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心得体会范例

做人心得体会范例。

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感悟,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培养写心得体会的习惯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由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做人心得体会”,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拓展视野!

做人心得体会(篇1)

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民满意的教师。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我们的教育与他的潜能合拍,只要我们的培养能激发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是教师的工作职责,也是家长的历史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让我们在这里互相学习交流思想共同探究,携手合作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在习总的感召下决心做好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即做学生欢迎、家长信任的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历久弥新的标准。我要求自己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的合力。我要以合作者,同时也是服务者的身份与家长携手教育孩子,积极与家长沟通教育的思想观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得益彰,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英语教学上,我要加强学习、交流、磨练和反思,努力提升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学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组织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使自己在教学上游刃有余,胜任学生学习英语这门功课的要求。

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我要求自己做教育的有心人,坚持在实践中进行课堂研究,增强科研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我要像小蜜蜂一样采得百花酿造佳蜜。

作为一项职业来说,教书也很适合我的生活方式。我还喜欢这份工作的循环性质,它会有一个很明确的开始和结束,一位教师每年都和他的学生有一个崭新的开端,我认为这是教师职业的独一无二之处。

我做教师是因为它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目的。做教师让我有很好的理由每天按时起床,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工作。我可能有些单纯,但是我相信日复一日所做的事情的确都是有意义的,教师确实是在不断改变着人生。我在公立学校教书是因为我还信任私立学校,我认为私立学校,是要让所有进校门的孩子都能受到很好的素质教育,我希望成为执行那高尚使命的一分子。

我做教师是因为我相信教育能够带来的影响和认知效果。我意识到即便我可能感觉到教书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是我一直在“慢跑”中度过的岁月,我也有机会每天都让孩子们觉得自己是有竞争力的、重要的人。

我认为教书是最有挑战性,同时也是回报率最高的职业。一年之内就可以看到回报:孩子们在认知、行为和社会性方面都进步了不少,有时这样的进步是逐步的,有时这样的进步是巨大的,他们在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都让我觉得是很大的回报。我们就像一个园丁,每个小小的幼芽的细微成长,都像长成一根长长的藤那样令我无比欣慰。

回归正题,怎么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师承载者历史的使命,肩负着培养祖国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责任重大。在面向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知识多样化的今天,怎样做一名令人民满意的教师,是摆在教育战线上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看了许多教育专家的作品及心得我比较赞同的是,结合当前的形势和自己从教的经历,认为做一名令人民满意的教师需要“六高”——品德要高尚、学识要高深、目标要高远、情趣要高涨、教法要高超、生活要高雅。我相信我们都在这条路上,不知道走多久,但是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做人心得体会(篇2)

你是迷途中的指向标,指引着人们在渴求知识的道路上不断探究摸索;你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引领着人们在浩渺的知识海洋中杨帆拼搏。你就是---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慨括教师的职责时,把传道放在授业之前,意在突出传道是师者的首要任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爱满天下”。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

当然,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师爱”也遇到了新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应以新的视角来思考师德的要求,更应赋“师爱”以新的要义。

首先,师爱应是一种真正的爱,应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把微笑、爱心、温馨、愉快带进课堂,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也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的功利的爱,而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爱。这种爱要求教师对工作不浮躁,不虚华,不功利,为学生着想,对学生负责。

其次,师爱应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无私广泛没有血缘的爱。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感受。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基础。

再次,师爱应是一种公正的爱,是惠及全体没有差异的爱。在现实的教育中,确实存在师爱不公的现象。有的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关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另眼相待等等缺乏公正的爱,在滋润了少数学生的同时,却也伤害了很多的心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中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如果教师的语言、行为稍不考虑,就很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致影响他们的一生。不论家庭贫富,不论学习好坏,师者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作为一名从事中学教育的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讲稿,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的爱、认真,付出,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并尊重。

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负责。

老师不单单教书育人,在我看来更是大爱的传播者。老师因心有大爱而师德高尚;老师德高望重也是大爱无疆的具体体现。

做人心得体会(篇3)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提出,希望广大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指出了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对教师教书育人使命的深刻概括,为广大教师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争做人民满意“四有”教师。

不忘初心,坚定从教理想信念。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做人民满意“四有”教师,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以培养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己任,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立志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有好的教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唯有教师人格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做人民满意“四有”教师,要求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以德立身、自尊自律,淡薄名利、教书育人,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以优良的作风塑造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良好的师表形象,高尚的职业操守,引导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与时俱进,争做博学善教表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首先要具备驾驭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适应工作要求。做人民满意“四有”教师,要求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严谨笃学,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要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适应未来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用心用爱,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爱是教育的源泉,是世上最伟大的语言,是激发潜能的最好动力,有了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没有融化不了的坚冰,没有打不开的心灵通道,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做人民满意“四有”教师,要求教师要时刻保持爱生如子的园丁情怀,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带着感情去工作,带着感情去管理,带着感情去交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公平公正,面向全体,用师爱的阳光温暖学生心灵,照亮学生人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人心得体会(篇4)

通过学习吉林省教育厅印发的《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感触颇深。

身在一线的教师,非常了解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以及择校就读等问题。学生在校期间,活动量和作息时间有时都不能保证,这无形中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隐患。因为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长时间的把学生圈在教室里,不利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实质上是对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善意的伤害。没有一个健全的体质,何谈教育,长期以往,我们培养的学生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呢?所以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中小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是完全正确的。只有保证了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作息时间,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状况向健康方向发展。

规范教学行为,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效益,多给学生留有思考、研究、讨论的时间。不准任意提高教学要求和延长学生上课时间的建议提得很好。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时,多讲究点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炼,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学习的时间和自我展示的空间。因为我们的教学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事讲究一点方法,讲解知识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要学会取舍,充分利用单位时间,发挥更大的效益。

其次,要发挥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为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独自生存打下基础。而现在的教学现状是: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争分夺秒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延长课时、压堂,占用自习课和其它非考试科目的时间。可以看出,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奉献精神和教育境界也是可嘉的,但却违反了教学规则,无意中阻碍了学生其他特长的发展。更有甚者,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断增加学生的作业量,致使学生回家做作业做到很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休息,正常睡眠,无形之中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

所以,作业要少些,精些,多布置些背诵型的、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外作业,要遵循少年儿童成长规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做人心得体会(篇5)

作为党员教师,自已有着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一位人民教师,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努力争做优秀党员、争做优秀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教师。正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公开承诺中自己所要求的: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平日里,积极参加党内各种学习,用理论知识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

二、在教学工作中,我做到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评价和对待每一位学生,做一名有爱心、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三、谦虚谨慎、尊重同事、互相学习、关心集体、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做一名人小的好成员,老师们的好同事。

在这次的“创先争优”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而是要靠大家一起团结协作,利用团体的力量和价值才能创造出“先进”和“优秀”。同时让我更看到了我身边的优秀党员、优秀事迹,更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创先争优”中对党员要求的“五个带头“,自己还有许多要去努力的。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自己还有许多要去努力的。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应该抓信机会好好努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多观察、多阅读、多问、多反思,不断总结,成为一名优级秀的党员教师。

做人心得体会(篇6)

《做人民满意教师》读后感正文:    阅读了《做人民满意教师》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是书中伟人教育孩子的那种宽容之心。他们的宽容不但给了这些孩子改过自新的机会,还给他们向上进取,勇攀高峰的信心。回想自己的日常教学,批评这种手段用得似乎多了些,深感惭愧。・・・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夸张地说:一句好的赞语能使他不吃不喝过上两个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儿童憎恨的是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的老师。”“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学生在被关爱的同时,也学会爱教师、爱集体。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先后之别,不要把学生一棍子打死。    人是需要刺激的。有了刺激,人的行动才能得到强化。人又是具有丰富精神活动的动物,因此,表扬和鼓励比物质的刺激更重要。它就如温暖的阳光,能使小树焕发生机,使学生健康成长。有人说,学生调皮捣蛋,老捧着他们,怎么行?其实你只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把他们当朋友,去欣赏他们,你一定会发现学生的许多优点和可爱。有人认为,给学生表扬多了,他们的尾巴就上了天。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拿两个班做实验,一个班专门批评,另一个班专门表扬,结果,受表扬的班的智力水平、成绩状况均好于另一个班。还有人认为,这不是恭维、阿谀逢迎吗?其实,我们不妨以大人为例,如果你的上司总是鼓励你,你工作起来就会感觉非常舒心,而因为一些疏忽和错误就一味地批评你,那你就会工作干劲不大,那么学生更是如此。因此,“高帽子”只要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夸奖和赞誉,学生是一定能在不断地激励中逐步前进的。    ***人最会赞赏人。***人的生产效率世界闻名。对***人来说公司就是他的生命,他和公司结合为一体。在这种环境中,经理必须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优点。他们不开除人,也不资遣人,要想完成任务,只有强化每个人的优点。许多***经理指出:“工人的缺点知道得愈少愈好。我们要知道的是他们能做什么和他们的优点”。曾经有位学生考试考差了,回到家里,父亲问他:“成绩怎样?”儿子很难为情。父亲又问他到底怎样?儿子怯怯地说:“很糟糕”。父亲想了想:“不会是最后一名吧!”“确实是最后一名。”儿子说完,等待着“暴风雨”来临。没想到,父亲喜笑颜开地扶着他的肩膀说:“[1] [2] 下一页

gz85.COm小编推荐

做人做事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心得体会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做人做事心得体会”,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做人做事心得体会(篇1)

避世避人乃大无畏,立德立命在有不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如果将这句格言落实在我们做人做局做事情方面,倒也颇能点化出一些人生哲理,因为成功的人生都离不开做人做局和做事。

先说做人。做人就是要做一个让大家都拍手叫好的人,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圈。做人是一门大学问,有的人直至做到胡子拖地也没能明白这一学问的深奥。要做到一个让大家都拍手叫好的人不容易,一要有正义感,二要有胸襟度,三要有诚信值。正义如虹,必可驱逐邪瘴;胸襟似海,必可容纳百川;诚信若尺,必可丈量人品。在如今这个平庸成为最大时尚的社会里,做一个有诚信值的人很难。在平庸流行的时代,卓尔不群就会成为别人的靶子,但我们不能因为惧怕成为别人的靶子而放弃做人的准则。

再说做局。做局就是要善于谋算自己的每一个计划,像棋手一般精心对待自己布下的每一步招式。成功人生属于聪明人的棋局,快乐人生属于聪明人的布阵。与做人有区别的是我们在做局上要学会聪明。有句话是值得我们玩味的,态度决定一切。做人求正,做事求圆。古语云:儒以文上进,侠以武求生。文之为儒,武之为侠,正是做人做局的要义。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只是你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每一个计划的出台,除却冒险因素之外,都应该有一个详细而长远的实践招式,做不做是个态度问题,能不能做好是个能力问题,有一个好的态度再加上一个好的能力,做局自然就会向成功的方向发展。源流不乱知归趣,谋划无多见苦心。只有摆正人生棋局,走好人生布阵,才能走活人生一盘棋。

其次说做事。做事就是要把最美好的想法落实在最具体的行动上,然后脚踏实地去做,最终打开自己事业的成功局面。人生最富有的时光是青年,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无畏失败,年轻就是资本。人到中年后,肩挑社会、家庭、事业三副重担,能够看清楚脚下的路了,也能够禅悟出诸多的道理了,该是人生成熟和收获的季节。我们是这个变化中的社会人,当财富追逐成为一种潮流时,人们喜欢看着自己的财富一点点膨胀。当哗啦啦的金钱声与我无关时,我们的内心就有些空落。但这种情绪与做事情关系不大。除了死去的人,大家都活着。活着就要做事情。"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是做人和做事的一种态度。无论是亿万身家的老板,还是身无分文的乞丐,活着就要做自己想做和能够做好的事情。人也只能通过做事情,才能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舍群得看智慧,做大做小看局势,可快可慢看悟性,是成是败看坚持――贵在坚持!总之,精于做人,巧于做局,实于做事,大凡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得秘笈。

做人做事心得体会(篇2)

做人有做人的法则和技巧,做事有做事的规律和窍门。作为一个现代人,在商业社会里打拼,仅有熟练掌握这些法则、规律、技巧和窍门,才能步入成功者的行列。

天下最难的是做人,不会做人的人,就不可能赢得人生胜局。这不是大话,而是实话。对于现代人而言,“会做人”讲的是要有好的人品,有敬业精神,有协作精神,有情义,有担当。做人的成败与做事成败密切相关。美国哈佛大学著名行为学家皮鲁克斯曾有一句名言:“做人是做事的开始,做事是做人的结果。把握不住这两点的人,永久都是边缘人!”的确,仅有精通做人的道理,经受做人的历练,才能胸怀大智、心装大事,才能透过健全的心智、充沛的精力、正确的行动,求得事业的成功。

成功之道,在以德而不以术,以道而不以谋,以礼而不以权。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有一颗谦虚谨慎的心,都是不把自我的真正实力暴露出来的人。做人做事不锋芒毕露,不狂妄,不骄不躁,韬光养晦,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做人踏实本分,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自我也能够问心无愧。所谓成就感并非是一步登天,而是在一步一步走过后,回头再看来路时那发自内心的欣慰与愉悦之情。一步步走来,切勿急切行事,用心急躁,急功近利的人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

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做人的成功!

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做人的失败!

无论如今你的人生事业处在什么阶段,本书对你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用心研读和遵循本书给你的忠告,你将受益终身;无视这些忠告,你将自蹈危机,永久成不了赢家。

做人做事心得体会(篇3)

有句流行话语叫“先做人后做事”。职场中,先要学会做人,有些人很有潜力,但发展不好,就是不会做人,经常得罪人,不讨上层喜欢。所以,工作潜力固然重要,如何做人更是第一要事。

“做事不做人,做人不做事”,平时不太听到,总觉得这个说法比较市侩,但的确比较现实。如果你想把事做好,有时就要放弃你做人的原则;如果你坚持你做人的方式,有些事你就根本没法做。好比很多人不爱做假话,但有时又不得不说假话。

做事先做人,做人才是“立”人的魂。所谓做人要厚道,就是要容人、宽人,给人留退路和给台阶。不然,老想着自我占便宜,不想吃亏,那这样的人是很难立世的。给人以宽容,就是给自我一个空间。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争取别人都成为你的朋友和帮手,而不能自我孤立无援。做人是个大学问,有的人活了一辈子还不明白怎样做人,有的人只活了十几二十几岁,却给人无限的留恋和尊重。做人也是哲学,需要好好揣摩和借鉴。

“先做人后做事”。职场中,先要学会做人,有些人很有潜力,但发展不好,就是不会做人,经常得罪人,不讨上层喜欢。所以,工作潜力固然重要,如何做人更是第一要事。

“做事不做人,做人不做事”,平时不太听到,总觉得这个说法比较市侩,但的确比较现实。如果你想把事做好,有时就要放弃你做人的原则;如果你坚持你做人的方式,有些事你就根本没法做。好比很多人不爱做假话,但有时又不得不说假话。

先做人,后做事。只要把人做好了,做起事来那自然就简单了。

做人做事心得体会(篇4)

在充分讲究团队精神的今天,我们开展有关做人做事的教育活动,解读为人处事的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能够真正体会和认识到诚信、互助、协作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在以后的学业研究和科技创作方面的协调分工、互帮互助做好准备!通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和领导,同志的帮助,让我自己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要摆正自己做人的理念。摆正了自己做人的理念,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同学、老师融洽相处,工作上和学习上的事情经常交流、相互帮助,推己及人。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缺陷和不足,待人接物有理有节,不骄不躁,不亢不卑。与同学平等相处,不欺负弱小,不搬弄是非。与大家一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创作氛围,使每一个人心情愉快,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并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体现个人的价值。

其次,在大环境中培养自己做人做事的个性。一个大的环境,有很多性格各异的成员组成。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见解都统一到一起,所以要有节制地释放自己的感情有益于个人成长,高兴的时候适当张扬一下个性是现代人的优点,规范地与同事竞争可以促进大家共同发展,不过分地嫉妒一下别人然后想办法做的比他更好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激励,关心同事分享彼此的快乐可以增进感情。不管做什么首先不是恶意的,对有些事情要能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更要主义培养自己的上进心和竞争理念,有了上进心就会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汲取别人的优点。有了竞争理念就会在工作中力争做得更好,因为比较的尺度就是参照物的选择,没有了竞争对手,研究和创作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清楚,做人要大度,有包容心,不要斤斤计较。要讲诚信,慎许诺。做事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坚持原则,不轻言放弃。作人是做事的前提,做事是作人的意义,试想无所事事,一事无成那多可怕?当然更可怕的是失去别人的信任和作人的尊严。同时我也知道,好多话说的容易,但是要在实际当中,特别是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实践却很难。今天我在这里说的,是我的感触,体会,更是我以后学习和生活当中需要克服的,我将进一步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完美自己的人格!

做人做事心得体会(篇5)

x月13日,来自五湖四海的54个兄弟姐妹齐聚尖草坪,参加了为期五天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体会_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培训结束后,我们被分到了各个项目,我很荣幸被分到了西成项目。西成项目是一个刚刚起步的项目,这使得我可以从头到尾经历一个完整的项目,从而能够从全新的视角去了解我的专业和工作。

虽然在学校的实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进入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难免还是有点压力。为了能让自己尽早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我适时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积极学习工作所需的各项专业知识,尽力完成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转变。在生活和工作中,有问题及时向师傅和同事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在同事和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并以全新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依稀记得在开班仪式上总经理李利军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小慎靠智,大慎靠德;爱岗敬业,认真尽责”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体会_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体会_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这前半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德,即要学会做人,后半句话是说我们对工作要有敬畏之心。这与我在学习工作中的体会不谋而合。

自古以来,做事易,做人难,而将人做好,做事儿肯定没问题。而要做一个好人,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了解别人的想法,从根本上为他人着想。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思想自私不行,做事拖沓也不行,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才是做人的关键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体会_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文章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体会_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

在施工现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会做人更是十分必要的。会做人首先要做到换位思考,它是建立在接触和了解的基础上,只有把自己融入到施工者的队伍中间去,体验他们的生活,从而感受和分析他们的想法,进而理解他们的诉求。一线施工经常在高温、大风、下雨的天气作业,施工者难免会有身体不适、情绪低落的时候,在施工中就可能出现影响施工安全、进度、质量的消极表现。这种情况下,作为管理人员,要懂得理解他们,学会给予他们真心的关怀和鼓励,让他们打心眼里感觉到这个工作环境和建设团队中的人性化管理,那么以后的工作开展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而相互的尊重和关怀,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比合同上冷冰冰的规章制度更重要。

对工作要有“敬畏之心”。不只是敬畏工作,更是敬畏生命。在工作中,因为标高核实出现偏差,如放线等任意细节工作的疏忽,都会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体会_员工做事先做人心得心得体会。施工这一行不能有半点粗心大意,若是图纸有了点问题改了还能继续用,施工作业中出了问题,运气好点只是返工,浪费大笔资金和时间,运气差点造成事故,就是对无数生命和家庭的不负责任。我也确实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整改中既浪费时间和金钱,又耽误工期。

所以在工作中必须要仔细认真,抱着事无巨细都是大事的态度去做事。在工程单位上班确实条件很艰苦,要常常顶着高温坚守站场,有时确实无法保持完全清醒的头脑,但是我们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好的技术员。敢于奉献,勇于担当责任的人,才是个真正的管理者。

做题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做题心得体会,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做题心得体会 篇1

8月15日那天,是一个凉爽并且令人激动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有幸去参观了科技馆、渣滓洞和三峡博物馆。 当我们驱车一小时来到重庆,即将到达科技馆时,我内心特别的激动,因为那儿汇聚了科技的结晶,汇聚人民智慧的结晶。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开始参观,我的心一下子被震憾了,心中除了震撼二字,其他别无杂念。因为那儿有许多的模型,如风车,蒸汽机,等等,让我体会到了科技知识无穷力量。最后,我们去参观了恐龙展,听了介绍,我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与恐龙嬉戏,与三叶虫共游。这场景让我向往,让我凝神。

参观完科技馆后,调整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又带着期盼的心情来到渣滓洞。

到了渣滓洞后,参观了革命战士关押的地方,不由得肃然起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坚持战斗,不怕牺牲,一切只为了战友安危与革命的胜利。为了能让队友脱离险境,一些人主动留下来斗争,虽然明知道结果是牺牲,但还是义无反顾的去选择留下,这难道不让人感到敬佩吗?这使我想起了革命战士——江姐,当江姐被抓进渣滓洞后,受尽各种刑法,丝毫没有屈服:十指连心的痛、遭受被灌辣椒水酷刑、、、这反而让江姐越战越勇,不怕牺牲。反之,却残酷无情,杀死一群手无寸铁的革命战士,这难道不让人感

到愤恨吗?所以我们要学习革命战士的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我们参观完渣滓洞后,又来到了三峡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后,来到战争岁月厅里,我体会到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与可恶,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等,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场面惨烈,让人心碎。我还体会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于拼搏的精神。

参观完所有地方后,终于要回家了。在这一次旅行中,我收获万千,体会到了平时体会不到的,学习到了平时学习不到的,希望今后还有更多的机会,让我学习更多的知识。

张xx 20xx年8月21日

做题心得体会 篇2

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寒假生活达到了尾声,这个寒假正值冬奥盛会,无数感动应运而生,无数泪水喷涌而至,无数故事惹人注目。现向党组织汇报我这个月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请党组织批评指正。

百年历史回响,冰雪画卷,波澜壮阔,正徐徐铺展。体育强国,体育是国家强盛的一个标识,是民族凝聚力的一个象征。中国梦,体育梦,交汇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坐标中,从08年夏季奥运会,再到2015年申办冬奥成功,再到今年成功举办冬奥,中国,正在一步一步按照计划前行。今天,为践行实现非凡卓越精彩,绿色奥运之约,我们不断摸索,攻坚克难,解锁多项国内空白技术,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国际主席巴赫说过:“尽管受疫情影响,冬奥筹办工作进展十分顺利,这几乎就是奇迹!”这无疑是对中国举办冬奥的巨大表扬,北京,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魅力。斗转星移,春华秋实,在今天,为什么中国要以举国之力举办冬奥会?事实上,冬季冰雪运动一直以来被视为高岭之花,相比于耳熟能详的游泳、乒乓球等夏季运动,由于场地和地区限制,冬季运动相对而言危险性高,熟悉度小。从本国人民角度,冬奥会的召开,能够有助于冬季运动的发展,激发国人参与运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冬季户外运动的益处和乐趣,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以及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从世界角度来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也是中国体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开创双赢局面的重要契机。

谈到了冬奥的意义,冬奥赛场之上,我们看到了老将武大靖的不懈拼搏,也看到了任子威、李文龙、谷爱凌和苏翊鸣等“00后”选手的闪耀时刻,在奥运舞台,热情洋溢、敢拼敢赢,为祖国赢得荣耀,绽放了青春光彩。同舟共济,扬帆起航,身披国家队战袍,在家门口为国争光,我们也在向世界宣告,00后的我们,正承担着属于我们的使命与任务!不为人生设限,敢于挑战,就没有不可能。通过奥运这扇窗口,我们看到了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强则国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人是早晨八点钟的太阳,青年可期,中国未来可期。奥运比赛是能力的较量,也是意志的'比拼、精神的展现。少年强则国强,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征程中,青春的符号始终在闪耀。永远相信中国青少年,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奔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的主力军。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接受奥运精神洗礼的青少年,还将更广泛地参与到世界的整体潮流之中,推动世界奔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新年新气象,新春团圆,我们在庆贺《亲爱的》原型孙海洋一家终于团聚之时,也在感叹刘学州少年生命的易逝,一个15岁的少年本该快乐成长,却被亲生父母抛弃,小小年纪经历了人生中的各种惨剧,是什么造就了这两种截然不同局面?正如有人所说,父母之于子女,即使苛责谩骂,但爱与陪伴必不可少;子女之于父母,即使任性冲动,但孝顺与理解不可或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是他们与整个世界的关系,是与身体里另一个灵魂不断对话的关系,是汲取爱的营养过上幸福生活的康庄之道,是修复内心深处伤口的治愈之路,也是卸下包袱轻装前行的重生之旅。在龙应台的《目送》之中也有说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热爱,愿这世界无拐,也愿这世界多一分爱。

做题心得体会 篇3

在运动员们拼搏了16天,战斗了16天,努力了16天后。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熄灭了,放飞梦想的“鸟巢”用它眷念的温情告别了不眠的夜空,它为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北京,这座具有悠久历史而又充满活力的古都,在这16天中,让我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的日日夜夜。它为世界呈现了多少精彩的故事和传奇呀!它广泛的传播着奥林匹克精神,将整个世界凝聚在五环旗下。它不仅是北京的光荣,还是奥林匹克的光荣。

北京奥运会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带到了五环旗下,实现了奥运史上空前绝后得大团聚。它是一个团结,友谊,和平的盛会,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携手未来的热切向往。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加深了友谊,让世界感受着古老东方的中国几千年文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北京奥运为世界展示了各国人民团结友谊的和谐画卷。

运动场上拼搏的只是人类的一个缩影,而奥林匹克的真谛在于追求“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竞技场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展现了自己精湛的技艺。他们带着各自的激情,创造了心中向往已久的辉煌。

我们会记住北京,记住这难忘的北京奥运,记住在奥林匹克大家庭里,和谐相处的欢乐时光。同时要感谢世界,感谢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为人类谱写了一曲和平,友谊,进步的美好乐章!

做题心得体会 篇4

我到党校、干部学院讲授机关文稿写作课,比较注重案例教学,所举的文稿实例几乎都出自自己笔下。前段时间,连着3次讲课,我都举了新近撰写的一篇调研报告为例。尽管授课对象各不相同,每次我在课堂上念到调研报告的精彩片段,学员们都不约而同地报以掌声,自发且热烈。

参加工作25年来,我独立或牵头撰写的调研报告,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加起来怎么也有个三五十篇,其中获奖的不少,得到领导批示肯定的更多。前面所说的这篇调研报告,同样得到了好几位领导的批示肯定。

在我的课堂上,“材料念出来、掌声响起来”的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但是,调研报告这类理性十足的文稿也能让学员自发鼓掌、多次鼓掌,在我的印象中,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那么,这个调研报告为什么能获得阵阵掌声呢?

回过头来看,首先得益于调研做得好,其次是报告写得好——这样的自我评价,虽有王婆卖瓜之嫌,但如果连“工作自信”“材料自信”都没有,这堂课也就不必讲了。当然,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这两个“好”到底成不成立,留待读者评说。

下面,我把这个报告择要推送出来,并对写作过程进行回放和分析。

在我省以决战决胜之势向脱贫攻坚发起最后冲锋的关键阶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相关部署要求,确保未摘帽贫困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并以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为样本,深入研究如何提高脱贫成色、巩固已有成果、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与促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问题,今年4月以来,我部组建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调研指导组,深入×个县开展工作。调研指导组一是自觉转变作风,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直面群众的“四不三直”工作方式,把双休日都用上了,尽量为基层减负。二是力求摸透实情,历经20天,深入××个乡镇、××个行政村、×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走访贫困户×××户,与×个县的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和×××名乡村干部进行访谈交流,努力做到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乡镇、位置最偏远的村屯、生活最困难的农户“三必到”。三是突出问题导向,既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点上的问题,又注重从政策和制度层面研究解决面上问题、共性问题。通过把所见所闻与所做所思相印证、相贯通,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调研中,我们感受最强烈的有这么4点:一是贫困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绳”,对如期摘下贫困帽子充满信心。二是广大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村屯和家庭的新变化心里都有“一本账”,对党和政府充满感激。很多群众自发地在家门口挂着感党恩的对联。不少村部或村里的学校在“七一”、国庆等重大节庆日举行升国旗仪式,老百姓都会主动参加,用村干部的话来说,“过去是赶集的时候最热闹,现在是升旗的时候最热闹。”三是脱贫攻坚让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了与贫困群众“一块干”,广大群众对党组织充满信任。有干部说,“脱贫攻坚攻下的不仅是贫困的堡垒,还有党群干群关系的壁垒。城里人现在不怎么串门了,左邻右舍住的是什么人都不一定知道;贫困户家里几乎天天都有干部上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的名字连村里的小孩都叫得出。”四是越过越红火的好日子在广大农民群众心里点燃了“一把火”,大家对乡村振兴充满期待。有群众说:“过去村里没路没水没产业,这山头那山头、左看右看是个愁;现在路通了、水有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这门路那门路、条条都是致富路。”

上面这两段文字,第二段是我在讲课时获得掌声最多、最热烈的地方。学员为什么会不吝掌声?我觉得,应该是内容比较鲜活,文字比较出彩,在文风上做到了“短实新”——

短,整段话连同标点符号在内,只有463个字;

实,4点感受是实打实的,是实地调研出来的,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

新,“四个一”的概括比较新颖、鲜活,其中有故事、有细节、有思想,还运用了“第三方说话”的技法,运用了一些“冒着热气、沾着露珠、带着泥土芬芳”的群众语言。

这样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当时我是这么想的:

这个调研报告,应该突出问题导向,但也不能不写成绩。

突出问题导向,这是由调研目的决定的,也与行文方向密切相关。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现在已经到了发起总攻、发起最后冲锋的阶段。在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场攻坚战打赢不是问题,关键是打好,打出高质量、好成色,还要把来之不易的战果保卫好、巩固好,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越是胜利在望,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注意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这个调研报告应该少写成绩和经验,少写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把目光的聚焦点、行文的着力点放在问题上,放在很多人关注不够、了解不多、思考不深的问题上。

既然成绩不应多写、不宜详写,那就需要运用大写意的笔法,寥寥数笔,写出最见神韵的地方。所以,我没有按常规的笔法来写,而是采用“四个一+四个充满”的“双眼法”来立观点,然后举一两个鲜活、典型的例子,或是用一两句群众语言来证明观点。所立的观点有新意,所举的例子、所用的语言也有新意,新话最有魅力。

为确保文稿质量,成稿后我在一定范围征求了意见。在此过程中,有同志建议把“城里人现在不怎么串门了,左邻右舍住的是什么人都不一定知道”一句删掉;也有同志建议把“这山头那山头、左看右看是个愁”,改为“这山头那山头、左看右看都是愁”。这两条建议我都没有接受,倒不是因为敝帚自珍,而是如果像他们建议的那样改,文章的味道就差了很多——没有“城里人”一句作为对比和反衬,“贫困户家里几乎天天都有干部上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的名字连村里的小孩都叫得出”,表达效果就弱了很多;“是个愁”是群众语言,多鲜活啊!改成“都是愁”,那就等于把山泉水换成了城里的自来水,明显是暴殄天物。

大家再接着往下看。

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近则影响脱贫成色和成果巩固,远则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效果,主要有6个方面:

第一,思想脱贫任重道远。访谈中,问及影响脱贫攻坚成色的主要因素,8名县委书记不约而同地谈到少数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好几位县委书记都用到了一个词——好吃懒做。这种情况,不仅脱贫前存在,脱贫后依然存在,在通过低保兜底的脱贫户中尤为突出。××县××村贫困户××说:“我们家光低保一个月就有2450元,日子过得挺好,没必要出去打工。”兜底脱贫的群众,主要是因病因学因年龄大和缺乏劳动能力而致贫的,也有一小部分是好吃懒做的,或是孩子生得多、家庭负担重的。在××、××等地的高山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县××村30%的育龄妇女都生了×个以上,最多的生了××个。该村贫困户×××说:“现在有低保,日子不愁了。村里人都生五六个,我才有两个,没有三四个哪抬得起头。”扶贫数据库和调研统计显示,在全省2019年底尚未脱贫的贫困户中,生育有3个(含,下同)以上子女的家庭占××%,8个未摘帽贫困县这一比例高达××%……(此处省略部分内容)。生育观念落后是导致贫困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治理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解决思想贫困的问题,需要党和政府综合施策,与贫苦群众一起努力。帮助贫困群众转变生育观念,阻断代际传递,教育必须紧紧跟上。据统计,全省贫困户子女初中毕业后继续读高中的约有××%,继续就读技校或中专的约有×%,直接进入社会的约占××%。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的同时,着力提高贫困户子女的升学率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

第二,扶贫产业后劲不足。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扶贫产业竞争力弱、附加值低、可持续性差等老问题仍有待解决。一是扶贫车间发展面临挑战。大石山区的扶贫车间主要是搞来料加工,原材料需要运进来,产品销售要拉出去,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增加了物流成本。有的企业主表示,到这里来投资办厂,主要是响应支持扶贫的号召,加上地方有产业补贴,厂子不盈利也能保本。这些靠乡情亲情引进来、靠优惠政策撑起来的扶贫车间,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生产效率不高,劳动力稳定性不强,市场竞争力也不强,“留下来”“活下来”不容易,“做起来”“强起来”就更难。二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地方把扶贫产业、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交给龙头企业或政府投资平台运营,贫困户参与不够,甚至不用投钱也不用投劳就可以拿“分红”。三是产业尚未形成链条。有干部说,“贫困地区是人分散、地破碎,发展产业先天不足。”农业产业以“种”和“养”居多,“加”和“销”短板突出,加上贫困地区工业和商贸物流业发展滞后,很难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从了解的情况看,8个未摘帽贫困县现有的“5+2”特色产业全部是种养方面的;2019年全省扶贫成效最显著的6个产业,分别是……(具体略),也全部是种养方面的。截至今年6月23日,全省共有×××万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其中仅有××万户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园)带动,散种散养占了近七成。这样的产业结构,支撑脱贫已经很不容易,要实现产业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易地安置存在“三难”。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共有××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挪了“穷窝”,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占贫困人口总数的××%。贫困群众搬出大山以后,一定程度存在“三难”:一是稳定就业难。搬迁群众大多属于“无土安置”,要“稳得住”,关键要“有就业”。目前,这部分群众主要靠组织劳务输出、扶贫车间吸纳、扶持创业带动、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渠道就业,其中劳务输出仍占大头。据主管部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搬迁群众已实现就业××万人,其中单位就业占××%,灵活就业占××%,农业经营生产占××%,公益性岗位占××%,自主创业占××%;同期我省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万人,其中省外务工占××%,县外省内务工占××%,县内务工占××%。这些数据说明,搬迁群众“有就业”已经不是大问题,但就近就业、稳定就业还需努力。二是后续管理难。全省现有×××个安置点,每个点平均有1400多人,多的有1—2万人。对安置点如何管理,各地正在积极探索,有成立管委会的,也有成立街道办事处、小区居委会的;有发安家补助的,也有给物业补贴的,具体做法不一。对万人以上的安置点,全省正在统一实施便民利民“××××”服务工程,但规模较小的安置点,主要还是靠县里自筹资金、自定标准来配套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范,配套设施有的跟不上,有的则比较“高大上”,甚至没有充分考虑功能整合,一定程度存在浪费现象。总体上看,搬迁群众的户籍关系、土地关系以及享受城镇化待遇等方面还有待深层次改革完善。三是生活融入难。搬迁群众来自不同的乡镇村屯,人员结构复杂,民族成分多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之前多数人习惯了宗亲式的“小聚居”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耕生活,一下子成了“城里人”,生活环境完全变了样,左邻右舍也不认识,普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融入过程。有干部说,“安置点的建设和管理是个新问题,也是个大问题。做好了,那是一座座丰碑;做不好,就是一个个火药桶。”

第四,人才缺乏仍然是贫困地区的最大短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资金投入轻人才投入的现象,义务教育教师和医务人员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虽有缓解,仍不容忽视。目前,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占××%,美术、音乐、英语等科目教师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全省的乡村医生中,具有执业和助理医师资格的只占××%,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占××%,55岁以上的占××%。此外,有的贫困县还缺乏农、林、水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干部和人才流失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近3年来,××县科级及以下干部调出县外的就有近100人。

第五,县领导普遍存在脱贫的后顾之忧。最让他们担心的,是现行的资金投入、产业扶持、教育扶贫、医疗保障、农村低保、社会救助等扶贫政策还能“保多久”。多数贫困县都是靠转移支付“吃饭”,靠专项扶贫资金“撑台”,如果没有国家和省里的资金倾斜,保基本、保运转都会出现困难。××县的领导反映,该县承担易地扶贫搬迁的资金比例达××%,县财政面临着巨大的还贷压力。全省××万多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普遍担心如果这支生力军撤了,现有的农村工作力量特别是村“两委”班子还能不能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

第六,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普遍缺乏准备。有些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认为要等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才开始考虑乡村振兴战略,没有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及早谋划、早作打算。问到对乡村振兴有什么想法时,很多基层干部一头雾水,甚至反问:“什么是乡村振兴?怎么个振兴法?”这说明他们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准备还很不足,更不用说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了。

我主笔的这篇调研报告,全文4900多字,问题分析部分占了2800多字,是绝对的重头戏。在具体写法上,我注意了这么几点:

一是集中火力,不求全面。在调研中看到了什么问题就写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写什么问题。

二是高度概括,笔法洗练。每一个问题之后,三言两语作出简要说明,紧接着就举例子、摆事实。

三是素材典型,点面结合。写材料,点是个别,面是一般。有点无面,说服力不强;有面无点,不深入,也不生动;有点有面,才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就这个调研报告来说,我所选用的素材,既有点上的鲜活事例,又有面上的统计分析;既有县领导的实话、基层干部的妙语,又有企业主的告白、贫困群众的心声。因为素材典型、类型多样,主体多元、视角多维,很能说明问题。

四是语言生动,夹叙夹议。这个调研报告递上去,省里的主要领导不仅作了批示,还在很多地方画了“杠杠”。所画的地方,往往也是我自鸣得意、自觉出彩之笔。实际上,文中的很多精言妙语,不是我包装出来的,而是在调研中听到的,我只是精选并且转述,原汁原味,无需加工。因为真实,所以生动;因为典型,所以深刻。有些措辞,包括叙笔和议笔,本来更“猛”一些,但考虑到有关部门的接受度,适当作了柔化处理。

最后是对策建议。这一部分,除了紧扣主题,除了对症下药,我也注意不搞面面俱到,着重针对不容回避的问题来写,聚焦本部门的主责主业来写,突出有见地、有建设性的内容。

结合调研掌握的情况,我们对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有以下建议和考虑。一是科学设置政策过渡期。编制和实施“十四五”规划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争取中央支持,将整个“十四五”时期作为总体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坚持精准方略,综合考量导致贫困、影响振兴的关键因素,研究制定差异化的支持政策和退出机制;区别不同群体、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的“加减乘除”。二是着力做好产业和就业两篇文章。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也是乡村振兴“五个振兴”的“当头炮”。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也是确保农民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的主要途径。要始终把就业和产业牢牢抓在手上,以就业推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就业,既要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又要通过输出劳务扩大就业。特别是要推动广大农村地区从发展“农业产业”向发展“农村产业”转变,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引导多元经营、打造特色品牌、促进产业融合,真正实现产业兴旺。三是深化拓展易地搬迁工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促进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强化产业配套和就业安置,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强化医疗、教育、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保障,让搬迁群众身心皆安。同时,对那些就地勉强脱贫、生产资料缺乏的农村群众,适应于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需要,继续有序组织搬迁。四是打造“三保障”的“升级版”。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核心指标。达标只是“底线”,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后脱贫时代”应当在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上拉高标准、持续发力,推动摘帽地区、脱贫群众从“有保障”向“有质量”提升。五是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与促乡村振兴“连抓联促”。我省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要总结提升、拓展运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形成连着抓、联动促的生动局面。从组织部门来说,重点要抓好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并注意与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深度融合。在人才振兴方面,会同有关部门着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工程、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引育,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制定实施“归雁”计划,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在组织振兴方面,着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县乡创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后进)基层党组织,实施“头雁”工程,加大党员发展力度,按需适量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建立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推动乡镇财权和事权相匹配,促进乡村管理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良性互动。

对策建议这部分,我写了1000字多一点。加上问题分析,相当于全文近80%的篇幅是针对问题来写的,重点比较突出。

这篇调研报告还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层次简明。全文采用的是“块中有条”的结构方式,但各块没有用小标题“物理隔离”,块与块之间是自然承转。这样写,可以说是眉清目秀,条目、观点鲜明凸显,避免了叠床架屋之感。

看完全文,也许有的读者会问:这样一篇调研报告,你写了多久?事实是:1天!写了整整1天,全文就基本定型。之后,在一定范围内征求了意见,改了6稿,都是小修小补。连写带改,满打满算也就两三天时间。

但我想说明的是:鸿文从来磨砺成,成如容易却艰辛。调研报告的鲜活度与调查研究的深入度是成正比的。我个人1天时间的恣意纵笔背后,是领导对调研活动的全程参与、悉心指导、严格把关,是整个调研组长达20天的“三必到”,还有之前之后花的大量时间、做的扎实功课。根据我的经验,调研报告的用力分配,起码得是“五分调查,三分研究,两分写作”。我所说的“起码”,重心在前,在调查和研究。

做题心得体会 篇5

第32届东京奥运会在世人的期待中盛大开幕了东京奥运会正式揭开大幕。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青年当以奋斗的姿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功立业,同心向党,奔赴远方。

一项体育赛事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充满了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的时候,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社会各项事业就会兴旺发达,而一旦当它失去了这一点的时候,这个国家和民族也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的矛盾日益凸显,拜金主义、官僚主义、黄赌毒等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制约因素日益突出。

当有人享受花天酒地、山珍野味、凌罗绸缎时,却有更多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上,他们处于社会底层,吃最差的、穿最次的、住最破的,孩子上不起学,看不起病。

做菜心得体会


写心得体会可能会让我们意识到平时所忽略的错误和疏忽。那么,我们该如何撰写一篇令人衷心称赞的心得体会呢?工作总结之家编辑已经为您搜索到了以下相关资料以供参考:“做菜心得体会”。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觉得不错,请与您的朋友分享!

做菜心得体会 篇1

做菜的心得体会


做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对食物的热爱与创造力的体现。在这个现代社会中,烹饪不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一种追求品味和享受的方式。通过做菜,我们能够将食材转化为美味佳肴,满足自己和家人的味蕾,同时也能够表达对亲朋好友的关心与关爱。


做菜需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对于一位烹饪者来说,了解食材的特点和质地非常重要。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烹饪时间。例如,蔬菜和海鲜需要轻轻烹煮以保留其天然的口感和鲜嫩度,而肉类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烹调以确保食用安全。通过观察食材的颜色、气味和质地,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特点,做出更加美味的菜肴。


做菜需要有一颗善于学习的心。在这个时代,厨师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新的烹饪技巧和食谱。通过观看烹饪节目、研读食谱书籍,或者参加烹饪培训班,我们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的菜肴和技巧,提升自己的烹饪水平。同时,也要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与其他烹饪者分享经验和技巧。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烹饪技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菜肴。


做菜需要有一颗善于创造的心。尽管学习和遵循经典的烹饪配方可以帮助我们制作出美味的菜肴,但创造力是让菜肴与众不同的关键。通过尝试不同的搭配和烹调方法,我们能够发现新的口味和风味,让传统的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例如,可以尝试将意大利面搭配上亚洲烹调风格的酱汁,或者将咖喱配上西式的酱料。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创新,我们能够在烹饪中获得乐趣,同时也能够给亲友带来惊喜。


做菜需要有一颗善于分享的心。一道美味的菜肴不仅仅只是填饱自己的肚子,更是一种温馨和感恩的表达。通过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美食,我们能够更好地拉近彼此的距离,共同享受美味带来的喜悦。通过将自己的烹饪心得和经验分享给他人,我们能够帮助和启发更多的人们掌握烹饪的技巧,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美食的魅力。


做菜不仅仅是简单的烹饪行为,更是一种对食物的热爱与创造力的体现。通过善于观察、学习、创造和分享,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烹饪水平,创造出美味的菜肴,同时也能够在烹饪中享受到快乐和满足。让我们用心做菜,将美食与关爱传递给更多的人们。

做菜心得体会 篇2

人人都有第一次,我第一次炒的菜是西红柿炒鸡蛋,那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又饿了,于是,自己动手做了西红柿炒鸡蛋。

一开始,我先切西红柿,我切的西红柿块非常的大。【大得像什么?】这时,想起妈妈那次切西红柿的样子,我按照妈妈的样子做,果然把西红柿的块切的很小。我切完了西红柿,开始打鸡蛋。搅拌鸡蛋的时候,鸡蛋液不停的往我身上“跳”,像个顽皮的孩子。我减慢了打鸡蛋速度鸡蛋“变得听话了”。打好鸡蛋后,我就开始炒菜了。

炒菜可是一个技术活儿,我先倒了些油,把火调成大火,把油烧热后,一下子把鸡蛋放进去,结果拿着碗的手被锅里溅起的油烫着了,【皮肤上是什么感觉?要描写出来。】“呀,好烫”,我喊出声来,差点把碗掉到锅里。我想去用凉水冲冲手,但我没有去,我不想炒了,但我没有放弃,我忍住疼,把火调成中火,翻动着锅里鸡蛋,怕炒糊了。我边炒边回想妈妈是怎么炒的。鸡蛋快炒熟的时候,我赶紧跑到柜子前拿出一个盘子,盛出鸡蛋后想到妈妈炒完鸡蛋后放了葱花。又拿了一点葱花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怕又被溅起来的油烫着,我把手抬高点。放完葱花后,锅里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这里的声音描写很好,那味道呢?会不会你倒油和炒菜的时候有很强烈的味道?】我又把西红柿放进去,搅动着西红柿,西红柿快熟的时候,想想妈妈这时候干什么,我把鸡蛋放进锅里后,把鸡蛋搅碎往里面放了些糖,很快西红柿炒鸡蛋就做完了。

我把西红柿炒鸡蛋盛出来后,我闻了闻好香,我拿起一块鸡蛋,顾不得烫,放到嘴里尝了尝,美味的汁水流入我的嘴中,【舌尖的味道是什么感觉能不能形容出来?】心里非常的自豪,当我正品尝这些美味时,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了,我让妈妈尝了尝。妈妈说:“真香。”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我通过这次炒菜知道别人炒菜是不容易的,我应该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结尾感悟自然流畅,言简意赅。】

点评:全文情节完整,语言流畅,事件发展层次清晰。

美中不足的是

1、对事件感觉描写不充分。事件发生主角是你,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眼睛看到的是光线与色彩,耳朵听到的是声音,鼻子里闻到的是气味,舌头尝到的是味道,不要概括这种感觉,要把感觉描绘出来,形容比喻出来,让读者感受到。

2、气氛营造不够。炒菜虽然是一个人的活,但第一次炒菜会是紧张与热烈的,你对事件的心理感觉要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要把自己第一次做饭的胆战心惊紧张激动通过你的描述语言和行为、心理的变化表现出来。

继续努力,加油!

做菜心得体会 篇3

俗话说:“学做饭,有能力;会生活,终生益。”

下午在家看到老爸在做菜,我也想学着点儿,学的就是怎么做西红柿炒鸡蛋。

我先请家中大厨站在一旁,给我讲一下做西红柿炒鸡蛋都需要什么:准备2-3个鸡蛋,两勺盐,两个西红柿;首先把鸡蛋打开放入碗里,用筷子搅拌均匀,使蛋清和蛋黄融为一体;然后把西红柿洗净,切成橘子瓣大小;接着倒油进锅,把鸡蛋液一点一点倒入锅内,待炸至金黄,捞出,接着放入西红柿,使西红柿染上一点鸡蛋的清香,过一分钟左右把鸡蛋再次放进锅内翻炒,一直到发出浓浓的香味捞出,装盘,搞定。

老爸讲完望向我,我说:“OK!OK!简单,我来吧!”接着洗锅倒油,等待老爸的指令。“放鸡蛋吧。”一声令下,早就迫不及待的我一下把鸡蛋液倒入锅内,顿时升起一股浓烟,老爸说:“大哥啊,是一点一点倒,哪有你这么倒的,不仅难炒,油烟一起,还看不见。”我尴尬地笑了笑,捂住嘴鼻,一阵翻炒。

当锅里传来淡淡的清香,我知道要把鸡蛋盛出来放入西红柿了。

可谁知西红柿一放下去,油就炸得四面八方直窜,几点油星飞到我拿锅铲的手上,一阵剧痛传来,我惊叫一声:“啊!”手一缩,锅铲掉进了锅里。老爸在一旁叹了口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锅铲从锅里拿出放到水龙头下冲洗降温,一边对我说:“做菜就是这样,你得控制局面,不然怎能做得一手好菜?”

我惭愧地点点头,接着准备放盐。

我拿起盐勺伸到锅的上方,轻轻抖了一下,只见盐一点一点落下,爸爸在一旁要我再放一点盐,我照做,手一抖,结果没想到满勺盐全飞入了锅内。

我黑着脸把菜装在盘子里,端出厨房。我和老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先吃。

“老爸,来来来,你尝一下,看看味道怎么样?”我说。

老爸斜着眼看了看发黑的西红柿炒鸡蛋,又看看我,皱着眉头,闭着眼睛,夹了很小很小的一块放入嘴里。他突然一把抓起水杯,猛灌了几口水,说:“嗯——这盐炒得不错,还带着一点蛋香。”说完又猛灌了几口水。我撇撇嘴。

老爸抬起头,接着说:“第一次做能做成这样,为父已经很开心了,但不妨再练练,这样下来你就能做得一手好菜,熟能生巧嘛!但是——”老爸话锋一转,我一下就紧张起来,“为了能让你知道自己有哪点不足,你得自己吃你做的东西,去分析下次应该怎么做……”我听到这里,脸一抽,说:“别啊,您负责评鉴,别找我啊,我……我肯定吃不出什么来,还是您来吧!”说完我尴尬地笑了笑,飞快冲进房间溜走了。

我听见老爸在背后喊了一句:“自己做的菜,含着泪也必须吃完!”

唉,想想就觉得肚子疼啊!

做菜心得体会 篇4

今年寒假,学校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家庭作业,自己动手做一道菜。说实话,平时,都是妈妈下厨做饭给我吃,我可从来没有下过厨房啊!这项作业让我既好奇又紧张。

正月初五的晚上,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尝试做一道菜——木耳炒鸡蛋。妈妈给我系好小围裙,在她的指导下,我先把几朵干木耳泡到热水中备用,然后拿出两个鸡蛋磕到碗里,放上一点盐,用筷子搅拌均匀,木耳泡好后用手撕成小片。一切准备好了,开火,我倒了一勺油在锅里,等油温升上来,我就把鸡蛋液倒进锅里用铲子不停地搅动,一会鸡蛋成块了,放入木耳再加点盐搅拌,木耳的加入让锅里噼里啪啦响成一团,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妈妈告诉我没事,我又赶紧拿起铲子,将菜翻了翻,盖上锅盖,过一会儿拿起盖子,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菜出锅时我开心极了,这可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道菜啊!

终于可以品尝我的劳动成果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木耳炒鸡蛋,顿时感觉这道菜格外好吃,真是应了那句话——自己劳动的果实最香甜。其实今天这顿菜我炒得是提心吊胆,通过这次做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妈妈为家里辛勤地付出,因为她每天都在做着对我来说“提心吊胆”的事,我以后要多帮妈妈做些家务。同时我也觉得其实做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用心学,就一定能掌握这项本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想像爸爸妈妈一样,在厨房里做出美味的佳肴,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我让妈妈教我,可每一次妈妈的回答都只有一个:你还太小,做不了菜的,再说了,你在伤着自己多不值呀!而我每一次都会想:不就是做菜嘛!有什么难得呀!终有一天我要当一次主厨,做一道菜给你们瞧瞧。

今天,我当主厨的心愿终于可以得到满足了。因为我有劳技老师给的“家庭主厨通行证”。也就是老师留了一项做一道菜的作业,我为此真是高兴极了。妈妈一看这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也就只能支持我了。

于是,我打算做一道比较复杂的鱼香茄子,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

到了中午,战斗拉开了帷幕。我带好围裙,信心十足地走进了厨房。我先将茄子洗净,用小刀将茄子皮慢慢地削掉,削干净,再将茄子切成条。我从一堆茄子条中随便抓了一把,想要欣赏一下自己的刀工,可我一看却傻了眼,这茄子有的比我的大拇指还粗,有的却比我的小手指还细,有的和我的中指差不多,真是千姿百态,我很是失望。站在一旁的妈妈安慰我说:“没关系,一会儿下油一炸就好了,你这毕竟是第一次。”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重新鼓起信心,把切好的茄子放在了一个盆里,备用。接着我将葱、姜、蒜切成了末,放在一个小盘子里备用。从冰箱里拿来了豆瓣酱和糖。

材料备齐了以后,我把锅放在炉子上,点上火,在锅里放入了油烧热。刚放入茄子,没想到锅里的油就溅了出来,我情急之下,一把抓起锅盖,当盾牌来使,我这才相安无事。我用铲子将茄子翻炸。过了一会,茄子炸透了,软了以后,我用铲子把茄子沥干,盛到一个盘中。这时的茄子真是色泽金黄,十分诱人。我不禁有点沾沾自喜了。

接下来,我又将锅中留少许油,放入了豆瓣酱,炒出了红油。加入了老抽,香醋,适量开水,拌匀,又依次加入了少量白糖,盐,葱、姜、蒜末,炒出香味后,再放入炸好的茄子,这时我才想起来忘了要用水淀粉勾芡。我手忙脚乱的从厨柜里找出淀粉,加上水调开后,连忙就倒入了锅里,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战斗结束了。

最后我将茄子盛在了一个盘子里,又把洗好的香菜切成小段,撒在了茄子上,使茄子平添了几分色彩,终于完成了。我看着这一盘茄子,真是诱人极了。经过妈妈的评审,认为这道菜是色、香、味俱全。我真是心花怒放,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是我第一次做菜,圆满成功!

做菜心得体会 篇5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想像爸爸妈妈一样,在厨房里做出美味的佳肴,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我让妈妈教我,可每一次妈妈的回答都只有一个:你还太小,做不了菜的,再说了,你在伤着自己多不值呀!而我每一次都会想:不就是做菜嘛!有什么难得呀!终有一天我要当一次主厨,做一道菜给你们瞧瞧。

今天,我当主厨的心愿终于可以得到满足了。因为我有劳技老师给的“家庭主厨通行证”。也就是老师留了一项做一道菜的作业,我为此真是高兴极了。妈妈一看这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也就只能支持我了。

于是,我打算做一道比较复杂的鱼香茄子,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

到了中午,战斗拉开了帷幕。我带好围裙,信心十足地走进了厨房。我先将茄子洗净,用小刀将茄子皮慢慢地削掉,削干净,再将茄子切成条。我从一堆茄子条中随便抓了一把,想要欣赏一下自己的刀工,可我一看却傻了眼,这茄子有的比我的大拇指还粗,有的却比我的小手指还细,有的和我的中指差不多,真是千姿百态,我很是失望。站在一旁的妈妈安慰我说:“没关系,一会儿下油一炸就好了,你这毕竟是第一次。”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重新鼓起信心,把切好的茄子放在了一个盆里,备用。接着我将葱、姜、蒜切成了末,放在一个小盘子里备用。从冰箱里拿来了豆瓣酱和糖。

材料备齐了以后,我把锅放在炉子上,点上火,在锅里放入了油烧热。刚放入茄子,没想到锅里的油就溅了出来,我情急之下,一把抓起锅盖,当盾牌来使,我这才相安无事。我用铲子将茄子翻炸。过了一会,茄子炸透了,软了以后,我用铲子把茄子沥干,盛到一个盘中。这时的茄子真是色泽金黄,十分诱人。我不禁有点沾沾自喜了。

接下来,我又将锅中留少许油,放入了豆瓣酱,炒出了红油。加入了老抽,香醋,适量开水,拌匀,又依次加入了少量白糖,盐,葱、姜、蒜末,炒出香味后,再放入炸好的茄子,这时我才想起来忘了要用水淀粉勾芡。我手忙脚乱的从厨柜里找出淀粉,加上水调开后,连忙就倒入了锅里,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战斗结束了。

最后我将茄子盛在了一个盘子里,又把洗好的香菜切成小段,撒在了茄子上,使茄子平添了几分色彩,终于完成了。我看着这一盘茄子,真是诱人极了。经过妈妈的评审,认为这道菜是色、香、味俱全。我真是心花怒放,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是我第一次做菜,圆满成功!

做菜心得体会 篇6

今天本少女要做一道惊天地泣鬼神宇宙无敌超级好吃的菜——土豆丝。

打开冰箱门,我拿出了两个“灰头土脸”的土豆。拧开水龙头,我嫌弃的把它们放到水龙头下面,用力地搓着,恨不得把手指搓掉一层皮。我左手拿着刮皮器,右手拿着土豆,随手的动作,一片一片的土豆皮被我削了下来。削完皮的土豆是淡黄色的,比没削皮时漂亮了不少。

我拿出砧板,把两个土豆放了上去。经过商量之后,妈妈决定让我和她各切一个土豆,看看谁切的好,年龄小的优先。我沾沾自喜:哈,等你看了本少女的刀功之后,你就等着无地自容吧。我得意的拿出土豆,把它横着放在砧板上,手指内扣按住了土豆。菜刀贴着指节,慢慢的切了下去,生怕切到了手。三四秒之后,一片厚度约三毫米的土豆片儿被我切了下来。按照这个厚度和速度,我切完整个土豆用了整整5分钟,老妈打趣儿:要是你来做菜,我非得饿死在半路上不可。我把切好的土豆片儿斜斜的铺在砧板上,用菜刀慢慢地切成丝。尽管我切得慢吞吞的,切出来的土豆丝也不是很细,但是我的自我感觉仍然很好。下面就轮到老妈来切了,老妈在刀功和我比快了不知多少倍,而且切的片也比我薄,妈妈切的丝差不多,三根合起来才等于我一根的粗细呢!啧啧啧,打脸来的太快,我根本无地自容!

妈妈告诉我:“切好的土豆丝要用水泡着,不然就会变色,变色之后就不好看了。”做完这些,把辅料辣椒和蒜一起切了。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炒菜了。妈妈先让我试了一下她平时炒菜的锅,看看我能不能端起来,结果很悲催的发现我竟然两只手都没办法把那个锅抬起来。于是妈妈只好给了我一个另一个很小的不粘锅。

开火的时候我捣腾了好一会儿才把火打开。把辣椒放进去之后,妈妈说要把辣椒炸的脆脆的,再把土豆丝放进去。该放土豆丝了,我先把盘子里的水给倒掉,再把盘子里的土豆丝轻轻的扫到了锅里。我用饭勺把土豆丝儿在锅里翻炒着,这里翻一下,那里翻一下。尽管我已经很努力的在翻了,可还是有一部分土豆丝儿糊了。妈妈说:“幸好你用的是不粘锅,你要是用的平常我用的那个锅呀,早就把土豆丝儿粘在锅上,扒都扒不下来了!”“嘿嘿嘿。”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土豆丝炒的半熟的时候我放了一点点盐和味精,我学着妈妈又放了一些蚝油在土豆丝儿里,用锅铲使劲地翻炒着土豆丝,可是我发现蚝油好像不能完全化开。妈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向我提议:“可以放一些水在锅里,这样的话蚝油就会容易化开一些。”我遵从妈妈这位老厨神的意见,又放了一些水进去,炒了炒,蚝油果然化开了。炒了一会儿,土豆丝的香味渐渐散发了出来。我觉得差不多,于是就把火关掉,拿出一个盘子,把土豆丝倒进了盘子里。

就这样,一盘香喷喷的土豆丝儿出炉了!我尝了一口,简直是人间美味!我下次我还要做!

做菜心得体会 篇7

人人都说第一次宝贵,可是为什么第一次宝贵呢?因为什么?嘻嘻,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之后才能明白这其中蕴含的真正奥义。

这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做饭,而且毫不夸张的说还做的很好,我做这顿饭还是老师交代的任务呢,而我这个饭还是“即兴而为”呢,本来计划的说要做拉面,可是时间不足,于是记起了这个“家喻户晓”的洋芋擦擦,它是一道别具风格的主食,用不起眼的土豆做成的洋芋擦擦,色泽金黄的土豆泛着淡淡的油光,土豆的清香洋溢开来,吃上一口,既有薯条的口感和嚼头,又有肉末红椒的.鲜香。不错,这样的美食正是用土豆做成的!

回归主题,这顿饭我用了总共大概不超两小时多,正好我家要做洋芋擦擦的食材都有,只要土豆,面粉就行,前提是你得有个擦擦(工具),当然没有工具你就可能要动刀了。首先将土豆洗好,用专门刮它的工具把皮先刮了,然后用水把刮好的土豆洗净,接下来就是“高难度”操作喽准备好一个不大不小的盆,然后把我们的工具斜放上去,然后拿上土豆擦,这步还带点危险,差点把我指甲给擦了。就这样反复的擦,终于有了成品(非常薄的土豆片),接下来就要把淀粉给洗掉了,经过反复过滤终于差不多了。最后拿一盆面拌入其中,必须要让每根都粘上面粉,不仅可以不让面粉粘着,并且让洋芋更有口感,弄好这步后把“被子”(带孔的一种大铁片,用于蒸东西。)放好,把洋芋均匀放在“被子”上。接下来就是起锅烧水把“被子放上去”静等蒸好。过了大约10多分就可以出“炉”了。

这就是我做饭的全过程了,我感觉做饭并不枯燥,真正的做饭在于做的过程,其中的乐趣于体会。

做菜心得体会 篇8

今天,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润红的骄阳也为它添加了一抹色彩。

早早做完作业的我,悠闲自在地在院子里溜达,像一只在跳踢踏舞的小柯基手舞足蹈,欢快极了。

欢快的我随意地问了问爷爷:“你最喜欢吃什么呀?”“红烧肉。”我一听便开始向厨房奔去。我翻了翻冰箱,捕捉到了一块肥瘦相间的肉,据奶奶说现在的猪肉贵得离谱。我心想:可要好好对待这块肉啊!不过,难怪妈妈总开玩笑说现在的我很值钱!嘻嘻?

作为新手,我决定去查查红烧肉的做法,查完一番搜索,幸亏家中材料齐全。八角、香叶、冰糖、肉、姜……材料一一备在盆里后,我将红烧肉放入锅中焯了一会儿,捞起。锅洗干净,倒入油……煎肉的过程我是百感交集呀。油噼里啪啦的表演交响曲和舞蹈后,我的手这一处红,那一处红,都快成红烧大猪蹄了!

煎完一块块肉后,我将它们装进了盘子里,又一次在锅中倒入了油,放进冰糖炒至焦黑,再放入煎完的肉块,备盆里的八角、香叶、姜……炒香,大概三分钟后,加入刚烧开的水,盖上锅盖煮到汁只剩一点为止。

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分钟,二十分钟,二十八分钟……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地跑过去了,而我的红烧肉也可以出锅了。

挑完香料的红烧肉已经在等待着人们的到来,似乎它跟我一样拥有激动、快乐的心情。“爷爷,红烧肉出锅了,可以吃了!”“来了,来了,尝尝孙女做的红烧肉,好吃好吃。”紧接着,奶奶也被我喊来尝尝。“很棒,继续努力!”爷爷竖起大拇指。“都快跟我做得一样好吃了!”奶奶哈哈大笑。此时的我,似乎是泡在蜜罐里的小昆虫,甜蜜的很!

我收拾着厨房,头海又回放着刚才欢乐的画面,而笑声似乎还在房子里回荡!

做菜心得体会 篇9

每个周末爸爸妈妈都会让我一个人在家里,不过奶奶都会在家陪着我。而这次的周末却不同了,奶奶去南宁了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了。

中午我把所有的作业做完了,过了不久肚子就“咕咕”的叫了起来。那么,今天中午谁来给我煮饭呢?眼前这一道难题把我给难住了,我不会煮饭呀!于是,我决定了,今天不中午不吃饭了,用睡觉来解决它。可不到5分钟,我那饥饿的肚子就抗议了,“快快给我弄点吃的来。”突然,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念头,让我有了新的希望,在这么耗下去,饿出胃病还得了?今天中午我要亲自下厨,体验一下做饭的感觉。

说干就干,我先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吃的东西,打看冰箱一看,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没办法,我只好拿着妈妈早上给我的20块钱到超市逛一逛。第一次一个人出去买东西,有些兴奋。我在超市里左挑右选,最后我买了包方便面一袋巧克力和一袋旺仔牛奶糖。回到家里,我学着妈妈做饭的样子,先系上围裙,接着我把锅洗一洗放在电磁炉上,放点儿开水烧,然后把方便面放到锅里煮3~5分钟。我在把佐料放进去,再煮一分钟。煮好后,把电关掉,闷上一分钟,一碗香喷喷的方便面就做好了。

折腾了半天,终于可以吃到我的一次煮的面了。我一边品赏着自己煮的面,一边自言自语道:“没想到,自己做饭的感觉真好啊。”

做菜心得体会 篇10

不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帮妈妈充公交卡,第一次去供电局交电费……可我记忆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做饭。

暑假里,表妹一家到我家来玩,我和表妹整天都叫唤,说饭菜不好吃,总是鸡蛋里挑骨头。有一天早上,妈妈突然宣布中午由我和表妹来做饭,我们顿时傻了,因为我们从来没做过饭。不过我和表妹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我飞快地找出一本菜谱,在几十多种菜谱中,我们选择了做起来简单而且大家都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

到了中午,妈妈催促我们赶快做饭。好,说干就干,我先将已提前浸泡的米洗净倒进电饭煲中,按妈妈说的加入和米同体积的开水,然后插上插头按下煮饭按钮,米饭就不用去管它了。然后我又把菜谱翻到西红柿炒鸡蛋那一页,再从冰箱中拿出三只鸡蛋,又拿出一个玻璃碗准备捣鸡蛋用。

首先应该把鸡蛋弄破,我把鸡蛋往碗边上一磕,太好了,鸡蛋开口子了,我把成了两半的蛋壳向两边一拉,蛋液流进了碗里。三只鸡蛋都弄破后,我要开始到鸡蛋了,为了快一点做好菜,我吩咐表妹赶快切西红柿。切西红柿和到鸡蛋不是大问题,难的在后面呢。该炒菜了,我们点上火,我提起装油的瓶子往锅里倒油,这下可好,油锅里的油不断往外溅,忘了妈妈提醒的应该等锅里的水干了才能倒油了,我急忙把倒好的蛋液倒进锅里。只见液态的蛋液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变成块状,不知是关顾着看鸡蛋表面好没好还是被油锅发出的响声给吓着了,我们居然忘记了给鸡蛋翻面了,结果等表面的鸡蛋全变硬了,贴着锅底的一面却全糊成了焦炭。锅也特别难洗,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变成了“西红柿炒焦炭”了。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做好了一个菜,做饭然来这么不容易,我们再也不敢挑食了。

名师点评:小朋友,老师看着你写的做西红柿炒蛋的过程觉得十分有趣,第一次做菜的困难在你笔下这般生动活泼。细节也写得非常好。最后总结到通过这次做菜体会到它的不易,也知道了不该挑食,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希望你以后能多体验生活,写出同样真实的生活小事。

做菜心得体会 篇11

世上有许多种本事,不管是什么都要靠学。我的妈妈很会做菜,做的菜很鲜美。我想帮妈妈做菜,顺便学习做菜。

首先要做的是切菜。我把洗干净的南瓜放在菜板上,操起菜刀,刷刷几下把南瓜五马分尸了。我再把几大块南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妈妈还告诉我要切均匀,不然煮的时候会一些先熟,一些后熟。接着我又切起了马铃薯,马铃薯是椭圆形的,不太好切。我只好小心翼翼地慢慢切,不料马铃薯一滚我差点切到了自己的手。妈妈教我要学会翻面,切几刀这个面,有了一个平面,就把马铃薯立起来再切。这样马铃薯就不会滚了,再也不用担心切着手了。切完马铃薯,我发现盆子里马铃薯全都变红了。妈妈告诉我,这是马铃薯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了。只要把马列铃薯用水冲洗后,就会恢复原样。我照妈妈说的做,盆子里的水变红了,马铃薯却恢复了原先的黄色。

啊哈!这次帮妈妈做菜,我还学到了不少东西。咦?接下来该炒菜了,菜怎么炒?我去找妈妈学了

做菜心得体会 篇12

从厨房里传来一阵阵嘈杂的声响,一个小男孩在里面忙碌,那便是我。

我拿出了一个黄澄澄、凹凸不平的脏土豆和一把锋利的菜刀,跪到垃圾桶旁,拿出菜刀斜着给土豆脱‘衣服’,时不时发出‘沙沙’的声音。我用力地披着,脸上那晶莹的汗珠滑滑梯般地流了下来。我想:披土豆真累!早知道就不烧饭了。不一会儿,土豆那金黄的肚皮就不由自主显露出来,闻起来有一股说不出的气味。

接着,我把土豆放在水槽里,打开水龙头,用水给土豆洗了个’冷水澡’,又给它全身按摩了一番。土豆似乎长脚了,滑溜溜的,一不留神就会掉到地上。

然后,我拿出辣椒和菜刀,‘嚓嚓’地切起了辣椒,一会儿就切好了,里面蹦出了许多颗又小又白的辣椒仔,像在跟我打招呼。随后,我又拿出土豆,一手拿菜刀,一首按在土豆上,把土豆竖着切上一排。再把五六片薄薄的.土豆横着叠在一起,拿起菜刀竖着切,切得薄薄的。然后再把一根根土豆丝放在一个盆状的漏斗里,打开水龙头,仔仔细细的地个‘冷水澡’。做完这一大堆事后,我整个人都要垮了似的。我不耐烦地问:“爸爸,什么时候才做完?"“不要这么着急,还有一大堆事呢!"听完这句话,我也只好服从命令继续了。

最后,我在锅里倒入油,打开油烟机、燃气灶,把辣椒和土豆丝同时放入锅中,再撒上盐,倒入酱油、酒和醋,拿出铁铲,开始炒土豆丝了。我拿着铁铲上下翻滚着,炒了好久,我拿起筷子尝了尝,真好吃!说着我就把土豆丝盛到碗里,大吃特吃了一顿。

自己烧的土豆真好吃,都甜到我的心田里。爸爸笑着对我说:“做事坚持,就会有收获!加油吧!”

时间如流水,稍纵即逝,实习已经有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从一名学生成功转变为一名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一份子。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无论在工作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在书本中是找不到的。

尤其是我的师傅我非常谢谢他,是他把我培养出来的,不仅教我技术还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从一个小小的学员转变为面点工,我受到了领导的重视。有时候也会有点想法,想走不想干了但是我多次的告诉自身走了不要后悔,有也许多想法让我打消这个念头经过厨师长的一番话打醒了我,走了离开了这里也不会每一件事都会顺心。

其次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身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

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不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帮妈妈充公交卡,第一次去供电局交电费……可我记忆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