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活动总结

研讨活动总结。

精心策划的活动已经圆圆满满地收场了,我们该对本次活动进行一次总结了。写活动总结可以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让下次活动更加顺利。不管怎么说,也要把总结给写好写明白才好!只是,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写好活动总结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研讨活动总结,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研讨活动总结(篇1)

音乐主题研讨活动总结

为了更好地发掘音乐的魅力,提高大众对音乐的认识和了解,我校于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在多功能厅举办了一次以音乐主题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众多专业的音乐人、文艺界人士及音乐爱好者参与,活动内容分为演讲、学术交流和音乐表演等环节。

首先,音乐专业的教授们在本次活动中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分享了他们多年的音乐研究经验,从音乐学理论、曲式、配器等角度透彻解读了音乐的构成要素。他们不仅探讨了音乐与艺术、人文、社会等方面的联系,更注重了音乐对于人类文化的贡献和影响。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大型合唱组,不仅推动了宗教音乐的发展,还为后世的交响乐队奠定了基础;又如古希腊文化中的雅典俱乐部,一度成为城市文化的中心和重要的社交场所,从中也能看出音乐对社会的影响和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场上的讲者和听众互动交流的气氛也越发浓厚。有些人分享了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表达了音乐对于他们的启发和情感体验,还让大家感受到了音乐的神奇和魅力。同时,观众们也不断提出问题,与讲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互相吸取经验和观点,让这场研讨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为了更深入地体验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在研讨活动的末尾,我们邀请了学校的音乐院团和各种各样的业余爱好者来到舞台上进行音乐表演。精湛的演奏技巧,娴熟的歌唱技巧,以及那摄人心魄的动听乐曲,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最后,通过这次音乐主题研讨活动,我们认识到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有序排列,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表达,是人类情感和智慧的结晶。我们要更加珍视音乐,发掘和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以及更多的音乐理论,不断丰富我们对音乐的认识和了解,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讨活动总结(篇2)

静坐时光深处,严冬一季暗香!12月19日下午,XXX初中第五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在市委党校二楼会议室如期召开,全校12位班主任及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共18人参加了此次研讨。

德育工作是当今学校的首要工作,而班主任工作又是重中之重。目前社会复杂,学生思想多元,班级管理要求甚高……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困难,唯一的出路就是开拓思路,创新工作,不断提高我们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xx年5月20日,XX初中颁布《XXX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自那一日起清中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课改大旗下,我们重新认识了学生,建设自己的团队,构建共同的愿景,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成长自己。历经2年,我们实践着,我们思考着,我们意识到:教育改革绝非教学改革,更非模式变革。我们认识到: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过多强调班主任的“管”,但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我们始终认准: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于是清中校园里又掀起了一场新的改革——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改革。

今天的研讨会是一首改革序曲、创新赞歌,歌声嘹亮坚定。我校第五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就在这样的教改背景下拉开帷幕,我们的主题是:加强小组合作管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暨“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经验交流总结。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组,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班级管理,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的方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的班级管理模式。而通过“小组合作班级管理”这种模式,正好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管理班级。会上,洪XX副校长代表学校作《小组建设、管理及优化提升》。报告系统阐述了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模式定位和理论依据,制定了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实施的任务和建议。洪校长的报告是对我校前阶段“小组合作”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实践的总结,更是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改进的举措和要求,对学校今后的班级管理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今天的研讨会是一道文化大餐、精神食粮,内容精彩纷呈。XX市优秀教师,XX市十佳班主任,XX四中徐XX老师的到来让我们的研讨会推向高潮。“动心”、“动爱”、“动情”六字箴言诠释着学生眼中的“徐妈”,家长眼中的“徐姐”,我们眼中的十佳班主任徐老师对孩子们无尽的“爱心”和“责任”。徐老师以《教育因沟通而简单》为题讲述她与她的学生的故事,娓娓道来,朴实无华,却立意深远。她说“我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情,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就把它做好。”“我那有什么秘诀,只是爱他们而已”。“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我没有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傍观者和指责者,而是成为教育的参与者和同盟者”。令在座的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丝丝敬意、勾起阵阵涟漪。

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智者的舞台,可以畅所欲言,可以高谈阔论;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园,思者的园地,可以互相倾诉,可以辩论反驳。郑XX老师的《“痛”并快乐着!》和我们一起分享她的班主任“新”工作“心”体会。章XX老师《创建“美丽班级”——班主任管理班级纪律之我见》理论联系实际,观点鲜明。陈XX老师《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剖析深刻,志向远大……

XXX初中第五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在交流探讨的氛围中降下帷幕。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本次“班主任论坛”,通过不断地交流,不断提高我们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水平,尤其是提升我们年轻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使我们的班主任管理进一步得到优化,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我们也希望大家能从同行的工作经验与感悟中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平台已经搭建,让我们尽情舞起来。为自己,也为你的,我的,你们的,我们的学生!因为,我们是同道中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班主任。

研讨活动总结(篇3)

一、活动背景

美术作为一门充满艺术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美术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我校开展了“集体研讨美术活动”。

二、活动过程

1.确定活动目的和计划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认真研究了活动的目的和计划。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活动计划是在类似展览会一样的形式下,让学生集体研讨彼此作品并互相评价,从中发现不足之处,思考方案,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2.开展活动

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大小相当的画纸和相应的绘画材料,让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和技能绘制一幅画作,之后将所有作品统一摆放在同一区域内,学生们可以自由观赏和点评其他同学的作品,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加强和完善。

3.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非常强,但是美术方面的基础不够稳固,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学生们也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加注重细节和画面的整体呈现,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三、活动效果

本次集体研讨美术活动的开展,给予了学生们多方面的收获。在绘画方面,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点评和自我反思,学生们对自己的作品质量更加慎重和认真。在思维和表达方面,学生们通过自由绘画,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从审美、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表达。最终,活动的成功举办也让学生们在团队合作、策划和组织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四、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集体研讨美术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学生们的美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更让他们在思维和表达方面得到了激发。我们希望学生们可以继续发扬创造性和想象力,在专业知识上持之以恒地学习,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感性和理性等不同方面给予学生们更全面的培养。

研讨活动总结(篇4)

赣榆县实验中学“建构式生态课堂” 教学

观摩研讨活动简报

为落实“改革、发展、提升”的学校大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务实推进市教育局“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学校于第五周、第七周举办了“建构式生态课堂” 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研讨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优化落实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确定了“建构式生态课堂”的三个基本评价标准:学习任务前置、小组活动有效、教师引导科学。各备课组认真对待,积极准备,推选出在各自学科教改方面有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九名,经过个人准备、教研组研讨、试上打磨等环节,使之成为一节成熟的观摩课。观摩活动之后的第六周、第八周集体备课时间,备课组长组织本组人员进行了评课并做了研讨活动记录,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总结。

语文组樊世巧老师于10月11日上午上午第三节执教了一节观摩研讨课,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课前,樊老师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深入领会“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案,并反复打磨,组内成员听课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在观摩研讨课上,樊老师以学生的“思”来作为课堂学习的轴心,通过课前预习阶段、课堂上及课后巩固这三个时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课文内容的思考探究当中,樊老师通过学生的互动来促进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学习小组配合默契,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核心理念。全体听课教师一致认为樊老师这节课立足学生实际,有效落实教学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功能,将“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很好地渗透到课堂中。

数学组李大乐老师在准备阶段参照三个评价标准,确立了明确、具体而适切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学习活动,从学生熟知的“五子棋“入手,安排了六个活动,通过让学生在电脑上按要求移动棋子的方式理解所学内容,学生在这种课堂生态环境中,不仅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也获得了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李大乐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课前数学分管领导及数学教研组的六位教师,参与两次试上和打磨,反复研讨在生态课堂理念下的教学组织与设计,让这堂课上得生动而有活力,体现了教研组的协同作战精神。

英语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推选张莹老师参加。张老师积极准备,同组成员在教研组织的带领下共同出谋划策,提前打磨,张老师又再次细化。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组织到位,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模式展开,课堂的互动探究恰到好处,小组展示效果显著,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能学不教的理念,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张老师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教案设计合理、上课组织到位、学生配合默契,整节课如行云流水,在和

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物理组阮志军老师在参加“建构式生态课堂”观摩课的同时也参加了省市合作交流特级教师示范课,博得了到会专家的好评。阮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分管领导李波主任参与了课前打磨,实验室于世贵老师也给给予大力支持。在试上时就深得组内老师好评,通过这次观摩课,大家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对“建构式生态课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化学组对这次观摩研讨活动非常重视,按照本次活动方案,精心准备。课前,穆传伟老师先自己准备了导学案、教案,教研组全体成员在研讨后定稿。接着穆老师经过了两次试上,徐磊、徐惠、高彩云、郭娟、范曰清等老师试听后给出了完善的意见。在正式上课时,苏春高主任和全体化学组参加了听课。这节课的课堂教学特色显著,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极具感染力,令课堂充满生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问题设计由浅入深,体现了渐进式课堂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小组活动频繁,气氛热烈,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听课教师都被感染进而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互教互学、质疑释疑等。整堂课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明确的点拨中明晰知识点,在迁移应用中巩固了知识,发展了能力,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是一堂很好的观摩课。

生物组的观摩课由年轻教师王玉娟执教。除了陆吉龙、苏春高两位领导和生物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外,历史组朱文霞老师也到场观摩学习。王老师对这节课异常重视,课前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布置了预习内容,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在教学中依据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环节的活动中,观察、讨论、交流、展示,反映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生态课堂特色,王老师充分领悟了“建构式生态课堂”先学后教的精髓。通过学生的一系列课前课中的表现,可以看出王老师这节课设计的巧妙,这种方式既轻松地解决了这一课的重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政治组曹家秀老师在接到上研讨课的通知后,第一时间确定课题,进一步领会“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在三个评价标准的指引下,认真准备教学设计,先教研组进行研讨,后小组进行听课,听课教师提出改进建议,经过了充分的打磨。这节课,课堂环节安排紧凑,利用多媒体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对课堂生成的问题,曹老师能很好地进行针对性处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充分地展示了自我的风采。

历史组蒋宁老师执教了一节观摩课,第五周布置任务后,蒋宁老师在国庆假期间,精心准备。开学后,组内组织多名教师先后两次听课、点评,协助完善教案,到周四定稿,这节课凝结了全组的智慧和心血。正式上课的时候,除七年级一部分历史老师去柘汪二中听课外,其他历史组成员均准时到达,同时听课的还有数学组、音乐组、美术组

等多名老师。蒋老师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思想,先学后教、精讲点拨,学生质疑多、层次深,展示大胆、充分,课堂气氛活跃,蒋老师的点拨言简意赅,紧扣要点,语言风趣幽默。另外,蒋老师准备了很多教具,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效果很好。

地理组观摩课是卢颖颖老师承担的。课前,卢老师精心备课,设计了适合学情的学案。课堂上,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互教互学,质疑释疑,课堂围绕学生活动展开,教师的引导比较到位,能由学生对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引导学生讨论和点拨,整个教学过程流畅。

总之,这些承担观摩课的老师都能积极挖掘教材内容,围绕目标设计教学,努力践行“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习惯,积极使用多媒体课件,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希望全校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领会“建构式生态课堂”精髓,自觉主动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推动我校“建构式生态课堂”改革步步走向深入。

教务处

2012-10-22

研讨活动总结(篇5)

初读课文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应该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位。因为只有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后,才能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感悟。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时可采取以下三个;角色转换”,以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1)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增添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的不断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

(3)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转换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

低年级语文组课型系列研讨活动总结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思想以及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了。

研讨活动总结(篇6)

本周星期日,我校组织了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我有幸聆听了我校六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的管理班级的经验。听着他们的管理经验,我感觉到了他们的辛苦,责任之大,感觉到了我们肩负重大任务,任务的艰巨。因此听完他们分享的内容,我有以下的收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不管是哪一位老师,再教育中不能吝啬自己的爱。离开家园和父母,来到学校,他们便更需要爱,更需要老师的帮助。也只有老师们真情以待,真正的爱学生,学生便会感觉到温暖,更好的将全身心投入学习。另一方面,师生真情相待,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促进我们的教学。其次,育人是第一位的。孩子们不可能终生接受学校教育,而是毕业、从业之后自我学习进修,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而孩子一辈子在做人,需要和别人打交道,会显示出他们的做人方式和准则,只有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人观,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处于做人不败之地。

因此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教育学生诚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正确的做人准则,为终生幸福做奠基。再次,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溺爱会使孩子逐渐失去真实的自我,只有父母和教师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才能使他们在脱离父母、老师的羽翼之下更好的飞翔,所以教师要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强、自律、自立的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代替他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才能逐渐变得有主见,能应万变。第四,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发现学生间存在的问题,以便找出处理的方法。

学生毕竟处于青春期,性格发生叛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所以教师要始终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优点,该表扬时表扬,不足之处提出来,给予建议,以便进行改正。另一方面要多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生活状况,以及和同学的交往情况,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帮助,做他们学习指导者,生活的引导者,使他们在学校健康快乐的成长。最后,做一名智慧的老师,善思。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善思,为自己的管理和教学找出更有效,更合理的方法,做到为学生创造合理,公平,公正,和谐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之,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还不足,还需好好向这些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更要多读书,为自己的管理实践出有效的方法。

gz85.Com延伸阅读

团日研讨活动总结


您是否已经对如何撰写范文有所思路?在办公室里,人们通常需要撰写各种文档。在开始处理之前,准备好优秀的范文显得十分重要。借鉴其他优秀的范文有助于我们掌握写作技巧。此处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整理一篇标题为“团日研讨活动总结”的文章,建议您珍藏并与需要的朋友一同分享!

团日研讨活动总结 篇1

11月15日,教研室在我们贾庄学校组织了一次科学学科的课后研讨活动.学校把这次研讨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数学组,由我主持这次活动.本次研讨活动是围绕王秀霞老师的《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一课进行的。活动结束后,教研室陈主任和其他学校的学科代表对我们的研讨活动进行客观、全面的点评。我作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深深感觉到课后研讨的重要意义,所以就研讨内容、过程及研讨结果结合我的感悟和认识做如下总结和反思:

一、抓住主题,体现研讨的诊断功能。特别是有课前研课的研讨活动,因为在课前集体备课和研课活动中已经提出本课授课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研讨活动要结合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状态和教学效果,有针对性进行诊断,看这节课是否达到预设的目标。

我们这次的研讨活动是经过了课前的集体备课和课前研课环节的,在这一环节也确定出了本次研讨的主题,但在研讨活动开始,我没有及时亮出主题,而是以一个普通的听、评课活动的形式开始的,在感觉到研讨活动缺乏主题的时候,我及时对教师的的观点惊醒提炼,得出主题,接下来当个别教师的的话题偏离主题的时,我就适时地打断并提示引导话题的方向。

如果没有课前的研课环节,我认为主持人及时、准确地提炼问题就更重要了,这也是把握研讨方向一个关键。

二、用问题引领活动过程。研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是针对课前研课提炼的问题,进行探讨,这也是一个诊断的过程,结合授课情况和作课老师的反思和总结,探讨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效果如何,挖掘在解决问题时,哪些环节是合理的、积极的,哪些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然后及时提炼新的问题,协助对主题的研讨,并引领活动一步一步进行,便于纵深的挖掘。

三、恰当地总结给整个研讨活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针对环环相扣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的讨论发言,点多而散。这时候就需要主持人恰当、有条理地进行总结,总结的内容其实还是针对问题。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如何?同时还要综合出哪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指明下一步研讨的方向,鼓励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在这一环节我们要注意的是,理论的总结不要过于拔高,要结合教师的实际经验和《新课标》的要求,实事求是就问题进行归纳、概括,使措施和方法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更有利于知道课堂教学。

团日研讨活动总结 篇2

听了以上四位学科主任的的总结,我非常感动,汤主任以亲切而专业的语言,概述了我校数学教学深入、扎实的教研状态,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宁主任紧扣课程标准,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地欣赏和评价了每一节语文课,温婉的叙述中展示了语文教研的可喜进步。张主任能以学习的态度走进学科教学的研究,审慎地评价每一节课,田主任的点评充满了对艺术学科的热爱和教师的欣赏。

我校的教研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从上学期的语文、数学学科,延伸到本学期的全科教研,每一个教研组都在教研组长得带领下,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发扬集体的智慧,创新教学方法,开出了累累硕果,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是你们艰辛的努力,刻苦的专研,大胆的探索,给实验小学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提升了我校教学研究的水平。

刚才每一位学科主任的观点,是经过我们沟通和推敲的。常言说好,话不说二遍,我就不在这里就具体赞美每一节课了。所有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认真备课上课,敢于承担任务的教师们,归功于专业、敬业、勤业,把学校的教研活动当做自己家事情的教研组长们,归功于在百忙之中还积极参与活动并献计献策得教师朋友们,成绩的取得,既是个人风采的展示,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看着这些凝结老师们心血和智慧的教研成果,我们由衷地感动,老师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辛苦了!

感动、感谢之余,作为教学校长的我深感身上责任之大。我们的研究是从下至上的,虽然我和学科主任也参与个别教学的研究,但是真正经历研究过程的.,还是老师,老师们如此的尽心尽力地研究,我们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做些什么呢?说句心里话,我们有的时候很忙,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忙就放弃了我们责任与思考,不给苦心研究的教师们一个引领。所以每一次我与上课教师交流的时间都很长,我常问老师:你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你是怎样围绕重难点展开的,你感觉每一步目标是不是落实到位了?“

我是含着眼泪听完焦仪老师的课的,她的课也许不那么光鲜迷人,不那么振奋人心,但是,她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牵动着我的心,在教学设计上,他不是最精巧的,在师生配合上,他不是最精妙的,在课堂评价上她不是最精彩的,在教学效果上他不是精确的,所以,她的整堂课不是最完美的!我们常说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十分敬佩她的勇敢与真实,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她能够把这样如此常态的学生带到大家面前,让大家看到,她是如何按了葫芦又起了瓢,又巧妙地把瓢也按了下去,这就是课堂管理的艺术!在她的课堂中,我们真真实实地看到,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在老师的耐心引领甚至是手把手牵引着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会学到会学的。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真真实实的学习过程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耐心、爱心和课堂智慧!

焦老师的课引发了我对研究主题的思考,既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这里面有两个中心定位:一个是常态,这是最基础的定位,那么什么样的课是常态课呢,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家常课,如果说家常便饭最养人,那么家常课最育人。“常态课”就是摒弃课堂上花里胡哨的东西,简简单单的教学。是一种亲切、朴实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也许不美,但很实在、实用;也许磕磕绊绊,但很有启示,值得借鉴。这样的课堂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把那些真实的错误、那些蹒跚的思维脚步,那些细节中的种种意蕴收集整理后,变成我们的思考,变成我们的见解,变成我们完善日常教学的阶梯。

我们这19节课中,像焦仪老师的这样常态的课还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看到,有的课是因为平时学生训练很扎实,所以上出了常态的精品课,有的课是因为提前预设的太多了,包括学生的预设,顺利地展示了年组的教研成果。这些课都很成功,只不过有的是展示课,有的是常态课而已。

展示课也是好课,它展示了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状态,其中包括教学设计和学生准备,是预设的智慧。我们看到的评优课和观摩课常有这样的智慧,那红红的果实我们不知道是怎么长得这么好,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效仿。常态课的首要条件应该是真实。

我们这次活动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有效”,只有真实的课堂才能产生真正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突发的随即变化的情景下立即采取的有教育意义行为的创造性能力。”教师怎样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离不开教学机智。这是成功而精彩的预设之外,最为宝贵的看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真正的研究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我们的常态课研究如果真正取得实效也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打造出我们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教学风格,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一个老师能上一节个展示课不能代表他的教学水平,一节真正的常态课才能见到一个教师真正的教学功力。

团日研讨活动总结 篇3

非常幸运得到了本次参加鄞州区“幼小衔接”研讨活动的好机会,本次研讨活动的内容安排的较丰富,我分别听了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蜈蚣叔叔的袜子》、大班美术活动《帽子畅想曲》、一年级语文课学习拼音和美术课《新朋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美术组的研讨,杨老师在研讨中提到学前儿童做好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准备,是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幼儿园和小学如何“为儿童作准备”,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产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转换,更存在着教师角色、同伴关系、行为规范和社会期望等因素的极大变化。

1、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得五彩缤纷,桌椅可以移动,游戏材料丰富多样,有各种活动区、各类图书、玩具,可供儿童自主游戏、观察、娱乐,活动的空间较大。而在小学,教室布置比较单调,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桌椅,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主的学习环境转换成学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

2、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幼儿园,教师像母亲一样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冷暖、卫生等,与幼儿有相当多的个别交流。在小学,教师固然也会去照顾儿童的生活,与他们个别交流,但其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上。

3、同伴关系的改变。儿童进入小学,在幼儿园里熟悉的小伙伴很少有机会在同一个班级,他们得面对陌生的新伙伴。而且他们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平行协作的同伴关系在小学的学习中增加了竞争的因素。

4、行为规范的新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活泼、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在小学,基本的学习和活动形式是上课。对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有了新的规范性要求。比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讲,思维要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作业要按时完成,日常生活要自理等。

团日研讨活动总结 篇4

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校内“课题研讨课”已结束。备课组教师围绕每节“课题研讨课”而进行集备、上课、评课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现对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研讨课”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课题研讨课特点

1、领导亲自参与,认真听评每一节课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向我们昭示了一条为人师者的真谛身教重于言教。在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研讨课系列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含义,校领导在百忙的工作中都挤出时间听课、评课,给广大的任课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也给大家传递了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教学为本的信息,在校领导的的带动下,我们的课题研讨课活动顺利进行。

2、中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敢于在磨砺中提升自己

本次课题研讨课,参与的一些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勇于承担研讨课的重担,勇于在多次打磨中历练自己,尤其是语文组的马文静老师,她执教的《搭石》三次试讲,不断地推翻,不断地重来;正是在这一次次认真的磨课中,他们对教材的认识一次次地深刻,对教学中细节逐步在意,对教学中的评价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越来越娴熟,越来越轻松。

3、其他教师认真听课,积极研讨。

在组内备课试讲阶段,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都能主动调课,参加本组教师的试讲活动,课后针对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认真的提出合理建议,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研讨课展示过程中,每位老师能认真听课,积极思索。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各抒己见,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研讨课的亮点

这次研讨课,我们一方面是以集体备课来促使教师关注“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另一方面也是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从而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通过这学期的研讨课,我感觉到了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三大变化。

1、教学理念的变化。在这次系列研讨课中我们感觉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教师的每一节课。

2、教学模式的变化。这次的系列研讨课,教学模式体现出了生活化、开放化,多样化。

3、师生关系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在发现优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问题的存在。

1、教法学法的设置要注重有效性。千法万法都是一个目的,让学生学知识长智慧,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深入体会、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

3、数学是最美的诗学。所以我们的语言还要再锤炼,数学课堂的语言是严谨的,精炼的,简单明了但不失幽默。让学生在优美语言环境中感受数学的美,发现数学的美,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数学的学习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让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会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5、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听课,会写作业,会说自己的想法,会和别人合作等习惯的培养,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总之,通过本次研讨课活动,新课标的理念得到真正的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已经走进我们每节课中,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想、听、说、练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创设情景,激励褒奖,赏识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都得到发展。尽管研讨课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研讨却没有停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探讨,让我们的课堂处处有惊喜!

团日研讨活动总结 篇5

为了做好毕业班复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快初三物理中考复习模式形成,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的使课堂教学达到实效,20xx年3月7日至4月16日,我校成功举办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系列教学活动初三物理复习研讨课,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刘道海校长、刘军赫、陈士强、王传香副校长、王立武主任及各教研组长自始至终全程参与,大部分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讲课教师准备充分,教学目标全面具体,讲解清晰透彻,提高了课堂效率,活动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教学活动的亮点

本次活动每位教师的授课,都各具特色,突出了各自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流程合理,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表现了我校教研活动的亮点:

1、大部分教师课前都能认真备课,积极准备,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相当明显。

2、教师教学思想实现了新转变:课堂上形成了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3、新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步形成。上课教师能积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

4、教师能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注重运用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课堂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5、教师能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学生学得自主、主动,有效。

6、课堂“双基”训练扎实。课堂上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双基”落实,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立足基础,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精当的课堂训练。课堂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7、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发展学生个性既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8、多数教师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体现出复习课的特点,所讲知识脉络清楚,指明了该节课内容在该学科中的地位、在中考试卷中可能的命题方式及所占的分值。

二、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本次教研活动虽然有诸多亮点,但总的说来仍有一些不足。

个别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语言不标准,缺乏逻辑性。部分教师对学情的分析不透彻,只是硬性的传授知识,而没有因学情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的教师的复习课上成了新授课,背离了此次教研活动的宗旨。个别教师做到了“精讲”,但没能够做到“精练”,有的甚至没有练习。部分教师没有能够指明该节课的知识在该学科中的地位以及中考命题中的分值比例。

三、提出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科学业考试要求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内容命题的依据。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科学业考试要求是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是初三备考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没有以上标准和要求为依据的教学与备考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初三教师必须认真通读研究课程标准和学科学业考试要求,吃透其中实质,细化至每一知识点、考点。

2、认真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

要进行初三复习备考,还要认真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毕竟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要求终究要通过考试的试题来实现,教师要认真把握命题的难度要求、命题变化形式。教师要做题。教师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命题,他主要想考察些什么,体现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中的什么理念与要求,类似的题型还有那些,倒过来让你去命题,你会怎么命题,又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好。

3、做好整体复习计划

要做好整体的复习计划,必须基于两点:

(1)查找、把握学生的弱点,须解决的重点、难点所在。

(2)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全盘计划各轮次的复习、模拟考试的时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复习,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突出针对性,克服随意性,提高复习课的实效。

4、教师要加强备课

(1)了解学生复习课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出发,对学生的了解可从课堂、作业、考试、交谈等方面获得,要尊重学生在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

(2)创新备课复习课既是新课,又不是新课,复习课不是重复,不是在原地踏步,学生对某些知识既然存在缺陷甚至是基本没有掌握,在复习阶段如果还是用原来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可能仍然是难以掌握。复习时间又是那么有限,就要求教师创新备课,紧紧围绕学生的疑难点、遗漏点,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如果方法不当,有可能你教师再怎样讲多少遍都无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3)精选课题和精编试题复习课要精心选择针对学生学习疑难的课题,进行重点的复习,强化训练,力求全面过关。复习过程中,教师会接触到大量的各类型的试题,如何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精心编选在课堂教学及课后布置给学生练习的题目显得十分重要,凡是试题都拿给学生讲、拿给学生作,凡是试卷都给学生由头到尾讲解一遍的做法是非常盲目的,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

(4)加强实践模拟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系统的建构、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和遗漏问题,还要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包括准确性、完整性、灵活快速性、清晰整洁性,包括基础题、中等题、填空题、选择题、一般解答题等。要加强模拟考试等的演练,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

5、教师要想上好复习课,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1)建构梳理性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建构梳理完整的知识系统形成学科知识与思维素养。

(2)解疑补漏性捕捉学生学习的疑难点、遗漏点,予以解决。

(3)技能训练性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快速寻求解答方法的训练以及完整书面解答考题的应试技能训练。任何学生能力的发展没有最终转化为书面解答能力的提高,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是没有成效的,要培养学生会考试的能力。

(4)分层拓展性克服二元极端、简单的全班同学统一的课堂教学思想和作法,努力把握学生的不同层次特点,使每一节课、每一阶段的教学均能使每个群体的学生学有所得、有所发展。

团日研讨活动总结 篇6

提起常态课,有老师就会说:常态课不就是我们天天上的课吗?是的,广义的说就是我们平时天天上的课,这样的课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底,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常态课的高效,最能提升教学质量。为此,本学期我们首先从40—45岁教师开始,进行全校的常态课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以此做引领,促进常态课教学更正规,提高教师常态课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是对中年老师的课堂促一促。

任务下达后,虽说是常态课,但这些老师十分重视的,不仅她们自己精心准备,连教研组也积极行动了起来,共同备课,研讨,修正,年轻的老师帮助她们准备课件等等,体现了教研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在闲谈中,有的老师告诉我:“刘校长,从接到任务,我就开始睡不好觉了,虽然你说的是常态课,但我们也不能不重视吧,不能在全体教师面前丢人吧。”可见,我们老师还是非常在乎的。所以课堂才会呈现出了高质量的课。赵瑞萍老师课堂上语言简练、干脆,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问题提的精确,各个环节的要求明确,学生听的明白,做的到位,并且能够围绕字词的理解展开学习,说明老师对课程标准中低年级的要求,理解十分到位;张青云老师的课,能够抓住课题展开学习,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感悟,体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功底;刘霞老师声情并茂的文言文范读与表演,相信给学生和听课老师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时蕾、徐爱霞、张丽萍老师课堂的朴实、扎实;李亚老师的亲切,和蔼,让一年级的孩子能够无压力,童性大发;付军静老师作为音乐老师,对课堂常规的要求,值得科任学科老师学习;朱新会老师的语言简练、干脆,郑红青老师对字词的重视,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们积极听课,虚心学习。每次公开课,虽然学校没有严格要求,必须听课,但是,我们很多教师能够主动调课,进行听课学习,老师们听得专注、认真,有还几次,后面坐满了,大家站着听,很是令人感动。听课后,老师们能够积极撰写听课反思,把自己的思考形成撰写成博文,发到了博客中,如刘艳娜老师的博文上传及时,思考到位,还被“加精”。我想:只有认真学习,主动思考,我们的课堂才能走向更好,我们的教学才能提升的快。

同时,在活动中,我们也还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改进与提升的。

1、部分教师对课标的研读不够,没有搞清楚所教学段的要求,从而偏离了课标。如有语文课标中要求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到中年级要以句、段为主,高年级以篇为主进行教学,如果我们没有把握课标基本要求,偏离了,就会让我们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

2、学习目标制定上还需要下功夫,学习目标叙写不标准,还出现了“培养学生……”的语句,说明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制定学习目标,还需要转变理念。

3、有些教师心中没有目标,或教学环节没有紧扣目标进行,造成目标是否达成了心中无数。

4、个别教师听课不积极,这样造成后续的撰写听课反思就无法完成,更谈不上向被人学习,找差距,以此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了。

如何提升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是需要我们教师深入思考的。只有我们每天认真备课,把握课标要求,制定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关注每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的课堂才是实在的,高效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学,才能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宰者,才能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提升,只有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人才能从平凡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才能让自己的劳动更有价值。我们努力着,不为别的,只为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让我们的教育生命更精彩。

团日研讨活动总结 篇7

本学期我组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研讨课活动:信息技术课主题为《关注学习策略,提高课堂实效》,英语课主题为《教学内容直观化、生活化、活动化》,科学课主题为《做中学》,艺术课主题为《生活之美创意课堂》,我们综合教研组的教师呈现了精彩富有创新精神的十节研讨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留给我们是更多的收获和思考。

从听课老师的褒奖中,我们感到每一节课都有精彩之处,可学之处。各位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从中讲课教师也看到自己不成熟的地方,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

在本次研讨课活动中,新课标的理念得到真正的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已经走进我们的课中。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想、听、说、练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创设情景,激励褒奖,赏识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都得到发展。

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1.教法学法的设置要注重有效性。千法万法都是一个目的,让学生学知识长智慧,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

3.艺术是美的课堂。所以我们的语言还要在锤炼,艺术课堂的语言是优美的,活泼的,但不失幽默。让学生在优美语言环境中感受美,发现美,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

4.科学课的学习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让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会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5.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听课,会写作业,会说自己的想法,会和别人合作等习惯的培养,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尽管研讨课活动结束,但是我们的研讨却没有停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探讨,让我们的课堂处处有惊喜!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范文


如果可以,这次的活动能再久一点就好了,但是已经结束了,随着活动的结束,我们得做一份活动总结了。写总结可以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所以说啊,这么重要的活动总结又怎么可以少呢!那么活动总结您知道该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篇1】

活动内容为:

1、听课、评课;

2、以“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三个活动首先得到了丁寺、尚吴、水寺三所学校的大力支持,从课堂准备、场所布置、接待服务等方面都做得井井有条,周到细致,使与会教师倍感温馨,心情舒畅。与会教师克服风大、路远等困难,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三位执教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以完美的课堂教学技艺将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汇报给各与会教师。

经过三大教研组与会教师的听评课、热烈讨论后,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题上达成以下共识:

1、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才会激发他的求知欲,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探索,发挥主体作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展学生的思维:现在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以听为主,长时间听讲难免会产生听觉疲劳,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会产生懈怠,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口、脑、手都动起来,从而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改进教学方法:老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听是我们一贯的教学模式,很明显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育了,老师应该改进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和吸收知识,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改变以前学生学习是靠老师,每天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就算是学习了的被动学习,没有发挥学生应有的主体作用的现状,老师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案,使得学生能够自发的去学,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主体作用,具体执行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酌情定制。

5、鼓励教育:人都是需要鼓励的,学生更是如此,有的学生可能为了听到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不惜几个月埋头苦学,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吝啬你鼓励的话语,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受到了肯定,从而自发的坚持学习。

6、改善学习气氛:学习的课堂上总是“神圣”又“庄严”,没人说话,只有老师一味的讲述已备好的教案,其实这种学习气氛很是压抑,时间一长,可能会有很多人上课打瞌睡,作为老师应该注意调动学习氛围,当觉得气氛低迷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提高气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7、确立目标:现在很多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每天只是盲目的去学习,因此确立目标是必须的,老师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正确的引导他们树立适合他们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才能使他们自发的去学习,从而发挥主体作用。

总之,注意使用恰当地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对提高学习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篇2】

4月11日,12左右乘车来到沂南二小,就开始了为期两天的临沂市地理教学复习研讨会的学习。

本次会议共分两个阶段,11号下午是听评课阶段,12号中午是集中学习作典型发言阶段。听评课阶段,先是由临沂21中学陈永莲讲授了《俄罗斯》,沂南卧龙学校刘希玲讲授了《中国的河流》,以及蒙阴三中王义蒙老师讲授了《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三节课,最后对这三位老师进行分组作出了评课。典型发言阶段先由河东区教研室葛祥山,兰陵教研室郇丽娟,临沂十六中郭守梅,分别做了典型发言作,最后临沂市教研室主任卞学昌作出了今年命题情况的说明以及出题的意向做出了很好的指导。

本次学习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开阔了视野,收获颇多。尤其是三位老师的新授课,让我受益匪浅,他们的课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范本,是我追求的目标,是我前进的方向,简直对我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感受到的最好的一节课。就像评课老师说的那样,她的课达到了“精”、“美”二字,精字表现在材料选取精心,处理问题精细,处理对话精彩,环节设计精致。美字表现在她人美,语言美,课堂追求真善美。在我看来本节课的确达到了一种至高境界。都是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复习,然后巩固练习,在感悟中考,在我看来,有些生搬硬套,没有什么花样,注重了实效。

最后,典型发言,让我感到了教学的压力和不足,同时给我今后的复习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向他们学习,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篇3】

用心搭建大讲堂,

省市名师来主讲,

示范引领加展示,

尽情品味大餐来。

5月6日,我们学校举办了省市名师课堂教学示范交流研讨活动。一共有五位省市级名师展示了他们的课堂教学。

他们是省级名师王老师 刘华老师 刘老师 贺老师,市级名师高老师。他们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交流中,用自己较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课后的真诚交流和反思也为在场的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素材。为我们奉献了一桌丰盛的教学大餐,并由此说明了每一位名师的名副其实。

下面仅就他们的五节课谈点自己的感悟。名师大讲堂活动后点点自我感悟——

贺老师的二年级数学课,上的生动细腻富有趣味。对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准确把握显示了一位优秀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环境,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掌握知识健康成长的学生观。教学环节的设计由易到难,极具挑战性。教学手段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让孩子们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学习状态中 ,从而灵活应对老师设置的一个有一个知识挑战,不断引发孩子们的深度思考,让每一个身处课堂的孩子的智力水平都得到了很好利用和开发。我听得如醉如痴,视同享受。

名师大讲堂活动后点点自我感悟——王老师上的是四年级的语文课,题目是“小学语文场馆教育之茶文化”。

课前的音乐欣赏,让课堂变得安静、闲适。从学生当时的状态来看,这是王老师语文课堂开始前孩子们已经完全习惯了的一种预备学习的状态。课堂还未开始,一股清新优雅的风拂面而来。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焉能一节课把它道尽。但王老师却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对茶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优秀的老师所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和资源意识。

这不仅是给孩子们上的一节茶文化课,更是带给我们在座的老师的有关茶的学问。愿我们以后能与茶结缘,都拥有茶一般的曼妙生活。

名师大讲堂活动后点点自我感悟——高老师的四年级数学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男老师的课堂教学魅力。男人面对一群孩子时的那一份份润物无声的细腻和关爱。循循善诱的引导,“抛砖引玉”的新解让我们再次领悟了高氏幽默的力量和自夸不如他夸的智慧。

名师大讲堂活动后点点自我感悟——刘老师的语文阅读课《林冲棒打洪教头》,在如何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名著魅力的阅读引领中培养着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她让教材烂熟于心,让老师对教材背后的整部作品内容的把握成为学习一篇或一段或哪怕一句话的有力背景的支撑。具备了一个优秀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超强能力。通过指导朗读,让人物出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层层递进式的对比,让善良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深埋下。通过联想让故事情节栩栩如生,通过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展示让语言转化成现场直播。通过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在一节课的结束后体会到学无止境的乐趣所在。一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为今后孩子们的语文学习不仅提供了学语文的方法,更满足了学生阅读后的精神享受。让学生带着窥一斑而要知全貌欲望走出课堂,走向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名师大讲堂活动后点点自我感悟。

刘雁华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让我体会到一个优秀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执着和坚实。她化无声为有声,化腐朽为神奇的教学艺术不得不让你在心中为之喝彩。

……

感谢这五位老师的辛勤付出。

一句话,不必说贺老师、高老师的数学课,也不必说王老师刘老师刘老师的语文课,单是我对这五节课后的感悟你就不难看出我对他们的欣赏和称赞了。写到这里,我自惭和词穷了。

又一句真心的希望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不为名所累,不为名止步,继续努力前行,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出步伐。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篇4】

5月25日,由市局教培中心主办,xx中心学校承办的20xx年北二片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xx中心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市教培中心教研员罗xx、黄xx、蔡xx、卓xx亲临该校指导。xx、xx、xx三所学校的领导、、教研员、教师近50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xx中心学校谢x、xx中心学校蔡x、xx中心学校冯xx三位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片段教学)三节数学课,授课教师通过讲授、小组合作研讨等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接受新知识的学习。随后,参加片区的教师们就三节数学课进行研讨发言。

接着,黄教研员对活动进行点评并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教师参加区域教研就是为了提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敢于发言,敢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这样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才有实效。

最后,xx中心学校梁校长对本次片区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篇5】

历时一个多月的教学研讨月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是对南校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日常教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验,同时通过教学研讨活动,使他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此次活动中,呈现出了一批优质课,发现了一批素质非常好的教学新秀。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本次教研活动的整体概况:

这次活动,南校区各教研组严格按照学校“教学研讨月”的有关指示精神开展,整个活动的过程也是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进行。在整个活动中,南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无论从赛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大赛过程中,以至于赛后的总结,各位老师都以积极的心态准备、参与,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一)选题:选择本学期所教教材中的一课,采用常规教学的方式。

(二)备课:首先由教课教师备课,吃透教材的重难点,根据研究的课堂模式,制订课堂步骤,再由备课组长把关后,备课组进行研讨每一个环节,深入细致,环环相扣。

(三)上课:分别进行了试讲,每一次试讲后备课组进行分析,再试讲,然后面向全校讲课。

(四)评课:评课是研究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次研究课活动我们进行了大大小小的评课,有年级组评课、备课组评课、教研组评课以及学部教导处组织的集体评课。有些教案组还请来了教研员走进课堂,与老师们一起听课、评课,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收获。评课中,各年级教师都集中在三楼会议室,校长、书记亲自参加。大家针对每个人的教学都进行了认真的评价。每位教师都推心置腹,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优缺点都能客观对待。

(五)反思、总结:反思,简而言之思考过去——清思路,找问题,寻出路,从思想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不断积累提高。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每位教师都从客观、主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并写出了总结。每一次研究都需要反思而行,行则再思,思则再行,以便逐步改进提高,不求完美,但求突破。

(六)资料总结收集:教学研讨月结束后,各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长及时上交了本学科老师的教学设计、教案、听课记录、教学叙事、研讨记录、教研组活动总结。每位教师都作了充分准本,上交资料齐全,尤其是教学叙事,质量很高,教研组的工作总结细致、深入。

二、各教研组比较突出的优点:

语文组:年轻教师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运用娴熟,把课文内容与画面恰当融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年龄较大的老师,也积极参与,他们的课堂内容严谨、充实。

历史组:以材料启发式教学在历史常规课堂中的应用为研究点开展此次研讨月活动。通过此次探索,全组教师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致认为,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应该是“以问题为主线,创设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新知为动力,深化创新”,历史组由此探索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模式。

数学组:参赛教师呈现出众星斗艳,彰显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亮点一是案例导入新颖别致;亮点二是课堂研讨活跃,气氛浓烈;亮点三是思维点拨精当入微,方法多样。

化学组:在此次活动中,无论是新课,还是实验课、复习课,都很好的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语言幽默诙谐,教师不是穿插几句英语,使学生更加新鲜亲切,给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地生组:一是教师在课题选材上下了一定功夫,选择的课题多样化,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定不同的活动内容,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二是新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老师教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敢于尝试。三是教师心态发生了变化,整个教研过程氛围很浓,教师们有了很强的教研意识。

物理组:以实用、实效、共同提高为目的,分别对新课、复习课、实验探究课的授课方法、教学环节处理、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进行了实际研究。

音体美信息组:年轻教师居多,但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他们的沉稳和老成,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冷静处理,体现了很好的教学机智,应变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慈尧事件)

政治组:一是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它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艺术、国情、传统美德等多方面内容;二是课型丰富多样,既有常规新授课、又有知识穿线复习课,还有专题研究课。

英语组:教学理念得到了明显更新;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教学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注意渗透情感教育;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育方式。

从这次研讨月活动中可以看出青年教师成长很快,有的教师和去年同期相比,讲课判若两人。同时各教研组教研意识明显增强。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们把课堂进细化、扎实化、以此提高课堂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篇6】

xxxx年12月1日,xx中心校“课题研究、同课异构、一课多轮、一课一研、异课同构”教研活动在xx小学举行,至此,xx中心校自10月27日在罗峪小学开始举行的大型集中教研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组织严密,环节紧凑,分工有序,达成了预定目标。此次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通过相互讨论、相互争辩,活跃思维,以“他山之石”推进思维的深度,有效地激活了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研究,营造了互动式的对话氛围,引起了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

主要体现有三个亮点:

亮点一:针对性强。

解决了教师个人教学中的个性问题和教师群体中的共性问题,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着眼于问题解决,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分析、解决课堂存在的真实问题,在教学实践之中探讨运用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成长、有效高效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改进那些不合时宜、不利于学生发展、高耗低效的旧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

亮点二:实用性强。

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师个人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同伴的讨论研究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了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而指导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强。教师有了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就容易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亮点三:参与性高。

活动以实际课例为载体,研究的是具体的一节课。和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的兴趣浓,热情高,容易参与其中,在讨论中,有话可说,有共同问题可研,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教师是新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从而将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生活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教师课堂教学常上常新,每次都有新的体验,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有:

一、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这次活动,每个年级组长结合本年级学情、教情举办了专家引领讲座,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广泛提高全镇教师教研水平。课例观摩和一课一议让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成果(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感悟)在教师中进行交流,让先进经验得以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共同提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全镇集中教研活动可以给教师成长搭建一个研究平台。此次活动营造了“比、学、赶、帮”的教学研讨氛围,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舞台;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力求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力求发挥好同伴互助的研讨形式,做好、做实每一次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要注重发挥全镇师资的整体优势。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必须面对各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心校领导通过每周的听课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发现并帮助解决师生最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我镇优秀师资力量雄厚,但分布不均衡。通过丰富、充实的集中教研活动能够发挥全镇师资的整体优势,发挥好引领、辐射作用,为全镇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四、全镇教研形式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相辅相成。以集中为辅,以分散为主。分散教研是各校根据本校校情组织本校教师参加校本教研。鼓励教师利用空课时间、下课时间相互交流,一事一议,一事一论。将功夫用在平时,发现问题及时讨论解决。集中教研就是中心校在平时调研的基础上,适时适势适地组织部分或全体参加。

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

一、一课多轮环节稍显薄弱。时间、地点的限制影响了一课多轮环节的运行。再上课再议课再提高的目的很难达到。

二、低年级活动受限明显。低年级教师大多是包班,较重的教学任务影响了教研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同课异构”后续工作还需监督加强。在同类知识教学中,或基于同类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内容有机整合时,运用相同的教学组织结构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各校和中心校加强指导。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篇7】

小学三微研讨活动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相信各位教学工作者这段时间来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请务必好好写一份教学总结,记录好这段经历。到底应如何做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微研讨活动教学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根据xx区小学科学教研中心组的安排,本学期江舸(组长)、李怿珍、郑松南、潘津珍四位老师组成了五年级组的微教研合作小组。

9月份,我们一起接受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论培训,初步了解了微教研模式。之后结合任教的年级,我们成立了五年级合作小组,推选江舸老师为组长。最后,参与讨论并且观摩学习了三年级组老师的研究课例《各种各样的叶》,对微教研模式的开展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和认识。

10月份,我们小组讨论决定,本学期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材料单元《雨天中的布料》一课为例,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微教研模式研究。同时,参与讨论并观摩学习了四年级组老师的研究课例《形形色色的动物》,有了很大启发。

11月份根据教研员郑xx老师的要求,我们开始分步进行研究。研究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第12周):个人设计,每个成员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学习的思维和经验基础上独立设计一片教学设计。第二阶段(第13、14周):小组通过xx部落对每个成员提供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经历小组互评、组内优化、组间论评,对教学设计的不足、优点和建议点列出来。通过组内和组间优化后,达成共识,最后形成一份比较优秀的教学设计,并且决定由吉山小学的潘津珍老师来实施这一节课。为了达到更好的.研讨效果,我们小组在十四周的周二在华康小学进行了试教,对执教的潘老师提出了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再次修改和优化。第三阶段(第15周):实施。通过《雨天中的布料》课例展示,实施和检验方案,然后通过组内和组间的评课,对教学设计进行最后的修正、反思和提升。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每位队员都非常积极,参与度极高,结合各自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很多金点子。不但在网上讨论、互相评价,对教学社进行整合,还利用试教的机会,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在小组的努力下,潘津珍老师成功地展示了《雨天中的布料》一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肯定。课例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整合,对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指导相当到位,巧妙地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为学生搭建合理的学习支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后,潘老师结合听课老师们的宝贵意见,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撰写教学反思,并且把课例的所有资源都上传到xx部落的小学科学微教研群组博客,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此次活动,最大的特色和感受就是,在探究课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必要时对教材进行整合,科学地改装实验装置,细致地指导学生,巧搭支架,在实验和汇报交流中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希望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能继续坚持这种微教研模式,以小团队的模式探讨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篇8】

区一中“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总研讨活动于20xx年3月25动员会启动,至20xx年4月25日结束,历时一个月,期间,参加活动的各备课组积极准备,授课教师精心设计,同科教师真诚交流,最后总结提升。现在就活动的情况作一个简要总结。

一、指导思想明确,认识起点高,组织协调严谨

这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从学校领导层到各年级,各位备课组以及每位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方案,安排工作。

这次活动,旨在让广大教师感受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教师深刻领会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钻研,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势互补,集思广益,使更多的教育教学思想能够自由地交流与碰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更加和谐的教学研究氛围;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

二、教学研讨活动特点

1、备课组积极参与。本次活动除规定的七、八年级15个中考科目备课组参加外,非中考科目的七年级美术和八年级音乐备课组主动参加,共计17个备课组参与。各备课组能在集体商议的基础上将授课教师名单按时上报教科室,保证了活动有序的进行。

2、教师热情高。本次活动,语、数、外三个学科备课组各推荐3名执教教师,其他学科各推荐2名执教教师,共计40名执教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勇于担当教研先锋。在观课期间,观课教师不仅能认真去听、去看、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据统计,同备课组教师观课达185人次,跨年级、跨学科观课也比较踊跃,反映了大家虚心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教学研讨效果好。在时间安排上,充分利用集体备课平台进行课后评议,确保了本备课所有教师都能参与集体议课。研讨会上,教师能积极根据自己对教材、学生的理解,对执教教师的教学活动谈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议。通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优势互补,集思广益,使更多的教育教学思想能够自由地交流与碰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更加和谐的教学研究氛围。

4、认真自我总结,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评议结束后,各执教教师能长善救失,取长补短,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促进教学效果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等活动资料能按时上交教科室。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个别备课组和教师,对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备课组不能按时按要求上报各种活动材料。有2个备课组不能按要求推荐执教教师,最终由教科室和年级协调。有4个备课组不能按时上报执教教师名单。有3个备课组的3名教师没有上交教学设计、课件和课后反思,有一个备课组的1名教师迟交。

2、少数教师不能按要求观课。据统计,观课缺勤共有28人次。八年级英语、七年级生物、八年级音乐和七年级美术是满勤。

3、课后评议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人数多的备课组好于人数少的备课组。教学反思不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

4、分析本次活动提供的教学设计,可以发现一些误区,如:教学设计变成了教学实录;太过花俏的问题情境;细致无比的问题设计;不相匹配的例题习题;目中无人的课堂预设;刻板机械的“以本为本”;虚无缥缈的思想方法。

当然,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总体效果是不能否认的,问题只是少数、个别现象,有待于今后的工作实践中逐步解决。学习提高素质,科研决定未来。从这次教研活动中,感受到了XX教师的教学科研热情,XX的教学质量会不断提高。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篇9】

为了进一步营造教研氛围,推动安图二小课程改革进程,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把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安图二小于3月19日3月23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组内汇报课活动。本次活动共出75节,涉及所有学科,全体教学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听课,每位教师听课节数都在5节以上。本次活动围绕“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一主题进行,各学年组都能围绕主题开展活动,使本次活动实效性更强。本次活动分管各学科的主管领导参与到各组的教研活动当中,从备课、听课、组内评课各环节全程参与。现对本次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数学。

练习的设计层次性体现得比较好,题目的选择也比较科学合理,但在练习时有三点不足。

1、训练时的面较窄,比如填空题、选择、判断题,教师就只叫一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判断而已。有时教师出示了题目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指名回答,而这部分大多是优等生,等学困生反应过来又到了下一道题目,久而久之滥竽充数的就多了,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思考了。我认为基础部分题目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思考的基础上汇报。另外在练习时能全体做的就不要让个人代替。

2、练习后的反馈不及时,影响了教学效率。刘海霞的数学课反馈就比较及时,她让小组长或是同桌进行批改,反馈时她总问有没有不一样的,或是你错在那里,而且教师会留给学生订正的时间。反馈效率低下主要是教师把反馈的任务一人包办代替,没有很好地利用班级的学生,教师有时懒一懒学生的能力就会高一高,如果到六年级学生还不会给同学批改,学生的能力就太低了。各班级大都有小组,但有些班级的小组就是在有人听课时才用一用,不难发现,有时听课时老师说小组讨论,会出现学生找不到小组的现象,可见平时班级对小组的利用程度如何。其实小组利用好班主任会工作会轻松很多,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课堂教学中比较成功的老师都是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的教师。

3、拓展题仅存在公开课中。公开课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道拓展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常态课中却少的可怜,如果一周能进行几道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是收获很大的,特别是学优生。

二、语文课和作文课。

语文课教师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课前听写,课中小练笔,课后延伸,这也体现了本色语文的特点。解芳老师讲的《杨氏之子》是学生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从读法开始指导,让学生根据预习及注释领会意思,最终达到课文当堂背诵,语文课上得扎扎实实。希望我们的语文和作文课要重视平时学生的训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46年级有作文教师,但班主任也要加大学生日记和小练笔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评文水平。凡是汇报课所教的内容要选择我们自编的作文教材中的内容,不然,教材就是空架子,也枉费了老师们的心血。四月份,1、2、3年级班主任要上报作文课节,正常利用我们的作文教材上作文课,以便教导处随时听课。

三、其他学科。

品生品社组在本次组内汇报课活动中,能做到课堂准备的充分,并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如朱艳红老师《吃穿用哪里来》能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拓展课学生思维。张瑞英老师《如何用好压岁钱》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教学中还有不足之处,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不够好,有待于提高。王秀莲的科学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师精心准备,小组学生分工明确,实验准备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金强老师的写字课,结合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位置,并及时更正学生的握笔和写字姿势。与上一学期汇报课相比,学生的写字习惯真是天壤之别,这与写字老师的督促和班主任的强化分不开。英语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景,充分结合课题研究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注重学生语言习惯的养成,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富有实效。综合实践课教师能够重视此次汇报课,认真备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主题实际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使学生在综合实践的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体育艺术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特长,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出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有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形成了切合实际的体育艺术教学模式。年轻教师在本次研讨课中用心准备,能从中感受到他们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为较好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尽快适应体育艺术新课程改革步伐,希望体育艺术教师继续加强学习,聚焦课堂,深入钻研,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尽快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本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为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奠定了基础,加速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篇10】

同志们:

今天的活动到此就要结束了,在中心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与会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日程安排,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理想的活动效果。

上午我们共同深入课堂,听了六节有效教学研讨课,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感受得到“有效教学”的实现重点是解决学生的有效参与问题,这六节课上的都比较成功,用课堂教学实践很好的诠释了有效教学的深刻内涵,在此,我代表中心校领导班子,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这六位做课教师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精彩的付出和辛勤的劳动。

听课后,我们坐在这里对这六节研讨课进行逐一点评,在评课过程中,与会同志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生的学到教师的教、从文本内容到呈现方式、从确定目标到达成目标等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至少谈了一节课,在评课过程中,从村小教师到骨干教师,大家表现得都比较主动、自信,不但谈出了自己的收获,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给我们的今后的教研工作埋下了伏笔,提出了挑战,也可以反映出教研活动永远是教育教学发展进步永恒的主题。

下午,我们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组织教师们聆听业务领导的有关有效教学的业务讲座,几位领导分别从《低年级识字教学》、《怎样备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几方面进行了精彩的阐释,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同时村小校长的专业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不仅如此,我们通过活动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把听到的、学到的、领悟到的用于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这次有效教学研讨会活动,在中心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我们知道“有效教学”研讨活动还要长期坚持,要不断创新,效果才能愈来愈好,我们也将准备打持久战,把纳入到学校的常规管理之中,把它作为提高教师及学校领导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主要载体,并长期坚持下去,同时我们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这项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在活动中快乐着、成长着,我们有信心,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拨云见日,迎来课堂教学实效的美好明天

教学研讨课活动总结【篇11】

本期同课异构前两站到目前为止用六个字概括就是顺利、圆满、丰实。本次同课异构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三个“新”,新加盟一所学校,新海高中、新的活动方案,集中上课评课、专家评课同时介绍了课堂观察方法 。

在唐山开滦一中的同课异构我用“完美、精彩、盛宴”六个字简单总结,今天我将用8个字四个方面进行小结。

一、 策划

校长对轮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每个环节都对我做了详实的解读,责成我安排好每一项活动,当初要求我全面负责,正赶上我在教育学院学习和省学科带头人学习,结果是校长本人全面负责了。

1、为何引入新的伙伴。

引入新海高中不只是上课老师人数的增加,目的是激活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实践证明新海高中的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很高,课堂的掌控能力很好,值得我们学习。为今后更大的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2、为何改变为三个阶段上课。

三个阶段上课更能使听课老师集中参加学习,尽可能减少对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影响,所以这次要求同一个学科的必须听课、其他学科欢迎听课。

3、为何安排年级主任、德育主任、教务主任这些人也参加新海同课异构活动。

年级主任主要学习年级管理经验、德育主任学习学生管理经验、教务主任学习教学管理经验,这三个人每人都拿出半天的时间与新海高中的对应干部进行交流学习。李威主任全部参入了各项活动。他们所学习的经验会在后续的管理中结合我校的特点逐步体现出来。同时也为下一步老师、干部交流学习提供方向,因为要学人家的长处,所以就要提前的考核。

二、收获

1、上课评课方面

新海之行我校上课和评课的六位教师展现了个人的风采、呈现了教研组的业务能力、落实了我校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数学崔东丽老师的课稳重老练,环节设计丝丝入扣、李恒组长在评课中提出的问题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生物老师门少云的课教材处理精当,概念挖掘深入、张立波组长点评恰到好处,得到与会同行的高度评价。(连云港生物名师工作室在新海高中活动,参加听课教师26位,连云港教研室主任李玉柱教授级专家亲临现场听课评课。连云港正在推进生态课堂)。尹路老师的课激情四射,显现年轻人的活力,现场发挥超过在校的准备。刘作敏特教的评课高瞻远瞩,理论功底深厚,令人耳目一新。(新海高中两位政治特级教师,教学副校长蒋悍是连云港政治名师工作室组长,也是连云港生态课堂的组织者之一)

我校这次上课中、历史李霞老师课教材处理完美,教学环节设计新颖、王春艳点评展现了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入理解,用校长的话说是开了个好头。杨磊的化学课堂多次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之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有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过程。李桂玉老师的点评体现了对教材、课堂、新课标理解的深度,得到同行专家的肯定。佟文刚老师的物理课在设计环节上推陈出新,探究活动层层深入,教学手段多样。毕雨露老师点评细致入微,体现业务功底深厚。

2、专家点评方面

这次三位专家的点评,各具特色。孙绍辉老师告诉我们怎样的进行课堂观察,也就是听课要从那些面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设计、预设问题的生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7个方面结合三节课做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是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建议老师们看看《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咱家图书馆有20多本。如何进行课堂观察我建议大家研究一下美国人写的《透视课堂》。徐瑞阳老师在评课中提出的三不讲值得我们反思,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能研究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三个不讲体现了新课程教育价值观,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在我省减轻课业负担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张世国老师提出的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尊重学生,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要尊重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层次、合作学习应有小组合作的文化基础,合作不是简单的分组讨论、探究学习有其固定的模式,探究的过程不能老师包办代替。不是探究课就必须做实验也可以进行理论探究,也不是探究活动就必须的有结果,探究课不是理科课堂的专利,文科课也有探究的空间。我建议每一个20高中的老师都要仔细琢磨专家提出的课堂教学的观点,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素养。

3、两校对活动的准备方面

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价一次活动。从上课的安排、接待的安排方面,体现了两地生活习惯,两校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的不同,这正是同课异构活动价值所在。相互学习到他人好的经验是收获,看到他人的不足之处是更大的收获,这样能使我们少走弯路。同时也坚定了我们今后举办活动的心态、姿态。

三、反思

1、记得去年我们安排同课异构上课教师的时候,很多老师担心因为自己的课而影响学校的面子。通过四次的同课异构发现,我们家的老师上课是一流的、我们教研组的教研风气是一流的、我们评课教师的评课水平是一流的。当然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应该通过同课异构寻找到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方法和途径。现在大家比较认可通过上课和评课是提升业务素养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每一次磨练之后,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例如李桂玉老师去年是自己上课,今年是点评他人上课,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压力,更是不同的收获。

2、通过同课异构我们发现,不同学校的教师对课堂设计的理念真的不同,新海高中教师讲授多点、开滦一中双边活动多点、我校探究活动多点。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眼观看待同行的课堂设计?是欣赏的眼光还是挑剔的眼光。欣赏的眼光能学到人家的长处,挑剔的眼光能让自己少犯同样的错误。一堂好课到底有没有标准?我看课通常从四个方面进行,当然这四个方面不是割裂的,是统一的整体。

(一)、学习问题 即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不是合理,两个方面

1、知识维度 事实、概念、程序、元认知

2、认知过程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二)、教学问题

教学环节的设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不是为目标的达成而设计。

(三)、测评问题

通过什么样的环节测评目标是不是达成,以及达成度如何。

(四)、一致性的问题。

就是这三个方面之间是不是内部高度统一。例如,教学目标设定为概念的理解,但是教学环节设计的是让学生记忆概念,这样的课堂设计就不是高效的课堂设计,因为没有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理解的定义是这样的,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构建意义。理解有7个方面18种表现形式:1解释(澄清、释意、描述、转化),2举例(事例、实例化),3分类(归类、归入),4总结(概括、归纳),5推断(断定、外推、内推、预测),6比较(对比、对应、配对),7说明(建模)

3、我经常的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呢?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学习后能解决新的问题这样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才是学习过程,否则就是原有知识的再现的过程,只能算作原有知识的复习巩固。那么在课堂上到底是教师讲授好、还是多边活动好、还是自主探究好呢?

四、设想

同课异构的目的就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研讨。通过同课异构学习对方的优点、通过评课指出教学方面不足、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管理经验。

1、能否在课型上有所突破。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

2、能否在评课的人员上有所突破。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中年教师、青年教师、群体参入。怎样才能使更多的人员参入互动。能否就某个共性的问题集中进行探讨、讲座。

3、能否不只是停留在上课、评课上方面。能否在上课、评课之后就一些专题进行研讨交流,能否以课题的形式深入的研究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

各位老师,今天的小结可能是挂一漏万,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最新集体研讨美术活动总结通用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被领导要求写一些优质的文档,范文的作用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有了范文,就有了定作的好帮手,你是如何看待写范文的呢?小编为您特别精选的“集体研讨美术活动总结”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将这篇文章标记为重要的收藏请方便查看!

集体研讨美术活动总结 篇1

一、活动背景

美术作为一门充满艺术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美术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我校开展了“集体研讨美术活动”。

二、活动过程

1.确定活动目的和计划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认真研究了活动的目的和计划。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活动计划是在类似展览会一样的形式下,让学生集体研讨彼此作品并互相评价,从中发现不足之处,思考方案,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2.开展活动

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大小相当的画纸和相应的绘画材料,让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和技能绘制一幅画作,之后将所有作品统一摆放在同一区域内,学生们可以自由观赏和点评其他同学的作品,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加强和完善。

3.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非常强,但是美术方面的基础不够稳固,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学生们也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加注重细节和画面的整体呈现,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三、活动效果

本次集体研讨美术活动的开展,给予了学生们多方面的收获。在绘画方面,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点评和自我反思,学生们对自己的作品质量更加慎重和认真。在思维和表达方面,学生们通过自由绘画,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从审美、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表达。最终,活动的成功举办也让学生们在团队合作、策划和组织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四、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集体研讨美术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学生们的美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更让他们在思维和表达方面得到了激发。我们希望学生们可以继续发扬创造性和想象力,在专业知识上持之以恒地学习,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感性和理性等不同方面给予学生们更全面的培养。

集体研讨美术活动总结 篇2

集体研讨美术活动总结

在美术教育现代化的今天,美术研讨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项目。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艺术兴趣和特长,展现自己的才能并促进彼此的成长。本文通过对美术研讨活动的总结和评价,来探讨其对学生学习、交流和合作的重要作用。

首先,美术研讨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艺术教育手段。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分享他们的艺术创造和想法,并从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中得到启发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和理解。此外,集体研讨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流派和描绘技巧,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研究艺术。

其次,美术研讨活动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与同伴交流和合作,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意见,也能够学习如何在一个小组中表达和达成共识。此外,美术活动还能鼓励学生探究和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同时还能够在一个团队中进行真正的合作。

最后,美术研讨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通过与其他学生的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的艺术技巧和流派,并且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此外,艺术研讨还能够鼓励学生创新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综上所述,美术研讨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其作用远远不止于艺术教育。通过与同伴交流和合作、发现和扩展自己的创造力,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因此,我们建议在未来的美术教育中,加强集体研讨活动的推广和实施。

集体研讨美术活动总结 篇3

集体研讨美术活动总结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美术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我们组织了集体研讨美术活动,下面是对这次活动的总结。

一、活动目的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美术这门学科,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二、活动形式

我们将活动形式定为集体研讨,我们邀请了优秀的美术教师和学生代表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看法。在研讨会上,我们通过PPT、照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了学生的作品和教师的演示,在现场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三、活动内容

在本次研讨中,我们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美术教育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本次活动针对美术教育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讨论。通过详细分析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需求,我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比如,针对小学生这个特别群体,我们提出了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学习故事和寓言的想法。针对中学生,则可以增加一些话剧和影视剧等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与欣赏艺术。

2. 美术教育的参考资料与教材:作为美术教学必备的内容,我们讨论了美术教育参考资料和教学教材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教师可以借鉴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一些和生活相关,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教材。

3. 学生的艺术作品和创作经验:在活动中,我们还展示了许多学生的艺术作品和创作经验。在这个环节中,我们提倡学生自由创作,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及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并将其整合到创作中去。这些创作经验激励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美术这一学科。

四、活动效果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收获:

1.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水平: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增强了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并且开拓了思路,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技巧。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了解了新的表现方式和美术教育的内涵,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学生们通过集体研讨,了解了更多的艺术知识和经验,并且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更好地理解了美术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提升了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结论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沟通交流,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艺术水平。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更好地去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欣赏美术,从而更好地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