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验日记(集锦八篇)

最新实验日记(集锦八篇)。

如何培养阅读范文的好习惯呢?范文在写作实践中逐渐展现其重要地位。阅读经典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编辑为您整理了与“实验日记”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如果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请不要忘记把它收藏起来!

实验日记【篇1】

我家阳台上有个晾衣架,我发现我用很小的力就能把很重的衣物提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我一直想得到答案,暑假里爸爸给我做了一个滑轮的实验,这个谜才终于解开了。

滑轮分为动滑轮和定滑轮两种,轮子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是定滑轮,轮子随着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是动滑轮。人在下方,可以通过定滑轮把物体提升到高处,而不能节省力气,反过来人在高处利用动滑轮也可以把重物提升到高处,而且能节省一半的力气。 我准备了一个重量为2千克的重物,一个最大刻度为5千克的弹簧秤,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一段1米长的细毛线。爸爸帮我把定滑轮固定好,绳子的一端系住重物,另一端通过定滑轮,和弹簧秤连在一起,当我慢慢地用力拉动弹簧秤,重物离开地面的时候,弹簧秤的读数在2千克多一点的位置,爸爸解释说这是因为线和轮子之间有摩擦力的缘故,如果不计摩擦力的话,就说明了定滑轮不能节省力气的道理。我把绳子的一段固定在门框上,动滑轮的钩子和重物连在一起,我再次用力提起重物,这时我感觉到重物变轻了,再看看弹簧秤的指针,就在1千克多一点的地方,这是因为动滑轮也有一定的重量,同样忽略不计的话,就能证明动滑轮能节省一半的力气。爸爸给我解释说,这就是常见的物理现象。通过做这个试验,我感觉道物理现象非常有趣,我上网查了查,还有动滑轮和定滑轮结合在一起的滑轮组,联系我们经常看到的盖高楼用的提升机,还有汽车起重机,都是利用了滑轮组的知识。 今天的试验,我只是初步地解了滑轮的知识,等待我的还有更奇妙的现象去认识、更深刻的知识去学习。

实验日记【篇2】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做3次有趣的实验。实验规则是这样的:用一支吸管插进土豆里。

首先,老师让我们摸一摸土豆,有什么感觉,有的说硬邦邦的,有的说很粗糙老师又让我们摸一摸吸管,看看还有什么感觉,有的说很柔软,有的说很光滑,还有一个人说很普通

接下来老师问我们:吸管能穿透土豆吗?我们一听,炸开了锅,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就连许晔也摆了摆手。

老师先让少彬上去试看看,少彬左手拿土豆,右手拿吸管,他把手放在吸管的最前面使劲往里钻,可是土豆只是破了一点儿皮,却没有插进去,老师说:你还是说能吗?怎么又不能了?少彬一听,不好意思地耸了耸肩膀,然后就回到了座位上。老师说:现在该我大显身手啦!

老师的手放在吸管的上面,用在拇指压在吸管的上面,只听砰的一声,吸管插进了土豆里。那些说不能的人大吃一惊,老师用红笔在吸管上做了一个记号,拔出来一看,老师插进去的深度足足有2厘米。

老师问我们谁要上来试看看,我们一听,个个跃跃欲试,最后,老师选择了陈诺,陈诺一上去就兴奋极了。老师让陈诺左手拿土豆,右手拿吸管,可是陈诺高兴地连左右都分不清了!

陈诺要开始实验了,只见陈诺憋足了气,正准备插的时候,陈老师问他:你紧不紧张?他说:紧张。陈老师说:哦,你放松一点。陈诺说:好。说着就插了下去。可是他插斜了,拔出来一看,才插进去了5毫米。他一看,有些泄气了,老师鼓励他说:加油!你还有两次机会呢!你一定能成功的!他一听,这才有了信心,这次他不紧张了,看准目标,呯的一声,吸管顺利地插下去了。他拔出来一看,呀!有4厘米那么深!我们一看,拍手叫好。他一听,不免有些骄傲了!第三次,他神气十足地插了下去,可是他又插斜了,拔出来一看,才三毫米,他只能失望地回到了座位上了。

老师一看陈诺失败了,就说:我再来露几手吧!说着,拿起了一根吸管和土豆,可是她连续很多次都没有插进去,害得我们差点笑破了肚皮

正当我们沉浸在快乐的海洋时,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同,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座位。

实验日记【篇3】

今天,妈妈教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就是用一个盆子装好水,往盆子里放东西,东西越大,就会越往下沉,东西越小,应该就会浮起来。是不是这样呢?这只是我的想法,妈妈告诉我,我的想法是错误的,不看东西的大小而是要由东西的轻重来决定的。日记六年级日记

后来,我按照妈妈说的去做,首先,妈妈让我在盛水的盆子放进一个纸杯,看到纸杯一下就漂浮在水上,就象小船浮在水面上一样,妈妈再叫我放入一块硬币,却发现,硬币落到水里,沉到水底里了。纸杯和硬币,看表面,纸杯比硬币大,但是放入水里,却是纸杯浮在水面,而硬币沉到水底,所以,妈妈说的是对的,并不是大的沉在水底,小的浮在水面上,而是要用轻重来决定。

这次是我和妈妈共同做的实验,真开心,妈妈教会我很多的知识。

实验日记【篇4】

记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是今年的春分,然而,在这个节气中,有个奇特的习俗----竖鸡蛋。

今天上午,我刚进教室就听到只有在菜场中听到的响声,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挤进了人群,原来大家都在竖立鸡蛋。

我交完本子,自己也从包里拿出蛋,准备竖立鸡蛋。“啊!”突然一位同学尖叫了起来,一看,他的蛋破了。“我的可不能这样!”我自言自语道。

首先,我拿起鸡蛋,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觉得应该把尖的一头放在上面,这样好竖。我又检查了一下桌子,没问题。这样我就安心了。

竖蛋时,双手都要用到。双手左右两边放,把蛋放中间,手轻轻地扶着,我的大拇指顶在后头,这样其他手指可以离开了。突然,我的大拇指顶了一下,鸡蛋立了起来。

啊!这次的竖鸡蛋活动既有趣又惊险,这次实验我是永远忘不了的.

实验日记【篇5】

今天上午,我从书上知道一个实验叫“无法吹动的纸”。这张纸到底能不能被吹呢?我决定做一次实验。

做实验需要的东西有:一张比较硬的纸,一个吹风机。

我把纸平放在桌子上,启动吹风机,纸就被吹了起来。如果我动手,把纸折成订书钉的形状,结果还会怎么样?这张纸还能不能被风吹起来呢?我的心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想到这里,我赶快把它折成订书钉的形状。我的手指头擅作主张,把吹风机启动了。哇!这张纸真的没有被风吹起来。这个问号被我解决了,可昰我的心里又跑出来一个问号:这张纸为什么没有被风吹起来呢?我拿出妈妈的手机,搜出了答案,解开了谜题:原来气流速度越快,气压就越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伯努利原理。当我们用吹风机对着折叠的纯纸吹气时,它下方的气压降低了,外围的大气压力便将它紧紧地压住,风就无法吹动它了。

做实验可以给我们带来乐趣,也可以给我们增长知识,我以后要多做实验,爱上科学!

实验日记【篇6】

“哈哈!今天要捏鸡蛋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老师拿出一个生鸡蛋说道:“谁能把生鸡蛋握在手心里给捏碎了?”底下的同学喊:“我能!我能!”老师叫了王鑫宇。他又高又壮,只见他大步流星地走上了讲台。他把一个生鸡蛋握在手心里,用力一捏,可鸡蛋纹丝不动。他只好不好意思地走了下来。第二个上场的是被称为全班一号大力士的马鹏程。他满怀信心走了上去,他也是把鸡蛋放在手心里,使足了劲,脸都憋红了,可鸡蛋还是完好无损。

这鸡蛋怎么这么坚硬呀?我不服气,要和鸡蛋决一死战!我一把把鸡蛋拿过来,握在手心里,紧紧地握着,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牙吱得直响,可鸡蛋还是老样子。我奇怪极了,这生鸡蛋怎么会是这样子呢,几个人轮流捏,就是不碎?

老师讲,因为鸡蛋是椭圆形的,握在手心力量都分散了。如果用一个指头一捅,力量集中了,一定会破的。小强刚听完就用食指一捅,哇!鸡蛋果然碎了。大家看着流着汤的生鸡蛋,议论纷纷。小强笑着说:“回家炒鸡蛋吃去喽!”

实验日记【篇7】

今天上午最后一节语文课,吴老师手拎着一个大袋子走进了教室。我们都很好奇,老师的袋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教室里议论纷纷,都在猜测着老师袋子里面的东西。吴老师边把袋子放在讲台上,边说: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个名叫杯中彩虹的实验。听到这句话,教室里马上变得鸦雀无声。我同桌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心里激动极了,实验课我可是上呢!

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了很多实验用品,有油、水、烧杯、不同颜色的色素、搅拌棒我们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盯着老师的手,生怕错过了什么。接着,我们的实验课开始了。首先,老师把油倒入一个空烧杯里,把水倒入另一个空的烧杯中;然后,再把不同颜色的色素滴进装有油的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老师做到这一步的时候,装有油的烧杯中竟然变成了黑色。接着,老师将烧杯中的油和色素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静置了一会儿,说:你们要仔细看哟,马上就会有彩虹喽!我们每个人都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着烧杯。果然,油从水底浮了起来,而色素却逐渐下沉,形成了五颜六色的小细线,真的像极了彩虹,美极了!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课,期高一随笔待下次老师能带我们小学日记做更有趣的实验课。

实验日记【篇8】

今天,爸爸带我做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实验。

我们开始准备材料:一个玻璃杯,一张比玻璃杯口稍大一点的纸片。

材料准备好后,我们开始做实验了。我先用玻璃杯接满一杯水,再把纸片放在玻璃杯上,然后把杯子轻轻地倒了过来。我惊奇地瞪大眼睛纸片居然能把水给托住了,真像变魔术一样神奇!

这是为什么呀?我好奇地问爸爸。因为空气中是有压力的,纸片和水贴在一起的一面就没了空气,自然没有空气的压力;但是纸片的另一面是有空气的,自然就会有空气的压力。所以小小的纸片能托住了一杯水爸爸解释说。

后来我和爸爸又测试不同厚度的纸张,发现只有纸片和水紧紧贴在一起实验才有可能成功,太厚的纸张很难和水紧紧贴在一起。一个纸片托水的实验,原来还有这么多的科学道理啊!我以后要多探索、多学习、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