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应急预案方案汇编9篇

中暑应急预案方案汇编9篇。

学习减灾知识 ,营造安全家园,应急预案是提醒我们:小心谨慎还不够必要时还需要敏捷反应。备好充足的物资是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部分,您是否需要帮助制定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来保障公司正常运转?经过精心筛选栏目小编向大家推荐了名为“中暑应急预案方案”的文章,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

中暑应急预案方案 篇1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xx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二、xx措施

1、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2、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强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3、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xx,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4、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xx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三、技术措施

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

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宜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布幕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3、在地下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

中暑应急预案方案 篇2

夏季是人们最容易中暑的季节。中暑是一种身体机能紊乱的状况,它源于人体无法适应高温天气,而导致身体受热过度。在高温环境中,机体会发生不可逆的生理变化,最终可能导致中暑甚至死亡。因此,夏季需要制定中暑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中暑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不同严重程度下,患者需要的救治方式也不尽相同。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中暑带来的后果,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中暑对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应该防范中暑发生。高温天气下,一定要注意防晒、避暑、勤换衣服、勤补水、常通风等。特别注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不要进行过度运动等,以防中暑。

其次,如果出现早期中暑症状,患者应尽快脱离高温环境并休息。在早期,病人可能出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等症状。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需要马上暂停工作、休息,饮用适量的凉水或饮料。同时,可以将湿毛巾或冰袋贴在患者头部或脖子上,以降低体温。

在中期中暑症状加剧阶段,患者要被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中期中暑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皮肤红热、心跳加速等,是因为体温过高引发身体衰竭所致。此时,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急救治疗。可以使用冷水浇灌、打冷毛巾拍身体等措施让患者的体温尽快降下来,以加快病情的稳定。

对于严重中暑症状,及时进行急救以减轻其对健康的损害至关重要。严重中暑症状包括晕厥、昏迷、热痉挛等,属于生命危险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施救。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跳和呼吸,及时进行抢救。

总之,中暑是夏季最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应急处理中蕴含着救助生命的重要意义。建议人们生活中应多加重视,做到交通便捷、急救应急手段完善、及时处理严重中暑的症状,以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中暑应急预案方案 篇3

9

一、目的:

1、防止作业过程发生高温中暑事故,给公司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保障分公司安全生产;

2、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避免和减轻因高温中暑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最大限度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

3、为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急能力,检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

4、本演练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场所有人员中暑时,承担对他人中暑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在其他场所发现有人中暑时,承担对外人中暑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二、模拟演练基本情况:

1、一线员工在货场堆垛旁作业时,因高温,装卸组一名员工发上中暑倒在地上。

三、演练时间:

演练时间定于xxx年6月日

四、预案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

1、高温中暑事故组织机构

1总指挥:吴靖斌主要责任:

a、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急救工作;

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c、指挥应急急救工作。

五、演练程序:

模拟事故:由(模拟作业人员中暑。模拟事故:

1、事故发生时间,作业人员中暑倒在地上。处置过程:

1、时间同事发

2现险情后,立即通知现场指挥。

2、时间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通知各组成员。

3、时间现场人员将中暑员工抬至阴凉通风处,防止二次伤害,等待医疗救护组。

4、现场警戒组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保护事故现场。

5、救护组立即携带急救箱到演练现场,迅速判断病情;急救步骤:

①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头部抬高,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②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造成感冒,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③补水: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一些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④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⑤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可采用头部冷敷,应在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5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中暑应急预案方案 篇4

一、前言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一般是由于高温导致人体体温急剧升高,从而影响人体正常功能而发生的。如果不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中暑会引起生命危险。为了有效应对中暑风险并在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特制定了中暑应急预案。

二、中暑应急预案

中暑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防范措施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式,预防中暑的最有效方法是避免高温环境和暴晒。在高温环境下,一定要注意防晒,多喝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对于需要进行户外活动的人群,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有条件的可以使用遮阳伞、帽子等减少阳光照射。

2. 中暑症状识别

中暑是由于人体体温太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头晕、乏力、面色潮红、口渴、出汗等。在发现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否则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中暑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正常的表现,如意识丧失、呼吸困难等危险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3. 置换体温

在中暑的处理过程中,置换体温非常重要,这可以通过将患者放置在凉爽处,并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脸部和身体以稀释发热,促进散热,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衣服因湿润而会降低体温,因此处理中暑时应尽可能地安排散开身上的衣物。

4. 适时饮水

中暑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地补充水分,饮水的方式可以是小口频饮,不要一次过多地饮用。此外,在给患者提供水之前,应注意向患者适量提供含盐的水,因为盐分可以帮助患者补充失去的盐分,预防电解质失衡。

5. 迅速送往医院

中暑患者必须及时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如果患者的体温过高,导致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急促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

三、结语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很容易导致生命危险。因此,一旦遇到中暑的紧急情况,应该立即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学习和掌握中暑应急预案。在出现中暑症状时,不要慌乱,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救助中暑患者,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暑应急预案方案 篇5

4

为提高我市对强降温天气带来的气象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和完善救助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市救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第十七届人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以保证我市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恢复受灾地区正常生产秩序、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为目标,坚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实行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助和扶持的方针,坚定信心,统筹兼顾,全面部署,着力解决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分工负责原则。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对本地的救灾工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按照业务分工,认真负责地完成好各自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任务。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社会帮扶的原则。重点解决好受灾困难群众的吃、穿、住、医及灾后供电、交通、通信、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依据财力,区分轻重缓急,按不同渠道或项目分步实施。

(三)统筹兼顾、全面部署的原则。抓好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生活,确保灾民的衣、食、住、医,切实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做好灾区基础设施重建工作,保持灾区社会稳定。

三、应急救助工作领导体制及组织机构

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原则,实行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级救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

灾情发生后,市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救灾工作,研究部署各项救灾应急准备和救灾工作措施,督促检查救灾工作落实情况,研究决定有关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各司其职,积极开展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县(市、区)、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救灾指挥机构,承担相应的职责,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本区域内人员转移、行动路线、安置地点及灾害救助的具体规划和实施。

四、预案的启动和结束

(一)启动。

当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温或持续低温天气状况,局部地区出现因持续强降温天气而引发重大灾情,或本市范围内出现降雪、严重霜冻等情况,以及其他因持续强降温天气而导致重大事故或灾害时,根据灾情具体情况,由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宣布启动本预案。

(二)结束。

在灾害天气结束,因灾导致的事故、灾情基本处理完毕,天气状况转为稳定后,由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宣布应急救助工作结束。

五、强降温气象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为有效地做好灾害防范工作,切实降低灾害损失,当灾害发生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一)及时了解灾害损失及群众生活困难情况,按照自治区报灾时限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分别报告市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并提出应急工作建议,由市政府办汇总上报自治区。具体工作由市民政局、市农业局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二)根据灾情开展紧急救助。市救灾工作指挥部迅速组织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紧急开展救助灾民、妥善安置无家可归人员等工作;向重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及时组织调遣救灾力量(武警、驻军、公安、民工)、交通工具(农用车、摩托车、汽车)和通讯工具(卫星电话、电台、对讲机),做好后勤保障及物资供给工作,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三)市民政局、市粮食局、市商务局、市经委等部门按照就近原则,及时组织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包括粮食、衣被、食油、食盐、临时帐篷等生活必需品和保暖设施),确保在24小时内救助到位,并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使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被盖、有房住。

(四)根据救灾工作需要,以各县(市、区)为单位,在辖区内开展赈灾捐赠活动,组织非灾区、轻灾区对重灾区进行必要的援助,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募集资金和物资支援灾区。

(五)民政部门要迅速核定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情况,及时发放救灾物资和救灾款,妥善安置好灾民生活。交通、通讯、教育等部门要迅速开展对口灾情调查、核实工作。

(六)确保城乡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灾害天气情况下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市场供应。建设、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要抓紧组织对受损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供现象。做好危旧房屋的除险加固,特别是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校舍、卫生院、敬老院等的安全,一旦发生危险,要立即组织转移安置。要组织好粮油、肉、蛋、菜、奶等市场供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科学平抑商品物价,满足市场需求。

(七)切实安排好值班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了解霜情雨情风情灾情,确保通信联络畅通;一旦出现灾情,要立即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八)根据灾害损失情况,及时请求自治区人民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给予紧急支援。

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市政府办:负责全市救灾协调工作,做好上传下达,为市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市民政局:负责全市灾情的核查、报告和灾民救助工作。组织并监督各乡镇救灾工作预案的制定;根据气象部门的灾情测报,分析研究灾情和发展趋势,并按规定程序报告灾情;检查受灾地区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救灾款物的筹集和储备,负责救灾款物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及时制定救灾款物分配方案,承担灾民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和因受灾引起的生活困难等方面的救济工作;做好捐赠物的`接收、管理、发放工作;开展救灾救济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全社会防灾、抗灾、救灾和减灾意识。

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负责救灾宣传工作,开展救灾抗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抗灾救灾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市直机关工委:负责市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抢险救灾思想发动工作,积极组织,广泛开展救灾捐赠活动。

市气象局:负责对天气的预报和监测。按期发布气象预报,及时提供气象资料,特别是霜冻、雨量测报;分析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为救灾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并做好灾区供水恢复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筹集和安排专项救灾资金,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资金分配并及时拨付到各灾区;要增加救灾资金投入,保证救灾款及时到位。

市公安局:负责灾区治安防范,做好重点区域的护卫以及交通疏导工作,保证灾区社会治安稳定。

市交通局:负责救灾应急交通运输工作。准备转移安置灾民和财产所需的车辆,组织救灾物品的运输,保证公路畅通。

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做好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师生的抗灾救灾工作,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市粮食局:负责管好各类储备粮,确保灾民粮食供应。

市卫生局:负责医药卫生、防病治病工作。及时组织派遣医疗防病小分队,搞好灾区的医疗、救护、防疫治病,负责药品的供应以及捐赠的救灾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接收、管理和发放。

市农业局、市渔牧兽医局:负责组织指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灾后恢复生产,组织指导灾民抢种、补种以及转移安置期间的牲畜安置饲养等工作。

市商务局、市物价局:负责采取积极措施,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

市旅游局:负责加强对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时提示和劝阻游人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冒险出游。

市电业局、电信公司、移动通信公司、联通公司、粤海江河水务公司:负责组织尽快恢复因灾损坏的通讯设施、供电、供水设施,保证救灾通讯畅通及救灾电力供应。

七、其他事项

(一)各县(市、区)、各乡镇应参照本预案,从实际出发,制定本辖区应急救助预案,认真做好备灾工作。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在本预案中的职责制订、完善本部门抗灾救灾预案细则,用以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二)本预案适用于灾害发生后的应急阶段。

中暑应急预案方案 篇6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其他以高温气象条件为直接诱因,并直接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相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1.4 事件分级

依据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将高温中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发生高温中暑事件,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1.4.1 特别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ⅰ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2 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ⅱ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50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

b.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3 较大高温中暑事件(ⅲ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00人至149人,或有1至3例死亡病例发生;

b.地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4 一般高温中暑事件(ⅳ级),指符合下列情形的: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人至99人。

1.5 工作原则

1.5.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增强防范高温中暑事件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积极开展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和预警,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措施。

1.5.2 部门联动,分级响应。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建立联合预报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高温中暑气象条件或高温中暑事件的苗头,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高温气象条件预报或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并向当地提出防控工作建议。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级别,各级卫生、气象部门在本级的统一领导下,协同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做好辖区内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预警、医疗救治和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1.5.3 加强管理,规范有序。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根据本地的实际工作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高温中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加强相关培训等工作,确保及时、规范、有序地处置高温中暑事件。

1.5.4 依靠科技,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鼓励开展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提高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

2.1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

根据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结合地区气候背景资料,以及高温持续时间,划分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极易发生中暑四个等级。具体分级办法参见中国气象局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实施方案。

2.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的发布

各级气象部门根据监测预报确定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适时开展预报工作,并向社会公众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防范提示。

3 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预警

3.1 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3.1.1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单位

a.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b.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其他有关单位,主要包括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密切相关的单位。

3.1.2 高温中暑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

3.1.3 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高温中暑事件报告实行卫生行政部门分级审核、分级确认的事件报告管理制度。每年6月1日,各地卫生部门启动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每年9月30日终止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各地卫生部门可根据本地区高温气象条件的实际,适当提前本地区高温中暑事件监测、报告的启动时间,或推迟事件监测、报告的终止时间。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后填写(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于当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当日以最快方式将(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报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由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单位在当日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后者进行网络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12:00时汇总辖区内前24小时报告的高温中暑病例总数,对照高温中暑事件分级标准,对符合高温中暑事件的,要立即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以归并的方式作为高温中暑事件上报,同时通知同级气象业务单位,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后要立即对高温中暑事件进行确认,并通报同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必要时,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缩短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

3.2 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预警

建立高温中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分析,结合高温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确定预警发布的级别,经报本级同意后发布。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预警,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预警,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2.1 一级预警(红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极易发生中暑”,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2 二级预警(橙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ⅱ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3 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ⅲ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较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4 四级预警(蓝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ⅳ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可能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3 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

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通过有关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相应提出防御措施。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启动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后,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的各级卫生、气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科学分析判断,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4.2 应急响应措施

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合作联动,向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提出事件的防控建议,指导、督促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卫生、气象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应急工作。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别采取以下响应措施:

4.2.1 一级预警响应措施

a.积极主动地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及早发现病例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主动接受上级气象部门对事件发生地或可能发生地的天气预报、预测技术和产品的加强指导,及时发布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强化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防暑动员;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工会等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开展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4.2.2 二级预警响应措施

a.进一步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并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组织加密气象观测,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进一步加大宣传防暑降温知识的力度,强化全体社会公众防控高温中暑的意识;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积极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部门,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的用人单位,开展联合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4.2.3 三级预警响应措施

a.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加强气象监测分析,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或有关单位做好老年、儿童、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高温中暑防控工作的意识;

d.根据有关部门、单位的要求,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开展防暑降温咨询,并指导用人单位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4.2.4 四级预警响应措施

a.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加强气象监测,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高温环境下作业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4.3 应急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终止由发布预警的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确定。应急响应终止主要参考依据为: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持续3天低于预警所需等级以下,并预测在短期内预报级别不会明显上升,且大部分中暑病人得到有效救治,新发中暑病例数明显下降。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应急响应终止,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应急响应终止,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5 保障措施

5.1组织保障

卫生、气象部门与民政、劳动保障、教育、通讯与信息保障等部门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在本级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做好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事件发生后快速响应、科学处置,共同应对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高温中暑事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成立应对高温中暑事件专家组,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提出发布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建议,拟定相关防控工作建议内容,负责开展针对高温中暑事件的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等。

5.2物资保障

各级卫生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高温中暑防控药品等物资的储备工作。

5.3技术保障

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为高温中暑的防治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和评估系统。

5.4通讯与信息保障

各级卫生、气象部门结合本部门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公用通信基础设施和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国家、盛地市、县四级应急信息通信保障体系和医疗救治信息网络,保障和维护信息通讯的通畅,保证事件应急响应的信息能够及时上通下达。

5.5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各级卫生、气象等部门在本级的统一领导下,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6 附则

6.1 名词术语

中暑:在本预案中,中暑是指由高温气象条件直接引起人员出现轻症中暑或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普通感冒、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可以考虑诊断。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并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6.2 预案管理和更新

本预案由卫生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制定,并共同负责解释。卫生部和中国气象局根据预案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6.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中暑应急预案方案 篇7

一、前言

夏天,是人们最为热爱的季节之一。但随之而来的高温天气也给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中暑是高温天气下常见的一种健康问题,其给人带来的是严重的危害。因此,应急中暑预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暑的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大量出汗和通风不良等因素下,机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体温过高,且热量的代谢不能得到及时平衡,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中暑是一种轻度或重度热应激反应,由于热扩散能力弱,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来而产生。

三、中暑的危害

中暑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生命安全的威胁。中暑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容量减少,血液循环障碍。

2、有些人因心脏素质较差,容易发生中暑后的心血管事件。

3、受体内热量过度积累,引起体内盐水失调,引起心脏骤停。

4、有些疾病如中风、肝病等,会因中暑加重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四、中暑应急预案

面对中暑症状的出现,如何处理才能避免危害的发展,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呢?中暑应急预案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

1、预防措施:

首先,要加强中暑预防意识,尽可能减少户外运动和高温环境下的长时间活动。

其次,应及时适量补充水分,可多饮盐开水或运动饮料等,以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保证体内的水分相对均衡。

最后,穿戴宽松、透气、吸汗的衣服,及时洗澡、更换衣物,以利于散热。

2、应急措施: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迅速把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并向四周寻求帮助。

第二步:拿出一瓶500毫升装或以上的冷开水,将冷开水瓶放在腋下、颈部、下巴和耳后等附近的主动脉处,或在腹股沟部位加压按摩,以加快全身散热。

第三步:将衣服全部卸下,用毛巾蘸点凉水帮助中暑者降温,或者用风扇等工具,降低周围温度。

第四步:给中暑者喝饮料(不含酒精和饮料),或用口水润喉。

第五步:如果中暑者意识清楚,可用湿毛巾擦脸,同时鼓励其平静心态、深呼吸,缓解焦虑情绪。

五、总结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极大。因此,中暑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积极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中暑应急预案的推广和实施,能保障人们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减少或避免中暑发生,提高人们身体健康水平。

中暑应急预案方案 篇8

1、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1。1。1高温场所内作业;

1。1。2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

1。1。3工作强度过大;

1。1。4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1。1。5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1。2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

1。2。2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

1。2。3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1。2。4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

1。2。5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

2、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2。1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2。2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2。3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

2。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2。5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

2。6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2。7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

2。8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1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3。1。1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单位

a。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b。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其他有关单位,主要包括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密切相关的单位。

3。1。2高温中暑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

3。1。3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高温中暑事件报告实行卫生行政部门分级审核、分级确认的事件报告管理制度。每年6月1日,各地卫生部门启动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每年9月30日终止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各地卫生部门可根据本地区高温气象条件的实际,适当提前本地区高温中暑事件监测、报告的启动时间,或推迟事件监测、报告的终止时间。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后填写(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于当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当日以最快方式将(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报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由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单位在当日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后者进行网络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12:00时汇总辖区内前24小时报告的高温中暑病例总数,对照高温中暑事件分级标准,对符合高温中暑事件的,要立即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以归并的方式作为高温中暑事件上报,同时通知同级气象业务单位,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后要立即对高温中暑事件进行确认,并通报同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必要时,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缩短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

3。2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预警

建立高温中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分析,结合高温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确定预警发布的级别,经报本级同意后发布。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预警,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预警,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2。1一级预警(红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极易发生中暑”,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2二级预警(橙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ⅱ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3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ⅲ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较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4四级预警(蓝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ⅳ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可能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3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

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通过有关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相应提出防御措施。

中暑应急预案方案 篇9

夏季初来,随之而来的高温天气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中暑的危险。尤其在高温闷热的时段,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中暑的困扰。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处理中暑事件,制定一份夏季中暑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关于夏季中暑

夏季中暑是指由于受热过度,机体出现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出汗过多等现象。轻度中暑症状表现为头痛、疲劳、口渴、皮肤发热和口干舌燥等,而严重的中暑可导致昏迷、抽搐、癫痫和呼吸困难。

二、夏季中暑应急预案

1.提高预防意识:夏季高温天气注意事项众所周知,如避免在日光直射时长时间在户外晒太阳,而且注意饮食、养生保健也是很关键的。同时,在工作和运动过程中,人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三伏天的危险和防范责任。

2.急救处理流程:

①立刻将受中暑的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和干燥的地方,将衣服卸下来,并立即用水或湿毛巾湿敷患处。

②如果情况更加严重,应紧急叫救护车并立即将中暑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患者的清醒状态,同时可以喝一点适量温开水或用盐水漱口。

③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急救药物,如“风油精”涂到患处或口服止痛药,也可以用冷毛巾敷在脸上、颈部和大腿等部位降温。

3.防范措施和预防措施:

①多喝凉开水和淡盐水,以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

②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运动和日光浴,如果实在需要,在户外的运动时段为避免出现中暑的危险,建议自备专业的防暑降温药物和紫外线防晒产品。

③配备急救药品和相关设备,如医用冷敷毛巾、运动毛巾、吸水性强的肥皂、吸水性高的纸巾、防水口罩等。

总之,夏季中暑是一种常见疾病,我们应该提高警惕,重视预防。只有遵循预防和急救的相应措施,合理防晒和降温,才能健康快乐地度过盛夏。

gz85.COM精选阅读

员工中暑应急预案(汇编9篇)


你是否在纠结该如何撰写一份有效的应急预案呢, 预防自然灾害是维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应急预案需要考虑到各种人群的特殊需要并制定不同的方案,关于“员工中暑应急预案”工作总结之家编辑有一些经验值得分享,希望本文能让您喜欢!

员工中暑应急预案(篇1)

中暑应急预案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可以使人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中暑的情况。在夏季高温天气中,人们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中暑,同时也要知道如何做到有效救助,减少中暑可能带来的危害。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下,无法及时排放体内热量,造成体内温度升高,出现中暑症状的一种病症。在中暑的情况下,人的身体无法正常发挥功能,这会极大地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以应对中暑症状。

首先,当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应及时将其移到阴凉处,并躺倒或坐下使其身体放松。我们应该立即通风或使用电扇将空气风送至中暑者所在的地方,以便加速散热。同时,尽量让中暑者直面风口,这有助于减缓他们的体温。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冷水或冰包敷在中暑者的额头、颈部或背部,以便散发体内热量。

另外,我们还应该迅速联系医院或急救服务,以便中暑者能够获得及时的救治和治疗。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给中暑者提供足够的水分,以保持其体内水分平衡。同时,我们也应该让中暑者松开衣服或解开帽子和鞋带,以便呼吸通畅,并减少他们的身体紧张程度。

此外,我们还应该教育公众如何预防中暑。例如,在炎热天气中,应该避免在中午时分到外面去,以免直接遭受高温天气的侵害。在户外工作或运动时,必须穿戴透气、宽松的衣服,并戴上太阳帽、墨镜等防护用具。此外,也可以带一些能增加体内水分的食品,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以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总之,中暑应急预案包括了应急处置、预防措施等重要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中暑症状,提高应对危急事件的能力,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夏季高温天气中,我们需要时刻注意并遵循这些应急预案,以减少中暑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员工中暑应急预案(篇2)

夏季初来,随之而来的高温天气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中暑的危险。尤其在高温闷热的时段,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中暑的困扰。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处理中暑事件,制定一份夏季中暑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关于夏季中暑

夏季中暑是指由于受热过度,机体出现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出汗过多等现象。轻度中暑症状表现为头痛、疲劳、口渴、皮肤发热和口干舌燥等,而严重的中暑可导致昏迷、抽搐、癫痫和呼吸困难。

二、夏季中暑应急预案

1.提高预防意识:夏季高温天气注意事项众所周知,如避免在日光直射时长时间在户外晒太阳,而且注意饮食、养生保健也是很关键的。同时,在工作和运动过程中,人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三伏天的危险和防范责任。

2.急救处理流程:

①立刻将受中暑的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和干燥的地方,将衣服卸下来,并立即用水或湿毛巾湿敷患处。

②如果情况更加严重,应紧急叫救护车并立即将中暑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患者的清醒状态,同时可以喝一点适量温开水或用盐水漱口。

③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急救药物,如“风油精”涂到患处或口服止痛药,也可以用冷毛巾敷在脸上、颈部和大腿等部位降温。

3.防范措施和预防措施:

①多喝凉开水和淡盐水,以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

②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运动和日光浴,如果实在需要,在户外的运动时段为避免出现中暑的危险,建议自备专业的防暑降温药物和紫外线防晒产品。

③配备急救药品和相关设备,如医用冷敷毛巾、运动毛巾、吸水性强的肥皂、吸水性高的纸巾、防水口罩等。

总之,夏季中暑是一种常见疾病,我们应该提高警惕,重视预防。只有遵循预防和急救的相应措施,合理防晒和降温,才能健康快乐地度过盛夏。

员工中暑应急预案(篇3)

2

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本工程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是针对施工中各种不同的紧急情况所制定的,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施工中的紧急情况是指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的各类工程施工事故。

二、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由项目经理负责落实,若总指挥外出,由项目执行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给予落实,当副总指挥不在的情况下,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落实。实施救援工作的展开,具体人员安排详见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三、当在工程施工中发生高温的各种紧急症状情况时,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在第一时间分别向项目部信息联络小组、“120”救护中心求助,并向项目部领导通报情况。紧急情况发生后,还应不间断的向有关领导、部门反馈后续情况。

四、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部即视情况成立救援现场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担任事故现场总指挥,并成立以下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成员应急总指挥:

小组名称: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李效军

成员:刘志波、张庆吉、徐殿成、王树君、刘黎明、张国华、周长欣

防暑降温保障小组:张庆吉、郭振山、张国华、曲云涛、李宝庆、王春杰

信息联络小组:张国华、郑军、杨东旭

安全保障(警戒)小组:刘黎明、张国华、董本运、张智斌、霍明亮

现场医疗救护小组:曲云涛、李宝庆、王春杰、董本运、张智斌、霍明亮

后勤保障小组:郭振山、张国华、王永恒、闫雪林、王明伍、闻瑞林

五、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救援现场指挥部根据具体情况,可就近从附近工地调集救援队伍、人员、物资设备。同时专业救援队伍、物资设备从应急预备救援队伍中调集。

六、各类紧急情况发生后,需调集的主要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主要物资及人员职责安排如下:

1、人员、物资准备:

项目部物资的购置由材料员负责,主要药品及医疗救护器具如下:

(1)、药品:感冒药、腹泻药等治疗药品及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风油精、茶叶、白糖等。

(2)、救护器具:单架、救护汽车、氧气袋、毛巾、医用药箱、冰柜(冰块)等。

七、施救方法:

1、轻度患者

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治。

2、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

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应急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防暑降温预案。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应第一时间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业主。

八、善后处理工作:

1、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采取针对性强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班组的宣传、教育,使每人都掌握夏季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到每人都懂得保护自己;懂得救护他人。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件的发生,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1)由信息小组对每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收集、处理,然后上报项目部防暑减温保障小组,依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当室外气温高于39℃时,项目部应对各班组进行施工降温专项安全交底,令其各班组停止现场施工作业。

(3)后勤保障小组应能随时保证作业人员现场的饮水、紧急药品。

(4)由防暑降温应急救援机构依具当年的`气温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员作息时间表”避开每天气温的最高时间(11:00~15:00)段进行施工作业。

(5)项目部对各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对各种情况的应紧处理能力。加强对夏季施工安全宣传工作,使每人都了解、掌握防暑减温的安全小常识,提高作业人员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与处理能力等。

(6)项目部内部设置医护人员,加强项目内部的医疗救护宣传、保障人员的生命、营造一个人性化的施工现场。

九、应急恢复、重新进入

当应急恢复后,重新进入之前必须对危险区进行评价,并且应对事故进行分析,待危险区已确定安全时方可进入现场,继续操作。

员工中暑应急预案(篇4)

夏季中暑应急预案

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夏季中暑的事情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高温炎热的地区,中暑的情况更为突出。如果不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中暑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夏季中暑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一、中暑的表现

在夏季高温天气中,长时间在室外工作或运动都有可能导致中暑。中暑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头昏、头痛、口渴、无力等。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呕吐等症状。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二、夏季中暑应急预案

1、迅速将受害人转移到阴凉处

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该迅速将其转移到阴凉处,并保持通风。可以在屋内或室外搭建遮阳伞、凉棚等遮阳设施。如果在户外,也可以利用周围的绿树、建筑物等寻找阴凉处。

2、及时用凉水清洗身体

在转移受害人的同时,可以用凉水清洗其身体,特别是头部和面部,以达到降温的效果。此时不要用冷水过猛,以防止引起惊吓反应。

3、立即服用盐水

中暑时,人体失水严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应该及时补充盐分和水分。可以给患者喝一些温开水,或者是盐水,以达到补充体液的效果。盐水的配比为每升水中加入10克左右的食盐。

4、送医治疗

如果在现场采取以上措施后患者症状仍未缓解,则应立即送医院治疗。由于中暑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器官功能,如果不及时得到医生的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5、预防为主

在夏季高温天气下,预防中暑更加重要。建议人们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量,以补充人体失去的水分。

(2)避免到太阳底下长时间暴晒,尤其是在中午12点至下午3点之间,这段时间避免外出。

(3)穿着透气轻便的服装,以利于散热。

(4)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运动量应适当减少。

(5)定时定量补充体液和盐分。

总之,夏季中暑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键措施。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人们要加强对中暑的预防意识,及时采取措施,为自己和他人筑起一道保护屏障。

员工中暑应急预案(篇5)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其他以高温气象条件为直接诱因,并直接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相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1.4 事件分级

依据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将高温中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发生高温中暑事件,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1.4.1 特别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ⅰ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2 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ⅱ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50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

b.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3 较大高温中暑事件(ⅲ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00人至149人,或有1至3例死亡病例发生;

b.地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4 一般高温中暑事件(ⅳ级),指符合下列情形的: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人至99人。

1.5 工作原则

1.5.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增强防范高温中暑事件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积极开展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和预警,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措施。

1.5.2 部门联动,分级响应。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建立联合预报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高温中暑气象条件或高温中暑事件的苗头,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高温气象条件预报或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并向当地提出防控工作建议。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级别,各级卫生、气象部门在本级的统一领导下,协同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做好辖区内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预警、医疗救治和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1.5.3 加强管理,规范有序。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根据本地的实际工作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高温中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加强相关培训等工作,确保及时、规范、有序地处置高温中暑事件。

1.5.4 依靠科技,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鼓励开展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提高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

2.1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

根据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结合地区气候背景资料,以及高温持续时间,划分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极易发生中暑四个等级。具体分级办法参见中国气象局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实施方案。

2.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的发布

各级气象部门根据监测预报确定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适时开展预报工作,并向社会公众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防范提示。

3 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预警

3.1 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3.1.1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单位

a.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b.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其他有关单位,主要包括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密切相关的单位。

3.1.2 高温中暑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

3.1.3 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高温中暑事件报告实行卫生行政部门分级审核、分级确认的事件报告管理制度。每年6月1日,各地卫生部门启动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每年9月30日终止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各地卫生部门可根据本地区高温气象条件的实际,适当提前本地区高温中暑事件监测、报告的启动时间,或推迟事件监测、报告的终止时间。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后填写(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于当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当日以最快方式将(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报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由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单位在当日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后者进行网络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12:00时汇总辖区内前24小时报告的高温中暑病例总数,对照高温中暑事件分级标准,对符合高温中暑事件的,要立即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以归并的方式作为高温中暑事件上报,同时通知同级气象业务单位,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后要立即对高温中暑事件进行确认,并通报同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必要时,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缩短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

3.2 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预警

建立高温中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分析,结合高温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确定预警发布的级别,经报本级同意后发布。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预警,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预警,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2.1 一级预警(红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极易发生中暑”,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2 二级预警(橙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ⅱ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3 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ⅲ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较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4 四级预警(蓝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ⅳ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可能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3 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

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通过有关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相应提出防御措施。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启动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后,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的各级卫生、气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科学分析判断,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4.2 应急响应措施

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合作联动,向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提出事件的防控建议,指导、督促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卫生、气象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应急工作。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别采取以下响应措施:

4.2.1 一级预警响应措施

a.积极主动地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及早发现病例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主动接受上级气象部门对事件发生地或可能发生地的天气预报、预测技术和产品的加强指导,及时发布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强化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防暑动员;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工会等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开展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4.2.2 二级预警响应措施

a.进一步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并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组织加密气象观测,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进一步加大宣传防暑降温知识的力度,强化全体社会公众防控高温中暑的意识;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积极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部门,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的用人单位,开展联合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4.2.3 三级预警响应措施

a.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加强气象监测分析,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或有关单位做好老年、儿童、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高温中暑防控工作的意识;

d.根据有关部门、单位的要求,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开展防暑降温咨询,并指导用人单位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4.2.4 四级预警响应措施

a.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加强气象监测,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高温环境下作业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4.3 应急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终止由发布预警的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确定。应急响应终止主要参考依据为: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持续3天低于预警所需等级以下,并预测在短期内预报级别不会明显上升,且大部分中暑病人得到有效救治,新发中暑病例数明显下降。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应急响应终止,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应急响应终止,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5 保障措施

5.1组织保障

卫生、气象部门与民政、劳动保障、教育、通讯与信息保障等部门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在本级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做好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事件发生后快速响应、科学处置,共同应对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高温中暑事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成立应对高温中暑事件专家组,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提出发布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建议,拟定相关防控工作建议内容,负责开展针对高温中暑事件的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等。

5.2物资保障

各级卫生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高温中暑防控药品等物资的储备工作。

5.3技术保障

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为高温中暑的防治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和评估系统。

5.4通讯与信息保障

各级卫生、气象部门结合本部门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公用通信基础设施和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国家、盛地市、县四级应急信息通信保障体系和医疗救治信息网络,保障和维护信息通讯的通畅,保证事件应急响应的信息能够及时上通下达。

5.5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各级卫生、气象等部门在本级的统一领导下,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6 附则

6.1 名词术语

中暑:在本预案中,中暑是指由高温气象条件直接引起人员出现轻症中暑或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普通感冒、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可以考虑诊断。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并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6.2 预案管理和更新

本预案由卫生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制定,并共同负责解释。卫生部和中国气象局根据预案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6.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员工中暑应急预案(篇6)

夏季中暑应急预案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夏季中暑已经成为了一个骤然突出的问题。中暑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脱水、高热等,严重者甚至可能会死亡。因此,制定一份夏季中暑应急预案显得十分重要。

一、起因

造成中暑的原因主要是高温、高湿度、长时间暴晒于太阳下等。所以,在夏季中,一定要特别注意防晒、补水。

二、应急措施

1. 尽快离开高温环境

如果在户外,尽量迅速找到阴凉处避暑,或者找到室内避暑。

2. 保持通风

保持房间内的通风,以及打开空调或者风扇。这些措施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以缩小体表面积蒸发而导致的体温升高。

3. 补水

补充适量的水分可以缓解脱水的情况。当身体感到口干舌燥时,应该的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

4. 注意休息

当中暑症状不太明显时,尽可能多地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将会使身体更容易出现中暑症状。

5. 合理饮食

应该选择一些易于消化、不会产生过多的热能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三、中暑后的处理方式

当人出现中暑症状时,应该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转移至较为安全、通风的地方,或者就近至医院就诊。

1. 降温

先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在头部、手脚心、胸前等地方用冷水湿敷或冷敷物降温。

2. 补水

让患者适当喝水、盐水等,以充分补充体液,预防脱水。

3. 寻求医疗救助

当患者的中暑症状持续或者愈发剧烈时,应该立即就近寻求医疗救助。

综上所述,夏季中暑应急预案,不仅可以在应急情况下,有条不紊地应对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预防,来避免问题的发生。只有提高自身预防中暑的意识,正确正确应对中暑症状,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夏季健康度过。

员工中暑应急预案(篇7)

夏季中暑应急预案

夏天是我们生活中最热的季节,也是中暑的高发期。一旦中暑,不仅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夏季中暑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暑的症状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暴露过久而引起的一系列身体反应,与热休克不同,中暑患者的体内代谢过程并没有停止。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口渴、脱水、皮肤潮红、口干舌燥、恶心呕吐、无力、抽搐甚至昏迷等。

二、如何预防中暑

1.合理安排活动

在高温天气下,要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时间,特别是在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这个时间段内。如果必须外出活动,建议在早上六点到九点或下午四点后进行。

2.着装合理

在烈日下活动时,应穿着透气、宽松、轻便的衣物,如棉质衣服、宽松的裤子、运动鞋等,同时也可以戴上遮阳帽、墨镜等防晒物品。

3.合理饮食

在高温天气下饮食应合理,不宜食用过油腻、易产生发热、影响消化的食物,如辣椒、火锅、羊肉等;应多吃新鲜蔬果,如黄瓜、西瓜、葡萄等,以补充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

4.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大量流失水分,因此需要多喝水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引起中暑。同时还可以喝些含电解质的饮料,如椰汁、运动饮料等。

三、中暑应急预案

如果不慎中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急救:

1.立即转移到阴凉处。

2.尽快从头部、颈部、腋窝等部位泼冷水,或用毛巾浸泡冰水敷在额头、颈部等处,以降低体温。

3.让中暑人员慢慢喝一些凉爽的饮用水,避免喝太快。

4.如果中暑人员意识模糊、呼吸困难、出现惊厥等危急状况,则应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对自己和身边人的中暑预防和监护,特别是老年人、孩子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当格外注意中暑防范。只有加强常识宣传,掌握中暑应急知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中暑,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员工中暑应急预案(篇8)

一、概述

中暑是指高温或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解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疾病群,以息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一般分为中暑息热、中暑衰竭、中暑痉挛和日射病类型。日常生活中,劳动生产中偶有发生中暑伤害事件,重者可当场死亡,轻者如不及时抢救也危及生命,因此,如发生相应伤害应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处理,以尽可能降低对人体的危害,为后期抢救赢得时间。

二、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相应的中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xx担任,组员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组成。并根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及各施工队伍设立情况,分别成立应急小组,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制定应急联系方法,并开展预防宣传活动。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名单报生产管理部备案(名单附后)。职责如下:

1、组长:接到警报后,应迅速了解事故情况,作出指示决策,下达应急抢险命令。

2、副组长:根据组长下达的抢险命令,组织人员开展抢险工作,并做好事故通报和事故处理工作。

3、相关部门

生产管理部:值班电话设置于办公室内,负责事故的接报;配合主管领导做好事故的评价及传递、上报等信息处理工作;做好事故现场拍照、收集证据工作;根据领导指示、决策,做好上传下达,协调有关工作事宜。

其他职能部门:根据现场抢救机构的指令,及时组织物资和技术人员,投入抢救工作。

三、中暑表现

(一)高温作业下出现口渴、大汗、疲乏、头昏、胸闷、恶心;

(二)体温多在38OC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三)中暑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

(四)重症中暑出现晕厥、昏迷、痉挛或高热、体温达40OC以上。

四、中暑的预防

(一)教育职工对中暑的防范意识;

(二)保持工作环境的通风、通气和尽可能遮阳;

(三)配发必要的劳保用品,如草帽、遮阳伞等;

(四)配备预防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

五、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8号路基侧沟施工中,有一工人在进行水沟电缆槽内垃圾清理时,发生中暑症状。

(二)演练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组组长:xxx。

组员:应急小组成员、xx组负责人及班组长

(三)演练救援分工:

1应急救援组:由组长xx负责,xx协助,各相关部门成员、协作班组组成。组织进行应急救护。

2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主任孙东晓负责应急救援中人员的基本急救工作。

3对外联络组:由书记xx和xx负责对外联络,联系xx人民医院绿色通道,及时进行中暑人员救护。

(四)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工作:

1、救援设备、物资。

2、演练出动项目部各部门相关人员及涉及到的协作队伍,其他人员做好准备。

(五)演练地点:xxx

(六)应急程序启动程序:施工员xx第一时间发现有人中暑(昏厥),立即通知现场副经理xx,由xx通知项目经理xx及应急办公室负责人xx,xx立即通知应急小组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险。

(七)演练程序及人员职责:

1、演练程序:应急小组接到通知赶赴现场——现场初级救护,把伤员抬到平整阴凉处,进行初步降温处理;同时由xx拨打绿色通道救护电话,打开绿色救援通道——xx立即组织小组人员维护现场秩序——救护人员赶到后,xx负责配合救护人员救护中暑人员,并协助抬上救援车辆陪同赶往医院——最后由经理xx光进行总结,并由安全总监xx讲解高温防暑的预防、自救互救常识,注意事项——演练结束。

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彭鹏光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在救援过程中,督促办公室、财务部、物机部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和器械,一旦中暑情况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面指挥救援。

员工中暑应急预案(篇9)

5

1、中暑

因身体过度受热,使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2、中暑的主要症状

2。1中暑多发生在夏季高温环境,如通风不良的高温车间、露天作业现场等。

2。2中暑初期表现为头痛、头晕、疲乏、无力、口渴等,随后出现体温显著升高,脉搏快速,面红、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呼吸急促等,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3如伴有因大量出汗所致的氯化纳丢失,可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最常见的为小腿抽筋。

3、中暑的预防

3。1合理处理热源。改革工艺,减少热源,将强热源移出车间或安放在下风口。采取隔热措施,将热源分开。

3。2加强通风降温。自然通风,根据单位的情况,使热空气自然流出,冷空气自然吹入。机械通风,采用风机,冷却处理,电风扇、空调等进行通风高温。

3。3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环境特点,采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和防护措施。

3。4适当饮用含盐清凉饮料,以补充氯化纳和水分。

3。5如果在阳光下作业,可适当避开中午强烈的日光。

4、讲解高温防暑注意事项

4。1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4。2高温作业场所必要时使用送风风扇等局部送风装置,以防暑降温。

4。3应保持防暑降温设备的完好(顶棚、遮挡物等),出现故障时立即维修。

4。4多用湿毛巾擦拭皮肤,以清除汗液,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4。5对露天作业的施工、维修人员,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作息时间,早晚工作、中午休息,避开12时——15时的高温时段,尽可能白天作“凉活”,晚间作“热活”,并适当安排工间休息。露天工作时应采取轮换作业等办法,尽量缩短员工一次连续作业时间;有条件的班组可搭设临时遮阳棚或遮阳伞。

4。6遇紧急抢建/抢险时,应多派人员,采取轮换作业等办法,尽量缩短工人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在高温设备或炉内进行抢修及其它工作时,应采用送风、喷雾、穿湿衣服等措施;加强现场监护,发现员工有中暑症状时立即救治。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汇集9篇)


我们为您精心整理了“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的相关资料敬请查看,相信你阅读本页面后有一些收获。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开展自然灾害综合排查,应急预案需要着重考虑大型活动和重大事件的应急方案。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1】

中暑应急预案

在炎热的夏季,中暑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一旦中暑,不仅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制定一份中暑应急预案对于个人和家庭的健康非常重要。

一、中暑的症状

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造成机体调节功能失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体温升高、口干舌燥等等。

二、中暑应急预案

对于中暑的应急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立刻移动到阴凉处

一旦发现中暑症状,要尽快移动到处于室内或阴凉处的区域。可以在室内开启空调,海绵或毛巾用凉水湿敷额头,脖子和手脚,帮助降低体温。

2.快速补充水分

中暑症状发生时,人体失去的水分会迅速流失,并可能因此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因此,人们在进行户外活动时,一定要随身携带足量的水和电解质,及时补充体内水分,从而有效预防中暑。

3.松散衣物

透气性好的、具有较大空气通道的衣服是夏季户外活动的首选。同时,将身上的衣物尽量松散,以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散热。

4.及时就医

如果症状严重,应尽快就医。医生可以为您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监测您的病情。此外,如果从事高强度运动,肥胖或老年人,则应先到医生处进行体检,并征求医生的建议。

三、中暑预防措施

事实上,预防中暑比治疗中暑更加重要。以下是几个预防中暑的小技巧:

1.最好在早上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

2.选对时间、场所与运动方式。

3.穿戴适合夏季运动的衣服。

4.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度饱食。

5.留意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暑措施。

总之,中暑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危险的。一旦发现中暑症状,就要采取及时的措施,保证身体健康。同时,预防中暑,使自己远离中暑的危险。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2】

夏季是一个炎热的季节,当气温升高时,许多人可能会感到不适,可能会出现中暑等不良反应。因此,制定一份夏季中暑应急预案至关重要,以确保我们能够在炎热的气候中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个季节。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预防中暑的措施。建议人们在炎热的天气里尽可能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特别是在中午到下午2-4点这个时段。尽量在空调房间内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其次,如果必须在户外活动,确保你佩戴透气的、轻便的、宽松的衣服,并戴上帽子。同时,留意饮食和水分的补充,多喝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太久,加强防晒措施。

如果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例如高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口渴等现象,我们应立即采取措施。以下是夏季中暑应急预案:

1.立刻将患者移到室内或阴凉处。

2.拆开患者的衣服,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如果室内有空调或风扇,可打开以降低室内温度。

3.如果患者状况轻微,可以给他或她提供一些含电解质的饮料,如盐水、椰子水等,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电解质等物质。

4.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者症状严重,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或病院电话,让医务人员来为患者做进一步的处理。

最后,我们强调:中暑虽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只要你采取了正确合理的预防措施,就可以避免这种不良的情况。同时,及时掌握夏季中暑应急预案,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这也是保障自己和家人安全的重要措施。

总之,夏季是一个需要我们更加留神的季节,如果我们有意识地预防中暑,并掌握好夏季中暑应急预案,就可以充分地享受这个季节的美好,保证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3】

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是针对施工中各种不同的紧急情况所制定的,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施工中的紧急情况是指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的各类建筑工伤事故。

二、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梅景隆负责落实,若总指挥外出,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苏光华进行落实。实施救援工作的展开,具体人员安排详见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三、当在工程及建筑施工中发生高温的各种紧急症状情况时,我公司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在第一时间分别向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120”救护中心求助,并向市安全生产监督局、总工会等相关部门通报情况。紧急情况发生后,还应不间断的向有关领导、部门反馈后续情况。

四、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部即视情况成立救援现场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梅景隆担任事故现场总指挥,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1、防暑降温保障小组。夏季施工过程中,因建筑行业在作业时,露天作业环境较多;人员作业分布区域复杂、多变;劳动强度大等方面的影响,给建筑工程在夏季施工来了诸多不便。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有保障、舒适的环境,在作业人员发生高温不良反应时,由组长谢云青立即组织该组成员,对事故人员进行转移与控制,防止周边施工作业现场事故人员的增加。使应急行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提高行动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

2、信息联络小组。由组长

苏光华负责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及紧急情况影响范围,每天组织收集天气温度状况,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对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及有关部门的联络。

3、安全保障(警戒)小组。对撤离区和安置区内的治安工作,由安全员徐仁华担任组长并组织队员负责对险情发展状况进行监控,防止影响施工工期,并对各班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且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以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时如何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4、现场医疗救护小组。当事故发生时,由组长

李忠元组织组员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负责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实施有效救护;并及时向医院转送。救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入事故发生区抢救伤员;指导危害区内人员进行自救、互救活动;集中、清点、输送、收治伤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5、后勤保障小组。由组长倪正平负责组织调集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督促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五、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救援现场指挥部根据具体情况,可就近从附近建筑工地调集救援队伍、人员、物资设备。同时专业救援队伍、物资设备从应急预备救援队伍中调集。

六、施救方法:

1、轻度患者

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治。

2、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

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应急总指挥梅景隆决定是否启动防暑降温预。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应第一时间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七、善后处理工作:

1、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采取针对性强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班组的宣传、教育,使每人都掌握夏季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到每人都懂得保护自己;懂得救护他人。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1、由信息小组在施工现场设置温度计,并对每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收集、处理,然后上报项目部防暑减温保障小组,依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当室外气温高于39℃时,项目部应对各班组进行施工降温专项安全交底,令其各班组停止现场施工作业。

3、后勤保障小组,应能随时保证作业人员现场的饮水、紧急药品。

4、由防暑降温应急救援机构依具当年的气温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员作息时间表”避开每天气温的最高时间(12:00~14:00)段进行施工作业。经项目部讨论,特制定本项目部夏季施工作息时间表,具体如下:

汇通天下小区项目部现场人员作息时间:

上午:6:00~10:00(四个小时)

下午:15:00~19:00(四个小时)

注:遇赶工期或其它特殊情况需加班时,再做另行通知。

5、项目部成立“夏季施工防暑降温专项机构”

6、对项目部各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对各种情况的应紧处理能力。加强对夏季施工安全宣传工作,使每人都了解、掌握防暑减温的安全小常识,提高作业人员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与处理能力等。

八、应急恢复、重新进入

当应急恢复后,重新进入之前必须对危险区进行评价,并且应对事故进行分析,待危险区已确定安全时方可进入现场,继续操作。

九、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项目部或公司每年夏季到来前进行大型救援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1、演练目的

1)、测试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及充分程度

2)、检测应急设备

3)、确保应急组织人员熟知他们的任务和职责

4)、测试应急人中的协调能力

5)、辨别和改正计划中的缺陷

6)、检测应急设备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应急预案演练情况

为了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使在事故的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项目部于每半年开展一次救援演练,应急救援训练已成为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在应急救援过程中项目部还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1、演练时人员均必须准时到位,并配带好各自的防护用品。

2、在救过程中应做到“自我保护,抢救他人”及积极有效的抢救。

3、必须严格遵守有关领导的指挥,做到“以假论真”,有效地实施抢救措施。

1、应急训练与演习的基本任务是:锻炼或提高队伍的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现场总指挥:梅景隆

防暑降温保障小组:谢云青

信息联络小组:苏光华

安全保障(警戒)小组:徐仁华

现场医疗救护小组:李忠元

后勤保障小组:倪正平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4】

中暑应急预案

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中暑逐渐成为高温天气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中暑的发生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为了应对中暑,我们需要制定一份中暑应急预案,以便于在发生中暑这一紧急情况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救治。

第一步,及时发现中暑的症状。中暑后,人体会出现头晕、眩晕、口渴、口干、疲劳、恶心等症状。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通过正常的清凉补水来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如果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应该立即进行急救。

第二步,带患者到阴凉处休息。中暑后,人体的体温会升高,再加上高温天气的强烈紫外线辐射,会导致人体出现晕厥、昏迷等严重后果。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减少太阳的直接照射,有助于减轻病情。

第三步,给患者喝足够的清凉水。中暑后,人体的体温升高,大量的出汗会带走体内大量的水分,使人体出现脱水的症状。而脱水是会加重中暑的症状,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中暑后,及时给患者补充清凉水分,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步,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摸水、冰敷等。在患者体温过高时,可以用湿毛巾等物理方式进行降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防止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第五步,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中暑后,患者的病情可能是反复的,且变化很快,因此需要进行细心的观察和护理。只有当患者病情稳定,且所有的症状均消失后,才能让患者离开治疗场所。

以上是中暑应急预案的几个重要环节,当然,预防还是关键,所以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并及时散热降温。

2.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入。

3.选择透气性好的服装,防止过度流汗和体温失控。

4.当感觉不适时,要及时休息和就医。

总之,中暑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若遇上中暑患者,我们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急救,避免病情加重。同时,也要注重防范,以免自己成为中暑的受害者。 通过加强知识宣传、提高防范意识,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有效地减少中暑的发生,让大家在炎热的季节里安心健康度过每一天。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5】

夏季中暑作为一种常见的急症疾病,它的发生常常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中暑的发生,人们应该采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救治和预防。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夏季中暑的应急预案。

一、夏季中暑的症状

一般来说,夏季中暑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首先是发热。中暑时,体温明显升高,高热不退。

2.其次是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由于体内热量增加,人体内部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也受到了影响,这会导致头晕、恶心、乏力等感觉。

3.第三个症状就是心悸、失眠、烦躁等。这些症状都与中暑导致人体内部循环系统紊乱有关。

4.最后是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出现抽筋、意识模糊等更为严重的症状。

当我们发现有人出现上述中暑症状时,应该采取紧急措施,立即进行简单的急救。

二、夏季中暑应急措施

1.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中暑症状时,第一时间要拨打急救电话,告诉接线员事发地点和患者的相关症状。同时,要尽量保持现场安静,以方便急救人员的尽快到达。

2.急救人员赶到前,要让患者静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有防晒品或冷毛巾之类的物品,可以给患者敷在患处。

3.及时补充水分。如果患者还有知觉,可以让他喝一些温水或是盐水,以帮助缓解症状。

4.移送患者到医院。当急救人员到达后,应该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医院进行治疗与观察。

三、夏季中暑的预防

除了了解中暑应急处理措施的必要性外,预防中暑的相关措施也是同样必要的。

1.防暑降温。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高温、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停留。在户外活动时,要尽量减少在直射阳光下暴晒的时间,选择遮荫处休息。

2.适量补充水分和盐分。当在高温环境中活动时,人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会不断消耗掉。因此,我们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

3.穿着透气、吸汗性好的服装。在炎热天气中,要选择透气、松软、吸汗性好的服装,以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总之,夏季中暑发生的机率是相对较高的,因此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加以预防。当中暑发生时,我们也应该尽快采取急救措施进行救治,以减轻中暑对人体的危害。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6】

中暑应急预案

天气炎热,尤其在夏季的时候,中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为了预防和应对中暑,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制定中暑应急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1. 确定中暑状态

中暑是指身体过热过度,当体温达到40摄氏度时,就会出现中暑症状。因此,人们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要特别留意自己和同伴的身体状况,如脸颊潮红、大量出汗、口干舌燥、感到疲倦、头晕眼花等,一旦有这些中暑典型症状的出现,应该及时采取措施。

2. 立即制定中暑应急预案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必须马上制定中暑应急预案。做这个预案之前,要先了解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或室外的温度、湿度和气流,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应尽快寻找阴凉处。如果外出,应尽量避开烈日,走在有遮蔽物的地方或走在阴凉处道路上,尽量少呆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3. 立即采取措施

中暑应急预案执行时,应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执行现场时也应立即采取措施。首先,要让患者尽快换衣服,选择宽松透气的衣服,帮助患者降温,并给予冷敷。其次,要尽快让患者喝清凉水,并适当添加盐分,让身体迅速补充一些必需的苏打水和盐分。

4. 测量体温

如果您怀疑自己或别人患有中暑症状,第一时间测量体温是非常重要的。体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就属于中高温度,这时需要立刻采取救援措施。冷水浴或冰袋敷在临近心脏的区域,如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位置,使身体迅速降温。

5. 建议就地休息

中暑后,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所以最好在治疗后就地休息,以免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建议多喝水和补充盐分,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如果身体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应及时请专业人员为您提供医疗服务。

总之,在户外进行活动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尽可能避免高温酷暑带来的危害。如果出现中暑症状,要及时制定新的应急预案,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损失。我们要时刻了解中暑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减少中暑的发生,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7】

夏季中暑应急预案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夏季中暑已经成为了一个骤然突出的问题。中暑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脱水、高热等,严重者甚至可能会死亡。因此,制定一份夏季中暑应急预案显得十分重要。

一、起因

造成中暑的原因主要是高温、高湿度、长时间暴晒于太阳下等。所以,在夏季中,一定要特别注意防晒、补水。

二、应急措施

1. 尽快离开高温环境

如果在户外,尽量迅速找到阴凉处避暑,或者找到室内避暑。

2. 保持通风

保持房间内的通风,以及打开空调或者风扇。这些措施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以缩小体表面积蒸发而导致的体温升高。

3. 补水

补充适量的水分可以缓解脱水的情况。当身体感到口干舌燥时,应该的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

4. 注意休息

当中暑症状不太明显时,尽可能多地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将会使身体更容易出现中暑症状。

5. 合理饮食

应该选择一些易于消化、不会产生过多的热能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三、中暑后的处理方式

当人出现中暑症状时,应该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转移至较为安全、通风的地方,或者就近至医院就诊。

1. 降温

先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在头部、手脚心、胸前等地方用冷水湿敷或冷敷物降温。

2. 补水

让患者适当喝水、盐水等,以充分补充体液,预防脱水。

3. 寻求医疗救助

当患者的中暑症状持续或者愈发剧烈时,应该立即就近寻求医疗救助。

综上所述,夏季中暑应急预案,不仅可以在应急情况下,有条不紊地应对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预防,来避免问题的发生。只有提高自身预防中暑的意识,正确正确应对中暑症状,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夏季健康度过。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8】

中暑应急预案是为了防止人们在高温天气下出现中暑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高温天气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夏季,人们需要更加重视中暑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和缓解中暑症状。

一、中暑症状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严重紊乱的一种急性中毒症状。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口渴、皮肤干燥、面色苍白、心跳加速、体温升高、出汗减少等。其中,体温升高是最明显的症状,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休息,避免在高温环境下暴力活动。

二、中暑应急预案

1.及时停止活动

当出现明显的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原有的活动,让身体得到休息的机会。如果是室外活动,要尽快找到室内避暑,让身体得到冷却。如果是室内工作,可以调整空调温度,在空调下待上一段时间。

2.补充水分

中暑主要是因为人体缺水导致体内的电解质失衡,因此及时补充水分对于紧急治疗中暑非常关键。如果出现口渴和口干,可以食用含有水分丰富的水果、蔬菜等,也可以用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椰汁饮品等进行补充。

3.降低体温

中暑时,体内的温度持续升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降温。可以用毛巾浸水敷在脸上、颈部和手脚反复擦拭,可以采用冰袋敷在脑后、心脏区、颈部等部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冰水浸泡脚部,以加速降温。

4.就近就医

如果中暑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中暑引起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脑部、心脏等器官的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危害。

三、预防中暑

预防中暑非常重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1.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暴力活动,特别是中午期间。

2.多饮水、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防晒,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露。

4.合理配置室内空调和室外防暑设施,保持良好的通风。

5.上班上学前提前储备防暑用品,例如格子毛巾、防晒霜、遮阳伞、饮用水等。

总之,中暑应急预案是我们面对高温天气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措施。只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中暑症状。同时,预防中暑也非常重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暴力运动、合理调节温度等,积极保护身体健康。让我们共同做好中暑防控工作,度过健康、有意义的夏天。

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9】

夏季中暑应急预案

随着气温的升高,夏季已经悄然而至。夏季中暑是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因热应激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其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制定夏季中暑应急预案十分重要,以应对紧急情况。

一、中暑的症状

1.皮肤发红

皮肤会因过度的热量而出现湿润、红润的现象。

2.身体发热

体温会上升,出现明显的发热症状。

3.头痛、头晕

中暑时,头部会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4.呼吸急促

由于热量过多,人体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

5.眼睛发花

由于中暑时血液循环不畅,眼睛会出现发花的情况。

二、中暑急救方法

1.立即换衣服

如发现受中暑的人员,立即换下其上衣、裤子等衣物,并用毛巾或纱布等物阻止其进一步流汗。

2.喝清凉的水

受中暑后,身体需要多喝水来补充体内的水分,以维持生命活动。建议饮用250毫升的白开水或饮用富含矿物质的电解质。

3.手术毛巾打冷水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中暑者手术毛巾浸泡在冷水中,轻轻拧几下后贴在颈部、背部等处,以降低体温。

4.寻求医生帮助

如中暑昏迷或情况严重,请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三、预防中暑的措施

1.避开高温时段

在当天气预报较高时,应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而在早上或傍晚等温度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活动。

2.穿透气性较强的衣服

夏季应穿上质地较为透气性的衣服,而避免穿着厚重、密不透风的衣服。

3.多喝水

平时多饮清水,以补足体内的水分。

4.适量运动

适量参与户外运动,而不是过度运动,以避免出现过度疲劳和中暑的情况。

总之,遇到中暑等应急情况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受中暑者的健康和安全。而在预防中暑方面,我们应该保持自身的警惕心,并注意各种中暑的预防措施。期望大家妥善处理应急事件,保卫自己的健康。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汇编15篇)


经过一番调研和整理我们推出了这篇“军训应急预案方案”,我们的网站会持续更新欢迎您收藏它并关注我们的动态。学好防震救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当前业务应急预案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1】

为确保军训工作安全、顺利、圆满完成,明确学校各部门及有关人员职责,保障全体军训人员安全平安,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组长:

1、全面领导、负责军训安全工作。

2、制定部署本次军训安全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负责军训工作具体的组织协调、计划落实。

2、负责落实军训期间纪律秩序等管理工作。

3、负责检查落实军训工作人员到岗情况,包括班主任在岗在位情况,履行职责情况。

4、负责统计学生军训前身体状况调查、摸底、确定学生参训资格(班主任提供)。

5、落实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任务和事宜。

1、准备并采购军训所需物品,配送到位。

2、负责食堂、师生服务部食品质量、卫生和服务工作,领导校医室开展工作。

3、负责军训场地、学生寝室、教室等设备、设施、器材、工具等配置、维修。

4、落实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任务与事宜。

1、负责对本年级军训的教师、学生的安全纪律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

2、协调处理军训过程中各班级、学生之间的矛盾、问题。

3、落实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任务与事宜。

1、负责本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2、负责排摸本班学生身体状况和登记汇报,确定参加军训学生资格,尤对特异体质学生要及时登记和汇报。(报医务室和政教处)

3、负责做好军训过程中本班学生的各项服务工作。

4、协助处理相关突发事件。

5、负责军训期间的纪律、卫生、秩序和日常管理工作。

6、落实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任务与事宜。

1、负责采购军训期间师生教官所需的药物。

2、负责不能参加军训学生的体检。

3、负责军训期间各类有病、外伤等学生的初步救治。

4、必要时负责与医院的联络、协调。

1、盛夏高温、天气炎热,在室外运动场进行军训,部分体质较差同学易发生的中暑以及与军训有关的相关疾病。

2、军训期间有可能发生的台风、暴雨、雷电等引起的意外事故。

3、军训时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4、军训期间因学生饮食不慎而引发食物中毒事故。

5、学生不注意保护身体而引发流感以及演变成甲感的可能。

1、按军训有关规定、纪律和任务,严格执行。

2、学校设巡视检查领导,巡视军训场地,帮助维护军训纪律、秩序。

3、学校设医务值班,地点在训练场地,由宋红英老师负责。备齐必备的`药品、急救箱,发生情况及时进行现场救治,并视情况护送上一级医院进行治疗。按要求做好有关防暑降温的药品发放,并随时对食堂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处置和报告。

4、总务处保障场地、器材、饮用水、食品、教室、其他场地的线路、电器、开关等安全。

5、食堂进货要保质,加工要规范,消毒、卫生工作要认真。

6、各班主任对学生身体进行排摸,不适宜参加军训学生免参加。

7、各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安全纪律、自护自救等教育,组织救护、帮护学生小组。

8、政教处、年段长、班主任、值班教师做好常规管理工作,不留死角。

9、加强校门管理,加强财物安全教育和管理。

10、因时因地制宜,力求避开高温、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确保学生休息。

11、做好突发事件首遇责任制和报告制。

1、学校设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由政教处、总务处、年段长、各班主任组成。办公室设政教处。

(1)首遇责任原则:校内外发生的突发事件,第一个遇见的教职工是第一责任人。

(1)发现应急突发情况,首遇者应立即参于处理,并第一时间向校内有关部门报告。

(2)在校内出现突发情况,学校负责教师、教官要在最快时间内出现在现场应急并采取相应措施,第一时间报告。

(3)视情况送校医室或附近医院治疗。必要时拔打120等急救电话。

(4)要加强当事学生的安慰、关爱,事发后要加强对其他学生教育管理、关爱,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5)及时与校领导联系,必要时与学生家长、有关部门如医疗卫生、公安等联系。

(6)重大事件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市教育局等报告。事后以书面形式将突发事件及处理过程以书面报告主管等部门。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2】

学校军训应急预案方案

1. 安全意识教育:在军训开始前,学校应组织预防和应急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要求。

2. 突发事件报警程序:学校应建立完备的报警系统,并指定专门的应急报警电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学生、教职员工应第一时间报警,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3. 疏散指导:学校应制定详细的疏散路线图,并定期组织疏散演练。突发事件发生时,学校应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引导学生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足够的人员进行疏散指导和监督。

4. 紧急救援程序:学校应建立紧急救援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紧急救援小组应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和救援工作。

5. 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案:学校应针对各种常见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例如,火灾爆炸、地震、食物中毒、恶劣天气等。这些方案应详细列出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情绪疏导和心理援助:学校应培训专业的心理援助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服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组织心理援助工作,对受伤学生和相关人员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援助,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7. 与相关部门的联络与合作:学校应与当地政府部门、医院、警察等相关部门建立紧密联系,积极开展联络与合作,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支持和援助。

8. 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学校应按照规定要求,储备足够的应急设备和物资,例如急救箱、灭火器、应急食品等,以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

9. 应急演练:学校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10. 事后总结与反馈:学校应及时总结和反馈突发事件处理的效果和经验教训,在今后的军训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育局和县教育局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强化学生生命意识、纪律意识,磨练学生意志品格,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培养学生刻苦认真、踏实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活、学习技能,学校研究决定全校、全体学生于20xx年9月5日至9月9日进行军训实践活动。

二、组织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2、工作小组

组长:

组员:

三、活动时间:

20xx年9月5日至9月9日,共五天。

四、活动地点:

本校校园、操场。

五、活动内容、具体日程安排:

基本队列训练、撰写军训小结、学习内务整理、加强纪律教育、规范行为养成等。

六、活动要求

1、学校:

(1)及时告知家长,就本次军训的目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相关要求,详细向学生家长通报,以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2)召开军训动员会议,传达本次军训的目的意义,领会有关军训的各项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2、教师:

(1)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时刻关注军训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思想状况,协助做好学生和教官的沟通工作。

(2)各班主任要特别强调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工作(如防病、防电、防火、防蚊虫以及防意外事故),一旦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必须马上报告学校领导,以便及时处置;

(3)各班主任带上一份附有家长联系电话的学生名单,以便必要时与家长联系。

3、学生:

(1)必须遵守基地有关规章制度,因违反纪律而发生安全事故由学生个人负责。

(2)要爱护学校一草一木,不准损坏基地设施,严禁学生到池塘边嬉戏打闹。

(3)不和教官、老师、同学发生矛盾,不喧哗闹事,严禁打架斗殴,不可以走出基地。

(4)如有意外发生,需第一时间向老师或教官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5)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学生如有身体不适必须有医务人员、校方认可方可准假。

(6)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内外环境整洁干爽。

七、特别注意事项:

如果有突发情况,班主任、学生以及带队教官需参照我校指定的《学校突发事件处置方案》执行。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4】

一、前期准备

1. 充分了解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筛查出有基础疾病或其他潜在风险的人员。

2. 安排专业医护人员参与军训,提供健康咨询和救治服务。

3. 核对并更新学生及教职员工的紧急联系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常规应对措施

1. 制定军训课程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户外活动。

2. 设立军训指导员和辅导员,进行各项军训任务的指导和监督。

3. 建立军训人员的健康监测机制,定期检查体温、血压等身体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 自然灾害

如遇到暴雨、雷电、强风等天气恶劣情况,及时疏散学生到室内或安全地点避灾。

针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指导学生正确的避震姿势,并进行应急疏散演练。

根据实际情况,暂停或调整军训课程,确保安全。

2. 突发疾病或伤害

配备专业医护人员,提供急救和紧急救治服务。

学校建立紧急医疗救护队伍,及时应对紧急情况。

学校与附近医院建立紧急联系机制,提前安排好救护车辆和抢救设备。

3. 恶劣环境

如遇到雾霾等恶劣环境,暂停户外活动,转移到室内进行训练或改变训练地点。

定期监测空气质量,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

4. 意外事故

配备急救设备和消防器材,建立学生急救培训制度,并定期组织急救演练。

教职员工应具备急救知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救助。

配备专业安全保卫人员,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警示教育。

五、后期处理

1. 对发生的应急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之后的军训中加以改进。

2. 及时与家长沟通,向家长说明情况,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3. 对受伤或患病的学生进行善后处理,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心理辅导服务。

六、社会支持与外部合作

1. 与公安、消防、医院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加强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处置。

2. 向社会寻求支持和帮助,如灾害应急物资和抢救设备的调配等。

以上为学校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细节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5】

军训应急预案是针对军训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套应对措施和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军训期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器材财产的安全。下面将详细介绍军训应急预案的制定、内容和实施。

一、预案制定

军训应急预案制定是由校园安全办公室与军训教官共同制订的。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严格贯彻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各单位校验检修和保管好各种器材设备,尽可能预防跟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同时,定期开展紧急演练活动,提升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预案内容

1.应急救援:

(1)通讯指挥协调: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校外急救部门报警和请求支援,并在现场牢记交通标识,按照规定排队等待,确保急救车辆顺利到达指定地点。

(2)现场处置措施:当出现学生身体不适、晕倒、抽搐等突发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如扶起、打孔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等操作,确保学生安全,降低事故后果。

2.安全防范:

(1)维护器材安全:在军训期间,应对各类器材进行严格管理和使用,作出相应的记录,确保器材完好无损。

(2)防范火灾:在教官的带领下,应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进行防火演练等形式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消防意识,同时对寝室宿舍内部各个区域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

三、预案实施

在军训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案的要求,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进行处理。如遇重大事件,要及时安排人员撤离,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并通知家长、校园安全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进行配合和协调。

总之,军训应急预案的制定对于保障学生在军训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和各相关部门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不断完善和提高预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切实将安全工作贯穿于军训的全过程中。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6】

学校军训应急预案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案编制:学校应成立军训应急管理小组,负责军训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协调工作。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任务分工、应急资源保障、应急处置流程等内容。

2. 危险预警:通过天气预报、环境监测等手段及时掌握可能影响军训安全的危险因素,并及时向相关责任部门和参训人员发布预警信息,做好防御准备。

3. 应急救援:学校应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人员和设备,安排专门的急救车辆和医疗救护点,提供及时救援和医疗服务。参训人员应接受基础急救培训,能够在必要时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

4. 风险防控:学校应对军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比如,在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时,应加强监控和引导,确保参训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5. 紧急疏散和撤离:学校应设立疏散和撤离的集合点,并制定相应的疏散和撤离路线和流程。在危险事件发生时,应及时组织人员疏散,确保参训人员的生命安全。

6. 信息发布和应对措施:学校应设立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危险预警和应对措施,提醒参训人员注意安全。同时,学校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

总之,学校的军训应急预案方案应综合考虑各种紧急情况,以确保参训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首要目标,做好各项应急措施和防护工作。同时,学校还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做好应急资源的保障,提高应急处置的水平和能力。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7】

军训是一项重要的训练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纪律性、组织能力和体能水平,以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然而,军训中有许多紧急状况可能会发生,如天气突变、意外事故等,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军训应急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应对,确保安全和顺利完成军训任务。

一、天气突变应急预案

天气突变是军训中常见的意外情况,在遇到极端天气(如暴雨、大雪、台风、地震等)时,应急预案应具体规定教练员和学生的应急措施。

1.天气预报

天气急变前,学校应及时向学生公布天气预报,并督促学生根据天气变化做好防护措施。

2. 撤离措施

一旦发现危险信号,应迅速撤离。撤离前,教练应检查学生是否携带饮用水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3. 紧急避难

如遇意外情况无法及时撤离,应立即寻找合适避难点。选择高处,远离易发洪水区域。

二、学生事故应急预案

学生事故是军训中常见的紧急状况之一,发生时应根据应急预案,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1. 预防措施

学校应严格筛选参军学生的健康状况,选出合适的学生参加军训。在训练前,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创口包扎、心肺复苏等)。

2. 应急处理

如发生学生事故,应立即报告卫生室和教练部,进行必要的急救和救援措施。遇到严重事故,应立即将伤员转移至医院。

三、扰乱秩序应急预案

在军训过程中,学生的素质存在差异,有可能发生扰乱秩序的事件。因此,应急预案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

1. 预警机制

学校应建立化解纠纷的渠道。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做出应急决策,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2. 紧急处置

如发生扰乱秩序的事件,应及时报警,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要求教练员尽快控制局面,并督促学生遵守纪律。

四、卫生防疫应急预案

军训期间,密集的人群容易引发疾病传播,所以应急预案应该制定相应的卫生防疫措施。

1. 卫生监管

学校应加强卫生监管工作。对饮食、住宿和卫生条件进行全面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 预防措施

在军训前,学校应提前接种疫苗,指导学生科学合理饮食,增强身体素质。在军训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

总之,军训应急预案是保障军训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学校应以学生人身安全为重,充分考虑各种意外情况并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军训任务的圆满完成。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8】

20xx年3月10-13日期间,浦袁小学五年级学生将到西湖区少年军校参加为期四天的军事体验活动。为了确保师生的安全,根据上级教部门安全工作要求,在《浦袁小学突发事件处置意见》的前提之下,特制定此活动的应急预案:

本着“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一旦活动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该事件,力争把人员伤亡和事件后果降低到最抵限度,妥善安置受害人员,安抚伤亡家属,稳定思想,确保稳定。

2.与家长沟通及出行参加活动同意意见。

3.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不适宜参加军训活动的学生另行安排。

4.加强对师生的纪律、安全等教育。

5.联系军校,安排技术好、品行好的驾驶员和车况好的交通工具,并通过交警部门审核。

6.根据教师的分工加强活动、饮食、交通等安全管理。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置:

1.立即开展人员抢救,第一时间联系公安、消防和医务急救等,请求援助(110、119、120)。

2.马上通知学校领导、军校领导和应急小组其他成员,及时向区教育局领导作简要汇报。

3.联系家属,做好安抚和组织工作。

4.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做好事件详细汇报、分析反思等工作。

6.做好其他事情。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9】

军训是每个年轻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加强国防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坚强意志的重要途径。然而,军训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紧急事件,如突发疾病、自然灾害等,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军训应急预案,是保障训练效果和安全的必要措施。

一、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1.确定预案对象:应急预案是以军训学员为主要对象的,包括入伍新兵、士官、干部等。

2.制定预案内容:应急预案内容应围绕实际情况和灾害多发点制定,在预案制定过程中,要考虑到军训总体情况、地理环境、气候状况、教育任务、学员特点、自然灾害等多个方面,提出完善合理的措施,例如,突发疾病应急处理、自然灾害预防、安全救援、意外事故处理等。

3.实施预案: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进行相关的教育、宣传以及演练等环节,让每个学员都熟悉军训应急预案,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能。

二、军训应急预案的要点

1.突发疾病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时,要加强疾病防控与卫生管理,特别是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每个学员要在入营时进行体检,定期进行体温检测,如果出现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2.自然灾害预防:军训场地通常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或丘陵山区,面临的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如雷电、暴雨、泥石流等。因此,在预案中要加强场所环境、防雷防洪等方面的规划,以及保障安全的措施。

3.安全救援:训练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意外事故,例如体育训练中出现的意外跌倒、枪械维修中的不慎等。应急预案中在安全救援方面需要注重应急处理方法与技巧。

4.意外事故处理:军训训练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事件,如食物中毒、道路交通事故等,应急预案需要包含处理该类事件的措施。例如食物中毒事件必须隔离患者,进行急救措施,严格检查饮食卫生,以杜绝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三、预案演练

为确保预案执行效果,必须定期进行演练。预案演练不仅能考验应急措施的可行性,还能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预案演练也能发现预案存在的漏洞,对学员的应急反应做出及时评估,提高应急能力。

总之,健全完善的军训应急预案,是为保障学员训练安全和顺利完成,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措施,应得到各军训部门的充分重视。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10】

为确保学生军训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明确各部门及人员职责,特制定本预案。

(一)学生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指挥协调组:

宣传发动组:

保卫、后勤组:

政教处管理人员及各班主任以及军训基地的各带队教官。

(二)部门职责

1、政教处

a、负责军训工作具体组织协调、计划落实。

b、负责检查落实军训值班落实情况,包括值班在岗在位情况,履行职责情况。

c、负责学生军训前身体状况调查、摸底、确定学生参训资格。

d、制订应急处理方案。

e、制定防暑及急救物品、药品的计划和筹措。

f、落实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交给的各项事宜。

2、总务处:

a、负责防暑降温物品筹措,并配送到位。

b、落实学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交给的其他事宜。

(三)安全措施

1、军训期间学生管理按照军训期间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2、班主任老师必须亲临军训现场,配合训练基地的教官组织学生军训,严格把好安全关。

3、军训之前,学校要对所有参训学生进行身体状况摸底,由学校校医老师组织协调各班班主任实施。校医要视情作出可否参加军训的意见,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如学生个人提出不参加军训相关项目,需持相关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报学校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四)应急处置

学校设立应急情况处置工作小组,应急处置办公室在总值班室,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

组长

成员

政教处管理人员及各班主任以及军训基地的各带队教官。

指挥协调组

应急处置电话:

应急救治服务小组:由负责。备齐相关应急救治药品、物品。

应急处置程序:

发现应急突发情况,班主任老师及教官要在现场应急采取相应措施,并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急救小组现场进行应急救护,视情送医务室或医院。

三、安全组织

1、完整细致的活动计划。

2、与家长沟通及出行参加活动同意意见。

3、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不适宜参加军训活动的学生另行安排。

4、加强对师生的纪律、安全等教育。

四、突发事件处置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置:

1、立即开展人员抢救,第一时间联系公安、消防和医务急救等,请求援助(110、119、120)。

2、马上通知学校领导、军校领导和应急小组其他成员,及时向区教育局领导作简要汇报。

3、联系家属,做好安抚和组织工作。

4、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做好事件详细汇报、分析反思等工作。

6、做好其他事情。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11】

为了确保军训期间安全有序进行,应制定一份完善的军训应急预案。这份预案旨在应对突发情况,保障学生和教官的生命安全,并通过合理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1. 指挥机构与联系方式:

为应急事件的处理,设立一支专门的指挥小组。该小组中应包括领导、安全专家、医务人员和教官代表,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另外,确定指挥组与各方之间的有效联系方式,以确保信息快速传递。

2. 突发事件应对流程:

规定一套统一的突发事件应对流程,包括应急事件的等级划分和相应的响应措施。例如,一般事件可由教官负责处理,重大事件需要上报领导,紧急情况下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应急设备与装备: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准备应急箱,包含急救药品、消防器材、灭火器、应急食品等。军训场地还应设置急救站点,并配备足够的急救人员和设备。同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确保教官和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设备与装备。

4. 突发事件的培训和演练:

定期进行针对突发事件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军训人员的防范和应急能力。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以及组织应急演练,掌握应急处理的流程和技巧,加强协同配合。

5. 信息发布与警示:

在军事训练期间,及时发布学生和教官的行程与通信方式,并告知应急预案中的紧急联系方式。当发生突发事件时,通过广播、大屏幕、通讯设备等多种渠道发布紧急信息,提醒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 各级协作与配合:

明确各级单位之间的职责与协作机制,确保各部门和单位能够及时响应和配合。例如,学校领导应对军训预案进行指导和检查,地方政府提供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7. 事件善后与总结:

每一次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进行善后工作,并进行详细的事件调查和分析。针对事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预案的有效性。

军训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军训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案和措施,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确保学生和教官的安全。然而,这只是初步的应急预案,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和变化,各学校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更加详细和全面的军训应急预案。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12】

一、预案背景

军训是部队锤炼士气、提高战斗力的重要环节,但在军训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意外情况或突发事件,为了确保训练的顺利进行和学员的安全,制定一份军训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火灾应急预案:包括火灾预防、火灾报警、火灾扑救、人员疏散和灭火设备使用等内容。针对每个军训场地,应设置专门的灭火器材和火灾报警设备,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定期进行灭火器材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2.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包括台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防护措施和应对方法。在军训地点选定之前,要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评估,确保不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要迅速采取避难措施,确保学员的安全。

3. 意外伤害应急预案:包括交通事故、体能训练意外、装备使用意外等应对方法。要加强对学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学员遵守规章制度,正确使用装备,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伤害,要迅速进行急救,并安排学员转移到医院进行治疗。

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要加强对学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引导学员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确保学员的安全,同时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三、预案执行方式

1. 制定军训应急预案的具体责任人和职责。要明确预案的执行人员,制定相关预案执行流程和措施,确保在发生应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2. 进行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种应急情况,考察预案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3. 保障应急物资和装备。要设置专门的应急物资仓库,储备应急用品和装备,确保在发生应急情况时有足够的物资供应。

四、预案评估和调整

定期对军训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对预案的完善性进行改进,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结语

军训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是确保军训顺利进行和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相应预案和进行相关演练,能够有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的能力,保障军训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13】

一、学生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长沙县职业中专德育处主任)

副组长:

成员:德育处全体管理人员、食堂管理人员、参加军训班级的班主任及军训教官。

二、工作职责:

1.德育处:

(1)负责军训工作具体组织协调、计划落实。

(2)负责检查落实军训日程情况,包括班主任在岗在位情况,履行职责情况。

(3)负责学生军训前身体状况调查、摸底、确定学生参训资格。

(4)制订应急处理方案。

(5)协助处理学生军训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项

(6)落实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交给的各项事宜。

(7)确保学生的安全、纪律。

2.参加军训班级的班主任:

(1)负责本班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

(2)协助校医摸清本班学生身体状况,协助发放本班学生防暑降温物品药品。

(3)要求班主任全程在军训场地值班,协助做好军训过程中本班学生的各项服务。

(4)协助处理相关突发应急事件。

(5)落实军训安全工作的领导小组交给的其他事宜。

三、安全措施:

1、军训期间学生管理严格按照学校军训要求。

2、军训时班主任必须全程在军训现场,协助指导和组织学生军训工作,严格把好安全关。

3、所有高一新生都必须参加军训。军训之前,学校对所有参训学生进行身体状况摸底,由各班班主任实施。所有学生必须向班主任老师汇报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凡有心血管、肝脏疾病等不适宜参加高强度军训的学生,应出示相关病历及向学校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递交免训申请书(应有家长签字),有其它特殊情况的,也请务必以书面形式提出,学校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凡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在军训过程中应作特殊安排。

4、军训时校医须全程在军训现场,医护室配备有关应急药品和急救设备设施。

四、学生安全应急预案

1、学生出现身体伤病或伤害处理预案

(1)、教官或指导员发现学生在军训过程中受伤、生病和身体不适时,应当立即向军训办公室报告,并及时送院医疗服务中心救治,如情况严重,要迅速拨打“120”电话,同时通知家长,并由家长陪同就医,若家长不能陪同的,必须由院医疗服务中心医生或有关系(部)的老师陪同到医院就诊。

(2)、救治期间的病历、诊断证明及所有单据要交由系(部)妥善保管,必要时要予以复印。

2、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处理预案(如地震、台风、雷击等)

(1)军训期间所有参训师生员工遇到自然灾害时要沉着冷静,及时通知有关职能部门,做好预防工作,并与军训安全工作办公室取得联系,军训安全工作办公室应通知学校有关工作人员组织学生安全撤离危险区域,灾害发生后,及时勘察受害情况,并开展自救或求救工作,并协助学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做好稳定工作;

(2)灾害发生时,所有参训师生员工及时关掉电源并就地寻找掩蔽,或由楼梯疏散撤离,或从训练场地安全撤离;

(3)学校要及时成立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灾后救援工作的指导和领导。

(4)加强对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尤其是甲型流感,发现疫情,立即送校医室,并采取防控措施。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14】

为确保学生军训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明确各部门及人员职责,特制定本预案。

(一)学生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指挥协调组:

宣传发动组:

保卫、后勤组:

政教处管理人员及各班主任以及军训基地的各带队教官。

(二)部门职责

1、政教处

a、负责军训工作具体组织协调、计划落实。

b、负责检查落实军训值班落实情况,包括值班在岗在位情况,履行职责情况。

c、负责学生军训前身体状况调查、摸底、确定学生参训资格。

d、制订应急处理方案。

e、制定防暑及急救物品、药品的计划和筹措。

f、落实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交给的各项事宜。

2、总务处:

a、负责防暑降温物品筹措,并配送到位。

b、落实学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交给的其他事宜。

3、班主任:

a、负责本班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

b、协助校医摸清本班学生身体状况。

c、协助做好军训过程中本班学生的各项服务。

d、协助处理相关突发应急事件。

e、落实军训安全工作的领导小组交给的其他事宜。

(三)安全措施

1、军训期间学生管理按照军训期间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2、班主任老师必须亲临军训现场,配合训练基地的教官组织学生军训,严格把好安全关。

3、军训之前,学校要对所有参训学生进行身体状况摸底,由学校校医老师组织协调各班班主任实施。校医要视情作出可否参加军训的意见,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如学生个人提出不参加军训相关项目,需持相关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报学校军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四)应急处置

学校设立应急情况处置工作小组,应急处置办公室在总值班室,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

组长

成员

政教处管理人员及各班主任以及军训基地的各带队教官。

指挥协调组

应急处置电话:xxxx

应急救治服务小组:由z负责。备齐相关应急救治药品、物品。

应急处置程序:

发现应急突发情况,班主任老师及教官要在现场应急采取相应措施,并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急救小组现场进行应急救护,视情送医务室或医院。

军训应急预案方案【篇15】

军训安全应急预案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防范意外事故预案:制定相关规定,加强对参训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加强对器材、场地等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组织事前事中事后的防范措施,包括安全巡逻、警示标志的设置、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等等。

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规定快速反应的流程和措施;加强对各类应急设备和器材的配置和管理,确保其完好有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恶劣天气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如雷雨、台风、高温等,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人员撤离、安全避险措施、防暑降温等;加强对气象信息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通报和调整行动计划。

4.伤病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对参训人员身体健康状态的监测和评估,对有疾病史和慢性病的人员进行特殊照顾和管理;建立伤病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对伤病人员的急救和医疗支持。

5.人员失踪、走失应急预案:制定人员失踪、走失的应急预案,包括寻找和救助措施,通报和报警流程;加强对参训人员的组织管理,确保其不会违反规定走失或失踪。

6.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对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和监管,明确在军训期间的交通安全规定;制定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调查和处理流程、伤员救治流程等。

以上是对军训安全应急预案方案的简要介绍,具体的预案内容需要结合军训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环境进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