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志愿者队支教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2014年志愿者队支教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光阴似箭催人老,光阴如骏赶少年。在一段时间中,我们会有一些深刻经历了很多 ,大部分人都会被上司或者老师要求写一篇总结,总结就是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简单阐述,写总结范文的时候我们注意哪些地方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2014年志愿者队支教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感谢您的参阅。

一样的穿着,一样的征途,一样的目的地,或许还是一样的心情。当飞机划上高空,思绪伴着失重感也变得轻飘飘地似要飞起来,飞到那遥远的地方去,飞到那令我们期待了将近半年的地方去——

听说,天空很蓝。

听说,牛羊成群。

听说,孩子们在旷野繁花处策马嬉戏。

听说······

无数个“听说”就要活现在自己眼前,心情成了最道不明的东西。

有一种梦想叫做“飞翔”,抛开安逸舒适的环境,去高飞,去闯荡。可是,我没有想过的是有一天我的梦想竟然是和这么多朋友一起完成的。我们相遇在校园,我们辗转在路途,谁也不知道下一站我们将散落在何处,那么,就珍惜当下。

火车慢慢爬上这片土地,长途漫漫,疲倦袭来,我却舍不得睡觉,想让自己清晰地铭记看到草原的那一刻感觉多么美好,想告诉在远方始终支持我的亲人朋友,一切安好,勿念勿挂。

队友们也都兴奋得不得了,一路欢声笑语,车上的乘客阿姨、大叔还有乘务员也都跟我们聊得很欢,我们所坐落的那一片空间逐渐升温,慢慢晕开。北方人可真豪爽热情,几句话说下来就亲如一家人,被问得最多的就是“你们都穿这么统一是干啥呢?”其实,我的心里都乐开了花,因为我们是志愿者!

草原的夏天空气有点微凉,路上穿梭的人们都穿着外套,站在海拉尔车站门口,心里格外温暖,却依然感觉不真实,想想在地图上是那么远的距离,而我们此时此刻就在内蒙古,很快就要见到那些孩子们了,应该来个怎样的开场白?我突然间莫明的紧张和激动,想起了小姨说的“言为师表”倍感压力,同时也很想看到那些我们盼望很久的天真目光。

恩,踏上苏沁的那一刻,我就喜欢上了这里,我无限畅想接下来的支教期间会有怎样的欢乐记忆。然而,事情又总是变幻莫测,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这里并不贫穷,孩子们或许应有尽有。设备齐全的教学楼,干净整洁的宿舍食堂,一种不被需要的感觉袭上心头,那么,这里和“支教”究竟契合在哪里?失落是肯定的,压力是肯定的,之前所有的设想都不得不重新考量。教案、授课方式、调研安排······

现在想来却是极傻。一个人再怎么物质充足,都需要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来成长,何况那些还只是孩子。在短暂的时间内他们能真正学到多少知识?我们的作用可能就在引导,给他们心灵一块土地,在这里跟他们一起成长。

在整顿好队伍之后,我们开始了第一轮的招生宣传。分队进行,挨家走访,草原上人特有的热情盖过阵阵炙热,使得夏日的骄阳彷若虚设。许多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来报名,麦色的皮肤,憨厚的笑脸,被问及名字时把头放得低低的,甚是可爱。

还记得开学典礼,许多家长从校长口中得知我们没有被子时脸上露出的那种爱惜的眼神,忽然间就觉得我们也像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把最质朴的关怀揉进了一床床棉被里,没有只言片语,却足够温暖感人,那一晚睡得格外香甜。

有人说:把希望与人分享,心想事成的概率会比把希望深锁心中大幅上升。许是应了这句话,所以“那希望处的目光”变得格外耀眼夺目。看着孩子们在我们周围打闹嬉戏,追逐奔跑,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欢笑。用心去靠近他们,我便发现“顽劣”、“桀骜”、“不懂事”是对他们的误解。向来,许多家长老师就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对,父母老师是为他们好,可是大人们都很少去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我不禁想到一次家访:小朋友是个特别调皮爱捣乱的孩子,刚好被他妈妈逼着在家做作业,看到我们来了特别高兴,就拿着暑假作业跑过来问问题,眼睛扫过一个题目,上面这样写道:“你在一分钟内能背几首诗?”而上面很端正地写了个“3”,我不禁疑惑:怎么会只有三首呢?于是当场问了他,他说是妈妈告诉他的。我让他再去试试,我给他算时间。那孩子马上冲到客厅对着墙上的大钟开始冥想。一分钟过后他很开心地告诉我背了十首古诗。从那以后,那孩子每天上课都特别有精神,特别活跃,其实他并不是那么顽劣。
[page]

他们的懂事程度也让我很惊讶,记得一班的小朋友大部分在七岁的样子,因为家住得远需要父母来接送,于是每天下课之后那些小朋友就会乖乖的留在教室等着父母来。一次,班上的小朋友几乎都被接走了,可是角落里还有一个小女孩坐在那里,我走过去跟她一起聊天。她低着头告诉我她叫李想,今年四岁,因为妈妈去打草了要很晚才会来接她,看着她静静地保持坐着的姿势,手里抱着画画本,那一刻我却很自然的把她抱起来放在腿上,然后继续跟她聊天。她的话很少,直到妈妈来接她也总共才说了几句话,多么内敛的孩子。第二天,妈妈送她来上课时眼眶微红的对我说:“昨晚我家李想说老师昨天抱了她,她可开心了!她说以前的老师从来都不会抱她。真的···都不知道咋感谢你们···”说完已经有点哽咽了。只是一个微小的举动,对一个孩子来说竟然包含这么多意义,那一刻,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而我能做的,只是在这些日子里好好地宠爱他们,其他的却做不了。第一次,恨自己渺小无力,无可奈何。

上了两天课的队友都知道,一班的小孩子最吵闹。每节课几乎都需要三四个助教,尽管如此,大家却乐此不彼。他们最调皮,但同时他们也最天真可爱。他们会因为你一句“天黑黑、静悄悄”而安静下来,他们会因为你不经意的一句关心而开心好几天,他们会因为“老师不喜欢不卫生的小孩”而把不洗手的习惯改掉,他们会因为想得到你的认可而孜孜不倦的画同一个动物,他们会撒娇,他们会耍赖······

看着一袋子折纸,大大小小,颜色鲜艳。我又想起了给他们上的手工课。他们说喜欢手工,他们说想折出所有喜欢的东西,他们说要做漂亮的卡片送给爸爸妈妈。每一张折纸上面都歪歪扭扭的躺着几行字,有他们的名字,有对老师的祝福,有他们小小的梦想,尽管粗糙,尽管简单,但是那是只有我们能懂的方式,只有我们才了解的心情。还有那次早间,一个小朋友跑来问我:“老师,今天怎么没有课程表啦?那我们都上什么课呀?”当时我只答道:“老师们想给你们惊喜呀!”然而看到他们的期待眼神时,我却在想:你能真正带给他们多少知识?因为太过爱惜那些眼神,所以巴不得一下子把整个世界的美好都呈现在他们眼前,恨不得竭尽全力给他们最好最真实的东西。可是,成长的道路是他们自己的,必须是他们自己去体会去经历,我们或许只是一根线,把他们与外面的世界相连。

白驹过隙,成长不止。或许成长的还不只是他们,我们也在不知不觉当中羽翼渐丰。有梦,飞翔。因为还没有找到梦想,所以要去飞翔。更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才要去远方。

在支教的这段日子里,我感受着志愿者队的成长成熟。在我看来,我心目中的“支教”是从鹭萌芽志愿者队运作开始的,像极了和孩子们接触的整个过程。频繁的会议、丰富的团训,是我们的相识期;南普陀募捐、环岛路拉链、大学生义卖,是我们的相知期;店里的相聚、餐馆的拼桌,是我们的相惜期;最后,在苏沁的日子就像是一个家,彼此分担,彼此照顾。中间还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事,把整个支教串成一根长长的线。我们一起疯狂过,我们一起经历过,我们一起笑过哭过,我们彼此抱怨过,我们也有不合作不理解的时候,但爱之深,责之切,我们的羁绊日久弥坚。世界上任何一种稳固的感情便是彼此之间共同经历而建立的,但是鹭萌芽我却不能给它一个确切的身份。像友情,你有烦恼时有那么一大群人可以诉说;像亲情,不必介意形象,只做最真实的自己;像爱情,你在不知不觉的经历中对它日久生情,脱离不了。在鹭萌芽里面,找到了在其他任何组织社团都没有体会过的感觉,亦师亦友,学到的岂能几句话就总结?体会岂能用语言描述?
[page]

你厌恶死了中学年代统一的校服,你厌恶死了类似工作证的校卡,你巴不得能少穿一天跟别人一模一样的衣服,你说毕业那天要把校卡摘下来扔进学校池塘,可是,你知道么?有那么一天,你爱上了统一的衣服,你爱上了挂工作证的感觉,你说你多想每一天都跟他们穿一样的衣服,走同样的步调,你说你要把工作证当做宝贝一样好好收藏,你说要把每一天写进日记,你说你要记住每一个人,每一个名字,每一段经历。你肯定没有想到过今天的自己吧?你肯定没有想过有一天一个叫“鹭萌芽”的东西融入你的生活吧?你肯定没有想过自己会为之改变那么多吧?你肯定没有想过一直盼望成长的你却希望此刻时间静止吧······或许,再也没有机会和那群人一起穿队服,一起分担行李,走南闯北;再也没有机会跟他们一起通宵工作,不抱怨疲惫;再也没有机会跟他们一起争抢烤鱼,分享蒜蓉酱;再也没有机会跟他们一起跨过长江,越过黄河;再也没有机会跟他们一起“露萌牙”。那么多“可能再也不会”,给我一个“可能会”好吗?

难忘的还有那些孩子。记得前一天他们还围着你问“老师什么时候走?”你安慰着告诉他们不走,还要留下来支教十八年,他们乐开了花,却只有你自己知道明天就是离别。那个抱着你哭着控诉的孩子忘了吗?“老师,你骗我,你说会留下来支教十八年···老师,你骗我···老师,可不可以真的留下来?不要走···”有人说,离开是为了回来,为了那些在你身后的人,为了那些无法出去的人。但我知道,这次的离开意味着再也不回来。你是否还记得文艺汇演的每一幕?舞台上歌声欢快,孩子们却热泪盈眶。那每一句“老师不要走”都足够让你潸然泪下,我也从来不知道《送别》会是这么伤人心肺。你做过无数次的心理准备,你说你要留个笑脸给他们,但都做不到。孩子们哭,你也心疼,你本来想多宠爱他们一些时间,但是走向他们你就抑制不住泪水。你抱过他们,最后拥在一起,想着以后或许再也不见,他们会长大,你会慢慢变老,从此相逢不知。我亲爱的小孩,你今天有没有哭?是不是泪水沾湿了衣服却找不到人倾诉?

回忆很长,遗忘很短。那些在苏沁度过的开心记忆因时间的挤压而开始断层,变得模糊不清。盛文博,临走时你送给老师的果子叫什么?王纯,你是不是又害羞得躲在桌子底下啦?杨屹琳,是不是又哭鼻子了?董博轩,你又欺负你弟弟了?姜婉婷,你的舞蹈练得怎么样了?贾晨煊,今天的作业是不是又没做呢?高婉盈,辫子又梳得不整齐了?邹大伟,是不是又感冒了?冯雨桐,你又不举手就站起来啦?米广林,又抢别人的可乐了吧?王郅贤,你又“偷吃”水彩笔啦?雪颖,要多跟大家讲话哦。王纯妈妈,谢谢您的礼物。李想妈妈,您熬夜写在列吧上的每一个字我们都记在心里,好人一生平安,愿你们也一生平安。

······

支教结束,变得寝食难安。想起送别时,车窗外的孩子迟迟不肯离去,哭花的脸,摆动的手,我们一遍遍在车窗玻璃上画的笑脸彼时彼刻能不能安慰你们一点?让你们期待,让你们快乐,却又让你们承担离别的辛酸,我们是否太残忍?可是啊,“脚步”跟“停止”是不相称的,我们会走出去,你们也会走出去,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我们都将孤独的长大,所以,不要害怕。夜里的星星特别明亮,却还是比不上草原上的那片璀璨,到底我还是把心停留在了那里吧。让我稍作留恋,让我细细回味,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志愿者支教个人总结


湘西支教已经二十天了,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珍惜与回味。在这里,我们结交了一帮同甘共苦的好兄弟,认识了一大群有着大眼睛的可爱的孩子,还有那可亲的父老乡亲。来到这里,我们收获了一份份情义,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虽然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饥饿的考验,简陋的沐浴条件,但下雨的日子我们一起度过,一起克服困难,再累也要送孩子回家。来湘西这次不虚此行,一切的苦和累都值得!

我们是七月十三日到达这里的,那时就遇到困难了,首先摆在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吃住没有着落。但尽管有点灰心,我们依然共同进退,拿出自己带的食物共同分享,互相安慰,相濡以沫。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是纯朴的湘西人民向我们伸出了关爱之手,他们主动给我们提供食物和棉被,联系车辆。万事开头难,虽然遇上了困难,但有湘西的乡亲在后面支持着我们,我们感到很欣慰,是他们给了我们坚持走下去的信心,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的!

第二天,我们进行了走访,鼓励学生来上课。还举行了开学典礼,介绍了我们这些老师,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了解。我们一共开了三个班,小班是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中班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大班是初中以上的,有几个高一高二的学生,只要他们愿意学,都可以来听课,即使是大人也可以。我们的对象不限,最小的孩子五岁半,最大的有十八岁。对了,必须每天派两个人去董哨村那边教孩子,因为那边只有高三毕业生龙慧一个人教,所以除了赶集那天搞活动不用人过去,不论是下雨还是炎炎烈日必须有人去。

我们每天很忙,七点之前必须起床,八点半做好早餐。九点半上课,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到下午三点二十放学,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时间休息了,然后是出去调研和走访,送孩子回家。有时出去很晚才回,走很远的山路。七点半吃晚餐,有时候会很晚,接着是开例会,一直开到十点多,每天很晚才睡,接近十二点才能休息。这就是我们的日程安排,自己做饭,一切靠自己,柴自己劈,有时上山拾松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每次吃饭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工作一天了,肚子饿得慌,不过即使再怎么饿也会等人到齐后才一起吃饭,除了下午要上第一节课的三个人先吃,因为教书放在第一位,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赶集那天上午搞活动,一部分人上集市采购物品,其他人做饭和安排活动,下午是休息的时间,干完还没有干完的工作。

我的专业是财务管理,负责财务这一方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负责一个方面,人人都有事做,不会谁有空闲的时间。这次借这个机会锻炼了我的专业,算账算了好多次,现在有点算怕了,不过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体验生活,锻炼自己,虽说苦,但苦中作乐,何乐而不为?

我教的是小班的英语与心理辅导课,还有大班的语文课,另外是小班的班主任之一。一有时间就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和他们跳绳,做他们喜欢做的事,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尽量让自己做一个尽职尽责的班主任。班上孩子大多数听话,只有少数几个爱捣乱,在课堂上讲话,其实他们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力,希望有人来关注他们,这种心理是正常的。就像班上的龙远香一样,她每次对我说,她明天不想来上学,我问她什么原因,她居然说不告诉你,实际上她第二天还是来了。每次上课我能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渴望知识的眼睛,只是担心被同学嘲笑和害羞的性格,不敢大胆地表现自我,因此我总是鼓励他们放开心胸,勇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都有双我们没有的大眼睛,单纯而洁净,在他们眼中,有我们已经失去的许多东西包括童年。一双大眼睛望着你,让你不由自主地想去关心他。他们中的很多人认真听课,静静地听我们讲课,把我们当成了真正的老师,而课后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和兄弟姐妹。

小班每天总会有几个孩子哭鼻子,大多是同学之间闹矛盾了,因此我必须去哄他们,处理小纠纷,让双方都和平收场。谁小时候没有打架的经历?因此没怎么放在心里,确实过后他们像没事人一样,该干嘛干嘛去。这就是童年的幸福之处,没有怨恨,从不记仇,烦恼如过眼烟云一晃就过去了。做小孩子真的很好,我们已经走过了我们的童年,所以我们要尽力让他们的童年快乐,无忧无虑,让他们成为我们最好的未来。

出去调研,人生地不熟的,但出门会遇上好心人。有时是孩子带路,一路上给我们当翻译,教我们说简单的苗语;有时遇上热情善良的村干部,他们带领我们了解情况,村中的人都很热情,积极配合我们,他们的待客之道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在这里我们还有其他人关心着我们。

村民的朴实让我们感动,好久没有接触的感觉,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这里的人虽然贫穷,但他们活得快乐,有一份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无论如何让孩子读书,就像班上家中有五个兄弟姐妹的杨丹的母亲说的那样,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读书。这里的家庭最少有三个孩子,有的家庭有四个或五个孩子,再加上读书费用高,老人小孩看病贵,这是他们大多数人贫穷的根源。我们应该将这些反映到社会上去,让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来帮助他们,以实现他们的读书的梦想。所以我们出去调研,了解村里留守老人和青年人的生活状况,还有孩子的家庭经济情况。

湘西支教的经历是我人生中的一笔财富,我会珍惜眼前的一切。我们这群志同道合的同志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我们一起经历了支教的酸甜苦辣,一起走过风风雨雨,我们是永远的好兄弟姐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打造学习型志愿者团队,关注湘西教育,学会去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责任,肩担一份责任,就尽力做好,为了心中的理想,义无反顾!

2014年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支教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在这个骄阳似火的七月,xx大学xx志愿服务团20名志愿 支教老师带着团省委对小朋友假期的关注、带着学校、学院领导老师的隐隐期盼、带着同学们的声声叮咛,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xx完小十三天的三下乡支教之旅。

上课篇

我是小班的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一职。小班的成员较多,流动性大,成分也很复杂,有二年级、一年级、不会说普通话的学前班、甚至不怎么会说苗话的3岁小孩。因此,在语文教学方面,我遇到了重大的困难。

计划教授《弟子规》的精华内容,但大部分孩子连字都不熟。只得调整方案,对于识字的孩子,带着诵读并让他们了解大意;对于不识字的孩子,在辅教老师的帮助下,教他们练习学会写黑板上简单的字。上了两节《弟子规》,孩子们的兴致也过了。语文课又安排了造句课,培养他们基本的语文知识;加上了唐诗课,让他们了解唐诗这一门璀璨的文化明珠的魅力,并适当的讲解了几篇容易的唐诗。

课堂上有像吴文斌一样调皮捣蛋的学生,但的是像吴俊斌一样聪明活跃的二年级学生,还有如龙婉容般听话好学的一年级及学前班学生。还好孩子们对于语文课的爱好还比较浓烈,加之我是班主任,与孩子们接触的时间也多,语文课还算进展的蛮顺利的。遗憾的是没有达到培养兴趣的目标,没有教予孩子们的知识。

除了语文课,还会组织开展游戏课。此外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小班教室当助教,维持纪律,在底下教一些孩子写字认字。

虽然基本上上完一节课,嗓子就冒烟般得疼。但看到孩子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看到他们学到知识时的快乐、听到他们一声声叫着“老师”,我觉得这些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下课篇

下课了,小班的小调皮虫们大部分一窝蜂的跑出了教室。爬树的,操场打球的,地上打滚的,小卖店买东西吃的到处都是我们的小班人马。我是小班的班主任,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资料,便于关注他们的成长和管理班级。

下完课,我就呆在教室里。拉着孩子们的手,问他们家庭的基本情况,孩子太小了。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叫什么,绝大部分不知道父母的名字。当问到对爸爸妈妈的印象时,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每次看着孩子们听到“爸爸妈妈”这个词眼时迷茫的眼神和摇的那么干脆的小脑袋,心里都会酸酸的想流泪。

下课的时间很短暂,我的力量很微弱,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小部分孩子,给他们一些小小的温暖。

放学篇

放学罗。“老师,你今天去哪送人啊?去我们家吧。”“老师,你昨天答应我要去我家的。”“老师,去我家。”“去我家。”在孩子们的吵吵闹闹中,老师们分好组,大手牵小手,顶着热辣辣的太阳走上了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很长,可孩子们的激情很高,紧紧的黏着我们,有点甚至是背着回家的。一路上,我会问孩子们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带他们唱歌,孩子们开心的讲自己发生的开心的事。于是那些长长的路,总是很快很快就“被征服”,“被”我们走完了。

送孩子们平安到家,会与家中长辈了解一些家庭情况和小孩子的情况。接着,在孩子们的依依不舍中、踏着快落山的阳光,走上了回学校的路。

开始我们开玩笑的说,下乡让我们长的最多的是体力啊!不过后来发现,我们收获到了的是故事与感动、开心与笑容。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当我们踏进他们家,当他们解开心扉为我们讲诉自己的故事时,真的感受到的是心与心的联通。

生活篇

我们在这里是自给自足的生活,后勤组,罗老师和炊事班的吴班长是每天的主力军。我们女生9人分3组轮流打下手。做饭时,我们一般6:00起床,洗菜切菜;不做饭时,6:45左右起床,等着每天7:00的升旗仪式。有时候眼睛都睁不开的开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有时候睡眼朦胧的切着菜。不过,这样有规律的生活也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每天的饭菜不算丰盛,菜式也很单一,但一群人围坐在桌旁,大声高歌《团结就是力量》后,开始那有序的抢菜。这种家的感觉让我觉得好温馨。

生活有点苦不要紧,但有这么多人团结一起,互相帮助,共同前行。还会有什么过不去的哭呢?

在这十三天的支教时光里,在与xx小朋友的交流学习中,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锻炼了的能力,磨砺了意志,我们学会了耐心和倾听,我们学会了感恩和珍惜,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之外的知识。这次支教之行将成为我们人生中一笔丰富的宝藏。

2014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支教个人总结



在这个骄阳似火的七月,xx大学xx志愿服务团20名志愿 支教老师带着团省委对小朋友假期的关注、带着学校、学院领导老师的隐隐期盼、带着同学们的声声叮咛,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xx完小十三天的三下乡支教之旅。

上课篇

我是小班的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一职。小班的成员较多,流动性大,成分也很复杂,有二年级、一年级、不会说普通话的学前班、甚至不怎么会说苗话的3岁小孩。因此,在语文教学方面,我遇到了重大的困难。

计划教授《弟子规》的精华内容,但大部分孩子连字都不熟。只得调整方案,对于识字的孩子,带着诵读并让他们了解大意;对于不识字的孩子,在辅教老师的帮助下,教他们练习学会写黑板上简单的字。上了两节《弟子规》,孩子们的兴致也过了。语文课又安排了造句课,培养他们基本的语文知识;加上了唐诗课,让他们了解唐诗这一门璀璨的文化明珠的魅力,并适当的讲解了几篇容易的唐诗。

课堂上有像吴文斌一样调皮捣蛋的学生,但更多的是像吴俊斌一样聪明活跃的二年级学生,还有如龙婉容般听话好学的一年级及学前班学生。还好孩子们对于语文课的爱好还比较浓烈,加之我是班主任,与孩子们接触的时间也多,语文课还算进展的蛮顺利的。遗憾的是没有达到培养兴趣的目标,没有教予孩子们更多的知识。

除了语文课,还会组织开展游戏课。此外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小班教室当助教,维持纪律,在底下教一些孩子写字认字。

虽然基本上上完一节课,嗓子就冒烟般得疼。但看到孩子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看到他们学到知识时的快乐、听到他们一声声叫着“老师”,我觉得这些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下课篇

下课了,小班的小调皮虫们大部分一窝蜂的跑出了教室。爬树的,操场打球的,地上打滚的,小卖店买东西吃的到处都是我们的小班人马。我是小班的班主任,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资料,便于关注他们的成长和管理班级。

下完课,我就呆在教室里。拉着孩子们的手,问他们家庭的基本情况,孩子太小了。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叫什么,绝大部分不知道父母的名字。当问到对爸爸妈妈的印象时,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每次看着孩子们听到“爸爸妈妈”这个词眼时迷茫的眼神和摇的那么干脆的小脑袋,心里都会酸酸的想流泪。

下课的时间很短暂,我的力量很微弱,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小部分孩子,给他们一些小小的温暖。

放学篇

放学罗。“老师,你今天去哪送人啊?去我们家吧。”“老师,你昨天答应我要去我家的。”“老师,去我家。”“去我家。”在孩子们的吵吵闹闹中,老师们分好组,大手牵小手,顶着热辣辣的太阳走上了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很长,可孩子们的激情很高,紧紧的黏着我们,有点甚至是背着回家的。一路上,我会问孩子们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带他们唱歌,孩子们开心的讲自己发生的开心的事。于是那些长长的路,总是很快很快就“被征服”,“被”我们走完了。

送孩子们平安到家,会与家中长辈了解一些家庭情况和小孩子的情况。接着,在孩子们的依依不舍中、踏着快落山的阳光,走上了回学校的路。

开始我们开玩笑的说,下乡让我们长的最多的是体力啊!不过后来发现,我们收获到了更多的是故事与感动、开心与笑容。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当我们踏进他们家,当他们解开心扉为我们讲诉自己的故事时,真的感受到的是心与心的联通。

生活篇

我们在这里是自给自足的生活,后勤组,罗老师和炊事班的吴班长是每天的主力军。我们女生9人分3组轮流打下手。做饭时,我们一般6:00起床,洗菜切菜;不做饭时,6:45左右起床,等着每天7:00的升旗仪式。有时候眼睛都睁不开的开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有时候睡眼朦胧的切着菜。不过,这样有规律的生活也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每天的饭菜不算丰盛,菜式也很单一,但一群人围坐在桌旁,大声高歌《团结就是力量》后,开始那有序的抢菜。这种家的感觉让我觉得好温馨。

生活有点苦不要紧,但有这么多人团结一起,互相帮助,共同前行。还会有什么过不去的哭呢?

在这十三天的支教时光里,在与xx小朋友的交流学习中,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锻炼了的能力,磨砺了意志,我们学会了耐心和倾听,我们学会了感恩和珍惜,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之外的知识。这次支教之行将成为我们人生中一笔丰富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