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交通局2010年度工会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安排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回想起来,我们总会经历很多各式各样的事情,在事情过后,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写一篇总结,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那么,大家有写过关于总结的范文吗?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西宁市交通局2010年度工会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安排,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2010年,我局的工会工作在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单位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十七届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组织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开展了民主管理、民主参与,依照《工会法》进行了一系列对改革有利、对交通发展有利、对群众利益有利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主要开展的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队伍素质,发挥工会工作作用

一年来,局系统工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继续解放思想为动力,围绕和服务单位的中心工作,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服务能力为目的,以促进交通各项工作为重点,完善工会的工作职能,构建工会的工作体系,深化工会的工作内涵,以活动带动学习的方法,并通过组织参加培训和自学,引导广大职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发挥好工会组织在广大职工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年内通过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等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对局属各级工会专兼职干部进行了培训,培训面达90%以上,使局系统各级工会干部在认真自学《工会法》

和上级工会有关安排、文件的同时,了解掌握了工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了搞好工会工作的自觉性,为开展好工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健全组织,顺利完成局系统工会换届选举工作

今年8月,根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和宁总发〔2010〕81号文批复,我局系统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于顺利召开,大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通过选举产生了交通系统工会第四届委员会、第四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协商产生了第四届女职工委员会,为今后工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三、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工会工作。

(一)服务交通发展有新作为

局属各级交通工会组织按照“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全力推进西宁交通运输事业的科学发展”这一载体,紧扣办人民满意的交通事业这个主题,广泛开展岗位建功立业活动。开展“创精品、塑形象”为主题的“安康杯”、“节能减排”竞赛活动,并结合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先争优活动、畅通交通、“爱行夏都”工程和“郁金香节”、“青洽会”、环湖赛等有利时机,开展了以优质服务、文明创新、安全生产、增收节支、打造品牌线路等为内容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和职工运动会、演讲比赛、“的哥的姐”趣味运动会等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如:三分公司积极组织职工开展专业技能、服务技能、清洁工工作技能比赛。各路线、各班组开展擂台赛,比公里、比收入、比安全、比服务、比节约(工时、材料、耗气)等。通过搭建小赛促大赛,相互交流经验这个竞技平台,进一步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公交一、二、四分公司工会把技能竞赛活动与完成安全、服务目标任务、党员管理人员工作业绩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公交五分公司工会配合党支部开展了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红旗进班组”劳动竞赛活动。公司以举办职工运动会为载体,组织一线驾驶员进行驾驶单边过桥、滚轮胎等技术比武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激发广大交通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劳动热情,增强了干事创业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把全市交通职工的思想凝聚到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大计上来,引导交通职工理解和支持交通改革,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改革发展。年内,组队参加了市总举办的“让文明与夏都同美”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在首届全市职工汽车维修、电工技能大赛中,我局组织了28人参加比赛,选送的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李小康荣获汽车维修比赛冠军。

(二)加强民主管理建设制度

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宗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主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在生产经营、职工福利、维护职工合法权利等方面的作用,从维护的角度出发,参与企业改革的全过程。局属公交公司工会在公司酝酿各项改革措施过程中,超前介入,并在职工中广泛宣传企业面临的形势和改革的必要性,帮助职工提高认识,引导职工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在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工会从维护职工根本利益出发,积极拓宽民主管理渠道,探讨民主管理的新途径。收集职工的意见或建议,为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使改革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并通过职代会这一最高民主管理形式,充分发挥职代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让职工代表充分行使职权,体现广大职工的意愿,也为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法律保障。年内,局工会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在企事业单位职工中进行民主管理条例知识测试,并组队参加了省市民主管理条例知识竞赛,使企业民主管理知识深入人心。

(三)工会维权建设有新进展

紧紧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个重点,落实维权措施,加大维权力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交通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大力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按照全总《关于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精神,围绕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等环节,拓宽维权途径,创新维权载体,完善维权方式,增强维权措施。把签订劳动合同和单位协商集体合同作为主要着力点,建立健全基层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一年来,局属公交公司工会通过不断完善集体协商机制,充实集体合同的内容,规范了《集体合同》,充分发挥了《集体合同》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维护职工权利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法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是大力推行厂务(事务)公开,接受民主监督。全面落实《全省交通系统推进厂(事)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开展厂(事)务公开工作。但因公交公司内部改革没有完成,公司主辅分离等工作影响了厂务公开工作的进一步扩展。

三是畅通职工参政议政渠道,发挥职工监督作用。引导广大职工结合实际,积极提出议案、建议,合理议案得到充分采纳。局属各级公司工会在职工中开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创新能力,我为交通献一言”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为企业献计献策,全面参与。共收集提出合理化建议18条,内容涉及交通运政管理、提高司乘人员素质、为民办实事、打黑、城乡交通一体化、职工生活待遇、节能减排、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公路项目管理等十个方面。市汽运公司在车辆采购、工程改建过程中,职工全过程参与,切实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

(四)扶危济困工作有新变化

不断健全、充实和完善困难职工档案,动态掌握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今年新增困难职工8名。积极争取上级工会和单位行政给予特困职工救济,为考入大学的特困职工子女和争取“金秋助学”资助名额5名,资助金额8000元。在做好节日送温暖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雪中送炭”,帮助困难职工提高求生存、谋发展的能力。在今年4.14玉树大地震发生后,灾情牵动着我局全体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局属各级工会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动员交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发扬交通人“大爱无私、真诚奉献”的精神,慷慨解囊,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款捐物,全局系统为玉树灾区共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427723.3元。局女工委积极行动,动员广大女职工为在宁接受治疗的灾区妇女儿童捐赠棉被、更换衣物活动,局机关全体女职工、“小红帽”女交通协管员等共捐款3116元,为来宁救治的妇女儿童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市运管处职工响应号召全力保障救灾人员物资及时转运,全力协同,构建救灾物资运输畅通渠道。涌现出了闫立平、王明磊等9名市级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市运管处、出租汽车八人应急小分队等3个先进集体。公交企业积极尝试在分公司和三产企业中组建职工技术协会,已在公交二分公司和汽车检测站建立技术协会,吸收技术工人会员17名。

(五)交通工会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交通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在2009年组建五家出租行工会的基础上,今年我局工会加强在出租行工会吸收发展工会会员、职工支援者招募工作,按年初分解目标各家出租行都超额完成了发展会员任务,共发展会员 2100 人,全局系统各级工会年内共发展会员2200人。全局系统共招募职工志愿者61人,其中五家出租行招募55人。进一步重视各级工会干部的理论学习,积极组织各级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和市总工会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使工会专兼职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全面促进了“建家”活动的蓬勃开展。

(六)女工工作有新起色

女职工是维护单位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进一步做好全局系统女职工工作,局工会女工委利用各种契机组织广大妇女开展女

职工趣味运动会、庆祝会、女工座谈会,通过摸底调查,建立健全了74名困难女职工档案,为困难女职工有序救助提供了依据。对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有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强化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推行女职工权益保障专项协议,切实保障广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职工体检时对女职工进行专项妇科检查,让她们有病早治,没病早防。同时局系统工会女工委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育龄妇女免费生殖健康检查项目,对全局系统3000名女职工进行了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对1000名一线女职工发放爱心援助卡,积极开展“呵护女性健康、关爱家庭幸福”关爱女性健康活动。大力推进女职工素质工程,根据市总安排,结合全局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创先争优活动和市总女职工委员会组织的培训班,组织系统内女职工开展和参加妇女病防治、干部素质提升等培训,累计270多名女职工参加了培训。在“金秋助学,姐妹献爱心”活动中,公交公司5名困难或单亲女职工子女受到资助。公交二分公司的尹桂圆被推荐位西宁市“十大女杰”人选。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会无岗位,无专职工作人员。目前,我局工会工作由两个人承担,分别是工会主席和副主席,按照我局办公室的岗位设置和职能划分,由局党建、党务岗位人员兼工会副主席,该岗位主要承担党务党建、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妇联、“学树创”活动、全局各项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等各项专项工作。今年因办公室人员没到位,还要负责人事、老干部管理、干部培训、健康教育、语言文字、局领导干部“办事档案”和办公室其他工作,在承担了如此繁杂的工作后,应付尚且不暇,根本没时间、没精力把工会工作做细、做实。

(二)由于工会经费较少,不能满足广大会员合理的学习宣传、文体娱乐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在家庭困难会员的帮助方面也有较大的差距。

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我局系统工会组织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和上级工会的工作部署,围绕交通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努力使工会工作发展与全市交通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引领全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推动交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上再立新功。

一、深入开展以建功立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全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第二个五年规划。

1、认真学习宣传《工会法》。充分利用宣传栏、知识竞赛等宣传教育形式,在职工中掀起学习宣传《工会法》的热潮。全局系统专兼职工会干部都能较为准确的把握《工会法》的基本内容,增强依法履职意识。在学习中都能紧密联系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着眼解决工会履行职能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深入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依法加强和改进交通工会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规范工会组织的自身行为。

2、继续开展“立足岗位、节能减排”竞赛和重点工程竞赛活动。选树培养典型,推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 3、大力推进女职工工作建功立业、素质提升、依法维权、共建共享、强基固本“五项工程”。

4、继续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利用各种契机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精神生活,增强凝聚力、向心力。

5、创新困难帮扶救助方式。在积极争取上级工会支持的同时,依据本系统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困难帮扶活动。 二、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1、抓好工会组建工作,消灭工会组建和女工组织组建工作盲点和死角。力争在2011年底,局属所有基层单位普遍建立起工会组织。

2、抓示范点建设,全面推进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工作。特别在公交公司全面完成企业内部改革后,进一步落实厂务公开各项措施,推进民主管理。力争向市总工会推选出一至两个重视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工作且成绩突出的“厂务公开星级单位”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三、突出帮扶重点,进一步创建帮扶工作新机制。

1、积极协助局党委,做好“两节”期间对困难职工和离退休老干部的走访慰问活动。

2、开展“金秋助学资助活动”。

3、依据实际,在局属各单位出租汽车公司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活动。

四、积极履行工会职责,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

1、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体现工会特色的党建活动。加强局属各级工会组织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工会干部能力建设,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努力争创“五个好”。

2、结合局干部职工培训计划认真做好局属基层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

3、重视典型培育,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系统工会工作上水平。从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建设、劳动合同和工资集体合同签订、帮扶解困、职工维权、职工技能素质提升、职工文化建设、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会经费收缴与审计等内容入手,在全局系统树立一至两个具有示范性的先进典型。

4、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总结上报局属基层工会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情况。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县交通局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总结范文


**县交通局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

2011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1]36号)、《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11]141号)的规定,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十一九”期间节能降耗,把节能的各项指标合理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保护环境,切实推进行业节能管理。根据市交通局2011年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为全面完成省交通厅作出的“十一九”节能目标,2011年具体做了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

2011年7月8日,我局与市交通局签订《玉溪市交通行业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书》后,我局认真组织局属单位主要领导召开**县交通局2011年节能工作会议,董绍宏局长传达了市交通局节能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了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意义,指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确保实现我市“十一九”期末单位GDp能耗比“十九”期末降低17%的目标,局单位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管理上加强对节能减排组织领导,抓好抓实各环节工作,确保节能工作目标的实现。为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县交通局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董绍宏任组长,李怀生、普建忠、柏忠龙任副局长,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法规安全监督科、基建科、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法规安全监督科,由何发春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二、加强节能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节能工作意识

为抓好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从抓思想教育入手,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县“节约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节能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单位干部职工中宣传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节能降耗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驾驶员开展了节约一升油,干部职工开展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活动,节约、勤俭传统美德深入人心,反对浪费,节约光荣,通过多渠道宣传教育,提高了干部职工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识,节能减排逐渐形成了自觉的行动。

三、抓紧节能环节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节能指标的现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制度要科学合理,措施是保障,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必须一脉相承,持之以恒,特别是单位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制度抓落实,才能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公务车和工程机械单机单台油料按目标指标进行核算计量,禁止指标突破,严格控制了车辆克故的行检,降低了油耗。办公室、楼院的节电节水管理也实行了上班时间科(室)人员负责制,下班时间门卫值班人员检查管理制,杜绝了漏水、漏电现象的发生。

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使节能制度更加科学合理,节能措施更加完善,树立循环经济观念,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研创高效低耗运输装备,开发交通环保新技术,节能资源、减少能耗、保护环境、为国为民,建立节约型交通行业,实现清净运输和绿色交通,确保实现“十一九”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交通节能减排目标。

2019年交通局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市交通局的正确领导下,交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作风整顿暨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按照“攻坚克难搞建设、创新机制强管理、服务全局保畅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建、管、养、运四项基本职能,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进了全县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2012年交通工作回顾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经验的关键一年,更是推进***交通逐步从传统交通向现代化交通业发展的重要一年。为切实抓住国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全局上下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交通规费征收,水陆交通安全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得到了长足发展。概括起来就是:

(一)公路建养力度加大。一是国家重点工程。总投资1.4亿元的***船闸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收尾工作,闸室及内外引河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08亿元,预计年内试通航。二是县乡重点工程。14.54公里的县“5511” 重点工程之一---颍城至刘庄煤矿快速通道,自XX年6月动工兴建以来,克服了特大洪灾和雪灾,已于今年5月16日全线竣工通车。12.11公里的新东方大道,已完成前期勘察、设计(包括颍河特大桥)和拆迁赔偿及工程招投标,预计年底开工兴建。三是“村村通”工程。今年我们以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为龙头,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期盼多年的行路难,把大力发展“村村通”工程列入全县25项民生工程之一,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同时,切实抓好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以及廉政建设,基本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建设计划。截止10月31日,全县共投资3948万元,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131.6公里。四是其他交通工程建设。渡口标准化建设完成11个,完成投资165万元;投资220万元,先后对颍城等10个交管站、稽查站规范化建设,经市局初步验收均达到基层站所标准化要求。其中南照交管站经市交通局初步验收合格,并颁发了合格证书。全县公路修、建、养、管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一是广开渠道筹集资金。2012年,除合淮阜、***船闸等项目外,全年争取公路建设补助资金4776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2224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1856万元;乡镇群众自筹资金696多万元。同时,还发动乡村经济大户纷纷献计献策、出钱出力,用各种不同方式支援家乡公路建设。如黄坝乡农民企业家甄远怀一次性捐款5.1万元,修建了一条1.7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并决心每年都要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家乡公路建设。二是紧抓工程建设质量不放松。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对所有公路建设包括“村村通”工程一律实行招投标。招标中,实行“阳光操作”,提高工作透明度,不暗箱操作,不明招暗定,使得招标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和“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项目法人监督、群众代表监督”五级质量保证体系等举措,全员质量意识大幅度提高,质量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质量保证体系日趋完善。三是确保公路养护到位。2012年,县交通局认真贯彻“通、平、畅、绿”的公路养护工作方针,严格按照市、县交通工作会议的安排,认真履行2012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考核责任书,紧紧围绕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坚持以提高路面质量为中心,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达能力。确保了全县重要县道和通乡公路养护到位。截止10月31日,共投资近400万元,完成13条260公里县乡公路养护任务,挖补坑槽10700平方米,中修5.7公里,大修2公里,全县县乡公路好路率达明显提升。

(二)行业管理逐步规范。一是抓客运市场管理。2012年,县交通局进一步加大了客运市场管理工作力度,运输市场秩序较以往有了进一步好转,为促进商品流通和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一,客运实现了公车公营。全县共有6家客运企业,客运车辆385台,8066座;出租车公司3家,全县拥有出租车辆309台,177座;第二,客运市场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在全县30个乡镇,256个行政村实现了“路通车通”,基本解决了群众出行难。截止到10月31日,全县共完成客运量33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完成了18755万人/公里,分别比去同期增长15.5%和16.5%。第三,加大了客运市场整治工作力度。以打击“客车异地经营、规范客运秩序”为重点,采取教育与查处相结合,集中整顿与区域治理相结合,年度审验与车辆检测相结合等办法,加大对 “乱班、乱线、乱牌、乱价”的治理力度,客运秩序明显改观。2012年,全县共投资135万元,新建农村客运站点3个,候车亭18个,招呼站27个;共审验运输车辆2300台,8400吨,审验率87%,检测车辆3200台,检测率90%;处理非法营运车辆34台次,异地经营车辆20台次,无证经营出租车70余辆次。促进了全县客运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切实构建和谐交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条件。二是抓货运市场管理。以打击“黑车运输、超限超载和乱堆乱放、乱停乱靠”为重点,对全县的货运市场进行了集中清理,截止到10月31日,全县拥有货运车辆4983台,24915吨,共完成货运周转量286万吨,货运周转量为18555万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 9%和14.8%。查处超限超载车辆310多台,切割非法加高、超宽车辆26台,集中整治一批不合格的货运市场,改变了过去沿路堆放、沿线停靠、遍地是车的混乱局面。危货运输管理上,我县成立了专门的危货运输公司,要求所有危险货物一律由该公司承运,其它任何车辆不得参运。 三是抓汽车修、检、驾市场管理和整治工作。狠抓汽车维修市场的整顿,对全县37家三级以上汽修厂进行了审验、登记、办证和建档,通过检查,取缔了一批不合格维修厂家和不符合资质的路边店。加强了汽修检测、二级维护检测的跟踪管理和春晖驾校转包,使汽修和维护质量及驾培工作得到提高。四是以作风整顿促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好转。2012年8月以来,针对过去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素质良莠不齐、纪律不严、执法随意性大和工作作风不实的实际,按照省厅统一部署,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开展了以整顿基层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与工作人员的作风纪律和廉政勤政建设为重点的作风整顿暨效能建设活动,通过两个月的集中整顿,重点解决了对上级政令有禁不止、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解决了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的问题;解决了单位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的问题;解决了服务意识差、工作效率低、办事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提高了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执行力和公信度。同时,加大了行政执法力度,开展集中执法月活动,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公安、交警、农机、国土、工商、乡镇村参加,对非法建筑、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拆违章,处占道。有效地保护了路产路权,保障了公路畅通。五是狠抓规费征收。去年规费征收工作,面对三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一是取消出租车客运附加费和运管费,给出租车服务管理单位带来了征费难;二是“打黑”和打击“超限超载运输”,使年初制定的征收计划出现了不稳定因素;三是为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对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的车辆规费征收,作了一些政策性的倾斜,部分征收工作不能到位。面对现实,各交管站、专业站、稽查站顾全大局、不讲价钱、知难而进、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年初下达的规费征收任务。整个规费征收工作有明显的三大特点。一是强化了舆论攻势。年初,各站、所送精神上门,发通知到户,把征收的要求、费种、费额的多少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强化了征收手段。各交管站、专业站,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借助部门的力量,发挥大交通的优势,将年度目标和季度管理结合起来,争取了征收的主动权。三是强化了征收管理。一方面坚持广征细收,防止跑、冒、滴、漏;另一方面加强了征费稽查,遏制了越权、越轨行为,维护了征收纪律,确保了规费征收任务的顺利完成。截止2012年9月底,全县共征收各种规费1608.5万元,占年初下达计划1584万元的101.54%。其中:运管费征收315.01万元,占计划343万元的91.84%;养路费征收670.91万元,占年计划653万元的102.74%,客运费征收622.58万元,占计划588万元的105.88%。

(三)反腐倡廉工作力度超历史。交通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在公路建设,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方面易发不正当之风,对此,交通局党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为高危行业的头等大事来抓,按照中央、省、市、县纪检监察会议和文件要求,以建立组织为领导,以出台政策为准绳,以加强教育为抓手,重点消除了交通高危行业易发腐败的温床。一年来,我局出台了反商业贿赂和不正当竞争等反腐倡廉文件,开展了由市交通局主办,由局协办的全市交通系统高规格的党风廉政知识竞赛活动,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此外,我们还牢牢把握安全这根弦,将公路建设施工、水陆交通安全和综合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年度安全工作责任制并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书,坚持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经常对车站、码头、渡口进行安全大检查,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确保了辖区内公路、水上及站场的安全,确保了2012年春运、“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旅客的安全。其它法规、信访稳定、纪检监察、工会、财审、计生、机关管理等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感到:交通工作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离不开局党组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广大退、离休老同志和社会各届的关心。特别是长年奋战在一线的交通系统干部职工,他们工作负责,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全局工作全面开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县交通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缺口大。我县公路总里程和公路密度尽管在全市并不落后,甚至排在前列,但公路技术等级总体偏低,抗灾能力差,急需提高等级。XX年—20xx年两年,上级共下达我县“村村通”工程计划284.3公里,而我县民生工程计划两年共560公里,按市级以上每公里补助15.5万元计算,仅上级补助资金缺口达3548万元。随着建材价格的上涨,现每公里水泥路需30万元建设资金,而目前多方资金加在一齐才26.5万元,从而又加大了资金投入。因此,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二是价格低给工程质量、进度造成影响。由于上级和地方配套资金仅26.5 万元,因此,2012年我县“村村通”工程每公里平均中标价控制在27万元左右,按照现行标准,正常价格每公里应在30万元以上,中标价与正常施工价之间悬差大,从而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压力,造成“村村通”工程进度缓慢,工程质量也难以保证。

三是工程欠帐较多,稳定工作压力大。由于历史遗留的工程欠帐多和人员多,造成稳定工作压力大。

四是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执法不公,随意性较大。

二、2012年通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及工作重点

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的总体发展思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建干线、构网络、提等级、保畅通,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全县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目标:确保2012年完成统计内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不包括国、省、县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各项建设计划全面完成。

工作重点:

(一)实行三级联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2012年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攻目标:一是加大争项目力度,争取国家投资。要争取通乡公路建设计划,“村村通”工程建设计划,“路通车通、有路必养” 建设计划的实施。二是三级联动,发动全社会筹集建设资金。要争取县政府预算外建设资金;要用少量补助资金,引导乡镇投入“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要发动村级组织名人、大户捐助公路建设资金。三是招商引资筹集站、场、亭建设资金。积极引进企业经济大户投资并参与经营。2012年,我县除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外,一是投资4.74亿元,动工兴建10.985公里的新东方大道和s102省道改线;二是加大修建“村村通”工程力度。2012年,投资8250余万元,修建200公里的“村村通”工程项目建设,改建县乡道路25公里;三是投资210万元,新改建10个标准化渡口和济河渡改桥;四是投资345万元,修建谢桥、刘庄煤矿、黄桥、八里河、夏桥、新集、三王等6个农村客运站和颍城至刘庄、颍城至杨湖、颍城至陈桥、颍城至新集、颍城至润河等5条县乡班线候车亭、招呼站,努力实现“路通车通、有路必养”建设计划;五是投资178万元,完成陈桥、夏桥、十八里铺、江口、颍河、耿棚、半岗、王岗等8个交管站标准化建设,并一次性争取通过省局达标验收。

(二)理顺公路建养招投标,提高公路养护水平。进行公路建养体制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贯彻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理顺建养关糸,提高养护水平。过去几年,由于“管人的不管路,管路的不管人”,改革很难进行。2012年,我们要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用于公路建设与养护的资金争取到了交通局,改革需要雄厚的资金做保障。我们要抓住国家东向发展的战略机遇,迅速拿出改革方案,加大公路建养步伐。

(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加强行业管理。2012年,我们要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按照“强化管理、规范行为、健全机制、确保有序”的方针加强行业管理,坚决查处公路、水上“三乱”行为,确保我县行业管理规范有序。

——客运市场。2012年,全县计划完成客运量443人次,完成客运周转量25580万人/公里。同时,在去年整顿的基础上,继续抓好道路运输市场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倒”客、“甩”客、“卖”客、“宰”客及欺行霸市等违章经营行为。以“平衡运力、优化结构、规范营运、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强运力结构调整,对热点线路要严控运力,让热线冷下来;对边远乡镇要适情投放运力,以解决群众乘车难问题,坚决禁止“黑车”参运,让合法经营行为占领我们的道路运输市场。

——货运市场。2012年,全县计划完成货运周转量352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23640万吨/公里。同时在货运市场管理上,主要是以危货运输为重点,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危货运输市场。严格进行年度车辆审验和技术等级评定,严肃查处无证经营行为,把好市场准入关。在整顿货运市场的同时,进一步规范货运配载、货运代理等服务市场,鼓励他们转入物流领域,发展现代物流。要力争筹建一个道路运输协会,让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由部门行为变为社会行为。管理模式上让每个驾驶员参与进来,相互制约,共同管理,切实维护广大司机的切身利益。

——维修市场。要以培养诚信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维修协会在维修行业的积极作用,引导维修行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一是规范维修企业资质管理;二是加大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力度;三是向社会公示有资质的各维修厂家。凡是未达到资质的维修厂家,必须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关闭或予以取缔。

——行政执法管理。由于交通系统人员多、摊子大、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行政执法管理工作一直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2012年,局党组决心下大力气抓好行政执法管理和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行政执法监察大队,配备最精干的力量抓行政执法队伍整顿。使交通行政执法管理工作要有新突破,要按照“广泛宣传、严管重罚;短期治标、长期治本”的思路进行管理,并注意搞好“三个结合”,即:专项治理与源头治理相结合;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部门联手与区域联动相结合。在路政执法过程中,要处理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治理超载问题上,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既不能出现公路“三乱”,又要防止“一治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发生。

——安全管理。交通安全情系万家,事关稳定。时刻要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依法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管理法规,强化安全监督执法,实行地方首问负责制,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新局面。就水上安全而言,要加强对船只的检查审验工作,救生设施要齐全,坚决打击“三无”船舶和人畜混装等违章载客行为,确保我县无水上安全事故的目标实现。就道路运输而言,要以“反超载”、“禁三品”、“查违章”为重点,抓好道路运输安全,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责任,全面消除隐患。

(四)依法行政,全力抓好规费征收。交通规费,取之于车、用之于路,是公路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交通规费的返回部分,是交通部门的事业经费。因此,征收任务能否完成,既关系到全县公路建设的发展,又关系到我局员工的利益。因此,系统上下要以大局为重,认真负责地抓好交通规费的征收工作。2012年,计划征收各种规费1601万元。其中:运管费征收346万元,养路费征收659万元,客货运附加费征收596万元。

(五)强化管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市委书记宋卫平对全市交通系统寄语的殷切希望,也是新时期交通工作任务、再造交通辉煌的关键所在,必须顺应时势,高起点地抓好队伍建设。造就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员参与、奋发向上、为“建设新交通、实现新跨越”的复合型人才,为***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0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我县今年的农业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农业发展要求,狠抓了各项发展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的组织和落实,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促进了大旱之年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划上了圆满的句号。2010年全县预计实现粮食总产9093.4万公斤(科技数,下同),比上年增99.4万公斤,增长1.1%;水产品总产量105万公斤,比上年增4.8万公斤,增长4.8%;农村劳务总收入2.32亿元,比上年增0.32亿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305元,比上年增242元,增长11.7%。现就我县今年及十一五期间的农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把抓粮食生产放在首位,保持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县始终坚持把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促进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的主要途径。通过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产出率;通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规范化种植、农作物间混套种、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病虫综合防治等先进增产科技措施的推广和运用,提高群众生产技能和水平;通过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品种调优,提升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效益;通过组织抓好抗灾、救灾、减灾和恢复生产等工作,有效避免或减少因灾损失。五年来,我县克服了冰冻雨雪、洪涝及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及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粮食连续增产,农业连获丰收的可喜成效,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特别是今年,在遭受10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夏收农作物受灾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县委、政府确立的“小春损失大春补、大春不足晚秋补”的思路,全力抓好了农业抗旱救灾各项措施的落实,通过水稻旱育秧、水改旱、地膜玉米、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等抗旱高产技术措施的大力开展和落实,确保了大灾之年实现粮食增产、农业丰收。

1、粮经作物生产。2010年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3.64万亩,预计实现粮食总产9093万公斤、经作总产2753万公斤、蔬菜总产4715万公斤。分别比上年增1.14万亩、99.4万公斤、286.7万公斤和72.4万公斤。分别比2005年增4.13万亩、887.9万公斤、688.5万公斤和512.2万公斤,分别增长5.94%、10.82%、33.35%、12.19%,年均递增1.16%、2.07%、5.93%和2.33%。整个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58.6万亩,实现粮食总产43362万公斤、经作总产13073万公斤、蔬菜总产21987万公斤,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9.6万亩、3065.4万公斤、5108万公斤和960.2万公斤,分别增长5.77%,7.6%、64.13%和4.57%。

2、茶、桑、果。2010年全县茶、桑、果在地面积3.26万亩,实现总产量502.3万公斤,比上年增0.15万亩和21.3万公斤,分别增长4.8%和4.4%;比2005年增0.8万亩和76.8万公斤,增长32.5%和18.1%,年均递增5.79%和3.26%。

3、渔业。我县的渔业生产,主要以开展“稻渔工程”示范、名特优新水产品引进试验示范养殖为重点,积极探索适宜的渔业发展方式,实现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2010年,全县完成养殖水面2830亩,实施稻田养鱼4050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050吨,比上年增48吨,增4.8%,比2005年增477吨,增长83.25%,年均递增12.88%,农民年人均水产品生产量从2005年的2.11公斤增至4.6公斤。5年来,全县累计开展水面养殖1.33万亩,累计实施稻田养鱼面积3.1万亩(其中稻鱼工程0.49万亩),共计实现水产品产量4200吨。目前,我县的日本锦鲤、南方大口鲶、美国叉尾鮰、日本罗氏沼虾等一批名特优新品种已获得试验示范成功,开始向水产养殖户推广,水产品养殖种类逐年增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一五规划实施以来,种植业和渔业总产值持续稳步增长,农民人均有粮和人均纯收入同时得以稳步提高,2010年全县种植业和渔业总产值达31700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量399公斤、人均纯收入2305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13016万元、36公斤和1134元,增长69.7%、10%和96.8%,年均递增11.2%、1.9%和14.5%。

(二)深入推进劳务活县战略,“培训、就业、维权、创业”四位一体的农村劳务就业模式初步形成,劳务经济成效明显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县进一步强化“劳务活县”战略,切实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外出就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和维护力度,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的持续影响下,县委政府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通过内外结合,广开就业门路,逐步形成了“培训、就业、维权、创业”四位一体的劳务就业模式,保障了全县劳务经济的持续发展。面对今年的特大干旱,县委政府又确立的“家乡损失外乡补,农业损失务工补”的工作思路,认真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各项工作,认真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及创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10年,新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0.6万人,新增转移0.2万人,全县在外务工农民工累计达4.8万人,比上年增0.2万人,比2005年的3.53万人增1.27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13.79万人的34.8%,占富余劳动力5.72万人的83.9%。今年全县实现劳务收入2.32亿元,比上年增3200万元,增长16%,比2005年增1.24亿元,增长2.15倍,年均递增16.52%。5年来,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特别行动计划”等农村劳务培训输出项目,累计开展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及引导输出培训597期2.9万人,其中技能培训35期3435人,有组织输出劳务527批2.7万人,带动1.9人转移就业、700人返乡创业。

(三)扎实抓好农田、农经、种子、土肥、植保、农机等各项强基工作,全县农业基础得以进一步夯实、农业科技及装备水平得以有效提高、农业农村生产及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增强

1、农田基本建设。2006年以来,共开展了4个冬春的农田基础建设工作。共实施完成了“**县5000亩高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县法古灌渠建设”、“**县法古村基本农田建设”、“**县3000亩、2500亩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基本口粮田建设”、及“新马街田冲,柏林白石岩、马蹄寨500亩的战恢基本农田建设”共7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90.93万元,完成田间沟渠建设62条(段)52617米,完成投工16.47万外,累计项目受益面积13730亩,2010年的3000千亩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已启动实施。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成功建设,有效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

2、农村经济经营理。一是扎实抓好了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村容村貌整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农经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5年来,累计完成投377万元,完成了38个农经建设项目的建设,有效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力、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二是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5年内共监督落实农民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畜牧支农补贴等各种支农惠农资金10386万元,都以一卡通的形式发到农民手中,没有发现截留挪用现象发生。同时抓好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农村土地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五项制度”等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未接到加重农民负担的违纪违规投诉案件。三是强化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共接到合同纠纷上报273起,调解成功数262起,调解成功率达96%。四是积极抓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全县共完成69个村委会1752个村民小组的委托代理工作,共移交代管资金90.1万元、固定资产972.7万元、债权总额14.26万元、债务总额13.76万元。

3、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由于我县坡地多、平地少,农机事业发展相应缓慢。2006年以来,我县抓住国家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的机遇,切实加大小型农机作业示范推广力度,扩大机耕机耙面积,5年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40万元,共引进推广大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微耕机等3种适宜我县农机作业的新型农机具240台(套),各种加工机械46台(套)。今年全县共拥有各类农业机械53820台(套),其中拖拉机508台,农机总动力达9940万瓦特,比2005年增1706万瓦特,增20.7%。2010年农机作业面积达57066亩,比2005年净增42045亩,增长3.5倍。

4、种子管理及良种推广。五年来,全县共进行种子质量抽检和留样备查144个品种,检验样品144个,检验合格134个,对不合格品种已责令退回禁止销售,有效保障了生产安全;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20组304个品种,杂交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21组388个品种,共筛选出适宜我县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26个,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了有效的良种贮备;推广杂交水稻种子234个品种21.9万亩,推广杂交玉米种子182个品种42.4万亩。2010年共完成杂交水稻种植4.6万亩,杂交玉米种植12.6万亩,分别比2005年增0.5万亩和3.5万亩。

5、植保植检。五年来,全县累计组织防治各种病虫草鼠害510.93万亩次,挽回产量损失7062.85万公斤。其中今年共发生64.18万亩次,组织防治117.02万亩次,共计挽回产量损失1498.3万公斤。今年共深入田间开展病虫调查284人次,向上报送病虫信息208期,发布病虫情报13期260份,开展检查和备案水稻品种78个10.1万公斤、包谷品种90个20.6万公斤,进行农产品调运检疫46批615吨,实施茶园产地检疫3200亩。

6、土壤肥料。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共组织实施了3年度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其中:完成了省农业厅测土配方施肥项目19.5万亩,国家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92.49万亩。累计在全县9个乡镇70个村(居)委会3215户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和土样采集工作,开展样品测试2588个,建立农户施肥长期监测点27个,实施肥料效应田间试验62组,进行同田对照简比测产试验160组,发放施肥建议卡13.7万份。累计完成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大面积推广92.49万亩次,共实现节本增效5923.2万元。其中今年完成30.32万亩,亩比常规施肥少用化肥纯量5.1公斤、增产43.41公斤,亩节本增效81.8元,实现节本增效2481.4万元。

7、农业环境保护。十一五以来,累计进行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测158期308个品种1859个样品,比十五期间增加检测样品1801个,市场样品检测合格率为97.8%,比十五期间提高了15.6个百分点,其中今年共开展检测32期84品种605个样品,检测合格率99.5%,比2005年同期增检26期52个品种547个样品,合格率提高13.3个百分点。组织实施了**阳荷、**灯盏窝蜜桔地理标志登记申请,其中**阳荷已通过了农业部专家评审。进行了青龙山茶厂绿色食品及阳程食品厂无公害土鸡蛋的组织申报,目前,省、州相关部门已经对其进行了产地环评及样品抽检。抓好了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全县农业污染源553户(其中种植业源449户,水产养殖业源31户,畜禽养殖业源73户)。进行了外来入侵生物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发现了外来入侵物种水花生、马缨丹、水葫芦等9个品种,累计发生面积5197公顷;发现野生植物资源有川桑、云南大百合、云南枸杞、野生金荞麦等11个品种,总分布面积746.9公顷。

8、农村能源及生物资源。五年来,农村源建设重点抓好了国债沼气项目的组织实施,共完成投资480万元,建设完成农村沼气池2800口,全县农村沼气用户达4.1万户,覆盖率达74.1%。生物资源上,围绕农、林、畜、渔、副及加工等,切实加快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力度,2010年已建立生产资源产业基地8.2万亩,实现生物资源总产值6.1亿元。

9、农业行政执法。一是加大各种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法制观念和依法经营意识;二是积极推进农业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成立了农业执法大队,进一步规范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三是切实加强国家禁用、限用等危险化学农用物资的管理和使用,强化宣传、指导和检查,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环境资源;四是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无证经营农资等违法行为,共检查企业、个体农资经营户经营门点2512个(次),依法立案查处各类违法事件514件,取缔无证照经营农资门市6个,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53个,查获制假农资181.4万公斤,挽回经济损失1814万元,收缴“毒鼠强”等剧毒鼠药11万余克,收缴销毁假冒伪劣、过期失效农药22个品种1194公斤,查处假化肥31吨,查处退回未经登记公示种子6550公斤;五是是加强渔政执法工作,制定颁发了县域内主要河流河道管理规定,严厉查处炸鱼、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共立案查处渔政案件35件,没收电鱼机34台,进行经济处罚8人,警告9人。使电鱼、炸鱼、毒鱼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县境内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

10、挂钩扶贫和新农村建设。5年来,县农业部门认真抓好了挂钩扶贫点结对帮贫、新农村建设、支援灾区恢复重建等帮扶工作。共为21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帮扶水泥2000余吨,支持资金70余万元,帮扶贫困大学生解决学费、帮扶残疾人家庭和残疾儿童等累计帮扶资金5万余元;干部职工开展“爱心圆梦”、四川汶川大地震及抗灾救灾爱心捐款等累计达15万余元;开展抗旱救灾捐款9500元,向玉树灾区捐款2600元;帮扶鸡街王家塘村建设发展资金累计15万元。

11、科技推广体系及队伍建设。一是根据中央、省、州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先后完成了县土壤肥料工作站、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种子管理工作站、茶叶工作站、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站、劳务输出局的职能划转和改革工作,并于2008年底基本完成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乡镇农技站收归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结束了乡镇农技站“三权”下放长达十余年的管理体制。全县农业管理管理体制逐渐理顺,机构设置更为合理、工作职能职责更加明确,为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保障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切实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提升科技人员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5年来,通过采取与省、州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委托培训等方式,全县农业系统共有97名科技人员通过不同渠道的学习取得了大专以上农业院校毕业文凭,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已达129人,占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2.7%,比2005年提高了54.9个百分点。同时,认真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管理工作,共组织农业系列科技干部申报高、中、初级各级职务100人,取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22人,中级职务任职资格36人,初级职务任职资格48人。

二、主要经验及体会

回顾十五以来的农业工作,最主要的经验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即:政策是基础、领导是保障、科技是支撑、投入是关键。

(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促进全县农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是自200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以6个一号文件,制定下发了关于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但实行了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生产资料增资综合补贴及农机购置补贴等,还免除了几千年以来的农业税,极大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二是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时机,及时制定出台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组织领导全县各级各部门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和落实,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切实调动全县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的保障了农业的顺利发展。十一五期间,累计落实粮食生产补贴、良种补贴、农资增支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地膜及新增粮食面积种子补贴、农业救灾恢复生产等各项资金补贴累计达7390.45万元。其中:种粮补贴、地膜补贴及新增粮食面积种子补贴资金574.82万元;油菜补贴46.62万元;种粮农民综合直补6629.0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40万元。

(二)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统一思想、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是推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始终坚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切实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涉农部门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统一思想,增进共识,相互协作配合,为全县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县县委政府每年年初均及时召开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及早研究部署农业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及其配套政策措施,并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及各涉农部门,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明确,分工具体,上有人管,下有人抓。二是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督促指导农业生产,开展现场办公,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三是县人民政府将粮食总产、农民人均纯收入,重点产业发展纳入每年的政府工作目标考核,有效的促进各项农业工作的全面发展。四是农业科技部门结合云岭先锋、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的开展,切实增强全县科技人员抓好农业科技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以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基层党风廉政试点等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健完善农业部门内部管理制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民主决策、科学管理、依法行政和社会监督,有效保障和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切实强化农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将每年的重大农业生产目标、重点科技推广纳入科技人员岗位职责进行考核,任务到站,责任到人,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大力强化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应用率,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是自去年开始,重点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玉米三大增产技术措施的推广运用,努力提高群众粮食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带动大面积粮食生产单产水平提高。今年共完成粮食作物高产创建6.6万亩;实施间套种样板6.4万亩,带动大面积生产19.5万亩;推广地膜玉米栽培4万亩。通过这三项重点科技项目的推广实施,共计增加粮食产量960万公斤,有效弥补夏粮因灾损失,保障了大灾之年粮食丰收。二是切实加大两杂良种推广、优化种植、规范化种植、病虫综防、科学施肥、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等十一项增产增收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累计推广达156万亩,比上年增9万亩,基本实现农业生产的全覆盖。农业实用技术推广覆盖率分别达播种面积的76.5%和农民总户数的91.7%,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7.6和11.3个百分点。十一五以来,累计推广各种实用科技措施面积达670万亩次,比十五期间年增78万亩。三是切实加大粮油、经作、果蔬优质品种的推广种植力度,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2010年优质粮油面积达34万亩,占全年粮油种植面积58万亩的58.6%,比2005年增加9万亩,优质粮油种植比例比2005年提高12.1个百分点;优质经作及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比2005年增0.7万亩;优质水果面积6000亩,比2005年增1050亩。四是大力开展样板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实用科技措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今年全县共完成各类科技示范样板12400亩,比上年增1200亩,涉及冬农、大春两季的粮食、经济作物及水产养殖。十一五期间共举办科技示范6.15万亩,比十五期间多2.1万亩。通过科技示范样板的大面积、高质量举办,使无形的技术推广变成直观的现场,充分展示先进科技的增产增收效应,使农民“看得见、听得明、问得清、学得透”,引导农民自觉应用先进科技,有效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大面积生产快速转化和推广应用。五是全面开展农民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接受科技、应用科技的能力。5年来,累计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1676期13万人次。其中:举办“绿证”培训班1063个,培训人数7480人次,颁发“绿证”2611份;开展新型农民培训4个年度,完成农村实用技术4096人,已毕业312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97期2.9万人。

(四)积极争取和整合资金,加大资金投入,是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前发展的关键

我县财困民穷,自身投入发展能力极其有限,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及省、州的政策性资金投入,是我县农业能否持续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县农业部门积极主动向农业部、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等上级政府部门争取到各种农业发展建设项目150余个,涉及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农村能源建设、生物资源开发、基本农田建设、冬季农业开发、新型农民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村容村貌整治、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等各个方面,累计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100万余元。通过项目资金的投入建设和实施带动,进一步改善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有力推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群众经济增收,为积极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然灾害频发,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依然突出,农业增产增收难度较大。我县耕地总量不足且零星破碎,局部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加之每年不断出现的干旱、洪涝、和冷冻等自然灾害,给全县粮食增产、农业丰收带来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

(二)认识不一,相关产业发展进展缓慢。各乡(镇)、各部门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认识不一,重视程度各异,缺乏统一、明确、持久和长远的共识,相关发展政策和扶持措施不完善、不到位,产业发展零星、分散、参差不齐、进展缓慢,如蚕桑、水果、蔬菜等。

(三)农业生产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结构调整难以取得新突破,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缓慢。由于我县农业生产上客观存在自然环境劣势,耕地流转和利用规模化程度低,现有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能力弱,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生产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生产无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生产“散、乱、杂”的现象尚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外向型农业发展滞后,农业生产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上,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难以取得新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缓慢。

(四)科技推广经费匮乏,农业科技推广的转化率和贡献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投入不足,一些必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受到限制,导致科技推广的深度和广度得不到有效挖掘,科技推广的成效未得以充分显现,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五)生产资料价格高,群众投入不足,科技措施落实难度增大。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一直较高,且稳定性差,农户必要的生产资料投入受到制约,加之农村中科技知识、栽培管理技能较高的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跟不上,造成农业生产和科技措施推广的落实难度大大增加。

四、2011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州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四大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立足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生产政策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改革创新,确保全县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标任务

2011年全县农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4万亩,比上年增0.36万亩,增0.5%,其中:粮豆作物播种面积54.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9200万公斤,比上年增107万公斤,增1.2%;计划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万亩(含蔬菜),比上年扩大0.49万亩。渔业养殖面积3200亩,实现水产品产量110万公斤,比上年增5万公斤,增4.8%。全县实现种植业、渔业总产值35500万元,比上年增3800万元,增12%。计划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人,实现有组织输出3000人,全县全年在外务工民工达5万人,比上年增0.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1800万元,增7.8%。计划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580元,比上年增275元,增12%;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03公斤,比上年增4公斤,增1%。与此同时,全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提高,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发展,粮食安全及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业技术装备得到较大提高,农业内部结构更趋于优化,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农村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三)工作重点及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继续是2011年农业工作的重点。要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要适度扩大全县农作物特别是粮食播种面积,大力推广旱地作物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措施,加大小春和冬季农业开发,提高耕地利用率。二是加大“两杂”良种推广力度,提高“两杂”良种覆盖率。在抓好坝区巩固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边远山区特别是石山区的推广种植力度,石山区杂交玉米种植面积在上年基础上扩大1.5万亩。三是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认真落实抗灾减灾工作措施,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降低粮食因灾损失。四是根据省、州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要求,狠抓水稻、玉米高产创建及农作物间、套种工作,促进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

2、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政策

进一步扎实抓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和组织实施,确保农民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畜牧支农补贴、种粮补贴、小麦其它各农作物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促进全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3、抓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认真抓好商品蔬菜、优质油菜、优质水果、优质粮豆、茶叶生产、名特优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群众经济增收。

4、全面抓好农业发展项目建设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基础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项目建设投入的良好政策机遇,认真研究国家、省、州的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充分挖掘我县农业发展的资源和优势条件,做好各类项目规划和储备,及时编制上报适宜的产业发展项目,做好项目申报的上下通联工作,提高项目获批率,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投入我县农业发展。

5、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制定完善种植业、渔业养殖无公害技术措施,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监管,严把化学投入品的污染关口,加强“三品”申报认证和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提高我县农产品进入市场、占有市场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投入,逐步提高我县农产品检测能力和水平。

6、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以实施农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组织化生产经营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如优质小杂豆、优质稻、优质水果、蔬菜等,努力培育支柱产业,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协调引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行订单生产,逐步引导建立完善利益连接机制,推行“企业+合作社(或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依法加大农村耕地流转程度,提高现有耕地的规模利用,建立多种形式并存,利益连接紧密的新型产销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进程。

7、强化农机监理工作,加大农机技术推广,推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责任思想,认真履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职责,切实抓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确保全县农机“挂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达95%以上,确保农机安全事故指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二是结合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的使用,认真做好适宜我县山区农机作业的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做好群众对农机产品质量的举报投诉,积极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增强农业生产物质技术装备,减轻生产劳动强度。

8、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就业工作,扩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按照“政策引导、有序流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要求,一是依托县职中、农广校、农机推广站等职业技术培训力量,积极开展各种实用技能培训、宣传引导、组织对接等措施,提高务工人员谋职、就业能力,扩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二是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机遇,积极组织、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州、县等周边地区进行“家门口”务工,让农民工“出工厂、上工地”,参与乡村公路、安全饮水、水库除险、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建设,实现劳动力转移途径多元化;三是充分利用政府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小额贴息贷款、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条件,鼓励农民工利用自身积累的技能、资金进行创业,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和特色种养殖业,带动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四是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重点产业建设、劳务输出、农业实用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农业教育和科技培训工作,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充分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农业新科技的转化应用。

9、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工作,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能力

通过认真组织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和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案件办理质量,切实改变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兼职杂乱、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不高、执法不规范、案件执行力低、履行执法主体不够到位的现象,使全县农业行政执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农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