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观后感1000字精选

我们的时代观后感1000字精选。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同样非常珍贵,观赏作品之后,我们通常会因其中的情节引发思绪,我们可以把心中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撰写作品观后感来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悟呢?以下内容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地整理的“我们的时代观后感”,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我们的时代观后感 篇1

这十年,是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变化的十年。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深入实施“四减四增”,全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分别下降37.1%和46.5%。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PM2.5平均浓度下降57.6%,空气质量连续两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推行河长制、湾长制,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

这十年,是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党的建设实现历史性提升的十年。我们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管党治党水平持续提升。扎实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深化“莱西会议”经验,建立城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标准体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纵深推进“清廉之岛”建设,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奋进新时代,我们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勇于担当、加压奋进,以打造“六个城市”为支撑,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们的时代观后感 篇2

20XX年12月24日晚,6集通俗理论电视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始首播。

《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由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分为《新时代什么样》《新使命是什么》《新思想新在哪》《新征程怎么走》《新部署怎么干》《伟大工程怎么建》六集。

该节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主题,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邀请理论专家系统解读、青年学者和基层代表畅谈体会、场内外观众互动讨论,同时还引入观众喜爱的智能机器人、动画、饶舌说唱等趣味形式,生动呈现新时代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部署,以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视角领会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

《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在“通俗”上做文章,既不失深度又浅显易懂、既接地气又易入脑入心,不仅有利于宣讲十九大精神,更加方便的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让人们更加清晰、清楚的明白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怎样一个时代,新思想是什么思想?新征程又该怎样踏入?新部署怎么干?如何建设伟大工程?

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新时代。

我们的时代观后感 篇3

在今年的跨年演讲中,罗胖提到,我们这一代人,大概率上,人人都有机会活过100岁。这不是罗胖臆想的结论,几乎是当今医学界的共识,具体的论证就不用过多列举了。《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讨论的就是如何面对这个长寿时代的话题。

是不是能活过100岁,这我不敢奢望,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6.4岁;而在过去200年中,人均预期寿命一直稳步上升,每10年增加2岁以上;这样在大概率上,我应该有机会活过80岁。

追求长寿,是人类的本能,能够长寿当然是好事,就平均寿命而言,我们这一代人将比父母那一代人更长寿,更不用说祖父母那一代人了。我们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又将比我们更长寿。寿命正在不断延长,而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这种寿命的延长不是微不足道的,必将会在未来的岁月里越来越多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财新总编王烁老师开设的2019年版《30天认知训练营》中,有一节课,题目很耸动,叫《您已经输在起跑线》,谈的就是类似的话题。

什么人输在起跑线?就是我们这一代人。

什么起跑线?养老问题的起跑线。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想,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基本是这样的:20岁成人,工作40年,60岁退休,80岁离世。大体上都是这样。那这种人生安排为什么可能呢?其实是靠家庭的代际扶持实现的。前20年靠父母,后20年靠子女。剩下40年靠自己。靠自己的40年,也要兼顾父母和子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还是一个经济组织,解决人的一生收入与支出的期限错配难题。

当今社会又多了一重安排,就是社保,政府安排下的养老保障。一般认为,社保起到了两个作用,第一是强制储蓄,年轻的时候必须攒钱防老。第二个作用,在中国的意义就更大了,那就是让富人补贴穷人。这里具体的理论我就不在这里详细分析了。

那为什么说我们这一代人在养老问题上输在了起跑线上呢?王烁老师认为,因为我们这一代人遇到了两个超级变量。

第一个超级变量是人口问题。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意愿必然下降。

欧美发达国家暂且不说,就说当下的中国。根据2019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人口出生数据,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2018年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第三年,但全年出生人口数较2017年直降200万。出生人口继续延续2017年下跌趋势,且降幅大大增加。

虽然在2019年1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称出生数据需要长期观察,不必过多解读。但多数专家恐怕不这样认为,据媒体报道,人口下滑问题,比学界原先预测的速度要快得多,形势也要严峻的多。

这意味着什么?现行的社保制度将要面临较大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年轻人口越来越少,社保的缴纳者就越来越少。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保的支出就越来越高。两头一挤,社保就难以为继了。

第二个超级变量,就是前面讲到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寿命会变得更长。

更长寿当然是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长寿同样也是“噩梦”。《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一书中,详细解释了随着人们更长寿,传统的三段式人生(教育、工作、退休)开始崩溃。

不算90后、00后出生更年轻的一代,就算七十年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假设你1971年出生,预期寿命85岁。

等到你退休时,能从社保领取的养老金恐将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支出。老年抚养比(退休年龄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在欧美发达经济体翻了一倍。以日本为例,1960年时的老年抚养比为10%,即每10个劳动人口要供养1个养老金支取者。而这个数据,据保守估计,在2050年将达到70%,即每10个劳动人口要供养7个养老金支取者。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日本,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老年抚养比1960年是4%,到2017年,已经上升到11%。据预测,到2050年恐将比日本的情况更严重。

特别是中国养老服务行业欠账很多,等到我们这一代人退休的时候,到处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很少,所以各种养老服务会非常昂贵。加之高房价、独生子女等问题,我们这一代人是指望不上下一代人来养我们了,恐将面临老后破产的窘境。

那怎么办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延迟退休。你别觉得延迟退休就是多上几年班哈。延迟退休是意味着,要多交几年社保,迟领几年社保。比如,延迟到65岁退休,就按80岁平均寿命而言,你就是交45年社保,领15年。多交5年,少领5年,一出一入差10年钱,这样社保的账户就平衡了。

现在很多欧美国家早已开始延迟退休,日本甚至在去年考虑将延迟退休至70岁,而中国现在情况,可能更严峻,读过的最极端的讨论是,可能要延迟到80岁退休。整个社保才可能平衡,当然,这只是纸面算帐。

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王烁老师说我们这一代人输在了起跑线上吧!

我们这一代人正好于一个特别的过渡期:我们是既抚养老人又养育子女、但等我们自己年老后是指望不上子女抚养的第一代中国人。

现在看来,这种情况是一种完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有了这样认识,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过得好,有三件不紧急,但很重要的事,一定要做。

第一,必须储蓄。在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多挣钱,而且要把其中更多的部分,存下来,为我们的老年做准备;

第二,储蓄必须用来投资。如果仅仅是存钱,那肯定抗不过长期通胀。

第三,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那更现实的解决办法,就是边跑边把差距弥补起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多工作10年,少开支10年。不管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岁,我们实际得工作到70岁,甚至要做好干到80岁的准备。

那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来了:什么工作可能干到80岁?

受自然规律的限定,如果是体力工作,根本不可能。只能是各种脑力工作。所以,终身学习,保持自己的大脑不老化,还有贡献价值的能力,已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必经之路。

套用时间管理上的一个概念,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什么是当下不紧急,但很重要的事?

王烁老师的答案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必须终身学习、必须持续工作、必须大量储蓄、必须稳健高效地投资,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不紧急但是很重要的事。

关于大量储蓄和稳健高效地投资的阐述,不论是王烁老师在《30天认知训练营》的课程中,还是《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一书均有所论述,原则其实也很简单,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关于终身学习和持续工作的话题其实也不新鲜。

虽然,对未来就业形势做出具体的预测是愚蠢可笑的,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式发展,大概率上,那些涉及常规任务的工作必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简单来说,由于常规任务是可以通过一组特定的指令进行描述的,因此就可以将这些指令编入程序,交给人工智能完成。如何参观过有些大型购物网站的仓库不难发现,机器人将存货从货架搬给包装工,同时向中央系统即时发送哪些产品被订购了的数据。这个过程在不断进行,不需要人为的干预或决策。机器学习和传感器精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之早已成为现实。

如果这仅仅取代的是流水线型的工作。由IBM研发的著名超级计算机沃森在美国已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评定考试,在2017年,一位汇集全球顶级肿瘤诊疗经验的人工智能“沃森医生”已被引进国内;2018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肿瘤研究所沃森肿瘤会诊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实现人工智能与临床肿瘤诊疗的强强联手,有关资料显示,“沃森医生”可以支持肺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胃癌、食道癌等13种癌症的辅助治疗,且与肿瘤专家给出的方案有高达90%以上的契合度。

这仅仅是开始,人工智能在未来必将取得更快速的发展,而越来越多工作岗位必将受到影响,在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中,牛津大学的卡尔·弗雷和迈克尔·奥斯本预计,在未来几十年,美国总共有47%(约6000万个)的工作岗位会受到影响。

这样的预测当然存在误判,现实十分复杂,但是我们这一人必须早早下注,找到未来不被替代的工作。

从技术角度来看,未来工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人工智能取代人力劳动的限制。人们广泛认同某些技能和能力是人类独一无二的,而且它们(目前)不能被人工智能复制或替代。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戴维·奥托曾指出了人的两种独特技能。其中一种是与解决复杂问题相关的技能,此类技能依赖于专业知识、归纳推理或沟通能力。第二种独特技能与人际交往和情景适应有关,这往往更多地和人工角色有关。

第一种技能的核心是波拉尼悖论,它指的是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拉尼发表的一个评论,即:“我们知道的,比我们可言说的更多。”换句话说,人类知识的一大部分都是隐藏的,因此不能以指令的形式写下来,所以无法被人工智能复制。

第二种技能与莫拉维克悖论有关,它指出:“让计算机进行智力测试或执行检查程序时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并不困难,但是让它们有一岁小孩般的感知和行动能力则非常困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人工智能可以轻松地执行复杂的分析任务,但捡杯子和爬楼梯对于它来说则困难得多。

一类是人类拥有绝对优势的工作,一类是人类具有相对优势的工作。拥有绝对优势,意味着人类在该任务的执行上,比人工智能的表现更优。回到波拉尼悖论和莫拉维克悖论,我们可以想象,人类现在在创造、共情和问题解决、自由往来和大量体力劳动方面显然比人工智能更具优势。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概率上,这些工作将继续存在。但是,没有人可以肯定它们能存在多久。一些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对这些任务的执行表现最终会超过人类。但即使是这样,人类仍然会在某些领域具有比较优势,这这也就是未来可能产生高薪岗位的领域。

未来还会出现补充人类技能的技术。在需要人类和人工智能互相配合的领域,这种技术会继续发展。

我们已经粗略地指出了未来几十年可能对工作岗位造成影响的一些变化。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像美国小说家保罗·奥斯特说的那样:“要做好应万变的准备,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至于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那是一个更大的话题,等以后有机会学习到更权威的知识再来讨论吧。

简单来说,永远保有好奇心,终身学习,努力积累那些更需要创造性的工作经验,对迎接未来总是有帮助的。

我们的时代观后感 篇4

新的一年 让我们更“jing”一步

2021年的帷幕已正式拉开,各项工作已进入轨道开始正常运行。作为党员干部,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继续以不将就、不气馁、不放弃的姿态,奋战新征程、书写新篇章、实现新突破,力争在新的一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自觉净化自己,让我们的思想更“净”一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圈子”往往容易随着环境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稍不留神就会陷入不法“圈子”,走向犯罪深渊。可见作为党员干部,权力观一旦发生扭曲,就容易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一年要不断净化自己的“圈子”,纯洁朋友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好亲友圈,真正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要扎实思想的“圈子”、行为的“圈子”、法纪的“圈子”、为政的“圈子”,不越“圈子”乱作为,做到政治立场不动摇、理想信念不淡化、是非面前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时刻对党忠诚,恪守廉洁初心,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为民谋利上,取信于民、正本清源。

自觉检视自己,让我们的服务更“敬”一步。“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当好人民服务员,看似简单,但真正要做到、做好,绝非易事。新的一年,要让我们的服务令群众满意,就要求我们打心眼里尊重群众,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大、最难、最急、最愁的问题,将民生工作落到实处,落到每个细节,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只有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站在其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其着想,切实以群众利益为目标,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民群众,才能体其所难、知其所急、解其所需,也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最终让人民群众满意和放心。

自觉刷新自己,让我们的业务更“精”一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时代是干事创业的时代,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不断与时俱进、业精于勤,面对新的政策法规要求,要善于吸取新观念、接受新事物,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切实做到勤学善思、深学悟透,常学常新、常学常思。俗话说:“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唯有做到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谋划,通过政治历练、思想锤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和调研能力,努力成为工作上的“活字典”“政策通”“安专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不出偏差,保证各项工作执行到位、推进顺利,也才能用本领撑起担当,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解决难题,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真正为人民谋取幸福。

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在勤思善悟中悟初心,在永葆忠诚中守初心,在服务群众中筑初心,在勇于担当中践初心,让各项工作更“jing”一步,才能跟上发展的脚步、搭上前进的快车,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

我们的时代观后感 篇5

六集通俗理论电视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今晚8点在我台新闻频道播出第二集《新使命是什么》。党的十九大全面总结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的辉煌历程,明确提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新要求。本集聚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围绕新时代如何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展开系统阐述,并分析了“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

本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政治判断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主要内涵、重大意义等话题进行了系统、生动的阐释。

节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主题,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邀请理论专家系统解读、青年学者和基层代表畅谈体会、场内外观众互动讨论,同时还引入观众喜爱的智能机器人、动画、饶舌说唱等趣味形式,生动呈现新时代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部署,以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视角领会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

我们的时代观后感 篇6

内容简介:本书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追述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事情,这些往事虽然绝大多数是发生在无数普通老百姓身上的那种平凡甚至是琐碎的故事,但却真实地记述了那个时代的天下苍生的生存状态。故事主人公“老巴子”,是一个似乎永远都停留在幼稚阶段的孩子,他以孩子化的心理、成人化的乡土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他身边的每一个看似有点荒唐的往事。在这些近似荒唐的人与事中,“老巴子”走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直至结婚生子。然而由于“老巴子”生长于特殊的年代,历史的斧手已经塑造出他特殊的人生观与为人处世的风格,使其成人后的生存状态始终处于一种人生的末端、社会的边缘,过着一种“尾巴”似的生活。有文学评论家认为,“老巴子”的故事代表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中国人的成长史,映射着整个“60年代”人群的生存格调,是一种“60年后”集体群像的活脱脱的写生。或许,历史原本就是生活,生活原本就是历史,每一代人都有着自己时代的生活历史,以及历史生活。让我们走进这部反映特殊年代人物命运的《我们的那个时代》,一起去感受“那个年代”的人群、“那个年代”的往事吧!

我们的那个时代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60年代出生者看80年代出生者是愤青对男宝宝,70年代出生者看80年代出生者是小资对古惑仔。文学上,50年代生人沉痛地缅怀着“伤痕”与“反思”;60年代生人抒写的是残酷现实主义的变革和觉醒,70年代一族则充斥着美女作家的矫情与滥情;80年代呢,一群挂在BBS上的……《我们的那个时代》突出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反差,展示一代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是60年代作家的文学成果杰出展现。

我们的那个时代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申维创作的小说《我们的那个时代》,是在为我们这一代国人立传。这部小说令我们震惊和感慨,因为我们从历史的镜像中真切地看到了荒诞而真实的自己。我们1960年代出生的人既是严重缺奶的一代,又是被扭曲了的荒诞的一代,还是日渐走向边缘化的一代。

我们的时代观后感 篇7

最近观看了《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共六集,我看了前三集,该节目邀请了理论专家解读、青年学者和基层群众谈体会、场内外观众互动,来讲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主题,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同时用智能机器人、动画、饶舌说唱等趣味形式,生动呈现新时代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部署,以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视角领会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

第一集《新时代什么样》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政治判断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主要内涵、重大意义等话题进行了系统、生动的阐释。

第二集《新使命是什么》讲的是:党的十九大全面总结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的辉煌历程,明确提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新要求。本集聚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围绕新时代如何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展开系统阐述,并分析了“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

第三集《新思想新在哪》讲的是:将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十九大报告,它是报告的最大亮点和灵魂所在。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必将展现出强大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鲜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