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作述职报告 共47份
国企工作述职报告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国企工作述职报告、国企工作述职报告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国企工作述职报告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自古以来,聪明的人们都强调实际行动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编写报告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长处、避免短处。欢迎阅读小编为您准备的“在国企工作述职报告”,如果您有任何问题需要解答,可以先查看这篇文章!
在国企工作述职报告 篇1深刻领会涉税内容。
州局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原文学习、深刻领会的基础上,迅速把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局、省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税收改革任务,按照报告涉税内容和要求,积极贯彻落实报告对组织税收收入、税制改革、“营改增”扩围、“三证合一、一照 一码 ”商事制度改革、固定资产抵扣政策调整、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本职,奋发有为,大力推进《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和要求的各项税收工作。
融会贯通抓好落实。
把学习贯彻《政府工作报告》与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和州委八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全州财税工作会议等结合起来,继续落实好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加强依法治税,深入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各项税收政策措施。依法依规抓实组织收入工作,推动国税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深入落实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提升税收征管水平。加强农业产业领域税收服务,充分发挥税收杠杆职能作用。积极融入“互联网 税务”行动计划,推动税务标准化试点,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拓展国地税深度合作,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绩效管理、队伍建设等各项税收工作,积极做好5月1日起实施的“营改增”扩围准备工作,全力支持经济发展,确保各项税收工作取得更好更优的成效,实现税收与经济同步协调增长。
突出重点推动发展。
把学习领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与落实好今年各项税收工作有机结合。按照省局对“十三五”税收工作规划,以及对20xx年国税工作的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安排,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税收新常态,有力推进组织税收和深化改革各项措施,全面分解细化落实州局党组确定的今年8项重点工作任务、10个具体目标和30项督查内容。从观念、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税收工作创新力度,进一步深化组织收入、税收征管、纳税服务、信息管税等工作,进一步落实系统和谐和维护稳定、依法履职和防范风险、队伍建设和廉洁从税
查看更多>>述职报告当中的重点要素好掌握吗?这段时间我们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赶紧去写一份述职报告吧。对已有的问题做好改进,本文作者经过精挑细选为你编辑了“在国企工作述职报告”相关内容,为方便日后访问请收藏此页面!
在国企工作述职报告【篇1】一、积极协助企业向上争取资金
一年来共协助企业争取资金4825.43万元,其中:协助有关部门向中央财政淘汰落后水泥节能减排资金1541万元,向上争取产业聚群资金、农产品加工项目等资金721万元,促进了企业生产发展。
二、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有企业保值增值。
(一)加强资产评估工作监督。认真贯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拟定补充规定和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检查;重点对产权交易进行市场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执法监察,及时总结,完善和规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行为。20xx年共完成资产评估确认35项,资产评估价值21100.54万元,通过社会公开拍卖5852.32。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完成年度国有资产报表汇总工作,及时完成20xx年度29家国有企业年度报表汇总工作,并对行业、部门国有资产的存量进行分析,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为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提供有效参考数据。
三、加强调查研究,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信息。
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企业增收节支,完成如下调研报告。
1、新形势下财政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财源建设调研。
2、企业财务通则实施情况调研。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研。
四、积极做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
根据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围绕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的政策目标,我市自20xx年2月份以来,积极响应党中央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号召,在市委、市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以及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家电下乡政策,全市至20xx年12月31日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8541台件,销售金额1775.45万元,有8845户农民享受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资金237.2万元,中标企业、经销点、农民反映普遍较好。
五、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一)较好完成国有企业快报、非公企业快报和三明市国资委快报和年报的编制工作,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为领导提供管理决策信息。20xx年度获得三明市财
查看更多>>工作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这一阶段的工作即将划上一个句号。工作总结可以开始写了,只要写好工作总结,才能把下阶段的工作做好。那么,优秀的总结模板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在国企工作述职报告经典6篇,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在国企工作述职报告 篇12020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在时间表、路线图的倒逼下,各地国企改革正在提速换挡。通过改革提高企业效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地的共同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前期出台的“1+n”改革政策和各项改革试点探索,为改革提速换挡奠定了基础。不过,当改革驶入“深水区”,剩下的路只能摸索前行,应该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改革试错空间,用容错机制给改革者兜底、壮胆、打气,保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丢掉心理包袱。行动派多了,经验和教训才会更加明朗,改革之路也才会逐步清晰。
从实践看,思想上畏难、怕出错,是不少地方国企改革推进力度与进展情况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前的采访中,听到一位原大型央企负责人曾表示:“有争议没保护,出问题要追责;干得多毛病多,不干事最快活。”在这种环境下,一些不正常现象出现了——“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提意见的”。
实际上,各方已经认识到了建立容错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17年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若干政策的意见》,就明确要建立免责容错机制。地方上的探索则要更早。2013年,上海提出“建立鼓励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江苏、江西、山东等地都有跟进。
各地的实践很有借鉴意义,但容错机制需要更加完善,才能应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首先,要明确“容”的底线,建立负面清单,明确容错免责具体事项及情形,将“法无禁止皆可为”的思维引入到国企改革中。就目前来看,普遍认为国企改革要符合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三个“有利于”仍需进行细化和说明,并体现在相关规章制度甚至法律中。
其次,要明确“错”由谁评判,探索建立专业评判制度和改革申诉机制及纠错机制。一些地方对此进行了探索,比如山东采取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和国资监管机构联合发文等形式,明确相关程序。对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成立由法律、财务、审计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第三方评判团队来进行评判。
再者,以典型案例、宣传推广等多种形式,营造试错、容错的氛围。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