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实践报告5篇

医学的实践报告5篇。

经验秘诀

在写好报告的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明确报告的主题和目的,确保内容明确、主题突出;

其次,报告的结构要清晰,分析问题和论证要有条理;

再次,数据和信息要准确可靠,支撑论点和结论;

最后,注意报告的语言和表达,尽量简练清晰,避免过于啰嗦和冗长。

希望这些经验秘诀能够帮助你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报告,实现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成果。

医学的实践报告【篇1】

内容摘要:临终关怀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起步较晚,公众认知度、关注度较低。在调查过程中,我切身了解到了大众对于这个行业的无知、临终关怀医院面临的客观困难以及临终关怀行业工作者内心的矛盾。但在生命的灰色背后,我同样看到了医院里乐观的老人,真诚工作服务的医护人员的心以及临终关怀行业正逐渐走入大众的一步又一步。本次调查以西宁市城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专科为地点,希望以此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行业并给予关注,使“优老优死”同“优生优育”一样为人们所重视。

关键词:

临终关怀、优老优死、生命、尊严

一、研究的背景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正处在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候,生命对于我们就像是刚刚开放的花朵,那样清新,充满活力。然而,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生命将走到尽头的老人,他们由于各种原因,进入临终关怀医院,走过他们人生中最后的日子,这样的日子肯定不同于我们,那是怎样的色彩和场景呢?

关于临终关怀大学生了解不多,正因为这样,它给我们带来许多疑问。此次调查活动通过利用互联网、查阅书籍、资料、开展社会调查和采访等多种形式,选择并走进了一所临终关怀服务站——西宁市城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步了解了西宁市临终关怀工作状况。

诚然,这个课题对于我有些许生命的灰色,但临终关怀医院里的每一个人无不震撼着我,医护人员那种对工作岗位的深深热爱,高龄老人走到人生边上的那种乐观豁达…一个月下来,我对于生命、亲情、家人等等问题有了更深层次、更新的认识。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中国大多数学生来说,“临终关怀”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而在国外,尤其在发达国家,临终关怀的完善与否标志着一个民族关于生命的文化是否已经上升到了这样的高度:关注临终弱势群体的高度。对于我国来说,也是是否将人口政策从“优生优育”扩展到“优老优死”的选择。

毕淑敏的短篇《预约死亡》带给了我情感共鸣和震动,西宁市第四中学一名高中生在临终关怀医院做志愿者的笔记同样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经历另我心生好奇。生命的尽头是怎样的状态?临终关怀医院的老人们每天的日子是怎样的?社会、家人、政府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西宁市的临终关怀状况如何等等。

或许这个课题对于现在年轻的我来说有一些沉重,有很多生命的灰色。但正是这些疑问,促使我们想走近临终关怀医院,了解临终关怀的现在和未来。同时,更重要的,我努力用青春的眼睛观察生命的尽头,可能带给我的会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关于生命、亲情、家人等等。

三、研究方法

1、查阅文献资料

20xx年1月,首先借助互联网、书籍等方法查阅资料,大体了解北京市临终关怀状况。

2、问卷调查

在西宁市城北区、城东区、城西区等区的工厂、建筑工地和餐厅等地方,向制造工人、建筑工人、餐厅服务员、厨师等外来务工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并将试卷回收后进行系统地统计,收到有效问卷50份,制成清晰的统计图。

3、前往临终关怀医院进行志愿服务

20xx年1月和2月,多次在西宁市城西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志愿服务,与老人、家属、工作人员交谈,深入地了解该地临终关怀状况及老人生活状况。

四、研究的初步结果

(一)调查问卷结果

1.普通民众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较低

(1)在被调查者中,60%的受访者表示对临终关怀不是很清楚,15%的人表示对其有一点了解,有20%的人对其完全不了解,只有5%的人对临终关怀很了解。

(2)在这些了解或稍微了解一点临终关怀的人中,有22%的人是通过电视宣传了解的,有12%的人是通过网络查询了解的,34%的人通过朋友介绍了解,还有32%的人是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到临终关怀。

(3)84%的受访者不知道西宁市哪里有临终关怀医院,仅有16%的人知道西宁有哪些临终关怀医院或哪些医院里设有临终关怀病房。

(4)对于西宁市临终关怀每日的价格,仅有6%的受访者清楚,而94%的人则表示不清楚,当被问及可以接受的价格时,约有80%的人认为应在100元以下,其中认为50~80元内合理的人较多,也有少数人认为应进行免费服务。另有约10%的人表示价钱可以超过200元甚至达到每日500元,另有10%的人表示对此不清楚。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普通民众对于临终关怀的认识和了解比较少,认知度较低。

2. 普通民众对于临终关怀并不是很接受

在调查过程中,有24%的人表示会将家中年迈的老人送往临终关怀医院,而有76%的人表示不会将家中年迈的老人送往临终关怀医院。

(二)临终关怀工作现状

首先,新的行业,起步较晚

临终关怀起源于西方,是个新兴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临终关怀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存在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建有临终关怀机构。但在我国,专门的临终关怀医院还寥寥无几。1988年7月15日,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与天津医学院院长吴咸中教授以及崔以泰副院长合作,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992年,北京市招收濒危病人的松堂医院正式成立。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临终关怀机构不超过120家。

我认为,这也是造成临终关怀在普通民众中认知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普通民众对临终关怀的认可程度低

人们对临终关怀的认可程度还比较低,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的子女,忽视老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老人临终时,特别渴望亲情,渴望身体抚摸,拥抱、握握手、贴贴脸颊,都能给老人莫大的安慰。可是很多家属忽视了这一点。

由这里,我想到临终关怀对老人们的意义便是安慰。而临终关怀原因也在于人们对死亡有恐惧,有强烈孤独感,这时便需要安慰,但许多子女忽视了这种安慰。

与此同时,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影响了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在武昌民福老年病医院,很多病人家属同意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却不愿在临终关怀治疗协议书上签字。人们拒绝接受“临终”一词。有的家属说:“临终?这不是没有希望了吗?”临终,令人们感到残酷。

我国古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让老人接受临终关怀,会不会背上不孝之名?因此,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是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临终关怀并不很被接受的原因。

第三,缺少专业的护理人员

临终关怀的护理重点,不再是生理上的,而转移到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学习和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于对临终病人的全身心护理上。同时,当护士面对悲痛欲绝的家属时,仅仅有同情心是不够的,丧亲抚慰同样需要专业技巧。

同时在我第一次前往城西区卫生服务中心时,不只一次被问及是否是来应聘的,因

为他们特别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同时,在与该地医护人员的对话中,我得知该院有二十多位老人,有大夫三名,护士六人,护工十五六人,平均每位老人不能保证配给一名护工。

而据我所知,在大部分的医学院或医护学校里,没有专门的临终关怀专业。

第四,政府支持、公众关注少

在组员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仅发现浙江义鸟市关怀护理医院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指定为享受公费医疗的定点单位之一。其余临终关怀医院均没有得到政府支持,这与我国临终关怀起步较晚,公众认知度低有关系。

第五,医疗资金投入不足

我在那里得知,该服务站目前经费全部来源于老人的医药费,经费不足给改善基础设施,优化临终环境、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等方面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志愿活动体会

1、对临终关怀院客观条件的整体认识

首先,基础设施和设备不足。无论是生活设施还是医疗设施都显得很简陋。院子里放着半坏掉的老式洗衣机,卫生间的便池也是残破的。水龙头是最简易的,没有洗脸池,只有一个很大的水泥池,涮墩布,洗手都用这一个。床只是铁架床,这对于老人来说也许很不舒适。从病房到医生办公室,一切设施都尽显简单,甚至简陋,即使与一般医院的病房比,也简陋的很。医疗设施方面,我拍下了照片,几只滴瓶,一瓶碘酒,棉签,几个老旧破损的器械柜,这就是医疗间。也许别的放医疗用品的地方我没有看到,但这一间看到的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2、对临终关怀院人文关怀的主观感受

在多次志愿活动中,我都觉的这个地方很安静,气氛很温馨。的确,我询问的几个老人都表示这里的环境以及服务都不错,伙食也挺好。只是第二次去时正遇上了一位老人去世。当时心情很沉重,也很震撼。

我想到在这里常常能面对这些生离死别,医生护士护工会习惯面对一个人的死亡,甚至在听到又一位老人去世时,大家都没有什么过于强烈的反应,还是该做什么还做什么,这让我不由感慨许多。不仅为这么一个特殊的场所,为这些特殊职业所面临的心理观念上的挑战而心疼,也为人的淡淡离去而莫名哀伤,不知一个人的生命到底有多少分量,是否当我们离去时,也仅是留得几个亲近的人恸哭一阵,而更多身边来来往往的人,不过是付之一叹,无关痛痒罢了。在临终关怀医院,我想不仅能让我为其做的更多,也能让我思索更多。

3、自己想到的和得到的

每次在志愿服务中,心情都很复杂。一方面,我同情那里的老人,不,绝不仅仅是同情,很多时候我们抱着尊重的态度和他们交流。我走在医院走廊中,总有老人们主动和我打招呼,请我去他们屋里坐坐,进了屋,在我看来可能就是一两句话的事儿,他们不厌其烦地说很多遍,我明白,那里的老人们最需要的,是倾听,是倾诉;但另一方面,当得知老人们的家属每隔一两星期就会前去探望一次时,我又从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同我想象的不同,临终关怀医院中的老人并不都是被儿女所忽视的,医院里也有定期的娱乐活动,那里的老人们脸上也会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同朝阳一样灿烂,与夕阳同样美好,在我探求生命的尽头的样子时,我看到了那种释然。这可能是本课题最大的意义所在。

(四)中西方临终关怀工作差异

1、社会民众的认可度不同

1998年,协和、同济等医院的一批医护人员,专门赴京参加了澳大利亚专家举办的临终关怀培训,民福医院的王志传护士长就是其中之一。从北京培训回来后,院里就开设了临终关怀病区,1999年接待的病人有100例左右。看到发展势头比较好,当时院里萌发了挂“临终关怀医院”牌子的想法。

但是,随后几年临终关怀病人的锐减,使得医院打消了这个念头。今年1—8月民福医院只接待了40多例临终关怀的病人。

据了解,临终关怀在其他地方也遭到冷遇。深圳市福利中心康复医院开展的临终关怀服务,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宁养院也遭遇过无人问津的尴尬。北京松堂医院在过去的10多年中曾7次搬家,也显示出人们对临终关怀的不理解。

2、政府的关注程度不同

在调查过程中,想查找一些我国关于临终关怀的政府所下达的文件十分困难,可说政府还没有把临终关怀列入工作重点。没有政府的支持,也就没有经济支撑,导致临终关怀医院的设备、设施完善的很少。而愿意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医护人员也很少,主要因为收入不多。而美国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临终关怀医疗费用就已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中;德国外科学会最近在其年会上公布了临终病人医疗护理准则草案。

五、结论和建议

1、加强宣传,使全社会都能认识、解和支持临终关怀事业。

2、加强培训,使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

3、卫生资源合理分配,临终关怀治疗费用一般是常规医院常规治疗费用的1/3。

4、深化改革开放,鼓励兴办多种经济形式的临终关怀机构,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

5、严格区分临终关怀与养老机构。

医学的实践报告【篇2】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学领域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组织了一次医学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医学行业现状,培养其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医学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践内容与方法

1. 实践内容

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实习:学生分组进入不同科室,跟随医生进行临床实习,了解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流程。

(2)技能培训:通过模拟教学、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3)学术讲座:邀请医学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深入了解医学前沿动态与最新研究成果。

(4)团队协作:通过团队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方法

(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了解医院运作模式与医疗环境。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

(3)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

三、实践结果与分析

1. 实践结果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取得了以下成果:

(1)临床实习方面:学生们对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

(2)技能培训方面:通过模拟教学与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进行临床操作,如体格检查、注射等。

(3)学术讲座方面:学生们了解了医学前沿动态与最新研究成果,开拓了视野,提高了专业素养。

(4)团队协作方面:学生们在团队项目中学会了协作与沟通,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们还对医学行业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2. 实践分析

本次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周密的计划与组织:在活动前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组织者积极与医院沟通协调,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2)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本次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临床实习、技能培训等传统实践环节,又有学术讲座、团队协作等创新性内容,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3)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指导教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他们认真负责、耐心指导,确保了实践活动的质量。同时,指导教师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

(4)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他们认真听讲、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四、与建议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医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了进一步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现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增加更多临床实践内容,如病例分析、手术观摩等,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医学行业。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医学的实践报告【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促使医院的建设步伐加快。医护人员的医术虽然很精湛病人也有良好的护理,有的疾病仍然不能治愈,但是有了医疗仪器设备来帮助医生们进行诊断、治疗,就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所以医疗设备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物质基础和医院现代化的标志。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也越来越依靠于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使用而此时就需要制定一些管理制度。

一、课题研究背景

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等方面,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

医学影像学也称医学成像,医学影像学泛指通过X光成像(X-ray),电脑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成像(ultrasound),正子扫描(pet),脑电图(eeg),脑磁图(meg),眼球追踪(eye-tracking),穿颅磁波刺激(tms)等现代成像技术检查人体无法用非手术手段检查的部位的过程。医学成像又称卤化银成像,因为从前的菲林(胶卷)是用感光材料卤化银化学感光物成像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也在不断进步中。影像医疗设备在诊治疾病方面日益广泛,科技含量越来越大。尤其是ct和磁共振等大型影像设备具有高电压、集成电路多、结构精密等特点,促使它的价格昂贵。

医疗设备是医院管理建设的一项新内容,医疗设备数量有限,分布不够合理,增加了医院管理的难度。在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医疗设备管理不当、使用不当、操作不当等,造成故障,维修保养,尤其保养落后,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会出现伤害现象。当前医疗设备管理滞后,是现代医院管理的薄弱环节。

医疗设备技术含量高,要求购买人员和使用人员有一定的专门知识。有的医院购进设备后,缺乏专门的医疗设备使用操作技术人员。现有使用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或虽经过一定的培训,但不熟练,不精通,一知半解,操作不当。

管理制度缺失,不完善。不能按照规范使用医疗设备,使医疗设备管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管理不规范。档案不健全。医疗设备管理无历史档案,没有完整的使用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在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过程中缺乏依据。

伴随着医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学等学科的发展,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日趋迅速,功能也日趋完善,医学影像设备已经成为当今医院不可或缺的检查设备。

医院通过使用医学影像设备对患者的检查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正确诊断。但与此同时医院也在使用医疗影像设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设备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因此,医院就需要获得更丰富、更实用的相关信息,以解决在使用医疗影像设备过程中的问题。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问题的深入,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中的问题将不断暴露。现代化的医院要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要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综合效益,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为防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第2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本论文的内容

根据医疗科学需要及经济、实用的原则,正确地选购设备,为医院提供品种、性能、精度适当的技术装备;加强岗位责任制,负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在用设备利用率,在保证供应和效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用,并做好引进医疗设备的研究消化、改进;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尽快掌握引进设备的安装,保养及维修技术,及时解决备品配件的供应。医疗设备管理的目的是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技术,采用先进的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影像设备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来唤醒人们对此的认识,提高人们防护的意识等问题。针对现行医院常用的管理制度的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使影像设备的管理制度更完善。

(三)研究的依据

影像设备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如:维修费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的意识,医疗器械的维护和维修管理,医疗器械的规范化操作程度,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四)研究的意义

只有把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好,才能进行科学预测,制订设备的“总体规划”以及实施方案,并进行协调和控制,使之达到最优化。才能提高设备使用率,使设备的总效能达到最高水平,产生它的最大效应。如果管理不当,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应有作用,影响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发展,还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做好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对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室各成员应该很好的学习“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科学的使用和管理机器,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只有加强了设备的维修管理,因而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得到维修和保养,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从而更好地发挥设备的综合效益。

(五)毕业论文的进化表

时间计划完成任务

11月10日——11月14日毕业论文的选题报告

11月15日——12月01日毕业论文的中期报告

12月02日——12月22日完成毕业论文

12月23日——1月24日毕业答辩

三、参考文献

1朱险峰,卜祥义,邓卫红.如何做好医学影像设备维修的规范化管理,中国医疗前沿,XX年6月.

2沈增贵,刘曼芳,梁才,胡志.影像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中国医疗设备,XX.11.

3李迅茹.放射物理与防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

4洪洋.放射物理与防护学.人民军医出版社,XX.8.

5付建国,陈本佳,方国才等.医学影像设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XX.11.

6赵建中.完善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ct理论与应用研究,XX.2.

7孟伟.如何加强影像科大型设备的科学化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XX(5):38-38.

8陶剑光.大型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管理.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66-67.

9童双立,闫罡,孙璐.大型影像设备的购置、管理和维修. c 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9(8):41-43.

10何彩平.医疗设备管理的思考. 中国医学装备.XX(7):33-34.

11李公平.规范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之浅析.医疗设备息.XX(3):59-60.

12陈康.经济寿命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疗器械杂志,XX年33卷第3期:215-216.

13尹军.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思考医院管理.XX(10):2368-2369.

14杨丽晓,尚长浩.浅析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医疗卫生备.XX(6):109-111.

15蒋翔,施振威,钱建国.导入jci标准提升医疗影像设备管理系统.临床医学工程.XX(30):160-162.

医学的实践报告【篇4】

弹指一挥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刚一放假我就考虑该怎么完成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那就是在医院实习十天以上,寒假一回家我就想着玩玩放松放松,在家上网碰到同学于是就问她去医院实习没。她说实习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可以不去实习,直接让亲戚在单位里盖章就行了,但是自从进了大学我就感受到社会的压力,竞争的残酷和优胜劣汰的制度,身边的人都是那么的有实力,都那么的深藏不露,所以自己更应该努力学习,而不是持敷衍的态度,是为了以后能有个好的工作,于是就开始计划该怎么去安排时间实习。

由于妈妈就是黄冈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医生,所以就不用自己去外面找单位实习,去实习的前一天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医院,我就在妈妈的陪同下把保健院的周边环境熟悉了一下,并与带着我实习的姐姐们见了面,那时的我眼神里充满了好奇,躺在被窝里迫不及待的等待实习的到来。

妇幼保健院有很多科室,有妇产科、乳腺科、早期干预科、产后保健科等等,因为我学的是康复治疗技术,所以针对的主要是与康复有关的,我所学的专业是以它以身心功能障碍者为对象,以多种功能康复的疗法为手段,以恢复伤患者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自理、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为目标,帮助他们改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而黄冈市妇幼保健院的科室与我所学的专业密切相关。

一、早期干预科实习

实习的前三天我一直都是在早期干预室,先开始不懂为什么才一个月大的小孩就开始进行运动系统的训练,于是就带着疑问请教护士姐姐才明白,人类具有许多潜质和能力可以通过早期教育的训练来挖掘,例如增强感观刺激{视、听触运动,精细动作…..},如果不进行早期教育这些能力在早期丢失后,一生中就难以重新建立。于是就仔细观察护士姐姐们是怎样给小宝宝进行训练并铭记于心,步骤是这样的。首先,她们会拿个用绳子串在一起的铃铛放在距孩子耳朵约垂直运动等,以促进孩子的动手能力,接着还有按摩某些穴位,比如按摩腰眼刺激孩子的抬头能力

医学的实践报告【篇5】

短短两天的是社会实践志愿平谷行很快就结束了,但留在心中的印记却永远不会泯灭。还记得前期准备的辛苦和仓促,还记得临行前的兴奋与期待,还记得蒙蒙细雨中有条不紊开展活动,还记得乡亲们那一张张纯朴的笑脸,还记得基层医疗的严峻面貌不容乐观,还记得我们身负重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亲身走进农村,我才深切地感受到那种缺医少药是什么样的尴尬现状,我的眼前是这样一幅真实的画面:村里只有两个赤脚医生,卫生所在5里地外,很多村民平时有了小病就随便开点儿药来吃,管用就吃,不管用就扛过来甚至不理了,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也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的人数少,报销的比率低,手续麻烦,和一个大娘聊天,她每月只有200元维持生活还要给小孩子买零食,还有一些中老年人甚至是第一次测量血压,据我们测量的结果看血压偏高的人占总测量人数的一半左右,只有极少数人坚持吃药,用的也基本上是最便宜的淘汰的短效降压药,多数人即使知道自己血压高也根本不吃药。有些家里还在烧着土灶,用着柴火,这真的是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市吗?我疑惑了。城区里的老人有着优厚的退休金,有着完善的医疗保险,有着小康的生活条件。这个差距,这个距离,那么,外省市呢?外省市的郊区农村呢?占中国人口70%以上的农民,究竟在怎么样的医疗条件、生活条件下生活着?!

说过我所眼见的情况,下面说说我所亲身经历的。这两天的社会实践是在平谷金海湖镇小东沟村村大队进行的,这个村子的东南方向就是天津的蓟县,村子里没有服务业,我们住在邻近的靠山集村,靠山集村有一条约四五百米长的主要街道,有两家饭馆,两家旅馆,我男女生分别住在这两家,条件基本完善,有电视和电扇,床单被罩略带污渍,由于是太阳能供热水,我们去的那天赶上下雨,没有热水,厕所一个,男女共用,锁门为界。走出校门,走进农村,我才发现,能在家里洗个舒服的热水澡是多么的幸福。

我认为,目前农村医疗严峻的局势更多的是政策和制度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大力发展中医是我认为解决现有农村医疗困难现象的好办法,以目前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认知水平,弘扬中医以解决农村医药紧缺的现状,有以下好处:

1. 草药采集就地取材,价格便宜

2. 望闻问切无需繁琐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辅助诊断

3. 深入民间,深得民心

·英语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电大社会实践报告 ·电视台社会实践报告 ·建筑社会实践报告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表格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20xx字社会实践报告

但也面临以下问题:

1. 中医治疗周期较长,无法快速达到解除病痛的效果,农民更愿意选择疗效快的西药来解决病痛。

2. 人才紧缺,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待遇较低,真正来到农村一干就是几十年的人寥寥无几。

3. 中西医属不同系统,发展趋势尚无定论,发展中医条件不足。

作为一名医学生,了解了目前的医疗现状后,有益于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计划自己的人生。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相信不远的未来,在我们的努力下,农民的生活条件,医疗条件会渐渐提高并达到较好的水平。

今日参与社会实践,明日实践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