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精选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精选。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在某一段时间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优秀的人写一份总结,是对自己的反省,突破。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大家知道总结范文要怎样写吗?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精选,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篇1)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要求: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要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3)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立足社会实践推进文化创新。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篇2)

1、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洋为中用。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与融合,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坚持批判西方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3)在对待外来文化上,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

(2)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要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诱惑和侵蚀。

(4)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走出去的原因:

(1)当今时代,文化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之中。

(2)推动文化走出去,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需要。

(3)推动文化走出去,是展示中国人民良好精神风貌和改革开放成果的需要。

(4)推动文化走出去,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促进与各国展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交流的需要。

4、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山东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建议:

(1)立足社会实践,抓住新机遇,发挥山东文化的资源优势。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铸造山东文化新辉煌。

(3)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播,让世界真正了解山东文化。

(4)大力发展山东文化产业,打造有重要影响和山东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山东文化国际竞争力。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篇3)

高中政治确实知识点非常多,同学们背诵和记忆起来十分枯燥疲累。但是只要我们掌握方式方法,善于总结归纳重要知识点,其实背诵起来还是可以轻松不少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

(一)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作用)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在经济综合实力竞争中,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对综合国力:

①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力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6)文化对民族:

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对文化本身的作用

(1)有利于展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

(2)有利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3)有利于维护民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有利于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四有”公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建设(第四单元)

☆ 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文化软实力)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激发文化创造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创新。

③加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⑤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繁荣文化市场,增强竞争力。

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补充具体观点)

☆发展文化产业

(1)意义:

①发展文化产业,直接创造了物质财富,增加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发展文化产业,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怎么做:

① 充分发挥本国的文化资源优势,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

② 要重视运用大众传媒,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要不断创新文化的内容、形式和发展手段

④要重视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3)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怎样做

(1)态度: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首先要发展好培育好本民族文化)

(2)原则: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具体要求: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

(3)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反对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3、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

(1)民族节日

A.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B.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C.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础。

D.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文化传播与交流

1、为什么

(1)对文化本身意义:

A.展示传播本民族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B.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C.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对经济、政治、民族、综合国力的意义

(3)对个人的意义

2、怎样做

(1)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认同本民族文化。

(3)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反对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5)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关于大众传媒

①是什么?传媒真正开始向大众传递信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

②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作用P87:(即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

积极作用: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消极作用:传播落后腐朽文化。

(四)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国家和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③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的关系P53)

④文化对人、对社会的作用(见一)

3、怎么做

①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分清精华和糟粕。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革故鼎新,推陈出新,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五)文化创新

1、为什么

(1)地位: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2)意义: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文化的生命,是创造文化精品的必由之路。

②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怎么做

(1)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

(4)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5)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6)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六)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性。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七)中华民族精神

1、是什么(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文化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关于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3)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为什么: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

③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文化生活中存在喜与忧。

3、怎样做(如何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化与分化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⑥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八)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2、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5、培育四有公民,大力发展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6、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7、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8、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

9、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4、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5、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6、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7、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提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8、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9、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提醒: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

10、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醒: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11、“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提醒:不管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都可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12、优秀的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提醒:优秀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但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

1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4、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提醒: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15、文化改变人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文化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提醒: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人格,注意“优秀文化”与“文化”的区别)

16、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提醒:应该是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讲“取决于”夸大了)

17、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提醒:绝对化了,也可能是相同的。)

18、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提醒: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节日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提醒: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地位作用的区分,以及科技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提醒: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又保持各自特色。)

3、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醒: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历史、地理等因素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提醒: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5、世界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提醒: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既有个性,又有普遍的规律。)

6、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提醒: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贸、人口迁徙、教育,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7、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发展好其他民族文化。(提醒:尊重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养、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8、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提醒: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9、保护文化遗产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提醒:保护文化遗产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10、传统文艺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提醒:传统建筑才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11、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提醒: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不能一味认同。)

12、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醒:文化发展的关键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 13、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提醒: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14、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提醒: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相对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15、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提醒:传统文化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历史上产生的文化如果没有被人类传承下来,那就不是传统文化。)

16、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提醒: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17、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提醒: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8、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醒: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19、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提醒: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文化自身的因素。)

20、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提醒: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高中文化课有什么方法提高分数

一、放弃高难度的题目,抓住基础题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我们可以发现,基础题占到全部题型的百分之七十,而高难度的题目只占有全部分数的百分之十,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掌握好全部基础题,考到五百分以上也是不成问题的~而且我们也知道,基础题是完成难度题的基础,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也不担心面对高难度题目时会十分茫然。

那么怎么掌握好基础题呢,首先在平时做题时,我们要善于区分,首先将试卷中的基础题全部挑出,然后开始做基础题,遇到不会的题目时,首先看自己能否解决,在书中查找相对应的知识,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先找同学询问,同学往往是最了解你思路的人。如果你和同学都解决不了,一定要及时去找老师解决,并且要对题目进行理解,反复做题直到完全掌握这类知识点,以此类推直到掌握全部基础知识点,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计划的调整, 并且根据学习的不同科目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比如对我来说,英语和生物是最擅长的科目,所以我就会先掌握好这两门科目的知识点,再去钻研我不是很擅长的科目。

二、注意细节

我们都知道,在试卷中,最重要的就是细节问题,有的时候一个小数点或者一个单位就可以导致整个题目全都出现错误,所以我们在平时训练时也要注重细节,不能因为不是正式考试就不在意细节的处理。在出现问题时也要及时改正,有些不好的答题习惯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每个人改正或者养成一个习惯也需要十二十一天的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提早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等到考试前夕再发现问题再去改正就会追悔莫及。

三、回归课本

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学到了一些知识要及时进行总结。除了平时做题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回归到课本里面。

课本上其实有很多细节知识在平时上课时会被老师忽略,而出题人往往就会找到这些细小的知识点进行考核,所以在复习末期一定要回归课本,将所有课本都通读一遍,最好将书中每一个字都看到,找到自己没有掌握或者压根没有印象的文字仔细阅读,反复理解,掌握好书中的内容,考试自然不用发愁。

四、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在现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学习资料,像小猿搜题等软件我们也可以用来搜题,可以在网上查找到各种关于高考的资料,更是有很多的考前冲刺网课可以选择,那么五花八门的网课究竟要怎么选择呢。我可以给学弟学妹们推荐一下我当时看的网课,我在高考提升五十分有一大半功劳都归于这门网课:乐学高考。

那么对于高考来说,每一个科目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我当初高考时候选择的是语数英+物化生,其中我最拿手的是主课科目的学习,接下来就给各位学弟学妹们介绍一下我语数英学习复习的方法,希望你们也能从中提炼出合适自己的方法。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篇4)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

(1)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两岸关系良好发展的原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原因: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第四次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举行大大促进了两岸文化和信息往来,增强了两岸人民认同感和归属感。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鲜明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缔造的,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喜好和共同的民族等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在任何时候都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2)重要性:a、有利于为两岸同胞双向投资床在宽松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b、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两岸优势互补。c、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繁荣,实现共赢,有利于满足两岸人民社会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水平。

3、为什么

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重要性:a、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三精一魂)b、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两个体现)

必要性:a、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b、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力道路的需要。c、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措施:a、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b、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e、我们要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一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 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

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

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

(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

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

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

尾气净化装置

2NO+2CO=N2+2CO2

4、CO 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 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污染地下水

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

混凝 沉降过滤 活性碳吸附池除味 杀菌消毒

明矾---目的:净水 原理:

Al3++3H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杂质 沉降

活性碳目的:去除异味

原理:吸附性

液氯目的: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强氧化性)

二、 污水处理中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污水处理常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1、 化学方法 中和法 氧化还原 法沉淀法

(1)中和法 适合于处理酸性污水

(2)氧化还原法 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 (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

(3)沉淀法 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无害化处理:焚烧法、卫生填埋法、 回收作特殊处理

垃圾处理 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

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第一单元 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一、人体必须元素

常见微量元素

Ca :乳制品 Mg:蔬菜和动物内脏 p:鱼类 F:茶叶 Fe:紫菜 Cu:葡萄干 硒:肉类

1. 加碘盐与补碘

碘在碘盐中以KIO3存在 缺碘症状:引起地方甲状腺肿大

2、 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功能: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缺铁症状:贫血,儿童缺铁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补治措施:

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

②口服补铁剂

③铁强化酱油

3、龋齿与含氟牙膏

缺氟:造成龋齿,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

机理:

Ca5(pO4)3OH(s) ==5Ca2+(aq)+3pO43-(aq)+OH-(aq)

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酸性物质,导致上述溶解平衡向Ca5(pO4)3OH溶解方向移动,F能与Ca2+ 、pO43-更稳定的Ca5(pO4)3F。

4、富含锌的食物与补锌

缺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食欲不振,免疫功能退化,抵抗力差。

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牡蛎等,黄豆、玉米、小米、核桃、松子、含锌也较多。

(1) 药补:严重缺锌病人可按医生要求服用一些补锌药物,如葡萄糖酸锌

第二单元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一、 糖类

(1)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二糖以及多糖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淀粉 葡萄糖

二、油脂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为人类提供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三、蛋白质

1、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a氨基酸 通式

2、蛋白质盐析:蛋白质+无机盐溶液(NH4)2SO4或Na2SO4、沉降 +水溶解

(分离提纯蛋白质)

3、变性: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加热等,发生凝结失去活性。不可逆

4、8种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在食物中补给

5、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豆腐、鱼、鸡蛋、牛奶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

缺少 人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等眼疾。摄入途径: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

3、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

防止坏血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摄入途径:新鲜蔬菜及水果中(猕猴桃、辣椒)

化学性质小结:

(1)还原性(将I2、Fe3+还原)

(2)加成反应 (3)酯化反应

(4)遇热易分解

第三单元 优化食品品质的添加剂

(1)着色剂(天然色素、人工食用色素) 发色剂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不能过量食用)

(2)调味剂

(3)疏松剂 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揉制面团时放入小苏打)

(4)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

第四单元 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一、生活中常见的药物

1、抗酸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分泌过多。

胃舒平一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与胃酸中和。

2、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主要成份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效用。

3、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药物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4、抗生素作用: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杀灭某些微生物。常用药: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溃疡和胃炎有良好疗效

二、安全用药

遵照医嘱或按医药说明书十分必要 非处方药(0TC) 拒绝毒品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1、Al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1)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 抗腐蚀能力

(2)与CuSO4反应 2Al+ 3CuSO4==Al2 (SO4)3+ 3Cu

(3)与碱反应 2Al+2NaOH+2H2O==NaAlO2+3H2

(4)常温下与浓硫酸 或浓硝酸钝化

二、合金

1、 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活性的物质

2、 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 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

三、金属腐蚀

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3、Fe-2e- Fe2+Fe(OH)2Fe(OH)3Fe2O3XH2O

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烤蓝、油漆等)

② 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不锈钢)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

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 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

1、 陶瓷:原料黏土(主要成分硅酸盐)

2、 玻璃:原料石英砂、纯碱(碳酸钠)、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

设备熔炉

特种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化学仪器、有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

3、 水泥:原料黏土、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

设备回转窑

可用石膏(二水合硫酸钙)调解水硬性

钢筋混凝土成分:水泥、沙、碎石、水按比例混合

二、 光导纤维和新型陶瓷材料

1、 光导纤维的好处:容量大、传速快、省金属

2、 新型陶瓷: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

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

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一、 塑料

1、 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如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缩聚反应(如制酚醛树脂)

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应该用聚乙烯

不粘锅内壁涂敷的是聚四氟乙烯

2、 单体:用来制备聚合物的物质,两种以上单体间的加聚反应就是共聚反应。

二、 纤维

1、 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如棉花,成分为纤维素,属于糖类)

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成分为蛋白质)

2、 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对天然纤维的加工,如粘胶纤维)

合成纤维(完全由人制造,如尼龙),尼龙又称锦纶,是人类第一次采用非纤维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化学纤维。

三、 橡胶

1、 天然橡胶:以天然乳胶(主要从橡胶树取得)为原料,成分为聚异戊二烯,是线形分子。

硫化橡胶,当中含有二硫键,使线形分子转变为体型网状分子,有弹性且不易变形。

2、 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等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并称三大合成材料

四、 功能高分子材料

种类很多,如高吸水性材料,可用于制作纸尿布、农林业保水剂、石油化工脱水剂

五、 复合材料

1、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比原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如钢筋混凝土、石棉瓦、玻璃钢

2、 组成: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如碳纤维增强材料

第四单元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Na2O MgO Fe2O3 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aO K2O CaO 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

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

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名称为: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NH4OH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三、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

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四、铁的性质

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其中:氧化铁Fe2O3中铁为正三价,氧化亚铁FeO中铁为正二价,而四氧化三铁Fe3O4是氧化铁Fe2O3和氧化亚铁FeO的混合物(Fe2O3FeO)

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

第五单元

一、物质结构理论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

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

电解质理论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渗透等。

重要知识点有: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计算。

2.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特别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共存问题。

四、电化学理论

电化学理论包括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

原电池理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及两极区溶液的pH的变化以及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特别注意的是高考关注的日常生活、新技术内容有很多与原电池相关,还要注意这部分内容的命题往往与化学实验、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知识伴随在一起。同时原电池与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如生物电、废旧电池的危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电池效率等都是理综命题的热点之一。

电解原理包括判断电解池、电解池的阴阳极及两极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判断电解池工作中和工作后溶液和两极区溶液的pH变化;电解原理的应用及电解的有关计算。命题特点与化学其它内容综合,电解原理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学科间综合问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理科生的关键科目,那么高中有机化学的重点知识有什么呢?下面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⑴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⑵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⑶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⑷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⑸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⑹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⑴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⑵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⑶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⑷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级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⑸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⑹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⑴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⑵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⑶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⑷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⑴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⑵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⑶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⑷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依据反应条件:

⑴能与NaOH反应的有:①卤代烃水解;②酯水解;③卤代烃醇溶液消去;④酸;⑤酚;⑥乙酸钠与NaOH制甲烷

⑵浓H2SO4条件:①醇消去;②醇成醚;③苯硝化;④酯化反应

⑶稀H2SO4条件:①酯水解;②糖类水解;③蛋白质水解

⑷Ni,加热:适用于所有加氢的加成反应

⑸Fe:苯环的卤代

⑹光照:烷烃光卤代

⑺醇、卤代烃消去的结构条件:-C上有氢

⑻醇氧化的结构条件:-C上有氢

依据反应现象

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C═C或CC;

⑵FeCl3溶液显紫色:酚;

⑶石蕊试液显红色:羧酸;

⑷Na反应产生H2:含羟基化合物(醇、酚或羧酸);

⑸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羧酸;

⑹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酚;

⑺NaOH溶液反应:酚、羧酸、酯或卤代烃;

⑻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醛;

⑼常温下能溶解Cu(OH)2:羧酸;

⑽能氧化成羧酸的醇:含─CH2OH的结构(能氧化的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

⑾水解:酯、卤代烃、二糖和多糖、酰胺和蛋白质;

⑿既能氧化成羧酸又能还原成醇:醛;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则溶液呈酸性。

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

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中学典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引入新杂质又要易除去。

计算反应热时忽视晶体的结构

计算反应热时容易忽视晶体的结构,中学常计算共价键的原子晶体:1 mol金刚石含2 mol 碳碳键,1mol二氧化硅含4 mol硅氧键。分子晶体:1 mol分子所含共价键,如1 mol乙烷分子含有6 mol碳氢键和1 mol碳碳键。

对物质的溶解度规律把握不准

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分三类:第一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钾、硝酸钾等;第二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程度小,如氯化钠;第三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如气体、氢氧化钠等,有些学生对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理解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