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心得

观察心得。

“观察心得”相关专题精选文章不容错过,希望本文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转变。在这缤纷多彩的生活中,有许多事令我们大受启发,这时我们应当静下心动起笔把见解写进心得体会。我们通过对于心得体会的记载和对自己思维的不断深度认识,可以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具备思维逻辑的人。

观察心得(篇1)

我最喜欢的花,它不像牡丹那么国色天香,也不像桂花一样香飘十里,它拥有一种独特的清新淡雅之美,这是我最喜爱的樱花。

立春时节,我家那棵三岁的小樱树,光秃秃的树干上,萌出了一个个十分饱满的小花苞。它们如蚕豆般大小,圆圆的、白白的。远远望去,它们像一个个白色的小雪球;近看,它们三五成群,两两一组,挤在枝头,好像在说悄悄话呢!

过了几天,可爱的小花苞们便有了新的变化。有的半开着,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全开了,在枝头随着春风翩翩起舞;还有的小花苞,没有一点动静,躲在枝头呼呼大睡呢!

三月初,雪白的花儿们便全部绽放了,正应了那句古诗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在新叶未发的枝头,椭圆形的花瓣儿,在风中跳动,黄色的花蕊正呼唤着小蜜蜂来采蜜呢!我凑近花儿,闻到了一股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花儿摸上去,软软的,嫩嫩的,非常舒服。春风里,它们开的那么热闹,那么生机勃勃!

樱花不仅美丽,而且还能让人的心情变好呢!今年年初,因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不能出门玩乐,观赏樱花成了我唯一的慰藉。每天,看着窗前的樱花,闻着樱花的清香,让我心中的乌云一扫而光。满树的樱花随风舞动,好像在对我说:春天已经来临,我们必能打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樱花,它不仅为我带来了清香,还能愉悦我的心情。我爱你,美丽的樱花。

观察心得(篇2)

10月31日,东莞市水乡片小学英语老师精英培训第三期,在高埗镇西联小学举行。本次培训活动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是徐苏燕教授给我们讲述《寻找高效课堂密码》的讲座,第二部分是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小学彭丽莎老师给我们的讲座《小学英语课堂观察》。经过这次系统的培训,确实受益匪浅,它不但使我对高效课堂和小学英语课堂观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给予我在教学思维上更清晰的指引。

所谓课堂观察,就是观察课堂运行状况,对其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动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方式,是教师团队的有效合作。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平时我们听课也不少,评课更是泛泛而谈,对自身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明显。今天听了彭丽莎老师的《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专题讲座,彭老师结合了自己广雅小学教学长达三年之久的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课题的经验,给我们讲述了课堂观察定义、意义,分析了课例研究和课堂观察之间的关系,如何评价一堂优质课,从而更好地反思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不足之处,以及如何去纠正,从而真正从本质上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力。主要通过课前会议、课中会议和课后会议进行讲述:

课前会议:

我们观察者在课前会议中应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上课的主题、关系和地位、本班情况(学生的思维特征、学习习惯、不同层面学生的比例和具体座位的安排、课堂气氛等等)、通过这次课堂观察明白到什么、重难点在哪里,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本课的大致结构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或困惑?

课中会议:

彭老师结合自己学校的二元五次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课题的经验,给我们展示了第一代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表、还有他们不断改进、改良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的观察表。还给我们看了他们进行课堂观察课题会议的视频。从中我们可以更好、更加直接、真实地体会和学习。

课后会议:

彭老师告诉我们评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以有利于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基于学生的表现和证据,表明学习目标(达成了吗?)是否达成,能够抓住核心说明几个结论、立足于观察到的证据、再作必要的结论等。

彭老师接着给我们看了狼群的几个视频给我们讲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后还给我们推广了关于小学英语课堂观察的几本好书《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我们的课堂,基于课例研究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

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中,我们老师应该做到三个相互

相互比照。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视频录像或同伴之间的真实现象观察证据,给自己树镜子,照镜子。自我观察、自主研究、互动发展。

相互诊断。借鉴医学研究经验,互为病人和医生,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带着行动研究的结果和问题来,带着新的方案走

相互合作。以具体的任务来维系,形成合作共同体。让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单干走向合作互助,真正实现校本教研制度的变革。

观察心得(篇3)

我爷爷的菜地里有很多豇豆,我身边别人的菜地里也有很多豇豆。每次路过菜地,都看到它的藤蔓顺着插在地里的棍子往上爬,越爬越高,却不知道它是怎么爬上去的。它有脚吗?为什么不滑下去?

暑假的一个早上,我和好朋友来到菜地观察。这里有这么多豇豆!有的刚出土,露出两片淡绿色的叶子,像我头上的角;有的长出约20厘米的直立茎;有些人爬上了插在菜地里的竹竿。我们在茎顶端的竹竿上画一条线。三十分钟后,我们发现茎变成了卷发,然后顺时针转动。它太慢了,看不见它转动,过了很久,它长了两厘米。

我们还发现,藤条表面薄薄的毛发状的东西紧紧抓住竹竿,使它的藤条不会从竹竿上滑落。原来它有爬山虎一样的“脚”!

回到家,我把观察到的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说豇豆的茎是缠绕茎,总是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方向,而其他植物的缠绕茎总是逆时针方向旋转,植物的缠绕茎是无方向性的随机旋转。

有这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

观察心得(篇4)

唐敏三十四团中学八(3)班

指导教师:白玲

西红柿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但是没有几个人观察过西红柿的生长过程,今天我把我观察到的西红柿介绍给大家。

西红柿的种子是片状的,圆形的,有点黄,很小。

种西红柿时,要先在湿的土地上用工具在地上拉上一条沟,在抓一把西红柿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沟中,再用脚把边上的土轻轻地刮进沟中,用脚轻轻地踩踏,这样是为了保证土壤中的水分传递给种子。

在适宜的温度下,过5~10天就会从土中发出嫩绿的芽上面长着两片很薄的圆形小叶片,叶片非常脆轻轻一碰就会折断,再过7~8天后,圆形小叶片就长成了尖尖的叶片,叶片边缘呈锯齿状,两边微微翘起,叶片之间的叶脉也非常明显。再过10~20天后西红柿的苗就长到了大约20厘米,西红柿的茎会长出细小的毛,主枝上会长出4~6根侧枝,侧枝上会长出3~4片叶子,叶子长而尖,叶状也比原来的大2~3倍,再过5~8天后,枝干变得比以前软,也比以前有韧性。等长到90~100厘米时就可以在枝株的旁边插上一根较长的木棍,再把西红柿的茎小心翼翼的靠在这根木棍上,用细小的绳子轻轻地绑上,加以固定,使西红柿植株固定在这根木棍上,这样是为了西红柿更好的生长。

再过5~8天后会长出小小的花苞,花苞有点像一个个小小的桃子,表面呈淡黄和纯白相间的颜色,过2~3天后花苞开始长大成为花瓣,花瓣底部呈淡黄色,花瓣上方呈白色,花蕊是黄色的,花谢后花托上会有一个很小、很硬绿色的一个小西红柿,这时候西红柿不能缺水,更不能缺少阳光,但是水也不能浇得太多,不然西红柿会因缺少氧气而叶子变得发黄、干枯,所以什么也不能多,也不能少,要适度。

就这样再过15~20天后西红柿才会变得有一点橙色,因为西红柿成熟的过程较慢,所以要耐心等待,等待5~7天后西红柿就会变红,直到红透为止,成熟的西红柿,色泽发亮,让人见了垂涎欲滴。当我们吃西红柿的时候,一口果汁就会流出来,果汁里带着一些小的、扁平的、淡黄色的薄片,那就是种子。成熟的西红柿必须马上采摘,否则它们会裂开,最终在树枝上腐烂。

到10月底是该打霜的时候了,所以要找一大块薄膜,蒙在西红柿枝株上,这样打霜后就不会伤害到西红柿,要是不加以保护,西红柿被霜“打”了,植株就会发黄、枯死,结出的西红柿也会被霜“打”,破坏西红柿的营养和色泽。霜冻过后,忙碌的人们会抽出时间摘西红柿,平整土地,然后在明年种植西红柿。

唐敏三十四团中学八(3)班

指导教师:白玲

电子邮箱:讲师**:133********

观察心得(篇5)

炎热的夏天,在枯燥的环境下,也经常会有一股凉气。烈日当空,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肆虐我们。在操场上,我们跑得满头大汗,炽热的“火光”绝不留情。此时此刻,你也许怒气冲冲,感叹“为什么这么热?”实在,这样也是徒劳,何不尝试“心静天然凉”,放下一切邪念,深呼吸,静坐几分钟,相信此刻你一定能感触感染到沁人肺腑的凉气,而刚刚的浮躁和炎热的气味也将会烟消云披发,就是如斯简朴。记得我的老师曾说过“在那里干着急,还不如坐下来思索人生”。

凉有良多种。还有一种伤感,悲惨的凉——凄凉。王之涣的《凉州词》中也讲述过这样的`情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句话描写的是戍边战士思乡的忧愁。一座地处边关的孤城,里边布满的是悲惨而凄凉的气味。与乐府诗集之中的《十五从军行》描写的老兵形象是相同的,一样地勾出了凉的另一面。

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会心凉,当失去亲人时我们会心凉,当一阵轻风吹来之时我们也会心凉。

凉在夏天是伤心之时给你的一声安慰,凉又仿佛是深夜的恶魔,给你更深的伤痕,一句“冰冷”的话让你凉透心。“给我一杯忘情水”这一杯水可能会让你的心沸腾,消除冰冷。

这就是凉吧?

观察心得(篇6)

细心观察一颗至小沙粒的罅隙里,也能找到生活的坚强与勇敢;用心去看一朵指尖大小的山花,也能感悟出蕴藏的真美与道理。

——题记

记忆中,炎炎的夏日里,很少飘来这徐徐清爽的凉风,可在老家乡下里,却时时刻刻能享受着夏日那薄荷般的凉凉清风。它直扑鼻来,缭乱了眉宇间的细细小发,却还夹杂着丝丝淡淡的山花香。它弥漫过心间,带来新意,带来惬意。

暑假之旅大部分也是在乡下度过的,刚搬到这里来时,我便倾心于这儿的一花一草一木。虽算不上繁华娇贵、艳丽夺目,却平淡得刚刚好,却清气得静心好,却简单得很美好。

记得七月间,我曾与伯父一起去远山下种山花,也就是当地的指尖大小的野花。我虽喜欢它们,但素来不曾特地去种植野花,甚至如此的细心照料。如果不是母亲有意让我去帮助伯父,就这骄阳似火的天,我也足有理由继续做个书琴宅女。

我一路跟着伯父来到远山下,路是挺远,虽然伯父也是满头大汗,却未曾见他叹息喊累。伯父也年纪大了,吃穿十分节俭,常常戴着那脱了几根线条的破草帽遮阳,整日里除了帮别人挑几个担子挣几个钱,就是来到远山下照料他的山花。看到伯父花白的两鬓和满头的银发,以及那成日里挑担子压弯了的背,我不免也会心酸。

远山下确实是个好地方,伯父种的野花虽指尖般小,却簇成一团或者一大片,颜色大致分明,但也插有几朵异色小花。山角下还有一条小溪流,伯父经常取那儿的水浇灌花丛。这的树木郁郁葱葱,我不知道是什么树,问过伯父他却说是“乘凉树”!因为他累了热了,就常到树下乘凉,听听风儿与花朵的窃窃私语。

伯父让我去取水来浇花,他除草种花,一番劳动过后,我便与伯父一块儿到树下乘凉。这时,伯父会深情的望着他的远山花,又会低走吟吟发笑。我极其疑惑地问他:“伯父,你可是多少喜欢这片远山花?”

伯父不假思索的点头:“看花,可比爱花更快乐!”我更是迷惑不解,看花与爱花有何关系?而且谁不会看花呢?伯父似乎能洞察人心,他捡起地上的一颗沙粒给我看。我左看右看思前想后,却还未明白伯父的用意。

他再次捡起一颗沙粒,指着极其微小的细缝告诉我,他看到了沙粒曾与暴风暴雨搏斗时的勇气;他看到了沙粒曾与它千千万万同胞,一起守住山丘的坚定;他看到了沙粒在面对磨难时,仍保持着充满希望的微笑……伯父一番话让我深思良久,从一颗小小沙粒的罅隙里看到它的经历并不是难事,倘若用心观察,用心去看,观其形思其历,就会发现其蕴藏的另一处风景。我没有再问他,我想这便是伯父想说的。

望着伯父苍老的脸,他那番话还回荡在耳际。伯父在帮别人挑担子时,从未听过他喊苦累。年纪大了身体也一天天吃不消,可他却十分坚强勇敢,干活完的空余时间,仍赶着长路继续来照料远山花。这也是伯父从一颗小小的沙粒里,找到了生活的坚强与勇敢!而我,不也应该向伯父学习,用心去观察事物,看它蕴藏的另一番风景,体会它另一处的真美,感悟出另一种深刻的道理吗?

我细细咀嚼于伯父一翻意味深长的话语,看花与沙粒有什么关系?我又好奇地问问伯父:“伯父,你看山花时又会看出什么?”伯父不禁一笑,慢慢的,又一番语重心长。看远山花不仅是看它花海的美,还要观察于它的花纹、花蕊、花神、花韵;还要细心于它的精神、意志、语言、真美;还要感悟着它的存在、意义、芳香、真理。倘若细心观察,就会看出远山花经年风吹雨打,却仍不见的哭泣与伤痕。待雨过天晴,温暖的阳光洒下,远山花又露出微笑,迎着阳光开放。而那娇贵婷雅的牡丹、那亭亭玉立身姿的莲荷、那粉嫩艳丽的春桃,远远不及用心细看出的山花的真美。

之后的七月间里,我却很喜欢去远山下看远山花。有时候,俯首倾听山花的花语:一生坚强的美,一生快乐的美。我忆起伯父的话,用心去看远山花,我发现此时的山花长大许些,微风中它们轻轻摇曳,花蕊藏有滴滴水露,散出芳香。我看到了远山花蕴藏的那处真美,悟出了:唯有在挫折与磨难中坚强,才能增加自己的勇气!唯有露出微笑迎难而上,才会见到雨后的阳光,才会真正的成长。

真正的美从不流于表面,而源自于内心。要看到真正的美,往往只要留心去想,去看,去观察,去感悟!去看看一花一叶不是多余的存在,而是点缀世界的彩妆;去想想穷苦孩子的卖唱,不是可怜的乞讨,而是靠自己的能力生存;去观察那指尖大小的远山花,看出它的真美!感悟它的真理与快乐……用心观察与感悟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另一种风景,另一种真理,另一种真美!

七月无声离去,我也离开了乡下,没能再和伯父去看远山花。午后慵懒的日光,似乎勾勒出了远山花的影子。我喜欢看它的美,看它蕴藏的真美!当哪一朵简单的小花,当哪一株不起眼的小草落入我的眼眸时,我想,我一定可以看出它那一处胜过繁花的真美,和存在世间的道理。

观察心得(篇7)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有一种奇妙的草,叫做"含羞草"。含羞草属于簇生植物,高约40厘米左右。花的颜色是淡紫色,形状是球形。茎上有点儿淡紫色,分枝很多,具有倒刺毛和锐刺。叶子很长,椭圆形的,朝相反的反向成对地铺在茎上。嫩红色的茎衬着鲜绿的叶子,是那么的朴素而高雅。要是用手轻轻地碰它一下,它的叶子就会合上,整片都向下垂,呈含羞状,几分钟后便会恢复。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带着这个疑问继续观察含羞草。

我发现含羞草一经触动,就会合上叶子,这全靠它的"膨压作用"。因为在含羞草的叶柄基部,有一个充满水分的薄壁细胞膜组织,那就是叶枕。含羞草的叶子受到震动,叶枕下部的细胞里的`水分就会立即向上部和两侧流去。于是叶枕下部凹陷,上部凸起,叶柄就下垂合拢了。【M.W286.COM 迷你日记网】

我还发现,含羞草不仅部分小叶在受到刺激时会合拢,而且还可以将信息传递给邻近的小叶上,以致整株小叶合拢,叶柄下垂。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含羞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又名知羞草、呼喝草、怕丑草。耐寒性较差,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含羞草的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成为阳台、室内的盆栽花卉,在庭院等多处地方都能种植。我还知道含羞草受到震动后,不单单会下垂合拢,有时还会向上卷曲。它的"害羞"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技能,它不只是被手碰到的时候才会害羞,每逢遇到强风或者大雨,它都会害羞地闭起叶子。

观察心得(篇8)

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规则,孩子们纯真,无数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向往。它比成人的世界更加清纯圣洁,比天堂更无忧无虑、缤纷多彩,充满神话色彩和童趣,充满着快乐和朝气……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做过一首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倘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可见,孩子的世界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去解读。作为一位幼儿园老师,我有的时候也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疑问。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一直尿裤子?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意安静地入睡?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把别人的玩具放进自己的抽屉?

这些行为不是盲目的,而是代表了孩子们内心的需求,通过这些看似有点不太正常的表达需求的方式,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幼儿的信息。

面对犯错的孩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孩子都可能犯错,原因有所不同,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责骂幼儿,而是应该用亲切的态度询问幼儿具体原因,了解孩子们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法。

面对敏感的孩子

有的时候,我们在放学的时候与家长聊起宝宝在园的一些日常表现,就在这不经意之间,给孩子的心理也可能造成一些变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疏忽,都会带来很深刻的影响。每一位孩子都很敏感,幼儿与成人之间的认知水平不同,成人眼中的大事可能是孩子们认为的小事,而成人认为的小事在孩子们心中却是大事,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尺度或角度衡量幼儿,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

面对行为反常的孩子

面对行为反常的孩子,我们年轻教师往往处理起来不那么容易。《在反思中成长》这本书中,都呈现出了许多这样的现实案例。通过集中的归纳,我总结了一些方法:1.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反常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2.向幼儿表明自己心目当中对其更多的关爱,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3.善于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帮助孩子解答各种问题;4.在同伴面前肯定孩子的进步,给予鼓励。当然具体事例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犯错、敏感、反常的孩子并不是让人头疼的孩子,只是要求我们老师要多一份宽容、包容,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带来的许多种可能性。

《在反思中成长》让我懂得了成长的目的、成长的方法、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孩子就像是一只等待生长的小种子,需要我们耐心的照料、呵护,它才会发芽、开花、结果。重要的是不能带给小种子一丝伤害。所以,我们幼儿园老师要理解孩子、观察孩子、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

观察心得(篇9)

刚看到书名以为是一种教学模式,讲的是如何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所以就选了它。翻开书一看,原来“课堂观察”一词就是“听课”的意思,讲的是一种新理念的听课操作模式,顿时大失所望!耐心看下来,了解到这本书是探索课堂观察,研究如何从“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型的问题。

书的封面上有一段话:“学习伴随我们一生,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但是,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判断的问题。”

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师的教案设计、重难点把握、新课导入、新知讲解、作业布置、巩固复习、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教师仪表仪态、教学语言等等,却常常忽略了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学生。我们常常会被似乎巧妙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所迷惑,而误判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成效卓著。

如果不深入到具体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去观察,不积累学生具体的学习证据,我们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误判。所以,我们要改变听课模式,要以学习为中心。

如何做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呢?它有四个特征:

首先,我们要理解学生的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是独特的个性化进程,理解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第二,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获取学习的多种数据。在教室后面听课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得不到真实有效的数据,最好采用录像的方式。

第三,观察认知学习与其核心要素间的整体关系。

第四,基于学习证据推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课堂观察还要有先期的理论准备,本书提出“对理论的回避就是回避一种立场和价值判断”。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理性色彩的研究行为,必定是一种有理论观照的行为。观察一个主题,就必须对这一主题进行理论思考。

“知识与技能类学习目标达成的观察”方面,对目标达成的观察旨在解决“有效教学”的问题。本书提出“以目标作为分析课堂的脚手架,搭建起了我们观察一堂课的‘核心架构’。通过这一架构,我们能够迅速厘清一堂课的脉络,这样课堂中的零散片段才具有了归整的意义,才能在意义框架内加以探讨。”

要观察目标,就要对目标进行理解。本书提出,判断目标达成的标准有三:预设目标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进步度、目标达成过程是有意义的。

观察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核心是观察学生,观察学生的学习,观察学生在学习目标达成上的前后关系:“上课前后他们对目标的理解有多少,在课前是怎样的表现,在课后又是怎样的表现。”

书中还提出了“迷思概念”这个概念。课堂观察要观察学生的迷思概念,本书认为“迷思概念在课堂中经常体现为学生的‘错误’,有些‘错误’看似粗心,其实揭示了学生先备经验的局限性;有些‘错误’看似荒谬,却揭示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的负迁移”,“对迷思概念的观察是揭示学生认知观念和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指针”。如果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将会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它是课堂观察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我们平时听课时有关注它,却很少去分析错误的原因。

这本书开辟了听课活动研究的新领域,开拓了我们教学研究的新视角。以上是我对这本书一些观点的摘要和表述,谈不上感想,因为我还没有这个理论高度,在平时听课时也没有探讨过这个领域。其实对我感触最大的只有一句话:“学习伴随我们一生,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但是,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判断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要想“长教常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读书,不断思考,才会不断提升,不断成长。本次假期,通过拜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使我对“课堂观察”这一崭新的课堂研究方法有了深入了解,心中疑惑得到解答,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领会,学习和借鉴到新的经验方法来改善听评课的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课堂效益。

一.认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是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目的,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分析、研究。“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的关系

传统听评课主要体现形式:

1.进入课堂时,听评课者自己没有充分准备,也未与上课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2.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评课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话语过多。

3.评课结果往往只是体现为一个无法解释的分数。

4.使用结果时往往错误类推,以一堂课类推教师的其他课。

5.“为听评课而听评课”。把听评课当成任务来做,教师听评课不是主动的为了自身专业发展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愿望,而是迫不得已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

6.评课形式化。参与听评课的老师在发言时,要么大而全,要么过于客套,要么由专家或教研员把课堂变成了“一言堂”。

三.传统听评课群体中存在的三种独立角色:

1.评课专业户——自己很少或几乎不上课,评课却是他们的中心工作。

2.模仿专业户---听课仅仅是为了模仿。

3.听课任务户---听课就是为了听课。简单处理、任务取向,没有问题,不去思考,没有反馈,按规定填写“听课手册”了事。

四.听评课改革趋势——三大转变

三大转变——简单变复杂、对立变理解、业余变专业。

1.改变思维方式。对一堂课的评价,要考虑个体、时间、空间、情境等多种因素,把小整体放到大整体中去思考。必须正视教学的复杂性,以复杂的思维和观点去看待教学活动。无论是听评课的动机、过程还是结果,都要主张多样性的统一,并且多样性之间必须要有必要的张力。

2.注重对“听评课”的研究;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教育或培训。

3.明确听评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特别是同行(学科)教师,而不是谁都可以充当听评课者。

五.课堂观察的目的

“观察他人的课堂,最终服务于自己的课堂”,这才是课堂观察最为根本的目的。通过课堂观察,不仅要丰富自己的课堂经验,修正自己的课堂教训,还要加深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1.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经验

2.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

3.反观自己课堂教学不足

4.探寻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

总而言之,课堂观察既不是对他人的课堂进行鉴别与改造,也不是装饰或者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而是通过优化听课人与上课人的课堂教学理念,以此提升听课人与上课人的课堂教学能力,实现上课人与听课人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改造。

“教学无涯,教无止尽”。通过阅读《课堂观察》一书,我汲取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期待课堂观察能真正地帮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定位,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对整个教学流程的思考能力。取人之长,为我所用,从而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