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收藏5篇

荷塘月色教案收藏5篇。

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需要一些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可是,我们的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塘月色教案收藏5篇”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荷塘月色教案【篇1】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

3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单元导读

同学们,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现当代诗歌,对其有了整体把握,知道诗歌是感情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从毛泽东与徐志摩的诗中我们似乎看出了一个是豪放,一个事婉约。诗歌所表达的是作者瞬间的感情,具有跳跃性,要我们用想象与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咱们这单元要学习现当代散文,散文是作者生活中的琐碎见闻和点滴情感,有人说阅读散文就好像我们同作者一同散步。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30页,大家用一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单元导读。

散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咱们这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抒情散文。

大家用笔记下本单元的学习方法:

1、 通过品味语言来感知作品中的物象,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加强艺术手法的赏析和文章借景抒情的特点。

3、 多诵读。

二、 课文导入

师:大家有没有看见过荷塘?能不能联想到有关描写荷塘或荷花的诗文?

明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鲜艳夺目,美不胜收的画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荷花那种自然的清纯美丽)

师:月亮呢,大家喜不喜欢?说说有关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文。

明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勾起了人的思乡之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独自饮酒的寂寞与空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中的夜晚,有明月青松,流泉青石,闲静幽美,恬淡宜人。)

那么大家见过荷塘月色没有?那么让我们走近朱自清,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荷塘月色。

三、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着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时任清华教授,文章的第一句说“这几天颇不宁静”不宁静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永远是个谜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阅读和掌握这篇文章之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四、整体把握

1、课文朗读

(1) 师:一个人心里不宁静或者说很烦,他会做什么?

明确:对,一个人不宁静,他就要想办法发泄,得到解脱

师:作者在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们现在就把自己当成不宁静的作者来熟悉一下课文。先由老师开头读文章的第1、2、3自然段,其余部分我想找同学朗读。大家然后概括一下每段的段意。

(2)纠正字词

乘凉 屑路 蓊蓊郁郁 踱着 点缀 袅娜 霎时 脉脉 酣眠

峭楞楞 梵婀玲 媛女 纤腰 沾裳 敛裾

(3)段落大意: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 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9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10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4)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重音、语调、语速。

五、情感把握

1、情感变化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 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2、文章感情的基调: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六、作业

熟读课文,找出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 作业抽查

二、 课文分析

1、 第一自然段:

文章的第一句话是文章的文眼(祈祷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明确: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润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是萦绕砸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第二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主要写去荷塘的小路,那这条小路有什么特点?

明确:幽僻是主要特点,多树且是蓊蓊郁郁,,这样就更显幽深僻静。

(如果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小路” 很美,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通过白天和夜晚,及没月光和今天月光的淡相比较的。

3、第三自然段

(1)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到的具体内容?

明确:“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环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作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4、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M.995563.cOM 经典范文网】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写了那些景物?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广度,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媚情态。

荷波:密密的,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 拟人)

(2)叠词:

叠词不仅增强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富于音乐美。(联系《再别康桥》)

(3)比喻,拟人的分析。

(4)通感的分析

什么是通感?顾名思义就是使人的各个感觉器官相同。也就是说,通感就是运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上,凭借感受的相通,使原来不可名状的、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的表现出来,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此句将人的嗅觉转移为听觉,荷香如歌,若断若续,若有若无,不但形神兼备,而且新颖独特,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生活中的例子:声音很粗、声音很甜、红杏枝头春意闹。

(5)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

明确:宁静,寄予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6)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5、第五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

(1)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明确: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约会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照)太直白,淡而无味。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静写静景,以“轻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升)升空而去,动静太大,不合情境。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罩)显得过于密实,厚重。

洗:突出月光柔和。“泡”太生硬。(泡)太生硬。

落下:表沉重,突出了“黑影”的质感。(映出)太普通。

画:如同一位画师在作画。(印)

奏:同上。

(2)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会不会不协调?

明确: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烫伤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的更为精妙,一个“画”字用的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月光与黑影同时存在,是和谐的。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3)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于名曲得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4)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朦胧,和谐,给予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5)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6、第六自然段:荷塘四周

(1)为什么要写四周?

明确:突出荷塘周围环境的“静”。

(2)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明确:即由蝉声蛙声来衬托静谧的月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作者的心情,其实蝉声与蛙声一直就有,只是作者现在才听到,说明作者短暂地沉浸在荷塘的美景中,现在又回到淡淡地哀愁中了。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3)齐声朗读4、5、6自然段。

三、作业:背诵4、5、6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抽查3位同学分别背诵4、5、6自然段

集体背诵

二、课文讲解

1、学生快速浏览7—10自然段。

2、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

明确: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三、 文章艺术分析(先提问学生文章的特点)

1、 情景交融

(1) 景物描写。

标题“荷塘月色”规定了作品的全境,既荷塘是月供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一规定体现了塘中风物的总体特征。

文章通过景物描写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也颇具特色。在荷塘上,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荷香、叶子、花的总体特点都是朦胧的,这正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哀伤的心情。

景物描写的艺术水平:

A、通过绘形绘影绘声绘色的细致描写,传达出对荷塘景色的视听感受。例如,描绘荷花“袅娜的开着”和“羞涩的打着朵儿”,写出了荷花盛开于待放的两种美妙形态。

B、所见与想象相结合,扩大了描写的范围,适应了抒情的需要。例如对荷波的描写。

C、动静结合的描写。如“像亭亭舞女的裙”,“如刚出浴的美人”。

(2)情感的抒发

找一位同学回答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来突出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情景交融

景语既情语文章对景物的描写,不仅仅只是描写,还有作者的感情。例如通过蝉声的热闹来衬托出自己的哀愁。

2、 语言的咀嚼

(1) 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词语,创造生动的意境。

A、动词的选用。具体表现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又如第三段“背着手踱着”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接近,“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又能表现作者心情,这与作者的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

B、形容词的选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中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善用叠词

A、 “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B、“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C、“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D、“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E、“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F、“(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G、“荷塘的四周,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3、善用比喻、拟人、通感修辞手法,是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A、如“袅娜的开着的”、“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荷花形神兼备。

B、通感手法的运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一到另一感官上,使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

C、结合课后练习二讲解。

四、学生自由阅读。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2、完成课后练习

荷塘月色教案【篇2】

一、 关于《荷塘月色》的感悟:

在教学以前,我自己重新精读过这篇课文。我不认为传统的教材分析可取。我完全抛弃他人已有的分析,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头脑去钻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结果我有了很多独特的想法。比如我发现朱自清带上门出去前他其实是很想同人交谈,如果有一位知己可以与他共享这份苦闷,我想他就不会如此不平静如此寂寞了。他的妻子,迷迷糊糊哄着孩子睡觉,他必须寻找一个倾诉的对象。这时候就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

我认为这篇文章一直是作者与荷塘――他心目中艺术的美,或者说简直就是他追求的“艺术的女人”对话。他本来一直处在一种落寞的心境中,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找不到心灵相通的人。他在煤屑路上走,他体验着一个人的自由,他说他喜欢这样,但这看来又似乎是他的自嘲,他还是不甘心寂寞,他还是在寻找对话的客体。于是他开始了“受用”荷塘月色,其实不是“受用”,而是和这样一个宁静幽美的月下荷塘展开了对话。

既然是对话的客体,当然不是静静美丽着的自然,荷塘在他心中不断幻化成脱俗曼妙的女子,他心目中的“艺术的女人”。这些女人亭亭玉立,有体态轻盈、随风起舞的,有羞涩如明珠般闪烁的,还有通灵清透的出浴美人。这些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尽现其娇羞、柔媚的一面,他似乎听到了美人渺茫的歌声,他似乎看到美人心底的那丝颤动。

“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慢慢虚化幻化,她们开始做梦,那是一个朦胧而美好的梦,让人不忍心去触碰,唯恐不小心惊动了梦中静谧、祥和而又柔美的女人。

他无奈,只能把视线移开荷塘,移向四围,像鬼一样黑黢黢的树影中,他终于又发现了新的艺术女人,新的对话客体――丰姿绰约的杨柳。杨柳的倩影是无论什么烟雾都遮挡不了的,连影布荷叶都显得那么和谐,也只有名曲才可以有如此谐和的演奏。他很高兴,但是杨柳似乎没有荷花那般通人性,她的美总是让人觉得无法接近。于是作者再寻觅新的对话者,然而没有了,他的视线越过了树梢,看到远山,看到树缝里的灯光,听到嘈杂的蝉声和蛙声,他知道又是回到了人世,那些通灵美妙的女子不再和他对话,他没有心情了。他再次感到落寞,他说“我什么都没有”。

他不甘心没有人与他对话。他回想起古代的女子,他们是多么活泼可爱,唱着艳歌去采莲,那个风流的季节多么让人向往,但一转念,向往归向往,还是不能回去与他们对话。

没有对话的人好让人惆怅啊。作者觉得自己像《西洲曲》里的女人,唉,想着想着,不由得怀念家乡了,也许只有家乡才能找到真正可以对话的人。

他带着一腔无处诉说的失落走着,走着,已然看见过去的一切,继续罢。苦闷,暂时放在心里。待来日希望找到红颜知己,让我倾诉郁结已久的烦闷罢。

他寻找一个知己,一个可以领会他的内心可以听他倾诉的知己,在他心中,这个知己只有艺术的女人才可以充当,他最后仍然失望了。

二、 教学目标

(一). 文学角度

1. 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作

2. 了解散文这一文学体裁

(二). 写作角度

1. 体会散文的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 学习散文准确生动的用词方法

3. 学习散文使用多种修辞的表现手法

三、 教学重点

(一). 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二). 生动准确的用词

(三). 多种修辞手法

四、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如何让学生体会景中包含的感情,情观照下的景

五、 教学方法:

体验法 品味法

六、 课时设想

共两课时,提前发朱自清生平资料给学生。

第一课时:文本解读

通过通读课文,想象、体味、感受作者的情及月下荷塘的景,了解情景如何自然交融,掌握本文写作脉络。

第二课时:艺术品读

包括品读词语和品读修辞两部分。

七、 教学过程

(一). 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先不了解背景等,直接进入文本感受、品读,课后再请同学结合背景验证自己的理解

1. 作者及背景简介(有提前发下去的材料,略)

2. 请学生读课文,读得时候注意(15分钟)

1)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作者的心情

假设你是作者,你不宁静,你想着出去走走,你来到煤屑路上,你看到这样的荷塘,你看到这样的树影,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感到什么?

如果你想得和他想得不同,如果有疑问,请一定记下你的疑问。

例如:“颇不宁静”想想自己什么时候颇不宁静?不宁静的时候最希望作甚么?

2) 找出本文的感情基调

你在体验过程中,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

3) 理出作者的行动和思想脉络

4) 写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

3. 提问,通过提问带领大家走入课文

1) 散文贵在“形散而神不散”,本文的题眼在哪里?本文给你的整体感情是什么样的?

2) 写出本文的写作线索,找出过渡型的词眼和语句。

3) 本文的感情是按照一个什么顺序发展变化的?

4) 文章中作者的行动路线是什么样的?作者在行动过程中视线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5) 直接写景的部分是哪些?景中是否有情?如果有,情是如何融入景中?请举例说明。

6) 作者笔下的景完全是客观真实的吗?如果不是,则作者如何将自己的情投射到景中?请举例说明。

7) 直接抒情的部分有吗?直接抒情完全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感情了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4. 布置作业

1) 请同学们找出至少5个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句子进行赏析,说明情是什么样的情,景又如何表现情,情景是通过什么交融在一起。

2) 找出本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试着说明为什么精彩。

提示:词语可以使用“替换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修辞可以使用“还原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荷塘月色教案【篇3】

一、说教材

本教材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发展思维和联想思维的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发散思维与联想思维的特征,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通过分组增强学生合作,团结能力,提高思维设计技能。

1、从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创意思维的方法,使学生达到开拓思维的目的,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讲授法,提问法,小组比赛讨论法,借助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明白创意思维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能通过分析命题不同的思维方法进行创意活动。

2、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图形创意的思维模式及怎样发掘学生的图形创意的思维

措施:用讲解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PPT课件展示创意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是他们注意集中于课堂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级学生,他们爱想象爱联想但课堂上相对被动,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我利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相结合,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说学法:根据本节课学生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法、直接―演示法”相结合,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思维想象与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及时参与到学习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多法并用,既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四、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识引入新课(3分钟)

2、讲授新课环节(20分钟)

我通过示意图和不同的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对比归纳,理解发散思维的作用。可能学生不能全部掌握这种创意思维,但我会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看一些创意图片,并且机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教学重点。

3、课堂练习,小组比赛(20分钟)

让分组的同学按规定进行“鼠标”、“城市”、“复杂”、“历史”、“年轻”等进行联想绘画的方式表达,同事让每组学生对表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完善。

4、布置课下作业(20分钟)

用苹果和条形码为素材做联想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5、 小结

6、通过下一节课的讨论学习和实践练习,引导学生的创意思维(联想)的发掘和开发。

荷塘月色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1、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A、请学生熟读课文;

B、背诵4—6段。

荷塘月色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2.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二、自读感知

1.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2.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 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

提示: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三、再读质疑

(一)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5.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6.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7.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8.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9.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10.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11.《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如上1. 3. 6.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如上4. 2. 7. 9. 10. 8.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如上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