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十篇

巨流河读后感十篇。

如何去写一篇特别的作品读后感呢?我们阅读作者的作品,能从中获得大量知识和一些人生感悟。 阅读后,我们应该仔细思考和总结我们所学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为您搜索到的“巨流河读后感”相应资料。

巨流河读后感 篇1

这些年在多个网络平台看到对齐邦媛《巨流河》的推荐,有人甚至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好的三本书之一。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我看完了这本书,结论是:不推荐。

在此之前,我刚刚读完台湾作家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之《关山夺路》,这一部讲的是他(一位山东乡绅的儿子),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经历:离开正在就读的流亡中学,当宪兵,看到东北的变局,内战爆发后目睹我军的胜利,知道这个政权容不下“中上层人士”,所以毅然奔往台湾。

而齐邦媛的自传《巨流河》,从她的出生地东北铁岭开始(家里有4000亩地),到九一八事变后,到南京投奔父亲,并在全面抗战后,随父母和流亡学校一路西迁,抗战结束返回南京北京,后来去台湾。在日本侵华,举家迁徙的过程中,在重庆大轰炸的灾难中,他们家当然也有过艰难,然而这种艰难与整个时局、与很多人几乎不能生存相比,作为国民党高官的女儿,她基本上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是的,她并不知道民间疾苦,对学校的左派活动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政治令人厌烦。在她的少年青年时代,在中国“安放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她可以躲在书本里欣赏着英文诗的美。这种自认为的“不问世事的文学青年”是有家庭的背景加持的。

在《关山夺路》里,王鼎钧写道,抗战胜利后,流亡重庆的学生为了回到家乡,复员之路是多么艰难,因为军队、逃离沦陷区的民众、和流亡的贫困学生,都在返回的路上,这是当时有限的运力无法承担的。而在《巨流河》里,在政府还没开始运送学生时,齐邦媛已经坐美国的军机到了上海,又坐国民党的军机回到北京。

四十年代举国困难的时期,照片上的她衣着优雅,目光自信。她的家里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父亲的朋友,她自己的好友也都是富贵之家,或者某一行业的头号人物。她的文中倒也没有自得自傲。她从小就是在富足的高门大户中长大,将这一切生活的赐予都视为理所当然。她真的没有自傲,所谓的享受“特权”只是你们这些普通人的自以为。像她这种喊陈立夫伯伯的人,并不认为那些举手之劳是什么特权。

我并不是要批判她什么,这个社会从来不是生而平等的。我只是不知道这本书被网上盛赞和力荐的理由是什么?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对她的生活经历实在没有共情能力。

在《巨流河》中,我对她少女时期的.感情比较感兴趣,对她在武大受教于朱光潜非常感兴趣,对她讲述夫君对台湾铁路建设的贡献不感兴趣,对她自己在台湾的工作成绩不感兴趣――

我相信她本人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是很优秀的,但是整部自传中没有对自己的任何批评,不仅对她自己,包括对她父亲,他是一生“坚持人性尊严,民主革新的理想主义者”“秉持理想,坚守原则,笃信自由民主法治的理念”。我想如果我老了写一本自传,大概会坦白承认自己人性中的不足,行为中的缺漏,应该和她这种完美的自我认同有很大的区别。

PS:

1、本书也许是因为自诩的“不问世事”,也许我买的是大陆删减版,总之并没有对共党的太多议论。

2、看到她书中写到,跟钱穆的交往,与胡适的见面,我心里暗自感叹,钱穆这些人,当年离开大陆确实是正确的。

巨流河读后感 篇2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最后却不得志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摘自《巨流河》书评

寒假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齐邦媛先生写的这本《巨流河》,1924年出生的齐先生,在85岁高龄时写下了这本25万字的传记,在台湾叫好又叫座,引进到大陆,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齐邦媛教授是台湾文学和教育界最受敬重的一位前辈,**门生多恭称为“齐先生”。随着对此书的阅读,对于这位几乎与我祖母同龄的女子,竟觉得只有“先生”两字才够得上对其的敬重。

在书里,齐先生回顾她波折重重的历程,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又从大陆流亡到台湾,以及在台湾的成家立业,到美国的求学,等等,书的基调可谓“欢乐苦短,忧愁实多”,然而,这样的书却使人越读越有味道,在感动之余也得到了心灵的滋养。这,就是好书的力量。对于这么重的一本书,是不敢写书评的。

也许是职业之间的关系。我更注中与教育有关的词语。

由于战乱,作者的小学阶段转了多次学,书中所用笔墨并不多。但从中学开始,故事情节就丰满起来了。是的,南开中学和武汉大学在中国教育界都很有名,都是国民党重要的共产当的女儿。作者享有许多教育资源。

特别是南开中学,作者对其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书中,作者描述了关于体育的一些细节。“南开的体育教育也是全国著名的,每天下午三点半,教室全部锁上,每个人必须到操场参加一种球队,除了下大雨,天天练球,无处逃避。

”“至今六十多年,我仍记得跳远跃入沙坑前短发间呼啸的风,一个骨瘦如柴的十五岁女孩,首次觉得人生活着真好,有了生存的自信。”读着这样的话语,眼前仿佛浮现那个可爱的、身轻如燕的女孩飞跃的身影。

笔者就读的南开中学校长是张伯苓先生。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名寿春,出生于天津,在北洋水师学堂毕业,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建人、校长,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他是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开拓者。周恩来是他的学生,张学良是他的朋友。

他毕生致力于教育和救国。他为南开中学的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推动南开大学的创建,成为清华大学起步阶段的重要人物。

张伯苓的人才教育宗旨是从德、智、体三个方面来考虑,而德、智、体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视“德育为万事之本”。他认为,“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智育教育,而应特别着手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

他一向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他是个大胆的创新者。早在1904年当教师时,他就敢于冲破封建教育的桎梏。他不宣传封建教义的四书五经,而致力于提倡科学,宣传西方文化,开设“算术”。

“自然科学”、“英语”、“体育”等课程。发展体育,增强国民体质,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多次谈到:

教育的目的是救国,即以教育来改造中国,但中心是“改造她的道德,改造她的知识,改造她的体魄。”可以说,“体育为先”是张伯苓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直认为:

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教育精神应以“体育”为骨干。他说,“不认识体育的人,不应该做学校的校长”。张总说这样的话,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极端。

但当曾经“骨瘦如柴”的作者在这样的学校里体验到了锻炼的乐趣,以及为之带来的身体发育的促进。因此,在作者讲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想法和努力。

“德育为首”,至今仍是许多学校管理者的口号。南开中学所推行的“童子军日行一善”的做法,是一项把德育落到实处的措施。日行一善,善无大小,当一个人每天都想着做好事、帮助他人,直致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可谓是德育的实效了。

正如张伯苓校长所说:你不戴校徽出门,还要让人看到你是南开人。而就是这样的精神与意志的磨砺,尽管“烽火烧得炽热,炸弹声伴着我们的读书声。

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当几十年后,作者风轻云淡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那段苦难岁月也有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了。“南开的老师,以任何时代标准来看,都是注重性灵启发的有识之士。

”“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开展,奠定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这是作者对自己中学生涯的概括。作者亲自讲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座教育的丰碑。

今年参加的最后一次会议是市体育工作会议,要求各区教育局长和市直属学校校长、负责人参加。市教育局局长亲自强调,并提出了许多措施。可以说,在重视体育方面,厦门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把体育成绩纳入中考,这是很无奈的,但保证了学校体育和体育的实施。局长讲了一个事情,体育考试结束后到学校,发现体锻课取消了,校长竟然说“体育不是考试结束了吗?

”下有对策,上面只能再有政策了,于是中考体育时间继续往后延。当前的教育,似乎走入了怪圈。主管部门应该减轻负担,提高体育水平,但小学有很多折扣。

问题,到底出在哪?也许,像张伯苓这样的校长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中太少了,无法形成更大的力量来影响和促进教育。也又可能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像张伯苓这样的大师不容易出现。

前一段时间,**电视台的新闻广播播出了北京十一中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课程,使教育适合学生的发展。虽然我国只有一个这样的例子,但许多软硬件条件都有其不可比拟的方面,但毕竟它传递的是一种信息。教育,需要回归教育,回归学生的发展。

作为一个女人,齐先生一生养育了三个儿子。45岁时,他拿起书去美国学习。当他即将获得硕士学位时,他因为家庭需要而放弃了。这也是作者的一处隐隐的痛。作者从事的大多数职业都与教育有关。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和教科书编委会成员也在书中看到了为教育而奋斗的同龄人。

不管在哪个岗位,她都是尽职尽责。作者因其机缘,得到朱光潜、钱穆等大师的倾心指点;我等何其有幸,能在文字中感受大师的智慧。“对我而言,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我将所读、所思、所想与听我说话的人份享,教室聚散之外,另有深意。

他们(学生),都是我心灵的后裔。”正因为有了这心灵的后裔,尽管作者一直忙碌与工作与家庭之中,但却未曾退缩、抱怨,依然平和、从容地面对着一切困难,并努力趟过一条条的生活之“河”。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应该尊重和学习的。

从《巨流河》里看到的教育,很美;在自己身上努力追寻教育的真谛,也会很美。

巨流河读后感 篇3

近日读完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印象很深,这是一篇传世之作,百年之后当成为后人深入解读这一段历史的`重要文献。

这本书用齐先生带有自传性质的一生,用一个独特的视角,展开了近代中国的画卷:军阀内战、国民党北伐、抗战初期的生死沦丧,抗战中期的悬歌不缀与坚忍不拔,抗战晚期的思潮汹涌,内战时期的激烈冲突。我们大陆的读者,读到的大都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这个角度描述的历史;偶尔能够从西南联大毕业生们的回忆录中,看到较为中立的解读方法,如汪曾祺文集中的西南联大在昆明的生活;齐先生的《巨流河》则主要站在正统的国民党角度(齐先生父亲的国民党党员证是辽字一号)来描述自己感知的历史,这才深切地认识到,他们也同样是中国人,在抗战中拼死搏杀(齐父收留的东北流亡青年,从军人员基本陨落在抗日战场中);为同胞的苦难痛哭流泪;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以保留文化的火种(在重庆的南开中学,在乐山的武汉大学);在国共内战中彷徨无依;()在台湾创业中的筚路蓝缕。 齐先生的一生坎坷波折,就像近代中国的命运,忽而大浪滔天,忽而曙光初现,接着又命悬一线,然后在死亡中拼出一条生路看似前途光明,然而命运又走向兄弟反目,划海而治,接着又开始不停地折腾…… 。民族的命运,个人的命运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起伏飘荡。

这本书有时代印迹、有家庭印迹,也有浓厚的个人印迹:“东北人、流亡者、国民党正统、台湾光复后第一代创业者”,展现了国家的命运;“大地主、早期的留学精英(齐先生父亲)、抗日时期的教育界、内战时期的教育界、台湾戒严时期的反蒋思潮”,展现了家庭的命运;“身体的柔弱,聪慧的智力,与中学同学的情感,与大学同学的情感,与几位异性朋友的交往;与丈夫的情感;对教育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展示的是个人的命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齐先生讲自己参加完沈阳中山中学以父亲命名的图书馆仪式后,整整两天在大连,静静地坐在海边,感受辽河(巨流河)之水,从陆地流向大海,缓缓向南,绕过台湾海峡,流到台湾哑鼻海(那里是齐父埋骨之所)。全文至此收笔,将巨大的深沉、悲痛留给读者去咀嚼和回味。

巨流河读后感 篇4

t&d 飛訊第128期發行日期:100年10月01日第 1 頁,共 13 頁

1 從驚濤駭浪到波瀾不驚─巨流河讀後感

任可怡*

壹、 前言

《巨流河》一書是臺大榮譽教授齊邦媛先生所著自傳,該書以橫跨中國大陸到臺灣,縱貫百年近付史為骨幹,鋪陳著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具有著史詩般的氣魄與優雅。國內出版界如此形容《巨流河》:「一部反映中國近付苦難的家族記憶史、一部過渡新舊時付衝突的女性奮鬥史、一部台灣文學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紀、一部用生命書寫壯闊幽微的天籟詩篇。

」出版以來,引發海內外許多漣漪,也有多位學者為文評論推介。包括林文月教授《巨流河到啞口海的水勢》,王德威教授《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奇特齊邦媛先生與「巨流河」》,單德興教授《齊邦媛臺灣文學的國際推手》,陳芳明教授《匯入臺灣歷史大河》與《巨河回流》,李惠綿教授《一堂課〃一炬火〃一世情》,錢婉約教授《從巨流河到啞口海》,以及簡媜女士《一出手,山河震動拜讀《巨流河》有感》。上述文章或從文學賞析與評論的角度分析本書風格、內容與結構,或從與齊教授情誼的角度公務人員住宅及福利委員會組長。

描述齊教授的寫作過程和心情,作者多为文學院教授或作家。至今筆者尚未閱讀到從跨域觀點剖析《巨流河》的文章。

身為一位喜愛閱讀的政治系學生,基於齊教授對近百年社會現象之演變與發展深刻、細緻、精準的觀察與描述,願意以《巨流河》為素材,經過歷史百年縱深的發展,從政治學的角度,詮釋其意義,並探討其對於公共政策,可能帶來的省思與啟發。

貳、民主與教育

齊邦媛教授的父親齊世英教授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經濟幾近崩潰,民間生活艰难,但人民表现出民族自尊心和走出困境的堅強意志。而……中國的老百姓,何日才能普遍受到足夠的教育,走出渾渾噩噩受人擺布的境地?」所以回國後,追隨郭松齡將軍,擔任同澤中學校長,全心投入校務工作;九一八事變後,大批東北青年流亡關內,齊世英先生多方奔走,成立中山中學,首批學生即達兩千人,充分顯示國家命運與教育之關聯。

抗戰爆發,中山中學在戰火威脅下,全校師生一路從南京、漢口、湖南、廣西到四川,仍能弦歌不輟;戰時齊教授尌讀南開中學時,也深深感受即使在最不利的條件下,依然堅持對教育品質的要求;尌讀武漢大學時,因戰事失利,日軍可能威脅四川時,教育部仍下仙教學不可停,必要時撤退至川康邊界的「雷馬屛峨」彝族自治區繼續課程。

由此可見,在千萬人都流離失所時,當時**仍堅持知識與教育之重要,將重要的交通資源與糧餉分配給學生,保護學生到大後方,且教育不受中斷,因為惟有知識夠、自覺夠,才能有足夠的意志與能力,用正確的方法作正確的事,讓自己的命運不被輕侮。

教育對於建立現付化的民主社會而言,更是重要的基礎,有了充分的教育,提升人力素質後,公民才有自覺與判斷,選擇較為優秀的民選**及民意付表,並能形成輿論,及以合宜的方式參與公共事務,進而尊重與珍惜體制,並有更強烈的愛鄉愛國意識,願意為體制、社群、人民與國家付出心力,甚至生命。相對地,當人民渾渾噩噩,覺得帝力於我何有哉之時,尌無法維護自己的權利、掌握自己的命運,而只能任人擺佈。

參、文學與政治

文學與政治建立在什麼樣的關係之上呢?《巨流河》中有著深入的刻畫。抗日战争“勝利”二字所帶來的期望,不能马上實現,前后共同受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華北之初以来,中国共產黨借助中国共產黨和農村宣傳的力量,在後方迅速擴張,對不滿現状、充滿改革熱情的知識份子具有很强的滲透力和說服力。」身為名詩人的西南聯大文學院教授聞一多先生,「到四十五歲才讀共產制度(不是主義)的書,尌相信推翻國民黨政權換了共產黨尌可以救中國」而以激烈的改朝換付的言論,影響下一付的青年「在苦難八年後彈痕未修的各個城市受他

號召人们慷慨激昂地呐喊、遊行、不上課、不自由思考,幾乎完全放弃了學業,他们中的大多數人陷入了各種仇恨運動中,最后爆发了*****。一九四五年的****,若在戰後得以喘息,民生得以休養,以全民凝聚、保鄉衛國的態度重建中國,是否可以避免數千萬人死於清算鬥爭、數付人陷於長期痛苦才能達到『中國站起來了』的境況?另一方面,齊教授在擔任國家編譯博物館教材組主任時發現,中國教材第一卷“政治色彩濃厚,我喘不過氣來,更别说十卷了”

二、三歲的孩子」。於是,齊教授以正面迎戰的態度,組織編輯委員會,拜訪政治高層如早期教育部長陳立夫先生、黃季陸先生,尋求支持,以抗拒政治正確的壓力,挑選合宜的課文,回應輿論的批評與期望。她認為「現在,不僅是基於職責而編書,更是為國家文化的前途,為陶冶年輕世付性靈,必須用超越政治的態度。

以上兩個例子说明文學與政治是密切相关的。从消极關係的角度看,當政治力量压制文學的發展,或作家通过滲透和劝说號召群眾陷入各種仇恨運動,都会给國家和社會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相對的,從良性關係來說,當政治為文學營造一個自由且蓬勃發展的環境,例如成立文學館、獎助金,鼓勵社會藉著文學創作與譯述,相互對話、以促進族群間的理解與和諧,進而啟發激盪更多的思索,提升性靈、視野與創意。

因為,如果我們不知道這個社會活著怎樣的一群人、發生什麼事、懷著哪種恨、流著哪種淚,沒有故事,哪來感動?不动,就不可能引起理解和同情,一旦对他們的命運流淌

淚,尌不能說不認識;一旦為他們的遭遇嘆息過,尌不能說不知道。如果二者間相互尊重與包容,並隨著教育的普及與提高,社會觀念與資訊的開放,人民的判斷與鑑賞能力的提高,文學理想與現實世界有更理性的帄衡,相信文學與政治間都將有著相輔相成的發展。

肆、革命與建設

從《巨流河》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齊教授家族父祖三付職涯發展。齊教授的祖父追隨奉軍張作霖,擔任營長、團長及旅長,齊教授的父親齊世英先生,從日本及德國留學回國後,追隨郭松齡將軍,巨流河一役失敗後,齊先生回到關內,一方面支援東北抗日志士,一方面創立中學,教育抗日志士遺族子弟,並辦理《時與潮》雜誌介紹國際現況,來到臺灣後擔任立法委員,並與雷震、夏濤聲、李萬居、吳三連、許世賢、郭雨新、高玉樹等人籌組新黨。到了齊邦媛教授這一付職涯發展尌更多元且有趣了,齊教授的哥哥齊振一先生擔任報社總編輯,她的丈夫羅裕昌先生在臺灣鐵路局從段長、電務處長、總工程司到副局長,從**行車控制號誌工程到電化鐵路工程,帶動鐵路全面現付化。

她的好朋友楊俊賢女士是臺電會計部的副主任。總之,他們大多能發揮天賦,一展長才,並實際參與臺灣的建設與發展。相對地,齊教授留在中國大陸的南開中學與武漢大學同學,歷經學潮到文革,一九九三

年齊教授到上海時,部分已去世,部分遭受**,她的好朋友魯巧珍在別後五十年,青春夢想被現實擊破的晚年重逢時,這麼說著:「妳到臺灣這些年,可以好好讀書,好好教書,真仙我羨慕,要珍惜已有的一切,好好活著。朱光潛教授、吳雨生教授、袁昌英教授等於齊教授的老師,经历了文革的摧残,丧失了學術尊嚴。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经过幾十年的歷史變遷,生命的命运與國家的發展息息相关。在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的環境中,知識份子有機會選擇適才適性的職業,貢獻所學,為建設與發展社會努力;另一方面,當大環境相對穩定之後,也比較有機會在工作前及工作中培育人才;當社會蓬勃發展、教育普及、公民社會建立之後,具獨立思考能力與成熟的公民,會尊重體制,也有助於政治穩定。相對地,過分強調激烈改革,導致政局動盪,社會不安,知識份子不但沒有機會發揮所長,報效國家,還有可能因此而遭受**,同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飄搖動亂與壓抑的環境裡,不利於人才培育。

伍、表述與包容

《巨流河》中記載著聞一多研究共產黨制度後,地下黨的朋友勸他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更有利於民主運動。於是,他抱著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精神迎接新的鬥爭生活,而開始寫文章、演講,激烈批評、攻擊**及一切保

守的傳統。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下午,在一場追悼李公樸殉難的紀念會後,聞一多被暗殺。他的死成为一股受全國學习浪潮鼓舞的力量,對中國的命運有着更長遠的影响,因為他影響的是知識份子對共产党的態度。

如果當時**对人民的言論、演讲、著作和出版自由有更大的容忍和尊重,或者處理得慢一些,对未來的負面影響會不會小一些?畢竟,防民之口猶如防川,不宜圍堵呀。

陸、家庭與事業

《巨流河》一書敘述著三付女性的生命故事,以及百年來女子角色變遷與奮鬥史。齊教授的祖母是一位优雅的滿族人。18岁时,她嫁入齊家,生了一男两女。丈夫曾在奉軍張作霖的軍隊中服務,是一位軍威盛大的人,四十歲「壽誕」禮物是一個二十歲嬌弱的侍妾,不久,侍妾即染肺病死,齊教授的祖母把新生兒帶大。

丈夫從軍之初,她隨丈夫在各地留守,後來因照顾家庭财产回国定居。獨子十三歲時即離家去瀋陽、天津、日本、德國讀書,只有暑假回家,留學回國即參加革命,從此亡命天涯,一直到她去世為止。

齊教授的母親19岁时嫁入齊家。”她已经十年沒有離開齊家莊院有形無形的大门了。由於丈夫是獨子,傳統中所有媳婦該做的事都要做,稍有空暇尌得裁製衣服、納鞋底、製鞋跟,每天垂手站在桌邊伺候公婆吃飯。她沒有朋友,

也沒有社交,每年能回兩次二十里路外的娘家已感天恩浩蕩了」。十年來丈夫曾在暑假回去

四、五次,最多住兩、三個月,其間她生了三個孩子,由於帅子夭折,她失神落魄,常在後院牧草中哀哭。後來她離鄉背井帶著孩子尋找丈夫,而後隨著丈夫的工作,時而南京、天津、北帄、漢口、湘鄉、桂林、重慶、臺北,終身遷徙流離。她一生的角色,除了相夫教子,協助子女照料孫(外孫)子女外,尌是接待來自家鄉的革命志士和學生。

在齊教授的印象中,無論在家鄉、南京,抑或是距離北回歸線只有百里的臺中,她的搖籃曲總是那首「蘇武牧羊」。齊教授出生於中國東北部,在長江流域长大,接受过完整的大學教育。在臺灣成家立業,婚後丈夫任職臺灣鐵路局,她則隨著丈夫,時而臺中、時而臺北遷居、尌業,惟仍能在教學、行政、研究、翻譯、文學評論與創作等諸多領域中安身立命,在美國深造及開設中國文學課程,在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講授臺灣文學。

從《巨流河》的大敘述裡,可以看出近百年來中國女性角色的變化與奮鬥歷程。帄心而論,這三位女性的丈夫都相當有成尌、也都盡責與顧家,家世也都在中、上階層以上,然而她們的生命中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無奈與惆悵。齊教授的祖母大多數的時間,獨自在家鄉照顧一家老小,包括丈夫侍妾的獨子,而自己親生的獨子則自十三歲尌離家求學、尌業,終生與丈夫、獨子聚少離多。

邦媛教授的母親,婚後有十年的時間與丈夫分離,一個人帶著兩個稚齡的孩子,在婆家過著活寡似的生活,與丈夫重聚後,相夫教子,終

生成為丈夫與孩子最忠實的後勤支援者,然而「蘇武牧羊」這首象徵著邊陲苦寒之地,無盡等待盼望的歌,卻成了她一輩子床邊的搖籃曲。邦媛教授有著卓越的天賦,超人的意志,在戰亂中接受完整的大學教育,在臺灣也有仙人羨慕的工作,然而,在「不能讓丈夫耽誤公事,也不能傷他尊嚴」的家訓下,婚後辭職,兒子稍大後到臺中一中兼課時,「能從菜場、煤爐、奶瓶、尿布中『偷』得這幾個小時,重談自己珍愛的知識─用好的文字抒情、寫景、論述都是知識,我覺得好幸福。」而後隨著丈夫調職而遷徙、轉業多次;同時肩負著事業與家庭的重擔,隨時有著無法兼顧的焦慮、惆悵,與罪惡感。

例如,獲得公費獨自在美進修時,「我這個現付女子,背負著離開家庭的罪惡感,在異國校園的一隅斗室,真不知如何在此紅塵自適」。另一方面,未有充裕的時間,無法在學術上更上一層樓,也讓她有所遺憾。「我在印第安那大學開花城的春花冬雪中,也似夢見了我的學術天梯,而在我初登階段,天梯尌撤掉了,它帶給我好多年的惆悵」。

回臺後,丈夫奉命調職臺北,她卻需履行回原學校服務三年的約,擔任中興大學外文系首任系主任的時候,聘請師資、規劃課程、推動系務、照顧學生的同時,由於「家已搬去臺北,所以我每週二由臺北乘早上七點開的光華號去臺中,週五晚上六點搭乘自強號由臺中回臺北…,有兩天的時間靠一位女傭協助,努力做一個家庭主婦,住在父母對面,共用一個巷院,一切都在呼應範圍之內。但是父母已經七十多歲了,我的三個兒子都進了青少年階段…,離家趕火車時內心萬千的牽掛,

有時天上尚見下弦殘月,我真是一步三回頭…我回到臺北,也會牽掛臺中那一間小樓裡的系務了。」

期待持續接觸知識,自我實現,是知識女性的夢想,職業與家庭兼顧的兩難,是現付職業婦女面對的困境,目前在家辦公的技術與氛圍尚未成熟之際,「持續推動兩性帄權概念」、「與父母家都在照應範圍之內的居家環境」、「須隨著丈夫工作轉調,又能兼顧主婦天職」的轉調制度、育帅、侍老期間的「部分工時或兼職制度」,以及「可以協助家務」的幫手或提供喘息服務,都有助於現付職業婦女家庭照顧,紓解壓力與負擔。

柒、進取與割捨:政治人物的價值抉擇

《巨流河》一書中描述了一些知識份子的生命抉擇。首先是郭松齡將軍,在兩次直奉戰爭中建立戰功,卻意識到「進關參戰,意義何在?故鄉東北沃野千里,農耕缺人,而青年官兵傷亡異鄉,遺族處境悲慘,實應停止作戰,休養生息。

」乃兵諫巨流河,不幸敗北,郭松齡與他燕京大學畢業的妻子韓淑秀女士,被尌地槍決,並曝屍三日;然而,這並沒有阻擋後繼者追隨的腳步,張大飛的父親身為瀋陽警察局局長,因抗日而被日本人澆油漆慢慢燒死;以及東北古城樓上,所懸掛的一排血淋淋怒目齜牙的壯漢頭顱;武漢大學外文系吳雨僧教授一生勤於讀書、教書,自己儉樸卻不斷助人,然而他竟敢在

「批孔」大會上說「孔子有些話還是對的。」當有人要強迫他批孔時,他的答覆是「寧可殺頭!」而不得善終━不准授課、遭批鬥、屈辱、逼寫檢討、強迫勞動、挨打、罰不准吃飯、挾持疾行摔斷腿、雙目失明…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神志昏迷,頻頻發出文革中的呼喊「給我水喝,我是吳宓教授!

我要吃飯,我是吳宓教授!」又如齊世英先生,一九五四年因反對增加電費以籌措軍餉政策觸怒蔣介石,而被開除黨籍,一九六0年更應與雷震、吳三連、郭雨新、許世賢等人籌組新黨,幾乎繫獄。他們都知道失敗、羞辱、死亡與危險等後果都在眼前,但是他們也都知道並堅持自己的理念與價值。

走筆至此,不禁想起筆者大學時付師長們諄諄告誡「諸葛一生多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所謂大事,尌是進退、取予、出處。」當知識份子與執政者在進退、取予、出處的抉擇上不糊塗之時,不僅為後進者留下典範,所作抉擇也將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捌、奉獻與憾恨

齊世英先生自德國留學歸國後,即追隨郭松齡將軍,並出任同澤中學的校長,興高采烈地全心投入校務工作。巨流河一役失敗後,他加入國民黨,肩負東北黨務工作,並支應東北抗日的地下工作者,以及創辦國立東北中山中學,在風雨飄搖的政局中,教育著東北滿洲國成立後,不願做日本順民而

逃到關內的東北青年。抗戰結束,齊世英先生奉命整合東北人事,重建家鄉,卻因接收大員聽任俄國人蹂躪東三省,致中共崛起,東北是首先淪陷的地區,國民**遷臺後,齊世英先生搭上最後飛機飛到臺灣。初到臺灣時肺部長瘤住院,手術後一夜自噩夢驚醒,夢中看見掛在城牆上滴血的人頭張口問他:

「誰照顧我的老婆孩子呢?」到了晚年,他「每端起酒杯他尌流淚,斷斷續續說當年事:明明不該打敗仗的局面,卻敗了,把那麼大的東北丟了。

那些年,布滿東三省,一心一意跟著我十多年在敵後抗日的同志都白死了。他們盼望勝利的**會照顧他們的孤兒寡婦,也全落了空。沒有出來的人,能在共產黨手裡活著的也很少,那些人都是愛國的知識份子,如不去革命,原可以適者生存,養家活口,都是我害了他們,是我對不起他們!

這些話,他反反覆覆的說著,折磨他最後的日子。」

領導者以身作則,身先士卒,並照顧部屬乃至於其家屬,是帶人帶心的方法,齊先生以「中國不亡,有我」感昭敵後志士,奉獻心血,全力投入,甚至犧牲生命,結果卻不如預期,致使齊世英先生自責無法照顧犧牲者的家屬,並鬱鬱以終。

如果國家在勝利後不那麼快地陷入內戰,而能以更制度化方式,照顧抗日敵後志士的遺族;如果社會更繁榮,民風更淳厚,能組織更多的非營利機構,投入更豐裕資源,來教育、撫育孤寡;又如果,政權的爭奪乃至於衝突的解決不必藉由軍事處理,政權得失也無關乎黎民的生死存亡,那麼,齊世

英先生的憾恨會不會減少一些呢?畢竟,他曾冒身家生命危險,支援敵後工作;畢竟,他也曾奉獻心血,成立中山中學,全心教育東北青年;又畢竟,這些志士犧牲奉獻與效忠的對象,不是齊先生個人,而是國家民族呀!

玖、結語

身為政治系的學生,我多麼不捨那些曾在驚濤駭浪中,歷經動盪、漂泊與流離,而載沉載浮的人們,我也多麼盼望藉著智慧、知識、良知與經驗的提升,因應時付潮流與輿論反映,在處理族群的衝突與公共事務的變革上,能夠更理性地思辨、對話,帄和、穩定與有效地回應,在安定中求進步,國民能在機會均等的前提與自由受尊重的環境下,充分發揮潛能,自我實現,共同建構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而非悍然求變,以戾氣損害人民的生活與文化的根基。期盼從此以後,在天時、地利與人和的配合下,我們的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從驚濤駭浪、波濤洶湧的歷史巨流中邁向春和景明,波瀾不驚般的萬世太帄。M.gz85.COm

巨流河读后感 篇5

巨流河,承载了一个人一生的悲欢离合。

巨流河,见证了一代人一世的苦辣酸甜。

我默默合上书,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个人的命运紧紧地与时代相连,二者不可分割,任凭个人再如何挣扎也无法摆脱命运的魔爪,就像一块棉布上密密麻麻织好的一根根纱线,而纹路已经被设定好。

作者和他的家人,从儒略河到哑口海,从东北到西南到台湾,从20世纪到21世纪,不仅是时空的变迁,更是漂泊和灵魂的变迁。国家局势风云变幻,诡谲莫测,最终国民党兵败,退守台湾,便安于一隅,从此,故乡是他乡。

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的岁月,战争的残酷,政治的残酷,分居的折磨,这个海湾的浅水,比血肉之躯和爱水之躯还要割断多少血脉,如何割断和选择家园与国家。有些人,一转身即是永别。

这样的际遇,对一个在新时代和平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作者前半生随着父亲和学校的转移从东北流浪到了西南,后半生蛰居台湾,始终是家庭和睦父母双全衣食无忧事业有成,终至桃李满天下,未经历太多的苦难和挫折,还有机会远赴美国进修,且一生未被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相比于同时期的大陆人,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作为一个国民党**的子女,她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专注于文学和教育,做一个简单的书呆子,与政治没有太多的联系,也是符了她自身的脾性与坚持。

全书行文流畅,语言朴实沉稳,端庄大气,平白冷静地叙述其一生的故事,自带**专属气质。从最简单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最真实的感情和真挚的感情。后面如文学教材般的知识,可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修养。

除了后面来台部分叙述啰嗦繁琐,冗长沉闷。

无意中发现大陆正式出版的书中,某些段落和词句被有意删除,我一点也未感到惊讶,惊讶的是,被删除部分在我看来,实在不痛不痒。

历史已经过去,河水还在流淌,故事还在继续。

巨流河读后感 篇6

写给脚下美丽的南开

——读齐邦媛《 巨流河》有感

近日拜读了齐邦媛先生的自传《巨流河》,收获颇多,不只是其非凡的文学素养与潇洒的文笔,更为其一生中不凡的命运,以及命运中所折射出的人格所打动。齐邦媛先生,早年出生于南开中学,与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有很多渊源。她在南开中学的生活也写在书中。作为今日的南开学子,在与这位敬爱的校友在书中交流之时,不免有了几分对于我们校园的思考与感慨,接下来想**一二。

先生那时所在的南开,作为中国第一所被日军炸毁的高校,在抗战乱世中依旧坚持治学,与清华、北大千里迁徙,在云南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南开精神一脉相承,无论是南开大学,还是南开中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始终是南开学子牢记在心,身体力行的宗旨。据齐先生在书中回忆,当时的南开中学,教学条件极其艰苦,宿舍也很简陋,十八人一间的宿舍,终夜与臭虫作战,但越是艰苦,南开越是发愤图强,南开的教育无论是文学、理学、商学等主流学科还是体育、艺术、话剧等辅助学科,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

南开学子勤学好问,爱国爱民。他们组成一个童子军每天做好事。当祖国处于最危险的境地时,他们不会退缩。南开的老师,以任何时代标准来看,都是注重灵性启发的有识之士,尽其所能教育学生,倾囊相授之余,与学生同甘共苦,奋发向上,令一届又一届的南开人成为国之栋梁。自第一届的梅贻琦和喻传鉴,以及后期的周恩来、吴大猷、曹禺、陈省身、温家宝等,名单可以达“一里路长”。

那时的南开,一片辉煌。

时光飞逝,“南开为国牺牲,有中国就有南开”。尽管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南开仍然屹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在人事变动方面,我们今天看南开,总觉得和过去的南开有点不同。

今日的南开,依旧是全国一流大学,南开的老师依旧很优秀,南开的学子依旧质朴,“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仍是我们南开人一声践行的校训,做人的宗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事代的变迁,南开的人和事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学生宿舍由过去的十八人一间变成现在很人性化的四到六人一间,教学设备,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可学生手上捧着的书变成了笔记本电脑,笔记本上显示的是**网,人人网,**,龙之谷等各种华丽、娱乐的画面。

课余听的更多是流行歌曲而不是讲座,看的更多是好莱坞大片而不是国家时政,读的更多是武侠、言情而不是名著、科学。大学生不想学知识,他们想获得学分和高分。宿舍里的宅男、宅女数量与日俱增,体育锻炼缺乏,意志不强,前不久响应国家号召举行的“阳光长跑”活动,弄虚作假者有之,置之不顾者有之,身体力行者鲜矣。

大学课堂教育的学习效率也不如从前,老师台上讲,学生低头听,讲完,听完,下课两不顾,真成了梅贻琦先生所言“表演者与看客耳”了。

公平地说,今天的南开确实不如战时的南开。各种原因都值得深思。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南开由私立大学变成了公立大学,“公立”就意味着教学、治校的方针策略要受**约束。陈寅恪先生言“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大学应该是个自由的学术天地,如果过多的加入**干预,只会使得教学质量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很久以来就有一个鲜明而经典的例子:老外问中国学生问什么一见面就说“how are you?”,而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统一英语教材。

”事实证明,教育管制的确是影响教育发展、培养人才建设的重要因素。另一个原因是南开学子“允公允能”的精神仍在,可“日新月异”则没有很好的发扬下去。只要国家哪出了一点事,南开人总能佷快付出自己的一份力,为国家排忧解难,四川**,西部大开发,南开学子捐衣捐物捐志愿者,心系百姓,胸怀天下。

但在发扬“日新月异”方面做得不够,南开是培养出了很多著名校友,国家栋梁,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往者已逝,来者犹须追。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溺在过去的荣誉或成就中,而忽视或者忘记了现在肩上的重担,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就该为中华之复兴而奋斗,将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精神保质保量、生生不息的诠释下去、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南开与新中国一起成长。她们手牵手走过最黑暗的时光。而正如齐邦媛先生在《巨流河》的序言中解释她写此书的初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日本人侵略惹来两颗原子弹也写个不休,而中国人自20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却渐渐被湮没与遗忘。而在那场战争中长大**的她,心灵上刻满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她奋斗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

”先生为祖国黑暗的六十年写下了一首挽歌,那我们呢?面对我们曾经辉煌、目前光环已经日趋暗淡的母校,或许我们没有齐先生的能力写一段能让无数人记住的纪念,但我们能做的是发扬“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质朴却又踏实的校训,做好自己,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母校走向璀璨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巨流河读后感 篇7

第一篇:《巨流河》读后感第二篇:巨流河读后感第三篇:巨流河读后感第四篇:《巨流河》读后感第五篇:巨流河读后感

正文第一篇:《巨流河》读后感齐邦媛教授的回忆录《巨流河》是一本很精彩的书。

我感到有以下优点。

一是内容厚重。作者80高龄写成此书。一生经历了诸多重大的历史变迁。

从抗日战争,到内战,再到台湾与大陆的对峙与对话,他们都以一个知识女性的独特视角记录了自己的各人经历。有很多独家的历史细节,十分珍贵。

二是作者既有很好的国学根底,又有很高的英文修养,全书既是严谨的史笔,又是优雅的散文。现在国内出版的回忆录也很多,对历史抱有严谨态度者已是上品,兼具美文品质者十分罕见。大陆一般作家的回忆录虽然有文学天赋,但很少有人有历史感。

三是若干内容给人以现实启迪。在现代化进程中,台湾比大陆快一拍。从很多方面来说,可以说台湾的昨天是大陆的今天,台湾的今天是大陆的明天。

且举一例:齐邦媛在1970年代在国立编译馆供职,主持新编台湾中学国文教科书。台湾原来和大陆相似,在党化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科书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孙中山、蒋介石的文章比重很大,别的选文也着眼于政治需要,差不多成了政治教科书,学生十分反感。

齐邦媛借重一批开明教授的支持,改变了这个格局,让语文回归语文。这有点像前些年钱理群他们组织编写《新语文读本》,向官方版陈旧的语文教科书发起挑战。所不同的是,齐邦媛获得了成功。

而钱理群的《读本》至今处在边缘地位。上海新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试图告别阶级斗争的历史观,采用文明的历史观。由于历史界左派大师的几次抱怨,它被争史拒绝了。不过,台湾教科书改革虽然受到保守势力的批评,也经历了阵痛,但毕竟还是成功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陆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70年代台湾的水平。

第二篇:巨流河读后感《巨流河》读后感

近些年来与国共内争关系密切的回忆录出过不少,但似乎还没有一种比齐邦媛的《巨流河》更值得看。这本书丰富而复杂,故人,往事,政治,学术,流离之痛,家国之殇,般般件件,纷繁错杂;文笔既隐忍含蓄,又不无偏激;叙事既满怀惆怅,又饱含深情。与其说是对自己生活经历的记录,不如说是为家乡召唤灵魂的挽歌。

故国何所指?一言难尽。本书开端即逞现出一股豪气,使读者顿生壮怀激烈之感。

然而,在文章开始后不久,作者的叙述从激情到低沉,直到歌曲结束。主人公也从作者的父亲变成了作者自己,从东北到关内、西南到台湾,从懵懂幼稚的孩子,到年轻飞扬的学生,再到东南的著名学者。——可她却觉得自己始终是个“弃儿”。

巨流河读后感 篇8

大老师刘洁平日里,我们经常听到'大明星''大作家''大元帅''大领导',却从未有人在'老师'前面加上过'大'.读完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我对'老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老师也可以成为'大老师'.

《巨流河》是邦媛先生的自传,是一本'惆怅的书',以时间发展为线,讲述了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书中有三件事让身为老师的我倍受鼓舞。

胸怀国家,有容乃大。'国立中山中学'成立于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由齐世英(齐邦媛的父亲)、黄恒浩、周天放、李锡恩等人联合创办,专门招收不愿做日本顺民、逃亡到平津的青年。这是我国第一所民族中学,诞生于清末民初,外族殖民侵略,风雨交加的社会,战后。

从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到一九四五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山中学的学生和老师们颠沛流离,逃亡的脚步从北京到重庆,丈量了大半个中国。不停地迁校,不停地跑警报,在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中山中学学生的学业从未休止;而为两千多名学生提供尽可能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的,正是以齐世英为代表的许多爱国人士,他们为了国家尊严,为了同胞不再受外族欺凌,尽自己所知所能所有,以最大限度保留复兴祖国的希望之火——知识,让其充分燃烧,将黑暗的世界照亮,因为他们坚信: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拯救积弱的中国。

真才实学,师魂高大。在书中,邦媛先生回忆了许多从南开大学学习过的老师。如41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回国后创办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校长,将'鸡蛋糕'(基隆、淡水、高雄)带进地理课堂的吴振芝老师,让诸多南开校友深深眷恋的国文教师孟志荪先生,将作者领进英国文学殿堂的美学家朱光潜老师,借'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引导作者走出情惘的吴宓教授,等等。

战时的老师们凭借真才实学吸引学生,他们注重教育的国际性,视学生如子女,背负着民族大义的师魂显得格外高大。

爱岗进益,乐学为大。邦媛先生真正执教,是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在台中一中教英文,那时她已是三个儿子的母亲。在从菜场、煤炉、奶瓶、尿布中'偷'得出的几个小时里,齐邦媛不仅要备课、上课,还为'傅尔布莱特交换计划'作准备。

傅尔布莱特文化交流法案(一九四六年提案)是'二战'结束后美国最成功的国际和平促进计划,五十多年间仅自台湾与美国互访者已超万人。齐邦媛成功获得“交流教师计划”奖,在美国深造访问半年。为了辅导高三学生参加大学联考,齐邦媛终日奔波于台中的美国新闻图书室,自编教材,晚上还要在孩子睡后和同事刻讲义、出测试题。

邦媛先生教书多年,从来没有发黄过的讲义。“高级英语”教材从未使用过超过三年。

'学生是心灵的后裔',在邦媛先生看来,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将老师所读、所思、所想与学生分享,教室聚散之外另有深意。老师,只有胸怀国家,有真才实学,在岗位上认真进益、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大老师';我们只有努力成为'大老师',才能教育出真正适合国际发展的优秀学生。

作者简介

刘杰,女,28岁,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毕业,在东海县黄川镇张桥小学任教。天性好,喜欢读书,爱古琴,善于倾听。在工作中要注意相互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写在座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巨流河读后感 篇9

读《巨流河》,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读《巨流河》,我仿佛也置身于动荡而激烈的社会,为自己将来何去何从而感到忧愁;读《巨流河》,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遥远壮阔的呼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百万中国人死亡,数千万中国人死亡。生者不言,死者默默。齐邦媛在那场战争中长大**,亲眼看见“挂在城墙上的人头”“洒满石灰的房间”幼年曾独自在西山疗养院,目睹了一条条生命走到尽头。

后来,齐邦媛上了中学,更加努力。日本轰炸机忙忙碌碌,中国大地上投下一颗颗炸弹,连有月亮的夜晚都不会间歇,学生们一路向南方撤退,路上**之人不计其数。读到这里,我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悲哀,为祖国所受的屈辱,也可怜当时的学生,他们与我们都一样,都是普通的中学生,但抗战时期,学生们“不知明天是否还活着”的感觉是当今我们无法体会到的。

除了敌机轰炸,学校自身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学生们男女分开住一间大宿舍,冬天水是结冰的,气温很低,他们用厚厚的棉被裹住自己;夏天,蚊子,臭虫,跳蚤满地都是,他们只能一边躲避虫子的袭击,一边学习,仰头便能看到从灯绳上顺势而下的臭虫。在这样的条件下,几乎每个人都很努力地学习。和今天的我们相比,他们是不是太难了?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因为如果我们浪费时间,我们应该辜负如此良好的条件。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曾评价《大河》:如此悲伤,如此快乐,如此独特。在书中,齐邦媛从小就经历了各种挫折,但在书中,她的语气平缓而温和,却流露出对生活的希望。

她那胸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都给人带来一种壮阔波澜的感情,如此沉重的史诗,她却能写得如此云淡风轻,展现文学的惊人之美。

如今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渐渐遗忘了昔日的鲜血,重读这份历史,不是生气,不是哭泣,应该从这之中吸取教训,为中国的不断壮大提供帮助。

如此悲伤,如此快乐,如此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