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巨婴国读后感(范例十篇)

最新巨婴国读后感(范例十篇)。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最新巨婴国读后感(范例十篇)”,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巨婴国读后感【篇1】

《巨婴国》这本书读过有一阵子了,感觉比较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总体来说慎重一点的结论是:“过程剖析很好,问题发掘深入,解决方案缺失,结论偏差较大”。

这本书对于很多思维模式的剖析很深刻,客观的说,我们的文化中确实存在很强的团体思维和依赖思维,尤其是父母的管制和控制意识比较强,对于孩子的发展带来大量的负面因素,但要说多么的恶劣,多数都不是那么严重,那是一个特定时代和社会结构下爱和责任的方式,是让孩子能够生存和成长并占有自己一席之地的方式,也不排除大量父母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作祟,总之,评判要清晰,更要客观。

其次,这本书给出了很多很多问题的表述,不是不对,而是以偏概全或者过分夸大的问题(我个人极其卑鄙的怀疑与作者生长环境有关),虽然问题暴露很好,但解决方法却没有给出,这是缺陷,一定程度上,我很猜疑作者还没有那种宽容和包容的心态来处理这些纠结,没有思考出来一种更为和谐方式来处理中国特色的个人理想与家庭、家族,以及社会的共生关系(非西方简单的宗教思想),基于如此长久的文化延续,我们难以全部彻底的改变,我们需要一种过渡的、或者说一种更为适合文化的新的个人意识协作模式,这个,书里乜有,西方文化也没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摸索。

再其次,这本书本身滑向一个极端是我所不赞成的。父母自身的思维缺陷难以改变,但这个社会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主导的时候,你不是要打倒父母和他们所有的理念,不是,你应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哪怕是局部的,在这种环境下实现亲情关系的谐发展思维模式,让这种思维和文化,成为你与家人沟通协调生存的主基调,而不是强硬的打倒和批判,因为如果你回到父母的那个年代,你也许真的没有其他的选择!

最后, 我想作者之所以将这个理论滑入如此偏激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与“本书理论的市场营销”有关系,只有将一个理论描绘的比较极端和坚硬,才会强调出来自己的特色,才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一点,书中的很多内容,过分的有些不太上得了台面,就像前一阵朋友说:哗众取宠,是的,这就是一种哗众取宠。

巨婴国读后感【篇2】

前几天在图书馆借了三本书,其中一本是武志红的《巨婴国》。

这本书是罗胖曾经在罗辑思维里推荐的,不曾了解过,那日在图书馆无意中瞧见便借了回来。从目录中便可发现,此书主要是写中国人,从群体性的角度剖析中国人的深层意识。他研究中国人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自己,之后由已推人,进而研究中国人的共性。

我只看了前三章,印象最深的是“能量球”,我按照书中的指示做了这个练习,让我吃惊的是一开始我只觉得自己的身旁什么都没有,连空气都是没有的,似乎时间都是静止的。然后我就认为这跟那些骗人的小把戏都是一样的,唬着人玩玩而已,但我不甘心又试了一次。这次的结果仍跟第一次是一样的,但我却被自己的想法给吓住了“如果能量球是真实存在的而我却看不到属于自己的那颗能量球这会是什么原因呢?”我不知道,也不敢想,只好默默的翻向下一页。

七、很多人身上,既看不到正能量,也看不到负能量,他们活得,如同一个僵化而干瘪的能量球,其真实情形是,他们心中藏着自己大量的黑色生命力,这让他们惧怕,并将这些黑色的生命力封冻起来。

我想如果有能量球存在的话,我应该是属于这类的。就像我的世界已经很久没有快乐、高兴了一般,很多时候许多事,我都觉得无所谓、似乎看的很淡,生活无所谓开心、快乐、悲伤、痛苦我觉得这些词离我都好远啊,我只是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给自己找些事情做。我知道这样的自己是有问题的,可是我不知道如何寻回原本的那个我了?也从没有想过要去找回来,找回来了又能怎样呢?不也是这样的活着么?或许是有些期待吧,期待着她能回来,不然又怎会告诫自己不要忘了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你。或许你也是在害怕吧!万一没有呢?万一没有那个更好的你存在你该怎么办?所以一次又一次你不敢再争了,不敢再拼尽全力了。因为你可以说,做得不好不是我不能做到,而是我没有尽全力。可是你不觉得自己懦弱么?不你为自己的胆小感到可耻么?不愿,不敢承认自己的无能,便只能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来麻木自己,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可是你真的习惯得了么?如果可以你又怎么总是想着做的更好些呢?如果不可以我麻烦你能不能有一次?就一次尽自己的全力去为自己争取?

我不想要一颗僵化而干瘪的能量球呢?也不想要这个胆小、懦弱的我。我的世界应该是五彩缤纷的。

巨婴国读后感【篇3】

我在百度百科搜到的信息是“因图书触犯法规和政策已经下架叫停”,不过网上也流传着一张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下架通知涵,说的是因为图书质量不合格,下架召回。

这本xx年12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xx年2月17日就由磨铁公司发出了图书召回通知,上市售买时间不到3个月。不过后来也有网友买到了新版的《巨婴国》,书的厚薄已经相差很大了。这说明再版的那本书已经删减了大部分的内容。

那么这本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呢?为什么它的下架会引来这么多的关注呢?

其实看完这本书,还真感觉作者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写了许多不该写的事,抨击了一些国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可以说是触怒了许多国人的痛点吧!在知乎上,有网友评论说书下架的理由无外乎三个:说了假话、说了真话、说了有人不爱听的话。武志红老师在这本书中不仅三条全占了,还多了一条:加了一些废话。这样看来,书下架的理由倒也充分。

巨婴国读后感【篇4】

俄狄浦斯阶段是接受嫉妒和竞争,接受自己的嫉妒,也接受别人的嫉妒。嫉妒和竞争也是性能力的代表。简而言之就是能接受三角关系,接受复杂关系的处理。如果是占有欲极强,嫉妒心极强,控制欲极强,这实际上是心理没有完全发育好的表现,因为没有办法接受竞争,有非常强烈的妒忌心,那么个人的边界,个人和伴侣的边界,其实是非常模糊的。这个阶段可能会要求全身心的,甚至是一方的意识被消灭,没有办法接受复杂关系的存在,没有办法接受第三方的存在。

发展到俄狄浦斯情结的这个期间,就意味着人不再单纯。她能接受一些复杂关系的存在,而且可以变得更加的微妙,也更加的开放和包容,但是在俄狄浦斯情结之前,其实是有边界的,那这个边界是非黑即白的,如果是完全的控制,可能产生的后果就是完全的毁灭。而心理学上呢,不仅有个人的心理学,集体的心理学,民族的心理学,还有国家的心理学,而这些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其实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国家它发展到了俄狄浦斯的这个时期,也意味着对于嫉妒心和竞争有更高的包容度,首先就是在性关系上在开放程度上的表现。

如果是发展到了前两期,那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心理学和一个个人的心理学的发展阶段是一样的,这个时期就是非黑即白,有非常强烈的控制欲望,这个可能是双方之间的边界是非常非常不明显的,正如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边界一样,认为母亲跟他是一体的,孩子,母亲跟外界的世界是一体的,所以就会有很多的对于控制上的要求,对于权限上的要求。

再发展到俄狄浦斯情结之前的这个阶段呢,他可能是正常的一个婴儿,口欲期或者肛欲期。正常5岁之前,所有的心理发展就应该已经健全了成熟了,那如果没有发展到俄狄浦斯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意味着他要么停留在口欲期,要么停留在肛欲期,所以对于食物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食物,可能会给他带来非常充分的安全感,能够满足他的欲望,那么一个民族如果停留在这个时期,就会有非常发达的吃的文化。

而共生巨婴是因为其实已经到了要发展到分化的阶段,应该接受复杂关系的阶段,但是不能接受,那这个过程中就是共生,它其实是病态的巨婴,他有5个特点,这5个特点是人格的不独立,所以会想方设法找妈妈,就是我要依附于谁,我要跟谁一起,所以第1个特点是我要抱大腿,第2个特点是抱了这条大腿后我们要一起生活,第三是不仅要一起生活,还要统一思想,我们要想的一样,第四式不能有异心,那也就是反对竞争,完全的嫉妒,第五是彼此之间不存在界限,但是彼此和外界之间有非常明显的界限。

所以中国很容易出现的一个特色是,关系如果不好的情况下,妈妈就会把所有的精力投射到儿子身上,在此基础之上孩子往往会被妈妈的爱淹没,妈妈的爱的方式就是全方位的,孩子呢,就只能围绕着妈妈的感觉给予回馈。爱情在正常的关系里也会分为三个阶段,比较常见的最开始是1+1=1,这是第一阶段,两个人非常的要好,要好到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彼此之间没有界限,但是彼此和社会之间和世界之间是有界限的,第2个阶段是1+1等于0,因为完全没有界限了,反而可能有很多的负增长,会产生很多的消耗,会变成都是因为你,我才一无所有,都是因为你我才会有今天,那这种情况就是1+1=0,在这个阶段会充满憎恨埋怨,无可奈何而熬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变成1+1=2,彼此都是独立完整的人,会真正发展到俄狄浦斯时期,彼此有彼此之间的界限,加起来和世界之间也有界限,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属于两个完整灵魂之间的爱情。

为什么中国是一个盛行巨婴的国家,实在是因为有巨婴就会有巨婴的母亲,巨婴的母亲是怎么样的?很容易从身边找到原型,因为我们是强调集体文化的,所以在同步生长同步共生的情况下,也会失去同步发展,会没有个性,这一类优秀的母亲的特征可能是在内心无比的去崇拜这个孩子,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无微不至的照顾,只有遇到这样的母亲才会产生更多的妥协,比如说至少还有一个人能照顾她,至少饮食起居是不需要担心的,所以在无微不至照顾之下会做很多的妥协和勉强。中国人是非常担忧表现出攻击性的,因为这样就会跟大家不一样,但是真正的攻击性又很难被压抑,结果就是在该表示攻击性的时候并没有表示攻击性,在不应该表示攻击性的时候反而一览无遗,什么叫做该表示攻击性呢?这指的是用生气愤怒反抗的方式,在边界不明显的位置,去画清边界,不该表示攻击性的是,本来我们不应该对服务员,对安保人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生气,但是偏偏在这里遇到一点小小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命运,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付出更多的时间,但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情况之下,如果经济上比较匮乏,比较缺钱,那么要去赚钱就会没有这么多时间来陪伴所爱的人,他可能是配偶,可能是父母,还可能是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陪伴孩子,他在发育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很可能是他的心理发育没有办法从两人边界发展到三人边界,也就是他很可能没有办法过渡到能够接受开放、竞争、攻击性这样的关系,而是停留在共生,需要抱着大腿去依靠,需要有一个跟他差不多的节奏的人,一起来生活相互扶持,那么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控制欲和攻击性。

巨婴国读后感【篇5】

那么我是怎么看待这本书的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首先,我先给出武志红老师对巨婴的定义:

巨婴,即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婴儿水准。

婴儿,特指1岁前的孩子。巨婴,即是心理发展水平还停留在1岁前的成年人。

接着我们来看看6个月前婴儿的心理特征:

共生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们是一体的,我们共同使用一个身体和心理。更小的婴儿,如3个月前的,他们甚至会觉得,我就是万物,万物都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都是我。

全能自恋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是神,无所不能,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否则,我就会变成魔,有雷霆之怒,恨不得毁了世界,或者毁了我自己。

偏执分裂所谓偏执,即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所谓分裂,即,事情一分为二,且两者不能并存。譬如,好坏不能并存,黑白不能并存,善恶不能并存,不同意见不能并存……

偏执分裂加一起,则成了,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我的意愿才能存在,你则是坏的、黑的、恶的,你的意愿不能存在。

然后,全书就依照巨婴身上体现的婴儿心理特征展开了各种抨击。

共生心理在巨婴身上的几种展现形式:到处找妈(不愿生活自理,总想找人照顾自己,帮自己“擦屁股”)、集体主义、统一思想、反对独立、没有界限。

全能自恋的四种展现形式:追求优秀;甚至完美;想法多;行动困难;诛心论;从关系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

偏执分裂的展现形式,我在书中没有找到概括性的总结。但是在各种巨婴心理的表现形式上,都可以找到这种偏执分裂的性格特征。比如说:如果我的要求不被满足,你就是坏的。我们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举动时,很容易发现这种性格特征。那些要求不被满足的孩子满地打滚的情景,我们屡见不鲜,你们不满足我,你们就全都是坏人。就是这种简单的逻辑。

整本书大致都是围绕巨婴所具有的这三种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举证推理的。为了说明某种社会现象中,国人所具有的巨婴心理特征,书中会以犀利的视角不遗余力地鞭鞑。这也许是这本书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毕竟没有人会轻易接受一个只看到你缺点的人在你身边指指点点。

同样是为了说明具有巨婴心理特征的个体的不同表现形式,作者在书中举了许多极端的个例来说明。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个例是少数,我们大多数人的身上只是存在其中几种巨婴心理特征而已。即使如此,我们也不由自主地按作者的思路将自己归类到巨婴的行列,这也许是大多数人不喜欢看此书的原因。有一位跟我一起阅读此书的朋友,就如此说,我看着看着就想怂作者。

而对于我自己来说,读完此书,自己又多了一种看世界的新眼光。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自己不能理解的一些社会现象,能够分析家人朋友各种行为方式的深层原因。最重要的是懂得了作为一个母亲如何正确地照料婴儿,在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过程中,我怎样做才是正确有益的。也会针对一些情绪和抱怨找到自己身上残存的巨婴心理特征,这也是第一性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方式。

前不久刚看完施展老师的《枢纽》和万维钢老师推荐的《盗火》,对比那两本书,读《巨婴国》的心情是压抑、不爽甚至是负能量的。感觉在周围世界看到的都是病态的人(心理不健康),如同鲁迅写《狂人日记》的那种心境也不为过。相对于《枢纽》的大格局、大视角、动态变化的眼光,《巨婴国》相当于在锁孔里看世界,非常像查理?芒格所说的“手里拿着锤子到处找钉子”的感觉。

与《盗火》的作者冷静理性地分析,以及大量心理学、脑神经科学、药理学的实验数据、科结论作为论据,《巨婴国》这本书的科学严谨性就值得商榷了。这也难怪有许多阅读此书的读者,有许多认为作者的例证太极端。不过我认为极端倒是次要的,关键是心理学分析问题的这种方式更像是臆测,先入为主的判断之后,然后举许多例证来说明这种猜测是成立的,缺乏科学分析的信服力。

正如有数据显示,心理学书籍缺乏科学严谨性。xx年一项系统性的可重复研究表明,心理学发表过的100项实验研究,能够得到重复验证的只有39%。可见许多心理学实验也是非常不靠谱的。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行为和心理学研究与运用就像是一场军备竞赛,个人不断地通过心理学研究成果提升认知来抵御外在诱惑和心魔,心理学研究又必须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继续发表新的研究成果。

人的一生是一个心灵不断成长的过程,如果拒绝心灵的脱胎换骨,我们只能永远活在巨婴的心理阴影之下。从这本书中,你或许能够找到现实中那个讨厌的自己,那个深深掩藏在好人面具底下真实的自己,那个从来不敢在阳光明媚暴露的自己。人心是邪恶的,那这种邪恶只存在他人那里吗?“我”的身上如果也有,那我该如何直面它呢?

这本书你看第一次可能会很反感,你会质疑现实中真有那么多巨婴吗?但是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你的愤慨,你的质疑,你的不服或许都会逐渐冷却,你会更加理性参悟到阅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写的那样:

个人成长中,核心自我的诞生,是一个超级里程碑。

核心自我诞生前,你像是环境的响应物。

一旦核心自我诞生了,环境的变化,还会激发你的反应,但不再能动摇你的根基。由此,你有了从环境中跳出来观察的能力与一份从容。

我们作为读者来说,能够利用这本书中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来更深入的了解自己,解读他人的行为心理模式。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完善人格特征的个体;能够识别健康心理的个体,找到最适合的生活和婚姻伴侣,或者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在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知道正确的行进路线和方向,才是我们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找到那个核心自我,不管外界如何变化,那个内在的核心自我会不断强壮,帮助我们从容面对生活和事业中的各种惊涛骇浪。而不会是像个婴儿一样指责、抱怨、为所欲为,无法直面自己的无能。真实的自我,是自信的基础,是获得真爱的必要条件。看完这本书你更有意愿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让自己的能量和外界的能量充分的流通交换。让一切真实自然地流经你的心。

心理学只是我们认识世界,以及与外界建立高效连接的一个工具。学会在合适的场景下运用这个工具,比单纯地采用批判性思维来看待本书,要更有实用意义。

巨婴国读后感【篇6】

中国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乃至心理学工作者,多半都有这样的体会:从学理的角度看,心理学知识说的头头是道;从科研角度看,心理学研究好像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是,一旦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换言之,心理学知识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较大的距离。

在大学时读心理学的书籍,总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将心理学理论本土化,这是心理学界的一大难题,任重而道远。

今天,我开始做《巨婴国》的读书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志红,国内的一名心理咨询师。书中的见解颇为震撼,最起码不是心理学中的一些老生常谈。心理学在植入中国后水土不服,国内一些优秀心理咨询师可以稍许缓解这一病症。他们一边学习着心理学中的正宗理论,一边接触着国内数以万计的真实故事。他们口中的心理学术语,会给人一种亲切感。

我觉得,武志红干的事情,就是在一些心理学的理论前面加上“中国式”三字。

他是一位拓荒者,可他也很谦虚,明白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他说:“作为一名咨询师,我没有治疗理论上的野心,并不太想发明什么新的疗法、有中国特色的疗法,我只想弄明白,中国特色的家庭和中国特色的爱情,是怎么回事。”

心理咨询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有三,精神分析学占据了一席之地,武志红属于这一派系。之前我反复研读过精神分析学的一些理论书籍,总是铩羽而归。这一次,希望能从武志红的文章中,看到解读精神分析学的接地气的诠释。

巨婴国读后感【篇7】

《巨婴国》读后感1000字:

很早就读了这本书,一只懒得写读后感,后来这本书被禁售了,我也淡忘了,近期居然又有人大肆宣扬,甚至让大家写读后感,那我就写写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非虚构类书籍一般传递二层含义,第一是概念,第二是方法论。所以读这样的书也有两层境界,第一层是理解,理解作者的阐述,明白作者的意图;第二层是运用,运用作者的方法和所介绍的工具。

在《巨婴国》这本书中,作者秉承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总体而言就是阐述现代人的一些行为和精神现象,并总结一系列人类共通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然后从这些特征中找到过去可能的创伤或者习惯,从而对目前人们的这些行为和精神现象做出解释。这样阐述的优点在于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而解释能够让人释怀,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现有的行为和精神现象是由于过去的某些经历或经历中的其他人所造成的,从而能够将责任推给过去以及过去的某些人,让自己得以放松。缺点在于,这样的思考并没有卵用,无论是将别人或者自己定义为巨婴,或者将责任推给过去或过去的某个人,对于眼前的事情都于事无补。

作者还利用佛洛依德的心理学假设,将婴儿不同时期的表现,映射到成年以后的上述这些行为中,具体内容可以去看书。

从这本书中我们很容易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现象,以及他所传递的弗洛依德精神分析法中的若干概念。但作者并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及工具或方法论,所以这本书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种恐吓,作者提出这些现象和概念只能是吓唬住了读者,让读者感到自己有罪和无助,同时责备父母、家庭,憎恨社会乃至国家。

另外,稍微理智地思考一下,就会明白这些现象并不局限于中国,也并非是普遍现象,而且所有这些现象在个体身上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知识、阅历和年龄的变化,以及全球文化融合的时代大背景,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作者的视角显然已经落后,其观点也陷入在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假设的教条之中。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潜意识假说,让人们理解到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并不完全受显意识的控制,然而他过分地贬低了意识和理性的作用,片面夸大了本能、欲望和幼年性冲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读后感.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更关心过去,而不是将来。他的理论习惯从过去中找原因,而且大多是牵强附会的原因,这对未来根本没有丝毫积极的作用。

”看了这本书,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你是巨婴,所以你要改正。”,这大概就是绝大部分无知的读者的读后感。在此我只能莞尔一笑,承认我确实与大家一样有“卓越强迫症”以及“全能自恋”,但不同的是我认为这没什么,“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这是武汉精神,谁敢说这有问题吗?

读《巨婴国》这本书之前,最好能够了解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即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法和人本主义,同时还要知道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其他几位心理学家,比如荣格和阿德勒,他们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大相径庭。

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读了一本书就以为自己有文化,那是要害死人的。

巨婴国读后感【篇8】

原来,我们应该这样活——《巨婴国》读后感1000字:

很早就听说过武志红的《巨婴国》,想买来读,可是因为某些原因,下架了,在正规平台都找不到了。

但是对武志红的关注一直未断,订阅他在得到上的心理专栏,关注他的微博,订阅他的微博公众号,就这样一直跟随着他学习心理学,学习认识自我,学习成为自己。

今年,一个偶然的的机会,发现有个微店在卖这本书,抱着不大的希望,以高价购买了这本书。收到货后,很惊喜,质感好,不是盗版复印本。爱不释手的天天捧着看,读后感.挤着时间看,终于花了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感悟,有很多的想法想要分享,可是,真的到看完的那一刻却又感觉无话可说。

简单说一下读完这本书后的感觉吧:

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读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各篇文章独立成章,缺乏整体的逻辑性,书的前半部分读着很带感,后半部分感觉有些重复前半部分了。但是,本书的观点以及视角很值得期待,对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于我,我觉得让我能够更好的觉知自己,构建成熟的心智模式,不再沉溺于幻想中。

这本书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从整体上概括了我们中国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婴儿期的状态;

第二部分,巨婴心理:共生,则是具体解读一下我们文化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就是婴儿找妈,寻求共生;

第三部分,中国式好人,则是解读了中国式好人的内在心理及其产生的根源,实质是压抑封闭自己需求讨好他人;

第四部分,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则通过现实现象具体分析了婴儿期的全能自恋在国人身上的具体表现。

第五部分,孝就是顺,则是分析了中国的孝顺文化;

第六部分,无回应即绝境,则对中国人的巨婴心理根源进行了解读。

第七部分,从龙成为人,则告诉了我们如何从神魔成为人。

我个人认为其中的逻辑性应该是:首先第1部分介绍我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然后第2部分说明在这种心理水平下,我们的生活模式是寻求共生;接着第3、4、5部分就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事件及中国社会的一些普遍行为方式进行了一些解读分析。最后第6、7部分则是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理成熟的人。

生而为人,多有不易,生活就是有诸多艰难。我们如何成熟且自信的在这个社会生活、立足,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课题。或许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对自已的行为保持觉知,觉知它的根源;对当下的生活保持体验的态度,让一切的感受流经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与它同在;对未来知晓它的艰难但仍然充满期待。如此这般,头脑清醒、胆大心细的活着。

巨婴国读后感【篇9】

一、全书概述

武志红的巨婴国通过描述近10几年各类国内发生的社会案例和心理治疗案例来归因国内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人群心里的一种普遍不成熟现象。即:国人普遍心理特征集体停留在婴儿时期,由于糟糕的母婴关系及成长环境,导致我们长大后依旧在以各种方式表达婴幼儿期的一个全能自恋的特征,如:动手能力差、情绪表达及控制力差及无主见,寻求共同的特征认同,家庭共生现象,压抑自我,委曲求全等;借此抨击孝顺、中国式好人的社会现象。由于过度强调利他和集体主义、强调主次、人伦关系,导致这种主体下普遍糟糕的母婴关系、母子关系、社会关系,甚至盲从儒家的孝顺文化:轻视个体个性、总强调他人的感受、社会的约定,服从一种外在的评价标准来统一行动来评估。而自我的感受处于一种极度压抑的情况,只能通过异类的宣泄途径表达出来,以至于人数众多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作者抨击的就是这个,呼吁关注和尊重个体的独立性、人格完整性;表达自己个人主义的观念。抨击过度的集体主义及孝顺文化,倡导真实、“自我”一点,成为一个独立有趣有力量的“大”人。

二、谈集体主义和过度宣导的“孝”和“顺”

“不尊重个人的感受,而是维持表面上的和谐,这历来是中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经典现象。”

这也是为何中国式好人总是看起来虚弱而不完整,总是在寻求着妥协和折中、寻求息事宁人,普遍倡导的儒家文化中的孝的核心就是老与幼之间的关系,关键词是“关系”,因此弱化人、重在凸显关系;过度宣养的孝文化倡导出来的理念认为子女不仅仅要求物质上的顺,可怕的程度要求精神上的绝对顺从,情绪上的不抵抗。这类观念严重情况下即成为一种集体暴力,大量个体被忽略,成为家庭共生体下的附属和陪衬。我们维系着各种关系,各种表面的和谐,阉割自己的人格和表达。没有活力,没有主见,没有表达,按照范式而活。

大家奋力地想抓住父母、别人的认可,社会的认同,谋求权力的追求,谋求某一主体的代表,平衡利益、忍耐和压缩自己的空间,息事宁人。却又往往事与愿违,造就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循环。这种循环或许在婴幼儿的哺育和成长期便已注定:总想将孩子套在一个范式当中,结果造成家庭关系的扭曲而不自知。子女在家庭关系和婴幼儿无法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陪伴及施展,以至长大了依旧无法走出这种共生关系,转而成为了社会的巨婴,寻求各种童年的心理满足,弥补这块空间。导致一生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没有思考和选择只是默默接受和承受,这是不是一种集体返祖现象呢?

三、谈谈启发

“能力是建立深度关系的副产物,而建立关系时,比努力更为关键点一点是,你不是自恋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这一事物之上,而是臣服于这一事物。”因此“能持续努力的人,是有了相对成熟的心理。”

如果说儒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那么道或许更符合全球化的胃口。道家的核心是强调人本身、弱化关系、追求内心和个人的历练,关注生命、关注自然。

如果说生命的特征是感知环境,表达自我的话,高阶生命是更深刻的掌握环境规律来深度的表达和构建自我的表达形式。可是,很多人似乎并没有认识和拥有自我啊,自我的不完善变成了虚假的自我、依靠外界的评价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完整的自我是建立自己的内在的评分机制、这不是针对国人的心理刻画而是全人类共同的心理刻画。

我想,阅读此书的最大价值是在于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在生活当中应当予以关注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和与自己的各类情绪相处,意识到别人的情绪及可能性;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手段和方式进行回击、引导、绕开。同时,作为想要拥有自己的孩子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蒙,我们也在通过学习成为一个更合格的大人,不再是巨婴,不鼓励和推崇巨婴化。

只有学会认识到自我,与自我相处,找到自我与外界社会相处的媒介、我们才能更高效和有意义的生活。凡是要求抹除自我人格而去拥抱一个崇高东西的规则声音和举措都应当引起警惕。自我被否定,精神即死亡!我们将不再是自己,你是一个外界主体的一部分,一种共生关系下的陪衬!

最后,谈谈国内电影文化输和欧美电影文化输出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作为结束:国内影视无论生活、宫廷、战争、历史题材普遍偏向于集体行动和某种社会关系下的表达。极少欧美的个人英雄主义题材输出,这类题材所倡导的个人主体关注视角及纯粹的爱为主题视角值得对比思考、尤其是准备当爸爸妈妈的年轻父母。

这也是作者提出的,欧美题材个人成长三部曲:

1.纯洁而美好的童年成长环境;

2.独立征途,想善良和忍耐与社会和解却总是事与愿违,认识人性复杂;

3.感受内心的声音,有力量的活着,通过努力和力量充分向世界表达传递自己。

巨婴国读后感【篇10】

几乎是一口气读到免费部分。(读到样元元这一章,更加唏嘘不已)。

做为个来自大家庭的女人,其中的辛苦自我感知深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阴影,我和几个小闺密谈起各自看书的感悟时候,大家都能从字里行间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父母,当然也能够看到自己的配偶,亲人,朋友之间的方方面面。

小时候没有被关爱,没有看到,长大以后就会更多的用“孝”来求看到。而小时候的被抛弃感就是长大后的阴影,一方面对亲密有强烈的苛求,一方面又对粘稠的表达感到不屑。一直以为自己在坚强而独立的长大,一个人的童年,一个人的求学,一个人的找工作。一个深知内里的姐姐说,的确,你就是一个人在扛着。当所有的人都看到困在笼子里的是自己的孩子时候,你看到的是自己。

这本书,给我的感悟远大于这些文字。也可能是这一年如饥似渴地阅读心理学书籍,就是想要知道为什么我会成为现在的自己,为什么他会成为他,为什么你不是我想象中的你。

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读书势必会各有千秋。在我们一起成长的妈妈群里,经常看到各类焦虑,我们诉说着对孩子的焦虑,其实是自己情绪的无处安置,无法摆脱的无力感和延伸出来的控制欲。

书里提到很多次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这本书看来是可以列入续读书单了。

回望20xx,比20xx年要好一些,知道了那些亲爱的人,为什么会那样做的道理,也逐渐去体会他们行为背后的情绪,从焦急催促去改变到安静等待他先潜入深渊,真的是只能就那样看着。

20xx年,两个闺密离婚后面临选择和痛苦。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必然会给别人一个假想。而这个时候,或许,先让自己内在小孩成长,至少,让他不再退行。

路漫漫,心路更远。

相处,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