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报告精选

综述报告精选。

俗话说,只有付出辛勤努力,才会有所回报。在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报告是一项不陌生的任务。它能够帮助我们工作更加高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其实,写报告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经过我们的反复筛选和优化,这篇“综述报告”变得更加简明扼要。希望您能真正理解本文所表达的意义!

综述报告【篇1】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一、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1)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2)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4)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2、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

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

“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

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此,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文献综述范文1中,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

对于正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争议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忽视的领域、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等。

综述报告【篇2】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

[DB/OL]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综述报告【篇3】

频率合成是指从一个高稳定的参考频率,经过各种技术处理,生成一系列稳定的频率输出。

频率合成的概念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参考频率通过一些转换,产生一个或多个频率信号的过程。

频率合成技术一般分为直接式(DS)、间接式(PLL)和直接数字式(DDS)三种基本形式。

早期的频率合成采用直接式的方式,是由一个或多个晶体震荡器经分频、倍频、混频对一个或几个基准频率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产生所需要的频率信号,并通过滤波器产出,这是最早的频率合成信号源的方法。

目前该方法仍在使用,主要是因为它频率转换速度、相位噪声低,比较容易实现。

但是该方式涉及的合成器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成本较高,结构复杂、产生任意波形的可控性较低。

间接合成式是基于锁相环的原理,即PLL。

它与前者相比,输出频率的稳定度和准确度都有明显的提高,频谱纯度等性能也有较大改善。

主要是因为信号源的振荡频率被固定在频率计数器的时基上,也就是说以稳定度高的振荡器为基准。

因此,锁相环的输出频率就与基准频率一致,振荡器输出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固定的常数,而且锁相环的突出优点是能够抑制叠加到输入信号上的噪纠。

这是直接式频率合成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PLL还有体积小、性价比较高等一系列优点。

但是PLL技术也有明显的缺点,采取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频率改变后,重新达到稳定的时间也就比较长,一般为毫秒级,很难满足高频率分辨率与快速转换率同时具备的要求,因此也有明显瑕疵。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从原理上实现了突破。

前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对基准频率进行运算得出,而DDS技术则是从相位的概念进行频率合成。

它按一定的相位间隔,将待产生的波形幅度的二进制数据存储于高速存储器作为查找表,用参考频率源(一般为晶体振荡器)作为时钟,用频率控制字决定每次从查找表中取出波形数据的相位间隔,以产生不同的输出频率,对取出的波形数据通过高速D/A转换器来合成出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波形。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输出相位连续、相对带宽较大、频率分辨率很高、可编程、准确度和稳定度都比较高。

DDS技术是利用查表法来产生波形,而通过修改存储在ROM里的数据,就可以产生任意波形。

所以它不仅能产生正弦、余弦、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常见波形,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各种编辑手段,产生传统函数发生器所不能产生的真正意义上的任意波形

所以,在这里选择DDS技术。

DDS(Direct Di西tal Synthesis)技术设计思想是基于数值计算信号波形的抽样值来实现频率合成的。

它包括数字器件与模拟器件两部分,主要有相位累加器、ROM波形查询表、数模转换器组成。

(1)相位累加器是DDS的核心部分。

一般是由数字全加器和数字寄存器组成,一般DDS的累加器都采用二进制,线性数字信号通过相位累加器实现逐级的累加。

假设累加器字长为N,频率控制字为K,控制时钟频率为fc,系统在同一个时钟下工作,每个时钟周期加法器做一次累加计算。

因为累加器的满偏是2Ⅳ,所以累加一次,相当于做一次2Ⅳ模的运算。

得到的和作为相位值。

(2)波形函数存储在ROM中。

根据累加器输出的相位值,作为地址,寻找存储在ROM中的波形函数的幅度量化值,完成相位到幅值的转换,输出相对应的序列。

(3)数模转换器DAC是DDS中的重要部分。

经过查表以后得到的是离散的脉冲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将转换成为连续平滑的信号。

DDS输出的最高频率主要跟DAC的性能有关。

因为一个正弦周期内采样点越少,越容易发生失真现象。

为了获得较为理想的信号,一般DAC之后都会接一平滑滤波器。

一个纯净的单频信号可表示为:

只要它的幅度U和初始相位o不变,它的频谱就是位于of的一条谱线。

为了分析简化起见,可令U=1,o=0,这将不会影响对频率的研究。

即:

如果对(2-2)的信号进行采样,采样周期为cT(即采样频率为cf),则可得到离散的波形序列:

conTfnu2sin ...2,1,0n (2-3)

相应的离散相位序列为:

nnTfnco2 ...2,1,0n (2-4)

是连续两次采样之间的相位增量。

只要从(2-3)出来的离散序列即可唯一的恢复出(2-2)的模拟信号。

从(2-2)可知,是相位函数的斜率决定了信号的频率;从(2-5)可知,决定相位函数斜率的是两次采样之间的相位增量。

因此,只要控制这个相位增量,就可以控制合成信号的频率。

2,若每次的相位增量选择为的K倍,即可得到信号的频率:

tfMKtuc2sin (2-8) 式中K和M都是正整数,根据采样定理的要求,K的最大值应小于M的1/2。

综上所述,在采样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两次采样之间的相位增量(不得大于π)来控制所得离散序列的频率,经保持、滤波之后可唯一的恢复出此频率的模拟信号。

以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或VHDL)所完成的电路设计,可以经过简单的综合与布局,快速的烧录至FPGA上进行测试,是现代IC设计验证的技术主流。

这些可编辑元件可以被用来实现一些基本的逻辑门电路(比如AND、OR、XOR、NOT)或者更复杂一些的组合功能比如解码器或数学方程式。

在大多数的FPGA里面,这些可编辑的元件里也包含记忆元件例如触发器(Flip-flop)或者其他更加完整的记忆块。

Altera Quartus II 作为一种可编程逻辑的设计环境, 由于其强大的设计能力和直观易用的接口,越来越受到数字系统设计者的欢迎。

Quartus II design 是最高级和复杂的,用于system-on-a-programmable-chip (SOPC)的设计环境。

QuartusII design 提供完善的 timing closure 和 LogicLock 基于块的设计流程。

QuartusII design是唯一一个包括以timing closure 和 基于块的设计流为基本特征的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的软件。

Quartus II 设计软件改进了性能、提升了功能性、解决了潜在的设计延迟等,在工业领域率先提供FPGA与mask-programmed devices开发的统一工作流程。

本设计,在保证硬件电路功能的前提下,使电路模块化以方便设计和管理。

整个系统组成以FPGA芯片为核心,配以必要的外围电路组成。

外围电路主要分为控制电路和数据处理电路两部分,完成显示信息以及控制波形数据的模块输出等功能。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设计的工作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选用FPGA集成芯片作为设计的.主控芯片,实现信号源的产生; 2、要求信号源输出任意波形; 3、输出信号幅值频率可调。

基于FPGA实现DDS功能,通过单片机实现控制。

此方案的核心在于FPGA的设计实现逻辑功能,通过对存储器查表后输出信号,由相连接的数模转换器转换为要求的波形。

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易于控制与调试。

系统框图如下:

其中,单片机部分实现控制,给DDS频率合成部分提供频率控制字。

FPGA部分实现DDS频率合成,该部分为整个设计的核心部分。

产生的数字信号再传给数模转换器转变为需要的模拟信号,最后通过滤波放大部分产生需要的任意波形。

建立一个模块实现从单片机接收来的频率控制字的寄存功能,作为寄存器。

全加器实现20位的相位累加,通过频率控制字作为步长进行控制。

由于FPGA内输出位数有限,因此建立一个模块进行高位截断,只去高十位,接收累加器输出的数据。

然后再通过波形ROM完成波形的查找与输出。

这部分为固定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与锯齿波等常规波形的输出部分。

任意波形部分,则需要一个能随时接受数据更新的RAM,其数据的写入由单片机控制,接收上位机的下传数据,其数据的读取由DDS中的地址发生器控制,这样即可产生任意波形输出。

下面先已固定波形来分析:

频率控制字寄存器:用于接收单片机传输过来的频率控制字,进行一个控制字的位数转换。

8位转化为20位。

累加器:已寄存器传输过来的频率控制字作为步长进行加法运算,当其满值时清零,并重新进行运算。

累加器位数为20位。

因为储存波形的ROM为十位,而累加器传输来的数据为20位,所以需要通过截位寄存器截取累加器数据的前十位。

波形ROM:用来存储正弦波等信号的波形数据,每个波形存储在一个固定的波形ROM里。

其中Sine ROM为正弦波存储模块,Square ROM为方波存储模块,Triangle-ROM为三角波存储模块,Swtooth ROM为锯齿波存储模块。

在ROM宏单元中可以自动生成。

ROM中的数据由截位寄存器传输来的数据进行查找ROM中相应的数据进行输出,从而可以输出不同频率的波形。

此方案的特点:通过FPGA构建DDS,方法灵活,易于产生任意波形。

设计(论文)各阶段任务 起 止 日 期 1 查资料,看书,完成开题报告及准备工作 2.21-3.12 2 熟悉开发环境与开发过程 3.13-3.20 3 编程、调试,初步实现设计要求 3.21-4.27 4 修改,完成设计 4.28-5.11 5 完成毕业论文及答辩

[2]Michael Lauterbach Artpin.任意波形发生器在通讯测试中的应用[D].电子产品世界,

[3]史海明.个人仪器多功能任意波形发生器的研制[M].仪表技术,1988 [4]林青.DDS在数字调制中的应用[J].无线电工程,

[5]张开增,张迎新,王尚忠.高分辨率高稳度宽带函数发生器的研制[J].华北工学院学报 [6]华清远见嵌入式培训中心.FPGA应用开发入门与典型实例[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综述报告【篇4】

开题报告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研究该课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目前国内外研究水平、发展动态和趋势;与课题相关领域前人工作或知识空白;研究目标及拟采用的方案、研究方法和手段;预期结果和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所需研究经费及经济性(经济效益)分析;论文工作量及研究工作计划;选题者本人的理论水平及能力;指导力量等。

从结构上看,主要是由四部分组成:1.文献综述,2.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手段,3.参考文献,4.进度安排。

其中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中的最重要部分。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概括出同类课题若干文章的基本事实、基本观点和方法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文献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撰写文献综述可以为论文研究工作做准备,掌握本课题情况,明确研究方向,还可以培养毕业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

文献综述一般应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现阶段主要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本课题的主攻方向;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向。

文献综述一般在1500-- 字左右。

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的格式多样,但主要应该从以下 3 个方面进行写作:

1.前言。

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

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以及自己引用参考文献的总体情况,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2.主体部分。

将所参考、引用过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评述,还要阐明资料中的观点对自己论文写作的帮助、启发,从哪些方面做了借鉴、引用。

3.结语。

将综述的主题进行扼要总结,体现出对相关资料和所研究课题的某些见解。

写“文献综述”时应做到收集文献尽量齐全,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因发现许多同学不能很快地掌握文献综述的文体形式,甚至有些同学将文献综述写成了读书笔记摘抄和论文,其实文献综述也是有“式”可循的,因此笔者将文献综述的“式”总结为常用的模式结构,在教学中,让同学从模仿开始,首先训练同学体会写作该文体特殊形式的规范和程式,对该文体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应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综述报告【篇5】

摘 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

在论述资本运营前,有必要把产品运营说一下。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资本运营与产品经营就有联系也有区别。一般学术界定义产品经营(生产经营)是以物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获取最大利润的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有关资本运营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综合起来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

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

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

产权理论认为,资产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明晰的产权界限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客观基础。企业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规范化的公司产权基础上,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规范的股权结构和合理有效的股权流动机制,真正的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行为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在清晰的产权界定基础上,企业资本运营行为有助于推动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型管理和优化重组,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企业运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推动公司产权的聚合与裂变,可以进一步促使公司产权明晰化。

产权理论要求产权必须明确.必须能够白由流动.这将从如下方面对资本运营产生推动作用。首先,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动公司并购的社会化。其次,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进企业资本运营市场化进程。第三,产权的白由流动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

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推动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有关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经历表明:运用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谋求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与兼并,日本在不到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极为明显.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并购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实现资本的增值。

并购的具体方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