后感范文 篇6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把《第七天》这本书看完,就让人想起狄更斯的那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合上书,才发现那封面上的字“书中描写的荒诞比起现实的荒诞”……也许世界就是这样。

放下手中的书,转身望向窗户,放松一下紧绷的思维,解放自己的自由,烈日将大地照得刺眼,树在无意中留下晃动的阴影。我面对着太阳,在思索我的世界—对自己灵魂的问询,不经意想起山坡上的小坟堆,那里埋葬着我的亲人,它的渺小,让人不会去注意,只有几块红砖砌成的小屋,冥冥中,告诉我们她在这里安息,我在那里曾徘徊过,在这片树林中曾穿行过,我独自在坟堆前驻足,在这里忘却了伙伴的约定这是两个灵魂驻足的地方,但只有一个灵魂永远在这里停留。

又回头琢磨,觉得有一种死亡般的寒冷和压抑,把人逼到角落里,堵着喘不出气。活着的世界里充满了艰辛,死亡却只是绝望的开始。但死去的世界里,也有这样一个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很……这里人人死而平等。无论外面的世界怎样,这里永远是春天。也许热和寒只是一线之差,生和死也只是一界相隔,我低下头摸索般的打开窗户,又被外面的乌烟瘴气,被迫般的

关上了。再次打量桌上的书,这才悟得书中的世界—我们在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厦间迷失了自己,我们的目光也在形形色色的玻璃幕墙中,变得干涩、贫乏,内心是缭乱的,浓雾锁住了这个城市的容貌,这个城市失去了白昼和黑夜,失去了早晨和晚上。但我们永远向往着幸福,在这里谋生,苦尽甘来。驱逐,去了那片“死无葬身之地”……在那里,去等待下一次的“重生”,去逃离那黑暗的时代。

一个人的灵魂孤独的安息在这儿,它眺望着远处的美好—那个在冰冷的世界构建的暖巢—死无葬身之地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第七天读后感范文 篇7

——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会被认定为愤青,没多少人愿意去听,可余华把他装饰成亡灵的交谈,俗套中别具魅力。

其实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不是人间辛酸,而是死人也有一个世界。活着对我们来说很好,辛酸也好,痛苦也罢,都有一份独特的味觉,和值得我们珍惜并拥有的幸福。可死人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身边逝去的亲人他们在冥界过着怎样的日子,这不得而知。当第七天到来,杨飞终于无话可说,他的见闻到此结束,最终向命运屈服。这预示着,即使死后,也不一定就是生命的解脱,没有哪个算命先生真的看过猪跑。

作品从亲近到疏远,从模糊到清晰的描述,环环相扣,详略搭配,在这个让你想丢下书本又好奇后面发展的故事里,时刻都用快要来临掩盖不会来临的真相,形成了弃之可惜的独特风味。写这本书就跟周星驰喜剧一样,给人铤而走险的感觉,但俗套中却将要表达的哲理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正是作者笔力的最好体现。当雕刻的世界凋零,死无葬身之地还是愤青的归宿,坚持原则的人似乎就该被潜规则破坏,而他们的子子孙孙似乎又随着坟墓,迎来正义的谴责。尽管作品只有乌云,却预示着一场暴风雨。

看完第四天,我就知道后面余华会讲什么,可我还是去看。因为他叙事和蓄势都很好,新奇带着些沉重的幽默,静悄悄的世界总为酝酿轰动埋下伏笔,看完第七天我才发现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迟早会走。至于我为何要深夜尝试写读后感,我想大概是怕明天会忘记。

作为一个不谙世故却整天幻想连篇的都市写手,我认为我写玄幻更好,在架空的世界总能有更悬念和入心的情节,如果我想告诉世人些悲剧不妨给他们讲个笑话,如果我想捅破些黑暗,不妨模仿水浒传。人内心都是内敛的,委婉的,说话做事都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残酷一面。不要说你开放我直接,开放和直接迟早有底线,而羞涩和避讳将会在那里对侵犯者体无完肤的否决。为了更好的做个问心无愧,而又始终如一的人,尽量不得罪大多数人,我们就要学会讲寓言故事,说另有深意的话,也要学会听寓言故事和深意的话。否则,行走世间不是踽踽独立就是臭名远扬。

读《第七天》有感


你知道如何写出一篇有感染力的第七天读后感读后感吗?尤其是阅读了作者写的第七天读后感,受益良多。如果是走马观花地读,囫囵吞枣地读,那我们的读后感自然也写不好,以下内容是栏目小编特地为您准备读《第七天》有感。

读《第七天》有感(篇1)

《第七天》读后感2000字: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旧约.创世纪》

作者通过一个死去的灵魂,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七天的见闻,讲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让人在真与假中,看透世间的人与事。他借助了《旧约.创世纪》为开篇,以七天为七个部分,讲述了主人公的爱情、亲情以及当下社会存在的种种荒诞现象。揭示了当代中国现实中的残酷、混乱、不平等和弱肉强食。故事的主人公叫杨飞,他在死后七天中听到的见闻以及“后来人”对死后发生事情的描述中对这些荒诞的事情又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释。

第一天,杨飞带着预约号去殡仪馆排队火化,见到殡仪馆内分为普通区、贵宾室、VIP区,各个阶级对应着从低廉到昂贵的骨灰盒、寿衣、墓地。普通人默默低语,有钱人昂首挺胸,大声喧哗。就是在死者的世界也充满了三六九等,互相攀比。而杨飞却是一个没有墓地的普通人,这让他感到迷茫,无从安身。殡仪馆出来后,他开始思考自己要去做什么,也开始回忆生前的往事,意识到有许多遗憾未完成的事情。

第二天,爱情、婚姻,他开始回忆起生前仅有的一段婚姻生活。李青,一个美丽聪明、自信善良的女人,杨飞的妻子,确切地说,是前妻!这是一段不被看好的婚姻。老实巴交、墨守成规的杨飞和自信美丽的李青,在所有人眼中,就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但是李青并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义无反顾的跟随着杨飞,过着平淡、拮据的生活,但这一切在两人的眼中又是幸福而美好的。然而,好景不长。李青遇到海归博士,两人相谈甚欢,在事业,价值观上不谋而合。她终究是一个不甘平凡的女人,为了她的梦想、野心。她一边不断欺骗自己,一边填平欲壑,还是带着愧疚离开了杨飞。离开杨飞后,她的事业取得了成功,但是婚姻生活却一塌糊涂。并且最终走上了自我堕落的道路,在家中浴缸自杀。死后游荡世间的李青与杨飞在当年的出租屋相遇,两人回忆着当初平淡而温馨的生活,不禁叹惋。在这个晚上,重温旧时的点点滴滴,这死后的相聚也算是没有遗憾了!

我游荡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雪是明亮的,雨是暗淡的,我似乎同时行走在早晨和晚上。——《第七天》

与李青分别后,杨飞回忆起他的父亲杨金彪—一个朴实善良的铁路维修工人。他的生母在火车上意外产下了他,并从厕所滑落下去,被正在铁路工作的杨金彪捡到,此后杨飞与养父杨金彪的命运便紧紧联系在一起。因为杨金彪的这一举动,在后来的生活中,他放弃了太多东西。为了杨飞,读后感.他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一辈子都没有结过婚。遇到杨飞后,他的后半生都围绕在这个孩子身上。甚至后来杨飞的生母来寻找他,并要将他带回到自己家中时,杨金彪虽万般不舍,但还是劝其回到自己家中过更好的生活。这种爱,是大爱,是只有亲情的力量才可以创造出来的爱,二十几年的相依为命,已经让他们之间的亲情超越了对亲生父母的感情。

第四天……第七天,在余后的这几天里杨飞遇到了与他相识,或素昧平生的人。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经历各种惨死,死后因买不起墓地而来到死无葬身之地,无法安息的人。这一路上,他了解到社会上的各种丑陋现象以及各种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作者借助杨飞的经历,展现了当代中国的种种残酷现实。暴力拆迁、灾祸后瞒报死亡人数、医院将死婴当作医疗垃圾处理、冤错假案、刑讯逼供、男扮女装卖淫等等。作者以精湛的构思与别样的表述方式将现如今人类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浓缩在这篇小说中,揭示问题、分析问题,将这些人情冷暖、社会邪恶赤裸裸地展现在每一位读者面前。这已不再是遥远的平行空间发生的故事,而是直面生活,直面社会的残酷。

最后主人公找到父亲,再次在殡仪馆相见。一句,你来了,比我想象的要快了很多。道出了多少的心酸与无奈。他想要见到自己的儿子,又希望他能平安健康,好好生活。这就是我们每位父母的一个真实写照啊!

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想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平等。他问:“那是什么地方?”我说:“死无葬身之地。”——《第七天》

现实世界是一个冷漠、残酷、孤独的世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道德沦丧、价值观混乱,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污浊不堪。而死者世界是一个温暖、善良、人人平等的世界。走过去没有仇也没有恨……那便是天堂一样的地方吧!

两个完全相反的世界,让人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与苦难,也让人看到了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温暖与美好。既揭示了这个社会的不平等,又给了读者对生活的希望。

读《第七天》有感(篇2)

在朦胧的梦境中迷失,接着逝去,也一并带走他们生前的回忆。这时,人世的那些丑恶全部呈无数倍放大,他们作为旁观者在那儿细细观看,或许在那儿之后,他们才真正的看破世间。

第一天

我为那些因为政府一道命令而拆房,就葬在那一堆废墟之下的无辜冤魂而感到同情与不甘。或许有的人正在被窝里做着美梦的一瞬间就与这个世界隔绝;或许有的人刚下班就眼睁睁地看见挖掘机一点一点地推倒并摧毁着自己的家园;或许有刚放学的小女孩正孤苦伶仃地坐在石板上望着这片废墟心里想着自己父母现在何方,却不知他们早已前往另一个世界。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离开居住多年的温馨的旧居,换成谁都是不好受的。他们对房子更深层的是感情,也许那房子是亲人的寄托,是爱人的呼唤,是童年的怀念与不舍。这些,并不是能用金钱补偿的。

杨飞,他已经死了。在他生前看到的一幕便是他的学生坐在废墟上,等着自家父母。

第二天

当杨飞走进殡仪馆的那一刻,我想他更多的失望:没人为他买墓碑,没人为他穿殓衣,没人为他戴黑纱。他不知道今后他的灵魂与精神上的肉体该何去何从。也许在大火笼罩他的那一刻,他心中也还没定夺,只等烟雾将他离界,无视着好心老板的呼唤。一个人呆呆得看着那份报纸在餐桌前忧伤,等待着火一点一点地将他吞噬。

报纸上的消息便是李青的消息。我不知道杨飞看到这则报道——李青在浴室中自杀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我看来,他的倾慕对象李青一直是一个不为名利所困的女子。她敢爱敢恨,能如鱼得水的穿行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之中,却不染一丝颜色。也许这样的女子确实值得令人倾慕。但在李青遇到那个博士之后,终是变了。世人抵挡不了金钱、权利的诱惑。或许是李青的才能被埋没太久了,她需要有人去安抚它,接着去开发它,让它发光发热。博士的甜言蜜语让李青跟随他,却也是这样把她推向了深渊。她是个好姑娘,却也抗拒不了诱惑,这正是世人的悲哀与可怜之处。

第三天

杨飞在火车站出生,也在火车站被遗忘。是一个收入微薄的扳道工收养了他。那位扳道工视他如己出,并且为自己有过一瞬间抛弃他的想法儿自责终身,直到逝去。

当杨飞的亲生母亲回来寻他时,杨飞对他的养父恋恋不舍,再到后来,杨飞离开了他们。抛弃了他父亲给他的优资待遇,抛弃了装扮高贵与优雅的房子,离开了与他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与父母,回到了他的养父——杨金彪身边。尽管他们没有血肉关系,也许,信任与爱更让人觉得心安,他们之间的没有物质的亲情更让人觉得放松。

第四天

杨金彪带着对杨飞思念到了另一个世界。因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课还在迷迷糊糊地叫着杨飞的名字,一遍,两遍,三遍……直到他走到那空旷孤寂的原野的尽头。人都会生老病死,杨金彪也不例外,当他得知自己得了癌症时,便下定决心离开杨飞,不让杨飞增加负担。这是体恤,这也是分离,但这隐藏又显露出他来自心底最深层的爱意。李月珍,杨飞的养母,他确实应该悲伤,他那么匆匆地来,又那么匆匆地去,也至使,她悲伤的使他说话的声音像清脆的水滴,每一个字都是落地的水珠,她对杨飞缓慢地说:“日复一日,他在候烧者面前彬彬有礼地执行自己的职责;日复一日,他满怀美好的憧憬,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他就能见你一面。”

第五天

我想象不到有些人的心是什么做的。铁虽硬,但总有被烧熔的时候,可是现在的某些人心似乎比铁还硬,我已实在是想象不出是血肉之心。它已经被欲望腐蚀,被金钱埋葬。人生遇到的困难有大有小,困难是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去对待他,放下她,亦或者接受他,还是为了报复他做出努力?可是这些道理,又有几人能懂?道德与伦理正在被人的自私给淹没。

我希望有这样一个地方:那里人人平等,树叶会向你打招呼,石头会想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亦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亦没有疼痛,没有仇亦没有恨,没有嫉妒亦没有权力之争。那里没有仇恨与悲伤,只有爱在蔓延。或许在那里人们在冥冥之中他们已经心灵相通,语言根本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情感,他们能做的只有四目相视,彼此问候,彼此叹息,彼此相拥。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又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形形色色的人形同陌路,在人海中互相忘却,或是转身相视,或是擦肩而过,而后淡忘。也许就像作者余华所说的:“我们仿佛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红灯绿酒,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上演着喜剧,半边正上演着悲剧。”

读《第七天》有感(篇3)

《第七天》读后感600字:余华的作品,主人公死后游荡7天所发生的故事,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述日常所见,关于拆迁,爱情,抉择,卖肾,开餐馆,家教,人民矛盾等多个角度为切入点阐述,篇幅不长,但每一个节点都有深思的余地,尤其是最后那句“死无葬身之地”。

一场大火,一场交通事故让很多人丧失了生命,主人公从小被养父养大,虽然有跟亲生父母相认,但那个家里的矛盾深不可解,他选择了陪伴养父,那个为了他一辈子未婚的人,他死后只想见自己的养父一面,一路找寻,一路遇见尸骨未寒,骨肉未脱离的故人,了解了每个鬼的故事,活着的时候聊的不畅快,死后却可以无所顾忌,不被束缚,不被规则牵绊,游荡的这些鬼魂只因没有自己的墓地,便成为野鬼,但他们活的开心,没有任何歧视,公平又像一家人一样,唯一担心的是怕世界上没人记得他们的存在。

死后他与前妻和解了,他理解了餐馆老板的不易,同情被强拆而压死的夫妇,为贫穷的爱情而感动,每个故事都让他懂得了人间珍贵,却再也不能活的坦荡,死的干脆,就连死后的世界都分了阶层,他们讨论的是墓地的位置,自己身上的穿戴,哪怕是没有肉体的骨架都像有血有肉的人类一样摆谱,谈道理。

可以看下作者是如何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日常生活,活着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了念头,在失去生命那一刻才能明白何为珍贵,何为真爱。我会为那些贫穷的爱情而可惜,为主人公养父的执着而感动,为父母担心孩子而心疼,为那句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管活着还是死了都踏实而心动。

喜欢结尾的那句话“死无葬生之地”每个人活着的时候在找寻自己的位置,就连死后都是如此,但是有些人死了,依旧成了孤魂,找不到安息的位置。

读《第七天》有感(篇4)

余华是我颇为喜欢的一个作家,他的创作风格很独特,既有鲁迅似的深邃辛辣,又有钱钟书似的幽默。最早接触到他的作品是高中时看根据他的小说《活着》改编的电视剧《福贵》,后来上大学第一次买小说,就买了一本他的小说集,集中收入了他的代表作《十八岁出门旅行》《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小说。

距离他创作出长篇小说《兄弟》后的七年,他精心酝酿出了《第七天》这部在在绝望的荒唐中反升华,在死亡的永恒中得永生震撼人心的小说。有人说:余华把七年的光阴浓缩为七天来度过,未免也太短暂了!但我个人觉得独具匠心的艺术家总能在短时间的表演中给读者和观众带来一生的思考和触动。

今天下午我大块朵颐的读完了《第七天》,觉得它与之前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以至于有些评论者认为它很荒唐,并认为它 是余华出道以来最差小说。更有毒舌称此为小说中的《富春山居图》 。别人怎么想,我不管,我个人理解是余华创作出了现实主义的巨作《活着》这部代表他人生高峰的小说后,他一直希望突破自己,找到另一种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而 《第七天》无疑就是一个新的尝试。它 借助《旧约创世记》开篇的方式,讲述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这个人没有墓地,无法安息,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游荡,然后来到一个名叫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方,那里聚集了很多没有墓地的死者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我的理解是人生是孤独的,死后也是孤独的,但死后当孤独与孤独相遇,大家围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而且人人平等时,那便是永生!

《第七天》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小说,同时也是生活在此在世界芸芸众生的图像。余华以其精湛的艺术构思和驾驭陌生化语言的能力将近十年来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浓缩在这篇小说中,极像一个冷静而又客观的旁观者在揭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他写的故事不再是遥远的平行空间里发生的故事 ,而是直面生活,如拆迁、墓地涨价、女强人的孤独与爱情、 死婴、卖肾、iPhone4s、理发店 洗头工凄美的爱情 、 火灾、车祸 , 枉死的 袖管上戴着黑纱 的老人。仿佛我们置身于一个绝望的境地,生是无望,死后也无望,以致作者 思绪里突然出现 了这样 念头,我怎么觉得死后反而是永生。它超越了鲁迅在 绝望的同时 不 放弃希望,在绝望中,反抗绝望 并升华为希望的诗句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这种虚妄,它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成为小说的主线,唯有死亡才能够消解它。同时也比唐代诗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泪下的诗句更独孤的绝唱!比莎士比亚生存还是毁灭更具有震撼力的表达 。也即是我读出的 在绝望的荒唐中反升华,在死亡的永恒中得永生的主题!

而这个主题,恰恰说明了余华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随着思考深度的递增,也像其他的作家一样趋向于宗教的怀抱,他的宗教就是他的作品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即它心中的天堂,那里 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 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它的名字却叫死无葬身之地!而这个地方只有死后才能抵达,多么荒诞,但荒诞的背后是血淋淋的现实。

《第七天》的出版,让我再一次见证了余华作为一个资深作家所具有的创作潜力,他总是与底层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 ,艺术化的展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表达出他们的心声,这也许这 就是他创造力的源泉!

读《第七天》有感(篇5)

——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会被认定为愤青,没多少人愿意去听,可余华把他装饰成亡灵的交谈,俗套中别具魅力。

其实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不是人间辛酸,而是死人也有一个世界。活着对我们来说很好,辛酸也好,痛苦也罢,都有一份独特的味觉,和值得我们珍惜并拥有的幸福。可死人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身边逝去的亲人他们在冥界过着怎样的日子,这不得而知。当第七天到来,杨飞终于无话可说,他的见闻到此结束,最终向命运屈服。这预示着,即使死后,也不一定就是生命的解脱,没有哪个算命先生真的看过猪跑。

作品从亲近到疏远,从模糊到清晰的描述,环环相扣,详略搭配,在这个让你想丢下书本又好奇后面发展的故事里,时刻都用快要来临掩盖不会来临的真相,形成了弃之可惜的独特风味。写这本书就跟周星驰喜剧一样,给人铤而走险的感觉,但俗套中却将要表达的哲理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正是作者笔力的最好体现。当雕刻的世界凋零,死无葬身之地还是愤青的归宿,坚持原则的人似乎就该被潜规则破坏,而他们的子子孙孙似乎又随着坟墓,迎来正义的谴责。尽管作品只有乌云,却预示着一场暴风雨。

看完第四天,我就知道后面余华会讲什么,可我还是去看。因为他叙事和蓄势都很好,新奇带着些沉重的幽默,静悄悄的世界总为酝酿轰动埋下伏笔,看完第七天我才发现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迟早会走。至于我为何要深夜尝试写读后感,我想大概是怕明天会忘记。

作为一个不谙世故却整天幻想连篇的都市写手,我认为我写玄幻更好,在架空的世界总能有更悬念和入心的情节,如果我想告诉世人些悲剧不妨给他们讲个笑话,如果我想捅破些黑暗,不妨模仿水浒传。人内心都是内敛的,委婉的,说话做事都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残酷一面。不要说你开放我直接,开放和直接迟早有底线,而羞涩和避讳将会在那里对侵犯者体无完肤的否决。为了更好的做个问心无愧,而又始终如一的人,尽量不得罪大多数人,我们就要学会讲寓言故事,说另有深意的话,也要学会听寓言故事和深意的话。否则,行走世间不是踽踽独立就是臭名远扬。

读《第七天》有感(篇6)

《第七天》读后感500字:

《第七天》刷新了我对死后的认知,讲述的是男主在死后像孤魂野鬼一样在世间游荡七日,回忆过往人生经历种种,奇特而又普通的人生,家庭亲情、爱情婚姻、生活中偶遇的人的遭遇,算是活在大社会的局部缩影,生前有无处安放的灵魂,死后无葬身之地,虽无葬身之地,但却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有一群同类共同居住在所谓的“天堂”般的地方。

我理解的死近是于佛家倡导的众生平等,无论富贵贫穷,死后都是入土为安,落叶归根,魂归故里,虽然生的艰难,死后可以安详平静。

余华的小说总有一直现实主义的苍凉感,基调一直都是阴暗、凄惨的,虽然这一篇大基调维持这个标准,但是男主和养父的父子之情充满了温情,有些环节让我热泪盈眶。爱情也曾很纯粹美好,那个女子曾懂得欣赏男主的善良温暖。一个温良的男人值的托付终生,在商业化的金钱社会最终抵不过用金钱和梦想包裹着的“志同道合”的诱惑。

那些熟悉的主题也一一涵盖“危楼事故、拆迁、跳楼、弃婴、卖肾……”道尽生而为人的存活的艰难,不觉得有什么怪诞,余华把这些放入这本小说让我觉得有些诧异,这些太过耳熟能详的社会新闻故事,早已见怪不怪了,写下来反而让我惊异,寻常事不足以如题的感觉。

总需要文字纪录这个时代留给后人来看,也许几十年后的人看这本书可以当成曾经这个时代的纪实性作品吧。

读《第七天》有感(篇7)

余华的《活着》写满了人间的艰辛和无奈,余华的《第七天》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阅读《第七天》的时候,有一种很好的阅读感受:就是里面所有的人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没有虚伪,没有做作。这些人已经死了,它们是灵魂,这种没有做作的对话,让人阅读起来不累,不善言辞的我很向往这样来互相交流。有些话,则给人以想象,更让人看清虚无和浮夸。

比如李青说的一句话,我的朋友们在等我,他们给我准备了盛大的葬礼。,看到这句话时,心灵为之一振:都已经死了,盛大的葬礼能用来干什么?对于已经死去的李青的灵魂又有何用?

许多现实的画面:假意的微笑;须臾的奉承;同一桌酒但关系并不好的各种身躯;火急火燎地赶一个聚会;拿到一张奖状或一个头衔时的忘乎所以……

这些都是虚假的,如同李青说的“他们给我准备了盛大的葬礼”一样,对于一个灵魂来说,毫无意义。

《第七天》写的是一个人死去之后,所见所闻。是以一个死去的人看人间事物的角度,来描写现实生活。人间的人常说,生死事大。是的,生死事大,如果都已经死了,也就放下了所有的包袱,说一些真实的话了。

里面一个灵魂说,“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这么简单的文字,描述了真实的人间事情。及其丰富的语言,却在活人之间传递不了真实情感。说者有所掩盖地说,听者有过滤并猜测地听。丰富的语言又如何?在活人之间也不能完成真正的信息传递。如果彼此信任无我无他,几个字足矣传递。

比如,甲:你有骗我吗?乙:没有。很明确地传递了信息。但在人间,甲会信你个大头鬼。

里面有一句:“宽广的沉默里暗暗涌动着千言万语,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诉说”。很多时候的沉默,并不是我们很智慧。很智慧的沉默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沉默,大多数人选择的沉默,只是人微言轻或是没机会发声的沉默。

活着的时候,有太多的束缚,太多的放不下放不开,把人活的像个奴隶似的。“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和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分,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

里面的一段:“走过去吧,那里的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他问,那是什么地方,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读《第七天》有感(篇8)

昨天晚上一口气读完了《第七天》。看完了心里有点憋得慌。

想知道一本小说讲什么,不能不了解作者。余华祖籍山东,浙江长大,做过牙医,后弃医从文,北京生活过十几年。擅长构建奇异、怪诞的框架。但他认为这是极力接近真实。

《第七天》也是他构建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亡者的。里面有人们生前的回忆,有墓地者得安息,无墓地者可以永生。有点类似墨西哥电影《寻梦环游记》里亡灵的世界。里面的情节也很紧凑,每个故事靠着巧合的时间串联起来,不至于太突兀,但是连起来看又让人觉得悲凉。

前天十月初一,约等于北方人的清明节。这一天里,人们会到逝去亲人的坟头画个圈,烧些纸钱,让亲人在另一个世界过的好些,也希望亲人能保佑这个世界的人生活顺利些。

下班的时候,看见十字路口,好多人都在烧纸钱。大约是新北京人吧,老家的坟头太远,回不去,只好在路口烧些钱,表达一下思念。

菊次郎的夏天观影感悟收藏五篇


《菊次郎的夏天》讲述的是一个男人陪一个小男孩找妈妈的过程的故事,像很多影片表述的一样,有时候很多人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救赎了自己的心。那么,你在看完《菊次郎的夏天》后,有什么感想与感悟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菊次郎的夏天观影感悟”,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菊次郎的夏天观影感悟【篇一】

《菊次郎的夏天》是由日本北野武工作室制作的121分钟喜剧电影。该片由北野武执导,北野武、关口雄介、岸本加世子等主演,于1999年6月5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讲述的是小男孩正男和隔壁的叔叔菊次郎在去东京的途中发生了一系列搞笑又让人落泪的故事。

《菊次郎的夏天》的主要剧情是:三年级小学生正男自幼丧父,母亲据说在很远的地方工作,现在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对他来说,暑假漫长无聊寂寞。由于从来不见母亲,正男非常想念,下决心去遥远的城市寻找,凭借母亲寄东西写的地址,希望能够按址寻母,当他背上行囊要出发时,被邻居家好心的阿姨发现,叫她的丈夫(在电影最后,正男才知道他叫菊次郎)和他一起去找妈妈。菊次郎是个游手好闲的家伙,有时还抢劫不良少年的钱财,有时还抢劫良好少年的钱财,经常满嘴脏话,标准的二流子形象。菊次郎带着正男玩轮转赌博,开始时,菊次郎让正男随口说了两个数字,中了奖,后来,他让正男再说数字他去下赌注,却发现好运不是经常光顾他们,结果把菊次郎媳妇给的路费都输光了,两个人只能搭顺风车去正男妈妈所在的城市。

在路上,他们邂逅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喜欢吮吸儿童生殖器的变态老头,有恋爱的情侣,有文学爱好者,有喜欢骑摩托车的暴走族。菊次郎教正男使用各种手段让别人载他们一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正男母亲的家庭附近。正男却意外地发现母亲已经另外组成了家庭,有自己的爱人和孩子,顿时感到瞬间被抛弃了,痛哭不已。菊次郎努力安慰他,从暴走少年手中敲诈到了一个风铃,交给正男,骗他说如果使劲摇动风铃,就会有天使出现。正男摇动之后,发现没有天使,心情更加沮丧,不过小孩的天真本性很快就使他关注其他事情了。

在返回途中,菊次郎到附近的敬老院看望了自己的母亲,虽然只是默默远视,然后就走了。返回途中,他俩又遇到了文学爱好者和骑摩托车的暴走少年,在菊次郎的导演下,他们几个人玩起了童年的游戏,让正男非常开心。当然,菊次郎也在夜市中和卖鱼的小贩发生了冲突,被黑道人物修理了一顿,所幸没有大碍。正男跑到药店要来治疗伤口的药,给菊次郎涂上,让菊次郎感动。后来两个人安全回到家中,两个人相约以后再出去一起玩,最后正男问他叫啥名字,菊次郎用自己惯有的痞气回答“喂,菊次郎”。

在这个过程中,正男看到了世界的本来面目,逐渐成长,菊次郎也萌发了浓浓的父爱,并且再次发现了自己的赤子之心。所以我认为,这个故事是孩子长大和大人重返少年的双向成长故事。

菊次郎的夏天观影感悟【篇二】

《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能够让人深切体会到人情冷暖,它是日本导演北野武执导的一部诙谐而又令人感动的电影,该片讲述的是小男孩正男和隔壁的大叔菊次郎在去东京寻母的途中发生的一系列搞笑又让人落泪的故事。

整个影片要从正男的暑假开始讲起,没父母在身边的他,和别的小朋友相比,他的假期就显得寂寞无趣了,本片就是以他寻找母亲为线索;菊次郎,一个不学无术、无所事事、欺软怕硬、斤斤计较、气量小、爱报复、爱占小便宜的男人,他和正男伴随着久石让轻快温暖的音乐踏上了寻母之旅。

一路上发生了许多让人觉得无厘头的事,就如菊次郎赌博输光了路费、旅馆一夜事件等,看起来毫无逻辑可言。同样的旅途中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好心的旅馆服务员、善良的情侣,也有凶恶的社会人员。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他们辛辛苦苦地找到妈妈住的地方后,却发现正男妈妈早已改嫁,有了一个新的幸福的,一个正男完全无法插足的家庭。为了安慰正男,菊次郎用几近霸道的语气恐吓“抢”来风铃并告诉正男摇动风铃就会看见天使,正男听后眼神都变了,他使劲地摇,可是什么也没有看见。尽管如此,他仍然相信天使的存在,这时正男的世界里就有了可以依靠的东西,无论真实与否。与此同时,和正男经历相似的菊次郎从正男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缩影,在片尾,菊次郎去看望了他的母亲,不过只是远远的观望,甚至连一句交谈都没有,即使这样,从菊次郎的眼中依然能体现出他对母亲的爱,这足以让人感动。

《菊次郎的夏天》既是一个寻找母亲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影片的后半段,不知是为了补偿小男孩,还是为了补偿自己的童年,菊次郎和另外三个男人,四个同样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开始陪小男孩肆无忌惮的玩耍。虽然看似荒诞,但是正男的心情确实平和了许多。和很多的观众一样,我一开始误以为故事的主角是小男孩正男,整个影片都没有提及到“菊次郎”这个名字,只在整个影片的结尾,大叔的一句“是菊次郎啊!走啦!”才恍然大悟。令人难忘的是他们的夏日之旅有美丽的风景,有欢笑有感动,让正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同样的,菊次郎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天。他们的故事就如冬日的阳光带给大家温暖一样,说不上有多么灼热,平淡、充满笑意,充分体现出人情世故。

亲情,有时候很简单,菊次郎对于他的母亲或许带有恨意,但更多的是对母亲的爱,就如正男一样,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罢了。不得不说,北野武自导自演的这部电影确实意义非凡,或许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这样一部单纯的公路片,没有经过过多的修饰,表达出了情感中最真实的那一面。

生活是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做一个率性而行,继之而悟,随遇而安的人。就像菊次郎一样,以最自然的姿态和意愿去生活,你才会发现内心深处的快乐。

菊次郎的夏天观影感悟【篇三】

知道这部戏的原因完全是个巧合;《霍尔的移动城堡》上映期间,风靡了整个日本;音乐监督久石让也没让乐迷失望,大量地利用三拍子的音乐推动了城堡,让霍尔王子带领苏菲轻快地越过了整个城市;适逢这个期间,有人热情地介绍着大师久石让的作品,于是在巧合之中,知道了「summer」这首曲子。

让我上瘾的原因是一开始轻松愉快的曲调。弦乐器的拨奏技巧(不知道对不对)挑动着我的心扉,管乐器的引领下,加入了钢琴伴奏,八度音程将气氛带到了高潮,心里头的雀跃因子如涌泉般喷出,青春的洋溢,舞姿的曼妙演出,随着音符时起时落,就像是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最后趋近平缓的旋律,似乎代表着暑假也到了终点,却不会让人失望,而是存着期待的心情,盼着另一个愉悦的假期快快到来。

初听这首曲子时,以为是首卡通的配乐;这就不难想像,当我知道这是真人演出时,带给我不小的震撼;而当我知道主角是「北野武」时,顿时无法将这首音乐跟演过《大逃杀》的凶狠老师联想在一起!借了这部片,就是想看看这老头能搞出什么「保护级」的杰作!

菊次郎的夏天观影感悟【篇四】

我看这部电影,纯粹是因为久石让的的音乐。最初接触久石让,是因为我喜欢看宫崎骏的动漫。他们都是治愈系的动漫家和音乐家。我学习心理学专业出身,能够感受到这里面蕴含的治愈力量。也许,这就是音乐疗法和绘画疗法的魅力。接下来,来聊聊我看这部电影的感受吧

一个小男孩映入眼帘,他开心,欢乐。因为他衣着鲜艳,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路奔跑着,不觉疲惫。刚开始,我看了这一幕,除了有这样的感受和观察之外,更感到困惑不解。为什么是这样的开场呢?和这个小男孩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耐心性子往下看,我才发现,这个在开场中的小男孩叫正男,他和奶奶同住。他马上就迎来了寒假。他的同学们都早早就计划了自己的暑假,比如他的好朋友要和爸爸妈妈去海边度假。

放学了,他和他的好朋友在回家的路上,远远地看到了几个混混。他们决定绕道而行。和好朋友分开之后,正男的面部表情就发生了变化,变得有些沉闷。路过滨江路的时候,他碰到了奶奶的好朋友。一个阿姨和一个叔叔。他们见面打了招呼,待正男走开后,叔叔开始嘀咕,他怎么整天闷闷的,别是呆子。同时,也交待了,这个叔叔和阿姨是夫妻,他们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有被母亲抛弃的经历。这个叔叔没有工作,现在靠自己的妻子谋生。

回家了,正男的奶奶上班了,桌子上留着奶奶做好的便当。一个人静静的吃完饭,换号球服,提着足球去球场。结果空无一人,因为暑假足球班也放假。他一个人站在诺大的球场,直直地站着,眼睛就这么眨着。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在附近上班的人路过看到他,和他说了几句话,但是正男并没有和他言语交流,还是保持来时的那个姿态。时间就这么一秒一秒地过去了,他一直站着。直到那个上班的人骑着自行车下班了,他还是那样子。

这一幕看下来,我感觉正男是一个非常内向的、毫无生气的孩子。在我的印象中,小孩子都是非常调皮的,活泼好动的。看到正男完全相反的现象,我觉得这是个有点心理问题的孩子。

回到家空无一人,只有自己写写作业,看看风景,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发生。这样的生活非常地单调无聊。

我们的小主人翁想过找朋友玩耍,他还真的去了。不过,换回来一堆的郁闷和疑问。他的好朋友们都度假了,或者刚刚遇到他们准备出远门。

奶奶回来了

他问:“奶奶,我的爸爸妈妈呢?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

奶奶说:爸爸出车祸去世了,妈妈为了你在很远的地方工作。

他相信了。

这一天,又是正男一个人在家,送快递的来了。他收了快递,仔细看了寄件地址,这是妈妈寄过来的。他拿起妈妈的照片,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他要去找妈妈。于是,他快速收拾好自己的书包,拿上一点钱,就上路了。

不幸也是这么快就降临了。他遇到了街上的小混混,抢了他的钱。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奶奶的朋友。不仅帮他要了钱,而且还了解到他此行去找妈妈。奶奶的朋友决定让自己的老公拿上5万日元,带上小不点去找他的妈妈。真心感叹好人啊。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这个先生,究竟是不是好人呢?

他把小不点带到了赌场,赌赛自行的。

菊次郎的夏天观影感悟【篇五】

每到夏季,蝉鸣无边无际,是哪部电影频频勾起你美好的回忆。

对我而言,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菊次郎的夏天》。

观看这部电影的初衷并非来自于他人的推荐,而是无意中听到了一段钢琴曲,午后的太阳、若有若无的暖风、蝉鸣、鸟叫,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舒服。这就是我当时心里的第一感受,至今难忘。此后,我了解到有一种音乐叫久石让,那段钢琴曲叫《Summer》。也了解到了另一个北野武,那个叫菊次郎的老男人。

这是我不曾想象的,因为第一次知道北野武,是看《大逃杀》,是为了看藤原龙也。结果,我的影视世界里自此便多了一个名字——北野武。对于一个观众来讲,当电影看多之后,便会对电影人尤其是导演,形成一个粗略的印象,或者说给他贴上相应的标签,比如说起昆汀,就会联想到非线性叙事、暴力美学、话痨等;星爷意味着无厘头,是喜剧之王;而宫崎骏更是童年、纯真的代名词。诸如此类,所以北野武在我心中长久以来的印象是暴力、血腥、残酷。

而《菊次郎的夏天》打破了这种印象,在温馨的氛围下,北野武那一贯的黑道气质反而显得可爱起来。故事很简单,一个游手好闲、霸道蛮横的老男人,或者说一个大男孩,带着一个与奶奶相依为命、内向腼腆的小男孩去找妈妈,还没正式出发便将所有路费输在赌马上了,然后便踏上了一段相互慰藉的夏日之旅。直到结尾,那醍醐灌顶的一问一答,直击心灵。

小男孩问:“先生,你叫什么名字?”

“菊次郎,滚吧!”

如果简单地用搞笑来形容这部电影,是不对的。影片情节充满了片段性的幽默,但无不彰显了温情,那时的人心就如夏日阳光般透彻、灼热。我本以为小男孩正男会如愿见到他的妈妈,可当他到达目的地,看见的却是另一个温馨家庭中的妈妈,他明白了,他转身走了,这趟旅途的意义仿佛彻底湮灭。

那么,他们在路上所遇见的那些人呢,暴走族,又或是旅行作家,这些看似无所事事的人,是否心中曾经也有一个目的地,结果却发现他们各自的目的不再重要,甚至毫无意义。所以,他们能够体会到正男的哀伤,竭力地做一些在我们看来很无聊的事情去安慰正男,同时也是对他们自己的慰藉吧。

果然,这才是北野武啊。尽管没有枪杀、切腹等血腥黑暗的镜头,尽管说要让观众看到活下去的力量,但他仍然要告诉你,人生未必是全程灿烂的,或许这已经是北野武最大限度的乐观了。

影片中,北野武饰演的菊次郎安慰正男,虽然没有妈妈陪伴,但天使始终在你身边。我想,这话也是菊次郎对他自己说的吧,在这段旅程中,他陪伴着正男,而正男仿佛也是陪在他身边的小天使。要知道,菊次郎也是从小没有父母的。这趟旅途,是属于正男的成长之路,又何尝不是他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太多的欢乐并非来自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而是你所偶遇的陌生人带给你的些许温暖。脆弱、短暂却充满希望。

只有看到最后,你才知道为什么会叫《菊次郎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