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镇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与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总结

时间弹指一挥间,经过这一阶段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了很多新的的领悟和认识。在新一阶段的工作来临前我们要开始做工作总结。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工作总结到底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20年镇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与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总结”,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切实保护好、管理好我镇的基本农田,实现我镇的基本农田保护率不降低,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的战略目标,按照市局会议的要求,我镇于四月中旬即开始进行镇辖范围内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与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组织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机构及工作班子
按照市局的会议精神,我镇会后即成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同志任组长,分管土地管理的副镇长***和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两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所内),由国土资源所所长***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通过建立领导班子,加强了对这次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与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领导,并由国土、村建、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村的会计组成专职工作班子,由市局规划科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在实际工作中不出现技术性的误差。
2、措施到位,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从今年4月中旬起,我们组织工作人员逐村、逐组、逐地块、逐农户调查基本农田实际的保有数量以及利用现状,同时,对1997年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的减少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将实际变更情况标绘到20xx年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制作出基本农田变化图,并据此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台帐,确保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与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所产生的图、表、册与实际情况相符,地类、面积登记和统计准确无误。
3、规范操作,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
基于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与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重要性,除了上述的措施落实到位外,我们还加大对调查工作成果的检验力度,一方面要求工作人员对调查数据作复核,同时还要求工作人员开展调查数据的互查互纠活动,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有力维护了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和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严肃性。
二、调查工作成果
我镇行政村合并后有7个行政村,另有5个市属场圃的土地管理委托我镇管理,辖区面积为56848.48亩,1995年基本农田面积为34415.16亩,1997年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34315.00亩。
1998年后宁靖盐高速公路、宁启铁路、姜溱公路拓宽改造相继开工,主线及取土坑占用我镇大量基本农田,以上工程完工后,两侧的绿化林带又使得主线两侧的大量基本农田调整为可变更林地,加之我镇的经济建设近几年飞速发展,因此,我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大幅减少。按减少的类型分,我镇基本农田保有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一、省市级重点工程用地,宁靖盐高速公路、宁启铁路、姜溱公路拓宽改造共计占用我镇基本农田1981.14亩;二、我镇经济建设占用基本农田257.00亩;三、宁靖盐高速公路、宁启铁路两侧绿化带占用基本农田1792.20亩。
这次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和利用现状调查中,由于我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减少较多,因此,在调查中,我们将一些地力较好,产量比较稳定的田块补充进基本农田保护区。此次调查,共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3889.90亩,与规划基期年相比,面积净减少425.10亩。
三、建立健全保护措施
在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和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后,我们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图和保护台帐,由镇政府与各行政村保护责任人以及具体田块的承包户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同时,镇政府制定下发了**镇基本农田保护和巡查工作制度,明确了具体的保护责任,以实现我镇的基本农田保护率不降低,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的战略目标。

GZ85.CoM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2020年关于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工作总结


三、基本农田发生变化的几点说明

(一)上轮规划基期年1996年底xx区基本农田面积为44351.60公顷,到20xx年省政府核查基本农田时,减少到41552.55公顷,减少了2799.05公顷。主要是经批准的沉抗水库、武引沟渠、绵广高速、中物院征地等项目建设、退耕还林、灾毁等其他原因造成的。

(二)这次市人民政府在省政府20xx年核查数41552.55公顷的基础上调减1150.05公顷,调到40402.5公顷,主要是为绵阳科技城建设和xx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预留空间。

(三)上轮规划的基期年1996年底xx区共有18个乡镇,1997年调整为24个乡镇,因此,这次调整补划基本农田时,乡镇之间数据有所变动。

(四)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游仙镇、石马镇、小枧沟镇、松垭镇科技城范围内未规划基本农田,将未来发展区域调整为一般农田。魏城镇、新桥镇是xx区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沉抗镇是发展旅游的重点区域,其基本农田布局有所调整。其余乡镇变化不大。

(五)魏城镇关帝村、青杠村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62公顷全部划为基本农田。新华劳教所的国有农用地中的优质耕地已划为基本农田。

(六)为了保证不可预见的圈外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这次在部分乡镇提前补划了基本农田99.62公顷。其中徐家镇26.9公顷、建华乡72.72公顷。

(七)20xx年新桥镇划出3个村19个社到沉抗镇。因此新桥镇基本农田实际保护面积为1740公顷,沉抗镇基本农田实际保护面积为1920公顷。

(八)本次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本着确保重点、统筹兼顾、落实责任的原则进行。对布局不合理的进行调整,该补划的坚决补划,在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应保尽保。

四、形成的成果资料

(一)xx区基本农田布局图

(二)xx区各乡镇基本农田布局图

(三)区、乡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统计表

(四)各乡镇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登记表

(五)乡镇、村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六)区、乡镇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七)鉴定到户的基本农田保护卡

(八)在各乡镇适当的位置建立了保护责任标志碑

五、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全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1、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陈朝先任组长,副区长何军任副组长,国土、财政、农业、水利、林业、交通、规划建设环保、监察等部门和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xx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安排部署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落实保护责任。

2、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实施意见》(游府发[20xx]69号)等有关文件,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3、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落实了保护措施。

4、在全区24个乡镇设立了25块基本农田保护碑。

(二)建立制度

1、依法实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区、乡镇、村、农户,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范围、面积、地块、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奖励与惩罚,落实了保护责任。

2、建立了基本农田管护,档案制度。区、乡镇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告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立保护标志,落实保护人和管理人,分级负责,分片管理。区农业部门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农田地力与施肥效益长期监测点,环保部门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农田的污染情况进行测评,并定期向人民政府报告情况,提出对策。

3、建立了监督和考核、检查制度,定期汇总上报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的长效机制。区、乡镇人民政府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年度进行考核,由区目标督查办监督实施。

二00八年四月二日

主题词:国土资源 耕地保护 总结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三、基本农田发生变化的几点说明

(一)上轮规划基期年1996年底xx区基本农田面积为44351.60公顷,到20xx年省政府核查基本农田时,减少到41552.55公顷,减少了2799.05公顷。主要是经批准的沉抗水库、武引沟渠、绵广高速、中物院征地等项目建设、退耕还林、灾毁等其他原因造成的。

(二)这次市人民政府在省政府20xx年核查数41552.55公顷的基础上调减1150.05公顷,调到40402.5公顷,主要是为绵阳科技城建设和xx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预留空间。

(三)上轮规划的基期年1996年底xx区共有18个乡镇,1997年调整为24个乡镇,因此,这次调整补划基本农田时,乡镇之间数据有所变动。

(四)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游仙镇、石马镇、小枧沟镇、松垭镇科技城范围内未规划基本农田,将未来发展区域调整为一般农田。魏城镇、新桥镇是xx区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沉抗镇是发展旅游的重点区域,其基本农田布局有所调整。其余乡镇变化不大。

(五)魏城镇关帝村、青杠村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62公顷全部划为基本农田。新华劳教所的国有农用地中的优质耕地已划为基本农田。

(六)为了保证不可预见的圈外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这次在部分乡镇提前补划了基本农田99.62公顷。其中徐家镇26.9公顷、建华乡72.72公顷。

(七)20xx年新桥镇划出3个村19个社到沉抗镇。因此新桥镇基本农田实际保护面积为1740公顷,沉抗镇基本农田实际保护面积为1920公顷。

(八)本次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本着确保重点、统筹兼顾、落实责任的原则进行。对布局不合理的进行调整,该补划的坚决补划,在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应保尽保。

四、形成的成果资料

(一)xx区基本农田布局图

(二)xx区各乡镇基本农田布局图

(三)区、乡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统计表

(四)各乡镇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登记表

(五)乡镇、村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六)区、乡镇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七)鉴定到户的基本农田保护卡

(八)在各乡镇适当的位置建立了保护责任标志碑

五、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全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1、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陈朝先任组长,副区长何军任副组长,国土、财政、农业、水利、林业、交通、规划建设环保、监察等部门和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xx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安排部署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落实保护责任。

2、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实施意见》(游府发[20xx]69号)等有关文件,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3、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落实了保护措施。

4、在全区24个乡镇设立了25块基本农田保护碑。

(二)建立制度

1、依法实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区、乡镇、村、农户,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范围、面积、地块、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奖励与惩罚,落实了保护责任。

2、建立了基本农田管护,档案制度。区、乡镇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告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立保护标志,落实保护人和管理人,分级负责,分片管理。区农业部门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农田地力与施肥效益长期监测点,环保部门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农田的污染情况进行测评,并定期向人民政府报告情况,提出对策。

3、建立了监督和考核、检查制度,定期汇总上报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的长效机制。区、乡镇人民政府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年度进行考核,由区目标督查办监督实施。

二00八年四月二日

主题词:国土资源 耕地保护 总结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2020年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结


根据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的部署,我乡为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现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增强意识、落实精神,充分认识工作重要性。

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当前,农村水利设施功能老化,工程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因此,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我乡充分认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开江委发[20xx]1号和开江委发[20xx]53号文件精神,按会议和文件有关要求,要求各村加大投入力度,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组织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二、加强领导、深化管理,确保工程顺利有效实施。

我乡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水利工作重要议程,由乡领导亲自督办,精心研究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有关部门,统一思想、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督查。同时,结合各地实施情况,乡领导分头带队,深入工程实地,调查摸底工程情况,进行现场办公和督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规模,实行乡、村分级负责制,层层负责,层层监督,落实到人,责任到位,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加强工程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实施。

三、突出重点、全面实施,抓好项目落实工作。

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实施情况:

1、加大病险水库和山坪塘设施建设。根据我乡抗旱能力差,病险治理等问题,重点投入必要资金,目前,已整治竣工山坪塘9口,谭家湾水库病险整治正在治理中。

2、加大农村河道整治力度。针对河道现存的行洪能力差、破损严重、污染厉害等特点,通过对农村河道的清淤、驳坎、截污纳管、绿化等,在改善河道行洪能力、提高防洪排涝标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河道的美观程度。同时逐步完善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河道水域保洁面积,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3、全面修复水毁水利工程。认真贯彻全县救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资金,对水毁堤防、排涝设施等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进行全面修复,落实专人,定点管理,加快修复建设进度,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检查维修小型水闸、控制闸、排涝闸以及小型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实施灌区改造,改善农田灌溉和排涝设施,增强旱涝保收面积。

5、狠抓农村公路建设。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全乡新修泥结碎石路15公里。目前,硬化3公里已结束,整个工程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其余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中,建成后宝石乡的交通状况将大为改善。

转贴于

2020年水务局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度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年,也是我市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第一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洪减灾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我市20xx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文秘网站领头羊-.-###########-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主要建设成效

自20xx年9月1日至今年8月31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86亿元,其中:市级投入6726万元(包括成都市本级已投入的水利建设基金2690万元,主要用于我市金牛支渠、**西河拦河坝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县级投入6693.6万元,乡级投入706.6万元,村、组、农户投入412.8万元,社会投入2.32亿元,水费投入635万元,水利建设基金143万元;出动机械8.09万个,投工1056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042万立方米。完成病险水库整治11座,完成衬砌防渗渠道1157公里(其中u型渠槽682.2公里),新建供水工程164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22处),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9.23万人,新建蓄水池689口,修复水毁工程344处,新建山平塘12口、技改山平塘1420口,维修、新建石河堰48处,新建堤防9.87公里、加固堤防9.51公里,改造中低产田土14.04万亩,新增灌面2.36万亩,新增节水灌面20.83万亩(其中喷、微灌0.02万亩),恢复改善灌面26.51万亩,新增旱地灌溉面积2.48万亩,新增蓄水能力64.85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平方公里。

(一)以水务重点项目为龙头,带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进程

充分发挥我市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国债项目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进程。由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的**西河拦河坝工程主体已全面完工,完成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计划投资1300万元的岷江干流温江下稀饭堰段防洪整治工程自3月22日开工以来,已完成投资1100万元,工程新建堤防1656米,疏浚河道1763米;关口水库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可研阶段的地勘等外业工作,形成了《关口水库坝址区地质条件与水库区井巷渗漏地质条件及初步评价报告》;总投资5300万元的金牛支渠整治工程3月份动工以来,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1-3标段工程已完成投资890万元,整治长度2980米。

(二)以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及灌区节水改造等为手段,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1、继续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通过20xx年至20xx年三年病险水库的全面整治,我市尚有11座列入第二批国债资金投资计划及新出现的三类病险水库。今年我市在领导的高度关注下,不等不靠,针对国债资金未下达的情况,由省财政补助50万元、市财政投入230万元用于病险水库整治,完成了龙泉驿区大田水库、大邑县毛家沟水库等11座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其中双流县自筹资金34万元,完成了5座小(二)型病险水库的整治。

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效果明显。我市20xx年继续将渠道的节水改造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市级专项渠道整治、产粮大县灌区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血防等项目,按照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突出重点、集中成片,逐片推进节水工程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工程实施中,大力推广u型槽并融入生态渠等建设新理念,维护水生态环境。金堂县九龙滩提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于5月25日基本完工,完成投资1300万元,整治南干渠14.46公里、二坝河支渠5.58公里;温江区、郫县、大邑县、都江堰市等区(市)县在今年的渠道建设中,学习沿海发达地区的建设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情的渠道建设管理方式,打造既满足输水需要,又兼顾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的生态渠道,为水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据统计,去秋以来,我市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6923万元,整治渠道1137公里,其中u型槽669.2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53万亩。温江区、双流县还专门设立渠道整治专项资金,20xx年两区(县)共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渠道的防渗整治。

3、大力推进骨干提灌站改造试点。提灌站特别是骨干提灌站是解决非自流灌区的农业灌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xx年我市财政投入200万元,在蒲江县、双流县、青白江区和龙泉驿区等4个丘陵区(县)开展提灌站改造试点,每个区(县)分别按市、县财政资金1:1的比例进行配套,拟在取得经验和较好成效的基础上,向全市推广。目前,该试点项目已经全面完成,共改造提灌站18处,装机1881千瓦,改善了3.1万亩耕地的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良好。

4、继续兴建集雨节灌工程解决山丘区旱片生产用水。在20xx至20xx年度全面推进丘陵山区微水治旱工程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继续在生产生活用水相对困难的

丘陵山区旱山村、严重缺水村开展集雨工程建设。工程建设采取财政补助材料费、受益群众自发投劳、工程完工后即落实工程产权的方式,充分发挥了集雨工程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比较好地解决了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达到了群众满意的效果。在解决用水问题后,项目区依托集雨工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搞起了池园经济、立体农业、观光农业等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了分户种植农业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转变,最终实现项目区的脱贫致富。去秋以来,我市共新建蓄水池675口,新建、整治山平塘178口,维修、新建石河堰7处,工程新增蓄、引水能力近100万立方米,解决了近2.5万亩旱地的用水问题。

(三)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多元化投资,保障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20xx年(财政年度),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我市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年共解决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一是争取国债专项资金下达投资计划1114万元;二是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作为导向性资金,吸引县级配套和民营企业投入3500万元。三是吸引民营企业进入农村供水领域,鼓励民营企业独资或合资兴办供水工程。恒瑞水业修建的邛崃平乐水厂等商业化运作的集中供水工程已解决了2万人的饮水安全。四是鼓励区(市)县水利部门自筹资金,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双流等县通过多渠道自筹资金扩建岷江水厂等,已经解决了4万多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五是市级投入扶贫资金近200万元,解决了边远山丘区贫困人口近1万人的饮水问题。

20xx年,市政府将解决30万人的饮水安全作为为民办实事目标,除已争取国家下达我市投资计划5540万外,今年市财政已明确人饮安全专项资金2000万元的投入计划,并从制度上鼓励民营资金投入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力争通过多渠道的投入,尽快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饮水安全工程的建成,结束了项目区多年来群众饮用不卫生水的历史,也促进了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如总投资220.5万元的金堂县云合镇饮水安全工程于今年4月完工后,极大地改善了该镇居民的饮用水条件,解决了制约该镇经济发展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使这座百年古镇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昔日令人望 “水”却步的小镇引来了更多的投资者。

(四)水利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了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1、加大地方电力开发及农村电网改造力度。新增小水电装机容量为3100万千瓦,完成小水电建设项目投资4180万元,争取到省农网改造投资计划300万元;总投资1.75亿元的金堂白果水电站工程已进入“五通一平”阶段。20xx年度,全市共完成小水电发电量17.8亿千瓦时,超目标任务13%。

2、水产业逐步壮大,逐步由水产大市向水产强市转变。我市水产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水产品由只注重产品产量向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效益方向发展。大力开展水产业招商引资、抓好水产流通市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水产产业化发展已成为我市水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冷水鱼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有2家。青岛新联有限公司、四川西博苑实业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均投入资金,进行水产品的养殖和水产物流市场的建设,有力推动了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去秋以来,全市实现水产总产量8.7万吨,实现产值19.5亿元,实现增加值5.9亿元,冷水鱼产业带动农户154户,被带农户户均增收5478元。

(五)以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建立完善的城乡防洪体系

全面加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资800万元,完成了成都市防汛指挥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实现了对水文、气象等信息的在线观测和准确及时传递,正在逐步实现重点江河、重点水库等防汛重点部位的远程可视观测。二是完成了府河排洪总出口延伸整治工程、岷江干流新津董河坝堤防工程和彭州铜尾矿堤防整治等5处防洪基础工程;投入222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920万元,县乡自筹1300万元),完成加固、新修堤防15.84公里。这些防洪基础工程和决策体系的建立,为科学防洪打下了基础。

(六)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预防监督为着力点,建设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体系。

1、健全水土保持相关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市结合实际,积极同计委、国土、建设、环保、法制等部门协调,酝酿出台《成都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办法》,已报市政府,市政府将在广泛征求区(市)县及相关部门意见后审批。该《办法》一旦出台,不仅可以进一步规范我市城乡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使我市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法制化、制度化,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水土保持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进一步加大水土流失治理、监督力度。20xx年我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平方公里。一是继续做好省级水土保持专项资金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xx年度在龙泉、新津、彭州等地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平方公里。二是广泛开展水土流失面上治理工作,利用集雨节灌

、塘堰整治等工程,通过修建塘、池、沉沙凼及沟渠来收集利用雨水,同时理顺了坡面水系,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面上治理面积30平方公里。三是继续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我市蒲江县按照生态强县的目标,开展水保生态修复工作,共完成修复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四是利用土地整理项目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双流、金堂、邛崃、蒲江、都江堰和龙泉驿等地通过开展土地整理,理顺排水沟渠,修建蓄水池等水利水保措施,整治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五是发动社会力量治理水土流失。20xx年我市双流、彭州、都江堰等地,由业主、矿主、社会个人出资200多万元,在自主经营的土地、矿山范围内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在预防监督工作上,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了《成青旅游快速通道水土保持方案》等10余个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达到100%,同时加大了城市水土流失预防监督的力度,保护生态的理念日益增强,生态工程不断涌现。

二、主要管理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水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多次率领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题检查指导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分管水务工作的市委常务副书记邓川、市政府副市长邓全忠、冷刚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和有关区(市)县现场办公,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市人大和市政协分别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并就新形势下,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和办法。市政府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于二00五年九月召开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制定了计划,部署了工作,市水务局也以成水务农水[20xx]2号文对20xx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了安排,同时,各区市县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二)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建设,抓好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新任务

20xx年是全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分重要的一年。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走好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城市化道路〉的通知》,并确定20xx年启动175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农村水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市水务部门责无旁贷有大量工作要做,为此市水务局先后下发了《成都市水务局关于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成都市水务局关于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水务工作的通知》等建设新农村水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务工作的职责和任务。一是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各新农村示范点的水务项目实施方案。二是按照实施方案指导各区(市)县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防洪排涝、安全饮水、生产用水、排水治污和水环境治理等水务工作。在实施中,利用各种项目资金加大对新农村示范点的扶持力度,调动农民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新农村175个示范点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三)以统筹城乡水务一体化发展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城市水务管理新模式

一是创造性地实行六城区农业和环境用水统一调配,全年调配环境用水近3亿立方米;二是首次科学调配3个时段的雨洪水近2亿立方米,改善了城区水环境质量,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扬;三是为改善市域生态环境,创新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湿地的建设方案,将在年底完成**羊马河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规划设计,凤凰河二沟人工湿地治污工程也纳入年度计划,现已完成初步设计,预计8月下旬开工;四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并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进行论证和咨询,及时提出了改善我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的基流保障方案、分散就地处理与集中二次处理及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城区污水治理方案,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五是清理整顿江河排污口的设置,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江河排污口实行严格审批,对全市的入河排污口进行了普查登记和建立数据库;六是完成了成都争创人居环境奖工作涉及的水环境和生态用水的调配工作。

(四)以规划统领整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发展进程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科学配置水资源”的要求,开展了《成都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成都市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金马河保护和综合利用规划》和《成都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成都市市域排水工程体系规划》等工作;对关口水库规划的前期工作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关口水库坝址区地质条件与水库区井巷渗漏地质条件及初步评价报告》;完成了《府南河排洪总出口第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全面提高我市城市防洪能力打下了基础;加强对优先发展重点镇水利工作指导,制定了《推进优先发展重点镇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完成了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的水利发展规划工作。

(五)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群众主办、社会参与”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新

机制。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投入力度。市、区(县)两级投入1.26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等重点问题上,市、县两级财政均将投入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市财政在人饮安全工程建设上拿出2000万元作为激励资金,温江、双流、龙泉驿等区(县)也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了不低于1500万元的人饮安全专项资金,真正起到了政府专项资金在工程建设项目上的引导作用。

2、优化资源配置,放宽市场准入,拓宽融资渠道。各级政府科学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采取租赁耕地、荒山、水面、林地等资源使用权的的优惠政策,吸引了社会团体、集团、公司、投资大户兴建水利工程,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地开放民间投资领域,实现了“民营化办水,商品化用水,企业化管水”。新津董河坝在堤防整治工程中,将经营城市土地资源与江河堤防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工程的建设使董河村新增耕地1000余亩,为城市的拓展提供了空间,缓解了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市吸引社会资金整治西河堤防550米,为进一步打造西江水主题公园和房地产开发奠定了基础;成都恒瑞水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四个城镇的供水项目,解决了18万居民和5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用水问题;成都金强实业有限公司承担了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金马旅游区、温江新城区以及光华大道沿线乡镇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日供水量达1万吨。

3、给予适当补贴,吸引农民增加投入。各地把国家、省、市投入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打捆起来,并制定政策,对农民贷款兴建小微型水利工程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吸引农民向水利工程上投资。

(六)稳步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1、改革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今年我市根据国家及省有关部门要求,加强部门协作,克服困难,以政府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了《成都市国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并专门就水库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实施意见,为分类推动人事、劳动、工资等内部制度改革打下了基础。一是按照改革方案,小型水利工程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推动民主管理,采取拍卖、租赁、股份制、竞争承包、委托承包等形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明确管理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工程效益的发挥和管养经费的落实。金堂县在市级相关部门积极酝酿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意见时,于20xx年11月出台了《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20xx年1月,该县按照实施意见,对红旗(中型)、油坊堰(小一型)、幸福(小一型)三座水库的水面经营权进行了拍卖,拍卖的成功加速了水库改革的推进,并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筹集了资金;九龙滩灌区通过改革用人机制、实行计量用水,对农业灌溉等公益性职能给予财政补助,解决了水费征收难、灌溉效率低、机构负担重等问题,使九龙滩灌区输水效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强。二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今年建设完成的20余处集中供水工程均安装了防滴漏水表,实行计量有偿用水,所得利润用于工程自身管护和水利工程再投入。三是对小型水利工程,推行形式多样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四是对小微型水利工程,按照“谁建、谁有、谁管”的原则,颁发产权证,保护合法权益,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2、大力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为规范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建和运行,我市积极与计委、民政、物价等部门密切协作,出台了《关于贯彻四厅(委)局〈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建和运行提供了政策依据。一是把水库和渠道工程的整治与建立协会结合起来,在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就要通过建立协会来进行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协会的建立体现民主自治与适度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三是政府引导与协会“一事一议”相结合来管理维护工程;四是把协会章程与财务对灌区用水户公开。在金堂、彭州、双流等区(市)县成立灌区用水者协会,推行计量用水的基础上,今年每个区(市)县均开展了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试点,全市已成立协会116个。协会充分发挥其贴近群众、掌握实情的优势,以用水户为核心,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水费的实收率显著提高。彭州等没有实行水费转移支付的县,5月底农业水费实收率达100%。

(七)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我市采取了五大监督管理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项目资金安全、廉政安全等“三个安全”。一是按照基建项目管理要求,对国债项目和重点工程实行“招投标制、业主负责制、监理制和质量终生制”等“四制”管理,建设中实行分级管理与统一管理相结合,资金由区、县财政按工程进度统一拨付,并明确质检、监理人员在工程建设中的职责,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资金安全;二是对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实行巡回监理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三是实行了技术人员和领导对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质量终身责任制和追究制;四是实行随机抽查与检查验收相结合;五是实行党内监管、行政监督与专项工程项目资金审计相结合,同时,对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案、建设施工过程、工程财务预决算等,通过村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布。

八)以宣传、调研为手段,营造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

1、加强对领导的宣传,争取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高度重视。针对我局今年工作的重点,我局分别对城乡水污染情况、人饮安全问题、病险水库情况和取消“两工”后农建投入情况,采取拍摄专题片、上报专题调研报告等方式,多次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情况,争取领导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支持,这对有力的推动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年度共完成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专题调研报告20余篇,拍摄专题片2部,在争取领导支持的同时,也为研究和制定水利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

2、加强对社会的宣传。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宣传队伍、配合新闻单位,开展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先进经验、先进典型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报道活动,为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今年,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成都日报》等多家报纸开辟了“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专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多个不同角度宣传水危机、节约用水和我市水利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建设经验,对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截至目前,我市在省级以上媒体报道37次,市级媒体宣传报道65次,设置宣传点200余处,散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

2018年乡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结


2018年乡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结 根据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的部署,我乡为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现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增强意识、落实精神,充分认识工作重要性。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当前,农村水利设施功能老化,工程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因此,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我乡充分认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开江委发[2018]1号和开江委发[2018]53号文件精神,按会议和文件有关要求,要求各村加大投入力度,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组织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二、加强领导、深化管理,确保工程顺利有效实施。我乡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水利工作重要议程,由乡领导亲自督办,精心研究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有关部门,统一思想、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督查。同时,结合各地实施情况,乡领导分头带队,深入工程实地,调查摸底工程情况,进行现场办公和督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规模,实行乡、村分级负责制,层层负责,层层监督,落实到人,责任到位,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加强工程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实施。三、突出重点、全面实施,抓好项目落实工作。 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实施情况:1、加大病险水库和山坪塘设施建设。根据我乡抗旱能力差,病险治理等问题,重点投入必要资金,目前,已整治竣工山坪塘9口,谭家湾水库病险整治正在治理中。2、加大农村河道整治力度。针对河道现存的行洪能力差、破损严重、污染厉害等特点,通过对农村河道的清淤、驳坎、截污纳管、绿化等,在改善河道行洪能力、提高防洪排涝标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河道的美观程度。同时逐步完善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河道水域保洁面积,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3、全面修复水毁水利工程。认真贯彻全县救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资金,对水毁堤防、排涝设施等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进行全面修复,落实专人,定点管理,加快修复建设进度,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检查维修小型水闸、控制闸、排涝闸以及小型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实施灌区改造,改善农田灌溉和排涝设施,增强旱涝保收面积。5、狠抓农村公路建设。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全乡新修泥结碎石路15公里。目前,硬化3公里已结束,整个工程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其余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中,建成后**乡的交通状况将大为改善。 **乡人民政府 二00八年十一月十四日