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网站导航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共43份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9篇)

时间匆匆不等人,工作在繁忙而紧张的气氛中结束了,是时候回顾总结了,对于工作上的总结,不要拉的时间过长,因为有一些曾发生过的错误可能会在大脑中遗忘。那么我们怎么在工作中认清自己?也许以下内容“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9篇)”合你胃口!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1)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知道地受爱,不知道爱别人”,“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尊重,面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好笑,有时甚至会嘲笑,瞧不起还可能会戏弄他人。所以必须从平时亲身经历的事实中理解、培养学生具有同情心和爱心,并让他们乐于助人。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生产与生活,(三)交通与生活,(四)通信与生活。

2、教学目标:

(1)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能正确的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利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在地图中找到家乡的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从了解日常生活中工农业产品入手,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会工人和农民为社会付出的劳动与智慧;了解各行各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知道生产是为了人们的生活。

(3)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古今交通的发展情况,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热情。

(4)社会通信的种类,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通信的使用方法讲究通信道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2、通过给日常生活用品找老家的活动,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

4、联系身边的事例感受通信与生活的关系。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及各自的特点能根据生活实际需要,正确选

查看更多>>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汇总

工作总结之家推荐更多专题:“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按照公司下半年的工作安排,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学会写一份工作计划。在日常工作中,养成长期做好计划的习惯,于我们而言清晰明了的工作计划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的内容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1】

2010年秋季第一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编制了“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我们一起长大”、“班级是我们快乐的家”、“我喜欢我们的学校”四个单元,共12个主题,31个活动。 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学校、社会各种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环境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爱家庭、爱家人,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和居家生活安全意识,行成真爱生命、热爱生活、关系他人的生活态度。

2、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每个人各有所长,学会取长补短,学会与同学合作,诚实守信,平等相处。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人宽容。

3、学会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学习困难,取得成绩的乐趣。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平等意识。

4、热爱关心学校,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学会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能利用图例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图和上学路线图。

三、教学方法与措施

1、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品课和社会课,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该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过程中的依据是什么?课程标准。

2、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

查看更多>>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六年下教学计划汇编12篇

为了跟上公司发展的进度,这时候就可以来给自己做一份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要明确何时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你还在苦苦思索如何写好工作计划吗?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社会六年下教学计划汇编12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品德与社会六年下教学计划 篇1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五(3)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7人。是一个活泼诚实、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对自我、对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比较主观片面。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意图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按照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圈(场域)来建构的,它们分别是: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区(家乡)我是中国人以及走进世界。教材内容都是从生活出发,反映了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编写是在1~4年级家庭、学校、社区等领域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祖国与世界的场景中去,以五年级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我们”的意识的形成,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祖国、民族的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二)教材特色

本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色:

1、教育性

2、综合性

3、参与性

4、

查看更多>>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六年下教学计划汇总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范例六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8篇
品德与社会四下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范文5篇
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范文5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通用
《品德与社会》 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第五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4篇
2019年《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1500字模板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1500字模板
2021年《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精品
小学品德与社会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报告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课件10篇
品德与社会课件10篇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总结
小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总结
2015年第五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范文
上半年品德与社会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上半年《品德与社会》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