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汇总1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汇总10篇。

很高兴为您介绍“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够提供帮助。书籍是前人总结下来的智慧结晶,在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们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读后感要呈现作者刻画人物和营造氛围的独特表现手法。我们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工作和生活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

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题记

“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最近我读了龙应台和他的大儿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封面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知性、贴心的母亲和一个睿智幽默、天真烂漫的十八岁男孩,它也同时唤起我对生活的思考。他们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天涯淡泊。

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看着安德烈和他母亲的信,我不由地想起我和我的母亲,现在的我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青年,我的母亲永远不懂我的世界,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从来没有在乎过她的感受。她只能让我跌倒,看着我跌倒,只能希望我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我藏着忧伤的心,照亮我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

母爱就像春天的雨露,悄悄地滋润我的心,在心灵的深处生根发芽。它带来一片绿色,收获的是喜悦。它伴着成长的一点一滴,隐藏着伟大的力量,似乎深不可测。这是需要用心去感觉的。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在寒夜里细微的闪烁,然而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我们奔向我们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我们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慢慢的就看不见了。

母爱像寒冬中的一个暖炉,那是温暖的爱,是最好的礼物。当炉火映照在我的脸庞,我感到了温暖与关爱?那是世间最伟大、最有力量的爱,它可以熔化一切,除去所有前进的障碍。当东方的红日冉冉升起,当西边的晚霞渐渐褪去;当北方的大雁翩翩归来,当南方的渔船渐渐驶去。母爱却从不离开。不论身在何方,母亲的心总是在牵挂,而那条线就是母爱。

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说,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理解,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他们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龙应台和安德烈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他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只看见了。有什么话都要和父母说,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让我们互相理解。

珍惜每一分钟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不为什么,只因为他们是那一缕阳光,照亮了我的路。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

在我的阅读感受里,龙应台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字。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接触到龙应台的杂文集,即被“龙旋风”犀利深刻、颇具独立性、充满民主权利意识的文字深深折服,十分认同她被誉为思想界不让须眉的铁骨金刚、女斗士。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她与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书信。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的。她是一个温情的母亲,用所有母亲都具备的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叮嘱儿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风、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

《亲爱的安德烈》已红遍大江南北,频频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的领先位置。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不管你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儿女——这本书一定能勾起你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顿悟。

而我,就像是做了一回龙应台的“粉丝”那样,把自己写过的关于我女儿刘源源的几十篇文章,放进了电脑里的一个新文件夹,起名《亲爱的源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3

周末,闲暇之余,我看起了很久之前的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所以会买这本书,还是因为好奇,没想到,当我翻开亲爱的安德烈后,我就被这本书吸引了。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

我希望推介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给每个人读一读,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4

很多时候我都要奇怪于自己的记忆力,不重要的事情,总能记得很久甚至细节都很清晰,比如某一天吃饭点菜的时候服务生说了一句什么话;而有一些重要的事情,总是隔一会就忘记了,比如和人聊着天,对于这个事情我有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可是,当要表达出来的时候,忽然说到一半忘了自己刚刚想说什么,只有尴尬的草草收场。包括婚后和先生有一个本子用来记录我们之间重要的日子或者对彼此想表达的东西,明明是我先发起的这一项温馨的活动但是写了几篇后速度就慢了下来,有很多原因是我洋洋洒洒的在内心打了好多字的草稿,提起笔以后,忘了自己想说什么,好几次就是写一些什么谢谢你对我这么好,谢谢你做的好吃的,谢谢你细心一类的,到最后自己都受不了--写不好就不写咯。

从上个月开始就从书柜里拿出《亲爱的 安德烈》,作者龙应台是我公公特别喜欢的一个作家,我们一起逛书店的时候他有问过我对于这个人的书我有没有看过,我看过吧,不记得了(这个时候糟糕的记忆力又出现了)。

《亲爱的 安德烈》没有打开的时候看书名还以为是一本言情小说,封面上的男孩子很英俊,心里还奇怪,为什么公公会推荐言情小说给我先生,男人还看这种书吗?打开以后才知道这本书是一本母亲与儿子安德烈之间的通信合集。说实话,看繁体字的书对我来说着实有些费力气,翻书和阅读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我很不习惯这样的方式,(哈哈,像古代皇帝批奏折)经常看错行,很多的生字,都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猜,所以很多时候读着读着就断了感情,而偏偏这本书是母亲与儿子的交谈,这需要给每个字每段话都赋予爱与情感,让人在这一言一语中逐渐引起共鸣,所以我看的特别慢。然后很多次,看过了几封还要从头再来,再者拿高光笔把感兴趣的句子标好,用手机里的繁体字键盘把我猜的字再打出来看看是不是理解正确,最后写一小段读后感。就这样断断续续,读了差不多半个月今天终于全部看完。

这本书引起我很多关于家庭和未来的思考。从第一封主题为:十八岁的那一年开始。在这封信当中龙应台先生用很大的篇幅来描述她成长的环境,那个偏远而落后的渔村,人们的三观封闭却保留了她人性当中最坚固的价值观,在所谓未来美学缺乏的情况下,对于当代年轻人价值观的思考,这些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某一方面来说,对现在的我和我的父母,和我未来的孩子也是同样的。

很多次的说过我的父母,他们是典型的前代农村人,在乡下度过了他们生命中最年轻的时期,40岁以后才开始在城市生活,受尽了苦楚通过努力有了新的房子,孩子们工作稳定,在我们看来他们终于可以乐享晚年,但是他们还是闲不下来,年轻时候的苦日子在他们的生命中刻下了太深的印记,安逸的生活会让他们觉得不安,假期的时候想订好酒店买机票带他们出去玩,但是总是遭到他们的拒绝:再等等 总是这样结局。看完这本书,结合父母的成长环境,再次想起这些,分外理解每一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都不同,对我来说假期,更幸福和快乐应该消耗在旅途中,在美食里,去更远的地方,了解更新奇的生活,而对于他们来说则是不一样的,昂贵的机票和酒店完全可以给家里再添一个更舒适的床外加一个大冰箱。是他们不对吗?不是,只是我们看东西的眼光不一样了。在这样一个家庭里长大,我应该多感谢他们对我是持散养的态度,让我去体验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爱的职业和生活方式,爱自己爱的人,给我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能够自由。

同理,对于我未来的孩子,也是这样的。

十九年后的世界要变成什么样子,我无法预料。

我先生在香港出生,十岁时移民加拿大,他出生的时候香港还没有回归,所以算得上是做了十年的英国人和未来一生的加拿大人,我们的世界以前就有很大的不同,两个人在一起也要经过很多的磨合与试探最终成就了现在这样很快乐的婚姻生活,而我们的孩子要在多伦多长大,那是一个28岁的我都还没有踏足过的世界,她将要在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到时候与我又会有怎么样的差异?她的十八岁会需要我的建议吗?

在 玫瑰花的反抗 中MM写到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個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時期有??我和再熙爸爸都有这样的同侪,那么再熙也会有的吧?那么再熙,你是如何去选择同侪的呢?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你的好朋友,就像沫沫,猪猪他们之于我一样?

第十七封信 你是哪国人 中在那個電光石火的一刻裏我就已經知道: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我们的父母是这样子舍不得我们远离他们的,那么未来我们也要这样子面对再熙的吧?

昨夜睡前先生给我抹油的时候我和他聊到书里面的一段关于分享如何制止小孩子吸烟的内容,他问我你小时候吸过烟吗?我说试过啊,那时候叛逆期,坏孩子的行为比酷嘛,但是也就那么几次,觉得没意思,也就不做啦他说他没有,这个我是知道的,因为爷爷的原因,他从来都没有尝试过这个,从小他就是言而有信的人。(所以我的Linda 妈咪都说他好乖,从小就是,不像我,只是小时候视觉上的乖,但是我是蒙古族的糙汉子姑娘,表面看着乖,骨子里其实比较凶猛调皮)

那么再熙,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要给你建议吗?

嗯,我们也要为人父母,到时候怎么样去面对各种子女的突发状况呢?是否可以能够真的不去做一个马戏团家长,让孩子好好的长大,不去干涉他的生活,用一个对待别人的方式尊重着她呢?

龙应台和安德烈是幸福的,在一个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的年纪里,他们用这种通信的方式给彼此打开了世界,作为读者我也是幸运的在他们一封封信里,我看到了一个更好的亲子方式(尤其惊叹于安德烈的视野和对于问题可以直揪根源的疑惑)。

窗外的天要渐渐的黑了,但是新的光明还是会到来。

再熙,但愿你抱着不廉价的善良,去面对这个世界吧。

多走一些路,看看这世界不同的风景。

我也要在这个和你亲密共处不能走太远的时候多看看书,看看自己的不足,只盼着,在未来我们共处时候能多一些内容,等你能走很远时,我还能走很远时,至少看着你背影的我们,不会孤独。

糟糕,怎么把一篇励志的读后感写成了一个老母亲的碎碎念。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5

说一句“我爱你”或是“我想你了”到底难不难?

对深爱的人说“我爱你”,对分别已久的朋友说“我想你了”,大多数人都应该做得到。那么对父母呢?对父母说“我爱你”“我想你了”也这么容易吗?

小时候爸爸出差回来的时候总是会问我:“想不想爸爸?”

然后我就会说:“想啊。”

“真想还是假想?”

“真想。”

这样类似的对话在每个人小的时候都应该出现过。但似乎孩子越长大,就越不会向父母表达爱和思念了。不会表达并不是不爱,而是像龙应台感觉到的一样,“爱”,却不一定“喜欢”。

有些时候特别希望自己永远是一个三岁的孩子,这样爸爸就不会变老,妈妈也不会变老,我们之间的距离也不会拉远了。虽然我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一直都挺融洽,也会经常的沟通,但在有些方面还是会有隔阂。

我长大了,所有和我一样的孩子都长大了。虽长大了的孩子对于父母来说还是孩子,但这些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抱负,自己的朋友圈,这些都是父母无法跨越无法进入的。甚至当他们摔倒的时候,都不再需要父母的安慰和搀扶。

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一点一点趋于平淡。加上孩子和父母是完全不同的两代人,看待问题的眼光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必定会更加疏远。

龙应台出生于台湾上世纪50年代,来自一个渔村。她的儿子是台湾和德国混血的80后,生活在德国。如此不同的两代人进行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之间互相交流、沟通,贯穿其中的是关怀和爱。

从他们的信件里,我看到龙应台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同时也在努力解释自己。在一些话题的讨论中,她多次提到大陆见闻,说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饭馆里,16岁的从甘肃山沟小村里出来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赚两百多块,寄回去养她父母。当安德烈说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的时候,龙应台就问:“安德烈,那16岁的女孩,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你能想象吗?

从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间的差异。他们长于理性思考,而我们重情感抒发。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们不会思考,也不会想去思考。当然在一些问题上,安德烈跟我们一样顾虑、烦恼。“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几乎确定不太可能有你们的成就,你会失望吗?”龙应台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的是互相的沟通和理解。但是还有很多的父母并不愿意和孩子沟通,也没有想要体贴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欲望,只是一味的拿着大人的架子。也有很多的孩子对父母不尊敬,凡事也不会去体贴父母的想法。不论是交流,是沟通,还是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都是互相的,是双向的。我们不可以一味的要求父母来理解我们,要求父母来关心我们,来爱我们,我们也应该尝试着去了解他们,体贴他们的想法。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不再是小孩子,我们不应该任性,而应该理性的思考问题。或许长大了的孩子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向父母表达出自己的爱和想念,但是我们可以用互相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来表达。

不管孩子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父母永远会给予孩子最不求回报的爱。不管孩子遇到什么困难,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最忠诚的朋友。这种无私的爱只有父母才可以给。

我永远的朋友,一辈子的支持和依靠,我希望你们能够一切安好。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6

“从书房走到厨房去拿一杯牛奶,我一定随手关掉书房的灯,离开厨房时,一定关掉厨房的灯窗外若是有阳光,我会将洗好的湿衣服拿到阳台或院子里去晾,绝不用烘干机。若是有自然清风,我绝不用冷气。”

事实上,我一开始并不理解“消极”的意思。查了字典后明白“消极”的意思是“否定的,反面的,阻碍发展的”。可我还是不明白,所有“否定的,反面的”事情都是“消极”的?反之,“消极”的事情都是“否定的,反面的”吗?开Rolls Royce就是“消极”的?捉了蝈蝈不放也是“消极”的?

我不明白。可是,有一点肯定是对的,那就是不要浪费资源。地球资源匮乏,确实很匮乏,浪费是十分可耻的行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无限的。我们平常所能做的节约能源,保护地球的事情有——离开房间屋子关掉电子设备电源,将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

至于奢侈,也就是挥金如土,滥费钱财,就得因人而异了。平常出去购物,我总是挑便宜的,事实上我也不知道那件商品应该多少钱,几元算贵,可我总觉得把钱花在无价值的,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上,毕竟是一种浪费。有些人,买回来的东西自己忘了用,最后要么是物品过期,要么不适合自己用了即使钱太多没处花,还是去捐些钱吧,给山区和家境贫困的人们,这毕竟也是节约的表现,善心之举。“募捐”和“奢侈”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你想选择哪一个?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7

这本书在阅读上最大的感触就是各自属于自己时代并且跟时代深刻契合的母子两人,在不同的语境交锋下,进行长达三年的书信往来,这在现在连电话都不愿意多打给父母的我们看来是多么地难能可贵。毫无疑问,龙应台的子女教育方式是成功的。书中安德烈在母亲的循循善诱下,充满傲气却没有戾气。

十八岁的安德烈,在观念上与当下的我们并无差异,都渴望独立的人格,都希望极力挣脱家庭的束缚,都有对前途的茫然,对政治事件的批判,对东西方文化的质疑等等等等。我从来都不敢想象自己是否有一天我能够和父母如此坦诚地倾诉彼此,如果是我向母亲提出这些的疑问,她会如何回答我?也许根本没有提出的一天。她们正在老去,她们在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将我们从“偏离”的人生轨迹拉回“正道”,她们对于人生的感触或许更加深刻但却无法用准确的言语来做一场通畅的表达。缺乏沟通理解,便使得她们对孩子的关切与教导在孩子眼中就变成了枯燥的说教,或者是一次又一次的野蛮强制。安德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睿智的学者母亲,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化作一封封书信。从中得出了许多人想到却道不明的思考。

其实,我们也像父母爱我们那样爱着自己的父母,或许她们认为我们在行动表现出来对她们的爱远不足她们的三分之一,让她们觉得,自己付出了一辈子到头来只换来了子女淡漠疏离的巨大落差。我想,这在我看来,我也是很难接受的。很喜欢书里面的一句话:\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

安德烈,生于1985年,今年已经33岁了。我,生于1998年,却一直活在1997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8

漫长的寒假中,我细细品读了龙应台经典之作——《亲爱的安德烈》。

我有为之颤动和发自内心的心灵共鸣。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新奇、见解独到。既有偏激、天真烂漫,又睿智幽默的安德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德烈的生活丰富多彩,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吧。在书中,只要满十四岁了,就要用“您”来称呼。但是,中国的家长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

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在书中,龙应台会叫这样的家长去对安德烈说,而不是对自己说,这对安德烈,无疑是一种尊重和鼓舞。中国的家长们也应当向龙应台这样的妈妈多多借鉴和学习。如果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的懂事和一点点的叛逆,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新式独特的教育方法。学习书中的好方法,给孩子们一点应有的尊重,和自由。这样能使像安德烈这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少走弯路。也能告诉家长,在面对如此棘手的叛逆期时,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引导。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9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三年时间,母亲与孩子书信交流,构成了这本书。

问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问、瞭”,是孩子喜欢、能接受的交流方式,但父母擅长的往往是“判”。交流变成说教,孩子选择闭嘴。父母与孩子间,交流戛然而止。

由于时代、文化、品味不同,父母与孩子的代沟不可避免,如何减少因代沟产生的冲突,需要学习,需要抱着理解、沟通的心态,相互尊重。我可以不喜欢你的爱好和选择,但我尊重、理解你的爱好和选择。对父母,这样做很难,但有效。

父母,特别是母亲,应该早早明白,“孩子”是一个个人、一个“别人”,早已不是你的“孩子”,可是,要让抱着、奶着、护着孩子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孩子当某个程度的“别人”,不容易啊!

孩子最初面对这个世界,需要母亲。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母亲需要做的,就是站在原地,看着孩子离开。对母亲来说,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充满不舍。但是母亲退出,孩子才能成长、独立。

雏鹰离开巢穴,方能学会振翅高飞。父母子女一场,终究是渐行渐远的旅途。正如泰戈尔所言:“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0

短短的假期不告而别,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我又来到了没有房产的北京。我喜欢假期倒不是因为我懒散,只是偏爱那多一点的自由。被束缚的人迟早是要造反的,还好给我放了假。我决定抛开那些毫无兴致可言的必读书目,好好的做一回自己的主人。

早就知道龙应台的三本书,卖的好又感人至深,所以拿过来看看。在家里陪着父母,当然要入乡随俗看一些有关情感和治愈的小文字。这三本书真的就是一段段小文字,时而张牙舞爪时而温柔缱绻。没看过的人总会认为它是温情漫漫却缺乏深度的“下里巴人”,不,其实称之为“阳春白雪”也不为过。

《孩子,你慢慢来》是以记录孩子(安安)成长的方式展开,看罢你会觉得做母亲是一件幸福的事,无上快乐,毕竟孩子可爱又纯真。但从作者展现的写作视野来讲,远不如另一本。《亲爱的安德烈》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展开,有龙应台写的,也有安德烈和他弟弟(名字我忘了)的书信。很多人认为这三十多封书信,涉及“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可以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其实我认为,它是为我们传达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给我们一种更自由、快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