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歌唱活动教案7篇

最新大班歌唱活动教案7篇。

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准确的教学课件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我们今天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篇与“大班歌唱活动教案”相关的文章,我们欢迎您来到我们的网站发现我们为您服务的内容!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富有情趣地演唱,能唱足4拍连音。(难点)

2、会听间奏,尝试用声音、动作、表情表现间奏幽默、诙谐的特点。(重点)

3、在感受与演唱歌曲中体验开心、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了解故事《猪八戒吃西瓜》,对猪八戒的形象有一定认知。

2、物质准备:钢琴、木鱼在间奏处进行伴奏;幼儿座位围大半圆坐,座位前有空场;课件共4页:第一页,猪八戒形象图片。第二页,第一段歌曲图谱(吃西瓜、东甩西扔等)。第三页,第二段歌曲图谱(抹嘴巴、仰八叉等)。第四页,完整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自由表现猪八戒动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播放歌曲《猪八戒吃西瓜》旋律,鼓励幼儿自主表现猪八戒的形象与动作。

引导语:猪八戒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我们一起来做做看。在音乐中与幼儿共同回顾猪八戒的形象、动作特征(大耳朵、圆肚皮,走路摇摆,贪吃懒惰),鼓励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进行表现。

二、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帮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教师清唱第一遍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旋律。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哪里最有趣?

教师清唱第二遍歌曲,结合图谱理帮助幼儿解歌词。

提问:听听歌曲有几段,每段唱了什么?

2、引导幼儿分段学唱歌曲,充分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

(1)教师营造小猪八戒吃西瓜的氛围,组织幼儿学唱第一段歌曲。提问:大热天吃着“甜掉牙”的西瓜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把吃到西瓜满足、开心的心情用声音表现出来。

提问:西瓜皮,放到哪?

启发幼儿体验猪八戒懒惰、随便、怕被发现的心理,鼓励幼儿用声音表现。

(2)教师设置猴哥要回来了的情境,激发幼儿与教师共同演唱第二段的兴趣。

提问:为什么要抹嘴巴?

引导幼儿体验猪八戒吃了西瓜满足又高兴以及怕被发现的矛盾心理。

提问:什么是仰八叉?

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直观的了解仰八叉,并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三、鼓励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歌曲,大胆表现歌曲的幽默、诙谐

1、师幼共同完整演唱歌曲,鼓励幼儿注意声音的变换,大胆表现。

提问:吃西瓜时的心情怎样?被自己扔的瓜皮摔个仰八叉的心情怎样?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引导幼儿体会偷吃西瓜的得意洋洋和摔跤时的懊恼和疼痛,四拍连音的表现可以不同。

2、用声音、动作、表情表现间奏幽默、诙谐的特点。提问:你想怎么啃?还可以怎么扔?怎样抹抹嘴巴?

3、集体演唱歌曲,自由表现间奏的创编动作,共同体验歌唱的快乐。

课后反思:

歌曲《猪八戒吃西瓜》具有形象鲜明、幽默诙谐的特点,活动中,我时刻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现猪八戒的憨态可掬、吃西瓜的高兴得意与摔仰八叉的生气懊恼。幼儿被我的情绪所感染,通过我的引入式教学,将幼儿融入歌曲的学习之中,在和老师一起趣味模仿猪八戒吃西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学会歌曲。过程中我还注重引导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并鼓励幼儿用表情、动作、声音表现诙谐幽默的曲调与歌词,并有意识挖掘幼儿创造性地用自己的动作表现歌曲。但是鼓励引导还有所欠缺,幼儿大都存在模仿教师的问题,是今后活动中应该注意调整的。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模拟"小茶壶"水烧开时"呼呼"声,进行上行发声练习;同时模拟"小茶壶"倒水时"噜噜"声,进行下行发声练习;为歌唱活动做准备。

2、愿意用造型表现小茶壶的可爱,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并能大方的演唱。

活动准备:

1、水壶图一张(壶盖能打开),杯子图一张,火苗图五张。

2、表示水位的银色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讲解茶壶外形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片,你们猜是什么?(教师逐一出示壶嘴、把手、壶身)师:原来是一把小茶壶。小茶壶不仅有把手、壶嘴,还有一个圆又胖的身体,请你们学学小茶壶的样子?

师:你们变的小茶壶真有趣,现在我想烧一壶水,烧水需要什么?(火苗)师:让我们听听水烧开时会发出什么声音?(教师操作图片,示范发声练习"呼",钢琴伴奏)师:水烧开时还会冒出什么?(小蒸汽)

二、模拟发声练习

1、上行练习师:请你们来当小茶壶,烧一壶水吧!(师在地面上放第一棵火苗,幼儿开始发声练习)师:水快要烧开了,我给你们添点火!(师在地面上加第二棵火苗,音移高1度)师:水就要烧开了,我再给你们添点火!(师在地面上再加第三棵火苗,音再移高1度)师:水很快就要开了,我继续给你们甜点火!(师在地面上继续加第四棵火苗,音继续移高1度)师:水烧旺了,我们把眉毛也要抬高,声音就会更畅通了。(继续发声练习,音移高到第5度)

2、下行练习师:水烧开了,我得把火熄灭。(把地上和板书上的火苗收拾起来)师:好口渴啊!我想喝点水,把水慢慢倒到小茶杯吧,你们听?(师一边操作图片,一边示范发声练习"噜",钢琴伴奏)师:请你们也把刚才烧开的那壶水慢慢倒出来吧!(幼儿用肢体模拟倒水,并且进行发声练习)师:小茶壶们,请你们慢慢的把水倒到我的杯子里吧!(幼儿继续用肢体模拟倒水,并且进行发声练习)师:杯子里的水还不够,再帮我倒点吧!(幼儿继续用肢体模拟倒水)师:很快就要倒满了,请你们再给我倒点吧!(幼儿继续用肢体模拟倒水)(下行发声练习逐渐降低5度)

三、分句理解歌词

1、示范朗诵师:谢谢你们为我倒满了一杯水,能不能马上喝呢?(不能)师:对,我们要慢 慢 喝 不要 烫 了 嘴(幼儿边念边做)师:小茶壶真可爱,老师给它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师念儿歌一次)

2、分句学念

(1)学前两句师:现在请你们一边听儿歌,一边变成小茶壶。(师念:我是小小茶壶圆又胖,拍到一位幼儿的头,幼儿就造型,拍到2-3位幼儿;)师:你们还要继续变!(师念:看我的把手看我的嘴)师:你们的茶壶造型都不同,真能干!下面请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慢慢变成一把小茶壶。(幼儿一边念儿歌的前两句,一边做茶壶的造型,教师发现不同茶壶造型的小朋友及时鼓励)

(2)学后三句师:小茶壶里的水烧开时会"咕噜咕噜"冒出小蒸汽,还会发出"呼呼呼呼"的声音,然后我们喝水的时候就要慢慢喝,不要,烫,了,嘴。

师:请你们一起来说一说吧?(教师带领幼儿学念后三句)

3、完整练习师:让我们一边念一边变成小茶壶吧。(幼儿和教师完整念一次)师:让我们请老师给我们伴奏吧!(幼儿和教师再次完整念一次,钢琴伴奏)

四、演唱歌曲

1、完整欣赏师:刚才念的儿歌是一首很好听的歌曲,让我们来听一听!(听cd带子)师:刚才歌曲有两段,有一点点不一样,听出来了吗?是哪一句不一样?(师讲:第一段最后一句是:慢 慢 喝 不要 烫.了. 嘴;而第二段最后一句是 慢 慢 喝 不要 烫~了~嘴 。)

2、演唱歌曲师: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幼儿座着演唱)师:现在请你们听一段声音(1、2、3、4、5、6、7、1),这段声音结束的时候我们要找一个好朋友变成一把大茶壶!(幼儿听钢琴声,教师引导幼儿两人变茶壶)师:我们一起试一试!(钢琴弹奏1、2、3、4、5、6、7、1,幼儿两人一组做茶壶造型)师:让我们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结束的时候两人一组做茶壶造型。

活动反思:

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幼儿能够清楚的知道茶壶的作用是接水已经倒水,但他们对茶壶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清楚。在这节美术活动课中,以茶壶为题,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茶壶,知道他的组成以及作用。

因为班级里有平时倒水的茶壶,我们就直接先观察班级的茶壶,根据之前积累的经验,幼儿能够直接说出茶壶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由壶嘴、壶盖、壶身、手柄组成的。以至于这节课上的很轻松,大家掌握也很好。

在示范点拨时,因为有实物,便直接拿实物写生,幼儿作画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在结束环节,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共同分析茶壶的外貌特征,装饰的图案是否完整,运用的色彩是否干净、漂亮。在创作方面可以转动纸张,换不同角度去想象。

在作画时,我主要观察黄**小朋友,因为在这几次作画中明显能够感受到他不敢画,有时候明明是会画却不敢画有时还会哭,在跟他家长沟通过后,今天作画时,他已经能够下笔,并且主动告诉我他画了一个小巧的茶壶,但在借形想象时,他又不敢画而且默默的擦眼泪,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是由于爸爸外出开店,他很想念爸爸以至于自己不自信,不敢画。于是我便轻轻走到他身边跟他说,没关系,自己画出来的都是最棒的。他听了我的鼓励,便动手画了几笔,又说自己不会画了,我问他你把茶壶变了什么,他回答说不知道。在点评时,我还是以表扬鼓励的形式表扬了他的作品。让他知道自己画的都是最棒的。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思路、教材分析:

刚拿到这个教材的时候,我有些发难,因为这首歌曲的指向性太明确了,让我有些下不了手,不明白该怎样处理教材可是歌曲本身旋律十分优美,歌曲ABA的句式比较明显,字里行间抒发着幼儿热爱幼儿园、热爱教师的一片深情,这首歌恰如其分的表达了毕业生的心愿。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先是请孩子们讲述生活经验,回忆与同伴、教师相处的情景,萌发依依不舍的感受;之后朗诵有节奏的歌词让幼儿复习已经学过的资料,同时熟悉旋律;在幼儿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后,让幼儿尝试分句唱,对幼儿的歌唱的姿势、情绪都提出了要求;并且让孩子尝试着仿编自我的歌曲;最终,请幼儿对着自我的教师说一句感激的话,让整个活动的情感表达到达了高潮,这个环节也是我预设中的亮点!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用不一样的情绪表现不一样的乐段。

2、完整学唱歌曲,并能大胆的说出对教师的临别赠言!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抒发与教师、小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活动准备:

以前学过毕业诗,PPT

活动过程:

再过几天,小朋友就要离开幼儿园、教师,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的教师从心底里舍不得大家离开,三年了,我们的教师看着小朋友一天天地长大,学会了画画做游戏,学会了唱歌和舞蹈,变的健壮、聪明、勇敢、有礼貌,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还记得你们在幼儿园的每时每刻吗有哪些事情让你们忘不了呢

二、复习《毕业诗》:

对啊,我们立刻就要毕业了,在幼儿园的事情都会给我们完美的回忆,接下来我们把上次学过的毕业诗来朗诵一下!提出要求,请大家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朗诵!

三、幼儿学唱歌曲

1、今日,我们要把朗诵的毕业诗变成毕业歌唱出来,大家先一齐来欣赏一下吧!

完整的听一遍歌曲录音。

2、说一说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3、幼儿欣赏第二次,教师边出示图谱边演唱,提出要求:请喜欢唱的小朋友轻轻跟着哼一哼!

4、此刻来说一说,你觉得歌曲的每一句听起来一样吗辅助提问:能够分成几句哪两句有点像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小结:对,第一句和第三句唱起来像小鸟在跳一样,轻快的,跳跃的!第二句唱起来像温柔的波浪一样,有点很舍不得的感觉!

小结:因为第一句里小朋友明白自我要上小学了,很开心;唱到第二句的时候,小朋友想到了在幼儿园的欢乐生活,想到了要跟教师、小朋友分开,又很舍不得、有点悲痛,所以唱的慢了、更轻柔了;第三句,我们小朋友对自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想到以后还能够回幼儿园看望教师,又变得开心起来。我们小朋友唱的时候要把这样的心境唱出来!

5、幼儿完整跟唱一次

6、教师根据幼儿演唱提出修改的意见!

7、全体起立,有感情的表演一次。

8、学习分段唱,男生唱第一段,女生唱第二段,第三段团体演唱。

毕业歌里唱出了我们小朋友此刻的心境,我明白大家必须有很多话想对幼儿园的教师说,此刻我们闭上眼睛思考一下,一会儿来说一说好吗

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学习游戏了三年,必须还有很多忘不了的事情,来说一说我们把这些忘不了的事情也编到歌曲的第二段里去,忘不了好吗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4

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学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

2.根据手指游戏的提示及反思,记忆歌词内容。

3.在合作游戏中感受母亲对小猴子的关心,知道要保护自己和同伴的安全,不过分用力抓握。

准备:

幼儿玩过“五只猴子荡秋千”的手指游戏。

教师:猴妈妈有三个顽皮的猴宝宝,它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床上跳,这次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听一听。

2.教师清唱,引导幼儿初步熟悉旋律和歌词。

(1)清唱歌曲1-3段,引导幼儿整理情节和歌词顺序。

教师:一开始几只猴子?在干吗?(在床上跳)哦,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呢?最后呢?为什么猴子会一个个减少呢?

教师:妈妈急得怎么样?叫什么?歌里面到底是怎么说的,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开始发生了什么事?歌里是怎么说的?(带领幼儿说清歌词练唱第2句。)

两只猴子跳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一只猴子呢?还是“有一只”么?

3.手指游戏,帮助幼儿学习歌曲。

(1)教师边做手指游戏,边歌唱,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三只猴子蹭蹭蹭,跳到我的这张床上来啦!看看他是怎么跳的哦!

教师表演。

教师:用哪几只手指表示?唱到哪一个字的时候(别)把猴宝宝拉下床的?

(2)带领幼儿分段玩手指游戏,学唱歌曲。

第一段结束。教师:现在还剩几只猴子呀?(检查幼儿是否伸出的是两根手指)

两只小猴子听好间奏哦!

第二段结束。教师:现在还剩几只猴子呀?(一根手指)一只小猴子听好间奏哦!

第三段结束。

教师:我刚才听到好像有人唱小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的时候和王老师有一点点不一样,你们听出来了么?

只剩一只猴子的时候,是“它的头上摔了一个包”还是“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有人说是“它的”,有人说是“有一只”,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到底哪个是对的呢?

(3)完整随音乐游戏一次。

4、合作游戏。

(1)教师与全体幼儿游戏,强调手指都要缩回去。

教师:这次你们都来做小猴子,我现在是魔力猴妈妈,手在空中一抓,你们的小猴子全都被怎么样?(抓到了)是三只都抓到了么?(每一次抓到一只)什么时候小猴子缩回去不跳了?(别再跳)

(2)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引导其余幼儿观察。

教师:你来表演三只猴子,猴子的部分就由你来唱,好么?我来表演妈妈,妈妈的部分就由我来唱。

(3)幼儿之间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教师:这次女孩子做猴妈妈,男孩子做三只猴子。猴妈妈要注意什么?谁来说一说?(轻轻的抓)

幼儿合作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节奏概念模糊抽象,幼儿很难理解。针对这种特点,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始,将音乐融入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帮助幼儿直接感知音乐的节奏,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我特别设计了这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特点,准确地找到节奏。

2.学会用生活化的乐器“鼓”和“鼓槌”演奏。

可以看指挥,听音乐,看地图,演奏打击乐器。

重点:听音乐,找准节奏。

难点:用乐器配合节奏演奏打击。

三、活动准备:

1.生活化的“鼓”“北菜”每人一份

2.《军队进行曲》段

3.地图

四、活动过程:

(a)和音乐玩游戏

1.一边听音乐,一边得意地走进活动室。

老师:“小朋友,你刚才听好音乐了吗?我们用身体来玩音乐和游戏吧!”

2.老师带着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3.难点先行者

(1)听音乐,在DOM走路,在tak的时候马上停下来。

(2)幼儿习惯了音乐节奏后,提高了难度,转身了。

(b)了解乐器及其演奏方法

老师:“刚才我们用身体和音乐玩游戏,不仅可以用身体,还可以用乐器玩音乐和游戏!看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乐器。你知道吗?”

老师:“怎么能玩呢?请自己玩。”(幼儿的自由打击乐器)

1.了解DOM音和tak音

老师:“玩的时候发现了两个和歌曲相似的声音。”

(1)幼儿们在老师敲门的时候说

摘要:响一点的声音类似于敲北面的声音,轻一点的声音类似于敲北菜的声音。

老师:“我们取个名字吧!单击(dom)(tak)

2.分段学习音乐《军队进行曲》分段。

3.合音乐独奏。

(三)组段演奏

1.将幼儿分为2~3组(或男女组)。

第一组演奏第一段,第二组演奏第二段,最后一起演奏第三段。

2.交换演奏。

结束退场

老师:“我想学小士兵。我想带着小鼓,像个意气风发的小士兵一样回到教室,给其他小朋友看!”

特点如下:

教师要善用幼儿周围的物品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筷子、牛奶盒、泡沫盒等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我用这些工具作为活动的素材,进行深刻的发掘。为了让所有幼儿都能清楚地看到老师的动作和指挥,我采取了“一圈马蹄形”的演奏队形。难度,为了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击球方法和节奏,选择了指导法。分发地图,让幼儿看地图,看指挥,逐步学习打击乐,引导幼儿拿着乐器,学习音乐,敲好听的节奏。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6

前期活动中,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了对唱式练习、问答式练习的方法,幼儿基本掌握了歌曲,对歌曲中的四分及八分符点也有了初步的感知。此次活动是前期系列活动的一个延伸,针对幼儿对歌曲的已有经验,借助节奏型的辅助,进行歌曲仿编;以游戏的形式在巩固歌曲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创作意识。

活动目标

1.音乐目标:了解歌词句式结构,用自然的声音、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够创编歌词,流畅地演唱。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3.拓展目标:在民族音乐中获得文化的传承,能认识花的种类及生长习性。

活动准备

挂图、音乐CD、谜语图片、游戏场景、彩笔、幼儿用书第5页。

活动过程

1.聆听与导入:图片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提问:“春天到了,百花园里的花争奇斗艳,你们知道都有什么花吗?”让幼儿认识各种花,了解其生长习性。

(2)聆听音乐。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开动小汽车去植物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问:“我们今到了哪里?看到了哪些花?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感受与感知:节奏练习。

(1)节奏感受,做不同声势感知音乐风格、节奏、歌词等。教师出际歌曲节奏图片,幼儿分组练习拍奏节奏型。提问:“这首歌跟我们平时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对唱,演唱风格是欢快、跳跃的)

(2)图谱感知。根据图谱情景再现,带领幼儿参加游园活动,进一步熟悉歌词、节奏和句式结构。提问:“你知道这几个有趣的字是什么吗?”(依儿呀儿呦)

3.表现与表达:歌表演。

(1)学唱歌曲。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做一对一答的游戏。

(2)师幼讨论,按照曲式结构加以讲述,并进行视唱练习。声势节奏问答,分句学唱歌曲,注意歌唱时的节奏和音高。

(3)歌表演。师幼对唱、男女声对唱、两人一组做问答式表演。

4.创编与创造:歌词改编。

(1)歌词改编,把“花”改成动物名称。

带领幼儿回忆《对鲜花》的歌词,如“什么花在水上——荷花”,并请幼儿对重点词句加以演唱。带幼儿到动物园里认识动物,提问:“今天到了哪里?看到了哪些动物?”(结合曲式结构)

带领幼儿尝试演唱所整理的歌词,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制作新的图谱。让幼儿看图谱仿编歌词。最后请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歌词内容。

(2)分组表演。请幼儿看新图谱分组创编,并演唱出来。

5.拓展与延伸:视化音乐游戏。

(1)展示新图谱,评价幼儿的创作。

(2)请幼儿把游戏书上鲜花的虚线描成实线,体会音符的长短,感知节奏的变化及童谣的风格。

幼儿园综合歌唱活动的实践策略——评大班歌唱活动“对鲜花”

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王丹

歌唱活动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阶段的歌唱活动不再限于单纯的歌唱教学,而是将音乐故事、音乐游戏、歌唱、体态律动以及节奏乐、小音乐剧等综合表演形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和表现表达的机会。

一、综合歌唱活动的作品选择

首先,好的歌唱作品要具有审美价值,并符合孩子的音乐审美心理。《对鲜花》是一首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其歌词与曲调是经典的童谣,同时,它使用儿童自己的语言,这提高了曲调的感情效果和吸引力。其次,好的歌唱作品要适应幼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感受力,所以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对鲜花》是五声音调、主音音域不超过8度、2/4拍的歌曲,主要旋律在3到6个音级范围内进行,大班孩子能够驾驭。第一句用m~s两个音开始,符合平声上扬的特点,也符合儿童掌握音级的规律。

选择歌曲作品是综合歌唱活动进行的基础,且往往需要教师在活动中示范演绎。因此,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表现力尤为重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多听作品,细致分析,把握歌曲的情绪基调,整理好歌唱技能的要点,使幼儿在实际教学中能唱、会唱的基础上获得文化的传承与艺术熏陶。

二、综合歌唱活动的目标制定

音乐活动的类型决定了其主要目标,歌唱活动就要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和饱满的情绪表现和表达歌曲,深入理解和感受歌曲中的音乐元素。

歌唱活动“对鲜花”的第一个目标是音乐技能与能力的体现。通过“流畅地演唱”掌握歌唱技能,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与游戏中体验音乐,享受快乐。通过“了解歌词句式结构”“创编”提升音乐能力,让儿童体会到音乐是一种语言,学习用音乐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第二个目标是情感和社会化的目标。此目标能够体现出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即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技巧的打磨,也包括情感的沟通和表达。在音乐中促进儿童情感和社会化的发展,反映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属性,体现了音乐教学的价值。

第三个目标是文化传承与拓展的目标。《对鲜花》作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经过篇幅和配器等方面的修改,更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能够更积极地理解和对待民族音乐和文化;通过问答的方式,将花儿的种类和生长习性表现出来,又采用了适合幼儿演唱的节奏和调性,将民族音乐和面向孩子的教育实践自然地融合起来。

当然,歌唱活动不能忽略歌唱本身的规律,应将歌唱技能与音乐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并结合内容与教学过程提炼出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三、综合歌唱活动中的教学策略

第一,综合的感官通道。

聆听在歌曲欣赏和歌唱活动中必不可少。要给孩子充分聆听的机会,帮助他们感知和体验、理解和表现作品。梁老师在引导聆听时,用图谱帮助幼儿回忆,进一步掌握句式结构。并且,她预期幼儿在替换歌词后再演唱时,会出现接词、音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聆听帮助幼儿构建新的句式结构,以让演唱更流畅、准确。因此,要明确聆听的目的,每一次的聆听都是帮助孩子感知和理解作品。

课程体系集中地建筑在以歌唱为主的综合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儿童自己唱(个人唱及参与集体分声部的唱)来体验和学习。在《对鲜花》活动中,不仅是单纯的歌唱,而是将音乐故事、音乐游戏、歌唱、体态律动等综合表演形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对歌唱形式而言,梁老师也是通过个人演唱、小组演唱、问答演唱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始终保持演唱的新鲜感和兴趣。

第二,综合的提问设计。

提问是教师不可缺失的技巧,既要给孩子预留自我感受、想像、表达的空间,又要围绕目标的实现进行设计。课程环节的不同,提问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感受与感知的环节中,提问注重幼儿的感受,问题要留给幼儿思考与想像的空间。表现与表达的环节中则注重节奏和旋律的把握、发声与共鸣的练习,以及声音、表情的表现等,提问的重心往往是一些歌唱技能和表现中的重点和难点。

以歌唱活动“对鲜花”为例。在感受和感知环节中,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到了哪里?都看到了哪些花?”这些问题让幼儿更仔细地聆听和感受歌词的内容,透彻理解歌曲的背景。在表现和表达环节中,教师通过提问“这个歌跟我们平时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让幼儿体验对唱的演唱形式,了解演唱风格;通过提问“小朋友能知道这几个字是什么吗?”让幼儿更加准确地把握歌词中的难点;等等。

第三,综合的音乐读写教学。

综合歌唱活动注重训练幼儿的音乐读写能力,即视唱、读谱和记谱能力。《对鲜花》采用民族的五声调式,教学时运用首调唱名法可以使幼儿更接近音乐,更快地学会音高和读谱。《对鲜花》主要采用和m、s和d’,以四个音阶作为旋律主题。梁老师带领幼儿先回忆《对鲜花》的歌词内容,并请幼儿结合回忆对重点词句加以演唱。这样有重点地演唱,反复练习,使幼儿稳定地掌握了四个音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其他音级,掌握起来更容易、更准确。

幼儿需要在自身的感知活动中,了解语言结构,进而仿编新的内容。因此,在落实教育目标时就用到了出示图谱这一教育策略。对幼儿来说,认知音乐符号并不是必需的,但为了消除乐谱的神秘感,有必要采用图谱的方式,让幼儿理解音乐的符号是“用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声音”,为掌握真正的抽象符号作铺垫。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7

前期活动中,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了对唱式练习、问答式练习的方法,幼儿基本掌握了歌曲,对歌曲中的四分及八分符点也有了初步的感知。此次活动是前期系列活动的一个延伸,针对幼儿对歌曲的已有经验,借助节奏型的辅助,进行歌曲仿编;以游戏的形式在巩固歌曲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创作意识。

活动目标

1.音乐目标:了解歌词句式结构,用自然的声音、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够创编歌词,流畅地演唱。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3.拓展目标:在民族音乐中获得文化的传承,能认识花的种类及生长习性。

活动准备

挂图、音乐CD、谜语图片、游戏场景、彩笔、幼儿用书第5页。

活动过程

1.聆听与导入:图片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提问:“春天到了,百花园里的花争奇斗艳,你们知道都有什么花吗?”让幼儿认识各种花,了解其生长习性。

(2)聆听音乐。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开动小汽车去植物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问:“我们今到了哪里?看到了哪些花?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感受与感知:节奏练习。

(1)节奏感受,做不同声势感知音乐风格、节奏、歌词等。教师出际歌曲节奏图片,幼儿分组练习拍奏节奏型。提问:“这首歌跟我们平时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对唱,演唱风格是欢快、跳跃的)

(2)图谱感知。根据图谱情景再现,带领幼儿参加游园活动,进一步熟悉歌词、节奏和句式结构。提问:“你知道这几个有趣的字是什么吗?”(依儿呀儿呦)

3.表现与表达:歌表演。

(1)学唱歌曲。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做一对一答的游戏。

(2)师幼讨论,按照曲式结构加以讲述,并进行视唱练习。声势节奏问答,分句学唱歌曲,注意歌唱时的节奏和音高。

(3)歌表演。师幼对唱、男女声对唱、两人一组做问答式表演。

4.创编与创造:歌词改编。

(1)歌词改编,把“花”改成动物名称。

带领幼儿回忆《对鲜花》的歌词,如“什么花在水上——荷花”,并请幼儿对重点词句加以演唱。带幼儿到动物园里认识动物,提问:“今天到了哪里?看到了哪些动物?”(结合曲式结构)

带领幼儿尝试演唱所整理的歌词,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制作新的图谱。让幼儿看图谱仿编歌词。最后请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歌词内容。

(2)分组表演。请幼儿看新图谱分组创编,并演唱出来。

5.拓展与延伸:视化音乐游戏。

(1)展示新图谱,评价幼儿的创作。

(2)请幼儿把游戏书上鲜花的虚线描成实线,体会音符的长短,感知节奏的变化及童谣的风格。

幼儿园综合歌唱活动的实践策略——评大班歌唱活动“对鲜花”

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王丹

歌唱活动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阶段的歌唱活动不再限于单纯的歌唱教学,而是将音乐故事、音乐游戏、歌唱、体态律动以及节奏乐、小音乐剧等综合表演形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和表现表达的机会。

一、综合歌唱活动的作品选择

首先,好的歌唱作品要具有审美价值,并符合孩子的音乐审美心理。《对鲜花》是一首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其歌词与曲调是经典的童谣,同时,它使用儿童自己的语言,这提高了曲调的感情效果和吸引力。其次,好的歌唱作品要适应幼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感受力,所以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对鲜花》是五声音调、主音音域不超过8度、2/4拍的歌曲,主要旋律在3到6个音级范围内进行,大班孩子能够驾驭。第一句用m~s两个音开始,符合平声上扬的`特点,也符合儿童掌握音级的规律。

选择歌曲作品是综合歌唱活动进行的基础,且往往需要教师在活动中示范演绎。因此,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表现力尤为重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多听作品,细致分析,把握歌曲的情绪基调,整理好歌唱技能的要点,使幼儿在实际教学中能唱、会唱的基础上获得文化的传承与艺术熏陶。

二、综合歌唱活动的目标制定

音乐活动的类型决定了其主要目标,歌唱活动就要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和饱满的情绪表现和表达歌曲,深入理解和感受歌曲中的音乐元素。

歌唱活动“对鲜花”的第一个目标是音乐技能与能力的体现。通过“流畅地演唱”掌握歌唱技能,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与游戏中体验音乐,享受快乐。通过“了解歌词句式结构”“创编”提升音乐能力,让儿童体会到音乐是一种语言,学习用音乐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第二个目标是情感和社会化的目标。此目标能够体现出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即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技巧的打磨,也包括情感的沟通和表达。在音乐中促进儿童情感和社会化的发展,反映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属性,体现了音乐教学的价值。

第三个目标是文化传承与拓展的目标。《对鲜花》作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经过篇幅和配器等方面的修改,更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能够更积极地理解和对待民族音乐和文化;通过问答的方式,将花儿的种类和生长习性表现出来,又采用了适合幼儿演唱的节奏和调性,将民族音乐和面向孩子的教育实践自然地融合起来。

当然,歌唱活动不能忽略歌唱本身的规律,应将歌唱技能与音乐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并结合内容与教学过程提炼出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三、综合歌唱活动中的教学策略

第一,综合的感官通道。

聆听在歌曲欣赏和歌唱活动中必不可少。要给孩子充分聆听的机会,帮助他们感知和体验、理解和表现作品。梁老师在引导聆听时,用图谱帮助幼儿回忆,进一步掌握句式结构。并且,她预期幼儿在替换歌词后再演唱时,会出现接词、音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聆听帮助幼儿构建新的句式结构,以让演唱更流畅、准确。因此,要明确聆听的目的,每一次的聆听都是帮助孩子感知和理解作品。

课程体系集中地建筑在以歌唱为主的综合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儿童自己唱(个人唱及参与集体分声部的唱)来体验和学习。在《对鲜花》活动中,不仅是单纯的歌唱,而是将音乐故事、音乐游戏、歌唱、体态律动等综合表演形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对歌唱形式而言,梁老师也是通过个人演唱、小组演唱、问答演唱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始终保持演唱的新鲜感和兴趣。

第二,综合的提问设计。

提问是教师不可缺失的技巧,既要给孩子预留自我感受、想像、表达的空间,又要围绕目标的实现进行设计。课程环节的不同,提问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感受与感知的环节中,提问注重幼儿的感受,问题要留给幼儿思考与想像的空间。表现与表达的环节中则注重节奏和旋律的把握、发声与共鸣的练习,以及声音、表情的表现等,提问的重心往往是一些歌唱技能和表现中的重点和难点。

以歌唱活动“对鲜花”为例。在感受和感知环节中,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到了哪里?都看到了哪些花?”这些问题让幼儿更仔细地聆听和感受歌词的内容,透彻理解歌曲的背景。在表现和表达环节中,教师通过提问“这个歌跟我们平时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让幼儿体验对唱的演唱形式,了解演唱风格;通过提问“小朋友能知道这几个字是什么吗?”让幼儿更加准确地把握歌词中的难点;等等。

第三,综合的音乐读写教学。

综合歌唱活动注重训练幼儿的音乐读写能力,即视唱、读谱和记谱能力。《对鲜花》采用民族的五声调式,教学时运用首调唱名法可以使幼儿更接近音乐,更快地学会音高和读谱。《对鲜花》主要采用和m、s和d’,以四个音阶作为旋律主题。梁老师带领幼儿先回忆《对鲜花》的歌词内容,并请幼儿结合回忆对重点词句加以演唱。这样有重点地演唱,反复练习,使幼儿稳定地掌握了四个音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其他音级,掌握起来更容易、更准确。

幼儿需要在自身的感知活动中,了解语言结构,进而仿编新的内容。因此,在落实教育目标时就用到了出示图谱这一教育策略。对幼儿来说,认知音乐符号并不是必需的,但为了消除乐谱的神秘感,有必要采用图谱的方式,让幼儿理解音乐的符号是“用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声音”,为掌握真正的抽象符号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