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市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我们总会经历很多各式各样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会被上司或者老师要求写一篇总结,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大家晓得总结范文怎么写好吗?也许下面的“市教育工作总结范文”正合你意!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xxxx年,我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育管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力维护校园安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和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教育投入快速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xxxx年,xxxx市财政经常性收入预算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8.03%,教育经费预算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9%,我市教育经费预算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预算增长。全年共完成基建项目16个,投入使用面积90400平方米,完成基建总投资17800万元。xxxx二中、八中、青石小学迁建工程,桐高、一中改扩建工程和实验幼儿园城北分园建设工程已全部投入使用。石门中心幼儿园新建和凤鸣小学改造工程正在紧张实施。春晖路小学新建项目和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已开工,今年规划的两个公办新居民子女学校项目,即石门路学校和濮院学校目前正在建设之中。这些项目的相继实施以及校安工程的有序推进,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围绕质量保证、进度较快、资金节省的目标,今年竣工的16个基建项目全部控制在投资概算以内,xxxx二中、八中项目按初步结算,节约资金都近300万元。我局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项目攻坚年活动中被评为先进部门一档第一名,城北小学和xxxx八中项目先后被评为重点工程一等奖。
二、校安工程稳步推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
xxxx年是实施校安工程的攻坚年,根据《xxxx市中小学校安工程规划改造方案(xxxx-xxxx)》,全市规划改造校舍面积128420平方米,基建项目共28个,计划投入改造总资金29070万元。在市发改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校安办将下阶段工程项目进行了打包立项,简化了立项手续,顺利完成了立项工作,为校安工程顺利实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xxxx年度项目数18个,计划总投资18195万元,建筑面积84050平方米,全年完成投资16717万元,完成和在建工程建筑面积81450平方米。已交付使用项目10个,主体完工项目2个,在建项目3个,1个正在施工图设计,有2个正在方案设计。根据校安工程排查鉴定结论,对D级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仓库等附属用房,纳入本年度暑期校舍维修计划,予以拆除或封停,并于暑假期间重建部分附属用房。
三、素质教育成果丰硕,教育质量高位走强
不断创新德育工作载体,注重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深入开展全市少先队争当四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石门镇小吴爱芳老师和启新学校张美婷同学代表xxxx市光荣出席全国第六次少代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召开全市责任心教育推进工作研讨会,编写义务教育学校《责任心教育读本》,扎实推进全市中小学责任心教育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厅关于减负工作的最新精神,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校轻负担高质量工作,先后召开了xxxx市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现场会暨第三轮城乡结对表彰会、初中学校减负工作专题会。在xxxx教育网开辟减负监督专栏,公开可录音减负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和广大师生家长的监督。开展减负工作专项督导,进一步统一思想,规范教学管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全面推进轻负高效工作。12月16日,我局在江山召开的全省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联系县第六次现场会上作了题为《健全机制 落实措施 优化队伍》的交流发言,得到积极反响。继续加大高中新课程改革力度,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我市xxxx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全市(文理科)一类上线人数达到580人,比去年增加113人,增长率为24.2%。我市考生进入全省前100名的有5人,列xxxx市第一,其中xxxx市高级中学管俊玮以701分的总成绩成为xxxx市理科第一名。校园文化建设有新举措,我市被评为省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启新学校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港城北小学被评为xxxx省体育特色学校,茅盾实验小学被评为xxxx省艺术特色学校,xxxx一中春蚕文学社被评为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团,振兴西路小学舞蹈节目获第十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金奖并登上央视舞台,崇福镇留良中心小学送评节目获第七届中国校园电视奖社教专题类银奖,xxxx六中学生合唱团获xxxx年xxxx省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二等奖,茅盾实验小学和濮院小学获xxxx市第三届石榴奖校园文化艺术节银奖,xxxx市职教中心、崇德小学分获市第四届群众文艺菊花奖汇演金银奖,振东小学张力奇同学荣膺xxxx省少年文学之星称号。
四、教学管理日趋规范,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根据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需要,认真编制《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召开乡镇中心幼儿园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明确乡镇中心幼儿园管理职能,完善中心园对分园、村幼的统一管理。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积极开展等级幼儿园的创建工作,今年又有2所幼儿园被评为省一级幼儿园,1所幼儿园评定为省二级幼儿园,另有2所幼儿园晋升为省三级A类幼儿园。高度重视新居民子女教育,专门设立新居民子女教育管理办公室,扶持并规范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的发展,加强对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的检查和指导。成立了新居民子女学校联合党支部,在选派21名公办教师到新居民子女学校支教的基础上,派驻11名公办学校现任副校级领导到各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中担任业务副校长。出台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主动关停奖励政策,崇福、大麻、石门、河山共4所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主动申请停办,有1所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因违规办学已责令终止办学。目前除市区和濮院镇两地9所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外,其余镇、街道新居民子女全部就近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读新居民子女达26298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新居民子女共有18911名,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为71.9%。我局被评为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先进部门。职业教育通过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被评为首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成为本年度xxxx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职学校。同时,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被评为xxxx省商旅服务实训基地,市技工学校通过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评审,市卫生学校康复技术专业被评为xxxx省示范专业。重点开展市区部分初中布局调整,停止xxxx四中新初一招生,挂牌成立杭州师范大学附属xxxx实验学校。实施了崇福镇初中布局调整,撤并了留良初中、虎啸初中、芝村初中,新设立崇德初中,完成城西小学撤并工作。至年底,我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基本完成,12班以下初中已经全部撤并,6班以下小学撤并工作也基本完成,12个镇(街道)中已有8个镇(街道)告别村校历史,在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五、依法治校成效明显,校园安全落到实处
认真履行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职责,切实落实三防措施,共配备专职保安362名,发放安保器材173套,安装紧急报警系统85套,内部监控探头414个,159所学校(含幼儿园教学点)完成安装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5所学校被命名为平安示范校园,20所学校通过了平安校园的复查验审。动员1800名平安志愿者组成了107支护校队,开展学校、幼儿园内部治安防范活动,确保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师生安全。全面取消新居民子女学校学生接送车,杜绝安全隐患及其跨区域招生现象。各学校通过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形式,进一步加强防溺水专项教育,今年暑期的溺水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往年。配合公安、文化、卫生等部门,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创设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对全市食堂推行五常法管理,造就了安全、明朗、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餐饮环境,提高了师生和家长对学校伙食的满意度,改善了全市学校食堂的良好形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行政工作有序推进,顺利通过了地市两级普法办对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验收,被省教育厅确定为xxxx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另外,共有16所学校被命名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16所学校被评为依法治校先进单位。
六、行风建设措施有力,队伍素质稳步提升
局党委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结合全市教育工作实际,围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师成长、服务学生成才的目标,以菊乡育人成才先锋为主题,指导全系统78个党组织和2723名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创新党建工作、践行先锋承诺、争创先锋岗、培育示范点、宣传先进典型等活动载体,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活动期间,全系统共有2400余名党员教师亮出庄严承诺,共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127个,开展志愿服务223次,为群众办实事273件,惠及师生家长各界群众两万余人。继续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引导教师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决纠正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平稳实施,教师待遇得到切实提高。茅盾中学等4所民办学校的财务统一纳入市会计核算中心教育分中心管理,其教师待遇参照本市同类公办学校教师待遇执行。名师工程、领雁工程、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和校本研修工作扎实有效,一批青年教师在全国及省市级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脚。通过阳光招师工程,招聘113名新教师,其中研究生11名,本科84名,大专学历18名,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教师成为新增教师的主体,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师资队伍的结构,促进了我市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全年共调配校级领导22名,选拔正校级领导2名,副校级领导8名,中小学后备干部30名,评选xxxx市级骨干教师200名,市学科教学带头人100名,25名优秀教师被评为xxxx市第三批中小学名教师,沈坤林、陈宴两位名师被授予xxxx省第十批特级教师称号。
回顾xxxx年的教育工作,我们主要有五点体会:一是市、镇(街道)两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积极创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是教育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二是发挥部门主体作用,抢抓机遇,超前谋划,争取政策,是促进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三是抓课程改革,抓队伍建设,抓专业提升,是提升教育内涵发展水平的主要抓手;四是自强不息,高点定位,创先争优,激发热情,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五是以质量为生命,打造品牌,凝聚人心,是拓展教育发展空间、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能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与教育经费紧缺的矛盾依然存在。经费增长仍然跟不上教育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的需求,校安工程任务比较艰巨,教育装备投入和绩效工资改革经费需求较大。
二是优质均衡教育局面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城乡学校管理水平和内涵建设还不平衡;减负工作实效离师生家长的迫切希望还有一定距离;新居民子女教育发展面临实际困难,校舍安全问题形势严峻;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公共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紧缺;职业教育还不能较好适应当前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快速调整。
三是我市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提升内涵的迫切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完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当前教育需要从数量的扩张转变至质量的提升,需要从硬件的完善转变到队伍结构的优化。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范文(七)


20xx年,全市教育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扩充资源、提升品质、以生为本、深化内涵”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强规划引领,注重项目跟进,教育资源不断拓展,教育内涵质量持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并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学前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投入8.2亿元,全市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3所,新增学位3万个。271所幼儿园在原有等级上实现了达标升级,上等级幼儿园占全市注册园比例达到73.3%,一级以上优质园比例达到38.6%,又有22所幼儿园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园,7所幼儿园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园。完成了960名幼儿园市级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对300名民办园园长进行了任职培训,实施了“百园扶百园”提升工程,被帮扶的121所薄弱园在教育管理、环境与游戏、教师成长、保教质量方面有明显提升。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整治无证幼儿园的通知》,共准入幼儿园258所,取缔179所。
二、中小学规划建设持续实施。编制完成了《郑州都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配套研制了“郑州都市区中小学校规划建设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对现状学校、规划学校和新建学校等综合信息的统一动态管理。全年市区实际开工建设31所中小学,超额完成任务。31所中小学总投资15.3亿元,将增加901个班、4.2万个学位,其中小学636个班、2.9万个学位,初中265个班、1.3万个学位。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和城乡幼儿园建设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奖补标准、申请程序和要求,财政奖补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局属学校基建项目有序推进,郑州十四中、十八中、实验高中、一○一中学、一○六中学新校区和郑州龙湖一中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市实验高中、龙湖一中建成并实现招生。
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效果显著。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年度3.5万个优质学位增量任务顺利完成,其中,小学1.9万个、初中1.2万个、高中3600个。投资5.2亿元,15个基建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改扩建面积7万平方米;今年确定的6个基建项目全部开工,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预计明年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投入1亿元实施505个设施设备装备项目,项目学校教学装备水平得到提高。为期三年的学校优质化工程顺利完成,15所项目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办学理念得到提炼,办学特色得到强化,办学品位提到一定提升,形成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不同形式的科研成果400多篇,为其他同层次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实践方法。
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不断整合优化。中牟产业园职教园区全年完成投资1.4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主体工程3个批次13个标段顺利施工,其中4个标段施工任务已完成。制定完成《郑州市职业学校整体改造提升工作方案》,首批挂牌成立了6个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教师工作室,18所中职学校学分制试点学校已经建立了与高职院校学分互认工作机制。创建省级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工作顺利推进,组织指导14所学校积极创建。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民办升本高校已经省政府同意正式上报教育部。
五、民办教育发展逐步规范有序。建立了民办学校年检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完成了189所市管民办学校的年审工作,对6所民办学校给予停止招生处理,取消1所民办学校招生资格。完善了民办学校扶持奖励机制,对27所名优民办学校、40个民办教育单位、30位民办教育杰出人物和100名民办教育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出台了今年市区36所民办初中招生管理办法,统一报名时间,统一测试时间,统一录取,民办初中学校招生秩序良好。
六、教育内涵提升发展逐步深入。研究出台了《郑州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方案》并启动了创建工作。启动了10所校园文化试点学校建设。开展学生健康巡回体检,为每个学生出具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报告和运动处方,启动“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试点。开展全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功能发挥及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研,出台了《郑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印发《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课程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建设,25所学校获得“校本课程建设奖”。继续开展道德课堂诊断交流活动,道德课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出台了《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工作规程》及考核办法。开展郑州市中学社团评定工作和“中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年”活动,局属学校789个社团管理水平和活动质量得到提高,100个社团被评为“四星社团”。
七、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推进。通过教师职称改革、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岗位设置等工作的推行,初步形成职称改革、岗位聘用、年度考核、绩效管理、工资分配等五位一体的教师人事管理格局。组织培训18项,培训各级各类教师共计2.1万人次,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研发了分类别、分层次的“菜单式自选课程”体系。出台了发展评价机制,加强50个名师工作室、23个校长工作室、3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研究出台发展评价机制。评选出了109名郑州市第四届名师并在此基础上遴选出了10名郑州市第二届杰出教师。187名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560多位教师到农村学校送课2200多节次,近300名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结对指导1200余节次。
八、教育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组建了由20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教授、名校长组成的评估组,对局属16所初中,14所高中的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督导评估,逐校反馈整改意见。组织专家、督学对新密市、荥阳市、二七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进行过程督导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出台了《郑州市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五县(市、区)共投资9020.2万元用于45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了《郑州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标准化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55所市直学校被评为市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达标单位,达标比例达到86%。
九、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今年我市高招报名7.95万人,比去年下降4.7%,其中参加普招的考生5.32万人,比去年下降5.2%。全市共有7.3万名考生参加中招考试,其中市区3.7万人,比去年增加11%。高招、中招平稳有序,没有发生考风考纪问题。今年市内四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加入学报名8.85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3万人,全部以公办学校为主,妥善安置入学就读。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范文(三)


20xx年度,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认真贯彻落实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的要求,紧扣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大局,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旗帜,遵循教育内在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综合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突出教育民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预计244亿元,增长18%。全市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7所,新增公办学位7.4万个。全市317所小学、180所初中的均衡发展情况先后通过市级复核、省级督导。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江苏省常熟中学等5所学校成为省第二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吴县中学、盛泽中学等6所高中通过省高中复评。全市中小学校安工程竣工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0亿元。全市有79所学校荣获省平安校园,新增符合国际标准的校车289辆。苏州市区24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凭教育E卡通免费乘公交、地铁达到3000万人次。市轻工业学校合并、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市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市高等幼儿师范学校迁建、市老年大学改扩建等工程全面启动。
(二)立足转型升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进程加快,新增国家中职改革发展高水平示范学校2所,省四星、三中职学校各1所;新增12个省精品专业,获批23个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获得全国、省职业技能大赛金牌71枚,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吻合。高等教育资源量质齐升,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老挝苏州大学正式招生开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获批开展研究生学位教育,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落户张家港,昆山杜克大学(筹建)、苏州大学-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联合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院等揭牌成立,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落户吴江滨湖新城开发区。创建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6个,省标准化村(居)民学校67所,现代农民教育培训达125万人次,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5.28年。
(三)抓住关键环节,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加强师德教育,开展“走进家庭,走近学生”集中家访月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访工作的意见》,推动家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全市有39405名教师访问了237616户学生家庭,活动当选为2012年度苏州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全市20名教师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名教师荣获省十佳师德模范、14名教师荣获省师德先进个人。在全省率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市级以上各类校长、教师培训达到3万人次,500多名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基本功大赛、信息技术应用比赛中获奖。加快名优教师培养,9名教师被评为姑苏教育人才,34名教师被评为第12批省特级教师,279名教师被评为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21位教师被评为优秀双师型教师。积极完善承包式帮扶、置换式流动、小区域流动等校长或教师流动机制,3100多名校长或教师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太仓市教培研中心成为省首批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苏州市教育局、张家港市教育局、昆山市教育局被评为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四)坚持育人为本,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84名学生被评为省三好学生、19名学生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干部、8名学生被评为省美德少年,3所学校被认定为省中华经典诵读基地学校;网上家长学校网站访问量达516万人次,“林老师”咨询超过6000人次,苏州市教育局被表彰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全市普通高考本二上线率达44.32%,录取率达95.79%,位居全省第一;对口单招考试本科上线率达44.3%,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深化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学校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健美操比赛总决赛团体特等奖,包揽省第二届阳光体育节所有团体冠军;16名学生获得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3个项目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6所学校被命名为第二批省级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五)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苏州中学·南京大学“2+4六年贯通”匡亚明实验班和伟长实验班成功举办。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热点高中指标生定向分配比例不断扩大,各类招生更加公平、公正、阳光。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各地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不断完善,工业园区率先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常熟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等地区先后开展了校级领导竞争上岗工作,全市有200多名干部通过竞争走上领导岗位。探索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研制并试运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第三方评价和教育满意度测评。教育督导工作不断加强,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被评为全国教育督导先进集体。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拥有2200多节“名师同步课堂”,点击量已超过百万;常熟“龙芯数字化移动课堂”建设与应用成效显著;苏州教育门户网站、昆山教育网站荣获省十佳教育网站。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揭牌成立,新增国际友好学校20多所。
(六)强化服务意识,教育形象不断优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108个直管基层组织定级为“强”,83个直管基层组织定级为“较强”,14个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受到省委教育工委和市委表彰。建立局长值班制度,成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接待来访市民1000余次,电话咨询4000多个,来信1000多件,办理“寒山闻钟”论坛帖子900多条,群众表示理解、满意或表示感谢的帖数超过80%。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类学生资助目标人群实现全覆盖。加强关工委工作,7个县(市、区)通过常态化建设考核验收。出台《苏州市中小学校伙食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中小学学生伙食费标准及管理规范。加强政风行风建设,重点整顿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辅材料征订不规范和“家校通、校讯通”使用和管理不合理问题,完善了教辅材料目录公示、限量限价制度等制度,争取到“家校通”等收费价格的下调。在今年全市11个公共服务部门政风行风评议中目前名列前茅.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范文(一)


今年是“十三五”的起步之年,如果说“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那么,头年就要看开局,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营造氛围、积聚力量,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谋好篇、布好局、开好头”。
一是在促进教育公平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我们以改制学校回归公办为契机,积极谋划、统筹考虑,将大泊中小学搬迁至实验学校、实验小学南门校区搬迁至本部,并合理调整部分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范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限度地满足学校周边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以招生制度改革为抓手,继续扩大热点高中统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并要求普通高中在招收择校生时按照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进一步遏止“择校热”。在关注入学机会公平的前提下,我们深入探讨和推进教育过程的公平,在珥陵中心小学召开现场会推广小班化教学经验,进一步实践“分层教学、合作教学、生本教学”理念,引导广大教师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统一。
二是在完善教育体系上取得了新突破。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体现了区域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在发展好学前三年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大力推进幼托一体化发展,建立亲子教育研究共同体,并由云阳第一中心幼儿园面向全市幼儿园开展了“早教进社区、亲子共成长”活动,实验、正则、埤城、运河、访仙、界牌等幼儿园都围绕0-3周岁婴幼儿教育进行了尝试。“六一”期间,云阳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正则幼儿园、云阳第一中心幼儿园、开发区中心幼儿园等专门为全市幼儿园提供了亲子活动观摩。我们努力实践国际化办学理念,省丹中在开设英语特色班和国际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部,开通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渠道。我们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在xx的实现形式,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成功申报为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班点,为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打下了基础。
三是在优化教育服务上落实了新举措。教育担负着服务经济的重任,也是文明社会的一个窗口。我们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技工学校积极建设xx市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着力于培养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新上岗职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省丹中在全市范围进行了“拔尖人才选拔”,为优秀学生提供符合个性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学习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在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上,我们通过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完善考核方案,由“鼓励推进”走向“规范推进”,实现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互动共享。与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云阳镇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丰富了社区教育活动内容,为居民身心健康构筑了防护墙。以“村校共建”形式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省关工委到大泊中心小学校外教育辅导站调研后给予高度评价,近期在我市举办现场会向全省推广了经验。在学校管理上,我们组织了教辅资料征订专项检查和学校食堂财务检查,限度地维护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以片区为单位安排业务园长和骨干教师到片长所在幼儿园蹲点培训,提升了幼教师资水平;同时,组建第三届省特级教师后备人员培训班,并利用双休日开设名师讲堂,先后邀请于永正、王胜、袁浩、孙景华等教育专家到我市讲学,引领全市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朝着“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努力。
四是在保障教育发展上建立了新机制。教育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也离不开稳定的内部环境。我们积极争取人大和政协的支持,近期,人大专题调研了云阳幼儿园、南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政协围绕《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分别召集了由相关部门以及幼儿园园长参与的座谈会,并实地考察了非法办园情况。与此同时,我们围绕学校(幼儿园)廉政建设、安全管理和维护稳定等方面工作与校长、园长签订责任状,逐步构建校长岗位风险防范机制。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深入推进“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动,出台“加强机关人员作风建设的硬性规定”,以行风支撑校风、以教风带动学风,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以深入开展“双创双争”主题活动为抓手,对全市102个学校、幼儿园“双创双争”社会评议和电话采访情况进行反馈,并要求学校结合实际制订整改方案,进一步提升了教育行风建设水平。另外,我们还举行了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首届励志奖和融锦集团助学基金的发放仪式,创设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市特殊教育学校结合全国第二十一个助残日的庆祝,与市残联、广电集团联合举办“春天驻我心”文艺晚会,弘扬了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
五是在打造教育品牌上凸现了新亮点。教育品牌体现的是区域教育以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区域教育以及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活力课堂建设上,本学期以来,云阳学校举办了“自然分材教学”大型对外展示活动,镇江市教研室教研员、省内外一线教师以及机关干部四百多人参加了研讨交流活动。八中、实验学校分别举行了“全程合作教学”、“四环节教学”研讨活动,导墅中学“三段五环式教学”、后巷中心小学“分层教学”等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进一步丰富了活力课堂理论体系。在特色学校建设上,我们分别与文广新局、科技局联合举办了“文保知识进校园”活动和第23届科普宣传周开幕式暨科普文艺汇演,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发展丰富了资源、提供了支撑。与此同时,三中以“中德心理大学实践基地”为平台,着力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面向家长和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现了针对性、实效性和普及性;另外,云林中心小学花毽作为地方传统体育项目被《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收录,陵口中心小学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展示了技艺文化教育的研究成果,麦溪中心小学童话育人特色经验在镇江市“小学特色建设发展与创新论坛”上作了大会交流,江苏省名校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实地考察了正则幼儿园办园文化,九中被确定为“全国武术健身操”试点学校,六中女足在全国第十一届中运会预赛中获得第一名并获得“体育传统学校”称号,特色学校建设得到了深层次推进。在名教师工作室建设上,林伟民、史方志、吕同德、周炳兴、徐梦吟、袁晓鹤、蒋伟凤、汤建伟等名教师工作室立足本校、面向全市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张锁荣、陈跃红、蔡建良、邱向琴、侯建成等名教师工作室立足xx、走向全省,进一步扩大了xx教育的影响力。在教育网校建设上,我们借助于市级学科资源研发基地和名教师工作室的资源优势,从以资源建设为主转向以资源使用为主;同时,实验学校作为试点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网络课程在学校中的应用实验”课题被确定为重点课题,寻求了理论支撑和专家指导,丰富了教育网校内涵。在内涵提升创新项目实施上,我们召开了马相伯教育思想研究报告会暨‘追寻马相伯’读书征文颁奖会,激发了广大教师研究xx本土教育家思想的热情;开设了“xx市首届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为xx市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理念支撑。华南实验学校“集中教学、自主学习”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江苏省第六届“时代英语杯”英语风采大赛上多名学生获得优异成绩。
半年来,xx教育在各位校长、园长以及机关干部的执着追求、不懈努力下,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专门考察了我市高层次教育的发展状况,国家督学、省政府参事祭彦加和省财政厅、省物价局有关领导专题调研了我市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上海市教委领导和专家专程学习了我市学习型社区和社区培训学院建设经验,湖南桃江县教育代表团参观考察了我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情况。我市学前教育经验被《人民日报》下属的《人民文摘》收编,《江苏教育报》等媒体宣传报道了我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定向培养丹剧新苗、构建校长(园长)岗位风险防范责任机制等情况。《江苏教育》以《德智相融、活力无限》为题,刊登了正则小学课堂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江苏教育研究》以《徜徉在自“觉”自“悟”的时空里》为题对六中“觉悟文化”进行了解读,同时在特色学校栏目分专访、透视、故事、评点四个板块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了界牌中心小学劳技教育特色。“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走进镇江”中央和省有关媒体采访团走进开发区幼儿园观摩和宣传了地方文化游戏活动。另外,我市还承办了由省教育督导团召开的督导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镇江市教育督导考核组对xx市人民政府xxxx年教育工作暨职业教育情况的督导评估和考核。华南实验学校承办了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实验小学承办了“省教科院基地学校小语专题研究”活动,六中承办了“全国十一届中运会预赛江苏省三大球总结会”和镇江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研讨会。实验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省丹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正则幼儿园被省教师培训中心确定为江苏省幼儿教师研修基地、珥陵中心小学被南师大确定为教育科研基地。陈留庚副局长以及黄晨、邱向琴分别被省政府聘请为省督学和教育督导团学科专家组成员;朱禾勤、丁双六被省教育厅聘请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专家组成员。朱万喜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二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并与王旭平分别在江苏省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上作了专题交流,市特殊教育学校陈娇娜荣获全国第四届残疾人技能大赛刺绣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