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救灾救济科工作总结

民政局救灾救济科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我们总会经历很多各式各样的事情,我们一般会在事情结束之后写一篇总结,总结和心得体会相似,但是比较客观一点。怎么样去写好总结范文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民政局救灾救济科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多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区民政局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我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学习,以救灾救济工作为中心,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勤奋工作,为保障我区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与安定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具体说来,做到以下几点:
一、规范操作程序。在城乡低保工作中,我们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对保障范围、标准的确定与调整、申领程序和管理要求等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做到了既有章可循又简便易行。我们始终严格按照户主申请→书面初审→入户调查→张榜公示→填写申请表→居委会、街道办审核→民政局审批→张榜公布→资金拨付的基本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发放低保金。在界定居民收入时,采取“问、看、访、算、议”五字核查法进行;在调查隐性收入时,采取机动而灵活的方式核实,如通过组织有劳动能力无工作的低保对象定期或不定期参加公益性义务劳动,由于时间上难以调剂,使得那部分有隐性就业收入的低保对象因无时间参加义务劳动而显露出来。
二、规范资金管理。在城乡低保资金管理上,我们切实做到不断完善“三个程序”,即资金审批(注销)程序、发放程序、标准把关程序;抓好“三个落实”,即落实保障金,落实优惠政策,落实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三个公开”,即向保障对象公开,向居民公开,向社会公开。通过建立健全上述的“三三制”,有力地保证了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目前我区共有城市低保户867户,1731人,月发放城市低保金27.3万元;农村低保户206户,467人,月发放农村低保金4.3万元;且均能按时足额发放。
三、积极推行三项救助制度。今年7月起,根据市民政局文件要求,积极宣传并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无固定收入重度残疾人救助制度、临时生活救助制度,至10月为止,我区共有1324人次享受到医疗门诊救助,30人次享受到医疗住院救助;将78名重残人员纳入重残救助;17人纳入临时生活救助。
四、加强督促检查。我们把低保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经常教育和督促全区低保工作者要自觉过好“三关”,即人情关、亲情关和廉政关,把低保工程作为“阳光工程”,抓紧抓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意规范和完善申请、审批、发放、监督等工作程序,完善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制度,并在每个社区(村)都成立了城乡低保工作评议小组,聘请10名热衷于服务群众,责任心强,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具体负责评议和监督工作,使城乡低保工作始终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切实使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救助,使得有限的经费发挥了最好的社会效益。
区民政局救灾救济科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救灾工作总结


2011年7月17日夏邑县部分乡镇遭遇龙卷风袭击,其中济阳、胡桥、歧河等乡镇受灾严重,房屋倒塌,树断路阻,电路被毁,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
灾情发生后,夏邑高中校长韩好典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带领我校23名救灾队员立即前往分包的济阳镇袁东村孙庄,经过3天的艰苦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了打通道路,更换电线杆,清理影响架线的树木,慰问受灾群众等方面的救灾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任务,确保了受灾地区老百姓的正常生活。现将我校救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灾区基本情况:
7月17日傍晚,夏邑县遭受狂风暴雨袭击。我校23名救灾人员根据上级安排于19日上午7点45分提前到达救灾指定地点济阳镇袁东村孙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很多大树被连根拔起,有的被拦腰折断,大量树干、树枝横卧道路中间;很多电线杆被损坏,供电全部中断;民房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且有部分群众受伤,全村受灾较为严重。
二、 主要工作措施
1、 加强领导,组织得力。面对严重的灾情,夏邑高中积极地投入到救灾工作中。19日下午韩好典校长在结束县委县政府针对救灾工作的会议之后,立即落实了上级会议精神,安排了救灾工作具体事宜,使得每天的救灾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2、 确保重点,注重实效。这3天来,韩好典校长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安排了工作,并亲自动手,带领我校救灾人员清理了道路中间的树木,打通了道路,配合供电部门更换了损坏的电线杆,再次清理了道路两旁影响架线的树木。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校救灾地点于21日中午已全部通电,确保了当地村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济阳镇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好评。
3、 思想统一,作风扎实。面对洪灾,我校救灾队员及时的统一思想,投入到抗洪一线,韩好典校长始终站在救灾工作的最前列,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救灾过程中,得知有一根电线杆无法顺利更换。原因是道路太窄,供电局吊车无法通过。在此情况下,在韩好典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完全靠人力顺利更换了损坏的电线杆。正是这种扎实的作风,凝聚了人心,增强了战斗力,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唤起了激情。我校救灾队员在种种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这种精神,鼓舞了受灾村民,也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热烈称赞。
4、 慰问群众,奉献爱心。韩好典校长深入受灾农户,进行慰问,鼓励他们不要泄气,要勇于面对灾情,鼓起勇气搞好自救。21日下午韩好典校长、朱子孝书记代表夏邑高中向救灾地点捐助了3000元人民币,为灾区老百姓尽我校的一份力量。当地村民感动的说:有你们的大力援助,没有啥克服不了的困难
三、 灾后几点反思
1、 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救灾工作根本所在。我们党是人民的党,满足群众的需求是我们党和各级党员干部的根本责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不受损失,面对困难,容不得我们党员干部有不作为的行为,有半点闪失,否则群众不答应,组织也不答应。
2、 切实履行职责,体现先进性,是救灾工作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救灾的过程是一个战时的过程,战时是广大党员干部平时工作作风、意志品质、工作能力、决策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考验干部的过程,更是锻炼干部的过程,救灾的过程,既能体现先进性,更能提高先进性。
目前,我校分包的救灾地点,道路交通路障已清除完毕,损毁的供电、通讯设施已全部恢复,受灾群众情绪稳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防灾救灾工作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市局安全处关于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进一步较强法律法规宣传和科普宣传暨安全教育和演练工作,我校结合实际认真开展并认真贯彻落实,先把我校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向教育局做以下汇报:

我校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开学以来就安全工作认真开展安全工作是学校的第一件工作,把安全工作也放在工作地重中之重来抓。

一、 建立组织,责任到人。学校成立了“防灾减灾”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赵刚校长任组长。由杨志刚校长负责全镇安全工作,同时我校中学部由刘仍民校长负责,各领导和和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工作网络,职责落实到位,并层层追究责任。

二、 依照上级要求务实开展工作:

(一) 我校开学初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布置工作,落实责任,层层开展安全工作会议,对于本学期的安全工作进行细致筹划,认真布置,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工作会议,值周教师会议,分别落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和要求,安排系列计划和措施。

(二) 开学初对中学部建筑物进行安全大排查,尤其是重点部位进行细致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三) 对中学部的用火用电进行安全排查和检修,厕所重新扯线安置灯,配齐灭火栓和消防器材,线路进行检修,用电器的开关和完好情况逐一排查,消除用电用火隐患。

(四) 依照教育局的要求进行消防知识竞赛和开展致学生和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做好防火知识和要求。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活动。

(五) 对我校地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大检查,对食堂依照距离要求逐一落实,严把进货渠道,生熟分开,食品留样严防病从口入,对商店进行排查杜绝变质过期的食品进入校园,同时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坚决取缔学校周边的地摊烧烤食品进入校园。

(六) 结合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工作进行教育,每天进行晨检做好预防和记录,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切实做好各种了传染病的预防和教育。

(七) 积极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对校园和周边进行彻底的环境整治,消除传染源和卫生死角,彻底改造校园及周边卫生状况,班级通风,同时对学生的个人卫生,指甲,头发等个人卫生进行整治和一贯要求检查,取得良好效果。

(八) 我校严禁学生携带管制管制刀具和其他危险品进入校园,同时每周定期和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手脚管制刀具及危险品排查和收缴至少两次。

(九) 同时我校积极开展校园安全知识讲座,并开展竞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做好评选,颁发奖状,我校积极开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现在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和进行,从每天少说一句脏话,每天拾起一片纸屑等小事抓起,值周工作做好记录和提出批评和表扬记录在案,让学生注意安全和培养良好习惯逐渐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十) 我校积极开展防地震、防火,用电和意外伤害的急救等安全演练工作,依照指定的各种应急预案开展演练和疏散活动,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十一) 结合“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中央电视台主持的《汶川地震英雄少年颁奖晚会》的观看并写出观后感,通过此项活动,加深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学会感恩,如何帮助他人,挽救他人的高尚品质,学生在危险来临之前既要保护好自己,同时更应挽救他人,学会担当,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十二) 我校组织应急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安全条例教育材料下发,班级利用晨会和班团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宣传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懂法,还应该进行宣传,并自觉守法。

我校本学期开展的安全条例工作还在进行中,各项工作取得的一定效果,成绩是主流,但也对于学生的多变形和安全工作地长期性不能掉以轻心,我校一定依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安全工作不能放松,真抓实干把我校地此项工作深入持久,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

南山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部

县抗灾救灾工作总结



在1月发生的冰雪、冻雨、低温灾害中,××县13个乡(镇、场)全部受灾,灾害造成经济损失达14.1亿元,是全市受灾最为严重的县。由于领导有力、决策科学、组织得当,××县没有因灾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起刑事案件,无一人因冰灾饿死、冻死、乞讨、流浪街头。
优良作风的充分展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县委、县政府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迅速组织各级各部门积极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
理智应对,科学救防。面对灾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九保一平安”指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抗冻救灾工作。及时主持召开全县抗冻救灾紧急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抗冻救灾工作,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等30多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灾害性雨雪天气应急指挥部,并立即启动应对灾害性雨雪天气的应急预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场)、县直各单位切实做好救助安置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天晚上召开应对灾害性雨雪天气工作调度会。县应急办在电视台公布县长应急救助电话,并安排24小时专人接听。全县各级干部科学应对、科学决策、科学运筹和科学实施,真正做到了以防为主、科学防控。
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在这场抗灾救灾斗争中,该县各级领导干部冲锋在前,身先士卒,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发挥着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组织力量的核心作用。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集县直部门,组织300多名机关干部清雪清障,保证了××至宜丰的公路畅通;针对铜棋公路冰冻加剧的情况,县委、县政府又从县直单位中抽调XX多名机关干部前往铜棋公路进行人工铲雪除冰,保证了乡(镇、场)的公路畅通。
无私无畏,勇于拼搏。面对无情的冰雪灾害,全县广大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群众生命大于天”为行动指南,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县委、县政府得知一高龄孕妇难产的情况后,高度重视,立即指挥有关部门组织精干人员顶风冒雪进山救人,确保了母子平安。该县一电修工为了及时完成抢修任务,将个人安危置之身外,登上电杆进行电力抢修,旁边的电杆因承受不了巨大履冰压力突然折本文来源: http://断,导致其摔落而身负重伤,事后被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抗灾救灾期间,快节奏、高效率成为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准则。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抗冻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坚定地站到抗灾救灾的第一线,各地、各部门不得提前放春节假,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该县电力抢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科学调度;全县电力职工取消了一切休假,坚守一线日夜抢修电力设施;对情势急、难度大的抢修,县专门抢修小分队步行深入现场进行紧急抢修;对不足的电力器材,县供电公司紧急从外地购进,确保了抢修工作顺利进行。
团结协作,和衷共济。全县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作战,全力以赴开展救灾救助工作。灾情发生后,县财政部门及时筹措资金,紧急调度800万元用于抗灾救灾;卫生部门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并组织13个医疗队,158人次深入全县18个基层单位以及包村点的困难户进行上门救治;公安部门紧急部署,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稳定;通讯部门克服困难,千方百计保证通讯畅通;民政部门争分夺秒,抓紧核实、登记、公示灾民受损情况,保证救灾款物及时发放到位。针对棋坪、高桥、港口、花山4个乡(镇、场)粮食、衣被、蜡烛等生活急需物资短缺的情况,县委、县政府立即成立救援小组,从全县各部门抽调550人,分批次冒着雨雪援送救助物资。为了帮助乡镇早日重建家园,县委、县政府还派出9个灾后重建工作组和16支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指导农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巨大精神力量的生成
全县广大领导干部在抗灾救灾中作风得到迅速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动力——党员的先进性。该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把抗灾救灾作为实践党的先进性课堂,做到了关键时刻冲得出,危险关头豁得出,为党旗增添光辉,为群众做出表率。广大党员干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起到了“点燃一盏灯,温暖一批人,照亮一片天”的作用。
硬载体——目标责任明确。全县各级把抗冻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分工配合,上下分级管理”的组织指挥体系。在抗灾救灾期间,全县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组织指挥,部门领导直接指导,岗位责任人具体落实,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在抗灾期间,主要领导一线指挥,其他干部包村包组包户包安全。在救灾期间,实行“一对一”帮扶机制,每个干部均联系一户灾民,积极帮助生产自救,解决生产难题,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并实行“定岗、定责、定任务、定奖罚”的“四定”制度。这种明确的目标责任体系,有效地激活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
助推器——督导检查到位。在抗灾救灾期间,该县强化部门单位及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要求他们与乡村干部一道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为抓好救灾工作的落实,层层建立健全了督导体系,既有县级领导的督查,又有部门业务上的指导;既有职能部门的检查,又有新闻舆论监督。县应急办组建了专门的信息工作班子,调度相关工作,收集灾情和抗灾动态,并及时向上级报送。
总阀门——用人导向正确。近年来,该县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着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失职渎职追究责任的干事氛围。在上届村级班子换届中,该县推行“交叉任职”和“村民自治”,部分村实现了支书、主任“一肩挑”,村定员干部总数由610人减少到564人,形成了“有为有位,无为让位”的机制;在乡镇党委换届班子选配中,坚持重用求真务实的人、重用开拓创新的人、重用实绩突出的人,极大地调动了乡镇干部办实事、求实效的自觉性。正确的用人导向,是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决战决胜的宝贵经验
干部作风体现党风、反映政风、引领民风,在这次抗灾救灾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好的作风可以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形成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决定着干部抗灾救灾的成败。从这次抗灾
救灾的实践中,可以总结以下几条经验:
一是良好作风的发挥必须把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求实务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强悍的自然灾害面前,全县广大领导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敢于拼搏,敢于牺牲,将人民群众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形成了撼天动地的力量。与此同时,今年的抗灾救灾也是依靠科学技术、科学决策的一场智慧战。在防灾抗灾斗争中,县委、县政府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措施,坚持“防、避、抢”的工作方针,在冰雪来临前,立足于防,及时做好信息预告和宣传准备工作;在冰雪袭击时,着眼于避,合理避险,转移群众;在冰雪停止后,做好灾害防范,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从而使抗灾救灾工作从被动转向主动,从盲目对抗转为理性防避,有效地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实践证明,改进工作作风,必须突出真抓实干,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只有把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求实务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抗灾救灾中,才能变大险为小险,化小险为无险,尽可能减轻灾害性雨雪冰冻天气造成的损失。
二是良好作风的形成必须把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与争先创优的导引机制结合起来。要形成良好的干部作风,关键是要创新管理机制,激发领导干部队伍的活力,构筑加强作风建设的动力平台。这其中要完善干部考察机制,改进干部考核机制,强化纪律约束机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乡镇干部工作作风分析评议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了“三比三看”作风建设活动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在考察、评价干部实绩和调动干部积极性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干部优良作风的形成,还必须建立争先创优的导引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和英雄模范事迹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增强“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实践表明,只有建立严格规范的干部管理机制和争先创优的导引机制,才能把所有的部门、所有的干部、所有的工作集聚到抗灾救灾中来,把所有人的热情、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抗灾救灾中来。

三是良好作风的保持必须把依靠领导机关的率先垂范与基层组织的坚强有力结合起来。转变作风,领导是关键,基层是基础。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在这场挑战极限、艰难困苦的抗灾救灾斗争中,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县直部门的机关干部,全都深入抗灾救灾的第一线,时时、处处、事事率先垂范。基层组织、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密切、最广泛,在这次抗灾中,广大基层党组织成为了发动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的堡垒,广大党员成为了顾全大局、以身作则、救灾补损的模范。实践证明,只有把抓机关与抓基层结合起来,实行上下联动,才能形成抗灾救灾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