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血战湘江观后感(经典十三篇)

最新血战湘江观后感(经典十三篇)。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最新血战湘江观后感(经典十三篇),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1

最近,公司党委号召大家进行党史教育,我认真观看了《血战湘江》这部电影,感受最深的是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湘江之战,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50多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敌人设置了多道封锁线,在湘江更是布下了天罗地网,可谓困难重重,险象环生。但勇敢的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一定要冲出重围。他们有无比坚定的信念,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战士就不可能在面临巨大牺牲的时候,仍然坚守在战斗一线;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各级指战员就不会对在面对李德和博古同志错误指挥时,仍然坚决执行命令;没有坚定的信念,陈树湘师长就不会明知担任后卫任务九死一生,还率领全师官兵在枫树脚之战中与十几倍的敌人殊死激战,宁死不屈,直至牺牲。

没有坚定的信念,二纵队的官兵就不会在没有得到命令前,不放弃任何一件物资,用生命保障“辎重”安全;没有坚定的信念,林裁缝就不会带领四个儿子前赴后继参加红军,一心一意跟党走。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当林家老四赶回部队后,得知父亲和哥哥都已经壮烈牺牲,他虽然泪流满面,但仍然坚持要参加红军跟党走。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继续努力把我们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2

市委党校组织全校学员观看电影《血战湘江》,当日晚上7时准时播放,2019年度春季二期学员100多人坐满党校中报告厅。

电影讲述的是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队伍从8万多锐减至3万余人。

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5万多红军英勇捐躯。有一家父子四人投身革命,其中三人牺牲在前线;师长陈树湘坚守阵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断肠明志不做俘虏;在弹尽粮绝时,红军冲出战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杀声震天,炮声隆隆,英勇的年轻战士相继倒下,鲜血染红湘江。

大家饱含热泪观看影片,我的泪水流淌下来,内心受到深深震撼。大家屏住呼吸,为国民党亡我中央红军之恶扼腕愤慨,为红军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英勇赴死而流泪不止。当看到毛泽东说服高层纠正错误指挥,力挽狂澜改变战争走势时,放映厅响起激动的掌声,大家仿佛置身其中,看到了胜利的光芒。

“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经过艰苦卓绝的漫长斗争和战争洗礼,取得了最终胜利,解放了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我们现在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这部电影是一堂生动的革命历史教育课,我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取得一切胜利的关键

影片中,中央红军的低端武器和人员数量与敌人不堪对比。红军缺衣少食,面对敌军的围追堵截,不畏惧不怕死。履行着“誓死为苏维埃新中国留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哪怕和敌人拼到只有最后一颗子弹。反观国民党的激发士气的“最高”手段是派发银元。在时刻付出生命的战场,金钱能大过生命吗?只有信仰的力量才是不可战胜的法宝,中国革命队伍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是制胜关键。

电影中一个片段令人感动:当林家老四得知父亲和三个哥哥都已牺牲在战场上,他虽泪流满面,但仍要参加红军跟党走。红军中像他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明知明天会战死,也义无反顾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听党指挥,一心只为革命成功。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共产主义必胜的理想信念,把战场上的每个战士的心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不可战胜的力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的中国,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时刻把先辈革命者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激励自己奋发有为,努力工作、创造业绩的强大动力。这也是我们这些来自永州各条战线学员们的共同使命。

二、民心所向是党夺取胜利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

片中毛主席率领的军队路过村庄,村民自发慰问,为红军送水送食,战士们饿着肚子却不拿食物。直到毛主席发话用银元买老乡的粮食。当时的银元价值不菲,缺衣少食的红军战士慷慨地用一个银元换一个红薯。这足以说明军民的鱼水之情。离开时,毛主席含着眼泪对着乡亲们说了一句:“乡亲们,我们打了败仗要离开了,真对不住大家。”一位老人坚定的回答道:“没关系,我们等你们回来过大年。”当时红军在李德的错误指挥下连吃败仗,百姓并没有因此而心生疑虑,反而掏出糊口粮食来支援如同儿女般的红军战士,经过的村庄仅有几位老人的景象,说明了成人乃至儿童都已参加红军,这是民心所向。自古民心所向决定政党存亡。反观国民党,军队涣散,缺失信念。军阀为保存实力,对上虚与委蛇,对下盘剥百姓,成为人人憎恨的“刮民党”,与我党工农红军“一个银元换群众一个红薯”立判高下。

三、传承红色基因,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

继往开来,中国进入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是我辈之责,需要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我们要不忘初心和使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发扬革命精神,以优良的作风、过硬的本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具体到个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主动给自己提要求,出难题,寻差距,淬火锻炼,强化本领,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本职工作,那么民族复兴的梦想就会一步步变成现实。

上面就是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血战湘江观后感精选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3

1934年,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战略转移就成了重中之重。在这场战略转移中,湘江一役,出发时队伍有八九万人,经历渡河之后只剩两三万,代价可谓惨烈。

影片中,战士牺牲前那扶正军帽的小小请求,是信仰的力量。冲锋号手那坚定视死如归的眼神,是忠诚的力量。老人把三个儿子都送去前线参加红军,是信任的力量。背起受伤的战士,把自己的药分给前线,与战士同甘共苦,同呼吸共命运,是模范的力量。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战争和苦难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流血和牺牲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在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充分了解基层实际,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不断纠正错误和总结经验教训中成长成熟起来,走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道路。

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应充分了解我党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保持党的纯洁性。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更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辨明是非、坚定信念,不忘航空报国初心,牢记航空强国使命,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光芒!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4

历史上,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打得最惨烈的一仗。战场从雷口关血战,到新圩争夺战、再到枫树脚争夺战、蒋家岭突围战等大小战役已经多得数不清了。不管是阻击战还是突围战,无论是中近距离攻守还是近身搏杀,抗日战士都无惧生死,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而奋战。如果这些牺牲的战士泉下有知,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强大,我想他们会感到欣慰吧。

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小编对有些画面印象特别的深刻。

影片中,每个红军牺牲的故事都感人至深:营长林有国血战中歼敌无数,中弹后与给他当枪架的父亲林裁缝一起倒地,他给父亲整好军帽,两人为是红军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师长陈树湘受重伤,肠子流出,竟亲手扯断,誓死不当俘虏,捍卫红军尊严……他们每个人都为伟大的长征精神增添了耀眼光芒。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红军战士穿梭在树林里,唱着不知名的家乡民谣,满怀希望地向前走……当歌声响起的那一刻,会让人有无限感慨:也许这些红军战士在想家、在想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看看?也许,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但他们却义无反顾。

“现在是危急时刻,没有退路,我们必须英勇献身!”影片中,大战在即,彭德怀给指战员作战前动员的场景撼人心魄。上万将士齐呼:“誓死保卫党中央过江”陈树湘要求大家:“只剩下一个人,也要与阵地共存亡。”大家高喊:“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要说这个是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可怕,那就是死亡了。但是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最坚强的人民。在国家解放与人民安康的面前死亡对于抗日战士来说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他们用他们的生命换回了祖国的未来与明天,我们年轻人生长和平时代,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残忍。但是如果你设想一下,如果你回到那个年代,你会将生死置之度外吗?

2017年七一建党节就要来临,小编知道对于建党节年轻人是没有多大的感觉的,但是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小编希望你们能够感恩,能够在心里面缅怀一下哪些为战争胜利而牺牲的老兵。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5

湘江战役是我国工农红军长征前最惨烈,最令人心痛的一场血战,无数铁骨铮铮的革命先烈在李德、博古的错误左倾下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军训期间,我们也通过《血战湘江》深切地感受这次战役的悲壮。电影的起源是在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次反围剿成功后,在博古、李德的错误左倾下,红军开展了第五次反围剿,主要目的是红军保护毛泽东和中央过湘江。

电影在飞速的闪过:毛主席的一次次战略提议被拒绝,李德的一次次高傲的错误指挥,湘江浮桥的一遍遍重建,国军轰炸机的一次次投弹,一道道鲜血筑成的战壕,一把把沾满鲜血的刺刀……

影片中,每个红军牺牲的故事都感人至深:营长林有国血战中歼敌无数,师长陈树湘受重伤,肠子流出,竟亲手扯断、誓死不当俘虏,捍卫红军尊严。林家一父四子共参军,如同杨家将,就连毛主席都在苦口婆心地劝老裁缝别让四儿子参军,为他们家留后,可老裁缝还是坚定让第四个儿子随军打仗。在湘江边上,离胜利仅一步之遥,老三架着机枪在吐如飞蝗一般的飞机扫射,立争为党中夬过江赢得时间,抧机枪的士兵已绉中弹,口吏鲜血,情况危急。老裁缝见状立刻奔上去换下奄奄一息的战士,他虽然被机枪的后座力震得浑身骨骼欲碎,却依旧咬牙坚持。最后,一轮轰炸过来,硝烟四起,尘埃落定后,老裁缝已倒在了地上,老三在弡留之际爬到父亲身边,将他的军帽戴正后也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起来。最后随着34师征戓枫树脚的老四在遵义找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将老裁缝为老四早已做好的一套军装亲手交给了他,老四眼吨热泪,义无反顼地参加了红军。父子五人不畏牺牲,前赴后继,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这叨信仰。

漫漫长征路,滴滴红军血,正是这些舍身为民的铁血军人,才会有现在的和平盛世。历史已然成为过去,感谢《血战湘江》这部影片给我们我们记忆深处留下印记,让我们知道: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时代,而是生活在鲜血筑成的新中国。在往后的日子里,撸起袖子加油干或许就是对先烈门最好的敬礼吧……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6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李炳明

《血染湘江》影片以真实的战争历史为依托,讲述了83年前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深刻诠释了我们党成立及成长艰辛过程。**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打了七天七夜,终于渡过湘江,突破了**和桂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蒋介石围剿湘江以东**红军的企图。为此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军队指挥员、军官和**机关人员从长征时的86000人锐减到30000多人。

**红军远去了,几万名红军将士永远的躺在了湘江之侧的土地,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一个传奇。他们大多数人,没有留下名字。人们只知道他们叫——红军。

影片中,红军牺牲的每一个故事都感人:营长林有国在血战中歼敌无数,与身为枪架的父亲林裁缝被枪杀后倒地,并为父亲做军帽,两人都为自己是红军的一员而自豪。主力西进后,合围的敌军如飞蝗般扑来,34师全体将士用血肉之躯铸成铜墙铁壁,血战数日与敌人拼到最后一人一弹, 6000将士几乎全部阵亡,师长陈树湘负伤被俘后,在担架上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完成了自己“誓为苏维埃新中国留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这部电影,我们收获的不仅是震撼和感动,更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忠诚。(J458.Com 励志的句子)

历史事实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要彻底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贫困落后状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

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我们党走过了96年的历程,但是我们建党的时候,要时中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战斗精神,时中保持童心为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进入21世纪,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把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继续前进。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追随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7

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观看《血战湘江》后,心情十分激动,其悲壮的画面在脑海中久久不散。如果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用我们的血来构筑,我们必须勇敢地献身誓言保护党中央过江,红三军团长和红军士兵的话总是留在耳边,革命者不怕流血的牺牲,勇敢、昂扬的革命精神给我带来冲击和鼓励。

这部电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组织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电影以长征史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在长征中不屈不挠的辉煌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红军34师官兵前仆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联流出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接受了深刻的爱国教育,电影带我去战争场面,声音效果给我带来了临场感。电影中红军士兵一个接一个地感慨战士流血牺牲,他们的视死如归的气概,他们对革命坚定的信念,令我钦佩。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记住先烈,记住历史,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困难,坚持的革命精神。革命前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正因为他们有血腥奋斗、死亡的英雄精神,才有我们今天立国的书,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值得所有中国人敬仰。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忘革命先辈的初衷,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长征革命精神不仅没有过时,也是我们现阶段实现中国梦想,建设更加繁荣的祖国不竭的动力。我们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不能忘记革命的初心。学习长征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发扬不怕挑战和革命的大胆精神。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薄弱力量,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参加者、奋斗者、开拓者。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8

血战湘江观后感300字

《血战湘江》是由陈力执导,保剑锋、王霙、孙维民、张一山、耿乐等主演的战争史诗电影,下面就是血战湘江观后感300字。

血战湘江观后感300字【1】观看影片感受最深的是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湘江之战,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50多万军队围追堵截,可谓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战士就不可能在面临巨大牺牲的时候,仍然坚守在战斗一线;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各级指战员就不会对在面对李德和博古同志错误指挥时,仍然坚决执行命令;没有坚定的信念,陈树湘师长就不会明知担任后卫任务九死一生,还率领全师官兵在枫树脚之战中与十几倍的敌人殊死激战,宁死不屈,直至牺牲。

没有坚定的信念,二纵队的官兵就不会在没有得到命令前,不放弃任何一件物资,用生命保障“辎重”安全;没有坚定的信念,林裁缝就不会带领四个儿子前赴后继参加红军,一心一意跟党走。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当林家老四赶回部队后,得知父亲和哥哥都已经壮烈牺牲,他虽然泪流满面,但仍然坚持要参加红军跟党走。

血战湘江观后感300字【2】看得出来,电影《血战湘江》下了很大的功夫,和八一厂过去的战争电影风格区别不大,战争场面一丝不苟,相当认真。电影的主线非常清晰,就是毛主席在湘江战役中的不断抗争,最终湘江战役的惨败导致了领导层思想的改变,通过了毛主席提出的方案,在通道及时转兵,避免了第二次被包围。

这部电影中我感觉耿乐扮演的耿飚非常神似,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后人。张一山扮演的李天佑实际上并不是很像,但是感觉张一山真的是卯足了劲在演。何健虽然台词写得很凶狠,但是实际上的何健还应该更加杀气腾腾,的确,正如电影里所说,他不仅杀了很多的革命者,还有他们的家属,例如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白崇禧的`篇幅虽然不少,但是并没有展示出他智慧的一面,在湘江战役中,白崇禧还是很好的把握了战役的主动权,避免了与红军鹬蚌相争,让蒋介石渔翁得利。

周恩来演得相对来说很拘谨,与伟人风采有一定的差距,演员不是很放得开。蒋介石、杨开泰都塑造得比较表面化,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剖析,例如在知道主力红军渡过湘江之后,蒋介石会有纵虎归山,后患无穷的感觉。电影虽然给的戏份有限,但是仍然需要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才能打动观众。

这部电影和我预想的还是有差距的,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要塞入太多的元素,必然会导致整部电影内容不清晰。如果是拍摄成三个小时的电影,应该会更加合适。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9

党支部组织我们观看了爱国红色教育电影《血战湘江》,把观众带回了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武力打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继续被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根据实际形势提出卸下辎重迅速向敌人力量薄弱的湘西突围转移的战略方针,却遭遇了以王明、博古和苏联顾问的强烈反对。结果正面硬拼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和代价。最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判断是正确的,也重新经过表决得到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赞同,确认了毛泽东同志核心领导地位。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正确的转战陕北,逐渐稳固根据地,保存革命实力,按照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战略方向,实现了两个方面军的《大会师》,革命队伍在陕甘宁迅速壮大,促成国共联合抗日,最终夺取中国革命全面胜利。

影片展现中国工农红军在党的带领下不怕牺牲,英勇作战,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自力更生,服从党的纪律,听党指挥,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形成了无比强大的战斗力,最终取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根据中国革命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思想讨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革命,发展,建设提供宝贵的精神指导方向。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我们更应该听党话,跟党走,珍惜大好时光,继承红军革命精神,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吃苦,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工作,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严守纪律,为长安区城市环境卫生秩序提升,为长安三园建设努力奋斗!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10

该影片是一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献礼影片,生动地讲述了83年前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5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深刻揭露了反围剿中党内以李德、博古为代表主张的左倾错误路线使党和红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真实再现了红军34师官兵顾全大局、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影片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核心意识、什么是牺牲精神、什么是干部的表率作用,让我们从中很受教育。

很多党员和同志们在观影时流着眼泪,内心受到了无比的震撼和感动,特别是红军将士“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巨大困难和强大敌人面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个人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总结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之所以在如此困难的境地,依然能绝处逢生,靠的不光是以毛泽东主席为中心的领导人的正确灵活的作战方针,还有一心想着群众,敢于直面困难,甘于奉献,团结一致的基层干部群体。

看完影片大家联系实际,感触颇深:影片中党内的左倾错误路线使我们的红军5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历史的教训决不能忘记!当今社会也许还有李德与博古式思维的残留和身影。由于思维和认知水平有限或者缺乏领导智慧,有些党员干部不知不觉地充当了“李德与博古”,使我们的工作和改革措施不能顺利实施。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必须深刻反思现实问题。

一个部门或单位,领导集体正确的决策,实行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对取得改革成功至关重要!尤其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决不能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只有实事求是、及时修正路线错误、改变落后的观念才是改革制胜的法宝。

支部党员和群众通过这次活动,感触颇深,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工作中要心系学院和中心,乐于奉献,立足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开创基础医学院的美好未来发光发热。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11

长话短说,先抛结论:战争史诗大片《血战湘江》故事不拖泥带水,极速狂奔血战到底,不失为一部节奏鲜明风格很硬的史诗电影。

纵观长征史,血战湘江这段历史是红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转折点,或者说分水岭。女导演陈力这部战争史诗大片《血战湘江》大可以用“悲壮”和“惨烈”两个词汇来形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是历史片,但《血战湘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而是一部风格鲜明气质硬朗的新主流电影。譬如,尽管该片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细节,但对故事主线的陈述和情节推进上绝不拖泥带水,而是通过时间节点和战争的场面进行快速推进。

所以,看《血战湘江》这部电影时,你的思路一刻都不敢放松,而是随着故事的快速推进极速奔跑,内心沉浸在两军交锋、战役场面上不能自拔。这是一种很刺激的观影体验,这也意味着,你全身每个细胞都被剧情带着走,而不是沉浸在爆玉花之中。

事实上,和那些媚俗、无聊、商业的爱情电影不同,这也是一部很不适合吃爆玉花的片子,相反,如果你想提高男性气质,或者说让雄性荷尔蒙、肾上腺激素巴比胺直线上升,或者让自己很Man的话,我建议你来看这部片子。

因为,这部电影节奏很快,风格很强,很有《血战钢锯岭》的味道。但和《血战钢锯岭》中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不同的是,这部《血战湘江》战争格局更大,气质更硬,战争场面更惨烈。身为一个战士,两军对垒,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子弹击中,倒地赤红的血水里。

在某种意义上说,《血战湘江》中的战争场面中,多次出现战士倒在血水中的场面。战士倒在血水的瞬间,血水涌上尚有余温的肉体。前一刻,战士还是热血之躯,下一秒就变成了冰冷的尸体,此中悲壮,惨烈程度,非语言所能形容。

孙子兵法有云:“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一方面红军战士迎接国军的阻击,一方面是大部队极速奔走,横渡湘江。所以,就《血战湘江》这部影片来看,在冰与火的体验中,影片充满极速狂奔血战到底的战争气质。这样的气质,发人深省,让人侧目,却又不敢掉以轻心。

换言之,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创作拍摄的这部战争史诗片《血战湘江》的出炉,既是一种革命理想主义的精神回归,也是理想主义者对信念的终极坚守。这正是生活在在今天的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所在。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12

“哪怕人间炼狱,也要服从命令,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渡过湘江!”这是电影中红军战士们用生命立下的誓言。83年前的他们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受伤的战士为了不拖累大家的行程,从担架上滚下来,翻入悬崖自尽。老裁缝做了一辈子的衣裳,最后与三个儿子一起战死沙场,都没来得及亲自为小儿子穿上新做的军装,戴上新做的军帽。34师师长陈树湘,用最后的力量,与国民党战斗到底,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最后连肠子都被打穿了。他亲自扯断了肠子,英勇牺牲。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这跟革命战士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他们吃了这么多的苦,受了这么多的罪都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我们为何不能坚持到底,而要因为一点点的小困难就半途而废呢?我们更应该像他们一样,懂得团结,乐于奉献。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比如:讲文明,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个座,参加一些志愿活动等等,这都是在为社会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