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学期期末总结

大一下学期期末总结。

时间在弹指之间飞逝,这段工作经历让我学到了不少,我们也该好好的总结我们这一阶段的工作了。总结工作的过程是研究和把握工作规律的过程,工作总结从哪几个方面写更好?小编特别编辑了“大一下学期期末总结”,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人若要是会总结自身,就能完善自身;要是会总结过去,就能指引未来。在大一即将结束的时刻,再次对这学期进行一次总结,以期完善自身、指引未来。
如果大一上学期是懵懵懂懂,那么下学期就是渐渐清晰;如果大一上学期是适应期,那么下学期就是转变期。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我问自己:“这学期我学到了什么?”然而我尴尬的感觉到,我竟然没能给自己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意识到我的窘境后,我想我必须有所行动了。
心理学家曾说过:“有追求比没有追求好,这也是一个健康心态的表现。”新的学期,科目跟上学期差不多,时间也比较充裕,但是我并没有像上学期那样无所事事的感觉,反而活得很充实,几个星期的工程实践课,让我们多了一个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也许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我们组装机器人,参观工厂,设计方案……最后还有紧张地答辩,这些都丰富了我的社会经历。在大家的同里合作下,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在无形之中增进了我们的友谊,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随后,学校组织了一次义务献血活动,我一直视帮助别人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所以义无反顾的报名献血了。当收到黑龙江省血液中心的献血证之后,我突然感觉到一个大学生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这更加坚定了我立志成才的决心,让我在今后充实自身的道路上充满不竭的力量。
下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是我这半学期感觉最充实的时期,因为这一个月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应该是迫于期末考试的压力,最后一个月在图书馆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地学习,真实的感受到了学习带给我的快乐,连每天早上七点在图书馆门口等着图书馆开门也成了一种享受。
下学期相比上学期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我学会了逃课。上学期我从不逃任意一节课,哪怕是体育刷卡,我也一次也没有空过,因为我把这看做是一个好学生的体现。而在下学期,我偶尔也会逃课,这并不是我不想成为一个好学生了,而是我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一个好学生不是不应该逃课,相反却是应该大胆的逃,前提是知道在什么时候逃什么课。
下学期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习上的,是在至诚书屋兼职的时候认识的店长。他是湖北人, 我们也算是老乡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接触中,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他的许多优秀品质,行事严谨,对自己严格要求,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方向……我能预见他以后肯定能有一番作为,俗话说:要想知道一个人今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就去看他身边有什么样的朋友。我希望在以后和他接触的过程中,能多多少少向他学习一些东西。同时,他也是值得我追赶的人,有这样一位榜样,我相信,最终我也能成为一个让别人追赶的人。与此同时,我与同学相处和谐融洽,没有发生矛盾。
当然,这学期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第一、没有好好学习,尤其是英语。这次过英语六级虽然过了,但分数太低。这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英文,提高六级分数。
第二、没有学到对自己今后有用的技能。
第三、在图书馆的时间不够多。
这学期的目标就是弥补上学期的不足!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延伸阅读

中医院大一下期末总结


回看上学期的总结,发现许多不足:(1)总在感慨和伤逝,少有具体的分析和总结;(2)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泛泛而谈;(3)仍处于踌躇徘徊阶段,没有对未来明确的规划。

然而,这就是成长吧。经过一年的学习,我感觉自我的定位逐渐清晰,思路愈加明确。我开始意识到,身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我真为此感到快乐。

清代医学家周学海着有《读医随笔》,总结了他长期以来研读医书、精研医理的心得体会。清代大医王孟英曾作《归砚录》,记录了他游医四方的经历。一百余年后,后学成蹊愿以上述两位先贤为榜样,每学医一月,辄录心得,名曰《学医随笔》。这篇文章既是对这一学年的总结收尾,又是学生笔记学医之路的开始。特立此存照,警戒自己,也愿得到诸位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的提醒、建议或批评——那将是我的荣幸!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用心阅读刘力红先生的《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这本书激起了我脑海里一波又一波浪潮。我希望把我的这些心得与大家分享,也是跟自己的内心探讨。

刘先生的老师李xx曾说:“中医开方实际上就是开时间。”时间,一个多么神秘的概念!自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人类的时空观、宇宙观为之一变——时间不是再孤立的存在,它跟空间、物质和能量之间有很多联系。其实医学何尝停止过对时间的参悟呢?现代医学的胚胎学告诉我们,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婴儿,其间的变化何等壮观!每到一个时间节点,从量变到质变的奇迹不断上演,令人连连感叹生命的壮美。当我们把时间段拉长一点,看看一个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吗?在不经意间,人生的轨迹也许就会悄然转变。难怪丰子恺先生的《渐》常读常新。

中医,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一个核心理念便是天人合一。人和天地宇宙是一个整体,这是铭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信仰。昼夜晨昏,春夏秋冬,阴阳不断变化,人的起居饮食等生活方式也要与之相适应,不然就会出问题。人体的阴阳不随时间协调运动,就会生病。为什么说道法自然呢?自然又是什么呢?我想要回答好上面的问题,就要多感悟时间,多思考时间。

提及时间,我有说不尽的想法。但择其要点,我就只想谈两个方面。第一,对时间的感觉是因人而异的,但从本质上来说,时间的长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同在一所大学学习,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老师,有的人一年收获了很多,有的人却在暗自悔恨。高考前一周,我们的班主任跟我们说,你们该休息了,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你们要明白,即使再给你一年时间复习,到了下一年的高考前一天,你们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复习好。这是实话。人在时间面前就是这么脆弱无助。这是人性的弱点。

写到这里,半个小时已经过去,我的总结还没有写完。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已经回家的同学在干什么呢?我周围倒是有很多同学开始了全天候的lol之旅。他们快乐吗?此时此刻,你快乐吗?

然而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吗?哲学家们争过来争过去,终归有一部分人是信奉着“及时行乐”的观念去生活了。既然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荒谬,一切都没有意义,上帝死了,人也死了,怎么办呢?不管了,尽情享受现在吧,今朝有酒今朝醉!

这里我们看到时间背后的东西——人们对时间的看法。时间恒有,恒无,恒动,这多么像“道”的属性啊!所以有时候我觉得,中国道家的思想,也许正是围绕着时间展开的。道家的智慧,也许正来源于对时间的深刻体悟。

第一点暂且说到这里。这只是开个头,对时间的思考是没有终止的。有些人一辈子也许到老才开始思考时间。我还年轻。当我不断学习中医,我就愈发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对于病人来说,一分一秒都可能风云突变。医生必须对时间有超乎常人的敏锐感觉。现在,作为一名学生,一名医学生,读书时最要紧的。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因此,当我上次跟一位同专业的大二师兄到他的宿舍取东西时,亲眼看到他的另外两个舍友戴着耳机在电脑屏幕前“酣战”,而他们头顶上一排《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那里,如同华丽的装饰,我感到很痛心。“痛心”这个词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我知道这并不是个例。这是一种风气:我们常常讨论如何获取更多的经验值,怎样杀怪,最近有什么新出的游戏、电影,今年哪支nba球队最可能夺冠……关于中医,关于读书的讨论,我闻所未闻。即便有,那也要等。等到什时候呢?等到期末,等到考试周。哇!周围同学谈论的内容竟然一下变成了“你们多久考试?”“你复习(或“预习”)好了没?”“你知道老师画的重点是什么吗?”“能把复习资料给我一份吗?”……一切都是围绕考试。跟家里人通电话,也是问:“你复习得怎么样了?”“你可不能马虎哦!以后考研都要看成绩说话的。你可不能轻视。”每到这个时候,我开始有一种错觉,好像我们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应对考试。我就在想,我们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意识,哪怕一丁点也好,就是我们的追求应该比考试更高一些,甚至高得多,甚至不以考试的标准为参考平面。可不可以这样想呢?

大一上学期期末学习总结


一学期的大一生活眨眼之间就过去了,头脑中还清晰的记着刚来时的情景,没想到这么快就面临期末考试。回想这四个月来我的学习生活,既清闲又忙碌,在清闲中我学会了与他人交流,在忙碌中我学到了该学的知识。

来到南大这个新的专业,感受一种新的教学,我倍感荣幸。从一个开始还对计算机心存恐惧的我,四个月下来我也可以感用它、习惯用它了。对我来说,学习技术是个难题,可我看到其他一样的同学都可以学我也鼓足了勇气,争取让自己明白些,会一些。在这里,虽然没有哪一个老师手把手的指导我、教我学,可我正式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懂得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因为这样,我有无限的选择权利,我可以学自己感兴趣的几何画板、虚拟世界。

虽然没有一样能学得通,可我知道,技术是个长期学习的过程,没有持久力就不会有成功。 每次和别人交流时,我都以为自己在大学里每天都一无所获,可是在总结学习、收获成果时,我才清楚地看到我没有白白地度过四个月。 我喜欢数学,同时我又害怕数学,我怕会听不懂、学不会。事实证明,大学数学确实有些难,在我的学习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困难。时间充足时,我可以预习课程,老师讲时也勉强听得懂,作题是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不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应用。看着一道道不饿基本题我真的不想做了,可是这样又不行,只得硬着头皮细细地想例题,慢慢地分析例题,总结它的解题方法,做的多了也就逐渐回用了。在开学初期,我可以花大量的时间来做这样一道程序,可越到最后越忙,我挤不出时间去预习,甚至课后没时间做练习、问问题。

在课上只能接受老师的那么少的信息,没时间巩固,而且数学内容又逐渐变难,最终我又到了低谷,那时我只好干脆放下数学,忙过了最急的事后再拿出时间总体复习。这段复习的时间里好困难,有时几个小时只做出二十几道题,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基本上捡回了失去的内容。 英语的学习也是个难题,我一向厌恶英语,更不会学英语,英语分级考试分到二几是很正常的。以前有考试领着我还勉强可以过得去,可到这完全要自己学,我就不知所措了。

了解了英语考试的形式后,我开始转移了以前的学习重点,在各个老师和同学的引导下,我开始喜欢说英语了,也有些喜欢学。我认为这诗歌好的开始,不论结果如何,我都是有所收获的。 本以为信息技术是个很简单的科目,考试前背一背就可以了。期中考试给了我一个警钟什么想学好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信息技术也是如此。所以期中以后我更加用心地学它,虽然都是些理论的东西,可是这些知识能让我对计算机有更深入的了解,不是只停留在初步会用它,并且有些理论也可以联系实际操作。学习这门课我受益非浅。 其他课程的学习也并无用处。比如思修课可以提高我的思想修养;体育课教我如何科学地锻炼

在这几个月里我深深体会到,一切知识的学习、新鲜事物的接触都会对自己有指导作用,就看自己是不是用心去想它、真心想用它。一旦真正结合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我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和升华。

下学期期末总结


XX—XX下学期期末总结

其实,刚刚的我已经在酝酿睡意了,但是,满脑子都是这一年所发生的种种。对,没错,就是这一年。
一年前的现在,我还乐呵乐呵地过着暑假,那个时候有学长学姐问过我“你想留部吗”,我的回答是“应该会的吧”。说句大实话,我心里的答案是“我会”。所以,我留下了,带着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和一腔热血。
到了招新宣讲,我真的是拒绝的。我不知道要说什么,怎么样介绍宣传我们的部门,也不知道要向熟悉又陌生的大一的孩子们展现一个怎么样的我。但是,到了营销的班级就跟回到大本营一样,感觉自己不管怎么样都会被你们所接纳。晚上去寝室给女生这边宣传学生会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真的是太快,恨不得把自己经历过得知道得通通告诉你们,满足你们对大学的种种好奇和小小幻想。
嗯,上学期,总结一下,就是“煎熬”。我是一个心里承受能力极低却又是个极力追求完美的人。所以,刚开始,对于部门的工作,我是濒临崩溃的。考勤的各种前期准备工作、教学情况反馈表让我无从下手,对带下一届的干事我也毫无头绪,老师和学委之间的交流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恰当地处理,对于大一学委反映的各种问题不知如何回答……那段时间,经常给小朝打电话问,问到我都不太好意思开口问。那段时间,也是我抱怨最严重的时候,抱怨完了之后,又继续在电脑上改考勤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让我想一些事情。等到孩子们都来部门了,都进入工作状态了,都开始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恨铁不成钢,我们急着在每一次例会上“认真严肃地”纠正大家的错误,最后,让大家觉得每周的例会都是批斗大会,不想去,太压抑……在此期间,我们劝退了两名童鞋。这当中的原因不用再多说,方式时机是否妥当也不必再来讨论。然后,所有的工作都按部就班,慢慢步入正轨。对于与学委之间的关系,有人问过,为什么你对待学委那么得“低声下气”。首先真的要纠正一下,那不叫低声下气,我那是用一种特别平静和客观的语气在和学委沟通。其次,我们要明确,我们和各班的学委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更好地服务于老师和同学。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有多么得了不起,更不要把自己凌驾于任何人之上。(个人小小的观点,仅供参考。每个人对待工作都有自己的态度。)
下学期,总结一下,进入工作状态慢,懒散。我不知道下学期刚开始的时候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也不知道应该用怎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部门的工作和这一群孩子们。在之后的工作中,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所谓的原则性问题。我在部门和身边的人之间失去了那个平衡点。好在,没有丢掉。

【致我们心里很爱 却嘴上饶不过的汤大人】
对于我的种种恶霸行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首先,真的要特别谢谢你这一年的开导和支持。我说过,在我一次次向你抱怨然后完全释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真的接纳了你、把你当做兄长一样,可以肆意发泄情绪,然后你认真听完,再慢慢跟我讲。我听进去了,真的都听进去了。然后发现自己刚刚怎么那么傻,最后再调侃你两句。我知道你心里一直介意的东西,我也知道,我们四个小鬼真的很难带,我们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分场合,不分轻重。这一年,你真的辛苦了。我知道,其实你的压力比我们大很多。一方面要协调好部门内部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协调好学生会和各种活动安排。我们这四个也不让你省心,还经常制造麻烦。但是,你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汤大人很棒!最后,我也要向你正式地表达一下我的想法,虽然私底下我已经说了很多次。我没有办法留下来。一方面是因为我自己的客观原因,你说的并不影响我知道是在安慰我。另一方面,我自己真的不适合留下来——能力不够,抗压能力太弱,太容易崩溃、hold不住场……我说的都是我身上确确实实的毛病,而部门能让我走到这里,我真的已经很感谢了。真的。

【致你们那三只小鬼】
你们陪我走过成长,在这里谢谢你们的不嫌弃和不抛弃。唉~没话要跟你们说~一定要按照我想的那样发展,虽然我没有立场这么说,但是,你们都懂,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快做选择吧。不管谁最后留下来,你都是我们的代表,你不会是一个人,乐呵的时候,累了的时候乏了的时候,都不要忘记记得回头看看,我们一直都在,所以你要一直大步往前走!坑坑永远都在!

【致14的孩子们】
这一年,你们辛苦了。用汤大人的话说就是你们被我们“摧残”了一年。你们特别棒,真的。部门的工作很碎很杂,你们坚持,你们努力完成。然后,做不好还被我们“熊”。我看到你们期末考勤结束后发的一些感慨,可以说,感同身受。但是,一定要记住,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大家吃的苦和享的福都是一样的,只是先后顺序罢了。所以,努力的时候要投入,收获的时候要感恩。大家现在对于是否留部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不想去劝任何人留下来更不会劝任何人放弃这样的机会。follow your heart~做你想做的~成为你想成为的~
羊xx
XX年7月10日02:46

学年下学期一年级学期末总结


XX—XX学年下学期一年级学期末总结

一学期过得挺快,转眼我也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也一年了,上班是觉得时间过得慢,要放假了却对孩子们很不舍。写此总结心情是沉重的,觉得有千言万语却无法用言语尽兴的表达。人总是会变,成绩也一样,结果只有两种,好与坏。难的事一直保持不变的。我很感激那些让我寄予厚望的学生们,让我觉得我的努力没白费。

本班35人,男女分布均匀, 本班也有“严重”的学困生。我也一直不断在努力,但也未见好转,我不想推脱责任,可关键还在学生本身,像我班张闫博、孙勇根、辛华纯属于不学的孩子,每天我监督写完课堂作业并改正,上课根本不听,教读课文时嘴巴张着也不读,我也想了各种办法了,也未能改变。觉得我这老师当得挺失败的。每天的家庭作业都不完成,现在规定教师不能打、不能骂孩子。我也无计可施,他们的家长是从来不管学习的,最多只是问问而已。作为老师我要是能让他们学好我也很乐意帮他们。可我现在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和他们相处了一年,除了这三个都挺好的。

本次考试情况:

在数学方面

1、 忘性很大丢分严重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对我所讲的知识都能听懂也能做练习,如果课后不练习,学了新知就把旧知识忘了。

如:基础知识里的找规律:42 、46 、( ) 、( )、 58、( )、

类似的题在考试前我专门讲了一节课,因为我知道他们在这老出错。我就叫他们用笨办法,想想42——是怎样变成——46的,当然是每次加了多少:42+(4)=46 +(4)=48......

还特别强调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就是加多少,反之则减。

写到这我心里很难受,我越是情调多次的问什么还要出错。除了遗忘再或者就是根本不理解了 ,可我想后者是绝不可能。

2、 粗细大意 做题马虎

做题时粗心马虎是学生的通病,学生们的计算能力都不错,主要就是不细心,总把加减号看错,列竖式计算时把数字抄错。

如:75 + 15 = 把 “+ ”当 “—”结果就算成60了;

再如:把25 + 48 = 列竖式时把48写成28,结果就算错了;

我总是强调他们列竖式时,一定不要着急计算,先看加减号又没写错,再看数字有没抄错,然后再计算,进位、借位的一定要写,不能太大不能太小,一定要给十位或百位要加进的位或者给被减数的十位或百位一定把借走的数的减掉,这样才不会出错。

3、 理解能力很弱

我一直认为语文学的差必然会影响数学所以这次应用题错误也很多,考试前也练了不少。

如;有100米的绳子,先用去35米,后又用去48米,

问:(1)、共用去多少米?

每次我讲类似的题总会提醒他们,里面那个数字和这个问题无关,基本上都能回答对也能做对,少了提醒就不行。

(2)、张老师需要20米,剩下的够吗?

大部分都在这做错,习惯老师的提醒,还没完全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其实这种题型也练过,我总以为问题不大,还是太被动了。

语文方面:

本次语文考试较理想出三个学困生,语文29人都达优秀,成绩优异较多,所以问题不是很大。有几点不足:

1、 基础知识方面:

少数学生在背写26个字母还不过关;

拼拼音有少数学生表现较困难;

2、 课文内容方面 :

少数学生因为惰性,且忘性大,背课文,当时会,过后就忘。更别说背写了;

其中会背的却不会灵活使用,换个说法就不会回答了。

3、 阅读理解能力方面:

我班学生有偏科现象,都教爱语文,因为语文故事型的多,而数学显得,枯燥,也因教学设备限制。

在阅读理解方面,大部分学生较弱,因为不会灵活运用知识型的学生,理解就会显得较困难,不过也有较好的。

4、 想象力方面

我拿到试卷时,心就紧张了下,因为最后一大题让学生们续写诗,因为平常基本没怎么练过,只是最早的时候本册第一课有过续写诗,那时候练过,所以很怕他们不会写。这也是我工作的失误,因为我常让他们练习的是看图说话。好在是用的是aab结构的词语。这个是常练习的。也出乎我意料,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极少数的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这和平常积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