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观后感(集锦七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集锦七篇)。

欢迎来到本篇文章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提供的是“大国崛起观后感”,您知道哪些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的好方法呢?观影后的感悟能够通过观后感表达出来,观后感也可以说事一种基本观点的表达,希望本文能够为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1

11管理4班***兰彩虹

英国,从一个西欧小小的联合王国到18世纪至20世纪早期最强的日不落帝国,至今仍然在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她的崛起,告诉了我们改革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改革是一个国家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立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的崛起,就像一些大国的崛起一样,始于改革。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具体的改革形式也不同。

如法国发生了革命,德国进行了普鲁士领导的统一,而英国在取得海洋霸权之后,工业革命应运而生。改革以后,社会生产力得以解放,统一的市场逐渐形成,商品经济比自然经济所具有的优势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工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加速,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决定了生产力的真正意义。

有人认为英国的成功来自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动力来自**?这动力正是来自英国取得海洋霸权之后的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英国取得的海洋霸权之后垄断了海洋**,殖民地的扩张则带来了丰富的原材料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地,使得英国的市场似乎变成一个需求无限的黑洞,谁能生产更多的产品谁就能获得更多的财富。

原有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英国人民迫切需要一种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来生产更多的产品。此时,工业革命应运而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需求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劳动力资源的丰富、劳动对象的扩大、劳动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的提高,使英国经济在欧洲迅速崛起。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态。生产关系支配和制约着各种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符合其客观要求的生产关系。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国家,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则帮助英国建立了意义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是当时最先进的经济理论和新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落后的生产关系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彻底改变了英国,使英国成为世界强国。

开放、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是英国腾飞的基础,武力夺得的海洋霸权和殖民地给了英国腾飞巨大的动力,而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则给英国腾飞插上了一对巨大的翅膀,帮助英国成为了世界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大国,在世界发展史上占有了一个及其重要的地位。

由此,我国当前应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2

说起《大国崛起》这一系列纪录片,在看到片头部分时我就感慨不已。这里所谓大国,不是看它们有没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领土和众多的人民,而是指那些在近代史上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当然,它们在推动历史进程的同时,都进行了扩张,实行了霸权或殖民统治,也给世界,至少是其他一些国家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片选取的九个典型国家中,就有六个是当年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之属,而中国却不在其列。经常听到“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类的话,我总会觉得有点儿悲哀。复兴一词的本义就是“衰落后再兴盛起来”,准确地反映出了我们现在还处于衰落后尚未兴盛起来的状态。

中学学习历史,历史的古老部分总能唤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但在历史的现代部分,我们不得不接受许多严酷的事实。至少在这样的历史课上我总是感到很沉重。背的最多的就是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还是考试的重点。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吃鉴自己长智”。这些国家在短时间内崛起,成为影响全世界的强国。它们的许多经验值得学习,我们应该吸取很多教训。作为一名本科化学专业的学生,现在学习的是教学理论的程度,我的政治历史知识还不够丰富,知识一些零乱的认识和感受,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

而且,一个国家的崛起涉及到政治经济体制、教育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甚至还涉及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偶然的历史机遇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作用。如此庞杂的一个问题,是不可在短短的几千字篇幅中理得清的。在这里,结合我的一些专业知识,我仅就教育进步与大国崛起的关系阐述一些简单的看法。

教育是一个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经济基础、政治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比如,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必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教育是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世界上许多最早和世界上第一个。在教育方面,中国还有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世界上第一个考试制度——科举考试,应该是第一批学校。可是,我们的历史似乎在某个地方开始离开了康庄大道步上了崎岖坎坷的路途。

科举制度是时代发展中最为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可供世界个国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借鉴我国的考试制度,将其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使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完善。我们自己却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考试而学习”,使得教育没能很好地发挥它应有的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看看那些在近现代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的大国们,德国建立了第一所现代大学;日本在经历了二战的惨败后“饿着肚子办教育”,实现了经济技术上对美国的追赶;美、英、法等国的教育发达程度从中国人对出国留学的趋之若鹜也可见一斑;俄罗斯的沙皇彼得一世是与清朝的康熙皇帝同时代的人,他亲自到欧洲留学。我们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康熙皇帝也是历史上罕见的英明君主。遗憾的是,他虽然学识渊博,对现代科学知识很感兴趣,但未能使知识和技术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发展,错失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当年拿破仑的征服,彻底击垮普鲁士邦国,1807年被迫签订《提尔希特条约》,领土被剥夺,还要赔付大量的战争赔款给法国,国家一贫如洗。

该怎么办?当时的国王威廉三世说:办教育。

1807年,处于内外交困中他的著名施政纲领是:“这个国家必须用它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物质上的损失。正是由于贫穷,所以要办教育。

我还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后办穷了的,办亡国了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最好的手段”。

他的国防部长萨恩霍斯不同于清朝的军机部长。他没有向国王要钱,而是明智地说,普鲁士必须首先在教育和科学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才能在军事和政治结构方面取得世界领导地位。

这与教育部长应该说的话类似。这恰恰证明,德国人民的素质不仅仅是一群只会打会杀的**,而是一个国家战略专家。

当时,洪堡作为教育部长,更是名副其实:他直接创建了现代大学。被全世界尊称为:

世界大学之父。今天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如哈佛等,奠基就是洪堡当校长的柏林大学。他当年的话是:

大学是最高的手段。只有通过它,普鲁士才能赢得德国世界和全世界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在真正的启蒙和精神教育中取得领先地位。

关注教育的结果是,德国建立了目前的幼儿园模式和面向公众的公立学校。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体系直接在的国。当然,更不用说大学了。当时,德国皇帝雇了一位教授在柏林开办一所大学。教授不买账,骂了他一顿。

他宽容地说:大学精神应该是这样的,充分体现了皇帝对教育和学术精神的理解和尊重。我国的教育**也喜欢指出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民办教育,喜欢做婆婆,发挥权威作用。

这样怎么可能把教育办好?

文教兴国的结果,是德国在19世纪以后超过英法,从一个贫穷,落后,被欧洲各国看不起的,认为是缺乏文化和教养的德国,德语还被贬低为“猪说的语言”的情况下,成为世界科学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日本的近代教育,是早在19世纪70年代初叶“明治维新”时就奠立了,当时日本立法实行全民教育,要求消除文盲。所以现在的日本的老年人中很少有文盲。如果你去免费开放的社区公共图书馆,那里的老人每天都会去图书馆看书,就像他们经常去上班一样。在中国的退休人员中,到处都是打麻将的声音。

日本平民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教育机会均等,对日本经济增长和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经济高度增长时期,日本的教育提供了人才的支撑,也受到普遍的赞誉。很多西方的学者,把日本的重视教育视为日本成功的“秘密**”

而且我认为日本的教育最让人欣赏的一点是注重能力和品格的培养。日本的中小学生有很多的活动课程,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有一些养殖小动物、观察植物生长甚至是自己上街购物之类的任务。我国也有活动课程,但都是写在纸上的居多,会议上讨论的居多,真正实施的可谓凤毛麟角。

日本据说现在还有很多学校让学生做一些穿着短裤在冬天跑步之类的事情,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先不说这种做法是否可取,看看我国现在的孩子,有多少被父母长辈宠坏了,吃不得苦,受不得批评。报纸上曾报道过某小学收取费用雇人替学生打扫卫生引起质疑的事情,我亲耳听到有几个看了报纸的学生家长说孩子那么小哪儿能干活儿,收点儿钱有什么大不了的。

确实,他们不缺这点儿钱,但是这样惯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

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落后地区缺乏人才。 而且,教育水平低。“一招鲜、吃遍天下”、“隔行如隔山”,是我们的普遍就业观,我们的人才往往不是复合型的,一行干不下去,其他的就干不了,也不想再学习新的技能,只能下岗回家。

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图书馆都很少,麻将馆倒是比比皆是,打麻将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

美国的教育体系,与其他国家一样是模仿德国的。但美国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和文化,军事的霸主,首先是希特勒帮忙,大批犹太学者流亡美国。因为美国提供了比其它国家更好的条件。

另外,战争期间,美国人可以用五个师的兵力,去抢一个德国飞弹专家布劳恩。会动用一个伞兵师,两个装甲师,以及整个第六集团军,掩护一支部队去抢物理学家海森堡。在德国失败后,苏联人忙把德国的各种机器运到国内的时候,美**队却在到处寻找德国的知识精英,把他们送到美国安居。

这证明美国对于“大师”的重视,远远大于对“大楼”的重视。这样战后的美国,突然“崛起”了,成为诺贝尔奖的大户,美国的大学,一跃而成为世界的楷模。对比一下,至今只有几位华裔或外籍华人成为诺贝尔奖的得主,真真正正的中国人却一个也没有。

这与国内的学术环境和学术风气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吧。不说日益严重的学术腐败现象,就是制度上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了。中国人惯于任务层层下,功劳层层争,责任层层推。

听说我国最有希望获得诺比尔奖的一次是八十年代成功合成了人工牛胰岛素,但由于申报的人数太多,不符合获奖者一般不超过三个的惯例而与之失之交臂。消息的可靠性无从考证,姑且当做笑谈,其中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深思。

中国人太好名,好虚名。一所中学出了一个省、市还是区、县的高考状元就大肆宣扬,从此进入生源好利益高的“良性循环”。在光环背后,谁会去思考到底学生们的身心各方面得到了多少发展。

尤其是只作为分母的那一部分人,很少有人去关注。现在炒的纷纷扬扬的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也不过是给少数的精英学校推荐名额,校长们推荐的依据也全都是在成绩优异的基础上考虑其他方面。既然那些学生成绩好到自己轻松就可以考上北大,这个推荐制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也不能太悲观,相信一切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虽然我国的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现在的课程改革也在摸索着进行,毕竟已经有很多人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且有解决问题的意愿,改革已经开始,在曲折中还是会不断前进的。希望教育改革能够稳步进行,尤其是在解决教育资源分配和选拔公平等矛盾突出的问题方面取得突破。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3

4 英国。毫无疑问,英国在世界现代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虽然,这个国家远离大陆,却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宏图伟业,完成了工业革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国家格格不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像今天,欧洲在欧共体如火如荼,当实行统一货币时,英镑依然我行我素。。。

5法国。 法国,是一个非常有独特魅力的国家!其文化曾经影响全欧洲,让整个欧洲的人都以说法语为荣;其铁蹄也踏遍过整个欧洲,亦将其政治思想传遍所有所到之处!

法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思想的国家。它尊重思想家和艺术家!相比之下,看看我们的国家,似乎在这方面有太多的欠缺!至少,我没有看到我们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永远称颂德思想家!

我们没有哲学的存在,因为目前根本不存在这片土壤!

6 德国 。德国也是一个很自我反省的民族!承认自己所有战争是犯的错误,赔偿所有应付的补偿!

对于一直在修改教科书以消灭自己的侵略历史的日本来说,毫无疑问,德国在世界大战中书写了大量的历史真相,这一点更能得到世界民族的认可!在这一方面,台湾就做得不够地道了!最近,他们似乎也在向日本人学习,开始修改这套不受欢迎的教科书!

7日本。不得不承认,日本创造了很多的奇迹!切不说,她脱颖于亚洲诸国,一枝独秀,位于世界强国之林。

只要看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从废墟和迅速崛起中,就可以看出日本是多么可怕!我们每天都梦想着一个强大的国家,每天都铭记着日本给我们带来的痛苦的民族灾难。然而,我们需要知道,只有当我们真正强大时,他们才能向我们低头!

8 俄罗斯 。对于这个国家,中国对其有太多的感情了!她一直都走在中国的前面!

比中国更早地进入社会主义,比中国更早地实现工业强国的梦想,还有。。。。。。当然,也比中国早结束社会主义事业!

9 美国。美国绝对是一个靠战争赚钱的国家。在20世纪,它依靠战争使自己强大。在21世纪,中国仍然依靠武力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当我知道地球是圆的,我曾经把地球分成两部分,一方面是中国,另一方面是美国。

现在想想可能很有趣,但那是我心目中对美国的第一印象!尽管如此,我不知道美国代表什么,或者在**!

回顾和思考其他世界强国崛起的过程,我们希望从中看到自己!

曾经的我们,亦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对我们来说,“涨”字不合适,更合适的应该是年轻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一整天讲的,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的!

回顾500年来各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掂量12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的一些因素显然不约而同值得关注: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等等。因此,只有重视教育,提高人民素质,借鉴国外经验,调动人民积极性,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强国梦。

幸运的是,我们现在也听话了,做一个学生,学习我们需要的一切!但是,青出于蓝的事情,从来都是必然的事情!等到那个时候,就是我们说话的时候了。。。。。。

希望我还能看到那一天!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4

看《大国崛起》之美国篇观后感

美利坚合众国创造了一个人类建国史的奇迹,在短短230年的时间从一个被英帝国奴役的殖民地到成为驾驭全世界的“超级大国”。看来,他的崛起之路并不长,但也暴露出其艰辛和艰辛。今天,回顾美国的崛起,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一个大国的崛起需要独立的主权、人才、法律、创新和民族精神。早在英国殖民地时期,美国就非常重视教育,其教育环境甚至比今天的北京还要好。内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加速。这一时期,新建的高校有200多所,达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我认为中国就教育这一方面真是十分不重视,单单只重视发展经济而不重视人才的培养,根本不能是使中国崛起,这点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p>

在美国崛起的整个过程中,美国精神贯穿始终。我认为自由和平等的精神是美国的核心。美国人崇尚自由,强调平等,因此罗斯福毫不犹豫地垄断了大企业,因为它们妨碍了其他人自由竞争的权利。

反观中国。现在还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随着中国经济近乎神话般的高速增长,计划经济体制下掩盖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正在逐步显现。但**却由于各种利益关系而被绑住手脚。

“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要学的不仅仅只是科技,还有很多很多。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5

《大国崛起》,这是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如何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心态和态度来对待那些在近代史上曾经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

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一台12集的电视也许无法给出答案,至少它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还是按照崛起先后顺序介绍吧。

1. 两个小牙

一个大国的崛起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海权。西塞罗说:“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

”中国,也正是列强从海洋上通过坚船利炮,拉开了这个民族写满耻辱的近代史的序幕。五百年前,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生活在半岛三面环海、资源极度匮乏的小国,开始开辟一条从海上通往东方大陆的通道,象征着财富。一系列的机遇使他们成为当时的世界海上霸主。

西班牙王室开始关注海洋,西班牙航海家也向往海洋。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愿望紧密结合在一起。结果,西班牙很快就统治了世界,航海家哥伦布也很有名。伊莎贝尔女王亲自监督了这场战争,并在西班牙的复兴中统一了西班牙。她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认识了被目光短浅的葡萄牙国王拒绝的航海家哥伦布,并资助哥伦布进行海上勘探。

最后,哥伦布发现了西半球的新大陆(美洲)、海上贸易和殖民地,为西班牙和皇室(伊莎贝尔)带来了大量财富。此后,西半牙也成功崛起为大国。

葡萄牙征服海洋的开拓者和领头人,恩里克王子善于包容和利用人才,很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学科的人才都聚集到他的麾下,遵照他的周密计划和部署,造就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众多伟大发现(例如,麦哲伦环球航行)航海业海洋贸易和东半球殖民统治造就葡萄牙的崛起。

2. 荷兰

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小国,面积是今天北京的两倍半。但就在三百年前,就这样一个小国家成为了当时欧洲的“海上第一强国”, 他们几乎垄断了世界的海上贸易和运输。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荷兰几乎把自己的力量扩展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它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历史上的奇迹。荷兰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

15世纪末的地理发现给欧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作为中间商、代理商、加工商和销售人员,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运到欧洲各地。返航时,他们又为这两个最早的海上霸权国家运去波罗的海产粮区的小麦、瑞典的铁器、芬兰的木材,以及自己生产的海军补给品。

从1579年到1581年,七个省联合起来,签署了组建军事联盟的协议,废除了西班牙国王对荷兰个省的统治,并宣布成立荷兰联合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

在17世纪的时侯,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集资本,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比纽约的证券交易早了三百年,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还率先创办现代银行,1609年成立阿姆斯特丹银行,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多年。并发明了我们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荷兰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发达的经济支撑着荷兰在世界上的强大地位。

一国想要崛起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一个国家能否长期保持经济大国的地位,取决于它是否有商业自由和学术自由。很难想象一个抑制言论、扼杀学术的国家会有真正持久的经济繁荣。

3. 英国

地处欧洲大陆西北海岸的一个小岛屿国家,是什么使她今天在世界上拥有如此高的地位?

首先,全球自由贸易与海上霸权:面对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喧嚣,冷静地击退了他们的舰队,赶走了海上的车夫,从此,荷兰逐渐开始垄断海上贸易,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构成了英国的海上史。

通过实施自由贸易,英国建立了全球市场,并逐步建立了自由市场(自由竞争,无形之手)经济模式。【Zr120.cOM 节日祝福网】

第二,英国的工业革命、科技创新:刺激生产力,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技术、专利保护等创新。

当中国仍然关闭时,英国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机器开始取代手,这在清朝时难以想象的。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和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正逐步引领世界进入一个新时代。从此,世界人民开始走向工业革命化道路。

第三: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权利和利益分配制度):英国除了在经济上引领潮流,在政治上也同样带来了新的改革,《大宪章》首次提到君主的权力不是至高无上的,人民的权力才是至高无上的,这点,在当时世界也是史无前例的。

查理一世的死证明,他不可能统治人民,控制议会,控制法院,控制英国人民。光荣革命后,英国是行君主立宪制,走上了一条坚强的道路。英国崛起时,中国人仍实行封建帝制、落后的制度和落后的管理,这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影响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4. 法国

法国是以先进思想和武力扩张影响世界的,法国的崛起可以概括为:“一个重要思想,两个重要事件,三个重要人物”。

1、一个重要思想是“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一直引领法国一步步走向世界大国,在全世界发挥影响的。

2、两个重要事件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扩张”。

(1)法国大革命。

17-18世纪,法国君主统治时期,由于战争中税收的增加,平民与国王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当时,贵族、牧士和平民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金融危机,路易十六试图向特权阶层征税,这使得国王成为所有人的反对者。

法国的最高权力很快从国王移交给国民议会,国民议会宣布废除一切封建特权。这意味着绝对君主制被宣告死亡。

(2)拿破仑扩张。

1804年,拿破仑以绝对优势选为法国皇帝。这是民众选举产生的皇帝。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宣誓忠于1789年的革命原则,也就是说尊重人权、自由、平等,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通过这个民法,确立革命的原则。

取得了国民的支持。

此后,拿破仑频频发动战争,并在战场上节节胜利。1811年,随着连续四次反法同盟的灰飞烟灭,整个欧洲都快要变成法国的了,带给欧洲各国“法国大革命思想”,即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3、三个重要人物是路易十

四、拿破仑和戴高乐。

(1)路易十四。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临朝亲政。第一项措施是废除首相,国家事务的一切决策权都集中在他自己手中。这一时期的法国在建筑、绘画、戏剧、舞蹈等方面将古典主义艺术发展到了高峰,显示出极大的文化影响力。

路易十四在亲政的54年间,打了31年的仗,称霸一时。

(2)拿破仑。

拿破仑效仿路易十四争霸欧洲。

(3)戴高乐。

在戴高乐的带领下,为了自由而战的法兰西民族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就了道路。戴高乐说,进步是维护国家独立的唯一条件,一个经济衰弱的法国,不可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法国的经济全面复苏。

搞他自己一套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直到今天,法国依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在法国的崛起中,我得到以下启示:

1、先进思想可以引领国家走向富强。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使法国一步步走向富强。

2、单靠武力扩张,难以实现国家富强,只有经济和军事同时强大,才能引领国家走向长治久安。

5. 德国

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它在人口总量、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煤产量以及铁路线里程等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法国,在欧洲仅次于称霸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英国。德意志从濒临亡国的绝境发展成一个令人瞩目的强国,采取了种种的措施,这些措施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它高度地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它国家振兴的基础。

1850年,德国就建立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指出了德意志的出路。他说:

“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

”普鲁士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他接受了大学提出的一个要求,那就是: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同时拥有国家的保障和充分的自由,成就了德意志的科学家。一个国家的崛起总能成就一位伟人,或者说一位伟人有可能成就一个国家的崛起,这个人在德国就是俾斯麦,被人们称为“铁血宰相”的他,利用铁血战争的思想使普鲁士迅速壮大,然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快统一了德国。

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并注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德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教育、科学、大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

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在1871年统一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德国的煤炭和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到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

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这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那么,我们国家是否是也该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教育来看待下经济发展呢?

首先,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

其次是,再教育水平低。我们的人才往往不是复合型的。在一些省份,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图书馆都很少,麻将馆倒是比比皆是。

旧中国不能强大,就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文化;中国要更发展,就需要我们教育的发展,人才的涌现!

6. 日本

这是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土地贫瘠,资源匮乏,人口老龄化严重,几乎每一天都遭受着地震的袭击,任何时刻都有遭逢台风和海啸的可能——这样一个在天灾人祸中本该苟延残喘的岛国,这个弹丸之国则以其严谨精致的工艺,时尚精巧的商品,细腻美味的料理又一次席卷整个世界。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迅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于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但是战后日本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我认为主要包含一下主要原因:

1.得益于重视科技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

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2.得益于日本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坚持以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为目标;从中国的盛唐开始,吸收了大量中国的文化成果,从而走上了以中国为师,仿效中国发展的道路,后来,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了沉睡的中国,美国的黑船也轰裂了封建日本沉重的国门,日本人意识到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日益衰落,转而向西方寻求更先进的文化,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上强国之路。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6

因为不常看电视,《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在央视2套播出结束当日,我才知道有这么个系列片。在网上几句褒义词的鼓励下,我去了**电视台看了这个。那天我看了两集——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历史。

而后几天,陆续在央视重播中看了德国、日本强国史。

对这一系列**:感触颇深。作为一个曾经强大过的封建帝国,在150年前还轻视西方列强并将其称为“蛮夷”的“大国”,作为一个常常将5000年历史、地大物博挂在嘴边的“自恋者”,这次终于没有将自己放在一个“世界大国”的地位。

而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称为“九个世界性大国”,摈弃了自大的心理,实在难能可贵,值得称道。

倾3年之力、集百余位专家智慧的这部纪录片,将大国崛起之路,在这个时候展现在我们所有中国人面前,不能不引起这个国家的公民的思考。我们国家的这个时刻,正是中国走在崛起之路初级阶段的关键时刻,正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越来越强大的路上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强大之路上寻找属于自己方向而又找不到坐标的时刻-----我想,凡是看过这个系列**的人大抵都会地头思索:中国的强国路在何方,中国的强国梦是否能实现。

但是,充满激情的思考,无疑我们还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

显然,这个**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展示9个强国的历史,而在于反思这9世界大国如何崛起并且衰败,在于指导中国将如何走向持续的强大而立于不败之地,在于引导更多的人思考面对机遇中国该如何探索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现在,传统的**、互联网和各种公共场所都在谈论这个话题。这个**引起了如此大的关注,这表明它已经成功了。它的眼光、神韵、渊博的知识,甚至尖锐的问题,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

然而,除了讨论国家,讨论崛起之外,我也会想到一个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就是说,一个世界国家的崛起和它的国民的幸福程度是成正比的么?答案显然不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级强国时,其人民未必是最幸福的。它的内心也许有一个强大国家的骄傲,但为了自己的生存,他必须专注于实级的事情。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社会也同样出现了混乱,大久保利通**将很多国家财产几乎零价送给财阀,导致了社会的巨大的不公平,并造成国家裂痕的产生,大久保利通最终死于非命。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德国,当德意志帝国不断强大的时候,他们将更多的财产使用在军事上;二战之时,希特勒可以说是为了德国的更加强大,但是他带给德国的灾难同样是令人惊心动魄的。

而当一个国家并不是世界级大国的时候,也许也并不追求世界大国的时候,它的国民也许是最为幸福的。英国莱斯特大学心理学家怀特根据178个国家的数据和100项研究结果撰写了一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报道说,丹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其次是瑞士、奥地利和冰岛。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排名第二。报告认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医疗卫生条件、财富和教育水平;在这些方面,小国比大国幸福。

在当前的中国,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在为中国的崛起而欢呼,为自己在世界上越来越高的中国地位而自豪,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更加强大和富有。但是,我们看到,中国在富强的道路上,并不是完全按照国民的幸福来衡量财富的,而是仅仅以gdp的增速来衡量的,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也导致了国民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同时,腐败、寻租、制度偏向、收入差距扩大等都在使国民幸福指数下降。

如房价一事,几乎让所有中低收入者为之哀叹,而因为收入差距扩大而不断出现的仇富现象,并由此衍生出来的更多的社会问题,更让国民让一体会到幸福。

在《大国崛起》中,我们看到科学、技术、探索精神在其中的伟大作用,但是我们却在大国的方向上没有看清楚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为了世界性的大国而大国,还是为了国民的幸福而大国?

《大国崛起》观后感二

大型记录片《大国崛起》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总结了各个大国崛起的特点与规律及国家的兴衰历史。最令我震撼的,是这些国家在危难之际所展现给世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蓬勃力量,催人深思,发人深省。

在所有的国家中,我最喜欢法国和德国,除了我自己的国家。而偏偏这两个国家是一对百年宿敌。我敬佩的戴高乐将军化解了法德之间的宿怨,带领法国走上了与德国合作共赢的道路。

政治舞台上的戏剧如此精彩,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回顾历史,法国这个浪漫主义国家的崛起之路是艰辛而曲折的。法国是不幸的,它像瘦弱的小树苗,在成长中倍受狂风暴雨摧折;法国又是幸运的,每一段坎坷,总会出现一个救世主力挽狂澜,带领法国人民解救民族危机,并一步步崛起走上富强的康庄大道。在《大国崛起》中,让我深陷感动的是在优秀璀璨的思想和文化的浸润下法国人民的灵魂,一个国家民主自由的极致表现是思想与文化的自由碰撞。

在法国思想和精神的圣地,许多伟大的法国人睡觉的地方——万神殿,在被埋200多年的72人中,有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只有11人是政治家。当希拉克送行大仲马的灵柩的场景出现,当解说员的声音响起:“这就是法国,对思想和文化的尊崇早已浸润了人们的灵魂,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我想,或许每个深入了解法国历史的人,都会为这样一个充满思想魅力的国家所折服。在法国崛起的道路上,民族精神永远屹立不倒。法国的美,在于气质,在于灵魂。

谈到这个德国国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给世界带来的创伤。但对我来说,对德国了解德越多,我就越尊重这个国家,尽管它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尽管它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后,德国仍然是欧洲最大的强国。它的力量不仅在于它的经济,还在于它的精神文化。

和法国一样,德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也是多姿多彩、光彩夺目的。《大国崛起》中说道:“学者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德国:

这是一个美好的国家。它要么考验世界,要么折磨世界。当它用思想审视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折磨世界时,上个世纪有两次世界大战。”我认为德国不仅考问,还会反思。

在《大国崛起》中,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二战中被纳粹德国**的犹太人谢罪的庄严一跪,相信不仅震撼了我,还有世人。正如世界**评价说: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的双腿,站起来的是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

德国的精神,就像标杆上的旗帜一样,令人鼓舞。这样一个铁血民族,严谨睿智,敢于面对历史,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这样的悔改,是对逝去魂灵的尊重;这样的真诚与勇气,是民族灵魂的傲骨,以致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才能回到政治大国的舞台。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真正伟大的民族绝不会轻视在人类中扮演次要的角色,甚至是一流的角色,而必须扮演独特的角色。

《大国崛起》观后感三

《大国崛起》是一栏具有意识形态的记录栏目,在真实与功利之间隐隐约约穿夹着一条无形的线,它所折射出的光芒是社会生活本质化所带来的集体构画。它用时空与空间沟通了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所传承出的文化性与世界性是潜藏在历史与现代之后的精神,它集合了多重性与时代性,它汇聚了多元化与前进性,以深沉而又悠远的历史文脉为基底,勾勒出多变而又寓意深刻的文化方向。

荷兰,一个有着深沉的文化底蕴的国家,不论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方面都有一种深刻的人文气息,一个小国的兴起,所包含的一个时代的生动性与生命性时时刻刻体现在这里。浩瀚的海洋,灰白的色彩,并不富裕的海边小国。渔民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画面的重现让人感觉这样的生活平静而艰辛。

画面也从黑白转换为彩色,这是一种重生的复苏,一种由过去而转今的现实,实质上是把一种由年代所沉积的记忆变成一种新活的跳跃性,让观众意识到历史的新篇章即将被掀起,而由着而引起的共鸣更是要传达出一个国家的精神,一个国度存在的意义。

《小国大业》这一集的画面感所流露出的人文性很强。以荷兰经济的兴衰为线索,从一个“鲱鱼”的故事开始,开辟荷兰人致富的道路。经济的发展带动着社会的进步,从一个国家的兴起开始的。

无金钱无大国,这早就是各大国建立起来的不二法则。一个沿海国家占尽了了这一优势,又有什么理由不讲这一优势发扬光大呢该片从“鲱鱼的故事”讲到巴伦支船长的诚信故事,从“海上第一强国”讲到“海上马车夫”,再从“市民自制”讲到“到中国朝拜”,毫不含糊。经济,交通,政治虽不是样样讲的精通,但却也是面面俱到。

从一个历史故事推动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性标志的产生,如“荷兰商人”的故事;从与英国的战争夺来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从进中国朝拜到成为如今世界上无人不晓得大国。编导独具匠心,将原本死去的历史重新点燃生机,通过光影展现在我们眼前。呈现了一段曲折却也辉煌的小国崛起史。

短短的四十六分钟的短片,历史与现代文明的穿插,为每一个受众提供了它几乎完美的结合。

它以真实的背景与事实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通过画面与声音,画面与剪辑,讲解与**,贯穿起来的一条渐近线,不论是从栏目策划或是意向所驱,它都是试图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为当下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寻找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叙述平台;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

一个国家的复兴由此开始,一个国家的崛起由此重生。

《大国崛起》观后感四

荷兰自始至终是我向往的完美国家,特别是十七世纪的时候,那时候真的可以说他们做到了为了国民的幸福而成为大国,民族的每个人对幸福的向往和未来的追求如同溪流汇聚成为了滚滚长江势不可挡,这样的伟大和光明是难以复制的,即使美国一路追随也未能追赶上荷兰的高度!

但请不要用来批评我们自己现在的社会和民族,君子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社会的进步变革是你自己的责任你个人的使命,你没有权利和理由对民族妄自菲薄奢求坐享其成!!新中国是自己民众团结一心建立起来的,,我爱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不是因为它现在或者将来会多美多强,而是稚子对于母亲的依恋和信赖,对母爱的渴望和向往,这个民族永远是我们唯一值得信赖的温暖甜美的怀抱!

《大国崛起》观后感五

有借鉴意义,看历史方只如何去抉择,某些国家的崛起有他的偶然性,一些国家的没落又有它的必然性,灿烂的文化不过是历史沧海一粟。看全局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那些为了幸福生活前仆后继的人伟大同时有可悲。民生民生不过是为了让人过的更好,当过度沉溺的纸醉迷金的生活时离没落也就不远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没毛病。

以历史的眼光看历史,历史没有错,以现在的眼光看历史,不过是缩影,不要走老路!

最近**电视台播出的文献记录片《大国崛起》广受瞩目。这部**能够用生动的视觉形象普及世界历史知识,促使国人睁眼看世界,进而认真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民族振兴之路走得更好。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7

“大国崛起”之荷兰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人口不到2000万,土地面积只有2.5北京的国家。它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是荷兰。

在看过《大国崛起》荷兰篇后,我觉得荷兰的崛起主要体现在它的商业方面。

荷兰人从捕鲱鱼开始从事转口**。通过设计更便宜的船舶,依靠有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他们逐渐从中间商转变为远洋航行的勇士。

后来,越来越富有的荷兰公民从贵族手中买下了这座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了一个联合省共和国,以充分保护商人的权利。他们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当时垄断了全球**的一半。然后他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票务交易所,资本市场诞生了。

他们率先建立了现代银行,发明了至今仍沿用的信用体系。随着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体系的建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时至今日,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裕,荷兰人创造的商业规则依然影响着世界。

荷兰的崛起是比较实事求是的,它知道自己不能依靠武力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选择自身所处的地理优势,向海外开拓**,抓金融市场。如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阐述:那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当时有葡萄牙、西班牙从海上开拓**,是当时发展国家繁荣昌盛的新方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地理优势,而不与其他大国争强好胜,一心一意谋自己的发展)自主创新(不走葡萄牙、西班牙的老路,不是一味地到海外烧杀抢夺金银财宝,而不重视发展自己的工业商及**,而荷兰则是重视发展**和金融市场)。

因此,荷兰的崛起主要得益于其商业发展,其商业成就至今影响着我们。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8

(三)走向现代—工业革命——英国

英国的崛起是由于伊丽莎白一世的正确领导。在她的领导下,英国赢得了英国的西海战争,并逐渐统治了整个海洋。君主之所以能给英国带来繁荣,是因为权威的伊莉莎白一世非常宽容和开明。她非常重视人民的支持,在享受君主制的同时,也不忘自己的义务。

但查理一世无视人民和国家理一的支持,滥用君主制,享受战争,最后走向断头台。英国人以“光荣革命”的方式结束了**,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法治,没有人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这是一个自由进步的国家。

英国率先走向现代。英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引领着世界的发展,因为当时英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国家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生产力,瓦特蒸汽机是推动英国工业发展的先进动力。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英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发动机。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亚当·斯密挥动着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创造了新的经济秩序。

水晶宫世博会是英国自由经济发展的最好体现。但英国没有找到解决自由经济发展模式缺陷的方法。大英帝国的太阳已经落山了。

(四)激情岁月——法国

抓捕巴士底狱和拆除巴士底狱的画面,展现了法国大革命的激烈战斗。路易十四的塑像展示了一位强大的国王,他拥有高度集中的王位长达半个多世纪,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荣耀,这可以从凡尔赛宫看到。由于特权阶级与第三阶级矛盾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终于爆发,君主被推翻。

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人权宣言》被历史学家们称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由此,从巴黎发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从君主指导人权宣传的革命需要新思想的指导,而法国大革命的新思想则源于启蒙运动。

法国的沙龙为艺术家和思想家提供了一个论坛和听众,咖啡馆通常是市民表达意见的地方。正是在这样的沙龙和咖啡馆里,启蒙思想不断地被宣扬、辩论和传播。拿破仑通过军事力量和民族压迫传播自己的价值观,使法国从统治欧洲的巅峰跌落。

戴高乐坚持自由平等的原则,实现了法国的伟大和荣耀。

祠堂是法国的圣地,是对法国伟大思想的尊重。自由、平等和博爱是人类社会美好的理想。正是为了追求这一伟大的社会理想,法国才拥有源源不断的权力,才能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五)帝国春秋——德国

德国的国门勃兰登堡门见证了德国命运的起伏。拿破仑带走了和平女神,却带来了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平等和自由原则。尽管李斯特和平渐进的方针没有实现德国的统一,但它对促进和有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在德国统一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俾斯麦看来,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原则,任何国家都不能结成联盟,任何国家都不会成为自己的敌人。我认为俾斯麦是一个狡猾的政治外交家,同时,我认为处理国家政治关系对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是德国找到了教育和科技强国的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公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资源。

有了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领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列。 在科学和教育的基石之上,俾斯麦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把国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用国家的力量建立起全世界最早的社会福利制度。

(六)百年维新——日本

日本人一直在求学,求新,变法图强。17世纪,荷兰称霸世界,日本弃中国之师兴起了“兰学”。当美国船闯入横须贺港时,两名日本人上船学习。

涩泽荣一的欧洲的之行,使他从政后,政绩卓越,也使他从商后,被称为“日本的现代企业之父”。盐昌代表团的欧美之行,使日本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国家的进步需要交流、学习和借鉴,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借鉴主义。需要思考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改革方式。

大久保利通的拿来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考虑到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伊藤博文解决了大久保留下的问题。与此同时,日本也像德国那样,采用了一种有别于自由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历史学家们称之为“统制主义经济模式”,就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改变经济运行的方法,使国家成为主导力量,从而让工业化以超出常规的速度腾飞起来。

然而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粉碎了日本成为世界领袖的梦想。日本的百年强国之路应该让人深思。大国之道在于不仅造福本国人民,也造福于其他人民,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步。

(七)寻道图强—风云新途——**

为了寻找是国家富强的道路,彼得大帝以学生身份四处寻师问道,强制**走向改革之路。叶卡捷琳娜二世采取审时度势的改革。俄罗斯以其传统的君主制和强大的君事力量,扩张成为一个横跨欧洲、亚洲和美国的大帝国,但它是短暂的。

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对20世纪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实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这种史无前例的社会实践是如何进行的?

美国诞生终成世界一极

500年9个世界性大国风云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