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协会援建项目2008年工作总结

扶贫开发协会援建项目2008年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可以说,写总结是不可避免的了,总结就是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简单阐述,那么,总结的相关范文要怎么去写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扶贫开发协会援建项目2008年工作总结,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我县2007年度科技培训,在扶贫开发协会的大力扶持下,顺利完成了培训活动内容,本活动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科学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广和普及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引导群众发展生产的重要措施,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现将培训完成情况做一个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5乡2镇36个村委会363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为1353.57平方公里,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5%,其中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全县总人口23651户87428人,其中农业人口18415户67811人。人均纯收入1080多元,人均口粮370公斤左右。虽然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有一部分农民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

二、完成情况

培训工作自2007年10月开始,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培训计划,培训范围涉及5乡2镇7个村委会1100人次,开展养殖业(养猪)培训、种植业(种茶)培训,培训经费15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养殖业培训

根据我县农民在生猪饲养中存在的饲养周期长,成本高,无防病意识等问题,为改变传统的饲养方法,提高农民的生猪饲养管理技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养猪饲养培训,共计5期,受益300多人次,每期培训15天左右。具体由县扶贫办负责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课堂讲解和现场操作演示,培训内容包括建盖厩舍、选购良种仔猪、科学配料、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等技术。

2、种植业培训

要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首选项目就是茶产业开发,目前我县茶叶种植面积有3.5万亩,但我县农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无生产技术,导致管理不善,单产低,效益差,需要加强对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方面的培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茶业种植培训,共计16期,受益800多人次,每期培训20天左右。具体由县扶贫办负责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实地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开垦、茶苗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

通过以技能的培训,使农民能够基本掌握养猪、种茶技术,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质,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加强对种养业的管理能力,减少了发病死亡率,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为今后的发展铺垫了基础。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要详细地叙述工作任务、完成的步骤、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步骤和措施,要写得详细、具体,对取得的成效要表达得形象、生动。在写工作回顾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照应到下一部分的经验教训,使之顺理成章地引出来,不至于造成前后不一的感觉。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省扶贫开发局:

2018年,我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由实施高峰期转入精细管理期,在省农发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省级各项目管理单位及早部署项目审查、下达批复;省项目办高度重视项目实施督查、问题整改;两市项目办主动抓项目协调、各县(区)项目办及项目执行单位主动抓项目具体实施,各项工作任务已按照年度计划安排稳步推进。现将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18年上半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年项目投资概况

2018年度项目总投资约11273万元,占整个项目总投资70812.7万元的15.9%。按出资比例为IFAD贷款3804.2万元、政府配套3552.8万元(包含项目管理费708万元)、银行贷款1768万元、合作社和农户自筹共计2148万元。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下达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1月初,我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2018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和《2018年度项目采购计划》获得国际农发基金“不反对”意见。省项目办以青农扶办〔2018〕2号文件下达了工作计划。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项目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批准的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采购计划要求,抓紧编制2018年度项目实施方案、采购方案并报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2.落实2018年度国内配套资金。省项目办根据国际农发基金批准的《2018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积极同各省级项目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衔接,确定2018年度项目投资规模,落实国内配套资金2770万元(不包含各县区历年结余资金)。3月27日,省政府办公厅以青政办〔2018〕30号文件下达了国内配套资金。

3.持续强化项目督查检查。为保证各项目县(区)项目实施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顺利推进,省项目办多次联合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赴各地区进行项目督查检查。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今年3月27日至4月4日,省项目办会同省水利厅、农牧厅、林业厅等部门对我省2018年度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前期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往年度项目遗留问题进行了排查,以青农扶办〔2018〕5号文件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提出整改要求。6月,省扶贫开发局盛宗毅副局长带队,联合省水利厅、农牧厅再次对项目实施管理、财务提款报账、项目档案归集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督查,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部门项目实施管理、提款报账等工作,安排部署迎接2018年度国际农发基金项目评估检查团各项工作。

4.项目首款报账顺利完成。我省2018年度项目首笔报账申请于2月14日由省财政厅正式向国际农发基金总部提交,经审查、批准、转付等程序,3月13日报账资金回补到账,共历时18个工作日。省项目办主动配合省财政厅对各县(区)提交的报账资料实行了标准的严格审核,各类报账资料进行了至少3次以上的审查、补充和完善,确保各类项目报账信息完整、准确、有效。经国际农发基金审核后,所有报账资料一次性通过,各类报账信息100%,为项目资金顺利回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笔报账共申请资金2652524欧元,实际到账资金2652524欧元,报账资金到位率100%。项目报账资金的到位,有效缓解了各项目县(区)资金短缺的压力,为全面完成国际农发基金要求的年度提款报账任务奠定良好开端,为各类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及时的资金保障。目前,即将实现向国际农发基金的第二次报账申请,报账金额约5000万元人民币。

5.完成项目年度审计。根据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建设的要求,省审计厅对我省国际农发基金2017年度项目进行了审计,这是我省农发项目按照外方规定接受的第二次年度审计。目前全部审计工作程序已完成,省项目办已根据审计要求回复了征求意见,待正式审计报告送达后,立即开展相应的整改工作。

6、开展中期调查评估。2018年我省项目将迎来国际农发基金的中期评估。为做好中期评估各项工作,省项目办下发了青农扶办〔2018〕7号文件,对中期调查、开展评估、迎接检查等各项工作做了详尽的安排部署,目前中期调查工作已全面开展。预计6月30日前,中期调查报告、中期评估报告、项目进度报告、监测评价报告等工作能够全部完成,按照国际农发基金要求的时间节点,按时上报各类报告报表。

7.加强机构能力建设。一是积极协调省财政厅落实了2018年度项目管理费128万元;二是赴湖北省进行了中期评估考察学习;三是新聘用工作人员2名,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一)继续抓好项目实施管理

2018年,我省项目将由实施高峰期转入精细管理期,除抓好各类项目实施外,还要开展提款报账、赠款项目、金融服务等重点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下一步省项目办将继续抓好项目实施管理各项工作。一是抓好2018年度各类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按照年度计划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对个别县(区)以往年度未完成项目进行重点跟进,确保项目在2018年内全面完成并实现提款报账。

(二)做好项目年度检查工作

国际农发基金将于7月2日派出评估检查团来青,对我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和第三次年度检查。为做好迎接评估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省项目办将充分征求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意见,及早安排部署,力争2018年度检查获得“满意”评价,继续保持我省项目在国内在建项目中的地位。一是认真总结自2017年7月至今的项目进展情况,部署迎接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迎检方案的制定;二是对照2017年项目检查团同我省签署的《备忘录》,逐条逐项梳理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备忘录各项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的归纳;三是结合6月的督查工作,督促各县(区)项目办及项目执行单位着手对项目相关的文件、会议纪要、项目文本及批复、影像等重要文献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四是要求各县(区)项目办衔接各执行单位,确定本地区项目检查地点、检查路线、陪同人员等,特别做好各项目点的准备工作。五是做好中期调查报告、中期评估报告、项目进度报告、监测评价报告的完善,按时提交报告报表。六是根据同检查团签订的《2018年度备忘录》,提前部署各项工作、科学合理细化内容、及时下达工作任务、抓好工作开展落实,确保项目实施管理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二)做好审计整改相关工作。

根据审计工作程序,省审计厅于近日将正式向国家审计署和国际农发基金提交《2017年度项目审计报告》。省项目办将根据《审计报告》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整改工作,按照程序和时间要求,向省审计厅审计组和国际农发基金北京办事处报告整改情况。省项目办将印发《审计报告》至各地各部门,要求认真对照梳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规范项目实施和管理。

(三)做好项目提款报账工作

根据我省项目实际进度,力争在2018年下半年能够实现两次提款报账工作,不仅完成国际农发基金给我省下达的7000万人民币的报账任务,更要争取全年完成13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回补量,充分解决各县(区)项目资金短缺的压力。一是督查各县(区)项目办财务账务处理情况;二是指导各县(区)项目办做好项目文件、资料、票据、凭证等报账资料的收集工作;三是协调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对各自“归口管理”的项目执行单位报账进度给予更多关注和督促。

(四)做好年度计划编制工作

根据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实施管理要求,省项目办将在10月份组织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各县(区)项目办、项目执行单位开展2019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采购计划的编制工作。省项目办将提前谋划、认真研究、科学合理的制定2019年度的计划。一是结合2018年项目执行实际,在充分征求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和各县(区)意见后,合理制定2019年度的项目实施内容、规模、资金投入等;二是结合2018年项目采购执行实际,在充分征求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和各县(区)意见后,科学制定2019年度的项目采购方式;三是及早向国际农发基金上报编制完善的计划,在获得“不反对”意见后,及时印发至各地各部门,为各地各部门提前做好2019年项目前期准备提供依据。

2018年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要详细地叙述工作任务、完成的步骤、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步骤和措施,要写得详细、具体,对取得的成效要表达得形象、生动。在写工作回顾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照应到下一部分的经验教训,使之顺理成章地引出来,不至于造成前后不一的感觉。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省扶贫开发局:

2018年,我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由实施高峰期转入精细管理期,在省农发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省级各项目管理单位及早部署项目审查、下达批复;省项目办高度重视项目实施督查、问题整改;两市项目办主动抓项目协调、各县(区)项目办及项目执行单位主动抓项目具体实施,各项工作任务已按照年度计划安排稳步推进。现将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18年上半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年项目投资概况

2018年度项目总投资约11273万元,占整个项目总投资70812.7万元的15.9%。按出资比例为IFAD贷款3804.2万元、政府配套3552.8万元(包含项目管理费708万元)、银行贷款1768万元、合作社和农户自筹共计2148万元。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下达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1月初,我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2018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和《2018年度项目采购计划》获得国际农发基金“不反对”意见。省项目办以青农扶办〔2018〕2号文件下达了工作计划。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项目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批准的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采购计划要求,抓紧编制2018年度项目实施方案、采购方案并报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2.落实2018年度国内配套资金。省项目办根据国际农发基金批准的《2018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积极同各省级项目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衔接,确定2018年度项目投资规模,落实国内配套资金2770万元(不包含各县区历年结余资金)。3月27日,省政府办公厅以青政办〔2018〕30号文件下达了国内配套资金。

3.持续强化项目督查检查。为保证各项目县(区)项目实施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顺利推进,省项目办多次联合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赴各地区进行项目督查检查。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今年3月27日至4月4日,省项目办会同省水利厅、农牧厅、林业厅等部门对我省2018年度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前期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往年度项目遗留问题进行了排查,以青农扶办〔2018〕5号文件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提出整改要求。6月,省扶贫开发局盛宗毅副局长带队,联合省水利厅、农牧厅再次对项目实施管理、财务提款报账、项目档案归集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督查,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部门项目实施管理、提款报账等工作,安排部署迎接2018年度国际农发基金项目评估检查团各项工作。

4.项目首款报账顺利完成。我省2018年度项目首笔报账申请于2月14日由省财政厅正式向国际农发基金总部提交,经审查、批准、转付等程序,3月13日报账资金回补到账,共历时18个工作日。省项目办主动配合省财政厅对各县(区)提交的报账资料实行了标准的严格审核,各类报账资料进行了至少3次以上的审查、补充和完善,确保各类项目报账信息完整、准确、有效。经国际农发基金审核后,所有报账资料一次性通过,各类报账信息100%,为项目资金顺利回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笔报账共申请资金2652524欧元,实际到账资金2652524欧元,报账资金到位率100%。项目报账资金的到位,有效缓解了各项目县(区)资金短缺的压力,为全面完成国际农发基金要求的年度提款报账任务奠定良好开端,为各类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及时的资金保障。目前,即将实现向国际农发基金的第二次报账申请,报账金额约5000万元人民币。

5.完成项目年度审计。根据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建设的要求,省审计厅对我省国际农发基金2017年度项目进行了审计,这是我省农发项目按照外方规定接受的第二次年度审计。目前全部审计工作程序已完成,省项目办已根据审计要求回复了征求意见,待正式审计报告送达后,立即开展相应的整改工作。

6、开展中期调查评估。2018年我省项目将迎来国际农发基金的中期评估。为做好中期评估各项工作,省项目办下发了青农扶办〔2018〕7号文件,对中期调查、开展评估、迎接检查等各项工作做了详尽的安排部署,目前中期调查工作已全面开展。预计6月30日前,中期调查报告、中期评估报告、项目进度报告、监测评价报告等工作能够全部完成,按照国际农发基金要求的时间节点,按时上报各类报告报表。

7.加强机构能力建设。一是积极协调省财政厅落实了2018年度项目管理费128万元;二是赴湖北省进行了中期评估考察学习;三是新聘用工作人员2名,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一)继续抓好项目实施管理

2018年,我省项目将由实施高峰期转入精细管理期,除抓好各类项目实施外,还要开展提款报账、赠款项目、金融服务等重点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下一步省项目办将继续抓好项目实施管理各项工作。一是抓好2018年度各类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按照年度计划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对个别县(区)以往年度未完成项目进行重点跟进,确保项目在2018年内全面完成并实现提款报账。

(二)做好项目年度检查工作

国际农发基金将于7月2日派出评估检查团来青,对我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和第三次年度检查。为做好迎接评估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省项目办将充分征求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意见,及早安排部署,力争2018年度检查获得“满意”评价,继续保持我省项目在国内在建项目中的地位。一是认真总结自2017年7月至今的项目进展情况,部署迎接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迎检方案的制定;二是对照2017年项目检查团同我省签署的《备忘录》,逐条逐项梳理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备忘录各项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的归纳;三是结合6月的督查工作,督促各县(区)项目办及项目执行单位着手对项目相关的文件、会议纪要、项目文本及批复、影像等重要文献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四是要求各县(区)项目办衔接各执行单位,确定本地区项目检查地点、检查路线、陪同人员等,特别做好各项目点的准备工作。五是做好中期调查报告、中期评估报告、项目进度报告、监测评价报告的完善,按时提交报告报表。六是根据同检查团签订的《2018年度备忘录》,提前部署各项工作、科学合理细化内容、及时下达工作任务、抓好工作开展落实,确保项目实施管理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二)做好审计整改相关工作。

根据审计工作程序,省审计厅于近日将正式向国家审计署和国际农发基金提交《2017年度项目审计报告》。省项目办将根据《审计报告》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整改工作,按照程序和时间要求,向省审计厅审计组和国际农发基金北京办事处报告整改情况。省项目办将印发《审计报告》至各地各部门,要求认真对照梳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规范项目实施和管理。

(三)做好项目提款报账工作

根据我省项目实际进度,力争在2018年下半年能够实现两次提款报账工作,不仅完成国际农发基金给我省下达的7000万人民币的报账任务,更要争取全年完成13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回补量,充分解决各县(区)项目资金短缺的压力。一是督查各县(区)项目办财务账务处理情况;二是指导各县(区)项目办做好项目文件、资料、票据、凭证等报账资料的收集工作;三是协调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对各自“归口管理”的项目执行单位报账进度给予更多关注和督促。

(四)做好年度计划编制工作

根据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实施管理要求,省项目办将在10月份组织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各县(区)项目办、项目执行单位开展20xx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采购计划的编制工作。省项目办将提前谋划、认真研究、科学合理的制定20xx年度的计划。一是结合2018年项目执行实际,在充分征求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和各县(区)意见后,合理制定20xx年度的项目实施内容、规模、资金投入等;二是结合2018年项目采购执行实际,在充分征求各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和各县(区)意见后,科学制定20xx年度的项目采购方式;三是及早向国际农发基金上报编制完善的计划,在获得“不反对”意见后,及时印发至各地各部门,为各地各部门提前做好20xx年项目前期准备提供依据。

2016年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201X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产业培育年”活动,狠抓特色产业培育,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201X年产业扶贫投入资金总量4.7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0.45亿元,信贷资金1.14亿元,产业带动建档立卡农户5.53万人。目前,完成规模种植茶叶5.3万亩,配套建设园区道路28公里,蓄水池63口。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基地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办一批的思路,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有效整合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资金、品牌、销售网络等资源优势,注重培植和引进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依托现有基础,扶优扶强、优势互补,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行业带动能力和示范引领能力,走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二是做优做实专合组织。创新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借助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优势,发展各类专合组织;三是做精做细家庭农场。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有序流转,引导城镇小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济人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创办家庭农场。
(二)注重回引创业,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南江黄羊、通江银耳、巴州川明参、恩阳芦笋等独特品牌优势,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等,重点在建设用地、财税扶持、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对招商企业予以充分优惠,并重奖投资额度大、销售收入高、税收入库多的有功企业。对招商落地企业,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挂联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个责任单位、一套促进机制“五个一”推进机制,全方位服务招商企业。二是积极回引创业人士。借鉴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全民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库,针对在外成功人士特点专门制定推介项目库,积极回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农,带领乡亲增收致富。三是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成立创业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和平台建设,提升创业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水平,推动贫困群众创业。坚持就近就地转移和劳务输出相结合,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积极拓展就业空间,积极引导农民朋友积极投身巴山新居聚居点、重点镇、工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广大贫困群众就地务工、家门口挣钱。
(三)强化服务保障,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设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专项基金,重点从奖励资金、项目整合、金融扶持等方面,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项目和资金扶持。二是加大项目整合。整合新农村示范县(区)、扶贫连片开发、乡村道路、小农水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用于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产业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建设中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坚持用地优惠。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其所获得经营权的土地上,按照审批规划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修建用于种养业生产和管理、服务的非永久性建筑物、地面构筑物的,其占地按照农村三类建设用地或设施农用地办理相关手续。
(四)创新建设机制,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土地入股、收益保底、产值分成”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权量化、分红、租金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同时,探索反租倒包零租金机制,对农户入股的原承包地,在不伤害已栽植苗木的前提下自收自种黄豆、花生等矮杆作物,并免收租金。二是探索产权改革推动机制。围绕构建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体系,规范搭建县(区)、乡、村三级交易平台、投融资担保公司和产权评估机构,颁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建设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八权一股”证书,规模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是建立市场带动机制。按照市场法则,坚持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的思路,重点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引进培育现代流通企业,大力发展连锁、配送、专卖、会员制销售等现代营销业,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贸对接”,支持农产品进超市、进市场。深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创新销售方式,实现农产品线下实体营销、线上网络营销、举办节庆营销、借力境外营销等相结合,增加销售额。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能力不强。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起步晚,规模小,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对贫困户的带动能力较弱。
(二)产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不强。我市地处盆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灾害频发,金银花、核桃、茶叶、翡翠米等特色产业经常遭受干旱、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袭击,产业基础较为脆弱。
(三)市域经济总量小,资金投入不足。我市所辖县(区)均属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市域经济总量小,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农业经济和特色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四)产业经营水平低,现代农业体系不健全。因利益驱动,企业与农户彼此缺乏信任,产销协作关系没有真正建立,农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和有序流转刚刚起步,与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还有一定差距。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经营集约化,在推动土地规模上求突破。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贫困山区实际,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重点在税收优惠、金融贷款、“四荒”开发等方面突破,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抵押、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
(二)企业集团化,在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上求突破。树立集团经营理念,打破地域界限,有效整合现有农产品加工资源,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围绕“六大”特色产业,以县为单位,培育一批又发展潜力、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逐步改变企业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局面,努力提高效益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三)品牌市场化,在提升农产品竞争实力上求突破。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巴食巴适”区域品牌,尽快出台区域品牌管理使用办法、积极争创1-2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驰名品牌和商标,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扩大贫困群众依靠特色农产品增收致富的路径。
(四)经营标准化,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求突破。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民,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是用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技术化。鼓励经营主体健全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生产体系。探索利益分配市场化机制,将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和服务者之间通过市场机制联结在一起,以追求产业整体利益,推动广大贫困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