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讲记读后感

儿童健康讲记读后感。

本文标题为《读书的乐趣》,栏目小编为了给大家准备这篇文章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阅读一本好书就像是给我们的内心注入了爱,它充满了整个世界。当我们从作者的作品中领悟到新的道理时,就仿佛开启了一扇新的门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的读后感。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用,请别忘了将其收藏起来!

儿童健康讲记读后感(篇1)

前几天看了蒋老师推荐的《经典中医启蒙》,作者李辛,是位有名的中医。

他用通俗的例子解释中医博大精深的原理。与其说是中医启蒙,不如说是对忙碌现代人的提醒:

1,“平常”就是生命本来的样子;

2,真正能调动你的,是你的生活和心理习惯。你怎么看待自己,调整自己,是时刻的选择。

个人感觉非常受益,赶紧又看了李大夫的另一本书《儿童健康讲记》,这本书不仅仅给大家普及了一些中医常识,还对儿童的教育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看法。

而且个人觉得说得非常在理,特意总结几条分享给大家:

1,作为家长,不要经常对孩子做“不这样就会那样”的设定。因为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如果我们觉得“孩子不好好喝水,就一定会生病”,那孩子生病的可能性就很大。其实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每天需要的水分不一样。而喝水并不是吸收水分的唯一方式,日常吃的米饭,蔬菜,水果,甚至空气里也含有水分。

同理,如果我们觉得“不监督孩子的话,孩子学习成绩就不好”,通常情况下,孩子的学习情况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2,允许孩子失败。

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每一次的“跌倒”,都是学习处理问题的机会。

如果父母担忧太多,会把紧张的情绪强化或传递给孩子,孩子容易遇到挫折就退缩或者不敢尝试;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耐心地陪伴他们,鼓励他们“跌倒”后继续爬起来,不断尝试,那么孩子就更有适应力,也会更独立!

3,没有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只有孩子不喜欢的学习方式。

孩子天生都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自然也是愿意学习新东西的。但是如果方式不对,就会适得其反!

4,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主按照自己的天性和特长来探索和发展。

如果是只老鹰,就在天空翱翔;如果是匹马,就在草原上奔驰;如果是只鼹鼠,就安安心心打洞晒太阳。不要顶着不属于自己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或孩子!

虽然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是真的做起来,是很难的!因为很多人都不愿意做“鼹鼠”,觉得当老鹰或老虎才气派!所以能否真正接纳自己和孩子,得看自己的定力哦!

总之,作为父母,重要的是创造条件,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注力,给予孩子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包括稳定的情绪哦),让孩子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样他就能够解决他遇到的所有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是完整的自己呢?我们是否接纳真正的自己?接纳自己的父母和孩子?”

儿童健康讲记读后感(篇2)

为什么会生病——《儿童健康讲记》读后感300字:

导读:《儿童健康讲记》的第一篇实际上传达出非常重要的健康理念——健康不等于不生病,生病是正常的。华德福教师们也常说一句话,“会生病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李辛老师是怎么阐述这件事的?一起来读读看。

总结:

1.症状只是“标”,背后的“本”是身体的能量平衡被打破了,再背后是日常作息、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等等;

2.生病是正常的,是免疫系统、乃至整个生理系统调适反应模式的过程;

3.正常的生病是暂时的,是在变化的,而固化的标签会限制我们的思维,限制我们对生病的认识。

思考:试着剥一剥自己家的“病气洋葱”(自己的、孩子的、家人的),看看在症状的后面有些什么?

儿童健康讲记读后感(篇3)

上周正式开始了《儿童健康讲记》这本书的共读。第一篇内容比较多,我重新整理了一下,划分为四个小标题。今天先奉上第一部分,也是众多妈妈们非常关心的热议话题——关于发烧。

1.发热是人体的正常防御反应;(《现代医学百科辞典》是1993年2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了现代医学临床各个方面有可能遇到的情况等内容。)

2.体质“实”的孩子容易发烧到很高,并且持续高烧;体质“虚”的孩子不太容易烧到很高,并且时断时续,反复发烧;

3.发烧不要盲目追求退烧,针对具体情况来判断,让孩子身体有反应和调适的过程,不追求表面太平;

4.当孩子烧到很高不得不干预时,可以使用中药、西药退烧或刮痧等,但要慎用抗生素,最好不用冰袋降温,戒生冷,饮食清淡易消化;

5.孩子感冒和发烧时,观察三焦能量通不通:有没有出汗,舌苔如何,大小便通不通。青春期女孩子还要观察月经是否正常,手脚冷不冷,心情好不好。

思考:你的孩子经常发烧吗?你是如何处理的?做法上有需要调整的部分吗?调整的难点在哪里?

儿童健康讲记读后感(篇4)

这本书是3年前买的,看完之后放在书柜没啥印象,这几天翻出来看,带给自己很多反思,人和书之间也要讲机缘,没到那个时间和年龄,你以为你懂了,其实是浮光掠影。机缘到了,能量和思想才会接通。几点反思,第一人的能量状态能量的来源在不同的阶段是要开还是阖,几年前一个同事说,你就像一个煤气罐,摇一摇气往上冒,才有火苗。现在想想当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消耗能量的状态,一直靠自己去挤压出比较好的精神状态。

到一定阶段,不由分说的就要停下来,休养生息。这时候无所谓理性,就是内心深处的召唤,我想这是生命调整的本能。第二什么东西是滋养你的什么是消耗你的。妈妈这一辈有六个兄弟姐妹3个在城市3个在农村。在城市的经济状况比较好,但是人到晚年各种慢性病失眠的,抑郁的什么都不缺,但是总感觉不怎么开心。3个在农村种种田打打麻将,早起就去地里打理蔬菜果树中午睡一觉下午打麻将晚上8点多就睡了。大舅快80了还骑着小三轮,精气神好的不得了。现在想想脚踩着黄土地,在清净的乡村,生命每一天都被滋养。当然夫妻感情也很重要,身体好的,家庭都比较和睦,跟贫富无关。第三,你是孩子的能量场。上周咳嗽一周,二宝立马吃不香睡不好。这周身体好转,孩子也平顺了很多,养孩子先养好自己,自己的身体精神就是孩子的乐园,外面的补习班真的没啥用。做快乐的鼹鼠也不要做悲催的老虎。第四,当一件事情你思前想后犹豫不决的时候,就放一放,说明机缘未到,如果你下意识的没什么犹豫,就去做吧,往往是适合你的决定。

整本书有道家的气息,生活多一些顺势而为,有谦卑的态度,过度的努力和控制其实是对未知有一些傲慢,人定胜天这句话,现在听来好满。对未知有敬畏,留更多空间给感觉而不是思考。

儿童健康讲记读后感(篇5)

xx年还剩下不到2个月就过去了。翻看自己今年的读书笔记,只在上半年写了三篇,下半年着实读了几本好书,但是总是没时间和机会记录下来。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天我想写一篇关于近两个月来读的,推荐给所有父母的《儿童健康讲记》。

外表特别朴实无华的一本书,但内容却很丰富。

这本书是一位中医大夫-李辛,关于儿童健康、心理和教育从一个中医视角给出的见解。非常与众不同,细细品读,其中的思想和见解不仅仅限于儿童,更对成人有很大的启发。

首先,书中提到:“生病是正常的”。

人永远都会生病,从婴儿长成幼儿、少年、青年然后变成老年,这一路上都有可能生病。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病都只是生命变化中的片段。生病是身体在提示你,不是不最近哪里出现问题了:比如压力太大了?吃的太油腻了?长期不运动了?或者有什么事淤积太久压在心里发不出来了……生病时候,首先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哪里肯定有点失衡导致身体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要感恩每次生病,因为身体还在向你提示问题。如果很久很久都没有生过病,那可能身体反而丢失了最可贵的提示和免疫功能。之前我参加过一个知名MBA学友举办的讲座,她说自己四年完全没有发烧感冒过,后来一次体检,大脑检查出两个胶质瘤。大夫对于这么久没有过生病表示:你的身体都麻木了,对于疾病丢失了最珍贵的免疫和提示功能。因此,我们要接纳和感恩每次生病,身体真的很神奇,相信它提供的一手信号。

第二,要从每次生病中学习。

就像所有现象都有根本原因一样,也许每次变化的疾病后面,都有一个根本原因在后面起作用。西医和中医看待疾病有很大的不同:西医更倾向于点对点的看病,而且更像是打压掉症状。从表层看问题。比如由于孩子感冒引起的发烧,如果温度太高西医大夫可能会建议吃退烧药,更有甚者可能会打吊瓶。但是中医大夫,更建议让孩子把烧发出来,而且他们认为烧越高,代表孩子的身体在往外排毒素。而且能量越高,烧的温度越高,在精神状态还不错的前提下,更倾向于不吃退烧药,多休息和饮水,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生命力战胜疾病。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能量整体,疾病是变化的表现,根本问题可能是主宰身体的“三焦”某一层面出现问题,所以重要的是想办法补充能量,让身体处在好的状态中,疾病会自己往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最好的恢复能量的方式是收敛身心,静心养神。好好休息,早点睡觉,心情愉悦。少看手机电脑等分神以及激烈的活动,都能够帮助稳定身心;还有一个高效补充能力的方式:去大自然中补充能量。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去公园中欣赏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馈赠,特别的滋养身心,心旷神怡。这是最简单、自然的补充能量的方式。所以,建议所有父母,周末多带孩子去大自然里跑跑,这是对孩子身体健康最好的方式。

第四,每个孩子的体质和神质生来有所不同,家长要注意观察,因地制宜。有的孩子体质比较厚,有的较薄;神质有的天生敏感一些,对周围要求比较高,有的稳定一些,敏感度低。家长要在了解自己孩子体质和神质的基础上,注意引导。

最后,爱是最好的能量,父母的精神饱满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状态。因为家庭的能量存在“U型管”效应,即父母如果每天能量很低的面对孩子,会拉低孩子的能量值。很多孩子的健康问题是父母造成的,没有高质量爱的家庭培养的孩子,孩子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因为缺爱导致的问题。

以上总结的只是这本书中的冰山一角,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给我们启示的案例和思想。真的值得仔细研读。读完后,你会有一种从根本看问题的思路,一种淡然和开阔。以及对于人成长规律的认识,对孩子各种问题的解决思路。

非常推荐给每一位父母,也推荐给每个重视自己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