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如何写

有关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如何写。

小编精心整理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岁月横流,新的一学期即将来临,学校的教师们需要制定新年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了。写好教学计划,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篇1】

一、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四年级二班有学生43人,男21人,女22人。学生中自身素质比较强的占20%,一般占50%,较差的占20%。大部分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在新学期开始,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用直尺打等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觉学习的意识,创造情景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达到消灭低分率,发展合格率,提高优秀率。

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定律;角与三角形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统计。

乘法运算定律是在前三年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提高。四、五、六、七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小数四则计算能力。在三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统计。

三、本册总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会根据条件写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使学生理解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他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4、培养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5、学习统计,能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6、使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7、引导学生做好实践操作题。培养学生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2、加强直观教学,多联系生活的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充分利用教具与电教教材,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加强素质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耐心帮助每一个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做到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整个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课堂中数学语言的培养。

5、认真设计每一堂课,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6、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慢慢适应新课程。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基础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及重视。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分数乘法;(2)长方体(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

2、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13课时

(2)长方体(一): 15课时

(3)分数除法: 18课时

(4)长方体(二): 15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15课时

(6)百分数: 17课时

(7)统计:7课时

(8)总复习: 4课时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

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拟开展“优秀作业明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2、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3、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辅导计划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篇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本班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优秀生学得轻松,还是老师的好帮手,中等生能积极学习,后进生总给人感觉是扶不起的阿斗!总而言之,我应该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的编写特点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2.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以及四则运算的关系。

3.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4.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小数加减法的简单算法。

五、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篇4】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举措、新的成效。我有信心做好本学期的各方面工作。具体计划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教研工作将遵照学校教学计划,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重点,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校本教研,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二、工作重点

1、以“同研一节课”为楔机,认真学习名师课堂,提升学生的课堂习惯养成,提高教师课堂授课水平。

2、以读书沙龙、数学专题研讨、名师课堂我来学、技能大赛等主题化、序列化、互动式培训形式,提升教师爱的教育能力。

3、继续精研“小老师开讲”教学模式,与组内教师一道提升创新教研能力。

4、重视课堂小测、单元小测,认真做好分析,寻找措施,提高学科合格率、优秀率。

5、继续抓好书写。

三、工作措施

1、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探究优质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要做到“深”备课,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实”上课,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精”作业,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及时反馈;“活”教法,以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教学。认真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积极配合教科研的工作,做好新试行备课的尝试与探究,集体备好课后再延伸到上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使集体备课不再停留于“备”上,而且真正为数学课堂服务,体现其有效性。

2、继续加强常规教育,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

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如:作业明星评比、最佳合作小组、数学小明星评比等。

(2)结合本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听算、口算等专项训练。如开展我是小小神算手等口算比赛等。

4、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开展组内互帮互助小组

开设教研课,组织组内“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力争组内优秀资源得以最大利用!组内教师轮流上研讨课,本学期,每位老师根据情况至少要上一节公开课,其他教师认真听课和评课,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作好资料收集和记载。教师间相互学艺研讨,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教研活动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5、及时反思,改进教学。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及时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并与组内成员交流探讨、梳理教学思路。

6、认真、及时地安排好本年级的测试,组织好阅卷工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7、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上网浏览,养成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8、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使教师素质提高。

9、自觉地搞课题研究,把教学中的问题当课题,做好资料的收集。

以上是本人的初步计划和设想,具体的实施还将以学校的安排及时调整,我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新学期的工作中,扎实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探索教育质量的内涵发展,促进教师、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以课堂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继续积极探索践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篇5】

一、教材分析:

通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在分数加减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所以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难度不大,重点让学生讲解判断大小的理由并及时归纳总结。至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部分同学其实已经知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成果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来引入通分,再通过自学环节,顺理成章的让学生转入本节的重点学习中。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比较。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五、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启发诱导、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辩析、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身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教师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①让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并且上台讲解,实现兵教兵。

②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③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

④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总结的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我将出示3个小题的题目。

1.把六分之一和十二分之五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数。说说根据什么性质来化的?

2.求下面两组书的最小公倍数。 24和36

26和39

3、比较大小

7分之5和7分之3

17分之9和15分之9 说说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一、激趣引入,自学导航。

1、出示地球的图片。

2、

(1)这是地球,我们的家,你有什么想说的?

(很美,要好好保护它;水的面积多还是陆地面积多;)

(2)出示例4的条件:从数据(3/10和7/10)上分析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师:地球上的海洋比较多,所以地球又叫做水球、蓝星。

师:对这两个分数,很容易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因为它们什么相同?除了分母相同的分数能比较它们的大小以外,还有哪些分数我们也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分子相同,分子分母都不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渗透爱护地球的环保教育,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分母相同的分数是怎样比较的,讲清楚理由,这也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并埋下伏笔。

二、导学反馈

1.师:昨天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本第73页,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引导小结方法:

师:第一行的分数你是怎样比较的?第二行呢?

2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师:这些分数都能直接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掌握,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小结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也为后面引出异分母分数做好铺垫。

2、随堂练习P73做一做

(三)探究新知

情景导入:豆类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经常有利于人体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种――――黄豆和蚕豆。

黄豆:我是豆类家族的一员,我的个头小小的,皮肤黄黄的,我叫黄豆,我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占5分之2, 蚕豆:我也是豆类家族的一员,我的个头比黄豆大很多,皮肤是棕色的,我是蚕豆。我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占4分之1。

(1)52和4 1与上面的分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子、分母都不同)

(2)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课本介绍哪种方法?(板书课本的方法)课本介绍的方法叫什么?(板书课题通分)

(3)你还想到哪些方法?

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演过程,引导思考方法:(投影学生的方法)

①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②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

③化成小数比较大小

④画图比较

3、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常会用到通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的比较作为基础,学生通过看书自学,能更好地明白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通分再比较大小,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这里的教学中还设计了:“你还想到什么方法?”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不仅局限在通分这种方法上,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学生质疑: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预设学生会问以下问题:

(1)什么叫做异分母分数?什么叫做公分母?

(2)怎样进行通分?通分有什么作用?

(老师有意识地板书:异分母分数)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深入学习通分。

设计意图:通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虽然预习了,但还有很多问题弄不明白,这时候应有足够时间让学生提出质疑。

(三)即时巩固:课本74页做一做

通过练习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

(四)反馈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共发言几次?在什么方面表现较好?给自己的表现可以打几分?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八2 3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篇6】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可能性、关系、算法等丰富的现代数学世界。

2、 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进而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3、 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于试图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水平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观察下来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期教学的内容及目标

本册教材安排xx个小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数与代数:xx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xx以内数的认识、xx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xx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认识钟表、比较。

2、空间与图形:认识物体、位置与顺序。

3、统计与概率:小统计和分类。

4、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有找一找、说一说;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整理自己的房间,向同伴说说是怎样整理的;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怎样分类,并与同伴说一说;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班中每个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等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xx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xx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xx以内数的大小。

3、学会xx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认识符号>,

5、能说出个位和十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6、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8、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9、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4、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5、通过xx以内数的认识和xx以内加减法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5、在小统计的过程中,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通过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5、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四、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学习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的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4、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比如教学xx以内的加减法时,大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xx以内的加减法,但不能够把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把话说完整;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上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

(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

(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篇7】

一、主题

折线统计图

二、基本问题

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有哪些应用?它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三、单元问题

1、你了解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吗?它有哪些特征

2、如何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

3、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吗?

4、你了解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应用吗?它有哪些作用?"

四、内容问题

1、什么是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征?

3、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

4、你会分析折线统计图吗?"

五、单元概述

在学习折线统计图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掌握了其特征。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掌握它的绘制方法,同时能够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对我启发最大的活动

1、课前导入(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得金牌的发展历程)

2、自主分析数据,探究事物发展的增减变化规律。

七、我的困惑

1、如何有效地将课程标准量化的要求具体实施到课堂教学中?

2、如何提高学生对实际生活中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

gz85.Com延伸阅读

有关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如何写


怎么样为自己安排好一份工作计划呢?为了提升效率我们需要全面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我们应该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一个初步的计划。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积极的对待工作,对接下来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和设想,通过阅读“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您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篇1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的工作计划是为学生提供优质、丰富、有趣的数学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一、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我认为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我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会在每节课开始前,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和考试内容,提前做好预习。我会鼓励学生每天花一定的时间预习、复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同时,我会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讲、勇于提问、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成为学习型的学生。

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不同。作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我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数学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风格,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备课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数学活动、游戏和趣味竞赛,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挑战性和超越自己的数学题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的关键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我会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解决问题”、“演示”、“复杂任务”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探究兴趣,诱导他们在解题中自主探索,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体验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内在联系。

四、注重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数学知识是一种递进的学习过程,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巩固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上,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每节课我都会启动前面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基础,反复练习和演练。也会在考试给出结构题,检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与新知识点的融合情况。

五、创新教学模式

伴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对于学习新方式和新技术的需求。因此我会尝试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互动授课、班级讲解授课以及其他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运用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发掘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掌握不同科目之间的联系,建立跨学科的皮实联合。

六、注重课后辅导和补习

在学习中,难免会有一些学生掌握不好某些知识点或者发现学习方向不对,导致无法适应课程。为此,我会在课后进行辅导和补习,帮助学生填补漏洞,巩固所学知识。倡导学生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建立情谊、友谊并搜集多点的思路,吸取不同的思路,并且为将之后的学习打下奠基基础。

以上就是我的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我相信只有掌握好每一个环节,才能创造优秀的数学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篇2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要教好一门学科,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为此,我制订了一个个人工作计划,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标

我的教学目标是:教授小学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取得优秀成绩。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计划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关注学生的特点和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我将把小学数学公式、解题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融入教学内容中,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会注重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结合,以便确保教材的覆盖面和掌握程度。

三、教学方法

我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下得到最佳教育效果。同时,我还会把教育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育中,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料,让学生在更多的场景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学生管理

我相信,优秀的教学需要良好的学生管理,以便维护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将制定严格的班规,确保学生遵守校规及班级规定。同时,我还将与学生家长开展密切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每日学习情况,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

五、教育评估

我将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评估计划。我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平时作业、考试和互动课程等,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情况。同时,我还将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竞赛和学术活动,将学生在学校和学术界获得荣誉和奖励。

六、自身学习

我相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的学习也永远不能停止。我将继续深化自身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不断磨练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素质。同时,我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学习交流活动,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与交流平台,以便从同行学习中汲取营养与启示。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要不断追求突破自己的学术界限、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以更好地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赢得信心,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和《数学新课程标志》为指导,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以求实、创新、发展为研修理念。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二、研修内容及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2、认真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用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撰写课后反思、精心设计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3、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配合教导处做好每一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

4、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5、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6、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本学期听课绝不少于16节。

7、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争取有质有量。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切实按照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和学校的总体计划部署,根据自己所教学生和学科的实际情况,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80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少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

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专题性的活动,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旨在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旨在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

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具体表现如下: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复式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多次获取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拟采用以下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口算做到算得对算得快,笔算做到计算仔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把教学应用题做为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来抓,特别是圆柱、圆锥和比、比例方面的应用题,着重教学生理解题意,通过题目会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重视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画图,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5、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力。

6、通过单元检测掌握学生巩固知识的情况,若发现缺漏现象及时补救,课外作业做到精心设计,批改及时认真,并督促学生改正。

7、通过以优带潜、以优促潜、以优帮潜的活动,使优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潜能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去追优、赶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篇5

小学数学教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教师不仅是授课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小学生的数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仅凭老师的口述,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准备一个个人工作计划,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的个人工作计划应该包括教师自身的目标和计划。教师应该制定实际可行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小目标,使学生可以逐步实现。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计划,以便更好地辅导他们。教师还应该定期评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保持教学活动的高质量。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的个人工作计划应该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教材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师应该花费充足的时间制定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案。教材和教案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热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此外,小学数学教师的个人工作计划应该包括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应该能够灵活地安排课程,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条不紊。教学活动的组织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最后,小学数学教师的个人工作计划应该包括对学生的关注和评估。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帮助。给予学生鼓励和正面反馈,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教师还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自己的教学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对自己和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个人工作计划时应该从教师自身的目标和计划、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的关注和评估四个方面入手,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其数学学习成绩,并在未来为其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篇6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教育教学工作是需要制定计划和实施的。因此,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个人工作计划,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一、教学目标

首先,我会在每个学期的开始阶段和学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包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数学技能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性,为每位学生制定最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我将确保每位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学习效果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小学生,我会重点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我不仅会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采用实例讲解、故事讲解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同时,在数学课程中,我也会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会了解到小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几何等。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会根据教材的内容,逐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深入和彻底。此外,我也会关注最新的教学进展和研究成果,寻找更好、更科学、更实用的教学方法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和进步。

四、课堂管理

在课堂管理中,我会注重以下几点:

1. 给学生树立规则和纪律,如课堂上安静听讲,课下交流友善等。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及时、科学的解答,以便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

3. 在课堂上,我认为先要体现服务,保证教育公平和优质。

以上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个人计划,我认为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事业,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成果。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篇7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工作计划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认为做好一个合适的个人工作计划对一个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管理时间和资源,也可以提高我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首先,我在个人工作计划上经常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开始任何一节课之前,我都会决定课堂上要教授的内容,并在自己的计划中列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标准。这样做有助于我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让我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教学目的。

其次,我会根据时间设置特定的教学计划。学生的注意力和动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我需要在准备教学计划时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会尽量把教学计划分成较小的部分,确保每一个部分都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形成学生的不必要的压力。同时,我还经常设定一个宽裕的时间计划,确保课堂上的问题会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理。

此外,我认为个人工作计划应该要考虑到评价和反馈的因素。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定期对学生的表现和表现的表现进行评估。这样做可以让我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为此,在我的个人工作计划中,我会设定几个时间节点,以便课程中间或之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

最后,我认为个人工作计划还应该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堂讲义、练习题和其他教学工具等等。我会对这些资源进行详细的计划,以便课堂上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可用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学习。

总之,一个合适的个人工作计划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时间和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体验。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遵循个人工作计划是我获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我相信它也可以帮助其他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的教学工作方针政策,把教学工作作为工作的中心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不断开拓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活跃课堂气氛,灵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终生学习的能力为主导,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切实落实《新课标》。

教学目标

结合上学期的工作总结及学生成绩,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查缺补漏,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我班成绩还是差在数学上,所以我要在数学教学中多下些功夫。对于像刘星辰、吴思淼、郭权这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多做些提高分析能力的综合性强的智力题,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中下等学生则是要他们理解地掌握基础知识,做到能正确运用,同时把辅导的重点放在这部分学生身上,尤其是一定要消灭不及格现象。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重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在教学的方法和侧重点上也要及时的进行改进和变动。

1、自身学习。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我,会不断地向身边的老师虚心学习,好的教学经验,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语言……总之,我会根据《新课标》对我们教学的要求,积极地从外界吸收好经验,充实自己的教育头脑。同时,我还会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兴的事物,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前提。准备不充实,就无法向课堂要效率,更无法提高质量。本学期我要坚持做到“备全书,捋思路;备一课;抓重点。”在备数学课的时候要“破难点,求方法;做练习,分层次。”在备语文课时要“备背景,拓视野;先练口,后练笔。”在准备大方向的同时,还要细心地准备好每一个细节,处理好细节才是成功的关键。

3、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要想取得好成绩,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握好上课的40分钟。首先,要富有激情。良好的情绪准备会激发大脑皮层的活动,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分析能力。而情绪又是会相互传递的,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表现出足够的活力。然后,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采用最贴近学生而又最明了的语言,既清楚又简洁的表达,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反映,对于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没被完全理解的知识点一定要加强巩固,使当堂的知识当堂解决。

4、辅导学生。我会充分利用早自习和自习时间,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辅导,争取做到不浪费每一次辅导时间。对于个别的重点学生逐个突破。同时辅导还要有耐心,有爱心,要细心,见成效。

5、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认真做好业务学习。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篇9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正在逐步形成,这就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教育工作,我制定了以下个人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考虑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2. 将知识、能力、素质、情感等方面有机结合,注重小学数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提高差异化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全面接受教育。

二、教学方法

1. 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法,包括讲授、演示、交流、探究等教学形式,努力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 尽可能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学好数学的兴趣。

3. 结合情境教学和信息技术,开展一系列创新教学活动,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课程设置

1. 严格遵循国家新课程标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都需要纳入教学计划中。

2. 推行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课程设计,通过差异化教学,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能。

3. 因材施教,通过思维导图、项目化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点,完善思考方法,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倡导全面、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探究,勇于提出问题,评价要重视综合素质的评价。

2. 教学评价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发扬科学正义,充分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及时给予教育指导。

五、职业发展

1. 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培训、研究、实践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 关注行业动态,关注最新的教育课题,开展研究活动,推动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3. 与同事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提高教育水平,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份个人工作计划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尚需不断改进完善,以期达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

有关小学教师教学计划如何写


什么样的学科教学计划算优秀呢?新学期在不知不觉之中悄然而至,教学计划能够使新学期的教学更有目标明确,不容错过的“小学教师教学计划”相关文章让您更深刻了解该主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篇1)

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前言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升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校教学目标和小学教育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1.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

综合素质教育:

1.基础教育必修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

2.拓展课程:思品、环保、卫生、法制、安全教育等。

实践教育:

1.学校设置垃圾分类、环保、科技、种植等实践课程。

2.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和城市的实践活动。

创新教育:

1.推进以STEAM为主导的创新教育模式,组织学生参加STEAM实践活动。

2.推行“创客”教育,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探究、合作、创新。

四、教学方法

1.问题导向学习:以问题为驱动,让学生寻找问题的背景和原因,探究问题的本质,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2.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促进集体智慧的发挥。

3.发现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实验,自主地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4.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内容,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

5.创客式学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

1.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2.综合运用考试、作品、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3.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和反思能力。

六、教学保障

1.完善教育资源:建立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为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支持。

2.提高教师素养: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合力。

七、总结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改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篇2)

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程介绍

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是针对小学教育阶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本校独有的课程方案。本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打造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核心理念

1. 学以致用。校本课程以教学实践为中心,通过实际项目、任务活动、实验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发挥所学的价值。

2. 学科整合。校本课程全面整合各学科的资源,让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联系,起到知识点互通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3. 创新导向。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启发学生探究世界、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拓学生的想象力。

4. 实用性强。校本课程设计强调实用性,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目标

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作为主要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形式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文化素养、体育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四、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实践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文化节项目,包括秋季运动会、春季艺术节、读书节等。

2. 社区服务项目,通过与社区展开合作,帮助社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3. 研究课题项目,让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开展研究课题,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4. 协作学习项目,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探究,让学生感受团队力量,并且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五、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 项目成果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表现。

2. 课堂学习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课堂授课中的反应。

3. 作业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及时性。

4. 自评与互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实施

1. 本课程由小学教师主持,需要和其他学科教师多次研究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

2. 通过准备课程材料、参加研讨会、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

3. 每个学期末开展校本课程评估会议,对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七、总结

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通过实践项目的设置和实施,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场景中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打下稳固的基础。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篇3)

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认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思维和方法。

2.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包括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强调道德规范、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

1.数学教学。基本算法、数的基本概念、计算与应用、数学思维。

2.语文教学。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应用。

3.科学教学。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规律,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科学实验探究。

4.音乐教学。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歌唱、器乐演奏,乐曲的欣赏和理解。

5.美术教学。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造型、绘画、设计等方面的训练。

6.体育教学。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体育活动的开展,健康成长与意识。

三、教学方法

1.问答法。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即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散思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和创造力。

2.游戏法。通过游戏互动形式的开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团队协作意识和管理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帮助学生积累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四、教学过程

1.了解学生。从学生自身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2.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以有趣的教学形式和音乐、美术、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通过问答、讨论、实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综合素质评价。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学习笔记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五、教学效果

1.在科学、语文、美术、音乐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在学习中渐渐萌发学习兴趣,不断进步。

2.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所提升,通过不断反思自我,发现教学的不足,不断改进。

3.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社交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六、总结

小学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不仅涉及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还需要运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营造积极、开放、有趣的教育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教育危机意识,不断探索教育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篇4)

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前言

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是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就小学教师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这一主题进行探讨,结合自身经验,为大家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二、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的概念与意义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是指教师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结合当地教育实际情况,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的计划。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加强教师的教育信念和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有以下意义:

1.针对性强。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量身定制的,因此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

2.灵活性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创造性强。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策略的不断更新和创新。

三、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的步骤和方法

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在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之前,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2.设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计划中明确每个学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这些内容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是需要教师加强讲解和引导的。

3.注重教学方法。在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特别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身的潜能。

4.加强评价和反思。在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中,需要注重评价和反思。评价不仅是针对学生,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检验和反思,通过评价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四、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与效果

实施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可以形成一种科学、完备、灵活的教学计划系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实施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可以产生以下效果:

1.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2.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制定和执行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学校可以从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中了解各班级教学情况,并进行教学管理,帮助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五、总结

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是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加强教师的教育信念和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重点和难点,注重教学方法,加强评价和反思。通过实施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发展。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篇5)

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 概述

小学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小学阶段教育不仅需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将综合素质教育融入其中。因此,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传承优良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小学教师要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将生命、体验、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教育融入课程中进行全面教育,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课程计划以探究主题为主,以经验、思考、讨论、合作、创新、表达为主要方式,教师以导引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以探究的形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增强其自我认知和学习热情。

二、 目标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学习兴趣。

3. 注重学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4. 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三、 内容

1. 自我认知与价值观教育

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以个人小结、个人探究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总结提高自我认知,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喜好、追求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 生命教育

通过学习关于生命的学科知识,观察和描绘植物、昆虫的生命进程,体验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动物的生态习性等,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切和热爱,发展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3. 探究性学习

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探究主题可以是:节水、环保、交通安全等。

4. 情感教育

通过班级活动、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唤起他们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友善。同时开展有关亲情、友情、爱情、责任等方面的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五、 教学方法

1. 启发性教学

教师将学生从教材中引导,通过互动讨论、提问等方式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 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讨论互动,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任务。

3. 实践性教学

通过项目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使学生亲身参与、亲自实践,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

4. 游戏性教学

通过教学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 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中采用平时测评与任务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学生的参与度、表现、思考深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思维习惯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水平的测评。

七、 实施步骤

1. 制定校本课程计划

教师根据学段特点和学生学情,结合教材,设计教学活动。

2. 教学过程实施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 学生任务完成

根据教学计划,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探究任务和总结报告等,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4. 效果评价

根据教学计划,对学生的成绩、任务完成情况、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反思教学效果,作出适当调整。

八、 结论

小学教师要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将生命、体验、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教育融入课程中,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的设计帮助教师实现教育的多元化,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可增强自我认知、价值观念、探究能力、合作协作等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加油助力。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篇6)

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城市规划与地理知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划基本知识及其重要性;

2.掌握城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

3.了解大中城市的规划布局、空间结构、产业分布、交通运输等实践案例;

4.理解城市规划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城市规划设计基本要素:用地、道路、建筑、绿地等;

3.城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空间结构分析、社会经济分析、环境评价等;

4.国内外城市规划设计案例:上海、纽约等城市规划案例;

5.城市规划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

三、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法:通过讲解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定义、重要性及历史发展等概念,以建立知识框架。

2.案例教学法:以国内外城市规划典型案例为依据,重点介绍城市设计方案制定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规划设计类型、区域性、空间可塑性、生态学、可持续性、经济性等方面。

3.课堂讨论法:结合小组共同讨论,发现城市规划中矛盾点并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4.课程展示法:通过城市规划相关模型、实物样板等教具,把城市规划设计过程的具体表现展示给学生。

四、教学评价

1.通过师生共同探究,评价学生关于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采用个人总结及小组展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学生团队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应用情况。

3.通过对案例的综合评价,检查学生对城市规划设计过程的掌握情况及综合能力的运用程度。

五、教学资源

1.教材:《城市规划学》、《城市规划实用技术》等。

2.实物模型、珞珈山三维模型、城市规划设计软件、照片等教具。

3.教学视频、科普文献等学生自主增长知识的资源。

六、教学安排

将城市规划课程设置为一学期的校本科目,每周安排一次课程,每次上课时间约为45分钟。

第一周:教师主题讲课;

第二、三周:讲解城市规划的历史与发展;

第四、五周:城市规划设计基本要素与基本方法;

第六周:珞珈山三维模型观赏与探索;

第七、八周:城市规划实践案例介绍;

第九、十周:城市规划介绍影响;

第十一周:小组探讨综合案例;

第十二周:小组展示及学生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如何写


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关于“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的资料,欢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岁月横流,新的一学期即将来临,教师们要开始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了。写好教学计划,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1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可能性、关系、算法等丰富的现代数学世界。

2、 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进而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3、 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于试图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水平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观察下来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期教学的内容及目标

本册教材安排xx个小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数与代数:xx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xx以内数的认识、xx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xx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认识钟表、比较。

2、空间与图形:认识物体、位置与顺序。

3、统计与概率:小统计和分类。

4、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有找一找、说一说;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整理自己的房间,向同伴说说是怎样整理的;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怎样分类,并与同伴说一说;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班中每个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等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xx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xx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xx以内数的大小。

3、学会xx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认识符号>,

5、能说出个位和十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6、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8、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9、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4、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5、通过xx以内数的认识和xx以内加减法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5、在小统计的过程中,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通过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5、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四、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学习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的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4、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比如教学xx以内的加减法时,大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xx以内的加减法,但不能够把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把话说完整;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上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

(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

(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2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本班有学生36人,一年多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排列问题、表内乘法和除法(二)、观察物体、统计、认识1000以内的数、方向和路线、千克和克、四边形、加减法。

三、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排列问题

1.通过拼摆、交流、观察等活动,发现稍复杂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2.结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3.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积极参加操作、拼摆、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图形排列的美妙。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第二单元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

2.经历归纳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与同伴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形状。

2.在观察、辨认等数学活动中,初步获得立体和平面视图的直观经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察。

3.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四单元 统计

1.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能根据数据完成简单统计图。

2.能对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在调查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五单元 认识1000以内的数

1.能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100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知道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够用图形表示1000以内的数。能用10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3.在估计、按规律数数、写数和掷点写数等数学活动中,感受1000以内数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了解可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六单元 方向与路线

1.经历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的过程,能根据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会用语言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行走的路线。

2.在辨认方向和路线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感受方向与路线跟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

第七单元 千克和克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结合自己的经验,感知1千克和1克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培养估计的意识。

3.在测量、比较物品质量的过程中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有趣的比较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八单元 四边形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初步认识四边形,能辨认平行四边形。

3.了解七巧板,能用七巧板拼图。在拼图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美妙,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第九单元 10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1.掌握1000以内简单加、减法的口算技能。

2.使学生经历尝试、探索个性化算法的过程。在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能表达计算的思考过程。

3.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3.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

4.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要充分认识评价的重要意义;

6.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

2.关注解决问题策略,区别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

3.要通过观察、想像、拼图等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防止空对空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本班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优秀生学得轻松,还是老师的好帮手,中等生能积极学习,后进生总给人感觉是扶不起的阿斗!总而言之,我应该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的编写特点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2.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以及四则运算的关系。

3.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4.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小数加减法的简单算法。

五、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常规管理、教学改革、减负增效”为工作重点,以探索小学数学常态化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为目标,进一步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重视课题研究与学科工作的整合;探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开展评价与考试的研究。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热情。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继续推进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教研主题

本学期,我们教研的主题是“着眼课堂,提升效率”。

课堂,永远是我们最主要的阵地;提升课堂效率,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保障;高质量轻负担是我校的特色。因此,我们仍然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我们研究的主题。相信,这也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主题。

三、主要工作

(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1、数学《课程标准》仍然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每位数学教师要继续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2、数学教研组组织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专著、读数学教育教学期刊,关注国内外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做到有笔记,有心得。

(二)抓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安厚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以明确工作要求,并在日后的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教学常规。

2、加强教学常规调研检查。加大教学常规工作执行情况的调研力度,以有效的调研促科学的管理。充分发挥外校数学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

3、要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不断提升数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推动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三)加强考试与评价研究,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新学期,要重视完善小学数学评价机制,在坚持“相对稳定,适度改革”的原则下,对小学数学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改革。

2、本学期,结合读书读报,加强对小学部分年级数学学习水平达标测试的指导和毕业班数学的复习指导、命题指导和质量监控。

(四)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好习惯,益终生。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证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监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在日常的教学中反复抓,抓反复,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认真细致、做事严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真做好学生错题集,课堂笔记和教师错题集的建立和使用工作,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有效资源。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5

一、启趣谈话导入

启趣谈话导入教学主要指的是根据小学生对彩色图画的敏感以及对小动物的偏爱,结合教学内容,制作一些与之相关的动画片,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较为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然后再配上富有启发且有趣的谈话,提高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制作“小狮子找外婆家”的动画片供学生观看,并且再配上欢快的录音:这一天,小狮子的妈妈生病了,让小狮子上山告诉外婆,临走之前,妈妈对小狮子说,外婆家和奶奶家的房子都比较像,只是稍微有点不同,外婆家的房子呈长方形,奶奶家的房子则是正方形的。但是,顽皮的小狮子还没有听明白撒腿就跑了,到了山上,看见差不多的房子时,这个时候愣住了。

这时,学生也都完全进入到情境中,都愿意帮助小狮子,但是,学生也都不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呀?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趁机导入新课,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也都空前高涨起来,对新知识的教学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直观演示法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感性为主,以表象作为支柱。直观演示法就是借用实物、模型、样品、图画以及幻灯片等比较直观的教具或者是手段,由教师演示或者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主动去观察、思考,逐渐形成表象,创设研究问题情境。

例如,在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个动画录像《曹冲称象》,让学生通过观看,明白称大象的重量是可以转化成石头的重量进行检测的,结合这种“转化”的思想,也能解决很多数学问题。进而再引出要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可以运用“转化”的思想进行学习的,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效果也是很理想的。

三、以比促入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比产生而来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引入这类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新知的类比原型作为出发点,逐渐引导学生去提炼原型的类比因素,在类比中帮助学生萌发出新知识的思路。

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一下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等的计算公式,再让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强化面积计算中的转化法。

然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像寻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样,通过割补(或拼接)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之前学习过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呢?学生也能够很快由推导方法的类比准确地获得相关的公式。这样的导入教学新知识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四、联系生活导入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最终是要服务于生活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化的模式进行教学,把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都能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中逛商店的情境进行导入:张华和妈妈一起逛商场,妈妈给张华挑了一个价值是25元的玩具,张华自己挑了一个6到8元之间的玩具,可以怎样买呢?请同桌合作选一选,有哪些不同的买法呢?总计需要花多少钱呢?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致也很高,这个时候,再顺势导入新课。

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进而更加理解数学的实际价值,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这门学科的信心。综上所述,导入环节可以说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只有“导”得好,才能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中。

良好的导入还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构建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调动起来,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创造性,让学生都能在导入的影响下更乐意去学、想学、会学。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6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举措、新的成效。我有信心做好本学期的各方面工作。具体计划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教研工作将遵照学校教学计划,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重点,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校本教研,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二、工作重点

1、以“同研一节课”为楔机,认真学习名师课堂,提升学生的课堂习惯养成,提高教师课堂授课水平。

2、以读书沙龙、数学专题研讨、名师课堂我来学、技能大赛等主题化、序列化、互动式培训形式,提升教师爱的教育能力。

3、继续精研“小老师开讲”教学模式,与组内教师一道提升创新教研能力。

4、重视课堂小测、单元小测,认真做好分析,寻找措施,提高学科合格率、优秀率。

5、继续抓好书写。

三、工作措施

1、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探究优质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要做到“深”备课,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实”上课,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精”作业,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及时反馈;“活”教法,以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教学。认真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积极配合教科研的工作,做好新试行备课的尝试与探究,集体备好课后再延伸到上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使集体备课不再停留于“备”上,而且真正为数学课堂服务,体现其有效性。

2、继续加强常规教育,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

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如:作业明星评比、最佳合作小组、数学小明星评比等。

(2)结合本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听算、口算等专项训练。如开展我是小小神算手等口算比赛等。

4、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开展组内互帮互助小组

开设教研课,组织组内“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力争组内优秀资源得以最大利用!组内教师轮流上研讨课,本学期,每位老师根据情况至少要上一节公开课,其他教师认真听课和评课,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作好资料收集和记载。教师间相互学艺研讨,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教研活动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5、及时反思,改进教学。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及时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并与组内成员交流探讨、梳理教学思路。

6、认真、及时地安排好本年级的测试,组织好阅卷工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7、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上网浏览,养成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8、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使教师素质提高。

9、自觉地搞课题研究,把教学中的问题当课题,做好资料的收集。

以上是本人的初步计划和设想,具体的实施还将以学校的安排及时调整,我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新学期的工作中,扎实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探索教育质量的内涵发展,促进教师、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以课堂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继续积极探索践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7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pkg/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习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六、采取的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提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学习内容的理解。

(1)加强直观演示,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3、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备好每节课的教案,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优化教学方法,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5、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和敢于创新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7、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分层设置作业,尽最大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8、加强书写训练,定期进行优秀作业展览,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8

教学内容:第2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能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索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对称的美。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

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我昨天到眼镜店看到了一副眼镜,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我要不要买呢?(用课件出示一副不对称的眼镜图片)

学生汇报:不买,因为两边不一样,不对称??

师:大家都说眼镜不对称,到底怎样才是对称的呢?可以用手比划一下。

生:比划两边大小一样就是对称的了。师板书:两边一样

师:这两幅中买一个可以吗?看来眼镜我得选一个对称的才行。感谢同学们,真会出主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对称”的数学知识。板书:对称

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欣赏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现象(课件出示图片:外国国旗、脸谱、飞机??)

师:春天来了,同学们都喜欢外出放风筝,看这两只风筝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生:左右一样,都有翅膀。追问:左右两边的翅膀长得怎样?

师:再看下面几张图,它们有着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对称的,两边都一样。

师:说一说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的对称现象吗?教师里有吗?

生:举例??

师:生活中的这些对称现象,把它的形状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就是图形。我这里请来了几个图形,认一认,(衣服、树、葫芦、箭头、医院十字形符号。)

师:请问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追问:你能用什么方法,动手证明它们是对称的?可以动手折一折。

师:衣服这个图形,谁来证明?(请生操作)

提问:你用的什么方法?(生:对折。)

怎样对折的?(生:左右对折)

然后你看到了图形的两边怎样了?

(生:重合了,一样,不多不少。)

是一部分重合还是完全重合?(生:完全重合)

师:我用这四个字表示你们对折后看到的。板书:完全重合

示范表演:申出左手,右手对折完全重合。(感受完全重合)

师:下面再请4个同学用对折法,折一折这4个图形。依次说一说??。

如:生1:我把

生2:我把

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对称的。

小结:同学们真棒!像这些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数学上叫:“轴对称图形”。现在你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图形吗?(生: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师:我这儿还有一个图形,紫金花形图片它是对称的吗?用对折法试一试。(生:示范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不是对称的)

三、认识“对称轴”

师:刚才同学们把这些图形对折后,中间都留下了一条直直的折痕,这条折痕刚好

把这个图形怎样了!(生:分成两边一样了)

师:可以把它分成左右两边,上下两边,斜着的两边一样了。我们也给这条折痕取一个数学名字:“对称轴”

师:衣服的对称轴,我们用虚线把它画出来,画的时候,要超出图形的两端,这样就更容易看到折痕所在的位置了。师依次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指出紫金花图没有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四、练习巩固

1、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指一指

2、找出轴对称图形,对的打“√”,错的打“×”。

3、数字、字母、汉字也可以写成对称的。

4、生活中的一些汽车,银行标志也是对称的。

小结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生:略)

五、实践操作

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白纸,你们能运用对称的知识用这张纸剪一件衣服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出示课件)(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2、你能剪其他图形吗?如:松树、桃心、葫芦等。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剪,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看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

(2)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四、课堂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张贴学生及及教师的剪纸作品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9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必须先读书,教育者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的时刻鞭策。尤其是一名小学教师读书以明智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阳光雨露。我将积极响应我校发出的倡议,捧起书来,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为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特制定xxxx年个人读书计划。

一、我的读书目标:

1、努力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增长教学智慧,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每天坚持读书,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3、努力通过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我阅读内容内容、

三、读书活动的主要措施:

1、除了研读教育理论书籍《柳州教师培训读本》《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

《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我还将积极阅读以下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读者》。: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

3、以自学为主,在课外和休息日主动学习、摘录。

4、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

5、每天确保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6、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7、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坚持读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充分理解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

8、每晚睡觉前读20分钟。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1、制定读书活动方案,参加学校读书活动的启动仪。

2、利用寒假阅读《柳州教师培训读本》。

三月份:研读《柳州教师培训读本》的第一章《教育政策》和第二章《教育法规》;

四月份:研读《柳州教师培训读本》的第三章《教育理论》;

五月份:研读《柳州教师培训读本》的第四章《教育实践》和第五章《师生楷模》;

八月份:利用暑假,自我阅读《给教师的新100条建议》。

九月份:1、重点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参加学校“读书沙龙”活动《陶行知教育名篇》大家谈。

2、参加教研组组织开展的小组读书活动。

十月份:1、重点阅读:《给教师的新100条建议》一书,参加学校的“读书沙龙”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10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计划拟订如下。

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习。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将“百分数”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十一、十二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本册中的“百分数(二)”移至第十一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删去,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1)美丽的校园这个活动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的平面图。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测量、收集数据、确定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和数学建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节约用水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数据、计算等手段,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整个活动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自行设计方案,用实验的方法求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二是通过调查、计算,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可以供一个家庭用多久,一个学校一年要浪费多少水费,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借助这类跨学科的题材,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此外,在以上四册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对有些陈旧的题材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某些过时的数据进行更新;重新绘制每一册的插图,使之更加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等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 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

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 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 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

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 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1、

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2、 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3、 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0xx年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14、 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有关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计划如何写


教学计划有助于提高老师课堂授课的教学质量,假期过得真快,新学期来临了,教师们可以开始编写新的教学计划了。学科教学计划要写些什么呢?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计划”资料希望能够帮到您,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1

本学期科学学科教研工作,围绕大面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这一目标,以“做中学”研究为契机, 以教师队伍建设抓手,针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教研措施,努力探索现代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效率。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完善学科建设,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学术研讨,围绕研究主题指导教师开展深入探讨,从更深层次把握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本学期将重点围绕“如何使科学课简约有效”进行研讨,同时把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反思、经验总结融合一体,努力提高学习的成效,以此促进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以推动、促进课程实施水平的提高。

2、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教学研究的主题,本学期继续深化研究 “立足思维发展,提高探究实效”,推广“动脑动手做科学”的科学学科探究性教学模式,针对我校科学教学实际,探寻使科学课简约有效的途径,以提高日常课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课程研讨,提高教研质量。

1、系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本学期,将有计划、有选择地对部分重点章节开展教材分析和研究。

2、参加专题研讨活动。本学期科学学科将继续围绕“立足思维发展,提高探究实效”进行研究,围绕专题,参加相应的理论学习、课堂观摩、沙龙研讨等活动。

3、加强校本研修。建立科学学科校本研修制度,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并努力做到务实有效。本学期安排4次的校本研修活动。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校本研究活动,促进专兼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同步发展。

4、做好“做中学”实验项目的研究,深化科学课程的改革。本校是“做中学”研究项目,要积极开展实验,定时向科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放,引导教师用“做中学”理念深化当前科学课程的改革。

三、加强常规管理,规范学科教学,推进学科发展。

1、加强学科教学的日常管理。认真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足课时,不挤占、不挪用,并要求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2、深入开展科学学科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继续从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着眼于充分、全面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四、课题研究

根据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我校科学教学教研的实际,本学期将重点对以下课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1、“立足思维发展,提高探究实效”的研究。

2、学生科学学习评价的研究。

3、“做中学”相关研究。

4、“简约有效的科学课”的研究。

5、小学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各教师也可根据教学科研实际情况,选择课题。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2

本学期英语科将贯彻区教研室小英科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配合学校教学的计划和安排,明确工作思路,以新课程实验推进为中心,深化小学英语课程改革,通过学科教研工作机制的改进,进一步完善教研建设,探索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提高教研活动实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本科组的教学质量。主要工作如下:

一、坚持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统一步调。发扬改革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推进英语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对1—3年教龄的英语教师的培训活动,着重在教学常规、基本功、教学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教学技能。

二、加强科组建设,努力实现科组工作的计划性和实效性。

1、完善科组建设,切实发挥备课组长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和业务交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专业,一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在预备周集中全体英语教师共同学习一到六年级的教材,让老师有机会接触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并讨论教法、学法。本学期还将建议老师相互为教材编写练习材料,以更好地熟悉教材。

2、围绕教导处和市、区局教研室的工作计划,认真制定和落实每周科组工作,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实效增强。作为天河区首批英语特色学校,将继续发挥龙头辐射作用,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活动,单元过关,夯实基础。

三、坚持在教学中引入科研思想,增强科研意识。

1、要用改革、创新和科研的精神搞好教学工作,不断交流和总结。落实常规教研工作。继上学期组织部分老师到香港进行学术交流,本学期将继续鼓励老师外出听课学习,吸取其它学校乃至国内外先进的外语教学经验;向学校申请聘请英语外教兼任口语课,或作为学校英语课外活动指导教师,带动学校英语学习的氛围。

2、配合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围绕课题“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阅读能力”,搞好组内的研讨,邀请教研员给教师进行课题指导,拓开英语教育视野。

3、当前我市“第三阶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研究重点是教学评价,而“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施,是评价研究工作的重点。我科组也重点开展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评价,促使教师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素质。配合市的抽检计划,尝试在六年级的英语口试评价研究与实践。启动三年级英语学习评价改革实验。

4、区英语教研组拟在本学期第十一周召开天河区小学英语新课程研讨日活动。我科组老师会为此做积极准备,科组也准备把此周定为学校的“英语推广开放周”,配合区教研室此次活动的开展。

5、做好广州市第十五届小学生英语智力竞赛准备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英语活动与竞赛。

6、做好一年一度的学年论文年会的各项工作。

7、各年级每学期的主题活动如常进行,安排如下:

一、二年级唱歌、讲故事比赛(1月份)。

三年级书写比赛(9月份)。

四年级手抄报(10月份)。

五年级单词记忆比赛(12月份)。

六年级口语检测(11月份)。

8、各年级按安排负责出好学校的英语橱窗:

(帝景校区)9月份三年级;10月份四年级;11月份五年级。

12月份三年级

(总校)9—12月份一、二年级负责。

9、每周五的午会定为英语广播站时间,广播内容配合校本课题。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本学期还增设指导学生阅读所订英语报纸的读报环节,并由五年级的夏老师和张老师负责DJ的选拔和各期广播的内容。

10、为了加强学校英语氛围的形成,在每天做广播操之前增加英语一句的晨练,从国庆假期后一周启动。

11、与大队部合作,培训值勤队员每天在校门口向老师用英语问好跟告别。

12、加强校园英语的运用,鼓励师生与生生之间日常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如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之前会说:“May I come in”迟到了回说:“Sorry,I am late。”等等。

13、组织非英语科组的老师学习简单的课堂英语,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以及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另一方面,尽量定期邀请信息科组的老师为我科组老师讲解有关电脑方面的知识,更好地帮助英语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14、每班增设英语角或英语展示板,定期出版英语墙报,由英语老师及相关老师评比打分。

15、选拔尖子生,开办三到六年级的奥英班。

16、我科组在上一学年(20xx学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科组”,本学期将按广州市教研室小英科的布置和要求,继续参加优秀学校科组和教研积极分子的评选活动,加强我英语科组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促使科组优秀分子脱颖而出。

龙口西小学英语科组

20xx年9月10日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3

一、基本情况:

我今年担任五年级四个班的科学教学工作,也是我首次接触科学课,对学生对教材都不熟悉。学生近三百余名,生源复杂,遍及全县许多城镇。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学生有些习惯并未养成,如认真观察、调查研究等,有待我继续努力。

二、教育教学内容:

五年级主要围绕“作用与平衡”这组统一概念,整合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本册围绕“作用与平衡”统整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等教学内容,共设计6个单元、23个课题。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做对比实验、条件控制实验、模拟实验等基本实验能力,以及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并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多种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的探究能力。精心设计的三个专题研究,旨在开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经历较为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

三、奋斗目标: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持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四、教材与实施:

第一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从探究动植物的外部生存环境对其生长状况的影响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以及周围环境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继续引领学生探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及平衡的方式。教材从学生熟知的葵花向阳入手,探究生物与阳光、生物与温度、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平衡)的生活习性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时生物自身的结构与其功能也是相适应的。

第三单元,人与环境。通过思维游戏、角色表演、模拟体验、科学畅想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以影响环境,树立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这一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单元,冷和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热传递的不同方式,进而研究保温和散热的问题,发现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五单元,地表剧烈变化。在学生学习了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作用与平衡、相互联系之后,继续学习地球宇宙世界中物质、能量的作用与平衡,引导学生从地球表面剧烈变化的地震、火山等现象入手,探索地球内部物质、能量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方式及关系。

第六单元,环境保护。是全册的综合单元,教材从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对自然环境影响入手,启发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为环境带来了破坏作用,引起了环境中的生态平衡,从而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学措施:

a)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c)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d)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e)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f)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g)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h)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五、培优补差:

学困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学困生主要表现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3、缺乏合作意识;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优生培养措施:给优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调查研究所得介绍给同学们,给优生发展的机会,让他们担任小组长,给他们布置一些周期较长的观察、调查作业等,带领全班共同前进。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4

新学期,新面貌,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习计划

1、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小学教师科研工作计划。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能熟练在地运用电脑,并积极为教学服务。

3、学习好的教育杂志,如李镇西教授所写的《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程法龙老师所写的《教有妙招》,小学语文教学等相关杂志,浏览名家的教育网站,汲取他人的力量,不断完善自我。学好基本功,争取使自己业务能上一个新台阶。

二、教学研究计划

1、上好专题研究课。2、听课达10节,能运用新课程理念对每一节课作出准确的点评总评。3、对所教语文学科进行深入研究,能灵活驾驭课堂,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专题研究计划:

1、加强有关多幅图看图写话资料的学习

多看书,多学习他人的研究方法,有利于自身研究成果的取得,还要多上网搜集有关多幅图看图写话的好的教学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收到好的效果,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2、围绕专题上好教研课

低年级学生,他们生活经验贫乏,语言积累不丰厚,写作方法没掌握,写话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工作计划《小学教师科研工作计划》。致使许多学生到了三年级仍然连简单的话也写不完整,写不通顺。这样就叫他们写成篇的文章,无疑是一步登天,学生不抓耳挠腮,叫苦连天才怪呢!为此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如何指导多幅图看图写话,缩短与三年级作文教学的衔接,就成了本学期我的教研专题。

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指导看多幅图,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多幅图连起来看,学生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2、边看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重视了"想"这一环节。

"想",一是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

3、大胆表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或重复罗唆,有时带有语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一是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二是要有基本内容,不要丢掉重点;三是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外的学生,表扬他们说得细,说得好。

4、动笔写一写,发展思维能力

(1)、写完整

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因此,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

(2)、写具体

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这时,就要在写具体上下功夫,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思想状况

在学习中,同学们对语文学科比较爱学,他们主动找一些课外书籍,课外资料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水平,还有的主动购一些有关写作知识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写作水平,发现他们情绪高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2、知识水平

多数同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写记叙文、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在初中最后一年里,有待对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培养。

3、智力非智力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学期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4、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5、知识传授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6、能力培养

教学中,课上学生能答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回答,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还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联想和想象力、尤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造精神。

2、知识结构

本册书共七单元:第一单元(记叙文、10课时)、第二单元(文

]言文、16课时)、第三单元(记叙文、11课时)、第四单元(说明文、11课时)、第五单元(文言文、12课时)、第六单元(10单元)、第七单元(综合单元、10课时)。

3、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巩固归纳记叙文的有关知识;第二单元: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有关知识;第三单元:了解一般传记的一般写法;第四单元:复习归纳说明文的知识;第五单元:理解古典名篇中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以及借景抒情的方法;第六单元:巩固议论文的有关知识;第七单元:归纳记叙文的、议论文、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总结说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4、重点难点

初一初二所学知识,在巩固的基础上重在提高,培养同学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极早让学生们适应中考。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四、教改专题

1、八步教学法

本人导课题:八步教学法。

2、本人主要研究方向

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一定要明确,要符合大纲要求,要切合教学实际,围绕目标进行自学,自学以后一定要进行反馈,把反馈中发现学生不能很好解答的问题,或是新授的重点内容弄懂弄清楚,把以上内容拟成练习题加以巩固,本节课进行自结,布置适当的作业。

3、研究方法措施

明确教学目标,学习诱导教法,坚持三个为主,过好四道关卡,培养五种意识(即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成功意识、审美意识),采用六种课性型。

4、预期达到目标

使用普通话,能写记叙文,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努力提高同学们的听、说、读、写等综合素质。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6

一、研究课题

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二、发展目标

1、进一步掌握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教育科研相关的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把理论结合实际,走进课堂,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去研究。

2、教学上科学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让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逐步形成一定教学模式;

3、通过多方面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职业信念。

三、学习计划

1、积极参加各种专家讲座,并认真做好笔记,写好感想;

2、每月看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看两本教育专著,潜心研究一个教学问题,感悟一种教学方法,做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3、虚心向同伴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认真听课、评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四、科研计划

1、结合学校、科组的课题,围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针对性进行备课,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环节

2、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内容呈现的信息量;

3、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知识现状、兴趣的联系,力争使每天所教授的知识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

4、运用不同教学手段

五、主要成果

1、教后感2篇,一篇教学随笔;

2、每学期上一至两节成果展示课;

3、班级绝大部分学生的具有较强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计划 篇7

一、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能量”和“生物的多样性”四个单元组成。

在“工具和机械”单元里,学生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在“形状与结构”单元里,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

在“能量”单元里,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在“生物的多样性”单元里,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在本册的学习中,学生要做很多的实验和制作,要继续学习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物。

在本册学习中,学生会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在更高水平上增强环保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到建筑的形状结构之美,地球家园生物多样性之美。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他们在本册的探究学习中应该更主动一些,应该有更深入的思维参与。具体如下: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具体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五、教学要注意的几点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习,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习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