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对口支援工作总结3篇

2017对口支援工作总结3篇。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回想起来,我们的生命中,经常有很多记忆深刻的经历,总结那一段时间的经过是非常重要的。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我们该如何去写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2017对口支援工作总结3篇,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是教育部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我院先后与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正式纳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计划。自实施受援计划以来,在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支援学校的大力帮助下,我院在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综合实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现将总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协议签约情况介绍

早在5月,经与上海财经大学积极协商,在友好互助的基础上,由我院尤努斯院长带队前往上海财经大学签署了以培养博士生为主要内容的协议。目前为止已为我院累计培养博士6人。8月,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教育部《关于做好有关直属高校与新疆部分学校对口合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新疆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经友好协商,由我院李儒忠书记带队前往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了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支持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单列单考硕士、支持攻读博士”为主要内容的协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月,教育部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关于全面实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本科高等学校有关事宜的通知》,确定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为我院对口支援单位,我院被正式纳入对口支援计划。支援方与我校均高度重视,双方以积极、务实的态度,以促进我院内涵发展为宗旨,经反复协商,双方校级领导数次互访后,于6月在新疆召开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大会上正式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

中央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批准的“211工程”院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始终将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为提高新疆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加快新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中央财经大学主动提出对口支援我院。双方本着积极、互助的合作原则,经过友好协商,11月,由我院阿斯哈尔院长带队前往中央财经大学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教育部于3月正式批准中央财经大学对口支援我院。至此,对口支援我院的高校增至3所。3所对口支援高校与我院签署的协议主要内容是:支持学科建设、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培养博士生、师资支援、进修、访学、学术交流等。目前,对口支援高校与我院已进入实质性的合作阶段,对口支援计划的效果已开始显现。

二、协议执行情况

自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来,共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5所部属高校34人次教师先后到我院支教;共承担44门次的授课任务;举办45场学术讲座;接待我院进修、访学教师21人次;为我院培养博士19名,硕士13名;为我院捐赠图书1800余册;校级领导互访15人次;2人被支援学校聘为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先后安排5人(均来自于对口支援高校)来我院挂职(副校长2名,副处长3名)。见下表:协议执行情况统计表(-)支援方校级领导互访支教 学术讲座 进修访学 人才培养 评聘博士生导师 挂职人数 授课门数 博士 硕士 校级 处级中国人民大学 6 3 421 7 8 31 1 2上海财经大学 5 4 7 15 5 6 6 1 0 1中央财经大学 4 13 13 6 2 0 0 0 10其他院校 015 19 3 2 5 4 0 0 0总计 15 35 44 45 16 19 13 223在支援学校大力援助下,我院综合实力得以较大提高(见下表):年度 本科招生数 研究生招生数 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教师总数论文发表数人数增长率 人数 增长率 占比 增长率 篇数 增长率 1516人 150% 48 560% 15% 210p0余篇160% 2236人 271 32% 800余篇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口支援计划实施前后,我院在体现学校内涵发展的几个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本科招生规模由1516人增加到2236人,增长了1.5倍;研究生招生规模由48人增加到271人,增长了5.6倍;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教师总数比由15%增加到32%,增长了2.1倍;论文发表数量由500余篇增加到800余篇,增长了1.6倍。充分说明了我院5年来的内涵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也可以看出对口支援计划对我院内涵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

到目前为止,对口支援协议基本得到落实,对口支援高校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部分计划仍难落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援高校最需要受援的部分恰恰是支援高校最紧张的资源。如师资支援、博士招生计划等,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完全落实,还需教育部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三、经验体会

1.双方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对口支援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与保障。

自教育部下达对口支援通知以来,支援方与我院校级领导高度重视,在协议的协商、签署及落实过程中亲历亲为,并数次互访,为协议的顺利签定及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签约前,我院领导以积极、诚恳、务实的态度对对口支援学校进行了访问,就协议的内容与对口支援学校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阿斯哈尔院长及崔光莲副院长率各受援系部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先后访问上海财经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我院党委书记李中耀及崔光莲副院长访问中央财经大学;对口支援各高校领导从政治的高度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中国人民大学袁卫副校长、上海财经大学孙铮副校长先后访问了我校。签约后,双方校级领导又进行了数次互访。

2.建立联系与沟通机制是受援计划顺利实施的保证。各职能部门及院系间的联系与沟通是信息通畅,计划顺利执行的必要前提。

支援方与我院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双方融洽的合作氛围为各项计划的顺利执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院相关职能部门与对口支援学校对口部门间均安排有相对固定的负责人,双方以各种形式保持着经常的联系且有不定期的互访以便及时沟通信息,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及时了解对口支援计划的进展情况,,确保计划的落实。与此同时,我院受援各系部与对口支援部门间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频繁互访,确保了计划的可行性,为双方互利、双赢的合作原则提供了保障。

3、支援方安排高层次人才来我院挂职或支教是提高我院学科建设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提升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实施对口支援计划以来,通过支援方安排高层次人才来我院挂职或支教的方式,不仅为我院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学经验,快速提升我院相关学科的建设水平,也为我院的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平台,为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是我院对口支援计划中行之有效的重要实践经验。

4。结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学校远期规划,合理制定受援规划。

通过制定合理的受援规划,确保受援工作有条不紊及突出重点。在着手进行重点突破的同时,弥补薄弱环节,为我院总体发展目标提供必要的支持;受援远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形成互补是受援计划制定的关键。我院在制定5年受援规划的同时,以学期为单位,在充分考虑双方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本着“内容尽量详细但不宜过多,受援范围不宜过大,确保受援计划的可行性,提高落实效率”的原则制定短期受援计划。此外,我院短期受援计划均提前制定(一般在学期末前2个月制定下一学期计划),并及时报支援方审核,以便支援方提前安排相关工作,提高计划落实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今后工作思路

1.加强与支援方的联系与沟通,健全沟通机制。

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院系间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受援计划,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最大限度地落实受援计划。

2.在师资支援、科研合作、博士生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有所突破。

目前,我院与支援方在互聘博士生导师方面已取得突破。教师的进修、访学计划也较好地得到了落实。根据我院的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推进我院的内涵发展,争取今后在师资支援、科研合作、博士生培养等方面有所突破,为全面提升我院的综合实力提供必要的支持。

3.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

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是获取最新信息,提高学术水平,缩小与内地高校学术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院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

五、总结

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将之视为加快我院内涵发展,提升我院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内,我院设立了专门负责对口支援工作的机构并配备了工作人员,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作到位;对外,我院高度重视与支援院校的联系与沟通。党委书记、院长及主管副院长先后数次访问对口支援学校,就对口支援相关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口支援各职能部门间及院系间的联系也在不断加强。

在思想统一,认识统一的前提下,我院高度重视受援计划的制定及落实。本着“重点突破、高效务实、实现双赢”的原则,受援计划先由受援各系部提出草案,经研究生处初审后交专家组讨论研究后,报院领导审批决定,并由研究生处报支援学校审议。由于受援计划制定合理,受援计划基本得到落实。

在已建立的良好的沟通机制的基础上,我院今后将进一步加大与对口支援学校联系与沟通的力度,完善沟通机制,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对口支援计划的落实效率。

六、建议

1、建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经费的支持是对口支援计划顺利实施的保证。但目前,各高校经费普遍紧张,且经费缺口较大,无论支援方还是受援方均无力承担,部分支援计划因缺少经费支持而不能实施,对顺利实施对口支援计划造成了较大影响。如能拨付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费压力,为对口支援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2、建议对支援方与受援方共同申报的课题给予政策倾斜。

支援方与受援方教师共同申报课题是提高受援方教师科研水平,拓宽支援方教师研究领域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能给予政策倾斜,优先批准此类课题立项,必将极大地提高双方教师共同申报课题的积极性,是双方实现双赢的突破口,对对口支援计划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建议单列博士招生计划。

高校博士数量的多少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受援高校与内地高校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培养博士在对口支援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对口支援计划的一个重要指标。支援方与我院的协议中均有为我校培养博士的条款,支援方也积极想尽各种办法给予解决。但由于“没有额外计划”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此项援助很难有效实施。如教育部能划拨一定数量的博士单考名额,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2017对口支援工作总结(2)

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工作,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发展的需要。为了积极发展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加快培养急需的高等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对口支援新疆高等师范学院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以来,东北师范大学与南京大学对伊犁师范学院进行了近五年的对口重点支援,这一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7月16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新疆高等师范学院工作会议”上,东北师范大学与伊犁师范学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6月,两校续签了对口援助学科建设的协议书。按照协议书的内容,东北师范大学对伊犁师范学院进行了全方位、有重点的支援,重点支援伊犁师范学院的生物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专业。

6月,南京大学与伊犁师范学院签订了为期5年的南京大学支援伊犁师范学院学科建设协议书,对口重点支援伊犁师范学院的数学、物理学、化学三个学科专业。其实,南京大学对伊犁师范学院的支援早在就开始了。8月江苏省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达成智力支援的合作协议后,南京大学就一直不间断地选派博士生、研究生来伊犁师范学院支教。

通过几年的对口支援,伊犁师范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学术气氛空前活跃,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干部思想观念得到提升,学院的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可谓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二、对口支援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抓住机遇培养学术骨干,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对口支援的中心是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四年来,东北师范大学通过单列博士名额和单考硕士名额,录取了我院4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47名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录取了我院2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6名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此外,东北师范大学接受了我院25名教师访学,南京大学接受了3名教师访学。为培养后备师资,东北师范大学还接受了我院4批共25名本科生插班学习,有50%以上的学生考取了该校的研究生。

深造与访学期间,两校为我院的教师配备了学术造诣高、科研能力强的教授细心指导。深造与访学的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东北师大攻读硕士的欧阳艳的8篇论文、何晓燕的6篇论文分别被《SCI》收录;在南大攻读博士学位的蒋中英发表的3篇论文被《SCI》收录,施津菊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论文。这些同志相继被自治区评为教授和副教授,真正成为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上述高校学习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占整个学院读学位教师的50%。考博士、考硕士对我院的师生已不再是梦想,目前,我院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令人欣慰。通过这项工作,学院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也有望达到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

(二)缓解教师匮乏的矛盾和压力,传播名校的教风与学风。为了给外出深造、访学的教师创造条件,缓解我院师资紧缺的所带来的压力,6年来,南京大学共派出来12批137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来我院支教,东北师范大学派出25名骨干教师来我院支教,承担了近300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累计授课超过1.5万学时。他们带来了内地著名高校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凭借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理论功底先进的教学方法,刻苦钻研的精神,赢得了边疆各民族师生员工的好评。支教教师和研究生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三)帮助我院凝练学科方向,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东北师范大学书记盛连喜教授来学院就生物学学科建设及伊犁地区生态环境研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校长史宁中教授先后两次来我院指导基础数学学科建设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申报工作。党委副书记柳海民教授应邀来我院,就新形势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问题与我院教科系的教师进行座谈,并举办学术讲座,为我院突出师范性特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黄以能教授来我院挂职,结合学院的实际,提出把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作为今后我院重点发展的学科。经过论证,南京大学物理系同意与我院共建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并捐助了150万元的仪器设备,力争使该学科达到新疆的领先水平,使之成为我院的优势特色学科。1月,我院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实现了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这正是对口支援高校的辛勤汗水浇灌出的艳丽花朵。

(四)选派优秀干部前来任职,提高我院的管理水平。加强受援学校的管理队伍建设是支援的一个重要内容。9月,经东北师范大学向教育部推荐,自治区党委任命东北师范大学副校级干部王延教授为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为加强我院美术专业的建设,东北师范大学派出苗根源副教授任我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派出黄以能教授、孔敏教授分别任物理电子信息学院、数学系副院长、副主任。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中,带来了内地高校的办学理念,影响、感染和带动着我院干部和教职工的思想观念。我们深切感受到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对学院长远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将对我院的各项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找准切入点,帮助我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黄以能教授表示自己援疆任务结束后还将定期来我院指导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工作,力争将该实验室建成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为边疆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东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的刘厚生教授来我院开展了锡伯族语言文化的研究,以我院和伊犁州的查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为科研基地,帮助我院的人文学院获得一项锡伯族语言文化的自治区级的课题。为联合开展沙漠湿地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所杨海军课题组捐赠了5万元的科研启动基金。前来支援的专家们在边疆找到了自然、人文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均表示愿意尽力帮助我院在这些领域取得一批前瞻性的成果,达到双赢的目的。

(六)动真情,办实事,给予了我院经费、设备方面的大力支持。东北师范大学为我院捐赠了24595册图书价值35万元,捐赠了25万元现金用于我院购买教学设备,捐赠了5万元的科研启动基金;为我院读博士、硕士、访学教师及插班的本科生均减免了一半的学费,四年累计减免学费共68.8万元。为减轻我院教师负担,东北师范大学将单考硕士研究生考点设在我院,4年来,每年派3名工作人员冒着严寒,不辞万里来学院组织考试,并承担全部旅差费。3月东北师范大学还单独列预算50万元,专门用于援疆人员的旅差费及其他相关支援费用。3月,南京大学决定拨出150万元与我院共建伊犁师范学院凝聚态物理材料设计研究所,第一批100万元的设备即将投入使用,南京大学捐赠的3万元的1000册图书也即将到校。两校这种无私的援助行为令我院各族师生深深感动,成为我院师生员工传颂的佳话。

三、对口支援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保证。在对口支援的4年里,东北师范大学的党委给予此项工作高度的重视,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带着真情厚意援疆。党委书记盛连喜、校长史宁中先后来伊犁师范学院指导支援工作;主管此项工作的副校长、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忠两次来伊犁师范学院,协调解决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副组长、研究生院院长苏忠民做了大量的日常工作。东北师范大学校领导先后8人次来伊犁师范学院访问和考察。南京大学副校长张大良教授对援疆工作充满政治责任感,对学院提出的困难做到了有求必应;对口支援办公室主任毛昌鉴同志尽职尽责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落实协议内容;研究生院的王亚军老师热心负责,从研究生需求计划的发布、报名、确定人选,包括接送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心。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洛合达尔汗、院长赵嘉麒等4位领导先后6次赴东北师范大学寻求帮助和支持,三次赴南京大学洽谈对口支援事宜。三校领导层的沟通交往,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和了解。三校都在领导小组之下成立了对口支援办公室,确保了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基础。我院与两校的领导和教职工都从讲政治的高度,带着深厚的感情认识这项工作。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把对口支援工作当作一项落实党中央西部开发战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予以高度重视。伊犁师范学院把受援工作作为历史性的机遇,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条件来加以认识。在东北师范大学学习的教师得到了众多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对在校学习的少数民族教师在生活上给予了细致周到的服务。每逢节假日两校都组织学习的教师和支教的教师召开座谈会和茶话会,两校教师亲如一家。

(三)突出重点,搭建平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是作好对口支援的关键。近几年,东北师范大学紧紧围绕为伊犁师范学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实施支援工作。抓住了关键,找准了切入点。从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层次,逐步扩大到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使对口支援工作一步步向纵深发展。

(四)动真情、办实事、求实效是对口支援工作的目的。支援工作中涌现出很多令伊犁师院师生感动的事迹:东北师大甄艳老师身患糖尿病坚持来伊犁支教;吴琼和李君老师都是新婚不久就积极报名来伊犁师范学院支教;白华英老师推迟了婚期前来支教,除每周承担12节课的教学任务外,还为伊犁师范学院学生开设考研辅导班……东北师范大学将对口支援经费纳入预算,为学习的教师减免学费,南京大学决定捐赠150万元,与我院共建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这一幕幕一桩桩无不显示出两校对边疆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片真情。伊犁师院的师生都深情地说,没有这两所高校的真情支援,就没有我院今天令人瞩目的发展与变化。

四、今后的工作设想及建议

(一)高度重视我院与两校签订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书,全面落实协议书的内容。我院制定出每年希望支援的具体计划,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将其列入当年的工作规划中,将计划分门别类的予以落实。每年召开对口支援工作例会,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使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深入。

(二)继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以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聘请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做我院的兼职硕导,支持学院4个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使伊犁师范学院再增加几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增强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全面提高伊犁师范学院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希望教育部能为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每年单列5名左右的博士生名额招收我院的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单列1-2名博士、3-4名硕士名额,专门用于培养我院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通过两校的支援,使我院“十一五”期间几个学科专业和实验室能够达到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水平。

(三)继续加强与两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科研协作促进支援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联合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上下大力气,作大文章,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并将对口支援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尤其是抓好南京大学与我院共建的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的工作。今后我们将和对口支援高校联合申报高层次的科研课题,希望教育部及有关部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四)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心要下移。对口支援工作要从现在的校领导层面下移到院系、教研室以及具体人员的层面。通过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南京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能够一对一的指导帮助我院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使其早成长,早出成果。

(五)我院衷心地希望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每年都能派出若干名教授、副教授来我院讲学或承担研究生教学和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内地名校来1-2名专家讲学,我院有几十名教师、几百甚至几千学生受益,可谓事半功倍。

(六)希望教育部再增加1-2所高校支援我院并纳入援疆学科建设的计划中。我院将继续加强与有支援协作关系的河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联系与沟通,把支援的内容做大做实,为学院的发展谋求更多更强的外部资源。

(七)进一步加强互派管理干部的任职挂职工作,这是提高我院管理水平和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希望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最好连续派出同一学科专业的专家教授把支援学科做强做大,也希望对口支援的高校在将来的工作中,对来边疆任职、挂职的干部和任课教师予以重点使用,创造一个人人愿意来边疆奉献的良好氛围。

(八)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营造浓厚的援疆氛围。对口支援这项事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自加压力,抢抓对口支援工作的机遇,不仅要加快校内改革的步伐,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而且要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大力宣传援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让这项工作深入人心。我院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热情周到的服务为支援我院的专家教授、支教教师和管理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让他们把才华带到边疆,把事业传到边疆,把感情留在边疆,营造起一个和谐有序的援疆氛围。

新疆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总结2017对口支援工作总结(3)

6月,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经教育部批准,7月16日,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正式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协议书》。下面就四年来,两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口支援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本着积极务实的精神,以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增强我校的综合实力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双方商定每年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200×-200×学年对口支援项目协议》,每学年度制定相应的《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师范大学的实施方案》,通过对口支援项目的制度化安排,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办实事,求实效”为指导原则,积极调动全校上下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努力促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我校输出,从而使我校在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对口支援项目按《协议》和《方案》得到了顺利实施,成效显著。

二、协议的执行情况

(一)研究生教育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已将我校三位教授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并从起陆续开始招生,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还积极支持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免费接受我校部分学科硕士研究生前去修读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截至,华东师范大学已招收我校26名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2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另有6名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进修(免进修费),并参加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工作,这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支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自上半年起,根据我校实际需要,派遣教师到我校讲学,至今已有20人次到我校承担短期(一学期)教学工作,使我校师生能够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拓展了我校师生的理论视野。

(四)干部挂职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已派出一名干部到我校担任副校长;我校也派出了两名处级干部前往华东师范大学挂职学习,这为促进我校教育行政领导干部转变观念,吸收东部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提高我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图书馆建设方面:共建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已向我校赠送六万余册图书和部分期刊光盘,赠送了部分办公设备,并且每年培训我校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我校电子阅览室建设,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六)访问交流方面:对口支援关系建立以来,两校建立了学校领导互访制度,轮流进行访问,落实对口支援工作。四年来,两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情况

6月,教育部正式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确定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三所院校对口支援我校8个学科,我校分别与三所院校签订了协议。这是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后,实施的又一项有利于新疆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提高的重大举措,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更有力地推进我校的学科建设,促进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制定了落实该项计划的相关措施。

1、6月---12月,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为:

第一、与三所院校来参加签仪式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就开展具体工作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在全校范围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受援的8个学科,要求各学科认真研究自己的需求和三所院校相关学科的情况,积极寻找合作机会,主动与对方联系交流;

第三、8月,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带领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学科人员一行8人来我校访问,就具体开展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密切了两校之间的关系;

第四、组织、动员我校教师报考三所院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我校今年共有14人报考三所院校博士研究生,目前录取工作正在进行;已有3人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2、为了进一步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具体工作,利用该计划促进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我校完成学校及个学院“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制订工作后,3月28日—4月9日,我校党委书记梁超同志带领我校研究生处、人事处及相关学科负责人共24人,分别前往三所院校进行访问交流,出访得到三所院校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本次出访采取的方式是:召开学校层面的座谈会、职能部门、学院和学科层面的会谈和进一步交流,双方就具体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磋商,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支教工作、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签订了会谈纪要,具体工作将从今年6月逐步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将于6月派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学;将在7月、8月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两个全国性学术会议;9月,将派出我校近10名教师前往三所院校进修访学,并将就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协商、落实。

3、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我校确定了建立合作互惠平台的原则与支援学校进行协商,得到了对方的真诚支持,支援学校积极帮助我们想办法、提建议,表现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高度热情和政治觉悟。北京师范大学提出,虽然计划中所列是两个学科,但科研领域的合作和人才培养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而扩大学科领域。中国科技大学则应我校的要求将支援学科扩大到计算机科学,并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以特别的政策和条件。华东师范大学将对口支援与援疆学科两个计划结合起来,对协议中的内容逐项落实。应该说我们和三所院校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随着各项计划的落实,必将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4、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除了教育部制定的三所院校,我校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与其他高校积极联系,并得到了热情响应,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虽然没有教育部规定的对我校支援任务,但都表示了积极态度,与这些院校的合作交流也将逐步展开。

在校党委对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高度重视下,目前全校正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确定了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促进学科发展的原则,相信在未来两三年内,该项计划将取得显著成效,对我校学科发展将发挥积极深远的作用。

四、经验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的四年期间,通过两校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协议中的部分内容没有完全落实,主要是科研领域的合作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还不够丰富。

鉴于上述情况,为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

(一)对口支援工作要认识到位。对口支援工作要从大局着眼,从长远部署,从实际入手。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促进西部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和现实的重大意义。对口支援工作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受援院校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机会、鼓足干劲,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懈努力,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学校办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二)对口支援工作要领导到位。学校各级领导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所组建的专门工作小组不能流于形式,负责此项工作的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对口支援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确保一个流畅的主通道,综合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的工作。

(三)对口支援工作要措施到位。对口支援工作必须以切实可行、互惠互利为原则,具体措施必须具备较好的操作性和实施性,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既要有利于支援院校工作的开展,避免使支援工作成为支援学校的负担,同时也要有利于受援院校在享受优惠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四)在目前已经开展的支援项目基础上,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以建立双赢互利的合作平台为基础,努力加强科研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我校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五、自我评价及建议

我校非常重视对口支援工作,认为此项工作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学校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四年来,通过对口支援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落实,我校的师资队伍在结构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改善,学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与对口支援学校的交流,我校的干部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方面有了显著转变和提高,这将对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使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深化,各项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根据以往的工作实践,我们建议:

1. 对口支援的目的是促进西部地区高校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希望教育部能考虑单独设立有关西部地区重大研究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专项经费投入,大力支持支援双方的科研人员联合申报,共同开展研究。通过双方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以求积极促进受援高校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提升西部地区高校的研究水平。

2.希望教育部能够尽快将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项目纳入国家正式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中,并能考虑在经费上给予有效的支持,该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双方派出人员的相关费用及各种科研合作的科研经费,从而能大力减轻双方学校教育科研经费紧缺的压力,更好地调动支援双方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在两校之间开展长期有效、形式多样的各种培训项目,定期选派我校骨干教研人员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同时也积极促成华东师范大学更多的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来我校考察和讲学。

3.希望教育部在政策上能给于保证,将“西部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级访问学者计划”等工作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结合起来,尤其是对“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专项博士、硕士招生计划给以充分保证,最好在给支援学校下达计划的时候给以明确说明,并提出明确要求,以有利于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十篇


这篇“对口支援工作总结”是作者用心创作的希望您会喜欢,你想到应该如何写范文了吗?为了高效处理大量文档我们运用了各种工具,范文不愧是好帮手。学习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写作风格和文化内涵,请您充分利用此文同时收藏备用!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

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 上半年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2019年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派驻人员管理办法》要求。2018年我院选派拟晋升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半年来,共支援乡镇卫生院3所,支援医疗人员10名,其中柳林乡卫生院对口支援4人,浉河港卫生院对口支援3人,董家河乡卫生院对口支援3人。门急诊诊疗人次1900人次,开展手术35例,开展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80人次,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3项,义务下乡义诊2000人次,接收乡镇卫生人员免费进修5人次,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学术讲座8次,开展业务培训15人次,参加教学查房15次。手术示教5次。支持受援卫生院建设临床专科3个。每年配套经费共2万元,捐款捐物4.9万元。有效促进了三所乡镇卫生院各项业务指标的提高。2018年对口支援工作任务稳步进行中。

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8年6月5日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2】

实施教育对口支援,是元谋县教育局科教兴县战略的重大举措。采用先进带后进、坝区帮助山区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先进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更大效益的辐射作用、促进山区基础教育办学效益的稳步提高,通过教育对口支援,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可以逐步实现元谋县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结合我校的教育对口支援实际情况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思路: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开展了主要与新华小学“结对子”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支援教师到新华小学驻点工作,即由支援教师牵头,建立联系纽带,加强两个学校间的交流,采取“由点代面”的支援方式,充分发挥我校的资源优势,让受援单位共享受教育教学资源,争取互相帮助促进,力求共同进步。

二、工作举措:

近几年来,我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口支援的力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对口支援工作,做到“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以此推动结对、帮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运作。

(一)在教师培训提高方面给予指导:学校办学质量最主要决定因素是教师素质,平田小学在教师紧缺的情况下,

先后选派学校优秀教师2名到新华小学支教,参加教育教学,针对相关学科和受援学校的教师座谈研讨。力争在教学思想、育人方法、重点难点、知识解析等方面给予对方帮助。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鼓励我校教师和新华小学教师结对交友,加强联系,尽力帮助对方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自己。近两年来,针对新华小学的小升初复习工作;我校先后派出多名优秀教师到新华小学进行交流研讨,从学校管理到学生管理、从学校班子建设到教师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交流研讨。

(二)、在教学信息资料收集方面提供支持:信息时代,信息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要办好教育;抓教育信息是一项重要任务。我校一直很注重信息资料方面给予对方帮助支持,我们倡导对方加强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把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作为帮助对方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最快速度把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经筛选后提供给对方。为新华小学的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三、工作成效:

虽然我校开展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的活动时间不长,但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较多。一是支教和受援学校的领导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二是支教教师在农村偏远学校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而言之,开展教育对口支援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事,对口支援工作是一项历史使命。开展这一工作以来,我校开展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的活动时间不长,我们的支教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过于重视毕业班的教学和小升初备考工作而忽视基础年级。对受援学校的科研工作指导力度不够,没能促使受援学校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大规模改善办学环境等。诚然,由于我校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教学任务、建设任务依然很重,我们实在无力拿出资金、财物派出更多人员支援对方,这使的我们的对口支援工作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各方面条件会更好,我们会在抓好本校建设的同时,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新华小学搞好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尽力、尽职、尽责,弥补过去存在的不足,开创工作新局面,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为支援学校办更多、更好的实事。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县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山区、坝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3】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是教育部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我院先后与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2006年正式纳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计划。自实施受援计划以来,在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支援学校的大力帮助下,我院在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综合实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现将总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协议签约情况介绍

早在2000年5月,经与上海财经大学积极协商,在友好互助的基础上,由我院尤努斯院长带队前往上海财经大学签署了以培养博士生为主要内容的协议。目前为止已为我院累计培养博士6人。2004年8月,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教育部《关于做好有关直属高校与新疆部分学校对口合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新疆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经友好协商,由我院李儒忠书记带队前往中国人民大学签署了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支持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单列单考硕士、支持攻读博士”为主要内容的协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年4月,教育部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关于全面实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本科高等学校有关事宜的通知》,确定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为我院对口支援单位,我院被正式纳入对口支援计划。支援方与我校均高度重视,双方以积极、务实的态度,以促进我院内涵发展为宗旨,经反复协商,双方校级领导数次互访后,于2006年6月在新疆召开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大会上正式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

二、协议执行情况

到目前为止,对口支援协议基本得到落实,对口支援高校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部分计划仍难落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援高校最需要受援的部分恰恰是支援高校最紧张的资源。如师资支援、博士招生计划等,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完全落实,还需教育部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三、经验体会

1.双方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对口支援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与保障。

自教育部下达对口支援通知以来,支援方与我院校级领导高度重视,在协议的协商、签署及落实过程中亲历亲为,并数次互访,为协议的顺利签定及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签约前,我院领导以积极、诚恳、务实的态度对对口支援学校进行了访问,就协议的内容与对口支援学校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阿斯哈尔院长及崔光莲副院长率各受援系部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先后访问上海财经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我院党委书记李中耀及崔光莲副院长访问中央财经大学;对口支援各高校领导从政治的高度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中国人民大学袁卫副校长、上海财经大学孙铮副校长先后访问了我校。签约后,双方校级领导又进行了数次互访。

2.建立联系与沟通机制是受援计划顺利实施的保证。各职能部门及院系间的联系与沟通是信息通畅,计划顺利执行的必要前提。

支援方与我院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双方融洽的合作氛围为各项计划的顺利执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院相关职能部门与对口支援学校对口部门间均安排有相对固定的负责人,双方以各种形式保持着经常的联系且有不定期的互访以便及时沟通信息,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及时了解对口支援计划的进展情况,确保计划的落实。与此同时,我院受援各系部与对口支援部门间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频繁互访,确保了计划的可行性,为双方互利、双赢的合作原则提供了保障。

3、支援方安排高层次人才来我院挂职或支教是提高我院学科建设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提升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实施对口支援计划以来,通过支援方安排高层次人才来我院挂职或支教的方式,不仅为我院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学经验,快速提升我院相关学科的建设水平,也为我院的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平台,为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是我院对口支援计划中行之有效的重要实践经验。

4。结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学校远期规划,合理制定受援规划。

通过制定合理的受援规划,确保受援工作有条不紊及突出重点。在着手进行重点突破的同时,弥补薄弱环节,为我院总体发展目标提供必要的支持;受援远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形成互补是受援计划制定的关键。我院在制定5年受援规划的同时,以学期为单位,在充分考虑双方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本着“内容尽量详细但不宜过多,受援范围不宜过大,确保受援计划的可行性,提高落实效率”的原则制定短期受援计划。此外,我院短期受援计划均提前制定(一般在学期末前2个月制定下一学期计划),并及时报支援方审核,以便支援方提前安排相关工作,提高计划落实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今后工作思路

1.加强与支援方的联系与沟通,健全沟通机制。

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院系间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受援计划,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最大限度地落实受援计划。

2.在师资支援、科研合作、博士生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有所突破。

目前,我院与支援方在互聘博士生导师方面已取得突破。教师的进修、访学计划也较好地得到了落实。根据我院的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推进我院的内涵发展,争取今后在师资支援、科研合作、博士生培养等方面有所突破,为全面提升我院的综合实力提供必要的支持。

3.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

【范文网】

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是获取最新信息,提高学术水平,缩小与内地高校学术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院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

五、总结

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将之视为加快我院内涵发展,提升我院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内,我院设立了专门负责对口支援工作的机构并配备了工作人员,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作到位;对外,我院高度重视与支援院校的联系与沟通。党委书记、院长及主管副院长先后数次访问对口支援学校,就对口支援相关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口支援各职能部门间及院系间的联系也在不断加强。

在思想统一,认识统一的前提下,我院高度重视受援计划的制定及落实。本着“重点突破、高效务实、实现双赢”的原则,受援计划先由受援各系部提出草案,经研究生处初审后交专家组讨论研究后,报院领导审批决定,并由研究生处报支援学校审议。由于受援计划制定合理,受援计划基本得到落实。

在已建立的良好的沟通机制的基础上,我院今后将进一步加大与对口支援学校联系与沟通的力度,完善沟通机制,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对口支援计划的落实效率。

六、建议

1、建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经费的支持是对口支援计划顺利实施的保证。但目前,各高校经费普遍紧张,且经费缺口较大,无论支援方还是受援方均无力承担,部分支援计划因缺少经费支持而不能实施,对顺利实施对口支援计划造成了较大影响。如能拨付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费压力,为对口支援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2、建议对支援方与受援方共同申报的课题给予政策倾斜。

支援方与受援方教师共同申报课题是提高受援方教师科研水平,拓宽支援方教师研究领域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能给予政策倾斜,优先批准此类课题立项,必将极大地提高双方教师共同申报课题的积极性,是双方实现双赢的突破口,对对口支援计划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建议单列博士招生计划。

高校博士数量的多少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受援高校与内地高校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培养博士在对口支援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对口支援计划的一个重要指标。支援方与我院的协议中均有为我校培养博士的条款,支援方也积极想尽各种办法给予解决。但由于“没有额外计划”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此项援助很难有效实施。如教育部能划拨一定数量的博士单考名额,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4】

为全面落实康健扶贫冬季暖心办事运动精神,全面增强康健扶贫下层根基工作,买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推动康健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进步贫困群众得到感。

从20xx年2月6日开始,为深入推进康健扶贫工作,我院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组织康健扶贫办事小团队,村子卫生室与乡、村子两级领导慎密共同,水口镇12个村子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进行康健扶贫冬季暖心办事。

工作组深入各个村子进行康健扶贫政策宣讲、免费反省、随访贫困户。基础实现了对康健扶贫综合治理系统进行动态治理,实时更新系统精确;实施家庭大夫签约办事,免费康健体检;对贫困人员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开展一站式窗口结算办事。

本次运动为期半个月月(20xx年2月6日--20xx年2月20日),通过发放《康健扶贫政策宣讲手册》,使用救护车播放康健扶贫知识音频;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患有大病、慢性病的贫困人口为重点,逐户、逐人进行鼓吹,进一步核准贫困人员患病环境,享受康健扶贫政策环境,医疗费用报销环境,对康健扶贫综合治理系统进行动态治理,实施家庭大夫签约办事治理 ,落实基础公共卫生办事,开展大病集中救治,为后续有针对性的康健扶贫提供支持。

通过开展此项运动,实时为相关贫困人员的脱贫提供康健保障,有力推进了冬季暖心办事运动各项步伐落到实处。此次运动发放康健鼓吹材料500余份,义诊300多人次,免费测量血糖158人次,馈赠慰问物品40人份,同时,水口镇中心卫生院为贫困患者家庭送去油、面等节日慰问品,让贫困患者在严寒的冬季感想感染到温暖的关心!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5】

20xx年我局将继续根据中、省、市、县相关工作要求,继续扎实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考核力度,确保落实对口支援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

二是明确职责,继续加大人才输出的力度,加强对口支援双方的沟通,共同做好支援工作。

三是建立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效机制,扩大对口支援的范围和内涵,巩固对口支援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受援医院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经过一年时间的支援工作,对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1、20xx年,我院共选派了19名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身体健康,能够指导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工作。派驻人员通过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医疗文书书写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为受援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缓解了基层卫生人才技术短缺的严重问题。

2、我院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到对口支援医院开展义诊、专题讲座等活动,并充分考虑到基层医疗工作的特点,在义诊的同时,为基层医护人员举行健康教育。

3、免费接收受援医院人员进修人员2人,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要求,挑选经验丰富、带教能力较强的医务人员进行一对一带教,确保进修人员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4、广泛宣传,通过报纸和院内宣传栏等途径,广泛宣传对口支援工作项目开展情况。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感受到实施“千名医师下乡村”工作是国家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大举措。

通过对口支援,我县县直医疗单位与受援医院结成了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受援医院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控制、基础设施、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20xx年共计开展学习讲座80余次,带教查房120余次,各种疑难病例、危重病例讨论30余次,开展手术示教30余次,从而大大提高了各受援医院的业务技术水平。全年减免进修学习费用2万余元,向受援医院捐助无影灯2台,胃镜2台,肠镜2台,救护车及检验设备共计价值70余万元。各受援中心卫生院整体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卫生主管部门验收标准。在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复查验收活动中,均以高分通过,获得了评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20xx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对口支援地区的需求与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我院能投入到对口支援工作的参与人员有限。

二是经费不足,主要是人力资源支持,在以后的对口援建工作中,我院会不断总结各项经验,取长补短,加大投入和参与力度,使我院的对口支援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6】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和《关于全面实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本科高等学校有关事宜的通知》精神,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内地对口支援高校的大力帮助支持下,我校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对口受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积累了经验,为今后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对口支受援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将我校对口受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对口支援(受援)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6年下半年,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确定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南大学五所高校为我校对口支援高校,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南大学为全面对口支援高校。

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提高边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对边疆地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对于边疆稳定都有着深远意义。校党委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大意义,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教育厅的领导下,认真部署、精心组织,紧密结合我校和内地高校的实际情况,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对口受援工作。

二、建立机构、明确职责,确定基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首先,学校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对口支援办公室,学校校长任组长,并划拨对口支援工作专项经费,从组织和财力上保证了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根据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党委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确定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带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管理等各方面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和方法。

第三,深入各学院、各附属医院进行调研,了解各学科的现状和迫切需求,确定出受援目标,制定出详细的受援计划,并紧紧围绕学科建设,通过“借脑引智”、“借船出海”等方式做出可行性计划,引进人员、项目、成果和理念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与援建高校双赢的目标。

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项目带动支(受)援工作,务求实效。

一年来,我校领导多次到对口支援学校走访,洽谈对口支援及合作意向,并通过援疆干部积极牵线搭桥,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很多实质性成果。

首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确立受援目标。我校积极围绕内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病原学、方剂学、生药学等学科博士点的申报条件,通过整合我校的特色项目,与对口支援高校积极开展合作,提高我校的科研水平、论文质量。以交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工作人员和硕博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形式引进相近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员。以筹建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实验室为基础,争取到2007年,建立“新疆特色环境、资源与健康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以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为标准,提高我校科研申报质量。

其次,注重人才培养,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医生报考支援高校的博士学位,通过对口支援工作,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几所对口支援高校共派出了40位骨干教师赴我校授课,并选派了6名援疆干部到我校挂职。目前,中山大学与中南大学已经同意接受我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招生录取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我校有二十多名在职人员已经报考。中山大学医学院向我校赠送了部分教材和课件,我校基础医学院也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前往中山大学学习、进修。浙江大学专家来我校举办学习班传授生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经验,帮助我校搭建生理学教学网站,并赠送了20多万元的精品课程上网管理系统软件。北京中医药大学计划同我校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疆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专门为我校培养中医药学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吴忠道一行四位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进行示范性教学和学术讲座。其中,陈争教授还将留我校工作三个月,帮助我校建设生物遗传学科以及合作组建“遗传学咨询门诊”等。以曾益新院士为首的中山大学中青年学者也来我校开展肿瘤学、眼科学、妇产科学、神经内科学以及人文管理学等学科的学术讲座。不仅提高了我校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对本学科最新进展的认识,而且通过查房、手术等也除去了部分患者的痛苦。仅眼科就救治了20例患者的视力,使他们重见光明。同时,通过交流我校还将送派一批教学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前往中山大学等对口院校进修学习。

第三,加强科研合作

我们将把一些特色课题和优势研究资源拿出来,与援建高校共同立项、共同研究、共享科研成果,积极务实、合作交流、实现双赢。通过校际交流及谢富康、马金龙两位援疆干部的积极努力,中山大学与我校基础医学院建立了法医研究所和司法鉴定所,并建立了法医学教学与科研基地,既填补了我区司法鉴定的空白,也为我校的法医学教学和科研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洽谈了与我校包虫病研究所合作成立病原研究所,同时洽谈了在免疫学、药理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科研合作事宜,并与中山大学联合申报了国家级课题。

第四、其他方面

北京中医药大学每年将提供10万元的专项资金(我校以1:2配套)用于对口支援工作。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全面对口支(受)援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专家教授专程赴我校指导评估工作;同时帮助我校在法医精神鉴定方面给予技术和人员支持。与复旦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的具体援助计划正在细化,并派专人来我校考察,探讨合作和援助的具体项目。

我校在不断与对口高校合作的同时,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支援合作关系,特别是通过援疆干部在我校和学院担任领导,很好地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如中山大学谢富康教授、山东大学马金龙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志刚教授、浙江大学张晓明教授和沈乐良教授,把内地一流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带到了我校,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他们还积极主动寻找对口支援的合作项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合作,委托培养我校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在该校学习基础课程。

四、对口支援工作体会。

一是用好用足政策,支受援双方平等互利是基础。二是找准受援点和受援项目,双方明确支援的具体任务,契合点是关键。三是紧密围绕学科建设,才能带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四是只有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的桥梁作用,才能在对口支援(受援)高校间更好地建立联系,才能更好地开展合作与交流。

实施“援疆学科对口支援计划”,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建设、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我校也衷心希望能够继续得到教育部和对口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不断增强我校的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为新疆的医学高等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7】

为贯彻响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卫生部《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根据省卫计委关于《关于开展20xx年度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方案,我于xxxx年x月赴磨店乡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为期x个月的工作已结束。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圆满完成了这项医疗服务任务。在为期x个月左右的工作中,我对于该院呼吸内科主要常见病、多发病给予了较大的支持,使农民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问题。工作期间和医院内工作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水平。同时我也亲身感受到了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收获、体会颇多,总结如下:

一、医疗任务完成情况:以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为基础,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磨店乡呼吸内科的基础医疗管理水平。共完成门诊500多人次,健康体检400多人次,义诊50多人次,并协助完成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5人次。以有限的药物和检查手段,尽量给予病人满意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注重随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增加群众的健康知识及防病、治病的意识。

二、在院内对卫生人员进行技术培训6次,业务讲座培训人数达100人次。将一些新的学科进展带到基层医院,充分发挥我的特长。对于住院医生和门诊医生,言传身教并严格要求,通过病例的分析,帮助他们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三、将病历书写、查房制度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切实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水平的提高。每周和住院医师进行一次大查房,并根据工作体会,为其提供了多条合理化建议及改进措施,为其发展献计献策。

四、我从基层医务工作者身上学到了如何与患者更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使患者的依从性更好,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他们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x个月中,我和他们一起工作和生活,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服务态度及医疗水平给予了肯定,受到了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及院领导的一致好评。大家相互交流经验及教训,做到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在相互学习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在卫生支援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磨店乡卫生事业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病人就诊环境明显改善。但现今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与我们国家小康社会所要求达到的医疗卫生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广大居民的卫生健康知识有限,对一些常见疾病的认识不足。在下乡支援医疗活动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群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求,需要医疗卫生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基层进行宣传。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农村卫生工作,是繁荣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稳定的重要条件,是增强农民素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8】

XX中医院2016年城乡医院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一、受援工作情况

2016年对我院进行对口帮扶的只有XX市中医院,帮扶工作按照《XX市中医院对口支援XX县中医院》协议开展。具体受援情况如下:

2016年XX市中医院共派驻2名医疗专家支援我院工作。在到达我院后,他们积极深入科室调研,着手理论知识、常见病临床路径、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核心制度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学术讲座、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多种形式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指导我院开展新适宜技术3个,新技术新项目1个。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作表率,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二、对口支援工作情况

(一)不定期分批次组织巡回医疗专家队伍到受援卫生院会诊、义诊、坐诊、查房指导,指导开展正骨、穴位敷贴、中药灌肠、针灸、推拿等中医诊疗技术。一年来在对口支援义诊活动中赠送药品13000多元,派发中医药宣传资料2000余份,促进了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方便了广大就诊患者。

(二)我院各科室免费接受卫生院医技人员到我院培训和进修学习,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中医适宜技术水平。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9】

为进一步深化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减轻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院采取多种形式的对口支援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根据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上级文件精神。

我院20xx年底年共派出28名、20xx年年初增加xx名、20xx年共派出xx名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口支援新湖卫生院、双风卫生院、璜泾医院、xx市城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厢镇卫生院及120急救中心,涉及内科、外科、妇科、骨科、放射、麻醉等众多科室。

二、根据xx《关于明确医疗卫生人才对口支援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20xx年底,我院与xx市人民医院、xx市人民医院、xx市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市城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市娄东街道陆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市镇新塘卫生院、xx市镇金浪卫生院、xx市镇直塘卫生院、xx市镇王秀卫生院签订了一对一的帮扶模式,参与医生xx人。我们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需要和综合医疗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带教,做到援其所需、援其所用,注重加强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如诊断与鉴别诊断、药品的合理使用、病案的正确书写等)。一对一支援要求支、受双方必须满足总量为xx月xx次的互动交流学习活动,无论是“上学”还是“下教”,总体原则是“有技可学”、“有诊可坐”。

三、我院继续派专家周末驻xx市xx人民医院上门诊。

派驻人员通过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组织查房、专题讲座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他们成为技术骨干,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医务科每年做好对口交流工作计划和总结,认真制定年度对口交流安排,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密切与乡镇医院的联系,督促下乡人员认真完成下乡任务,结束时及时收集下乡鉴定表、考核记录和业务学习资料。建立对口交流档案管理。医院及时发放对口交流补贴。抓好对口交流管理工作,对于医务人员按时晋升起到积极作用。

1、派出人员的工资福利:

派出人员工资待遇不变,职称奖不变,取消医院季度奖,按下乡服务出勤天数发放补贴,按实际工作日补贴10元/天。(依据乡下医院考勤表计算天数,并应有当地医院院长签字)。

2、存在问题:

下乡医生组织当地医务人员业务培训不够。明年将加强此项工作,旨在强化诊疗规范,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业务技术水平。

总之,通过对口支援,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对口支援工作给我院带来的明显变化,受援的科室在规范管理、规范行为、规范操作、规范诊疗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门诊量、住院人次同比增长,患者及社会满意度不断上升。

我们决心,一定紧紧抓住对口支援难得的机遇,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促进对口支援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使我院的各项医疗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0】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榕江县开展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水平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榕江县辖19个乡镇112个中心村,总人口364032人,其中农民人口319559人。20xx年,全县参合人数314253人,参合率98%,全县筹集新农合资金14141.38万元,其中,农民上交参合金2199.77万元,各级财政补助11941.61万元,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到位率100%。开展试点工作以来,通过民政、扶贫、残联、卫计等单位的认真排查核对,目前全县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对象为94609人,对精准扶贫人员实施医疗救助14191人,补偿总费用3628万元,其中:农合补偿2545万元,民政补助843万元。采取二次补偿方式落实大病保险补助资金565万元,使救助对象新农合实际补偿比达70%以上,经“三重医疗保障”的大病患者补偿比达到90%以上。通过开展此项工作,使医疗救助扶贫资金真正投入到了贫困群众身上,充分发挥了医疗保障资金的扶贫效益,有效降低了困难人群大病患者个人负担。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一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卫生计生、民政、财政、扶贫、残联、人社、合医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由县卫计局牵头,会同民政、扶贫、残联、疾控等单位,做好前期数据测算、基线调查分析、排查摸底、基层调研等工作,为制定方案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方案科学可行。三是实行定期调度制。将该项工作内容纳入乡镇政府、部门重点督查范围,并定期进行调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二)建立工作机制,精准识别救助对象。一是建立“三条线”认定工作机制。“十一类”医疗救助对象认定,通过“政府制定标准和审核、群众民主推荐、特殊对象部门相互核对认定”三条线进行对象筛选认定,同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核公示、审定公告和遴选甄别,做到公开透明、相对公平。二是建立认定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在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间实行信息交换制度,认定对象属性发生变更的,定期反馈到医疗救助保障管理经办部门,对认定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精准识别。三是建立认定对象信息化精准标识机制。积极完善农合信息管理平台,将认定对象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属性标识,为准确、及时兑现提供技术支撑。

(三)优化方案设计,提高救助保障水平。一是对认定救助对象实行24种重大疾病门诊救助政策。即对 24种重大疾病门诊医疗费用不设起付线、封顶线,新农合报销80%。二是对特殊人群门诊统筹补偿上限为600元/人/年。即在省级基础上提高了200元/人/年。三是对认定救助对象在省级规定补偿政策基础上,住院补偿比例再上浮5%。即乡、县、州、省四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分别达到95%、85%、70%、55%-65%;四是按新农合大病保险方案,采取二次补偿方式兑现大病补偿资金,提高补偿比例。五是民政帮扶对象民政补助10-20%,计生“两户”计生补助10%,提高救助保障水平。六是加强资金监管,定期开展督查。每季度都开展新农合资金专项督查一次,坚决杜绝出现违规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新农合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四)整合优化资源,实现“一站式”结报服务。一是统筹卫计、民政等部门医疗救助保障资金,按照涉及对象报销比例标准,及时给予补偿报销。即首先由新农合统筹标准报销,其次实行大病商保报销,最后按民政或计生等部门相关政策报销,若未达到报销比例的再作个案处理。二是打通服务办理渠道,实行“一站式”及时结报服务。对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医院全额垫付,事后县合医中心进行审核拨付,凡涉及民政和计生对象的,两个部门每季度将合医中心垫付资金拨付给县合医中心。在其它医疗机构就诊的,由患者自行垫付,然后再到当地合医办按标准给予报销。

(五)强化培训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一是积极组织卫计、医保经办机构人员开展培训,做好中央、省政策文件解读和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县合医中心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加强对19个乡镇合医经办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合医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经办机构服务效率。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开展宣传,为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通过统筹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的医疗救助保障资金,完善“一站式”精准帮扶机制,提高农村困难人群的医疗保障水平。二是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年攻坚计划,积极探索打造“医疗联合体”,出台分级诊疗措施,推进县级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建立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三是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通过基本医疗保障补偿报销、大病医疗保险累计分段赔付、计生医疗救助、民政医疗救助兜底,健全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确保每一个困难家庭病人都能得到医疗救助。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1】

二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总结

现将项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三、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工作是提高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探索建立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事业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好这项工程,对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逐步建立一支为农民服务的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缓解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加强项目工作组织领导,自治区卫生厅、财政厅联合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项目的决策和实施等工作。各项目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为项目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2008年,自治区卫生厅与五市卫生行政部门和自治区级支援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市及时召开了启动会议,五市卫生行政部门与受援县卫生行政部门、支援单位、受援单位共同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及时派驻医疗队。并层层制定考核办法,加强考核,增强做好项目的责任意识,有效促进了全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管好资金,保障到位

为确保卫生专项资金按照中央管理方案的要求进行使用,规范专项资金财务管理行为,管好、用好专项资金,有效发挥卫生专项资金的作用,按照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自治区卫生厅、财政厅《宁夏卫生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结合我区2008年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方案的具体要求,规定了项目资金使用范围,明确了项目资金下拨方式,提出了项目资金使用要求,保证了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中央财政2008年安排宁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资金共259万元。按照项目方案,我们于2008年 10 月将项目资金下拨到位。

(三)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为使新一轮的项目目标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自治区卫生厅根据2007年项目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地老百姓最迫切的医疗保健需求和乡镇卫生院亟待提高的相关专业技术需要,调整了项目方案,同时新增加了红寺堡开发区的两个卫生院,重新确定了对口支援关系。于7月中旬,召开了2008年“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启动大会,总结了2007年项目工作,部署和推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开展。会议上,自治区卫生厅与五市卫生行政部门和自治区派出医疗机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卫生厅领导提出要坚持“六个结合”。即坚持支援县医院工作与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相结合、临床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支援医疗队员职称类别及专业技术与受援单位科室类别及专业需求相结合、巡回医疗与固定驻守服务相结合、长期支援与短期支援相结合、支援单位下派人员与受援单位上派人员临床进修相结合。会后,各市及时召开了启动会议,五市卫生行政部门与受援县卫生行政部门、派出单位、受援单位共同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各支援单位派出的医疗队员于2008年7月底前全部到位开展工作。

(四)强化措施,稳步推进

各支援医院以帮助受援医院培养医疗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受援医院技术水平为关键,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各支援医院结合实际,协助受援乡镇卫生院,加强和规范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从而实现了“工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操作有规范”。二是在医疗质量管理上,医疗队员认真规范病历与处方的书写、合理使用抗生素、强化护理质量监控和院内感染控制等,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院的服务水平。三是向受援医院捐赠了一批适合农村医疗服务需要的设备和物品,改善了服务条件。为受援医院援助设备、药品、物资等共205408元,通过技术设备的支持和帮助,切实促进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是强化培训指导,推进技术帮扶。各支援医院针对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巡回医疗、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等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当地医护人员。石嘴山第二人民医院先后选派了8名专家进驻原州区寨科乡中心卫生院,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疗、教学、护理工作中,进行实例病情分析,组织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等,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根据隆德县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及条件,积极诊治疑难病症,开展一些疑难复杂的手术,使一些在大医院才能诊治的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如:第一例截肢术、第一例子宫全切术、第一例胃癌手术;老百姓不出县门,就享受到二级以上医院的诊疗,还为隆德县医院和桃山乡卫生院免费培训医护人员15名,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也为受援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建设,彭阳县制定并下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万名医师支援彭阳县农村卫生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西吉县实施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任务一定三年不变。六是开展了大量的医疗诊治工作,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截止目前,医疗队员累计工作日10542,接诊各种门诊患者60177人次,住院10101人次,抢救危重病人326人次,开展各种手术450多例,专题讲座203次,帮助开展新业务47项,援助设备、药品、物资等折价59370元。七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各支援单位在认真开展受援卫生院的对口支援活动的同时,走出医院,进村入户到群众当中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巡诊、义诊及咨询活动,开展义诊咨询9000多人次,健康教育宣教3万余人次,广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和健康防病常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提高当地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八是各支援单位加大对受援卫生院技术帮扶的同时,根据受援卫生院的实际困难,与受援卫生院院长协商,援助资金维修乡镇卫生院手术室、产房及附属设施。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选派两名内科主治医师帮扶彭阳县新集乡沟口卫生院的同时,购买10吨煤解决了卫生院的冬季取暖难题。

(四)加强督查,注重实效

严格按照项目责任书上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分解任务目标。各市、项目县(区)卫生局定期地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市卫生局对项目进展情况、实施效果、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受援单位对派驻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反馈支援单位,作为医务人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考评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卫生厅不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不按责任书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及时处理,扣减支援工作补贴,并纳入到各自治区级支援医院、五市卫生工作考核结果。今年12月上旬,组织专家对项目市、县(区)的卫生行政部门、支援医院、受援卫生院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

二、主要成效

项目启动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医疗机构非常重视,按照“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的指导思想开展了大量工作。我们感到,“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在促进我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在医疗队员的带动和积极帮助下,受援单位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适宜新技术、新业务,从而带动了受援单位的专业技术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农民群众在当地看病就医,使受援医院就诊人数平均增加了25 %。许多乡镇卫生院积尘良久的医疗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业务工作进一步拓展,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如石嘴山市人民医院指导受援卫生院开展产科和放射科工作,协助卫生院检验科开展了血液及尿常规检查、乙肝表面抗原快速检测法等新技术、新业务,提高了卫生院的技术水平。另外,对卫生院检验科的各类仪器进行保养及维护,缺乏一些基本试剂、器材的,经过手工配置血红蛋白转换液、血小板稀释液、白细胞稀释液,并调试血红蛋白仪、尿常规测定仪,大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并积极发挥电脑特长,帮助卫生院解决电脑故障、网络维护等。当地卫生院特意写了感谢信,既拓宽了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又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减轻了农民群众的就医负担

项目实施以来,在医疗队员的帮助和努力下,农村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当地乡镇卫生院或通过巡回医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诊治,一些急、难症患者在县级医院就能得到有效诊治,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大大减轻了农民群众诊疗费用、交通费用和陪护费用。据统计,医疗队员共做手术近800余例,平均每例手术节省费用近千元,对农民就近看病、看得起病起到了一定作用。

(三)加强了基层的预防保健工作

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小组在开展基本医疗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预防保健工作上。帮助受援医院完成疫苗接种、查漏补种,普查结核病、地方病等工作。同时深入学校、农户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培训乡村医生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进行孕产妇产前检查、产后访视等,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并开展妇女病普查和诊疗工作。中卫市妇幼保健院针对受援的乡卫生院妇幼卫生工作比较薄弱的情况,发挥自身优势,指导乡级妇幼专干如何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尤其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乡级妇幼专干一同进村入户进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和儿童体检,动员孕妇到有条件的医院住院分娩,宣传 “降消”项目、新农合好处及住院分娩实行免费政策等,使受援的乡、村孕产妇系统管理达到91%,新法接生率达到99%,住院分娩率达到84%,比2007年提高17%,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3‰,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到100%,杜绝了孕产妇死亡及产褥热。

(四)医务人员得到了锻炼

参加支农工作的医疗队员亲身感触到老百姓“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的就医困难和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渴求,老百姓对专家的无限信赖和期盼的质朴情感,以及当地医务工作者长期扎根基层,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医疗队员,增强了医疗队员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义务感,净化了队员的思想,强化了职业道德。“下乡一年,终生受益”。医疗队员在支援工作结束之际的心得体会中写道: “通过与基层卫生人员朝夕相处,在共同的工作中,我们也进行了深思,我们要牢记使命,在派出单位和受援单位之间当好“桥梁”。我们相信,随着“万名医师下乡活动”的持续深入,基层卫生组织的医疗水平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大医院的医务人员也一定会在这场活动中从心灵上受到洗礼,最终出现政府、医疗机构、老百姓“三赢”的局面”!

三、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项目执行中,目标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监督考核、评估力度不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有些支援单位对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支援医院首先考虑自身工作的需要,不能派出基层真正需要的专家,存在被动应付思想,工作成效不明显。二是部分支援单位没有按照项目要求派驻医师,派驻工作时间没有按规定执行,轮换期限过短,达不到支援的效果。三是支援单位和受援单位在技术人才需求上出现供需矛盾,受援卫生院需要的高年资专业技术人员下不去,不能满足受援卫生院的医疗需求。四是由于部分受援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设备缺乏,工作条件简陋,医疗队员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四、几点建议

(一)建立长期的对口支援关系。将项目周期适当延长为3-5年,使支援医院和受援卫生院在项目周期内形成固定帮扶关系,以利于支援医院根据受援卫生院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从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进行援助,形成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确保支援工作取得实效,彻底帮助受援卫生院发展。特别是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医疗队员去支援乡镇卫生院,确保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二)加强对口支援单位的自身建设。对受援的乡镇卫生院要有计划、有步骤的从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援助,要尽可能选派业务技术骨干支援农村卫生工作,重点做好受援医院技术人员的学习深造工作,建议卫生部在项目中加大对受援卫生院的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受援卫生院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变“输血”为“造血”。真正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推动受援医院的自主发展。

(三)注重培养农村卫生人才。支援医院要把对口支援单位作为本院的“子医院”、“分支机构”,在做好诊疗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对口单位的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努力提高对口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一支扎根农村的医疗队伍。

(四)建立完善责任制考核机制。通过考核受援乡镇卫生院的管理状况、医务人员的基本技能和工作开展情况等评价支援医院的工作成效,确保“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工作取得实效。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2】

6月,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经教育部批准,7月16日,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正式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协议书》。下面就四年来,两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口支援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本着积极务实的精神,以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增强我校的综合实力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双方商定每年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200×-200×学年对口支援项目协议》,每学年度制定相应的《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师范大学的实施方案》,通过对口支援项目的制度化安排,热门思想汇报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办实事,求实效”为指导原则,积极调动全校上下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努力促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我校输出,从而使我校在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对口支援项目按《协议》和《方案》得到了顺利实施,成效显著。

二、协议的执行情况

(一)研究生教育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已将我校三位教授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并从起陆续开始招生,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还积极支持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免费接受我校部分学科硕士研究生前去修读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截至,华东师范大学已招收我校26名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2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另有6名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进修(免进修费),并参加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工作,这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支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自上半年起,根据我校实际需要,派遣教师到我校讲学,至今已有20人次到我校承担短期(一学期)教学工作,使我校师生能够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拓展了我校师生的理论视野。

(四)干部挂职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已派出一名干部到我校担任副校长;我校也派出了两名处级干部前往华东师范大学挂职学习,这为促进我校教育行政领导干部转变观念,吸收东部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提高我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图书馆建设方面:共建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已向我校赠送六万余册图书和部分期刊光盘,赠送了部分办公设备,并且每年培训我校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我校电子阅览室建设,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六)访问交流方面:对口支援关系建立以来,两校建立了学校领导互访制度,轮流进行访问,落实对口支援工作。四年来,两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情况

6月,教育部正式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确定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三所院校对口支援我校8个学科,心得体会我校分别与三所院校签订了协议。这是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后,实施的又一项有利于新疆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提高的重大举措,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更有力地推进我校的学科建设,促进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制定了落实该项计划的相关措施。

1、6月---12月,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为:

第一、与三所院校来参加签仪式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就开展具体工作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在全校范围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受援的8个学科,要求各学科认真研究自己的需求和三所院校相关学科的情况,积极寻找合作机会,主动与对方联系交流;

第三、8月,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带领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学科人员一行8人来我校访问,就具体开展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密切了两校之间的关系;

第四、组织、动员我校教师报考三所院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我校今年共有14人报考三所院校博士研究生,目前录取工作正在进行;已有3人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2、为了进一步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具体工作,利用该计划促进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我校完成学校及个学院“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制订工作后,3月28日—4月9日,我校党委书记梁超同志带领我校研究生处、人事处及相关学科负责人共24人,分别前往三所院校进行访问交流,出访得到三所院校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本次出访采取的方式是:召开学校层面的座谈会、职能部门、学院和学科层面的会谈和进一步交流,双方就具体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磋商,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支教工作、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签订了会谈纪要,具体工作将从今年6月逐步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将于6月派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学;将在7月、8月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两个全国性学术会议;9月,将派出我校近10名教师前往三所院校进修访学,个人简历并将就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协商、落实。

3、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我校确定了建立合作互惠平台的原则与支援学校进行协商,得到了对方的真诚支持,支援学校积极帮助我们想办法、提建议,表现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高度热情和政治觉悟。北京师范大学提出,虽然计划中所列是两个学科,但科研领域的合作和人才培养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而扩大学科领域。中国科技大学则应我校的要求将支援学科扩大到计算机科学,并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以特别的政策和条件。华东师范大学将对口支援与援疆学科两个计划结合起来,对协议中的内容逐项落实。应该说我们和三所院校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随着各项计划的落实,必将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4、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除了教育部制定的三所院校,我校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与其他高校积极联系,并得到了热情响应,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虽然没有教育部规定的对我校支援任务,但都表示了积极态度,与这些院校的合作交流也将逐步展开。

在校党委对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高度重视下,目前全校正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确定了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促进学科发展的原则,相信在未来两三年内,该项计划将取得显著成效,对我校学科发展将发挥积极深远的作用。

四、经验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的四年期间,通过两校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工作总结协议中的部分内容没有完全落实,主要是科研领域的合作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还不够丰富。

鉴于上述情况,为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

(一)对口支援工作要认识到位。对口支援工作要从大局着眼,从长远部署,从实际入手。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促进西部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和现实的重大意义。对口支援工作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受援院校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机会、鼓足干劲,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懈努力,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学校办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二)对口支援工作要领导到位。学校各级领导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所组建的专门工作小组不能流于形式,负责此项工作的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对口支援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确保一个流畅的主通道,综合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的工作。

(三)对口支援工作要措施到位。对口支援工作必须以切实可行、互惠互利为原则,具体措施必须具备较好的操作性和实施性,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既要有利于支援院校工作的开展,避免使支援工作成为支援学校的负担,同时也要有利于受援院校在享受优惠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四)在目前已经开展的支援项目基础上,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以建立双赢互利的合作平台为基础,努力加强科研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我校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五、自我评价及建议

我校非常重视对口支援工作,认为此项工作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学校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四年来,通过对口支援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落实,我校的师资队伍在结构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改善,学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与对口支援学校的交流,我校的干部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方面有了显著转变和提高,这将对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使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深化,各项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根据以往的工作实践,我们建议:

1、对口支援的目的是促进西部地区高校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希望教育部能考虑单独设立有关西部地区重大研究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专项经费投入,大力支持支援双方的科研人员联合申报,共同开展研究。通过双方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以求积极促进受援高校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提升西部地区高校的研究水平。

2、希望教育部能够尽快将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项目纳入国家正式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中,并能考虑在经费上给予有效的支持,该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双方派出人员的相关费用及各种科研合作的科研经费,从而能大力减轻双方学校教育科研经费紧缺的压力,更好地调动支援双方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在两校之间开展长期有效、形式多样的各种培训项目,定期选派我校骨干教研人员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同时也积极促成华东师范大学更多的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来我校考察和讲学。

3、希望教育部在政策上能给于保证,将“西部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级访问学者计划”等工作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结合起来,尤其是对“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专项博士、硕士招生计划给以充分保证,最好在给支援学校下达计划的时候给以明确说明,并提出明确要求,以有利于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4-15篇))


工作总结之家编辑细心整理,为你策划了“对口支援工作总结”,处理文档已经上升为现代化办公室中职员必备的技能之一,优质的范文可以辅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写作的目标和含义。范文对于我们的职业生涯和创新创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在使用范文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希望我编写的这篇文章能让您体验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

根据《市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工作方案》、成卫计发{20xx}80号文件精神以及全县健康扶贫工作会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工作推进会的要求,为了全面普及宣传健康精准扶贫政策,从3月15日至4月20日,陈院镇卫生院在全镇范围扎实开展以“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进家庭”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

院长某某同志及时组织镇村两级人员召开健康扶贫工作推进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组织团队成员学习工作方案,及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内容,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进一步做好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我院举办健康扶贫宣传培训班,促进了健康扶贫工作的开展。

成立了以xx为组长,xx为副组长,镇村两级人员为成员的陈院镇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xx镇卫生院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工作方案》。

宣传月活动的重点是甘肃省健康精准扶贫政策,具体的宣传内容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报销结算流程、贫困户住院报销优惠政策、大病保险报销政策、大病保险再报销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救助政策、分级诊疗、贫困户就医重大疾病优惠政策、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跨省就医联网报结等健康扶贫政策。

4月11日上午卫计局关建康局长、石贵平副局长一行,在陈院镇镇长徐永鹏、副镇长李小军陪同下来我院督导健康扶贫宣传工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要求采取超常措施,把宣传工作推向高潮,让群众知晓率达到91%。

为了做好健康精准扶贫政策宣传,陈院卫生院组织各村卫生室张贴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栏、宣传资料。各村卫生室向群众公开宣传各类健康扶贫政策知识。并在开展送健康服务进村户的同时,卫生院院长吕鹏同志带领医务人员和村防保员一起深入残疾行动不便的困难家庭开展健康体检服务,面对面向他们宣传甘肃省健康扶贫政策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对重大疾病报销和大病保险再报销、先诊疗后付费和跨省异地联网报销政策等详细解答,宣传报销程序和所需材料等,切实让患病贫困人口了解健康扶贫政策,为他们解决就医诊疗困难提供政策保障。

通过近一个月的宣传,向群众全面普及了甘肃省健康精准扶贫政策,为顺利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解决群众困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奠定了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经统计,共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活动6场次,宣传彩页20xx张,宣传折页500张,制作扶贫政策宣传公开栏32面,开展义诊咨询2场次20多人次,宣传工作仍在进行中。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2)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是教育部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按照教育部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统一部署,新疆大学狠抓对口支援工作的具体落实,结合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与西安交通大学等11所高校展开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使对口支援工作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工程

教育部对口支援计划的实施对加强新疆大学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多次召开常委会议,为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新疆大学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由党委(校长)办公室行政管辖,专人负责的对口支援办公室。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做到了对口支援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校党委把“加强和改进对口支援工作”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经常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新精神、新安排、新部署,研究解决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各单位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开发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紧紧抓住对口支援这一有利契机,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二、我校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情况

(一)西安交通大学

20xx年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对我校的支援工作力度不断加强。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在一年内四次访问我校,磋商对口支援工作。20xx年5月,我校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西安交通大学讨论对口支援工作,双方在干部挂职交流、研究生培养、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达成了一定共识。

1.学科建设

两校的领导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加强我校的学科建设是对口支援工作最好的切入点。在20xx年全国第十批博硕士点申报工作中,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校长郑南宁多次来新疆大学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派遣挂职干部专门负责博士点申报事宜。

20xx年在全国第十批博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我校新增7博士点,其中工科博士点4个,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密切相关。通过新增博士点、博士生导师和西安交大的专家的力量,加强了我校工科的学术团队建设,提高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

2.干部挂职交流

20xx年3月新学期伊始,西安交通大学陆续派出4名干部来我校挂职,分别任我校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副院长、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和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助理。这些挂职干部不畏艰苦、勤勉敬业,特别是在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挂职任副院长的尚春阳教授,主动向组织申请继续在新疆大学工作半年,以帮助机械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较快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两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度与力度,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亲自将王小力同志送到新疆大学,担任新疆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帮助新疆大学加强工科建设。与此同时,我校也派出2名干部赴西安交通大学分别挂职图书馆副馆长和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助理。

3.师资培养工作

20xx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聘任我校15名教授为其博士生导师,并从20xx年春季开始在西安交通大学招收博士生。

20xx年西安交通大学接收了我校经管、信息和电气专业4名推免研究生,毕业后作为我校的师资。同年11月,为加强新疆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西安交通大学向国家学位办积极申请了30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专门为我校相关专业教师单独组织考试。与此同时,我校15名被西安交通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的教师也开始进行20xx年的博士生招生工作。20xx年春季,我校兼职导师共招收博士生13人(13人均为我校在职教师,其中物理学专业2人,机械工程专业2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7人,电气工程专业2人);20xx年秋季,西安交通大学招收我校8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单独考试方式招收我校12名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4.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新疆大学研究生分院

20xx年11月5日,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新疆大学研究生分院揭牌仪式在新疆大学隆重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努尔白克力、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赵德忠、新疆大学党委书记王桐等领导同志和新疆大学师生代表共35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在揭牌仪式上,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与新疆大学党委书记王桐签订了《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新疆大学研究生分院建设方案》。研究生分院的建立,对于进一步加强新疆大学研究生教育,争取正式成立新疆大学研究生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5.教师讲学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谢友柏院士、卢秉恒教授、王兆安教授等学科带头人来我校开展学科建设研讨和学科前沿讲座。20xx年7月~20xx年7月,选派李旭祥教授到我校相关院系讲授环境工程设计及过程控制、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学院刘仁江教授系统的给本科生讲授了自动化仪表与

过程控制课程,并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王兆安教授、电气工程学院索南教授等曾先后来院讲学和指导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学院于20xx年3月至7月委派博士生导师彭济根教授来学院担任挂职副院长,为师生举办学术报告,并讲授本科生课程和负责研究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使学院的管理和学科建设工作收益颇多。同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徐宗本教授也前来讲学,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6.图书馆信息建设和网络教育建设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已向我校图书馆免费提供自建数据库:《钱学森特色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题录)》、《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联合书目信息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20xx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向我校赠送了1200个品种、6000余册、价值11万元的图书资料;同时,还为我校专门培训了两名图书馆工作人员。上述工作,对进一步推动我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网络教育建设。西安交通大学赠送给我校价值八万元的远程教育卫星接收设备,帮助我校建立了一个校内地面卫星接收站。

7.实验室建设

20xx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王建华书记亲自带队,赠送给我校价值25万元的实验设备,用于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工业系统测量和驱动与控制实验室建设。

(二)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的支援学科为法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和数学。

1.干部挂职交流

武汉大学法学院皮勇博士到我校法学院担任副院长,为我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2.交流与合作

20xx年6至7月,武汉大学法学院书记莫洪宪、院长曾令良来学院就对口支援建设以及学科发展进行指导,同时就援疆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与教师们进行了交流,并赠送给学院5000余元的专业书刊。

在“数学学科战略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武汉大学数学学科有关专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这两个协议更加完善。此外,武汉大学还为数学学院复制了近1000册最新外文期刊和图书。

3.师资培养

我校建工学院测绘系系主任阿里甫、易学锋于20xx年年底前往武汉大学签定了对口支援协议。该校于20xx起,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我校特殊政策。

武汉大学法学院20xx年接受我校法学院两名青年教师进修,1名博士进入其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xx年9月将接受法学院2名本科生和2名硕士生前往武汉大学进行专业学习。在数学学科人才培养上,武汉大学将于9月接受我校一名教师去武汉大学进修。

4.教学指导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陈允平教授、副院长谈顺涛教授一年来为电气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申报给予了热情指导和帮助。学院两次派人去武汉大学进行短期调研、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法学方面,20xx年12月,武汉大学法学院选派了法律史学柳正权教授来学院讲学、指导,并对法律史硕士点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三)大连理工大学

20xx年8月,大连理工大学派出赵宗昌教授(博士生导师)到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担任副院长,具体落实双方所达成的协议,并协助学院开展学科建设等工作。

1.师资培养

基于我校实际情况,赵宗昌副院长主动和大连理工大学联系,争取适当减免培养费,并为考生联系博士生导师,去年10月已经有4名考生参加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其中三名教师被该校录取。

2.学科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利用自身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协助新疆大学申请“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博士点。在大连理工大学的指导和帮助下,在20xx年全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我校这两个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均获得了批准。

3.教学与学术交流

20xx年下半年,赵宗昌副院长为学院30多名研究生讲授了“计算流体力学和传热学”课程。同时,为学院全体师生举办了专题报告,学生对讲座普遍反映良好。

4.实验室工作

20xx年,教育部已经正式批准在新疆大学建立“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赵宗昌副院长作为技术专家之一参加了重点实验室”立项论证工作,并为该重点实验室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意见。

5.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充分利用大连理工大学技术优势,结合新疆太阳能特点,赵宗昌副院长整合两校的学科力量,主持开展了“太阳能空调关健技术研究和示范化装置”项目,并同新疆一家企业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开发经费20万元),目前经费已经到位,设计研发工作开展顺利。

(四)与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工作情况

根据教育部关于对西部地区高校实行政策倾斜的有关规定,我校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以及东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联系。20xx年3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接受我校孙素荣副教授作为访问学者,时间一年。今年3月,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已有1位教师考取北京大学的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北京大学积极协助学院申报“应用化学”、“物

理化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加强了两校在该学科建设方面的合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与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建立了两校学生实习基地,并无偿提供本科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国内外专家的讲座光盘以及各类教材等。我校选派三位教师先后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进修。20xx年,我校二级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获得批准,同济大学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给予支持。20xx年10月,同济大学派遣2名博士到我校建筑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20xx年3月,同济大学城规学院规划系主任赵民教授及3名博士研究生来我校建筑工程学院授课。

北京外国语学院著名学者王福祥被我校外国语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他对我校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的申报给予了大力帮助;并提供了该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帮助我校对现有的英、俄语本科专业进行学科调整。每学期派2-3具名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研究生来我校任教。20xx年招收我校俄语专业博士委培研究生1名。同时,委派教师与我校教师联合申报了校级课题,并派教师为我校师生作学术讲座。清华大学先后接受我校3位教师和2名研究生调研和短期学习。20xx年暑期,清华大学副校长龚克教授、电机系的梅生伟教授先后来我校电气工程学院进行讲学和业务指导。

东华大学帮助和促进我校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合作领域涉及纺织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等。

20xx年4月,我校塔西甫拉提副校长一行赴中国矿业大学就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进行接洽。20xx年,中国矿业大学招收我校1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口支援工作,西安交通大学等有关内地高校不论是在具体工作方面,还是在办学思路、教学理念、发展模式等方面,对我校的进一步发展都予以了支持和帮助。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对口支援中,我校一些院系由于承担的费用过大,成本过高,对口支援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2.现有支援高校在学科上还不能充分满足我校多学科发展的需要,希望增设援疆学科数量,以促进这些学院在重点学科上的突破和发展。

3.对口支援双方高校要进一步加强联系,更深入地推进支援和合作。

三、今后的工作计划

通过一年的`援疆学科建设工作,我校已与上述11所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支援合作关系。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大大促进了我校相关学科建设的发展,提升了教学与科研水平,为我校培养了一批教学和管理人才。今年4月,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副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贾殿赠、人事处处长李永晟等一行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就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及合作研究等方面与对口支援学校达成共识。

(一)继续狠抓落实援建工作,把援建工作纳入到我校“十一五”规划中,作为本校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开展人事制度改革等相应配套措施,调动各学院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并将援建工作实施效果作为校各学院领导业绩考评的重要指标。

(二)计划今年8月与各支援高校举办一次“对口支援工作年度例会”,检查、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就下一阶段主要工作进行协商部署。

(三)积极保持与各支援高校的密切联系,就援建事宜进行沟通接洽,根据我校和支援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有目标、有重点的对口支援协议。双方进行深入具体的合作,落实协议中的各项意向,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一年来,优秀干部来我校挂职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水平,使学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管理得到一定改进。我校将在管理工作水平和推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加强与各支援高校的合作,计划下一年度相应增加到支援高校的干部挂职人数。

(五)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院校的优势,积极把握有利条件,实现我校我在重点学科上的突破和发展。

(六)以科研合作为龙头,联合争取对我区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项目、成果,以此带动我校相关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发展。我校还将在远程教育、教授学者交流互访、学分互认、网上选课等方面进行合作。

我们将抓住教育部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密切与对口支援院校的联系,加快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3)

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成立对口援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医务科具体负责对口支援的日常工作任务,每月定时由组长或者副组长亲自带领医疗队伍下到对口支援单位进行帮助工作。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支援工作,切实帮助受援单位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我们共出动作车辆12台次,人员70人次。宜良县红十字会医院每月一次的支援让老百姓在当地享受了县级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感叹去的次数太少,不但解决了一些老年人及妇女的疾痛,并赞叹我们医务人员的敬业及做事的认真态度。特别是近几个月的支援,

内科,外科不但解决了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诊断治疗,还根据我院的一势,解决了一部在卫生院不能够解决的凝难病的诊治,为老年人患者带去了福音。例如:为竹山镇的老年人实施了眼科手术解决了患者长期眼睛疾病的痛苦,并得到了他们的称赞,让一些坐车不便的老人及家人无时间照顾老人等问题得到了解决,还有就是妇科方面,妇科的支援为广大妇女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如:“人流”“放环”“孕检”等工作。

总之我院今年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为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为老百姓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切实提高了受助单位的医疗救治能力,帮助改善了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就医,造福一方百姓。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4)

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实是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20xx年,卫生院作为该镇基层实施健康扶贫工作的主体,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取得较好成效。

一、领导管理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临床骨干医师建立22个扶贫签约团队,落实领导班子包组包组包村,责任到人。

二、目标落实情况

(一)大病集中救治一批贫困人口患有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宫颈癌、儿童白血病(我院对全部白血病纳入救助范围)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1种大病实施集中救治,制订具体细化诊疗方案,我辖区符合大病救治对象全部和定点医院签订了救治协议,救治率100%。

(二)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由凤凰卫生院医生与农村贫困家庭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每年开展1次健康体检,对慢病患者制订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每季度进行面对面随访,我辖区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了100%。

(三)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机制,为保障此项政策的落实,我院严格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各项减免政策,现已确保来我院住院贫困人员住院自费比例控制在5%以下。

(四)“先诊疗后付费”:贫困患者在我院住院治疗无需交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执行率达到了100%。贫困户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只需向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扣除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按规定报销数额后,个人自付部分即可。

(五)“二免三减”对农村贫困患者到我院住院治疗的,免收门诊挂号费和诊查费,减收5%的治疗费,减收10%的检查费,减收50%的住院床位费。

三、具体做法

(一)政策宣传全覆盖

我院成立健康扶贫政策推进工作专班,明确各科室、各村政策推进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利用村卫生室、村级广播、街道横幅宣传栏、公共卫生下乡及镇卫生院宣传资料。

(二)阵地建设全提速

1是加快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本院大数据信息库,提高业务工作效率;

2是开通健康扶贫绿色通道,设置就诊服务标识标牌,实行独立窗口核算,对卡内患者采取“先治病后结算”,出院时根据结算情况,缴纳个人部分;

3是实行“一站式”服务的便民措施,将入出院医疗费用结算、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民政大病救助和大病补偿整合到一个窗口结算,患者出院时只需一道程序即可完成全部流程。

(三)公卫服务更精准

对辖区内贫困人员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是贫困户、上门体检预约服务方面,对贫困患者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管理服务标准,贫困人员在今年上半年到各村全部完成了上门体检,免费开展了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方面的检查建档,对参照慢性病标准进行管理,采取定期对测血压、血糖进行监测和开展随访服务。

2是对计生特困家庭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全部由镇卫生院统一建档,按照老年人公卫标准开展服务。

3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成立了2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小组,院长一手抓,责任到人的包村方式,印制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内容涵盖公共卫生服务包。今年6月份,在开展居民年检时,同步完成贫困对象体检服务。

虽然我院在全镇健康扶贫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通过前期大数据比对核查,还有不少缺陷,存在工作不到位、不精准、不仔细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进行核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1)加强村卫生室的监管,使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更精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行为,在信息取得、填写、录入方面实行责任制,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医疗服务行为方面,设置独立村级监管员,对极少数刷卡异常、不规范、张冠李戴等现象进行认真核查、严格管控,防范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2)完善服务措施。开展主动式服务,实施基本医疗与公卫服务相结合。在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时,落实临床一线医生协同下乡。

四、亮点工作

亮点一: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执行创新的双签双服。

卫生院和卫生室分别和扶贫对象签约,分别服务,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不但提高了贫困人员的签约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健康扶贫工作上了“双保险”加深贫困户对我们工作的印像,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

亮点二:免费理疗。

免费为有需要的签约和贫困人员做葫芦灸、针灸、等理疗治疗疾病,可以来医院找到自己的签约医生,由自己的签约医生开具免费治疗理疗单便可享受多种免费服务,进一步宣传了家庭医生签约的重要性,提高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增加了医患信任感和个体重视程度(遗忘)等细分因素,进而提高了贫困人员对签约医生的依从性。

亮点三:制作了独一无二的彩色健康扶贫服务团队张贴画和专用的。

为了使签约和贫困人员能及时联系家庭医生,医院特制作了独一无二的彩色健康扶贫服务团队张贴画,联合签约医生小组把张贴画贴到了每一位贫困人员家里显眼位置,张贴画的醒目位置标明了家庭医生全体照片和联系电话,以及家庭医生服务队职责,贫困人员在医疗机构可享受到的国家政策,以及大病专项救助定点医院,使贫困人员能及时和健康扶贫服务团队联系,进一步了解国家政策。

亮点四:成立联合签约医生小组。

为了防止签约和贫困人员在医生外出进修学习、给患者做手术等原因找不到家庭医生,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我院组建了22个家庭医生签约扶贫团队,每组家庭医生团队由2名家庭医生、1名公卫人员和1名护士组成,居民签约后可以享受免费上门服务,免费4次测血糖及测血压检查,免费体检查体,体检结果入村发放,免费24小时健康咨询服务,对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居民采取上门随访服务。

亮点五:制作了精准到位的整套综合性健康扶贫服务记录。

上级布置了扶贫工作,怎样做好扶贫工作?正当大家迷茫之际,我院结合实际情况,率先制作了非常实用的整套综合性健康扶贫服务记录,供扶贫工作专用。

本记录能一目了然反映本人全部基本情况,给贫困人员就诊等能提供精准数据。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们签约医生服务团队倾心为民、爱岗敬业的真实写照。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用心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扶贫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让签约居民和贫困人员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更优质的资源、更有获得感。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5)

经过一年时间的支援工作,对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1、20xx年,我院共选派了19名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身体健康,能够指导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工作。派驻人员通过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医疗文书书写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为受援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缓解了基层卫生人才技术短缺的严重问题。

2、我院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到对口支援医院开展义诊、专题讲座等活动,并充分考虑到基层医疗工作的特点,在义诊的同时,为基层医护人员举行健康教育。

3、免费接收受援医院人员进修人员2人,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要求,挑选经验丰富、带教能力较强的医务人员进行一对一带教,确保进修人员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4、广泛宣传,通过报纸和院内宣传栏等途径,广泛宣传对口支援工作项目开展情况。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感受到实施“千名医师下乡村”工作是国家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大举措。

通过对口支援,我县县直医疗单位与受援医院结成了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受援医院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控制、基础设施、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20xx年共计开展学习讲座80余次,带教查房120余次,各种疑难病例、危重病例讨论30余次,开展手术示教30余次,从而大大提高了各受援医院的业务技术水平。全年减免进修学习费用2万余元,向受援医院捐助无影灯2台,胃镜2台,肠镜2台,救护车及检验设备共计价值70余万元。各受援中心卫生院整体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卫生主管部门验收标准。在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复查验收活动中,均以高分通过,获得了评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20xx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对口支援地区的需求与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我院能投入到对口支援工作的参与人员有限。

二是经费不足,主要是人力资源支持,在以后的对口援建工作中,我院会不断总结各项经验,取长补短,加大投入和参与力度,使我院的对口支援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卫生部《2009年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管理方案》及自治区卫生厅《2009年广西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执行方案》(桂卫医[2010] 31号),加强和改善基层医院的管理,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根据自治区卫生厅的统一安排,广西民族医院对口支援宁明县人民医院。我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于2010年3月26日起签订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协议书”,开始正式启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现将三年来对口支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专人负责。对口支援是卫生部给我们基层医疗单位提供的一个难得的学习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好机遇,为了使对口支援这项有利于我院自身发展的工作落到实处,我院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副院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二、根据我院工作实际情况,制定2010年—2013年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受援意向和计划。广西民族医院领导罗铁军副院长亲自带队到我院进行调研,了解我院的基本现状,儿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神经外科、ICU、血透室、妇科、产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等专业科室技术力量较为薄弱,需要重点帮扶和指导。广西民族医院坚持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根据我院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实施相应的援助项目,确定儿科、口腔科作为2010年帮扶的重点专科;确定儿科、五官科、口腔科骨科作为2011年帮扶的重点专科,确定检验科、、骨科、功能科作为2012年帮扶的重点专科。新生儿科主任吴朝波、神 1

经外科主任黄纯真、口腔科主任梁锐森、眼科主任卢林德于2010年派驻到我院;骨科莫洪耀、儿科廖素文、肿瘤科易颖、耳鼻喉科梁华、口腔科甘得人2011年派驻到我院;泌尿外科黄思源、超声学科黄蔚、肿瘤科黄任贵、口腔科黄绍辉、骨外一科黄晖、心电学科黄释丹、体检科李舒曼、眼科安莹琦、神内科韦宁2012年派驻到我院。各科专家深入对应专业科室调查研究,为我院对应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协助制定科室发展规划。

三、通过电视、报纸、和院内宣传栏等途径,广泛宣传对口支援工作项目开展情况。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感受到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工作是国家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大举措。

四、制定派驻医师管理有关规定,对派驻医师进行严格管理。积极为派驻医师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上方便。一是我们专门指定了一名职能科室主任负责对外与广西民族医院的联络工作,并负责全面安排来院专家在院的生活。二是积极协调专家与科室的工作协作关系,医院领导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据了解,民族医院的专家与科室同志相处得的十分融洽,生活也比较愉快。派驻医师的工作及考核由医务科负责协调安排,各对应专科负责对派驻医师的考勤工作。

五、积极配合援助单位广西民族医院开展各项工作。

1、为提高全院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在广西民族医院的帮助下,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针对我院病例环节质量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派驻医师的传帮带作用,专家在对口专业科室开展业务查房、教学查房会诊、手术示范、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专题讲座、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医务人员的“三基”培训、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中毒急症抢救和各种国家配置基本设备操作应用的培训。从2010年3月26日至2012年12月,广西民族医院对我院进行业务、管理、素质培训14次,共有998人次参加了培训,2010年5月

19日黄纯真为全院医务人员讲课,课题《医疗安全及纠纷的防范》,参加人数150人,2010年5月28日下午,民族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科主任韦英海,党办主任佘主任到我院进行管理知识培训,我院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共68人参加了培训,课题内容《科室经营》。2010年7月12日--7月16日,广西民族医院眼科主治医师赵华平、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黄冠斌到我院进行对口支援工作,深入科室进行业务指导、教学查房,指导手术。广西民族医院医务科罗广元副科长、护理部主任杨西宁等到院指导工作,杨西宁主任为我院全体护理人员讲课《基础护理与优质服务》,全院护理人员及实习护生共168人参加。2010年7月26日—29日,广西民族医院院办副主任陆卫宁、客服部主任李昌娟到我院进行对口支援工作,对我院职工进行员工全员素质培训,培训内容为《医疗行业职业礼仪》、《医院客户服务管理》,2010年6月3—5日,我院领导班子及部份中层干部共31人到南宁乡村大世界参加由广西民族医院主办的2010年中层干部管理技能培训班。

2010年至2013我院共派出护理管理人员59名到民族医院短期学习护理管理,4名医师、2名护士分别进修学习B超、麻醉、眼科、五官科,实施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派出岳明斌到广西民族医院进修普外、泌尿外一年、李慧慧进修骨科三月,提高了全院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及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

2、在广西民族医院专家们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根据新生儿科专家吴主任的建议,为配合开展新生儿科重症疾病治疗,我院给儿科添置新生儿呼吸机,派出业务骨干参加呼吸机使用和治疗管理短期培训班学习,为开展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等新业务新技术做好必要准备。通过开展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等新业务,进一步提高了新生儿重症疾病的抢救成功率。根据五官科专家梁波的建议,为改变耳鼻喉科病变,只有诊治医生了解,病人

不能洞悉的常规,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发展过程,从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我院给五官科添置新生儿耳鼻喉综合治疗台一套,耳鼻喉影像工作站一套,开展了电子鼻咽镜检查新业务。

通过广西民族医院对口支援派驻专家的传、帮、带,逐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逐步缓解我院目前医疗人才断层的“燃眉之急”,同时还帮助我们培育了帮扶项目,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及业务收入,2012年业务总收入为63905.632,2011年为76772.834,2012年107.989.716。

总之,我们对口支援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条件有限,给来院的专家在生活和工作上带来了不便,医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得态度还不够端正、不够虚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对口支援为契机,虚心向广西民族医院的专家教授学习,学习他们过硬的思想素质,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高超的医疗技术,及优质的服务态度,努力营造对口支援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衷心地希望广西民族医院今后能够在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上能给予长期、更大的帮扶,以促进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开展,满足群众就近看病就医需求。

宁明县人民医院

2013年5月30日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7)

医疗对口支援协议书

甲方(支援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

乙方(受援医院):兵团农三师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有关事宜的通知》和《兵团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方案”》的要求,经双方协商,达成对口支援事宜,协议如下:

一、目标、任务:

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多发病、危重症的救治水平,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广大群众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二、甲方的职责:

1、根据甲方需求,帮助筹建、提高一些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满足当地群众医疗需求。

2、派遣中级以上(含中级)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到乙方工作。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组织查房、手术、会诊及疑难死亡病例的讨论。

3、开展临床教学、技术培训、带教等培训乙方的医护人员。

4、支持帮助乙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协助开展一些科研活动。

5、对乙方的医院、科室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6、优先安排乙方医护人员到甲方进修、学习、培训。

7、优先安排乙方转诊病人的会诊、治疗等医疗活动。

三、乙方职责:

1、为甲方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并负责甲方人员在支援工作期间的管理与安全。

2、为开展支援业务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3、及时向甲方反馈支援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建议支援医院给予表彰和奖励等。

4、选派到甲方进修学习人员必须是品德兼优、业务素质较高的年轻医务人员,学习结束后能成为本院的业务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5、合理研究确定受援项目,及时与甲方协商提出支援内容的变更要求。

四、其他事项

五、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按相关规定共同协商解决。

本协议书一式五份,甲、乙各执一份,报送兵团卫生局以及甲、乙双方所在兵师卫生行政部门各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人签字:代表人签字:

2010年 月日2010年月日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8)

多年来,我院一直受奉节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为提升我院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基层卫生服务,在物力、财力、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的重大决策和举措,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为农民就近提供质优、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有利于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利于加速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医疗资源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基层医院临床和医技科室的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加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院管理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和举措。县人民医院在对口支援我院期间,归纳起来有以下九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明确任务,最终实现了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育一批 人才的目标。

2、县人民医院院长陈国刚同志今年四月在百忙中亲自来兴隆与镇党委、政府共商我院发展大计,关心我院的发展。

3、每年签订援助协议,建立了定点支援关系。

4、在对口支援期间,投入了CT、B超等大型设备,还投资人民币百万余元。

5、每年选派3——5名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身体健康、能够指导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工作。派驻的医师实际工作能力强,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6、在派出医院和派驻人员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临床科室健全了,诊疗科目增多了,医疗设备充分利用了,进一步缓解了当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7、派驻人员通过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各种临床带教形式,为我院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他们成为乡镇卫生院的技术骨干,为我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缓解了我院人才技术短缺的严重问题。

8、人员培训方面,我们的人员长期保持轮流到县医院进修学习。每年至少接受2——5名卫生技术人员免费进修各种专业学科;在举办学术讲座、交流会、专家讲座等活动时也通知我院派员参加。

9、凡下派我院的人员都是捧着一棵心来,不带一根草去,对他们单位、个人的利益都受到较大的损失,但他们无怨无悔。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9)

我院高度重视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根据对刘集心卫生院、觅子卫生院。依据卫生院具体情况,制定了以“医疗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为主的对口支援方案,于20xx年10月至12月,我院派出派出一支由外科、妇产科、护理部人员组建的医疗小组到上述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

医疗小组不顾路途疲劳,克服干旱缺水和水土不服等重重困难,积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通过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庙中心卫生院在江北区一院的帮扶下,成功开展了子宫裂伤修补术、胆囊切除术和小肠穿孔修补术,完成改良式剖宫产手术9台,完成子宫裂伤修补术1例,宫外孕手术2例,成功抢救2例失血性休克和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建立健全了14个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完善了院科两级领导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准时交接班制、手术审批制和院内会诊制,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开展了每周1次专业基础知识培训,加强了全院医疗业务人员的继续医学再教育学习。

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良好效果,不但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也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近日,巫山县20xx年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现场会在大庙中心卫生院举行,县镇各级领导对该院的各项工作和江北一院医务人员的辛勤努力给予高度赞扬。大庙中心卫生院被巫山县卫生局评为该县示范乡镇中心卫生院的样板。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0)

20xx年,乌海市人民医院与我院结为对口支援单位,根据市卫生局工作安排,我们俩院积极配合全力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几年来,在市区俩局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院抓住机遇,认真落实工作,本着求真务实、注意实效,与乌海市人民医院建立起了长期、稳固、良好的支援关系。乌海市人民医院一如既往的在工作上对我院医务人员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照顾,使得支援工作更加顺利、高效的进行,圆满完成支援工作。现将2012年对口支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深入开展 我院本着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密切协作;及时、有效沟通;明确需求;共同发展的原则,我院首先根据需要确定了对口支援工作的方案,同时,与有关各科室及时进行了沟通,明确这项工作的意义和影响,得到了各科室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从而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乌海市人民医院的大力配合下,我院主动与该院主联系,广泛交流和探讨,确保了援助工作取得实效。

二、抓住重点,精心实施,紧密协作共谋发展,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通过双方的有效协调沟通,我院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帮扶的根本任务,上级医师在支援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各科室的不同需求,积极主动的投入

工作。他们技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一丝不苟,竭力指导我院医务人员,并开展知识讲座,不仅使我院职工医疗水平上有了提高,医德医风亦有所提高。

通过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群众就医,改善了群众就诊条件,使广大患者享受到了优质的诊疗服务,赢得了我镇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三、贴近感情,情系农村卫生工作,营造良好医疗环境

人民医院专家为我院带来了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也带来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为此,我院努力做到“贴近感情,情系农村卫生工作,营造良好医疗环境”.在市人民医院与我院支援和交流中,不断地优秀文化,寻找医院文化建设上的认同感。使双方医护工作者把“卫生院”当做自己的家,自己就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这种主人翁的精神得以彼此交流,极大地调动了我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现将2012年“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程”具体数据统计下: 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市人民医院在卫生院诊疗门诊量达到了400余人次;健康检查约30余人次;指导和实施各种手术近5例;举办全院学术讲座10余次。

通过市人民医院指导,提高了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力的推动了卫生院的快速发展。

五、认真总结,精心规划,深入推进“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

我院作为受援单位,深切的感觉到实施对口支援,是新时期中央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基层卫生院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项亲民、爱民、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我院今后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继续为全镇群众服务,使受援单位和支援单位一起共同为建立城市支援农村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

2012年10月25日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1)

根据卫生部《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的通知》以及省卫生厅《关于城市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精神,按照医院要求,本人认真贯彻落实,现将本人xx年xx月至xx年xx月于xx人民医院x科对口支援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深入xx科临床一线参与临床值班、收治病人,根据x科具体情况开展如下工作:

1、基础管理,以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为基础,通过具体病例及日常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交流的形式,加强对受援科室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受援科室的基础医疗管理水平。

2、医疗技术,根据受援科室的实际需求,结合具体病例参与帮助、指导临床医疗工作。工作方式包括临床诊疗示范教学查房、示教手术、病案讨论、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结合受援科室xx、xx等相关疾病诊疗开展较少情况,着重进行相关知识、经验、手术技巧等与受援x科同事进行探讨、交流。邀请受援科室相关人员参加我院举办的各种层次的学术活动。按照技术项目准入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受援科室的特点,积极向受援科室推广xx、xx等方面疾病适宜的诊疗技术,提高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每月及时向省卫生厅及医院汇报当月工作情况,具体诊疗、学术活动情况详见每月报表。

通过与当地x科同事半年相互学习、交流取得如下主要成效:

1、更新理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灌输一些先进的医学理念,比如,医生必须具备“继续学习的理念”、“病人第一的理念”、“微创的理念”、“以人为本、倾听患者诉说的沟通理论”、“细分亚专业”、“全科理论”等等,将受援科室的业务水平、认识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并授之可持续发展之道。不仅在业务方面,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严格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核心制度,组织查房、疑难危重病例、术前讨论、定期业务学习等。

2、提高了受援科室在xx疾病、xx伤等方面诊疗水平,通过相互学习、经验交流、举办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既提高了受援医院的管理水平,又提高了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3、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了医院的影响力,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通过医疗服务的输出,拓宽了我院医疗服务的半径,提高了医院的影响力及知名度。积极响应国家医改,目前与受援科室已积极展开双向转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取得了派出医院和受援医院双赢的目的。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2)

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促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天津-甘肃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上级主管部门在物力、财力、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提高了我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水平,为群众就近提供质优、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有利于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利于加速基层医院卫生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城市医疗资源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临床和医技科室的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加强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加强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院管理水平,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和举措,近年来,总结我院在天津对口支援甘肃工作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明确任务,最终实现了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育一批人才的目标。

2、截止20xx年12月底,开展手术33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项,疑难病例讨论19次,学术讲座18次,教学查房31次,业务培训214人次,手术示教33人次,重点培训各专科医师23人。

3、每年签订受援协议,建立了定点支援关系。

4、在对口支援期间,协助我院对麻醉科、神经外科、彩超室等重点学科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了糖尿病、甲亢、甲减、痛风病、颅内血肿立体定向技术、B超诊断心脏和外周血管疾患、颈部和四肢血管疾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阴道镜诊断宫颈疾患的诊断和治疗;开展了内科中心静脉导管置留术治疗胸腔积液及气胸、外科急症胆囊腹腔镜手术、妇科剖宫产术中子宫动脉上、下行支结扎术、儿科小儿哮喘的非口服治疗、阴式超声在妇产科疾病检查中应用、胃肠超声临床应用及超声介入等新技术。

5、派驻的医师实际工作能力强,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6、在派驻人员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临床科室健全了,诊疗科目增多了,医疗设备充分利用了,进一步缓解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7、派驻人员通过组织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各种临床带教形式,为我院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他们成为医院的技术骨干,为我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缓解了我院人才技术短缺的严重问题。

8、凡下派到我院的人员都是捧着一棵心来,不带一根草去的思想,在单位、个人利益面前他们无怨无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甘谷群众服务,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总之,天津医院对口支援我院,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对口支援工作给我院带来明显的变化,受援的科室在规范管理、规范行为、规范操作、规范诊疗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和改善,医护人员的医护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门诊量、住院人次同比增长,患者及社会满意度不断上升。

我们决心,一定要紧抓住对口支援难得的机遇,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在格外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促进对口支援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使我院的各项医疗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3)

在几个月的下乡工作中,在医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圆满完成了这项医疗服务任务,自己也得到了很多锻炼,收获较多,同时深刻体会到这项重大决策和举措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技术水平。现总结如下:

一、医疗任务完成情况

主要从常见病多发病等方面给予了技术支持,使当地患者就近得到了质优、便捷的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对口支援过程中,我们也在深刻的体会到老百姓的健康知识有限,与我们国家创建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医疗卫生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对一些常见疾病的认识不足,在下乡义诊活动中深切的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求,亲身感触到老百姓对专家的无限信赖和期盼的质朴情感。因此千方百计随时随地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及健康防病常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深受患者家属的欢迎及好评。

二、合理安排门急诊

病房工作,共完成门诊五百多人次,急诊三十多人,义诊三十余次。同时和当地的医务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科室制度化建设。

三、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医院管理

如何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及落实三基查房制度等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更能体现一个医院医疗水平。应作为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工作的重点。

四、“下乡半年受益终生”

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与患者更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他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也得到了很多锻炼,收获较多。激励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钻研技术,提高业务水平,更好为患者健康尽一份力。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4)

20xx年6月20日,我们华州区人民医院接受渭南中心医院20xx年度对口支援医疗队,一行五人由医务科周东升主任带队抵达我院,我院向支援医疗队详细介绍了本院的总体情况,各受援科室主任也分别介绍了科室情况,随后支援医疗队就正式进驻我院各科室,熟悉各科工作及环境。

一、医疗队来院后,医院领导特别重视医疗队的生活问题,立即安排总务科及医务科协调生活和工作环境,是他们住、吃、工作和学习有保障。

二、七月底,医务科请医疗队田苗、张潇、李艳、葛大明对我院全院进行心肺复苏培训考核工作。按照20xx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要求,进行了持续1个多月的徒手心肺复苏培训考核,共约206人次,涉及十余个临床、医技、行政科室。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和支援对老师们讨论交流我们很快和大家熟识起来,对后期开展科室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支援对分别在各自所属科室(急诊科、放射科、骨科、内一科、儿科)积极参与临床实践,不断熟悉工作流程,探索工作方法,增加与我院医务人员的沟通与协作,积极引进先进经验技能,得到了我院的认可,日常医疗工作有条不紊地逐步开展。

四、在各科主任的强力支持下各自开展了专科的新业务(吕斌开展钼靶摄影;田苗开展气管插管术;张潇开展胸腔闭式引流术)。

五、根据各科室的需求,医疗队员制作了近xx个专业课件组织科内集中学习、讨论、经验交流。使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对医疗队前期工作,总体医院比较满意,愿支援队和科主任甚至院领导积极商讨问题,探求解决方案,制定实施计划,配合科室积极准备,也为我院二甲复审做出各自的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医院双赢的目的。

xx人民医院

20xx.xx.20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5)

XX医院

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2014-2015年)的通知》精神,我院于2014年4月开始实施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项目,XX医院为我院的支援医院。自项目开展以来,XX医院共派出3批医疗队11名专家支援我院,医疗队在我院开展了临床教学、技术培训、查房、操作示教、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等工作,使我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得到了迅速发展,医疗质量管理得到了显著提高,诊疗范围不断拓宽,技术实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项目顺利开展。我医院非常重视“省际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作为受援单位,医院领导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为确保受援项目的稳固有效开展,积极主动与XX医院领导商讨受援工作计划,两院领导及部分科主任多次交换到对方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根据我院的技术、设备、人员梯队和业务工作发展实际需要,在认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任务,并充分论证、协商制定了受援项目和实施方案,成立了管理协调组织,由院领导亲自负责,为确保受援项目的如期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项目完成期间,两院领导及时沟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受援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总结分析前 期医疗队工作经验和项目完成情况。

二、提供生活保障,规范工作考核。

我院尽力为专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根据医疗队成员情况为专家们安排了一套单元房,配备有电视、空调、浴室、厨具等生活用具,并在我院食堂免费提供一日三餐,保证他们的营养和健康,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同时,积极做好支援医疗队员的管理工作,加强与支援医疗队的协调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支援医疗队员的工作情况,每月按时向支援医院汇报支援队员的工作、纪律、生活情况,并加强信息反馈和宣传力度。根据支援计划和工作进展,定期分析和研究对口支援工作,及时改进和调整工作对策,完善工作措施,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对支援队员的考核,严格考勤、准确记录每个支援队员的工作及考勤情况。

三、克服困难,购置设备,为医疗队开展技术项目提供支持。

医院为满足医疗队开展新技术项目需要,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购置了 等设备以及检验科、放射科开展新技术项目相应具备的试剂、器械器材等,为开展医疗技术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具体开展支援工作情况

1、市人民医院支援医疗队员积极主动全面接受我院的领导,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积极帮助健全各类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深受领导、职工和广大患者的肯定和欢迎。两年间,指导我院开展了血液透析、电子支气管镜、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为我院带教医师 余人次。

2、支援医师在我院对口专业科室开展临床诊疗工作,为疾病诊疗提供技术指导并参与日常业务工作。支援医疗队在我院共开展手术 74 余台次,其中示教手术 74 台次,阅读X线、CT、磁共振片 余张,通过帮扶,我院诊疗工作质量明显得到提高。

3、支援医师不仅直接参与本专业业务工作,并在相关科室范围内组织临床教学查房、业务讲课或操作指导,给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了 等项目的授课,开展业务讲座 39 次,培训医务人员 480 余人次,大大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

4、积极参加科内及相关科室的会诊和病案讨论,共参与各种会诊及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次。

5、免费为我院医务人员提供进修学习。我院根据发展需要,先后派送 2 名医务人员到XX医院进修学习,通过学习,大大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院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快速发展。

五、携手共进,绩效显著

通过医疗队不懈努力和我院的积极配合,我院2015年1-10月门急诊184609人次,出院18389人次,手术3322人次,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6.83%、0.47%、9.31%。各项医疗质量指标均达标,患者满意度从2014年的93.1%提高到97.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对我院医疗服务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回顾过去工作,我院作为受援单位和受益者,深切地感受到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是新时期中央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基层医院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项亲民、爱民、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乘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东风,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借助XX医院的技术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让“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深入人心,让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XX医院

2015年11月23日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范文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范文》是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


对口支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事关民族团结进步和维护边疆稳定、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全局。20XX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无锡市对口支援与南北挂钩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书》,紧紧围绕两地教育合作交流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扩大合作范围,提高合作层次,教育合作交流进展顺利,完成了阶段性的对口支援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提高认识,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与新疆霍城、陕西延安以及江苏徐州开展合作交流,是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艰巨而繁重的政治任务,事关大局、责任重大。在工作中,一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中心始终将对口支援与南北挂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由一名副主任专门分管,具体负责对口支援与南北挂钩工作。二是严格处室责任落实。中心办公室作为主要工作部门,负责做好日常工作的协调、服务和联络工作,与其他职能处室一起落实有关援助、合作项目,并将有关目标、任务落实到相关学校。三是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在工作中,我们结合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如工作例会、责任单位、教学交流等工作制度。上半年中心两次专门召开座谈会,各有关学校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交流了对口支援经验体会,较好地促进了工作开展。


2、围绕目标,广泛开展支教活动


围绕今年对口支教目标、任务,我们采取更加扎实措施,大力推进对口支教活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各有关学校选派了优秀教学业务骨干赴对口学校讲学辅导。今年上半年已组织梅村高中、市北高中、江南中学、锡师附小、实验幼儿园等学校教学业务骨干教师47人赴对口学校支教。二是继续接收对口学校领导干部、骨干教师来锡短期挂职学习。目前已接收对口学校52名干部、教师来锡短期挂职学习。三是广泛开展信息服务。各有关学校在同素互派人员的同时,还注意将教育教学改革新信息、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新经验及有关资料,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寄发往对口学校。四是积极帮助对口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虽然市属学校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出现诸如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设备短缺、保障经费紧张等问题,但各校都能大局出发,积极克服自身困难,尽可能地为对口学校提供了一定的资金、物力支持,为他们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市实验幼儿园为霍城县江苏幼儿园捐赠办公设备和大型运动器械各1套,价值3万多元,并从无锡专门请运动器械厂家到现地安装调试;锡师附小视支教为已任,年初就排好计划,把原计划用于本校的电教设备优先保障对口学校;江南中学积极筹措资金2万元为对口学校修缮校舍,对来校交流的教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除每人每月上千元的伙食补助外,还专门雇人负责宿舍清洁、洗衣做饭等生活细节保障;市北高中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要求,每天派人到指定商店采购清真食品,专门派炊事人员到“西北一家人”和青山中学“新疆班”食堂学习清真食品烹调技术;梅村高中要求支教教师在对口学校每天必须上1节课、听3节课,每周批改2个班级作业,要让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对口学校结出丰硕的教学成果。


3、突出重点,精心组织智力支教


在对口支援与南北挂钩工作中,各校在大力提供物质支持和技术援助的同时,更加重视智力援助,不断提高对口学校“造血”功能。市实验幼儿园不仅把秀的教师派往支教第一线,而且还敞开所有学科,让来校学习的教师一个学科一个学科轮训一遍;锡师附小的支教教师不仅给对口学校的学生们上课,同时还对各学科教师、班主任、教导处主任进行培训,与他们在教学*同学习最新的教育科技信息和最新的教学理念,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相关教学资料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对方;江南中学把来校交流的教师视为本校一员,与本校老师同学习、同教学、同工作、同考核,同时还组织他们到外地参观见学,扩大交流领域,丰富学习内容;市北高中为确保新疆来的教师在交流中所学的成果能适应新疆地区教学实际,主动与青山高中联系,把青山高中的“新疆班”作为交流学习的实验基地,让新疆教师在“新疆班”的讲台上检验学习成果;梅村高中在抓好双方交流学习的基础上,以教育管理、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为抓手,并把学校建设分为党建之窗、德育在线、教海探航、国际交流、缤纷校园、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学生天地、招生考试等9个专题,按专题制作成光盘,为对口学校建设提供样板,全方位推动对口支援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计划在2008年暑期期间,组织梅村高中、江南中学、锡师附小、实验幼儿园部分教学业务骨干赴各自对口学校进行讲学辅导。


2、继续接收霍城、阿合奇、延安对口学校校长、教师来锡短期挂职学习,全面完成双方交流任务。


3、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及时将教育教学改革新信息、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新经验及有关资料,通过多种形式提供给对口学校。


4、尽已所能及为对口学校提供物质支持和技术援助,中心已安排对口支援专项经费用于对口支持地区学校建设,将在2008年暑期组织各相关单位校长赴霍城等地,具体商定对口支援工作的措施,帮助他们改善办学条件。


篇二:


对口支援藏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事关民族团结进步和维护边疆稳定、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全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对口支援甘孜州教育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成教函〔20XX〕150号)精神,我局继续对口支援甘孜州乡城县。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两地教育合作交流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结合对口地区和我市实际,坚持以智力援助为重点,增添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做好了对口支援甘孜州乡城县教育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支教任务,有力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


我局高度重视支教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支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教育局行政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加强对支教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为做好对支教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支教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及时解决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证了各项支教措施落实到位。


同时,积极推进双方的沟通交流。20XX年5月13日—14日,乡城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黎昌盛率队到我市衔接20XX年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考察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地参观了我市西郊小学、磁峰中远九年制学校,并与我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蓉等进行座谈交流。双方表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将坚持以智力援助为重点,着力帮助受援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双方要加强沟通协调,深化合作交流,不断拓展支教领域,增强工作实效。


二、精心组织,强化管理,提高支教水平


(一)精心组织,严格标准,确保将骨干教师(干部)选派到乡城。为把我市第一流的教师(干部)选派到乡城县,我市规定到甘孜州乡城县支教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教龄3年以上,并本着自愿报名、择优选派、组织确定的原则,每学年选派5位思想良好、业务过硬、作风扎实、身体健康的教师(干部)到乡城支教(12-13学年选派的教师是:白马中学代文敏、利安小学董逢其、利安中学岳兴饰、清平初中夏安润、清平小学廖继陶)。


在乡城支教期间,支教教师(干部)按照“牢记使命、扎实工作、树立形象”的要求,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让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对口学校结出丰硕的果实,受到当地学校教师的好评和家长、学生的欢迎。


(二)落实到甘孜州乡城县支教人员的待遇。我局规定,到乡城支教人员,在支教期内人事关系、工资关系和福利待遇不变,凡在受援学校年度考核称职及以上的,教育局发给一次性被褥置办费1000元,全年一次性差旅补助2000元,每人每月生活补助3000元(共享受10个月)。同时,实施岗位聘用时,在晋升同职级不同等次岗位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完成支教任务的教师;各类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支教教师;将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教师,作为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进行考察培养,条件成熟时进行选拔任用。


(三)关心支教教师工作生活。在派出一批支教教师前,我局事先与乡城县教育局、受援学校联系,详细了解受援学校的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支教教师,同时恳请乡城县教育局和受援学校妥善解决支教教师生活问题,免除后顾之忧。


(四)强化支教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支教人员的作用。与乡城县教育局和受援学校协调,根据受援学校实际对支教教师工作内容、工作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要求受援学校认真做好支教人员年度工作考核,及时将考核情况反馈到我局,作为今后支教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接收藏区学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我市共接收、安排乡城县15名学生在我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彭州中学和“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彭州一中学习,并免除了部分就读学生学杂费、书副本费。


认真做好“9+3”免费职业教育工作,我市彭州职*接收来自阿坝州各县的“9+3”学生198名(10级63名,11级74名,12级61名),分别在汽修、电子、计算机、建筑、机械、财会、旅游等骨干专业班级学习。针对“9+3”学生的实际,我们主动作为,增添措施,扎实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政治、岗前培训、实习就业等各个方面工作,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显著提高。


四、加强宣传工作,营造对口支援的良好氛围


加强对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宣传报道和信息交流力度,按要求及时向成都市教育局报送相关资料和信息,通过彭州电视台、《今日彭州》和彭州市公众信息网、彭州教育网及时宣传我市支教工作的动态,重点报道了我市支教教师事迹情况,营造了共同关心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